Ⅰ 为什么最早期的电影都会发觉到人物的动作会很快,不协调
因为电影放映技术方面的原因。最早的是用手手摇胶片来进行放映。手的运动没有一定的规律。后来是胶片式的。这种也有一定的放映时速度不是太同步。到后来的数字放映后就没有这样的原因了
Ⅱ MPEG-I解码器是用来干嘛的
MPEG在决定数字视频产品的开放标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创建于1988年的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工作组先后在1992年和1994年提出了MPEG-1和MPEG-2作为数字视频的国际标准。其中MPEG-1规定了活动图像及其伴音的数字数据的编码、存储和检索以及数据流压缩率等标准。MPEG-2则力求取得更好的分辨率,它主要用于数字视频广播、DVD和HDTV等应用场合。MPEG-4延续了上述两者积累的经验,并联合了几十个国家的科技精英,集许多专利技术在一起,完全弥补了上述两种标准的不足之处,它以完整的对象为图像处理目标,更多地强调多媒体通信的交互性、灵活性和编码的高效性,广泛应用于因特网、无线传输与广播、卫星传输与直播、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通信、交互式多媒体和低码率/高效率的高质量AV服务等领域。它于1993年就开始进行标准制定的准备工作,1998年正式通过了版本1,一年多以后又通过了版本2。之所以花那么长的时间,是由于MPEG-4是一种庞大、复杂的标准,其各方面的特色需要用一本厚厚的书来综述。但由于其利益牵涉到方方面面,尤其是使用MPEG-4专利技术的授权问题曾经历了多次反复,不少从事MPEG-4的软件开发商无法进行其实际产品的开发。直到2002年1月31日,MPEG一站式服务的授权管理机构MPEG LA(Licensing Authority)终于向媒体发布了统一的授权办法和概括了MPEG-4标准中的两个主要档次的授权项目新闻稿,结束了长期以来光说不练的局面,完成了MPEG-4从构思理念到标准制定,又从制定的标准转而推出实际MPEG-4产品的两次飞跃。
本文综述和比较了最近推出和正在开发中的几款MPEG-4编解码器的性能,并用几种MPEG-4播放器测试验证了这些编解码器的实际性能。由于测试均通过使用此前发布的软件进行的,因此无法公布这些编码器的具体得分。但通过对这些编解码器的测试性能综述,用户可全面了解当前MPEG-4的总体情况和开发中的潜在问题。
一、档次和等级
上面已经说过,MPEG-4标准本身非常庞大复杂,其各种特色涉及到几百种具体规范,但对某一种具体应用来说,其涉及的范围相当小,它只是其庞大功能整集中的一个子集,因此可以用档次(Profiles)和等级(Level)来具体规定其功能范围和数值大小。档次是指对特色和功能在性质上的制定,而等级则是指在同一档次内其功能在数量上的复杂程度。有了这种档次与等级的分类方法,MPEG-4标准就可以规定具体编解码器哪些该处理、哪些则不该处理的内容。只要遵循这些规则,任何符合规定的器件,不管是计算机软件、手机还是机顶盒,都可以正常工作。
因特网串流媒体联盟ISMA(Internet Streaming Media Alliance)是由Apple、IBM、Cisco、Kasenna、Philips和Sun等公司组成的联合团体,其宗旨是提出一个为MPEG-4使用的标准,这一标准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开放式通用标准。ISMA提出的初步标准为档次0和档次1,前者主要用于窄带网,后者则用于宽带网。但目前非ISMA成员的Microsoft和RealNetworks尚未表态支持ISMA档次,RealNetworks只是从ISMA成员Envivio获得MPEG-4回放工具的授权,而Microsoft的Windows Media播放器还不能提供任何支持MPEG-4文件格式和数据流的任何MPEG-4回放能力,而且也没有公开表示准备添加这一能力。Apple则宣称准备在QuickTime的下一版本中支持ISMA档次中的0和1,但由于MPEG-4的授权问题,目前尚未有任何进展。
表1列出了按档次与等级分类的各种档次及每一档次中的各种等级,用来传送MPEG-4的各种视频信息。
表中CIF代表普通图像格式(Common Image Format),其中QCIF为176×144,CIF为352×288,2CIF为352×576,4CIF为720×576像素。
1. 简单档次。是迄今为止最普通的档次,它对开发商来说即使在移动设备上也是最容易实现和解码的,它可用于低功率器件的视频录制。简单档次中的等级1相当于ISMA标准中的档次0,而等级0的极限帧率为15fps,其他档次的极限帧率均为30fps。简单档次对低功率的移动通信器件来说可能是最重要的档次,因为主流产品制造厂家由于要考虑较高的图像质量,可能不会选择简单档次而选择高级简单档次。
2. 高级简单档次。是简单档次的超集,因此它可处理全部简单档次的内容。高级简单档次加进了许多增强措施来支持更好的视频质量,这些措施有B帧、全局移动补偿(GMC)和1/4像素移动估值。高级简单档次的等级3相当于ISMA标准中的档次1。希望高级简单档次能成为台式计算机、机顶盒和其他高功率器件的第一个主流MPEG-4视频档次。
3. 简单可定标档次。它只是在简单档次的基础上加一增强层,使服务器能通过降低图像质量、帧率或分辨率等手段来动态地降低码率。PacketVideo是目前推出简单可定标档次创作工具和播放器的唯一公司。
4. 精密可定标档次(FGS)。采用现有的简单档次和高级简单档次的全部内容并添加多级带宽以便取得比简单可定标档次有更高的质量。但本文综述的七种编码器目前还无一能支持FGS。
5. 核心档次。它是在简单档次的基础上加上B帧和1比特形状编码而形成的,它支持实时掩蔽功能,透明度掩蔽本身在整个图像范围内都是相同的。同一档次中的两种等级都给予CPU留有足够的附加能力用来同时处理屏幕上的多重重叠目标和视频图像。
6. 核心可定标档次。它增加了可变帧率和分辨率,这种多码率(MBR)带宽的减缩可便于服务器将视频信号的数据率与所连接线路的速率统一起来。
7. 主档次。它的目标在于交互式广播,因而支持隔行扫描的视频信号。广播电视台所谈到的交互式MPEG-4的未来时,指的就是主档次。主档次中的最高等级可用来取代现有的DTV系统用于HDTV传输。主档次中没有等级1,因为主档次并非设计用来作低码率传输的。目前,Envivio和iVast两公司都已拥有编码工具和播放器,可支持主档次的先进特色。
二、MPEG-4编解码器的测试方法
测试的7种编解码器每种都对4种不同的图像源片段(如图1)进行压缩处理。图1a为一段电影图像,图1b为一段谈话人的人头图像,图1c为一段移动图形,图1d为一段高速移动图像。每一图像源片断的长度均为60秒,且不包括音频信号,然后对各个编解码器的性能进行评估。
电影图像测试片段由各种24fps的逐行扫描组成,它提供有黄金时间的戏剧、故事片和其他拍摄得很好的电影连续镜头,它们具有典型的帧率和图像的复杂程度 ;谈话人头图像测试片段是一段未经剪辑的连续图像,很便于压缩,因此是判定编解码器将基本帧和增量帧之间质量匹配能力的一种优良测试材料 ;移动图形测试片段包括一系列越来越复杂的移动图形动画片,用来测试编解码器的彩色保真度和处理复杂移动动作的能力,因为对编解码器来说,要处理好滚动的文字特别困难 ;高速移动图像测试片段是用快速移动、快速剪辑和复杂构图来考验编解码器的响应能力,看它是否能对这种特别困难的图像源仍然能保持正确的数据率。
每种编解码器的压缩工具均能支持不同的输入文件类型,绝大多数能接受AVI,但普遍不能接受YCrCb 4 : 2 : 0的格式,因此全部图像源片段都应事先准备成未压缩的RGB AVI文件,以便于读取数据信息。
测试中选择了三种目标数据率和分辨率组合作为统一的测试标准 :
1. 30kbps和176×144像素。电影图像测试片段的帧率为8fps,其他三种像源均为10fps ;
2. 200kbps和320×240像素。电影图像测试片段的帧率为24fps,其他三种像源均为29.97fps ;
3. 800kbps和640×480像素。电影图像测试片段的帧率为24fps,其他三种像源均为29.97fps。
上面选定的三种目标数据率和分辨率组合主要是模拟典型的压缩视频传输的几种常用选项,其中30kbps的数据率归属于ISMA的档次0,用于移动通信器件 ;200kbps的数据率是典型的保险数据率,其目标主要用于如DSL(数字用户线)和电缆调制解调器等领域的宽带连接 ;800kbps和640×480的数据率已超出ISMA的档次1的参数范围之外,并不是所有的MPEG-4播放器和编解码器都能支持它,但它是对编解码器和播放器高质量传输能力的最佳测试组合。
虽然各种编解码器自身的缺省压缩设置值是不同的,但在测试中还是设法尽量使它们统一标准化起来。在所有情况下,将这些编解码器均设置在其最高质量的模式下,即使这样做可能会导致较长的压缩时间。如果这是一种可选用的方案,则采用二次通过法的编码方案来进行压缩。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为了保证图像质量,在必要时可用一些帧率保留量。如果要对移动搜索值进行规定的话,则可将32像素用于30kbps 176×144和 200kbps 320×240的样值,将64像素用于800kbps 640×480样值。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每隔10秒插入一帧基本帧。如果该种工具不支持10秒,则插入基本帧的时间分隔可取该种工具所能支持的最长时间值 ;对于以简单档次和高级简单档次文件两者为目标的编解码器,则对两者分开编码。编解码器提供高级简单档次文件的特色也不相同,有的只加B帧,有的包含有1/4像素移动估值,有的则不能确定其精确算法。
如果一种编解码器能够对下载和串流提供优化的模式——典型地称作VBR(可变码率)和CBR(恒定码率),则就对这两种模式均进行编码。只有在VBR的实施办法中不能提供数据率的两个划定限值时才不进行VBR编码。
三、七种编解码器的测试综述
先对参加评估的几种编解码器作一些说明。这次评估的MPEG-4编解码器有些目前仍处在继续开发阶段,撰写本文和用户拿到实际产品时,其实际情况可能与本文介绍的有相当大的出入。另外,有些编解码器正在争取全方位的授权事宜,但可以肯定的是 :本文的介绍都是以截止到撰写本文时的MPEG-4编解码器的现状为依据的,并提出了需要开发商加以解决的问题,或由潜在用户检验并确定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清单。此外,Apple的QuickTime b可能已包含了其自己的编解码器,只等授权问题的解决,因此不在这次综述范围之内。
1. Avipix的MP4Creator。它是Avipix公司生产的几种MPEG-4工具之一,这是一种简单地用鼠标进行拖拉拾放操作的MPEG-4编解码器。目前这种编解码器及其接口仍处于开发过程中,从其已发行的版本来看,还看不到其版本号,它仅能支持简单档次文件。但该公司打算在近期推出支持核心档次的产品。MP4Creator提供的几种压缩模式均可用于顺序下载和串流信号,并具有全套典型的MPEG-4编码特色。
MP4Creator在移动目标的后面留有明显的拖尾,特别是在移动图形测试文件中更为明显。其输出帧率是固定的,数据率很正确。
2. Dicas公司的Mpegable编解码器是能最完整地支持简单档次和高级简单档次的工具。在其编解码器版本1.2.b的全部模式中,提供有一种快速、素描质量的绘图处理器,但它未用于最终测试中 ;还提供有在场景发生改变时能自动插入基本帧的功能,此功能在最终测试中很有用 ;还有B帧,用于高级简单档次模式。
Mpegable还拥有几种差错恢复工具以及能提供压缩文件的信/噪比报告,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近似数,用来表明压缩瑕疵的严重程度(如图2)。Mpegable允许在两个I帧之间插入的最大帧数为200。
测试中使用的版本,其高级简单档次设置值不支持该档次的关键特色之一 ——全局移动补偿功能,但该公司披露在下一版本的产品中将会具备。从测试结果来看,用Dicas高级简单档次进行压缩的文件并没有显示出比用Dicas简单档次进行压缩的文件有重大的质量改善之处。
3. ivastEncode是iVast公司许多MPEG-4的产品之一,它是通过若干配置文件和若干命令行来控制的,因此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但编解码器软件中具有GUI(图形用户接口)前端是一项非常有用的特色。到撰写本文为止,iVast编解码器的1.5.0.8版支持简单档次和高级简单档次中的B帧特色,而iVast公司的其他MPEG-4产品则将重点放在提供交互性和丰富的主档次媒体特色。
在压缩测试中,iVast的工具大大超越了某些30kbps片断的目标数据率,但该公司并不想将其重点放在移动通信器件的市场方面,目前iVast正集中精力于高带宽的传输方面。
4. Ligos的GoMotion。Ligos是一家长期从事于MPEG开发的公司,GoMotion是一种可获得授权的软件开发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SDK),如图3,用于能制作许多MPEG格式,包括MPEG-1、MPEG-2和MPEG-4的多种应用场合。Ligos公司根据其最近的开发版GoMotion SDK用来提供一种示范性的变换编码应用。
GoMotion 6.0目前只支持简单档次,但Ligos表示即将增加对高级简单档次的支持。
GoMotion 6.0可用来规定等级并校验设置情况以确保这些设置情况与选定的等级相一致,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特色。它还可以用来规定移动搜索的范围。
“不受限制的移动估测”和“高级预测”是GoMotion拥有的两种改善质量的模式,但代价是要放弃一些速度,在这次压缩测试中就使用了这两种模式。
GoMotion不能编制高于352×240像素的文件,测试中使用的文件结构设置成至少每64帧插入一个基本帧,但这样做对最终的质量并没有很明显的效果。
总的来看,Ligos公司的GoMotion对于简单档次的编解码器来说有非常好的质量,并能生成在测试的七种编解码器中最具兼容性的MPEG-4文件。在很多情况下,它大大地超过了目标数据率,这对其较高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在使用规定的数据率时其质量较低。
5. PacketVideo的PVAuthor 3.0。PacketVideo是历史最悠久的MPEG-4公司之一,它的PVAuthor 3.0是非常成熟的编码工具,其目标是将串流技术应用于移动通信器件。因此PVAuthor及其相伴的PVPlayer是这次测试中支持MPEG-4的简单可定标档次的唯一工具(如图4)。简单可定标档次能使服务器进行自动带宽的协调,这是实时Web上串流技术的一种很重要的特色,希望将来的ISMA档次能增加对简单可定标档次的支持。另外,PVAuthor还能建立简单档次文件,CBR文件用于串流,VBR文件用于顺序下载。
PVAuthor无法建立比简单可定标档次中最高分辨率384×288像素更高的编码文件,因此无法生成640×480分辨率的测试文件。
PVAuthor可提供比其他编解码器更佳的图像质量,但有时在维持图像质量和数据率的编码过程中会发生丢帧现象,因此希望能提供可使图像质量滑动的模式以保持一定的帧率。
6. Philips的WebCine是第一个投放市场的商用MPEG-4压缩产品,其WebCine 1.1版是一台基于Windows的完整配置好的双处理器编码工作站,它可用来作以文件为基础的编码,也可以进行现场编码,并可以通过包括Matrox DigiSuite LE在内的硬件进行广播。
WebCine是使用的测试工具中最为陈旧的,而且其生成的文件存在最大的互操作性问题。据Philips公司说,这些问题将在更新后的编解码器中予以解决。WebCine的质量介于中间状态,其编码的图像细度优于某些其他编解码器,但在高速移动的图像测试中留有明显的拖尾。
7. Sorenson公司的Media MP4是一种超前的MPEG-4编解码器,其作为出口商品的模块可以在QuickTime下运行,它是由该公司的视频编解码器(SV Codec)的原型机和其Squeeze压缩工具发展而来的。MP4于2002年夏季投放市场,并与它的Squeeze工具一起使用,它是该公司除Apple在Mac操作系统下运行的MPEG-4方案之外的唯一的另一种MPEG-4编解码器。Sorenson公司声称即将推出能在Windows下运行的新版本。
Media MP4这款MPEG-4编解码器可提供许多特色,包括自动插入基本帧的灵敏度是可以选择的。还有快压缩模式并能支持H.263(国际电联制定的一种会议电视标准)中MPEG-4的基准子集。虽然MPEG-4的所有档次对这一点并未作出什么要求,但这种子集压缩比全部MPEG-4档次更加快速,并有利于与原有的会议电视格式的互操作。
从总体上看,Media MP4的图像质量很好,但它在试图运行其目标数据率时会发生大量丢帧现象,这种现象除了图1b的头像测试片段外,其他所有文件在测试时均发生过,即使将编解码器的最低质量门限设置为零也是如此。Sorenson公司声称这些问题将会在其最终发行时获得解决。其实这种说法还不如提供另一种选项 :允许较低的图像质量以保留合适的帧率,这在其他编解码器中也是这样做的。
表2是七种编解码器的MPEG-4编码特色的比较。
注 :第二栏编码速度是指对预处理后图像源的320×240个样值进行编码的平均秒数。编码是在专业的双处理器1GHz奔Ⅲ工作站运行Windows XP时进行的,只有Philips的编解码器是个例外,它在WebCine双733MHz奔Ⅲ工作站上进行。
四、播放器(软件)
目前MPEG-4播放器用于台式计算机上的比用在编解码器中的为少,但前者的使用会越来越多,在2002年能见到支持ISMA档次1的全部主要媒体播放器。
当前的播放器软件,除了PacketVideo公司的PVPlayer播放器外,都没有提供文件说明哪家的播放器能支持的档次与等级分类法,因此还不清楚有哪些缺陷或播放那些规范之外的文件是否会引起互操作问题。现在的主要播放器只有下列4家公司提供 :
1. Dicas的Mpegable播放器2.0版。它的表演工具成分多于实际使用于最终用户的成分,它可以让你选择程序分块和减抖后滤波模式,以便预看文件用不同特色时的播放效果。程序分块模式可大大改善外在质量。
2. Envivio有播放器插件。它在Mac机上可用QuickTime工作,在Windows下可用RealOne工作。测试组曾对下一版本RealOne插件提前发行的产品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这一插件的兼容性最好。它虽然没有提供任何配置特色,但当它以较低分辨率运行时具有自动后期处理功能。
3. PacketVideo的PVPlayer。它的目标市场是在移动通信器件上的回放功能,但它也有基于Windows播放器的3.0版,以便开发人员可看到他们创作的内容与效果。这种播放器只能使用PacketVideo文件以及与普通适用的Ligos和WebCine简单档次图像源一起工作。
4. Philips的WebCine播放器。是第一个顺利可用的MPEG-4播放器,它现在的版本1.1e推出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它存在互操作问题(见表3),Philips公司声称即将推出的更新版将会解决这些问题。
表3是4家公司播放器的兼容性矩阵表。这表的根据是最新推出的MPEG-4编解码器版本和在2002年冬季前推出的播放器综合得出的。表3表明,虽然MPEG-4是一种标准,但对标准不同的解释意味着今天并不是所有的MPEG编解码器可以与所有的MPEG-4播放器协同工作。
五、MPEG-4编解码器小结
经过9年的开发研究,现在已从令人感趣的理念最终转向实际产品。至2002年底,范围广阔的MPEG-4媒体分布实际解决方案拿出来了,虽然在这次测试比较过程中只看到了许多大致的眉目,但目前的一些研究工具和播放器成果已预示着这一产业的光明前景。
但目前的MPEG-4编解码器中,性能最好的也比不上今天最佳的QuickTime、Real和Windows Media三种专利Web编解码器的性能。也许在MPEG-4编解码器能支持全套高级简单档次的功能特色时这种情况才会有所改变,MPEG-4编解码器会在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开放性三方面的优越性超越上述三种专利格式的编解码器取得成就而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表1 MPEG-4的档次与等级
档次 等级 最大 最大 最高码
分辨率 目标数 率(Kbps)
0 QCIF 1 64
简单档次 1 QCIF 4 64
2 CIF 4 128
3 CIF 4 384
0 QCIF 1 128
1 QCIF 4 128
高级简 2 CIF 4 384
单档次 3 CIF 4 768
4 2CIF 4 3000
5 4CIF 4 8000
简单可定 1 CIF 4 128
标档次 2 CIF 4 256
0 QCIF 1 128
1 QCIF 4 128
精密可定 2 CIF 4 384
标档次 3 CIF 4 768
4 2CIF 4 3000
5 4CIF 4 8000
核心档次 1 QCIF 4 384
2 CIF 16 2000
核心可 1 QCIF 4 768
定标档次 2 CIF 8 1500
3 4CIF 16 4000
1 CIF 16 768
主档次 2 2CIF 32 1500
3 1920×1088 32 4000
表2 MPEG-4编码特色
编解码器 编码速 多处理器 高级简单 对超过352×288
制造厂家 度(秒) 处理能力 档次特色 分辨率输
出的支持
Avipix 87 无 无 能
Dicas 44 无 全部 能
iVast 88 有 B帧 能
Ligos 140 无 无 不能
PacketVideo 62 无 无(有简单 不能
可定标)
Philips 40 有 B帧 不能
Sorenson 69 无 能
表3 MPEG-4兼容性矩阵
Mpegable播 RealOne PVPlayer 3.0 WebCine
放器2.0版 插件 播放器
仅表示头35秒高于 失效时用“Errors :
MP4Creator 兼容 兼容 320×240时有显示错误 file open failed”
信息表示
Mpegable编解码器(高级) 兼容 回放图像干扰少 仅播放第1秒的图像片断 不能播放
Mpegable编解码器(简单) 兼容 兼容 仅播放第1秒的图像片断 不能播放
iVastEncode(高级) 仅表示最后一帧 兼容 不能播放 不能播放
iVastEncode(简单) 仅表示最后一帧 兼容 不能播放 不能播放
GoMotion 兼容 兼容 兼容 兼容
PVAuthor 3.0 兼容 兼容 兼容 不良显示故障,帧序故障
WebCine(高级) 兼容 兼容 仅能每隔二帧播放 兼容
WebCine(简单) 兼容 兼容 兼容 兼容
Media MP4 仅表示最后一帧 兼容 仅表示头35秒,高于 不良显示故障,
320×240有显示错误 帧序故障
Ⅲ 梦三64帧数1500ms是什么概念
64帧说明你的硬件合格了,你可以流畅的进行游戏,1500ms说明你的网络延迟在1500毫秒以上,基本和电话线拨号上网一个速度,卡得你绝望。
一般我们说玩游戏60帧是一个分界点,到了60你可以基本完整体验整个游戏的特效
Ⅳ 无线网卡怎么设置
1、首先打开控制面板,在开始菜单中打开。
Ⅳ 影视文件都有那些格式,都是什么特点
MPEG/MPG/DAT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是Motion Picture Experts Group 的缩写。这类格式包括了MPEG-1, MPEG-2和MPEG-4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MPEG-1相信是大家接触得最多的了,因为目前其正在被广泛地应用在VCD 的制作和一些视频片段下载的网络应用上面,大部分的VCD 都是用MPEG1 格式压缩的( 刻录软件自动将MPEG1转换为DAT格式 ) ,使用MPEG-1 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 GB 左右大小。MPEG-2 则是应用在DVD 的制作,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多的应用。使用MPEG-2 的压缩算法压缩一部120 分钟长的电影可以压缩到5-8 GB 的大小(MPEG2的图像质量是MPEG-1 无法比拟的)。MPEG系列标准已成为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多媒体技术标准,其中MPEG-1和MPEG-2是采用香农原理为基础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熵编码及运动补偿等第一代数据压缩编码技术;MPEG-4(ISO/IEC 14496)则是基于第二代压缩编码技术制定的国际标准,它以视听媒体对象为基本单元,采用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以实现数字视音频、图形合成应用及交互式多媒体的集成。MPEG系列标准对VCD、DVD等视听消费电子及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DTV&&HDTV)、多媒体通信等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视频格式AVIAVI,音频视频交错(Audio Video Interleaved)的英文缩写。AVI这个由微软公司发表的视频格式,在视频领域可以说是最悠久的格式之一。AVI格式调用方便、图像质量好,压缩标准可任意选择,是应用最广泛、也是应用时间最长的格式之一。MOV使用过Mac机的朋友应该多少接触过QuickTime。QuickTime原本是Apple公司用于Mac计算机上的一种图像视频处理软件。Quick-Time提供了两种标准图像和数字视频格式, 即可以支持静态的*.PIC和*.JPG图像格式,动态的基于Indeo压缩法的*.MOV和基于MPEG压缩法的*.MPG视频格式。ASFASF(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高级流格式)。ASF 是MICROSOFT 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 竞争而发展出来的一种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ASF使用了MPEG4 的压缩算法,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因为ASF 是以一个可以在网上即时观赏的视频“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图像质量比VCD 差一点点并不出奇,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 格式要好。WMV一种独立于编码方式的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标准,Microsoft公司希望用其取代QuickTime之类的技术标准以及WAV、AVI之类的文件扩展名。WMV的主要优点在于:可扩充的媒体类型、本地或网络回放、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扩展性等。NAVI如果发现原来的播放软件突然打不开此类格式的AVI文件,那你就要考虑是不是碰到了n AVI。n AVI是New AVI 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 Realm 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它是由Microsoft ASF 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并不是想象中的AVI),视频格式追求的无非是压缩率和图像质量,所以 NAVI 为了追求这个目标,改善了原始的ASF 格式的一些不足,让NAVI 可以拥有更高的帧率。可以这样说,NAVI 是一种去掉视频流特性的改良型ASF 格式。3GP3GP是一种3G流媒体的视频编码格式,主要是为了配合3G网络的高传输速度而开发的,也是目前手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视频格式。简单的说,该格式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制定的一种多媒体标准,使用户能使用手机享受高质量的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内容。其核心由包括高级音频编码(AAC)、自适应多速率 (AMR) 和MPEG-4 和H.263 视频编码解码器等组成,目前大部分支持视频拍摄的手机都支持3GPP格式的视频播放。其特点是网速占用较少,但画质较差。REAL VIDEOREAL VIDEO(RA、RAM)格式由一开始就是定位在视频流应用方面的,也可以说是视频流技术的始创者。它可以在用56K MODEM 拨号上网的条件实现不间断的视频播放,当然,其图像质量和MPEG2、DIVX等比是不敢恭维的啦。毕竟要实现在网上传输不间断的视频是需要很大的频宽的,这方面是ASF的有力竞争者。MKV一种后缀为MKV的视频文件频频出现在网络上,它可在一个文件中集成多条不同类型的音轨和字幕轨,而且其视频编码的自由度也非常大,可以是常见的DivX、XviD、3IVX,甚至可以是RealVideo、QuickTime、WMV 这类流式视频。实际上,它是一种全称为Matroska的新型多媒体封装格式,这种先进的、开放的封装格式已经给我们展示出非常好的应用前景。FLVFLV是FLASH VIDEO的简称,FLV流媒体格式是一种新的视频格式。由于它形成的文件极小、加载速度极快,使得网络观看视频文件成为可能,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视频文件导入Flash后,使导出的SWF文件体积庞大,不能在网络上很好的使用等缺点。F4V作为一种更小更清晰,更利于在网络传播的格式,F4V已经逐渐取代了传统FLV,也已经被大多数主流播放器兼容播放,而不需要通过转换等复杂的方式。F4V是Adobe公司为了迎接高清时代而推出继FLV格式后的支持H.264的F4V流媒体格式。它和FLV主要的区别在于,FLV格式采用的是H263编码,而F4V则支持H.264编码的高清晰视频,码率最高可达50Mbps。也就是说F4V和FLV在同等体积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更高的分辨率,并支持更高比特率,就是我们所说的更清晰更流畅。另外,很多主流媒体网站上下载的F4V文件后缀却为FLV,这是F4V格式的另一个特点,属正常现象,观看时可明显感觉到这种实为F4V的FLV有明显更高的清晰度和流畅度。RMVBRMVB的前身为RM格式,它们是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而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具有体积小,画质也还不错的优点。早期的RM格式为了能够实现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进行视频在线播放而被研发出来,并一度红遍整个互联网。而为了实现更优化的体积与画面质量,Real Networks公司不久又在RM的基础上,推出了可变比特率编码的RMVB格式。RMVB的诞生,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采用浮动比特率编码的方式,将较高的比特率用于复杂的动态画面(如歌舞、飞车、战争等),而在静态画面中则灵活地转为较低的采样率,从而合理地利用了比特率资源,使RMVB最大限度地压缩了影片的大小,最终拥有了近乎完美的接近于DVD品质的视听效果。我们可以做个简单对比,一般而言一部120分钟的dvd体积为4GB,而rmvb格式来压缩,仅400MB左右,而且清晰度流畅度并不比原DVD差太远。人们为了缩短视频文件在网络进行传播的下载时间,为了节约用户电脑硬盘宝贵的空间容量,已越来越多的视频被压制成了RMVB格式,并广为流传。到如今,可能每一位电脑使用者(或许就包括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您)电脑中的视频文件,超过80%都会是RMVB格式。RMVB由于本身的优势,成为目前PC中最广泛存在的视频格式,但在MP4播放器中,RMVB格式却长期得不到重视。MP4发展的整整七个年头里,虽然早就可以做到完美支持AVI格式,但却久久未有能够完全兼容RMVB格式的机型诞生。对于MP4,尤其是容量小价格便宜的闪存MP4而言,怎样的视频格式才将会是其未来的主流呢?我们不妨来探讨一番。WebM[1]由Google提出,是一个开放、免费的媒体文件格式。WebM 影片格式其实是以 Matroska(即 MKV)容器格式为基础开发的新容器格式,里面包括了 VP8 影片轨和 Ogg Vorbis 音轨,其中Google将其拥有的VP8视频编码技术以类似BSD授权开源,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 WebM标准的网络视频更加偏向于开源并且是基于HTML5标准的,WebM 项目旨在为对每个人都开放的网络开发高质量、开放的视频格式,其重点是解决视频服务这一核心的网络用户体验。Google 说 WebM 的格式相当有效率,应该可以在 netbook、tablet、手持式装置等上面顺畅地使用。WebM 影片格式,其实是以 Matroska(就是我们熟知的 MKV)容器格式为基础开发的新容器格式,里面包括了 VP8 影片轨和 Ogg Vorbis 音轨。Ogg Vorbis 本来就是开放格式,大家应该都知道,至于 VP8 则是 Google 当年买下一间叫 On2 的公司的时候,取得的 Video Codec,现在 Google 也把这个 Codec 以类似 BSD 授权放出来,因此 WebM 应该是不会有 H.264 的那些潜在的专利问题。 Google 说 WebM 的格式相当有效率,应该可以在 netbook、tablet、手持式装置等上面顺畅地使用,当然自家的 Youtube 也会支持 WebM 的播放。来自产业界的有 Adobe -- Flash Player 将会支持 WebM 格式的播放 -- AMD、ARM、Broadcom、Freescale、NVIDIA、Qualcomm、TI 等。谁不在上头?Intel。在 Browser 方面,Chrome 不要说,Firefox、Opera 都已经表态将会支持这个新格式。微软 IE9 的支持就没这么直接,出厂时仅会支持 H.264 影片的播放,但如果你另外下载并安装了 VP8,那当然你也可以播放 HTML / VP8 的影片。 要推动一个新格式进入主流,甚至成为龙头老大,是非常不容易的。但 WebM 和 VP8 的推动者是 Google,而且是在 H.264 正因为其非开放性而备受质疑的时候,或许 WebM 真有机会迅速地站稳脚跟,一举成为新一代的影片通用格式呢!编辑本段视频编码准确的说,AVI,ASF,FLV是一种文件格式,我们可以在我的电脑上看到的*.AVI这种文件。即使是同一种文件格式,如AVI,又分为MPEG-1,MPEG-2 ,MPEG-4几种视频格式,然后同一种视频格式,如MPEG-4又可以使用多种视频编码,例如:MP4V/XVID/DX50/DIVX/DIV5/3IVX/3IV2/RMP4。1.Microsoft RLE一种8位的编码方式,只能支持到256色。压缩动画或者是计算机合成的图像等具有大面积色块的素材可以使用它来编码,是一种无损压缩方案。2.Microsoft Video 1用于对模拟视频进行压缩,是一种有损压缩方案,最高仅达到256色,它的品质就可想而知,一般还是不要使用它来编码AVI。3.Microsoft H.261和H.263 Video Codec用于视频会议的Codec,其中H.261适用于ISDN、DDN线路,H.263适用于局域网,不过一般机器上这种Codec是用来播放的,不能用于编码。4.Intel Indeo Video R3.2所有的Windows版本都能用Indeo video 3.2播放AVI编码。它压缩率比Cinepak大,但需要回放的计算机要比Cinepak的快。5.Intel Indeo Video 4和5常见的有4.5和5.10两种,质量比Cinepak和R3.2要好,可以适应不同带宽的网络,但必须有相应的解码插件才能顺利地将下载作品进行播放。适合于装了Intel公司MMX以上CPU的机器,回放效果优秀。如果一定要用AVI的话,推荐使用5.10,在效果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它有更快的编码速度和更高的压缩比。6.Intel IYUV Codec使用该方法所得图像质量极好,因为此方式是将普通的RGB色彩模式变为更加紧凑的YUV色彩模式。如果你想将AVI压缩成MPEG-1的话,用它得到的效果比较理想,只是它的生成的文件太大了7.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c常见的有1.0、2.0、3.0三种版本,当然是基于MPEG-4技术的,其中3.0并不能用于AVI的编码,只能用于生成支持“视频流”技术的ASF文件。8.DivX- MPEG-4 Low-Motion/Fast-Motion实际与Microsoft MPEG-4 Video code是相当的东西,只是Low-Motion采用的固定码率,Fast-Motion采用的是动态码率,后者压缩成的AVI几乎只是前者的一半大,但质量要差一些。Low-Motion适用于转换DVD以保证较好的画质,Fast-Motion用于转换VCD以体现MPEG-4短小精悍的优势。9 、DivX 3.11/4.12/5.0实际上就是DivX,原来DivX是为了打破Microsoft的ASF规格而开发的,现在开发组摇身一变成了Divxnetworks公司,所以不断推出新的版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编码程序中加入了1-pass和2-pass的设置,2-pass相当于两次编码,以最大限度地在网络带宽与视觉效果中取得平衡。编辑本段热门视频转换器常见的视频转换器工具有Windows Moive Maker,会声会影等等。会声会影会声会影不仅完全符合家庭或个人所需的影片剪辑功能,甚至可以挑战专业级的影片剪辑软件,软件支持对DV视频进行转录,并进行剪辑,实现影片编辑功能,事实上,由于强大的非线性视频编辑功能,会声会影更倾向于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但其多种选择的编辑功能和附带的视频转换功能,同样可以给需要对视频转换要求不高,但更喜好编辑的人带来方便。Honestech MPEG EncoderHonestech MPEG Encoder 是一套能够让你将AVI 影片文件转换成MPG 影片文件的编码软件,使用特殊的Fast Motion Estimation Algorithm和支持Intel MMX 技术,使得转换文件工作能够快速的完成。视频输入:AVI、DV-AVI、MPEG1/2、WMV、ASF、DivX、DAT(VCD)、VOB(DVD)视频输出:MPEG-1/2, WMV, AVI数据采样率:256 - 10,000 Kbps音频输出:MPEG-1 Layer II音频采样率:128、224 KbpsWindows Movie Maker是Windows系统自带的视频编辑工具,因其由Windows系统自带提供,可谓是普通家庭电脑最为常见的视频转换器。由于系微软开发软件,其支持的视频格式主要为微软相关格式,如AVI,WMV,因此兼容能力有限。但因普通电脑皆具有,对于格式转换要求不高的人十分便捷。编辑本段转换类型RMVB转MP4由于视频压缩率非常高,RMVB可以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得到更小的体积,因此这种格式在网络上十分流行,MP4格式是用于索尼、苹果等公司出品的手持移动设备如PSP、iPod、iPhone等以及大多数主流手机的视频格式,将RMVB转MP4,是网络上下载的视频资源在手机、PSP、iPod、iPhone等移动设备上观看的需要。MTS转DVDMTS是一种高清格式,分辨率通常达到了1080p,是一种索尼高清摄像机的格式,因为目前高清播放机尚未流行,普通DVD影碟机不支持这种格式,所以需要将MTS转换DVD,以用于高清摄像机录制的视频在家庭影碟机的播放。RMVB转3GP3GP和MP4一样,同样也是用于移动手持设备的视频格式,不过相比于MP4,这种格式主要应用于低端手机,应用范围较小,采用H263编码,质量也非常低,随着手机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这种格式已经在逐渐淡出,但由于手机兼容性的限制,目前还有较大的应用。[2].编辑本段视频格式分类本地影像视频●AVI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udio Video Interleaved,即音频视频交错格式。它于1992年被Microsoft公司推出,随Windows3.1一起被人们所认识和熟知。所谓“音频视频交错”,就是可以将视频和音频交织在一起进行同步播放。这种视频格式的优点是图像质量好,可以跨多个平台使用,其缺点是体积过于庞大,而且更加糟糕的是压缩标准不统一,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高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播放不了采用早期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而低版本Windows媒体播放器又播放不了采用最新编码编辑的AVI格式视频,所以我们在进行一些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常会出现由于视频编码问题而造成的视频不能播放或即使能够播放,但存在不能调节播放进度和播放时只有声音没有图像等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如果用户在进行AVI格式的视频播放时遇到了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下载相应的解码器来解决。●nAVI格式:nAVI是newAVI的缩写,是一个名为ShadowRealm的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视频格式(与我们上面所说的AVI格式没有太大联系)。它是由Microsoft ASF压缩算法的修改而来的,但是又与下面介绍的网络影像视频中的ASF视频格式有所区别,它以牺牲原有ASF视频文件视频“流”特性为代价而通过增加帧率来大幅提高ASF视频文件的清晰度。●DV-AVI格式:DV的英文全称是Digital Video Format,是由索尼、松下、JVC等多家厂商联合提出的一种家用数字视频格式。目前非常流行的数码摄像机就是使用这种格式记录视频数据的。它可以通过电脑的IEEE 1394端口传输视频数据到电脑,也可以将电脑中编辑好的的视频数据回录到数码摄像机中。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一般是。avi,所以也叫DV-AVI格式。●MPEG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即运动图像专家组格式,家里常看的VCD、SVCD、DVD就是这种格式。MPEG文件格式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它采用了有损压缩方法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说的更加明白一点就是MPEG的压缩方法依据是相邻两幅画面绝大多数是相同的,把后续图像中和前面图像有冗余的部分去除,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其最大压缩比可达到200:1)。目前MPEG格式有三个压缩标准,分别是MPEG-1、MPEG-2、和MPEG-4,另外,MPEG-7与MPEG-21仍处在研发阶段。MPEG-1:制定于1992年,它是针对1.5Mbps以下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编码而设计的国际标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见到的VCD制作格式。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lv、。mpe、.mpeg及VCD光盘中的。dat文件等。MPEG-2:制定于1994年,设计目标为高级工业标准的图像质量以及更高的传输率。这种格式主要应用在DVD/SVC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面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的大小。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mpg、。mpe、.mpeg、。m2v及DVD光盘上的.vob文件等。●MPEG-4:制定于1998年,MPEG-4是为了播放流式媒体的高质量视频而专门设计的,它可利用很窄的带度,通过帧重建技术,压缩和传输数据,以求使用最少的数据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目前MPEG-4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保存接近于DVD画质的小体积视频文件。另外,这种文件格式还包含了以前MPEG压缩标准所不具备的比特率的可伸缩性、动画精灵、交互性甚至版权保护等一些特殊功能。这种视频格式的文件扩展名包括。asf、.mov和DivX、AVI等。小提示:细心的用户一定注意到了,这中间怎么没有MPEG-3编码?实际上,大家熟悉的MP3就是采用的MPEG-3(MPEG Layeur3)编码。但是注意他只是MPEG1的第三层,属于MPEG1,并没有真正的MPEG3流行开来。●DivX格式:这是由MPEG-4衍生出的另一种视频编码(压缩)标准,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DVDrip格式,它采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同时又综合了MPEG-4与MP3各方面的技术,说白了就是使用DivX压缩技术对DVD盘片的视频图像进行高质量压缩,同时用MP3或AC3对音频进行压缩,然后再将视频与音频合成并加上相应的外挂字幕文件而形成的视频格式。其画质直逼DVD并且体积只有DVD的数分之一。这种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所以DivX视频编码技术可以说是一种对DVD造成威胁最大的新生视频压缩格式,号称DVD杀手或DVD终结者。●MOV格式:美国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视频格式,默认的播放器是苹果的QuickTimePlayer。具有较高的压缩比率和较完美的视频清晰度等特点,但是其最大的特点还是跨平台性,即不仅能支持MacOS,同样也能支持Windows系列。网络影像视频●ASF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Advanced Streaming Format,它是微软为了和现在的Real Player竞争而推出的一种视频格式,用户可以直接使用Windows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对其进行播放。由于它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所以压缩率和图像的质量都很不错(高压缩率有利于视频流的传输,但图像质量肯定会有损失,所以有时候ASF格式的画面质量不如VCD是正常的)。●WMV格式:它的英文全称为Windows Media Video,也是微软推出的一种采用独立编码方式并且可以直接在网上实时观看视频节目的文件压缩格式。WMV格式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环境独立性、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RM格式:Real Networks公司所制定的音频视频压缩规范称为Real Media,用户可以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对符合RealMedia技术规范的网络音频/视频资源进行实况转播并且RealMedia可以根据不同的网络传输速率制定出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网络上进行影像数据实时传送和播放。这种格式的另一个特点是用户使用RealPlayer或RealOne Player播放器可以在不下载音频/视频内容的条件下实现在线播放。另外,RM作为目前主流网络视频格式,它还可以通过其Real Server服务器将其它格式的视频转换成RM视频并由Real Server服务器负责对外发布和播放。RM和ASF格式可以说各有千秋,通常RM视频更柔和一些,而ASF视频则相对清晰一些。●RMVB格式:这是一种由RM视频格式升级延伸出的新视频格式,它的先进之处在于RMVB视频格式打破了原先RM格式那种平均压缩采样的方式,在保证平均压缩比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比特率资源,就是说静止和动作场面少的画面场景采用较低的编码速率,这样可以留出更多的带宽空间,而这些带宽会在出现快速运动的画面场景时被利用。这样在保证了静止画面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地提高了运动图像的画面质量,从而图像质量和文件大小之间就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另外,相对于DVDrip格式,RMVB视频也是有着较明显的优势,一部大小为700MB左右的DVD影片,如果将其转录成同样视听品质的RMVB格式,其个头最多也就400MB左右。不仅如此,这种视频格式还具有内置字幕和无需外挂插件支持等独特优点。要想播放这种视频格式,可以使用RealOnePlayer2.0或RealPlayer8.0加RealVideo9.0以上版本的解码器形式进行播放。编辑本段手机视频转换手机视频格式, 指用手机观看的, 存储在手机内存或者存储卡上的视频内容的格式。 这些格式区别于用手机浏览器观看的网络流媒体视频格式.手机视频的播放条件解码芯片(又叫解压缩芯片). 手机播放视频要依赖于解码芯片把画面和声音还原成可以播放的信号, 交由显示屏和喇叭(耳机)输出。 解码芯片的性能是有局限的, 类似于汽车的发动机功率是有极限的. 它能够流畅解码的数据, 主要受限于以下几个参数和条件。1.编码方案: 这个是视频真正的格式, 注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文件名后缀。 手机解码芯片一般能解码h.263, MPEG-1等编码, 近年的解码芯片多可以解码h.264(又叫MPEG-4 AVC), 画面质量大大提高了。2.分辨率这里有2个概念, 分别是:a. 物理分辨率, 即手机屏幕能显示的像素数, 用W x H个像素表示。常见的手机屏幕分辨率为320x240(QVGA), 随着大屏幕手机的普及, 更高的分辨率也开始出现. 例如: 480x320(iphone),640x360(nHD, 诺基亚触屏系列常见),640x480(VGA, 多普达系列常见), 甚至高达852x480(夏普高端手机常见).b. 视频文件的分辨率, 这个是指视频画面的实际分辨率, 如, 320x240, 480x272, 640x480等等。一般来说, 大部分手机的解码芯片不支持超过其屏幕物理分辨率的视频, 部分可以支持超过其屏幕物理分辨率的视频, 例如, 虽然iphone的屏幕物理分辨率为480x320, 但它支持640x480的视频, 此时播放的画面实际是把原视频缩小的.3.码率, 一般用多少kbps(千比特/秒)或者mbps(兆比特/秒)来表示。 手机解码芯片所支持的码率一般都在1Mbps以下.4.帧率(FPS, 帧/秒), 就是视频画面刷新的速度, 作为参考, 国内电视机一般是25FPS, 电影标准为24FPS. 手机芯片, 最高支持30FPS, 早期型号最大只能15fps.5.播放器(播放软件).在视频播放过程中, 需要软件来识别各类视频文件封装(即通常所说的'格式'), 将数据'拆封'后, 交由解码芯片去做解码处理, 然后将解码后的数据实现播放。 这个'拆封'和播放的任务, 要由播放软件(播放器)完成.一般播放器都能识别多种视频封装(即文件格式), 例如, Coreplayer能播放AVI, WMV, MP4等多种格式, RUN播放器能播放rm, rmvb格式的视频。6.文件格式。 大家所看到的文件名后缀, 如: MP4, 3GP, WMV, AVI,RM, RMVB等等. 实际上, 这些都是封装类型, 真正的视频格式不是文件名而是文件内的视频编码方案和音频编码放案。 能够播放哪些文件,实际取决于使用了哪个播放器, 以及硬件解码芯片能否识别该文件内的编码方案.手机视频制作/转换转换手机视频时, MP4格式是目前质量最好的, 其中, MPEG-4 SP规格的视频, 是目前兼容性最好的, 按照这种规格制作(或者转化)的视频, 可以保证兼容大多数手机。 下面列出该规格的视频参数.视频编码 xvid (或者h.263, 注意不是h.264)视频分辨率320x240 (对于屏幕分辨率低于320x240的手机, 观看效果不好, 因此不建议使用)视频码率256kpbs - 320kbps视频帧率15fps (中高端手机可以调整为25FPS, 观看体验更流畅)音频编码AAC-LC音频码率 64kbps (或提高到96kpbs)# 请注意, 视频码率+音频码率之和, 不要大于384kbps, 否则有些手机无法流畅播放。其他适用于中高端手机的详细说明, 以及测试视频下载链接请见本词条页面下部的参考资料<详细评测和参数设置>手机视频规格支持情况(简表: MP4-SP子规格和MP4-AVC Baseline level 1.3 and level 2.0)视频规格(MP4子规格)SPL3AVC-BL1.3AVC-BL2分辨率320x180 (320x240)320x180 (320x240)352x198 (352x288)Nokia 6120c/E71/N79/N82/N85/N86支持支持播放不流畅Nokia 5800/N97支持支持支持Sharp 9020c支持不支持不支持HTC Touch Pro支持支持支持iphone (iTouch)支持支持支持PSP (参考)支持支持未测试智能手机视频格式参数诺基亚的智能机系列, 使用S60系统, 全都支持上述通用参数。 2009年以后, 诺基亚推出了一系列大屏手机, 如5800, N97等. 这些手机有更高的分辨率, 支持的视频规格有所提高。 规格参数如下:视频编码AVC (h,264) level 2视频分辨率640x360 (nHD)视频码率512kbps-1Mbps视频帧率 30fps音频编码AAC-LC音频码率 96kbps-192kbps
Ⅵ 一部4K电影,正常体积有多大
一般4K的原始文件有将近50T左右,在这里面其实音轨和音源是占绝大多数的,这点可能还有人不太相信,把音轨压缩成我们平时的16声道等,文件体积就会迅速压缩至1TB以内,然后再对视频压缩,一般是1080p居多,就是所谓的蓝光高清体积30-60G左右,4K的话在200G左右,以阿凡达 imax版为例,拍摄后的制作母带原版,体积达到200TB
现在不是4K的高清,蓝光高清都有40多G,那么4K,肯定会更高,成倍的高。其实现在4K就是摆设,无非出来几个片段的演示片,真正的电影资源少的可怜,几乎难找,就算是蓝光高清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现在来说4K就是摆设。象征意义而已
我们一般下载的720p级别的视频文件,大小就已经达到4GB左右。并且我们身边很少有人经常性的下载如此高分辨率的视频文件
。而更高级别的1080p分辨率的视频文件大小通常在20GB左右,甚至更大,相信目前只有不足1%的网络用户经常性的下载1080p分辨率的视频文件。 让视频文件的分辨率升级到4K级别之后,我们相信一个文件的容量肯定能够轻松达到200GB以上,甚至是300GB的级别。面对如此大容量的视频文件,现在消费者的硬盘空间恐怕只能存储下一部电影,甚至一部都不能够存放。 4K分辨率 4096×2160 ; 2K 2048x1080
4K电视 编辑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网络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4K电视是屏幕的物理分辨率高的电视,4K电视是能接收、解码、显示相应分辨率视频信号的电视。
4K电视指的是3840×2160像素分辨率的电视机,它的分辨率是2K电视的4倍,在此分辨率下,观众将可以看清画面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特写,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观感体验。[1]
中文名4K电视 外文名 UltraHD TV 分辨率 QFHD(3840×2160) 执行标准 ITU-R BT.2020 色域标准 Rec.2020 白位色温 D65(6500K) 色彩量化 单通道10-bit整型数据量化 色彩数量 10.7亿色 扫描方式 仅逐行扫描 支持帧率 120p/60p/50p等9种
目录
1 发展历程
2 选购标准
3 4K电视与4K显示器区别
4 技术标准
▪ 分辨率
▪ 帧率
▪ 数字量化
▪ 色彩空间
▪ 比色法
发展历程编辑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部分标准清晰度电视开始采用16:9即1.78:1的屏幕宽高比,这个宽高比与1.85:1的电影宽银幕几乎是一样的。到了21世纪初,新的高清晰度电视也采用了16:9的宽高比,并且把清晰度从标准清晰度时代的720x576(PAL)大幅度提高到1920x1080,并采用了多声道环绕声
索尼SRX-110/105 4K投影机
音频,这样高清晰度电视的屏幕宽高比和信息量已经与35mm胶片影院发行拷贝非常接近了。
在电影和标准清晰度电视竞争的时代电影和电视各有优势并形成了某种平衡因而维持了共同发展的局面,从技术层面上看电影具有综合信息量比电视大得多的优势。电视引入高清晰度技术后其清晰度达到了接近2K的水平,打破了电影和电视原有的平衡,电视再次对电影构成了威胁。[2]
为了应对高清晰度电视的挑战,电影必须引进新的技术标准以便在技术层面上继续保持对电视的优势。
于是在2004年7月1日,由好莱坞7大电影公司组成的数字电影推进联盟(Digital Cinema Initiative)修订并推出了其技术文档4.0行业标准,规定的数字影院清晰度分为两级,即DCI 2K(2048x1080,每秒24帧或48帧)和DCI 4K(4096x2160像素,每秒24帧),其中DCI 4K(4096x2160)的信息量则是高清电视的4倍多。因此4K确保了数字电影对高清晰度电视在技术层面的优势,而这种优势是今后电影与电视竞争时绝对需要的。
为了响应DCI的相关文件,索尼于2004年10月推出了基于其SXRD(Silicon X-tal Reflective Display)硅晶体反射显示器件技术的数字影院4K投影机SRX-110/105。但由于当时的摄影机、存储设备等相关技术的限制,业内几乎没有能力大量制作4K分辨率的影片,所以当时SRX-110/105只能用于工程投影和虚拟演示。
除此之外,多次参与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即ITU)制定电视行业相关国际标准的日本放送协会NHK,也自建有下一代超高清电视的相关标准,称作Super Hi-Vision,并且多次在国际级展会上展出相关设备,但设备相当庞大,十分不便。
国内的4K片源比较少,4K电视无用武之地的情况,怎样观看4K影片就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了,LG采用了至真4K图像处理引擎,该引擎可以通过自适应优化画质提升技术,对普通清晰度画面进行复杂运算、分析和优化,使画面更接近超高清画质,让4K电视摆脱片源滞后、不足的困境[3-5]
选购标准编辑
4K电视经历了近两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消费者心目中选购电视的首选,现如今提及4K电视已经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4K电视凭借高清晰画质自然逼真的画面显示效果让用户可以“接触真实的世界”,感受不一样的视觉盛宴。那么消费者在选购4K电视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首先所选购的产品必须配备专业级UHD超高清显示屏,电视必须配备物理分辨率达到3840*2160(4K*2K),像素达到829.44万只有这样的产品才能被评为真正合格的4K超高清电视。[6]
4K电视与4K显示器区别编辑
分辨率这个参数对于显示设备而言拥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同尺寸屏幕大小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屏幕更加细腻,即能够将画面的细节呈现得更加清晰,如图像以及文字等等,能大大增加用户的视觉体验。如iPhone4带着“Retina”显示屏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我们能够很明显的感受到其相对于iPhone3GS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此外对于桌面显示器而言,更高的分辨率也意味着在一屏幕内能够显示出更多的内容,如同时并排显示更多的网页、WORD文档、EXCEL表格、软件界面等等,可以增加办公人员、程序开发者、摄影师、医疗从业者以及设计制图等专业人士的工作效率。因此手机、平板电脑、桌面显示器、平板电视、投影机等各种显示设备的分辨率不断在提升,其中屏幕尺寸更大的平板电视与桌面显示器已经进入了4K UHD超高清时代,是之前1080p全高清分辨率的4倍,即总像素数量达到了以前的4倍。[2]
技术标准编辑
在经历多个版本的修订后,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即ITU)于2012年8月23日发布了超高清电视(Ultra HDTV)的国际标准:ITU-R Recommendation BT.2020。标准对超高清电视的分辨率、色彩空间、帧率、色彩编码等进行了规范[7] 。
分辨率
在Rec.2020标准中,单个像素的宽高比为1:1,按照从左往右、从上至下的顺序进行像素寻址。
①超高清4K:水平清晰度3840,垂直清晰度2160,宽高比16:9,总约830万像素[7]
②超高清8K:水平清晰度7680,垂直清晰度4320,宽高比16:9,总约3320万像素
帧率
在Rec.2020中,超高清电视只有逐行扫描(Progressive),支持帧率120p、60p、59.94p、50p、30p、29.97p、25p、24p和23.976p,共9种帧率[7] 。
数字量化
超高清电视量化水平有整型10-bit和整型12-bit两种,分别对应超高清4K和超高清8K[7] 。
①10-bit:在10位二进制数中(对应十进制数0~1023),额定黑位64,额定峰值940;当黑位溢出时,利用4~63进行延拓;峰值溢出时,利用941~1019进行延拓;0~3和1020~1023作为时间参考数。量化颜色数约10.7亿。
②12-bit:在12位二进制数中(对应十进制数0~4095),额定黑位256,额定峰值3760;当黑位溢出时,利用16~255进行延拓;峰值溢出时,利用3761~4079进行延拓;0~15和4080~4095作为时间参考数。量化颜色数约687亿。
色彩空间
超高清电视对应的色域为
Rec.2020与Rec.709色域(CIE 1931色度图)
:ITU-R BT.2020色域,又称Rec.2020,是显示设备中最大的色彩空间,覆盖了CIE 1931的75.8%,白点色温D65(6500K)。高清电视色域的国际标准ITU-R BT.709(又称Rec.709或sRGB)的仅覆盖了Rec.2020的35.9%,所以超高清电视(UHDTV)能比现行的高清电视(HDTV)显示更为丰富的色彩[8] 。
※注:除了一些顶级的彩色技术监视器样机外,市面上并没有显示设备可以完全覆盖Rec.2020色域,也就是说市面上的4K电视均是不合格产品。[9]
比色法
在CIE 1931色度图中,Rec.2020的三原色基点以及白参考点的位置如
参考资料
1. 电视常识大讲堂:为何4K分辨率是主流? .新浪[引用日期2015-01-21]
2. 无可取代 4K电视与4K显示器区别在哪里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21]
3. LG电子高层称OLED技术将成为LG崛起砝码 .新浪[引用日期2014-08-22]
4. 对话LG韩高层:OLED是LG称霸行业的砝码 .网易[引用日期2014-08-22]
5. 4K电视群雄鏖战 国产品牌占有率超8成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19]
6. 选4K电视有标准 市售热门产品尽收眼底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19]
7. 什么是超高清电视 .《Ultra HDTV》杂志[引用日期2014-05-27]
8. 4K电视比真实更出色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2-19]
9. Rec. 2020 Color Space .Noteloop Display[引用日期2014-05-29]
Ⅶ 求《星际穿越》电影,云盘资源
《星际穿越》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TV版画质增强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Fy_ccstS4-oc--Ic_8NJvw
此资源在网络网盘TV版独享AI增强画质,电视应用市场下载网络网盘TV版即可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乔纳森·诺兰/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马修·麦康纳/安妮·海瑟薇/杰西卡·查斯坦/麦肯吉·弗依/卡西·阿弗莱克/更多...
类型:剧情/科幻/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语言:英语
上映日期:2014-11-12(中国大陆)/2020-08-02(中国大陆重映)/2014-11-07(美国)
片长:169分钟
又名:星际启示录(港) / 星际效应(台) / 星际空间 / 星际之间 / 星际远航 / 星际 / Flora's Letter
星际穿越的剧情简介· · · · · ·
近未来的地球黄沙遍野,小麦、秋葵等基础农作物相继因枯萎病灭绝,人类不再像从前那样仰望星空,放纵想象力和灵感的迸发,而是每日在沙尘暴的肆虐下倒数着所剩不多的光景。在家务农的前NASA宇航员库珀(马修·麦康纳 Matthew McConaughey 饰)接连在女儿墨菲(麦肯吉·弗依 Mackenzie Foy 饰)的书房发现奇怪的重力场现象,随即得知在某个未知区域内前NASA成员仍秘密进行一个拯救人类的计划。多年以前土星附近出现神秘虫洞,NASA借机将数名宇航员派遣到遥远的星系寻找适合居住的星球。在布兰德教授(迈克尔·凯恩 Michael Caine 饰)的劝说下,库珀忍痛告别了女儿,和其他三名专家教授女儿艾米莉亚·布兰德(安妮·海瑟薇 Anne Hathaway 饰)、罗米利(大卫·吉雅西 David Gyasi 饰)、多伊尔(韦斯·本特利 Wes Bentley 饰)搭乘宇宙飞船前往目前已知的最有希望的三颗星球考察。
他们穿越遥远的星系银河,感受了一小时七年光阴的沧海桑田,窥见了未知星球和黑洞的壮伟与神秘。在浩瀚宇宙的绝望而孤独角落,总有一份超越了时空的笃定情怀将他们紧紧相连…
Ⅷ 系统WIN7旗舰版64位系统,最近用IE,所有在线看电影、视频都是一帧一帧的卡,下载后可以正常播放,求解!
是你的网速太慢所产生的。
Ⅸ 什么是以太网为什么要叫做“以太”网
以太网简介:
以太网(Ethernet)指的是由Xerox公司创建并由Xerox、Intel和DEC公司联合开发的基带局域网规范,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络使用CSMA/CD(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及冲突检测)技术,并以10M/S的速率运行在多种类型的电缆上。以太网与IEEE802.3系列标准相类似。包括标准的以太网(10Mbit/s)、快速以太网(100Mbit/s)和10G(10Gbit/s)以太网。它们都符合IEEE802.3。
标准:
IEEE802.3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它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标准。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历经100M以太网在上世纪末的飞速发展后,千兆以太网甚至10G以太网正在国际组织和领导企业的推动下不断拓展应用范围。
常见的802.3应用为:
10M: 10base-T (铜线UTP模式),
100M: 100base-TX (铜线UTP模式),
100base-FX(光纤线),
1000M: 1000base-T(铜线UTP模式)
以太网具有的一般特征概述如下:
共享媒体:所有网络设备依次使用同一通信媒体。
广播域:需要传输的帧被发送到所有节点,但只有寻址到的节点才会接收到帧。
CSMA/CD:以太网中利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方法(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以防止 twp 或更多节点同时发送。
MAC 地址: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所有 Ethernet 网络接口卡(NIC)都采用48位网络地址。这种地址全球唯一。
Ethernet 基本网络组成:
共享媒体和电缆:10BaseT(双绞线),10Base-2(同轴细缆),10Base-5(同轴粗缆)。
转发器或集线器:集线器或转发器是用来接收网络设备上的大量以太网连接的一类设备。通过某个连接的接收双方获得的数据被重新使用并发送到传输双方中所有连接设备上,以获得传输型设备。
网桥:网桥属于第二层设备,负责将网络划分为独立的冲突域获分段,达到能在同一个域/分段中维持广播及共享的目标。网桥中包括一份涵盖所有分段和转发帧的表格,以确保分段内及其周围的通信行为正常进行。
交换机:交换机,与网桥相同,也属于第二层设备,且是一种多端口设备。交换机所支持的功能类似于网桥,但它比网桥更具有的优势是,它可以临时将任意两个端口连接在一起。交换机包括一个交换矩阵,通过它可以迅速连接端口或解除端口连接。与集线器不同,交换机只转发从一个端口到其它连接目标节点且不包含广播的端口的帧。
以太网协议:IEEE 802.3标准中提供了以太帧结构。当前以太网支持光纤和双绞线媒体支持下的四种传输速率:
10 Mbps _10Base-TEthernet(802.3)
100 Mbps _ Fast Ethernet(802.3u)
1000 Mbps _ Gigabit Ethernet(802.3z))
10 Gigabit Ethernet _ IEEE802.3ae
历史
以太网技术的最初进展来自于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的许多先锋技术项目中的一个。人们通常认为以太网发明于1973年,当年罗伯特·梅特卡夫(Robert Metcalfe)给他PARC的老板写了一篇有关以太网潜力的备忘录。但是梅特卡夫本人认为以太网是之后几年才出现的。在1976年,梅特卡夫和他的助手David Boggs发表了一篇名为《以太网:局域计算机网络的分布式包交换技术》的文章。1977年底,梅特卡夫和他的合作者获得了“具有冲突检测的多点数据通信系统”的专利。多点传输系统被称为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从此标志以太网的诞生。
1979年,梅特卡夫为了开发个人电脑和局域网离开了施乐,成立了3Com公司。3com对迪吉多,英特尔,和施乐进行游说,希望与他们一起将以太网标准化、规范化。这个通用的以太网标准于1980年9月30日出台,当时业界有两个流行的非公有网络标准令牌环网和ARCNET,在以太网大潮的冲击下他们很快萎缩并被取代。而在此过程中,3Com也成了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
以太网插头:
梅特卡夫曾经开玩笑说,Jerry Saltzer为3Com的成功作出了贡献。Saltzer在一篇与他人合著的很有影响力的论文中指出,在理论上令牌环网要比以太网优越。受到此结论的影响,很多电脑厂商或犹豫不决或决定不把以太网接口做为机器的标准配置,这样3com才有机会从销售以太网网卡大赚。这种情况也导致了另一种说法“以太网不适合在理论中研究,只适合在实际中应用”。也许只是句玩笑话,但这说明了这样一个技术观点:通常情况下,网络中实际的数据流特性与人们在局域网普及之前的估计不同,而正是因为以太网简单的结构才使局域网得以普及。梅特卡夫和Saltzer曾经在麻省理工学院 MAC项目(Project MAC)的同一层楼里工作,当时他正在做自己的哈佛大学毕业论文,在此期间奠定了以太网技术的理论基础。
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以太网在互联设备之间以10~100Mbps的速率传送信息包,双绞线电缆10 Base T以太网由于其低成本、高可靠性以及10Mbps的速率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直扩的无线以太网可达11Mbps,许多制造供应商提供的产品都能采用通用的软件协议进行通信,开放性最好。
标准以太网:
开始以太网只有10Mbps的吞吐量,使用的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的访问控制方法。这种早期的10Mbps以太网称之为标准以太网,以太网可以使用粗同轴电缆、细同轴电缆、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和光纤等多种传输介质进行连接。并且在IEEE802.3标准中,为不同的传输介质制定了不同的物理层标准,在这些标准中前面的数字表示传输速度,单位是“Mbps”,最后的一个数字表示单段网线长度(基准单位是100m),Base表示“基带”的意思,Broad代表“宽带”。
·10Base-5 使用直径为0.4英寸、阻抗为50Ω粗同轴电缆,也称粗缆以太网,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基带传输方法,拓扑结构为总线型。10Base-5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粗同轴电缆、带有AUI插口的以太网卡、中继器、收发器、收发器电缆、终结器等。
·10Base-2 使用直径为0.2英寸、阻抗为50Ω细同轴电缆,也称细缆以太网,最大网段长度为185m,基带传输方法,拓扑结构为总线型;10Base-2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细同轴电缆、带有BNC插口的以太网卡、中继器、T型连接器、终结器等。
·10Base-T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100m。拓扑结构为星型;10Base-T组网主要硬件设备有: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带有RJ-45插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交换机、RJ-45插头等。
· 1Base-5 使用双绞线电缆,最大网段长度为500m,传输速度为1Mbps;
·10Broad-36 使用同轴电缆(RG-59/U CATV),网络的最大跨度为3600m,网段长度最大为1800m,是一种宽带传输方式;
·10Base-F 使用光纤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为10Mbps
1.以太网和IEEE802.3的工作原理
在基于广播的以太网中,所有的工作站都可以收到发送到网上的信息帧。每个工作站都要确认该信息帧是不是发送给自己的,一旦确认是发给自己的,就将它发送到高一层的协议层。
在采用CSMA/CD传输介质访问的以太网中,任何一个CSMA/CDLAN工作站在任何一时刻都可以访问网络。发送数据前,工作站要侦听网络是否堵塞,只有检测到网络空闲时,工作站才能发送数据。
在基于竞争的以太网中,只要网络空闲,任一工作站均可发送数据。当两个工作站发现网络空闲而同时发出数据时,就发生冲突。这时,两个传送操作都遭到破坏,工作站必须在一定时间后重发,何时重发由延时算法决定。
2.以太网和IEEE802.3服务的差别
尽管以太网与IEEE802.3标准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别。以太网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而IEEE802.3提供的服务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和第二层的信道访问部分(即第二层的一部分)。IEEE802.3没有定义逻辑链路控制协议,但定义了几个不同物理层,而以太网只定义了一个。
IEEE802.3的每个物理层协议都可以从三方面说明其特征,这三方面分别是LAN的速度、信号传输方式和物理介质类型。
以太网是在 20 世纪 70 年代研制开发的一种基带局域网技术,使用同轴电缆作为网络媒体,采用载波多路访问和冲突检测( CSMA/CD )机制,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0MBPS 。但是如今以太网更多的被用来指各种采用 CSMA/CD 技术的局域网。以太网的帧格式与 IP 是一致的,特别适合于传输 IP 数据。以太网由于具有简单方便、价格低、速度高等。
以太网这个名字,起源于一个科学假设: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那么光呢?在外太空没有空气光也可以传播。于是,有人说光是通过一种叫以太的物质传播。后来,爱因斯坦证明以太根本就不存在。
以太网与互联网的差别:
主要差别:以太网是一种局域网,只能连接附近的设备,因特网是广域网,我们可以通过因特网连接到美国去得到消息。
两者都算是用来连接电脑的网络,但是两者的范围是不同的。以太网是局限在一定的距离之内的,我们可以有成千上百个以太网;但是因特网呢,是最大的广域网了,我们只有一个因特网,所以因特网又可以说是网络中的网络。
因特网是一个超大的国际化的系统,它能够把世界上的各个地方的网络连接起来,私人的,公共的,学术的还是商业的网络或者政府的网络,都可以互相连接,共享资源。形象的来说,因特网就是我们在打开网页,发送邮件,在线听音乐看电影所用的网络,它包括了非常广泛的信息,现在的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
而以太网呢,基本上就是只允许本地的几台电脑互相连接。电脑之间相互传送消息是有一组技术支持的。一般来说,连接到以太网上的电脑都在同一栋楼里,或者在周围附近。但是随着以太网网线的发展,以太网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十公里了。但是因为都是用网线互联,要想连接到很远的地方是不现实的。
生活化一点,以太网就是把你家的电脑,笔记本连接到猫上,然后再通过猫连接到因特网上去,这样你才能和国外的朋友Skype。因此,你家的电脑,笔记本和猫就组成了一个以太网。可以想象,世界上有成千上万个以太网。商业上应用以太网,将他们所有的电脑连接到主服务器上。
以太网可以有一个或者几个管理员。因特网上可能有一些部分是由管理员的,但是没有一个可以操控整个因特网的管理员。
另外一个区别就是安全性。以太网是比较安全的,因为他是一个封闭的内部网络,外部人员是没有权限的。但是因特网是公开连接的,每个人都可以浏览。
下面主要介绍了四种不同格式的以太网帧格式。
在每种格式的以太网帧的开始处都有64比特(8字节)的前导字符,如图1所示。其中,前7个字节称为前同步码(Preamble),内容是16进制数0xAA,最后1字节为帧起始标志符0xAB,它标识着以太网帧的开始。前导字符的作用是使接收节点进行同步并做好接收数据帧的准备。
图5 Ethernet 802. 3 SNAP帧格式
Ethernet 802. 3 SN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和Ethernet 802. 3 SAP类型以太网帧格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2个字节的DSAP和SSAP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AA。
1个字节的"控制"字段内容被固定下来,其值为16进制数0x03。
增加了SNAP字段,由下面两项组成:
新增了3个字节的组织唯一标识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OUI ID)字段,其值通常等于MAC地址的前3字节,即网络适配器厂商代码。
2个字节的“类型”字段用来标识以太网帧所携带的上层数据类型。
太网可以采用多种连接介质,包括同轴缆、双绞线和光纤等。其中双绞线多用于从主机到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而光纤则主要用于交换机间的级联和交换机到路由器间的点到点链路上。同轴缆作为早期的主要连接介质已经逐渐趋于淘汰。
注意区分双绞线中的直通线和交叉线两种连线方法.
以下连接应使用直通电缆:
交换机到路由器以太网端口
计算机到交换机
计算机到集线器
交叉电缆用于直接连接 LAN 中的下列设备:
交换机到交换机
交换机到集线器
集线器到集线器
路由器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连接
计算机到计算机
计算机到路由器的以太网端口
CSMA/CD共享介质以太网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CSMA/CD)[2]技术规定了多台电脑共享一个通道的方法。这项技术最早出现在1960年代由夏威夷大学开发的ALOHAnet,它使用无线电波为载体。这个方法要比令牌环网或者主控制网要简单。当某台电脑要发送信息时,必须遵守以下规则:
开始:如果线路空闲,则启动传输,否则转到第4步。
发送:如果检测到冲突,继续发送数据直到达到最小报文时间 (保证所有其他转发器和终端检测到冲突),再转到第4步。
成功传输: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成功,退出传输模式。
线路忙:等待,直到线路空闲线路进入空闲状态- 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转到第1步,除非超过最大尝试次数。
超过最大尝试传输次数:向更高层的网络协议报告发送失败,退出传输模式。
就像在没有主持人的座谈会中,所有的参加者都通过一个
Ⅹ 分秒帧网盘怎么用
分秒帧网盘用法:分秒帧可以是在手机微信,要想使用这个小程序传视频,必须要先注册取得权限,就可以传了。
极速传输,更安全的存储上传下载速度达国内主流云盘的10倍以上;支持各种格式的音频、视频文件,以及各种格式的图片、脚本、字幕、制作清单等行业常用文件文档,不仅为制作团队提供以项目为单位的云端共享存储空间,也可根据团队不同角色和工种权限,提供私有的云存储空间。
分秒帧网盘有声电影:
当声膜在1926年推出时,不再容忍电影速度的变化,因为人耳对音频的变化更敏感。许多影院都以22到26 fps的速度播放了无声电影 - 这就是为什么业界选择24 fps的声音作为妥协。从1927年到1930年,随着各种工作室更新设备,24 fps的速率成为35 mm声音电影的标准。
以24 fps的速度,胶片以每秒456毫米(18.0英寸)的速度穿过投影机。这允许简单的双叶片百叶窗以每秒48张的速度投射一系列图像,满足爱迪生的推荐。许多现代35毫米电影放映机使用三片百叶窗每秒提供72张图像 - 每帧在屏幕上闪烁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