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荡寇风云》口碑票房均惨淡,古装战争电影是否过气了
古装战争片不能说是过气,更多是在市场环境中不如其它类型电影有竞争力。
总的来说,电影《荡寇风云》是一部历史剧,讲得是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倭寇的故事。我们不妨对这类电影多一些宽容,华语电影真的很缺题材鲜明的史剧,《荡寇风云》这部反映戚继光抗击倭寇英雄事迹的电影从题材上还是符合的。除了题材,演员阵容还是挺让人期待的,赵文卓、洪金宝演技实力在线,两位又都是打星,一些打斗场面也非常震撼人心。期待这部电影的票房给华语史剧打个强心针,预祝票房大卖!
2. 为什么国内的一些纪录片票房惨淡
纪录片电影票房惨淡,有影片上映时宣空辩旅传不足、营销简单等原因。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中国的观众没有养成进影院看纪录片的习惯——人们长斗凳灶键久以来将纪录片视为在电视上观看的免费资源。
3. 2022年“五一档”总票房2.95亿,为何票房如此之低
2022年的“五一档”总票房是2.95亿,和去年五一假期同期相比,不足去年的两成,2022年五一假期总票房的低迷,主要是由两点原因造成的。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2022年“五一档”总票房2.95亿,为何票房如此之低,这个问题的看法和见解。
4. 票房惨淡拿什么拯救电影院
需要多上映人们喜爱的电影来提高电影院票房。
电影院面临着时代更迭带来的新对手,获取内容方面,有电视,流媒体等多种渠道,而在社交方面,剧本杀,密室等业态的出现,也让影院不再具备独家优势。每年暑期,都是电影行业的重要日子。对于各大院线而言,暑期档上承春节五一,下接国庆跨年,堪称行业一年的腰部时间。
往年,这也是爆款频出的时间段,单片产出的绝对值甚至能超过火爆的春节档。例如2017年《战狼2》拿下57亿,至今雄踞国产电影票房榜榜首;2018年,《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分别拿下25亿、31亿。
电影介绍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斩获50亿,位居榜单第二,直到今年春节才被《你好,李焕英》反超。就连去年8月,影院刚刚复工,在一片踉跄中闯出来的《八佰》,最终也拿下了31亿的佳绩,给整个行业都带来了希望。
而反观这个暑期档,已经过去了几乎四分之三,但除一部《中国医生》勉强超过10亿之外,其余都表现平平。
而原定在7月末到8月中上旬上映,备受期待的大片《长津湖》,以及《狙击手》《冲出地球》《皮皮鲁与鲁西西之罐头小人》《五个扑水的少年》《拯救甜甜圈:时空大营救》等数部影片都因为疫情缘故全部撤档。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也宣布了延期。
5. 票房未达预期,果麦文化投资《四海》预亏,中国的电影市场怎么了
事实上,《四海》这部影片之所以会票房惨淡,其实并不是中国的电影市场出问题了,而是《四海》这部影片本身问题很大,从评分和口碑上来说,《四海》绝对是春节档影片中最差的,而且还是断层的那种,所以《四海》亏本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最后,目前中国市场真正缺乏的,其实是好的影片,像《我不是药神》这样的好片子太少了,现在都不奢求电影能够在豆瓣获得8分以上的成绩了,能够超过7.5分就已经是表现不俗了,所以说编剧和导演们真的要加油了。
6. 2021票房惨淡的五部电影,你觉得有哪些
《岁月忽已暮》又是一个动物题材,正片看下来完全不能共情,宋佳好像在演鬼片,一笑让人慎得慌,救人也太简单了,超级无脑,一看宋佳就出戏,喝酒后演的也很无奈,让人看不下去太表面了,剧情拖沓,全靠特效,泡海里那块也太假了,也不搞笑,设置的几个笑点也好无聊,让人无奈。强行温情,有杨迪,林地道是沙溢纸片人,小雪撒谎了,她认识林地道,娜娜被林地道卖给林神奇的,为了抵账,还有会有无人的岛吗,军人叔叔在哪里啊?一只老虎撑起一部电影,真的让人疯狂,看不下去。
7. 国庆档票房15亿,同比下降65%,影市遇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影视遇冷的主要原因是影片数量和质量不够,加上疫情影响。历桐侍年来国庆档都是影片方力争的热门档期之一,有着天然的观众市场及连续七日节假日的助力,票房成绩一般都会持续上升,观影热情高涨。但出乎意料的是,2022年国庆档影市却遇冷,票房惨淡,观影人次大幅降低。
疫情影响。除了影片自身的原因外,也有一些无法避免的客观因素。因为疫情,确实有许厅拆多城市的影院没有完全开放,而大众也担心节后上班受影响没有回家与家人团聚,导致整体的观影需求下降。
8. 2016十大亏损电影出炉,什么是压垮国产电影的最后一根稻草
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影视行业的多项年度盘点才刚刚开始,比如,近日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电影票房。从各项数字来看,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去年初许下的600亿票房目标远未达成,甚至连年度票房增长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体根据去年电影行业的多项数字,总结出了年度亏损最多的几部电影。从这份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电影市场的亏损数字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制作、大导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这些曾经的“票房灵药”惨变“票房毒药”?而除了票房之外,发行、营销渠道是否也应背负亏损的锅?去年票房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成本动画?观众不买账从这些电影中,首当其冲的一类就是以《摇滚藏獒》《小门神》和《精灵王座》为代表的高成本动画电影。这类电影都打着画面精良的旗号,将大把制作费用投入了前期的制作公司。无论是由美国好莱坞团队斥资6000万美金打造的《摇滚藏獒》,还是由7000万人民币支撑了三年漫长制作期的《小门神》,在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背后都是后期上映时巨大的回本压力。然而,国内观众却似乎并不愿意为这类电影买账。几部高成本动画电影在上映后,无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终惨淡收场。如此低回报率的影片,也就注定了前期高昂的制作费用付诸东流。重金并没有砸出水花,亏损也是在所难免。合拍科幻动作片:披着“洋”皮的国产片而另一类在中国电影市场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动作片了,前文榜单中出现的《勇士之门》和《蒸发太平洋》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电影在投资、演员、上映地区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联合,电影类型无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后期特效要求高。然而这类中西合璧的产物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得水土不服,东方元素与西方科幻的结合差强人意、缺乏诚意,观众自然不买账。《勇士之门》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然而国内上映后票房仅有2283万,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蒸发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万,但和900万美元(折合6000万人民币)的投资相比,也损失了至少3700万。对赌or保底?投资与票房的较量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对赌”和“保底”两项新发行策略。“对赌”往往是资本市场的概念,在电影行业里又被称为“保底发行”。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不过,保底发行虽然赢面大,但也是具有极高风险的,一旦失败,也需要承担巨额亏损。《梦想合伙人》就是因保底亏损的一部典型代表。该片由一众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仅获得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这样一来,为这部电影花了3亿保底的福建恒业影业就损失了一大笔钱。据悉该片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同样因保底而惨遭亏本的还有《叶问3》。该片制作成本和发行等费用共计约3亿,保底票房为10亿,然而最终却仅收获了8亿票房,因此保底失败的快鹿投资集团将承担巨额亏损。此外,《叶问3》上映期间还爆出了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的黑幕,涉及虚假票房3200万。因此《叶问3》到底亏损了多少钱,除了投资方心中有数外,外人恐怕无法算清这笔糊涂账。古装武侠IP:市场尽失,春天不再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电影,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三少爷的剑》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部由博纳和尔冬升打造,原著为古龙的大IP电影,上映之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票房收益不足1亿,净亏损达6300万。而另一部同样命运的是《封神传奇》。这部由中国星主控,博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联合投资的影片,虽然众星云集,但无奈观众对这类噱头大却不会讲故事的电影早已失去兴趣,上映后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终电影票房仅以2.84亿草草收场,投资方能获得分成约1.1亿。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达2.9亿。意外亏损:李安效应失灵、主旋律没市场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外反响不佳,最终以309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收场。虽然李安这面金字招牌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同凡响,上映后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达到了8.6和8.0,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因此在最终的总票房上,美国市场仅收益174万美元,占总票房的5.6%。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另一部反响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的历史大片《大唐玄奘》。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贯彻了中央“一带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黄晓明也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然而观众却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豆瓣评分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万,这让投资过亿的中影集团亏损预计达到8800万。贺岁档:口碑票房双扑街眼看2016票房目标无法达成,不少人将目标盯紧了年底的贺岁档,期望能最终发力,让惨淡了一年的票房迎来最后一次爆发。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国师张艺谋的大旗,《长城》依然没能让去年的电影大盘起死回生。不仅如此,贺岁档上映的四部大片还尴尬“领衔”了年度票房亏损榜。贺岁档集体亏损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报率。以《长城》为例,预算为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刚刚突破10亿,远未达到预期。《铁道飞虎》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这部主打精美特效制作的动作喜剧,前期投资成本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等费用,总投资约3亿。虽然微影时代总裁林宁曾信誓旦旦给《铁道飞虎》保底8亿票房,不过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经过了圣诞和元旦两个假期后票房尚不足6亿,日后若要完成这8亿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亏损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来自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无法激发观众贡献票房的意愿。无论是万众期待的《长城》,还是明星云集的《摆渡人》,又或者是成龙领衔一众鲜肉的《铁道飞虎》,上映后豆瓣评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又因为其题材太过文艺、宣传缺少热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最终票房落在1.19亿,亏损高达1亿。综上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大范围亏损与影片类型、天价投资额、保底分账形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影视行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不断有资本涌入,然而从这些亏损数字背后却也看到了市场的残酷。若单从票房的角度看,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明星效应不断减弱、恶意炒作难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较于五花八门的炒作和营销途径,拍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或许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9. 内地票房破200亿,速8独占鳌头,为什么国产电影会这么差劲
在我看来国产电影差劲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首先,国产电影一味追求商业利润,电影认真拍,细致的拍,耗时就长,但一部电影火的周期通常是差不多的,认真拍的电影票房也不一定会特别高,如此在同等条件下比,既然在电影市场繁荣的时候运转如果更快,同等时间下赚的利润会比认真拍的更多,那么只顾商业利润的中国商家又怎么让你细细的来拍一部优质电影?在资本不断注入电影市场的情况下,大家都抱着一个抢钱的心态,为了利润而不断拍一些老套重复的电影来糊弄观众又有何防。其次就是有导演自我素质不高,中国电影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但真正出名的电影导演又有几个呢?大部分中国导演都是报着敛钱的心态来拍摄一部电影,中国市场如此之大,拍完一部,马不停蹄的去拍下一部,自己的经验,知名度便会越来越高,而且越来越多的导演曾放言,我不在乎观众骂我,那是因为他们现在做的只是在市场上敛财,而不是真正热爱电影,用心去拍电影。最后便是一些硬件上的问题,中国在电影发展的路上还要走很久,与美国相比,中国拍电影的技术的确存在着很多不能比的地方,只有慢慢努力,才能真正让国产片走向世界舞台。
10. 国内影院营业率已跌破60%,22年电影院票房收入现状存在哪些问题
国内影院营业率已跌破60%,2022年电影院票房收入现状也存在很多问题,首先就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导致很多人都无法去电影院里看电影。其次就是因为电影的质量不是特别高,所以才会遭受到那么多人的排斥和厌烦。有很多电影在前期的宣传都特别给力,男女主都会举行一些宣传的发布会,但是去看了之后就会感觉到特别糟心,感觉自己被骗了,花钱让自己生气。
三、结束语
现在的电影院也比较势利眼,对于一些大明星饰演的影视剧的排片特别密集,但是一些小制作影响力不是特别广的电影的排片特别少,即使有些质量比较精湛的也依旧无法被大家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