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刘德华新片2天票房不到2000万,时代变了
最近,
“天王巨星”刘德华的新片《热血合唱团》上映了,
但表现非常不好!
有多不好 ?
《热血合唱团》上映了2天,总票房不到2000万,
居然输给了同期上映的2D儿童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之超能救援》 !
刘德华曾是一代“天王巨星”,
是90年代,香港的“四大天王”之一,
他是好几代人的偶像,粉丝群体非常庞大,
对于00后来说,
刘德华可能是他们爸妈的偶像,甚至是他们爷爷奶奶的偶像,
是影响力超强的“万人迷”,
他最火的时候,有传媒曾评价他:“有华人的地方,就能听到刘德华的名字!”
按以前的观点,他的票房号召力应该非常强才对,
但这部他主演和监制的《热血合唱团》,2天的票房都不够2000万。
对于刘德华来说,这部电影的表现真的非常不好,
这个成绩,就算是放到10年前,都是比较差的。
天王再辉煌,也敌不过时代 !
为何在内地这一个如此庞大的电影市场,
刘德华主演的《热血合唱团》2天票房不到2000万 ?
自身原因,也许是电影本身不优秀 !
在《热血合唱团》上映前,
有人曾以为它是中国版的《放牛班的春天》(一部高口碑的,以合唱团为题材的外国电影),
上映后,
也许大多数观众会认为它只是一部普通的“热血青春片”而已,
剧中很多剧情都有点尴尬,太过于脱离现实,
所以观众不是很喜欢,
如果不是刘德华主演,观众不忍心打低分,
也许这部电影的口碑会更差呢。
外部原因,是时代变了 !
对于电影圈来说,内地已不是明星主宰电影的时代了 !
因为在内地,或者在全球,
电影市场都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
整体让明星失去了对电影的主导作用。
①
整体来说,
内地的电影已“供过于求”了 !
从电影公司的角度来看 ,
以前电影是稀缺品,供不应求,
因为内地的电影工业弱,找台像样的拍摄设备都难;
但随着内地电影工业的发展,拍电影早就容易多了,
内地除了特效大片不能高产外,
每年拍的电影多得“泛滥”!
再加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国电影引进,
因此内地的电影供给非常多,整体“供过于求” 。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 ,
因为“供过于求”,
对于电影,
观众已经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吃得精”的转变 !
现在不仅是电影的供给量多了,
而且观众接触电影也便利多了 。
线下方面 ,
中国的电影院非常多,
票价也是一般老百姓能负担起的;
线上方面 ,
人们只要拿手机,就能随时看电影,
不文雅地说句,
现在人们就算是上厕所都能看电影。
“饥饿的时候,只吃米饭都觉得好吃;
饱的时候,对龙虾也不感兴趣!”
简单来说,
现在观众看电影的数量多了几十倍,
对电影的要求高了很多 !
以前电影是稀缺品,观众接触电影少,
只要电影是自己喜欢的明星主演,观众就容易觉得值票价,
所以那时候电影票房是以明星为主导,
但现在电影“供过于求”,观众要求高了,
“玩法”当然不同了 ,
如果电影质量差,就算有十个刘德华主演也没用!
②
信息对称!
以前的电影,只要宣传到位,
只要电影不是太差,并且有知名明星主演,
一般票房表现都不会太差的,
原因之一,也许是“信息不对称” 。
什么是”信息不对称“?
对于电影来说,
就是以前互联网不发达,有很多关于电影的信息,
观众都知道得很少,或者不能及时知道 。
举个例子,
如果烂片《上海堡垒》在20年前上映,
假设当时的内地票房市场和现在一样庞大,
那它的票房有可能接近20亿,而不是1.2亿!
因为当时的手机只能打电话,发信息,
互联网又没有那么发达,
人们网络获取信息,都是从很封闭的网页获取的。
而身边的熟人所给的信息,又比较封闭,传播有限。
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
《上海堡垒》质量差的消息,
也许到它下映的那天,都不会有太多人知道。
因为只要电影公司跟几家传媒合作,
让传媒公司只正面报道它,
只说好不说坏;
只说它有鹿晗舒淇这样的帅哥美女,不说剧情怎样;
只强调电影讲“中国人打外星人”,不说它的质量如何,
在信息有限的情况,
尽管电影是烂片,
但大部分观众仍会被有限的信息引导到电影院里,
最终电影的票房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现在因为互联网的发展,
再加上有电影评分体系,能给观众参考,
信息已经变得非常对称!
一部电影是不是烂片?
大部分观众都能在一天,甚至几小时之内知道 !
这种变化,当然也改变了明星主导电影的局面,
因为当观众知道电影口碑不好后,
主演人气再高,也难以对电影的票房有多大的影响。
③
群体疯狂追星的现象也变弱了 !
由于现在的明星“供过于求”,
也由于国家对 娱乐 圈“过度 娱乐 ”,“过度炒作”等风气进行整顿,
明星是“神”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群体疯狂追 娱乐 明星的现象减少了不少。
因此,在电影方面,
观众也更多是看电影,而不是看“人”,
这种变化,当然也改变了明星对一部电影的主导作用 。
总的来说,以上这几个变化,
决定了明星早已经不能主宰市场 !
现在实际上已经没有“明星能不能扛起票房”说法了!
对于一部电影来说,
明星,电影营销等因素,更多是辅助因素。
现在主导一部电影的因素,
更多是电影的创作人员,以及他们所拥有的创作条件 。
因此,
《热血合唱团》尽管有刘德华主演,票房仍然那么低!
在这个“演员不再主宰电影”的时代,
希望刘德华先生,还是多挑选一些好片子吧 !
洞察影视
B. 《人潮汹涌》票房终于来到3亿,为何刘德华的票房号召力不如以前了
有媒体报道《人潮汹涌》票房终于破了1亿。据悉,这部电影在上映之前,由“天王”刘德华,亲自进行了大力的宣传,然而却没起到什么显而易见的效果。不知道是个人喜好还是热度太高。最近几天经常得到消息,刘德华进入了某个平台,几天就增加了几千万粉。相比之下,刘德华主演的新片《人潮汹涌》预售冷淡是新闻。春晚电影预售开拍后,电影预售票房才300多万,还没有第一名的零头高!
讲真,几天就涨了几千万粉。即使有平台推荐,能做到这一点的明星也不多。刘德华是其中之一。同样,有些观众会想,刘德华粉丝这么多,如果只有10%的粉丝去看他的新片,《人潮汹涌》的预售票房就不会这么低了。
因为这部电影由刘德华、肖央和万茜主演。其实他们三人的票房号召力确实不低。或许剧本属实太差劲,这部电影注定是春节票房最差的作品。如果,没有刘德华等主演这部电影,很可能连1亿都很难突破。大家对于此事怎么看?有什么见解?
C. 刘德华人气一直居高不下,但近些年接拍电影,为啥口碑票房都不高
在华语文娱圈,刘德华是一个神奇的存在,说他是传奇也不为过。不过关于往常的年轻观众来说,刘德华这个名字肯定是听说过,而且有一定人气,但假如说到作品特别是电影,这些年却没有什么值得关注,特别有些还口碑票房扑街。
比起那些年轻的当红演员,刘德华的很多电影的确票房不高,但不要遗忘刘德华也曾经发明过那么多经典之作,而如今这个市场没有为他准备好足够多的好作品,他也只能勉为其难。
等待刘德华可以拿到更多合适他的电影,好让他的魅力持续在大银幕上展示出来。
D. 刘德华电影票房扑街,这是不是代表港片已经没落了
今年的春节电影档很是神奇,几乎80%的电影都被《你好李焕英》和《唐人街探案3》给占据了,其他电影连一杯羹都分不到。
在这里我觉得最可怜的要属刘德华,作为一个全能艺人,他在全中国的影响力都很大,但为何票房屡屡扑街呢?
今年上映了刘德华主演的两部电影《拆弹专家2》和《人潮汹涌》,但是票房都不是太尽如人意。
其中《拆弹专家2》收获了13亿票房,只排在了总票房的第51位;而另外一部《人潮汹涌》更是低得可怜才6亿。
许多年后,刘德华身上体现的,也不过是港片巨星该有的样子:踏平崎岖,艰辛努力写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哪怕一个黄金时代逝去了,那些用心坚持的人,总会得到时间的回报,不管片酬算多算少,刘德华真正的回报其实是八个字:华仔还在,港片不死。
E. 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怎么就票房扑街了
今年的春节档可以说十分的火热,其中有心了两大黑马,其中一匹《唐人街探案》能够成为爆款是在意料之中的。而另外一部有贾玲主演的电影能够成为现在的票房冠军,可以说完全是出乎意料,而在当时呼声比较高的由刘德华主演的人潮汹涌,却是意外的扑街。这件事情在后来也被很多影评人接连的讨论,毕竟大家都知道刘德华作为老一代当中的主力演员,靠当地还是非常强的,她所主演的电影基本上票房都是有保证的。我们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为什么人潮汹涌会成为票房毒药。
第三,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失败?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并不是因为电影质量本身而失败的,而是因为在整个电影工业当中,不管是前期的策划还是后期的凶,她都存在着一定的败笔,正是因为这样的失败存在,才让他们这部电影的票房扑街。从这里我们也就可以看出,我们的电影工业正在逐渐的走向晚餐,单纯的通过电影的质量就想要获得高票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想要获得市场和群众的认可。不仅仅需要优秀的剧情,同时也需要掌握舆论。
F. 14个小时票房130万!为什么刘德华参演的《花椒之味》票房如此惨淡
刘德华在《花椒之味》中参演的时长只有一分钟,无论他的名气有多么的大,仅靠这一分钟的客串就能够拯救票房,不太可能。
这个时间段上映影片,那些想看影片的人可能都在忙工作,也会影响票房,如果是暑期、假期或许影响力能更大一些吧。
G. 情人节单日票房创三项纪录,但刘德华新片惨垫底,《人潮汹涌》差在哪
现在的观众最喜欢看的就是喜剧片,尤其是春节档,都喜欢没心没肺地笑闹一场。比如催泪的《李焕英》在宣发时,可没敢告诉观众这是一颗催泪弹,而是反复强调喜剧元素。《人潮汹涌》在制作时,也有意识地添加了很多笑料,但是宣发团队明显高估了刘德华的号召力。
这样的物料,可能只对部分观众有比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在《人潮汹涌》排片很少的情况下,暂时放弃大热的几部,抢先把它看了。《人潮汹涌》的排片越来越少,当向朋友推荐的时候,很多人说没有合适的排期。
《人潮汹涌》导演就在社交媒体曾发文,呼吁影院能给该片多一些排片。他说:“排片确实太惨了,我也十分理解院线的苦衷,我们预售不好所以排片不好,这是事实!我们努力了,可能方向不一定对,但确实努力了、尽力了!但我也想加入到这个呼吁排片的队伍里,我希望院线方能再给一些些的机会,在场次上挤一两场黄金场给我们,或者不要完全砍掉我们的场次,就像当初的《无名之辈》一样,我们一点一点的来,说不定我们可以有一些给院线的回馈!”
他的呼吁明显没起什么作用,《人潮汹涌》的排期依然低得可怜。刘德华登上短视频平台,圈粉无数,显示出了强大的号召力。但事实证明,这种号召力是无法直接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票房的。宣发团队太迷信刘德华的力量了,以为只展现华叔的几个镜头,就以为可以圈到票房。
H. 刘德华《人潮汹涌》口碑炸裂,票房扑街或止步2亿,这部影片有什么看点
作为陪伴了几代人成长的偶像,刘德华主演的电影《人潮汹涌》也引发众多好评。
该片讲述的是一位失去记忆又一无所有的顶级杀手,和一个底层小人物落魄的龙套群众演员,交换了身份。原本两个实力悬殊的人在互换身份和角色的时候,展开了一段冒险的喜剧故事。
能让刘德华、肖阳、万茜、郭京飞、雷佳音这样的实力派演员出演,又能让路阳、郭帆、史航这些牛气哄哄的导演客串其中,这个本子绝不会差!
5大看点,就足够值回一张春节档电影票了。
看点1:双线逆袭,一块肥皂造成的“悬案”
交换身份带来的轻度悬疑,烧脑程度中低,大家都能看明白想清楚。
大量隐藏彩蛋,点亮中老年人的回忆值。
肖阳自带喜剧气质的外形和刘德华的反差萌带来满满笑点。
致谢中国电影人的方式更是一种创新。
而除此之外,对中青年人恐怕还会有种感同身受的治愈。
刘德华从巅峰跌到低谷,就用一手的“坏牌”去打出了尽可能好的局面。
肖阳呢?仿佛拿了一手坏牌,中途作弊除了老千,可是却发现换来的“好牌”也不是那么好打的。
两个人物的逆袭,两种生活态度,能给你我某些启发和慰藉。
I. 景珂、杨志刚发文力挺刘德华新片,《人潮汹涌》的票房还有得救吗
杨志刚,景珂等人都发文力挺刘德华的新作品《人潮汹涌》,其实对于刘德华的这一部作品,它的评分是特别的高,但是票房却不是特别的高,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好友都在力挺刘德华的这一部作品。
刘德华在娱乐圈都是非常的有名气,他是作为四大天王出道的,他的演技也是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刘德华在娱乐圈中饰演了很多影视作品。而且每部作品都是有着很高的影响力,而且刘德华还获得了很多奖项,现如今的刘德华已经中年,但是他在娱乐圈中的影响力依旧没有衰减,但是在这一次刘德华的新作品《人潮汹涌》的票房并不是特别的高,这部电影选择在过年上映,可以说实际是非常的好,很多人以为这部电影能够取得很高的票房。
最后衷心的祝愿刘德华的这部电影能够有着更高的票房,在之后刘德华能有更多的优秀作品带给大家。
J. 春节档预售票房破十亿,《唐探3》独占七成,刘德华新片垫底,对此你咋看
春节档电影票房之所以《唐探3》能够独占鳌头,和院线排片有很大关系。电影档期非常重要,很多电影在重要的档期上映,票房会和平时上映差很多。其中春节档一直是电影档期重中之重,因为人们在春节消费欲望非常强,并且很多人一年到头只有春节的时候有时间,会带着全家去看电影。
春节档的竞争非常激烈,因此很多电影在投资拍摄之前,会想办法拉院线一起投资,保证电影上映时候的排片。《唐探3》首日上映的时候,据网上的统计,排片将近六成,其他电影排片分剩下的四成。其中刘德华的新电影排片不到5%,因此导致刘德华新片票房非常低。
春节档电影想要有好的票房表现,肯定离不开排片,排片多了自然看的人也就多。但是排片会根据票房和口碑做出调整,《唐探3》上映之后口碑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因此后期排片也有所减少,观影人数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电影想要票房好需要好的口碑,也需要院线给电影支持。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