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天堂 > 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

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

发布时间:2023-05-28 10:14:43

㈠ 第68届戛纳电影节获得最佳导演奖的是谁

第68届戛纳电影节,华语导演侯孝贤凭借《刺客聂蔽备隐娘》赢得最佳导演奖。

侯孝贤过去尽管多次入围戛纳,但仅凭1993年的《戏梦人生》拿到评委会奖(同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拿到华语片至今唯一一个金棕榈大奖),此次他也成为了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个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华语导演。

对侯孝贤的评价

拥有诗意精准的电影语言,是一部个人色彩很明确的作品。”而凭借此次获奖,侯孝贤也成为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个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对侯孝贤和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的评价

媒体打分的戛纳宏判毁场刊评分中,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和美国导演托德·海因斯的《卡罗尔》以3.5分并居第一,贾樟柯的《山河故人》和匈牙利导演拉斯洛·杰莱斯冲困的《索尔之子》以2.8分并居第二。这也是华语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得到的评论界和媒体口碑方面最好的成绩。

㈡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一、主竞赛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2、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二、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三、短片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四、电影基石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戛纳电影节的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

㈢ 2019年最好的电影

《寄生虫》

我们都知道金棕榈最后归属《寄生虫》,导演奉俊昊为韩国拿下了影史上第一座金棕榈奖杯,创造了历史。我们也知道这部电影拿到了3.5的场刊评分名列第一,评审团9名成员也是全票通过它当选金棕榈。

这是戛纳历史上少有的大热夺魁,要知道在之前几届,场刊最高分别说金棕榈,常常是连一个奖都拿不到。

所以《寄生虫》到底特殊在哪儿?

在评价《寄生虫》之前,要先明确一件事,也就是,它是一部类型片。或者准确的说,一部含有丰富类型元素、并兼具了艺术表达的商业片。

在戛纳电影节的强观影节奏之下,一部好看的类型片毫无疑问会是一针强有力的强心剂,《寄生虫》首映的当日,正是在昆汀·塔伦蒂诺的《好莱坞往事》首映之后3小时,谁能将《好莱坞往事》带来的观影高潮,再往上提一个层次呢?奉俊昊做到了。

《寄生虫》的故事说来也简单,一个生活在韩国底层社会的家庭,其中的儿子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了一个IT企业CEO的家中做家庭教师,抓住这个机会的他通过手段将自己的其他三位家人(妹妹、父亲、母亲)介绍进了这个家庭做事(家庭教师、司机、保姆),一家人就如同“寄生虫”一般寄居在这个他们一辈子也够不到的上流家庭之中...

当然,这只是故事1/3的内容,后面的内容就不能都说了,就和《好莱坞往事》一样,奉俊昊也在影片首映前致信媒体和影评人,希望他们看完电影之后不要剧透过多的剧情。《寄生虫》的后一个半小时,都是在瞠目结舌和不敢相信之中度过的。

如果说《好莱坞往事》是昆汀在最后30分钟给观众一颗大炸弹,那么《寄生虫》就是奉俊昊在后一个半小时将观众绑架上了一坐飞速疾驰、且疯狂上下起伏的过山车。

奉俊昊在发布会上直言不讳的承认自己“类型片导演”的身份,但他也明确的表示,自己对于影片的表达都是通过对社会的深入观察得出的,在《寄生虫》中,主角的一家底层家庭,和雇佣他们的富人家庭之间的阶级鸿沟成为了影片的核心表达。

无独有偶,在去年戛纳电影节上拿到场刊最高分的韩国电影《燃烧》,探讨的同样也是这个问题,但两者相对比,《燃烧》是用李沧东的作者化表达,完成了文学性的一次晦涩读解;而《寄生虫》则是奉俊昊用高超的导演技法,依次、精准的集中每一个情节点,让观众随着剧情跌宕起伏,与此同时,还融入了自己对于韩国社会的细致观察。

尽管我在个人情感上更加偏好《燃烧》这样的作者性作品,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寄生虫》是一部几近完美的影片,而且它的类型性,会让它找到更多的观众,在大众的口碑和票房上也毫无疑问会是对《燃烧》一次全面的超越。

不过《寄生虫》只是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冰山一角,所有媒体都认为今年的戛纳是近些年的大年,主竞赛影片几无烂片,即便是场刊评分低于2分的电影,也是在某些层面上极为优秀,因为个别方面引起争议的影片。

下面就是我整理出来的今年戛纳除了《寄生虫》之外同样值得你关注的影片(这里面就不提《南方车站》和《好莱坞往事》了,之前文章有写):

《痛苦与荣耀》

说到今年的戛纳电影节,相信没有人会忽视佩德罗·阿莫多瓦的这部《痛苦与荣耀》,即便它在最后的颁奖典礼上只拿到了一个影帝奖项。

《痛苦与荣耀》作为阿莫多瓦“欲望三部曲”的终章(前两部是《欲望法则》以及《不良教育》),用最直接的方式剖析了阿莫多瓦自己的一生,在影片的海报上,我们能看到男主角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映射出的影子,便是阿莫多瓦自己的剪影。

这无疑是一部越回味越喜欢的电影。

影片延续了阿莫多瓦一贯的风格,没有太过复杂的调度以及技巧,用拍摄情节剧的方式,加之最浓烈的色彩以及最深刻的情绪,将主角(也就是阿莫多瓦自记)的一生展开在观众的眼前,他的母亲、他的家庭、他的童年性觉醒,他的中年性伴侣、他的作品、他的痛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他的欲望。

影片120分钟的时间并不算长,尤其是相比起它所讲述的故事体量来讲,但阿莫多瓦巧妙的将这些看似散碎的主题捏成了一体,就如同他自己人生的多个命题一样,通篇到结尾都是在讲主角这个人的人生。

而影片最令人回味的一点,也就是起到点睛之笔作用的最后一场戏,阿莫多瓦用一个简单的拉镜头,将影片中的视角抽离成了戏中戏,这样一个简单的技巧,将电影和现实做了巧妙的连接,形成了完美闭环。

《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

肯·洛奇或许是今年戛纳电影节最具争议的导演之一了,还记得69届戛纳电影节他凭借《我是布莱克》拿到金棕榈的时候遭到的不屑以及抨击,他的所谓“政治投机”成为了口诛笔伐的对象。

在我看来,《我是布莱克》或许配不上一个金棕榈,但绝对也是一部极为动人的底层关怀,但今年的《对不起我们错过了你》,才是他最应该问鼎金棕榈的作品。

影片的英文名叫做<Sorry, we missed you>。这是一个在英文语境下才能够成立的一语双关,Miss一是指代“想念”,二是指代“错过”,而”Sorry, we missed you’是英国快递行业中,当收货人家中无人收货的时候,快递员会填写的一张小纸卡,上面会写着联系方式,以及快递具体存放的位置。

《对不起》也就是从快递员这个群体入手,讲述了一个英国小镇的普通底层家庭的故事。

肯·洛奇当然延续了自己的左派政治立场,继续观察底层,一个倾注全部家当购置厢车去做快递员的父亲,一个每天自己坐公交往返的护工母亲,一个青春叛逆期的儿子,还有家中唯一温暖的存在小女儿。我们看着影片中的人物的日常生活,他们为了生计的拼搏和无奈,他们面对工作单位无尽的压榨的心酸,一边是自己的身体乃至生命,一边是嗷嗷待哺的孩子和休息一天就要面临的高额罚款和车贷。

不喜欢的人会说肯·洛奇依旧一成不变,还是那样的卖惨。但喜欢的人也会觉得肯·洛奇一成不变,他还是那个对底层抱有无限关怀的,另外在导演技法上无限简洁却拥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永恒之光》

加斯帕·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影像艺术家。

他的《高潮》、《遁入虚无》、《爱恋3D》、《不可撤销》…无一例外都能够让每一个观众坐在银幕前,目瞪口呆的望着,接受加斯帕诺影像上的强暴。

那么当这样一个影像艺术家去接拍一部YSL的宣传片会是怎样的效果?

《永恒之光》告诉你。

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加斯帕·诺在影像艺术做出的最极端尝试,如果说之前的作品都是在文本层面上做出影像上的创新的话,那么《永恒之光》就是利用纯影像层面上的实验,来实现文本的表达。

《永恒之光》的文本也极为简单,夏洛特·甘斯布和碧翠斯·黛尔两名演员在电影中扮演自己,她们在故事里面作为制片人和演员分别出现,去完成一个烧死女巫的影像作品。影片用20分钟的时间拍摄了她们两人的对话,关于自己也关于电影行业,随后展现了混乱的片场:笨手笨脚的化妆师,看不上所有人的光替,喋喋不休想要推销自己的电影长片的生活制片…加斯帕诺用分屏的形式去展现这一切的过程,两台摄像机同时在片场中穿梭,却将镜头对准了不同的角落,我们能看到同一件事情发生时候的两种角度,也能同时看到同一个时间发生的两件事情,一边是法语加上英文字幕,一边是英语。

这种观影上的混淆将片场上的混乱成指数级别的提升,而到最后的15分钟,加斯帕诺干脆用影像强暴观众,一秒超过10次的红蓝光频闪持续到了结束,这当然不适合任何一个患有癫痫病的患者去观看,就连普通人,目光注视这样的场面超过5分钟都会毫不例外的头晕目眩。

《燃烧女子的肖像》

《燃烧女子的肖像》被誉为是女同版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确实是如此,两部电影具有几乎相同的结构,在《燃烧女子的肖像》中,画师Marianne受雇去给一个待嫁的富家女儿Héloïse画肖像画,两人在相处的过程中滋生爱意,但因为年代的保守和众多不可抗的因素,只能抱憾离别。

导演席安马是一名女导演,她与生俱来的女性视角给了这部作品无限的细腻,影片用大量的中景镜头捕捉两位演员的面部细节和微表情,在前半部电影中,两人的互相试探和暗送情愫成为了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席安马精确的拍出了演员的每一次呼吸的变换,和眼神的不安,是绝妙的性挑逗。

席安马克制的情感在影片的前110分钟都极少运用配乐,留白的表达留给了演员更多的情感空间,而在影片的最后一场戏中,镜头对准了阿黛尔·哈内尔的脸,给了阿黛尔长达两分钟的“影后时刻”,她的情绪从平稳到波澜,从面无表情到泪流满面,展现了超凡的演技,而她的女友,也就是导演席安马在这段配上了维瓦尔第的《四季》,强烈的反差造就了完美的终章。

另外,心理恐怖佳作,现代版《天外魔花》——《小小乔》,雷弗恩的洛杉矶犯罪史诗——《老无所惧》、波蓝波宇的政治讽刺喜剧《戈梅拉岛》、昆汀·杜皮约的荒诞喜剧“一件皮衣引发的血案”——《鹿皮》,学到了侯麦精髓的话痨家庭片——《弗兰琪》…等等等等,碍于篇幅原因就不一一展开了。

㈣ 《燃烧 》以什么评分创戛纳场刊评分新纪录

3.8分。

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有四部亚洲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电影展映后也都收获好评。继中国导演贾樟柯的《江湖儿女》(Ash is the Purest White)以及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在官方电影杂志《Screen》上收获影评人开出的2.9分与3.2分之后,另一日本导演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也获中等的2.4分,在主竞赛单元中表现不俗。

另外两部放映的主竞赛影片《养狗人》、《迦百农》来自意大利和黎巴嫩。前者聚焦宠物狗梳理工的情绪转变,后者反应当下的底层社会,两者均直击人心,只是一个凶猛,一个心碎。

㈤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基本简介

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于5月举行。电影节官方海报日前曝光,已故美国男星保罗·纽曼与其遗孀乔安娜·伍德沃德以1963年影片《新恋爱经》中的经典颠倒接吻造型亮相。
戛纳电影节官方网站表示,这样做一是表达对2008年辞世的保罗·纽曼的缅怀,同时也旨在纪念这位为电影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男星与妻子之间的爱情。
保罗·纽曼与乔安娜·伍德沃德夫妻与戛纳电影节颇有渊源。1958年,两人主演的《漫长的炎夏》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纽曼夺影帝。两人不久喜结连理。在1973年举办的第2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乔安娜·伍德沃德凭《雏凤吟》夺影后,而该片导演正是丈夫保罗·纽曼。1987年,纽曼执导、主演的《玻璃动物园》入围影展主竞赛单元。 法国当地时间2013年5月26日晚,第6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闭幕。突尼斯导演阿布戴·柯西胥的《阿黛尔的人生》众望所归,获得最佳电影金棕榈奖。中国导演贾樟柯凭借《天注定》拿到最佳编剧奖。
《阿黛尔的生活》登顶,李安最爱
阿布戴·柯西胥是突尼斯人,他6岁随父母移居法国尼斯。《阿黛尔的人生》讲述了北非移民世界一个年轻的女孩,在发现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并和自己的同性爱人在一起又分开后,逐渐寻找心理上的自我认同。本片同时拿到了今影评人费比西奖。获得了奖项和评论的大丰收。
往年多届戛纳电影节都遵循“大热必死”的原则,场刊评分最高的电影,和各方评论最好的电影,往往都会和金棕榈失之交臂。这次的情况非常特殊,自从《阿黛尔的人生》在戛纳放映以来,大家对本片的评价几乎是一边倒的好评,场刊给出了3.6分(满分4分)的超高分,《法国电影》影评人评分极高,几乎所有影评人都评价本片是他们心目中的金棕榈。在大家纷纷猜测本片会否失手奖项,延续历史上多部大热门影片的厄运时,斯皮尔伯格领衔的评审团将金棕榈发给了《阿黛尔的人生》,算是一个众望所归的结果。而之后评审团导演李安在与新浪娱乐对话时也称,该片是他在本届的最爱。
《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华语片再夺编剧奖
贾樟柯的《天注定》是唯一一部入围主竞赛单元的华语电影。在此之前,娄烨导演的《春风沉醉的夜晚》为编剧梅峰也在戛纳拿到了最佳编剧奖。本片剧本由4个省份发生的4个故事拼成,故事具有争议性,暴力镜头也超越了贾樟柯的一贯尺度。放映后,记者们对它的评价好坏不一,而场刊的评分则很高,达到了3分。斯皮尔伯格和评委河濑直美都提到了电影剧本的结构,认为导演敢于拍摄现实题材很有勇气。
戛纳电影节,只有娄烨的《浮城谜事》一部华语片入围了官方单元,当时它是“一种关注”单元的开幕片,最后毫无斩获。除了《天注定》外,香港导演刘韵文的《过界》进入“一种关注”单元,杜琪峰的《盲探》进入午夜展映,中国电影在戛纳的表现稳中有升。
家庭题材,分享影帝影后
这次获得影帝和影后的电影,都来自家庭题材电影,两部电影又各不相同。获得影帝的布鲁斯·邓恩是一位老演员,在亚历山大·佩恩导演的电影《内布拉斯加》里,他所扮演的老人轻信一张假的中奖广告,一定要去内布拉斯加“领奖”。在儿子的陪伴下,这对父子重新意识到了亲子之情对于双方的意义,对于当今很多年轻人来说,面对逐渐老去的父母,这部电影起到了心灵鸡汤一样的作用。
影后贝雷尼斯·贝乔凭借阿斯哈·法赫蒂的电影《过往》拿到影后。影片讲述了女主角与前夫的再次相遇,在一次又一次的争执中,两个人对过往生活的思索逐渐浮出水面。电影一经放映,评价反响非常好,特别是贝乔在影片中的表演被大家一致称赞,作为戏份最重的演员,她成功撑住了台面,获得影后也是对她和电影本身最合适的奖励。
群星闪耀,遗珠可惜
本届戛纳电影节,无论评委阵容还是主竞赛阵容,都堪称群星闪耀。评委阵容一共拿到6座奥斯卡奖和1座金棕榈奖,并且全部由导演和演员组成。主竞赛荟萃了各路大师,是最近几年最强的一届。但是另有一些获得好评的电影没能得奖,比如波兰斯基的《穿裘皮的维纳斯》,索伦蒂诺的《绝美之城》等等。不过,任何影展都难免遗珠的,错过奖项并不会减弱优秀电影本身的光芒。 第66届戛纳电影节组委会5日宣布,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将担任第66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与短片单元评委会主席。坎皮恩曾因执导影片《钢琴课》获得1993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
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雅各布在当天声明中表达了对坎皮恩的艺术风格与追求的赞赏,称其善于通过戏剧冲突塑造女性群像,创造出如同抒情诗般炽热的世界。
坎皮恩与戛纳电影节渊源深厚,雅各布称之为“戛纳的孩子”。坎皮恩1954年4月出生于新西兰惠灵顿市,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电影制作。她的处女作短片《剥/果皮》获得198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短片奖。1989年,坎皮恩携其首部剧情长片《甜妹妹》亮相戛纳电影节。1993年,坎皮恩自编自导的《钢琴课》摘得戛纳金棕榈奖。
第66届戛纳电影节电影基金与短片单元评委会共将包括5名来自电影业与文学界的知名人物,决定金棕榈最佳短片奖和电影基金奖的归属。其中,电影基金奖创立于1998年,旨在支持世界范围内新一代电影导演的成长。
第66届戛纳电影节将于5月15日至26日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戛纳举行。

㈥ 《寄生虫》的主题内涵是什么

《寄生虫》讲述一家四口全是无业游民的爸爸基泽成天游手好闲,直到积极向上的长子基宇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应征家教,两个天差地远的家庭因而被卷入一连串意外事件中。

《寄生虫》是由雹樱奉俊昊执导,宋康昊、李善均、赵茹珍、崔宇植、朴素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19年5月21日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首映,2019年5月30日在韩国上映 ,2019年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寄生虫》获得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这也是韩国电影首次拿下金棕榈大奖。2019年12月4日,该片获第91届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2月10日,获第四届澳门国际影展亚洲人气电影大奖。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共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最佳国际影片4项大奖。

评价

寄生虫电影在豆瓣尘肆局上评分是9.2分,大量网友给出了五星和四星半的评分,评价很高。而戛纳电影节中,寄生虫电影主竞赛评委9票一致通过,场刊3.5第一,击败阿莫多瓦《痛苦与荣耀》3.3、《燃烧女子的肖像》3.3、昆汀《好莱坞往事》3.0拿下大奖。外媒评论本片“用毛骨悚然的方式入侵”“是一部关于社会地位、抱负、唯物主义、父权家庭的黑色喜剧”。无论是媒体还是戛纳评派让委对电影的评价都非常高。

㈦ 姚安娜主演作品获戛纳短片金棕榈,这一奖项代表了怎样的荣誉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㈧ 戛纳20年,只有6部金棕榈电影拿下场刊最高分

电影《寄生虫》主演宋康昊和导演奉俊昊。

新京报讯(记者 滕朝)法国当地时间5月25日晚,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之前媒体和影迷呼声最高的韩国电影《寄生虫》不负众望,终于拿下金棕榈大奖,创造了 历史 ,成为韩国影史上首部获得金棕榈大奖的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该片在本届电影节上拿下了3.5分(满分4分)的最高场刊分数。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是多家媒体、影评人对主竞赛影片打出的平均分,最高分往往与评审团的审美趣味不相吻合,很多观众还因为《寄生虫》拿下场刊最高分而担心影片可能错失金棕榈大奖。

新京报记者独家整理了最近20年来,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与场刊最高分的对比情况,发现20年来,只有6部金棕榈影片同时拿下了最高场刊分数(包括并列最高在内),甚至有金棕榈影片场刊分数与最高分相差10分以上。

除了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外,还有2013年的《阿黛尔的生活》(3.4分)、2012年的《爱》(与《山之外》并列最高,3.3分)、2008年的《课室风云》(3.3分)、2007年的《四月三周两天》(与《老无所依》并列最高,3.2分)以及2001年的《儿子的房间》(3.3分)。

最近20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与场刊最高分对比:

2019年 【金棕榈】《寄生虫》(韩国)3.5分

最高分: 《寄生虫》3.5分

2018年 【金棕榈】《小偷家族》(日本)3.2分

最高分: 《燃烧》(韩国)3.8分

2017年 【金棕榈】《魔方》(瑞典/丹麦/美国/法国)2.7分

最高分:《无爱可诉》 (俄罗斯) 3.2分

2016 【金棕榈】《我是布莱克》(德国/奥地利)2.4分

最高分: 《托尼·厄德曼》3.7分

2015 【金棕榈】《流浪的迪潘》(法国)2.5分

最高分: 《卡罗尔》(英国/美国)3.5分

《刺客聂隐娘》(中国)3.5分

2014年 【金棕榈】《冬眠》(土耳其/法国/德国)3.4分

最高分: 《透纳先生》(英国)3.6分

2013年 【金棕榈】《阿黛尔的生活》(法国)3.4分

最高分: 《阿黛尔的生活》3.4分

2012年 【金棕榈】《爱》(法国)3.3分(并列最高分)

《山之外》(罗马尼亚/法国)3.3分(并列最高分)

2011年 【金棕榈】《生命之树》(美国)2.8分

最高分: 《小亚细亚往事》(土耳其/波黑)3.3分

2010年 【金棕榈】《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国/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2.4分

最高分: 《又一年》(英国)3.4分

2009年 【金棕榈】《白丝带》(德/法/意/奥地利)3.3分

最高分: 《预言者》(法国/意大利)3.4分

2008年 【金棕榈】《课室风云》(法国)3.3分

最高分: 《课室风云》3.3分

2007年 【金棕榈】《四月三周两天》(罗马尼亚)3.2分(并列最高分)

《老无所依》(美国)3.2分(并列最高分)

2006年 【金棕榈】《风吹麦浪》(爱尔兰/英/德/意/西/法)2.4分

最高分: 《回归》(西班牙)3.4分

2005年 【金棕榈】《孩子》(比利时/法)3.2分

最高分: 《隐藏摄像机》(法/奥地利)3.3分

2004年 【金棕榈】《华氏911》(美国)2.7分

最高分: 《2046》(中国/法/意/德)3.3分

2003年 【金棕榈】《大象》(美国)2.1分

最高分: 《狗镇》(丹麦/瑞典/挪威)3.1分

2002年 【金棕榈】《钢琴家》(法/德/英/波兰/美)2.5分

最高分: 《没有过去的男人》(芬兰/法/德)3.3分

2001年 【金棕榈】《儿子的房间》(法/意大利)3.3分

最高分: 《儿子的房间》3.3分

2000年 【金棕榈】《黑暗中的舞者》(丹麦/西班牙/阿根廷等)2.5分

最高分: 《花样年华》(中国香港)3.2分

㈨ 第72届戛纳获奖名单,奉俊昊《寄生虫》拿下金棕榈刷新韩国影史

当地时间5月25日,第72届念空迟戛纳电影节奖项颁出,韩国导演奉俊昊新作《寄生虫》斩获金棕榈,成为韩国影史上首个金棕榈。玛缇·迪欧普的《大西洋》获得评委会大奖,达内兄弟凭《年轻的阿迈德》获封最佳导演。而影帝影后分别由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痛苦与荣耀》)与艾米丽·比查姆(《小小乔》)获得。

奉俊昊《寄生虫》在戛纳放映后,即引发媒体的爆发式好评,影片获得银幕场刊最高分3.5,中国影评人场刊最高分3.6分。比起去年韩国影片《燃烧》场刊 历史 最高分最终零斩获,《寄生虫》的成绩实属难得。

而昆汀的《好莱坞往事》尽管是戛纳的大热仔李门,最终却颗粒未收。华语片《南方车站的聚会》也未拿到任何奖项。

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寄生虫》奉俊昊(韩国)

评委会大奖:《亏汪大西洋》玛缇·迪欧普(塞内加尔)

最佳导演:《年轻的阿迈德》达内兄弟(比利时)

最佳男演员:安东尼奥·班德拉斯《痛苦与荣耀》佩德罗·阿莫多瓦(西班牙)LGBT

最佳女演员:艾米丽·比查姆《小小乔》杰茜卡·豪丝娜(奥地利)

最佳剧本:《燃烧女子的肖像》瑟琳·席安玛(法国)LGBT

评审团奖:《悲惨世界》拉吉·利(法国)& 《巴克劳》小克莱伯·门多萨 & 儒利亚诺·多赫内利斯(巴西)LGBT

特别提及奖:《必是天堂》伊利亚·苏雷曼(巴勒斯坦)

短片金棕榈:《我们与天空的距离》The Distance Between Us and The Sky

金摄像机·最佳处女作大奖:《我们的母亲》César Díaz(危地马拉)

来自淘票票媒体号:淘票票编辑部

㈩ 有一个电影《生命之树》美国片,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请问在哪里

《生命之树》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4p7uZUMTkNxMNRIONFnM6A

?pwd=xm1u 提取码:xm1u
《生命之树 The Tree of Life》
导演: 泰伦斯·马力克
编剧: 泰伦斯·马力克
主演: 布拉德·皮特、西恩·潘、杰西卡·查斯坦、亨特·麦奎肯、拉勒米·艾普勒、泰伊·谢里丹、费奥纳·肖、威尔·华莱士、Jessica Fuselier、Nicolas Gonda、Kelly Koonce、Bryce Boudoin、Jimmy Donaldson、Kameron Vaughn、科尔·科伯恩
类型: 剧情、家庭、奇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05-16(戛纳电影节)、2011-05-27(美国部分上映)
片长: 139分钟、189分钟(蓝光版)
又名: 生命树(港)、永生树(台)、家谱、Tree of Life
故事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中西部,通过讲述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故事表达了创作者对生命的看法。主人公是一名叫杰克(亨特·迈奎肯 Hunter McCracken 饰)的11岁男孩,他是家里三兄弟中的一个,父亲(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严厉而粗暴,母亲(杰 西卡·查斯坦Jessica Chastain 饰)温柔却又无所作为,兄弟的死令他的家庭发生了改变。成年后的杰克(西恩·潘 Sean Penn 饰)生活得不顺利,当他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时重新面对了自己的记忆,开始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他的父母、家庭、童年,最后终于原谅了父亲,并且对生命和生活还有信仰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片获得第64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并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提名。

阅读全文

与戛纳电影节场刊评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偷窥电影美国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721
bmpc4k电影机卡装在哪里 浏览:107
周杰伦电影女主角有谁 浏览:148
暗黑之类的电视电影 浏览:361
看你好李焕英电影观后感英语 浏览:524
bl电视剧电影推荐2018 浏览:696
动漫电影动作推荐一下 浏览:785
鸿通城的电影院 浏览:554
美女惊悚动作电影 浏览:488
法国电影山谷谎言 浏览:941
第一次看电影院 浏览:525
泰国与英国战争电影推荐 浏览:529
黑暗塔2017电影 浏览:321
2018年韩国电影网化理片 浏览:252
韩国恋足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24
印度电影大全维语版 浏览:764
欧美神马BD电影网 浏览:211
电影动画直播 浏览:775
周冬雨的电影2018 浏览:379
欧美男女爱情吻戏电影片 浏览: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