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院营业率已跌破60%,多地影城暂停营业,疫情带给影院的冲击有多大
疫情带给影院的冲击是相当大,而且这种冲击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1、疫情导致拍摄剧组的员工或者延迟拍摄
国内拍摄剧组的进度决定了影院的上片率,特别是在疫情之下拍摄,剧组的进度一拖再拖,尤其是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很多剧组停止了拍摄,延误了工期,导致影院的上片率一再低落。
总体来说,疫情不仅带给了电影院一些冲击也带给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冲击,其中带给餐饮行业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所以在疫情当下应该放宽眼界,拓展其他渠道的盈利方式,不能够仅仅局限在实体行业,也可以把目光投在互联网行业或者金融行业等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Ⅱ 北京上海促进汽车消费政策难产:还得多出血
文|鐵西區的李子
3月30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北京市进一步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2020-2021年)》(以下简称“更新方案”),对将国三车型报废或转出本市的车主提供补助,最高可达2.2万元(大型载客汽车报废补助)。
从2月底以来,包括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等部门至少4次通过不同方式提出,鼓励各地出台相应刺激政策。国内已有不少城市积极响应。
早在3月24日,网上即流出“北京正在研究出台刺激汽车消费措施”的方案(以下简称“24号废弃方案”),其中第一条便是老旧汽车淘汰更新政策,另外两项分别是上半年新增不少于10万个新能源指标、推出郊区限定行驶号牌。仅一天之后,该方案便被官方辟谣,称其“尚未研究论证”。
“谁敢比我惨呐~”
多方因素的影响之下,北京、上海因疫情承受了更为严峻的经济下行挑战。即便相比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其背靠广东省的依托及支持,也是北京和上海所不具备的。
这在更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刺激当地汽车消费的能力,也解释了中央各部三令五申的催促之下,北京和上海时至今日仍未推出足够力度的相关政策的原因——钱袋子真的是瘪了。
即便如此,北京、上海咬着牙也得上。
就在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为促进汽车消费,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
中央已经打样儿了,补贴和购置税减免一延就是两年。北京、上海作为国内实力和资源最优的两座城市,现在正是起带头作用的时候。撸起上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全国有近60%影院关门了,疫情对哪些行业的打击比较严重
常见的行业中餐饮业影响最大,再就是服装业。餐饮旅游酒店交通这几样行业都是一体的,有一行行业收到影响,其他都会有影响的,还有餐饮行业。
总之,疫情改动了我们的生活,改动了我们的习气,对经济开展更是影响宏大。在间隔我们生活最近的行业中,我以为疫情对以上这几个行业影响比拟大。
Ⅳ 全国近60%影院关门,电影院如何在疫情下破局
我认为对于电影院来说必须要和互联网结合的,把原本在电影院上映的电影放在网络上,让大家付费,观看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收入的。
电影院的发展已经遇到了非常大的问题,这一段时间全国各个地方的一层管控力度都是非常严格的,如果在这一段时间没有任何收入的话,那么电影院肯定支撑不住的。互联网已经和很多行业结合了,对于电影院来说,其实也是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业绩的突破的。
由于各个地方对于疫情的管控,电影院已经没有什么观众去观看电影了,在没有观众消费的情况之下,电影院没有了收入来源,但是电影院依然是有支出。严格的疫情管控,在短时间之内肯定是不会结束的,所以电影院必须要和互联网结合起来,才能够进行转型。
这一段时间各行各业的发展其实都是非常困难的,在这种情况之下,经济的发展肯定会面临着非常大的影响,各地都在出台一些政策。
Ⅳ 影院为何还不复工
3月27日,国家电影局再出重拳,这一次是针对现阶段影院复业的问题。虽然国内疫情已经逐渐偃旗息鼓,但是事实摆在眼前,像影院这样人群密集的地方,想要复业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结语
电影局的这番操作,赢得了绝大多数网友的认可,都希望电影院再坚持一下,不能让前期的抗役工作功亏一篑,做到安全第一。事实上,群众也很有自觉性,不会轻易地往人群密集的地方跑。也是为了疫情不再复发、电影从业人员不再受到打击、电影能够取得一个好票房,电影局让影院暂停营业是对的。
Ⅵ 近60%影院关门 还能挺过疫情吗
近60%影院关门,是很难能挺过疫情的。
疫情暴发以来,影院已经成为受打击最重的营业场所之一。不通风、长时间聚集等因素叠加,使得影院被想象成一个危险的病毒传染源。
相比于疫情的困扰,另一个问题更难解,电影产业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循环:观众觉得影院没那么多好电影,所以不愿意去影院,导致上座率低、票房低迷;片方看到票房低迷,不愿意投钱拍大片,就更没有足够的优质片源,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片荒。
2022年3月份,全国影院营业率跌至50%以下,是自影院复工以来最低点。每场平均1.8人,近六成影院关门。这是10年来,除疫情影响被要求全部停工外,单月票房第一次跌破10亿。
受疫情影响全国暂停影院3690家:
2022年3月14日电,拓普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截至3月14日11点,全国暂停影院数为3690家,暂停影院占全国影院数的29.77%,票房份额为29.42%。其中全国有40座城市影院全面暂停,市场份额占比为15.7%。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受疫情影响全国暂停影院3690家 占影院总数29.77%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平均每场只有1.8人,近60%影院关门!还能挺过疫情吗?
Ⅶ 国内电影院暑期前能复工吗将有哪些大片上映
感觉国内电影院在暑假前复工的希望非常渺茫。前有著名影院管理人自杀身亡,原因据说就是疫情带来的压力过大,后面就在这两天,又出现了北京疫情反弹的情况,大家本来翘首以盼的希望在疫情稳定后赶在暑假前复工的希望可能又破灭了。下面我来简单的说一下,自从疫情以来国内电影院的复工之路,和之后复工后可能会上的电影大片。
但我想电影人还是要对后面的市场有所信心,在开业后必定会迎来人们的报复性消费,并且现在积压的大片还是非常多的,其中包括大家都很期待的,比如比如王宝强刘浩然出演的《唐人街探案3》,指环王制片人担任电影顾问的《封神三部曲》,陈可辛导演的《李娜》等。除了这些,还有大量的文艺片等待上映,比如张艺谋的电影《一秒钟》,许鞍华备受关注的《第一炉香》等,让我们再耐心一点等待电影院的复工吧。
Ⅷ 现在电影院开了吗
截止2020年7月22日,部分电影院已经开放。
2020年7月16日,国家电影局下发通知,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中高风险地区暂不开放营业。正式定档的新片也不多,《第一次的离别》是第一部定档在7月20日的影片,该片计划在全国所有复业的影院上映,他们已经在加班加点制作拷贝,并将用最快的快递把硬盘邮寄给所有复工影院。
(8)全国电影院暂不复业扩展阅读:
上半年,北京文化、欢瑞世纪、慈文传媒等也有不同程度亏损。在第一季度,华谊兄弟、长城影视、唐德影视、横店影视、幸福蓝海等同样呈亏损状态。
至于亏损的原因,则包括春节档电影撤档、电影院关闭、影视剧拍摄进度延迟等。金逸影视近200家直营影院及广州金逸珠江电影院线有限公司旗下200多家加盟影院全部暂停营业,直接影响了经营收入。万达电影600余家国内影城及境外影城停业,其主投主控的《唐人街探案3》也未能如期上映,致使业绩出现较大亏损。
Ⅸ 疫情期间电影院规定
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部分地区的疫情上升速度较快,社会面传播扩散和外溢风险比较高。电影全行业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从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全力做好电影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服从疫情防控工作大局。深刻认识当前国内外疫情防控的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筹好疫情防控和产业发展,继续认真落实《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第三版)》要求,采取更加有效措施,为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作出努力。
二、严格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根据本地区风险等级动态调整情况,做好电影院科学精准防控工作。
1、中高风险地区电影院一律暂不开放,严格做好环境消杀,严密做好员工健康监测,为电影院复业做好准备。
2、低风险地区电影院要按照属地防疫部署要求,该限流的限流、该暂停的暂停、该关闭的关闭。营业电影院要严格执行上座率不超过75%的要求,严格执行观众扫码测温、实名预约、无接触式售票、全程佩戴口罩等要求,严格执行电影放映期间不得饮食要求,严格执行清洁消杀、通风换气、延长场间休息时间等要求。
三、压实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各地电影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保持战略定力,深入防疫一线、加强指导巡查,抓细抓实电影院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各电影院线公司要加强部署和检查,及时将本通知精神传达至电影放映单位,确保贯彻落实到位。
Ⅹ 近60%影院关门 还能挺过疫情吗
近60%影院关门还能挺过疫情。
因为现在电影行业的不景气,仅仅是因为疫情下不支持线下聚集活动,所以才导致很多电影院因为少收入而关门。
但只要疫情一旦过去,电影行业肯定会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而且现在电影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娱乐的项目,也可以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输出,也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所以肯定是不会因为疫情的存在而消失的。
相关知识:
从目前的整个疫情对全国经济的影响来看,电影院可能依然会遭到比较大的冲击,最核心的原因在于电影院没有办法通过互联网化或者线上的形式来给市场提供更多的服务,单纯的依靠售票和影院服务的电影院的模式,很有可能遭到巨大的挑战。
很有可能类似于线上电影发布的情况,会越来越多电影的制片方很有可能会逐渐将院线首发的逻辑逐渐推广到向互联网发布的方向发展,这对于电影产业整体的商业模式将会是一次巨大的冲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