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推荐几部美国特种部队的电影
1、《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
《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是派拉蒙影业公司2009年出品的一部动作电影,改编自同名美国热门漫画,于2009年8月7日中国、美国同步上映。
影片讲述了恐怖组织“眼镜蛇”企图征服世界,美国政府为了保卫国家而组成了特种部队——G.I.Joe。
杜克领导特种部队,为了抵御邪恶的眼镜蛇头领及其部下,发誓不论何时何地要为自由而战,赴汤蹈火除暴安良以伸张正义。
该片讲述一支精干的“海豹”分队前往尼日利亚的丛林,营救一位支援当地医护工作的美国医生期间发生的故事。
B. 韩国电影住在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评价如何
《住在我身体里的那个家伙》该片虽然没有顶级明星出演,所谓的专家也分析票房要素不足,却意外地取得了票房佳绩。
(2)自在电影网在线观看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高中生金东贤(郑振永饰)意外从屋顶上跌落,正巧砸到了财阀社长张判水(朴成雄饰)的身上,两个人发生了灵魂互换。
张判水以金东贤的模样遇见了自己的初恋美宣(罗美兰饰),以及美宣的女儿吴贤正(李秀敏饰)。张判水的内心泛起涟漪,不知道自己这副模样该如何接近美宣。
然而,令张判水意想不到的事情还在后面,进入到判水身体的金东贤,其实一直暗恋着吴贤正。
C. 求一老电影名字,张曼玉 张耀阳主演的
不是张耀阳,是张耀扬。
片 名: Bai mei gui
译 名: 白玫瑰
导 演: ( 赵良骏 Leung Chun 'Samson' Chiu )
主 演: (陈辉虹 Fai-hung Chan) (张曼玉 Maggie Cheung) (张耀扬 Roy Cheung) (徐少强 Norman Chu) (王敏德 Michael Wong) (胡枫 Fung Woo)
上 映: 1992年11月12日
剧情介绍:
张曼玉饰演一个为感情买保险、缺乏安全感的女人,认为唯有金钱才能谈感情。而张耀杨饰演一位事业心极重、喜欢权 力斗争的男人,以为女人只是生活中的调剂,可以有很多很多。
两个人初次相遇就相互坦白彼此的想法,为了确保皆为爱情 自主的人相处,就共同签署了一份合意书,开始了他们之间的相处。就因人往往将爱情过分理想化,因而引致后来的失望。
相处的一开始,可能看到的都是好的一面,但日子久了所有的缺点都暴露出来了,但如果将缺点视为缺陷美,各种甜蜜的事情将会在生活中不停的出现。
。。。。。。。。。。。。。。。。。。。。。。。我是分隔线
张曼玉我就不说了,是人都知道。
。。。。。。。。。。。。。。。。。。。。。。。我是分隔线
姓名:张耀扬
英文名:Roy Cheung
出生日期:1963年7月20日
星座:巨蟹座贯籍:广东身高:6呎
体重:163磅
就读中学:慈云山德致英文中学
学历:中学
喜爱的运动:健身
喜爱的电影:< 最后胜利 >、< 义盖云天 >
圈中好友:翁世杰
入娱乐圈前工作:时装模特儿
曾演出电影:
1986年:<玫瑰的故事>
1987年:<监狱风云>
1988年:<学校风云>、<城市特警>、<我在黑社会的日子>
1989年:<八宝奇兵>、<伴我闯天涯>
1990年:<快乐的小鸡>
1991年:<情圣>、<逃学威龙>、<天子门生>
1992年: <白玫瑰>、<哗!英雄>
1993年: <人皮灯笼>
1994年: <地下赌王>、<恋爱的天空>、<香港奇案之吸血贵利王>、<新边缘人>、<重案实录O记>、<醉生梦死之湾仔之虎>
1995年: <95陀枪女警>、<玻璃枪的爱>
1996年:<旺角风云>、<傲气的小鸡> 、<龙虎砵兰街>、<古惑仔III之只手天>、<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头号通缉犯之人定胜天>、<飞虎雄心II之傲气比天高>、<火鸳鸯>、<旺角的天空II:男烧衣>
1997年:<97古惑仔之战无不胜>、<黑狱断肠歌之砌生猪肉>、<旺角大家姐>
1998年:<风云雄霸天下>、<猎豹行动>、<怒吼狂花>
1999年:<戗火>、<轰天绑架大富豪>、<蓝色情迷>、<无问旅程>
2000年: <贼公子>
张耀扬,是香港诸多演员中颇有特色的一员,从艺以来他总共拍了五十几部电影,所饰演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眼下,张耀扬正在青岛拍摄一部电视连续剧《我的武林男友》,在片中他扮演一个从古代回到现代的武林高手——不过依然是个反派。
“我是一个外面很静,但内心火热的人。”张耀扬这样评价自己。
三部风云误终生
1986年的某天,一个普通的广告男模被介绍到新艺城电影公司试镜,在表演了几个动作之后,那位叫作林岭东的导演让他回家等通知,第二天他得到了自己第一份正式的电影合约——《龙虎风云》。
当时的那部《龙虎风云》后来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导演林岭东从此一洗颓势,成为当时香港的卖座片导演;主演周润发与李修贤也双双成为银幕上屹立不倒的英雄;而那个23岁的毛头小子张耀扬则换来了他十八年的反派生涯。
“我演过的角色中差不多百分之八十都是反派,百分之九十是古惑仔。”张耀扬苦笑一声:“从《龙虎风云》开始,就注定了我与正派无缘。”
虽然大名鼎鼎的《龙虎风云》是香港风云片的代表作之一,但是张耀扬却对林岭东导演当年的另一部力作《学校风云》情有独衷。在片中他演活了凶狠跋扈的“潇洒哥”,以至于十几年后的今天,依然有人以“潇洒哥”这个名来称呼他,可见当初的这个人物有多么深入人心。
在《监狱风云》里,片中饰演狱警的张耀扬更是坏到无可救要,被周润发饰演的阿正骂为“吃屎狗”,林岭东导演的三部风云,年轻的张耀扬锋芒尽显,自此正式奠定了自己的恶人形象。
坏到尽头覆水难收
这么多年的反派生涯,张耀扬自己又是如何看待?
“如果说从来没有过想法,那我一定是在说假话。”鲜花、掌声、泪水总是毫不吝惜地抛向电影中的大英雄,演反派就没有那么自在了。他说早些年的时候,自己走在大街上都会被人指指点点,好象真的做了坏事一样。年轻时,他也曾经为此而忿忿不平,“老实说我的外型也不差,为什么每次都让我演坏人?”
但是随着演戏经验的丰富,张耀扬变得愈发成熟:“其实导演让我演反派,自然有他的想法。在电影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正派或者反派,都只是演戏而已。”
1992年的《白玫瑰》是张耀扬与张曼玉合演的一部文艺片,对于张耀扬来说,这样的机会算是非常难得。在片中张耀扬对张曼玉的所说的那句自嘲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你什么时候看过张耀扬和张曼玉配成一对过?”一句戏言道尽了“反派”的无奈与辛酸。
居家好男人
在光影中的他,诠释了无数反派和风云人物的形象,极尽夸张和暴戾。但是,现实中的张耀扬却是一个酷爱安静的人。他的家在香港大埔,一个靠近深圳、远离闹市的郊区。他在那里买下了一个农场,不拍戏的时候便回家以种花、种菜为乐,过着世外桃源的农家生活。这样的人,在如今的娱乐圈中真算罕见,然而张耀扬却乐在其中。他最喜欢的一本书名为《哲人的智慧》,似乎是在时时提醒着自己保持冷静的思考;他最爱的电影则是阿伦·帕克于1981年执导的那部充满MTV式迷幻色彩甚浓的《迷墙》,透过银幕,他说他看到了自己的在潜意识进行着对话。
做为一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成熟男子,张耀扬早已经对名利看淡。来到内地拍摄电视剧,他更多的理由是因为电视剧拍摄的周期长,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揣摩角色,磨练自己的演技;谈到演员,他所佩服的不是别人眼中的大明星,而是比他更捞不上正派主角的“万年绿叶”吴孟达;谈到与自己合作过的演员中对哪位印象最为深刻,他很干脆的说:“没有。拍完便忘记。”戏一结束,便悄然抽身,张耀扬将生活与演戏分的清清楚楚。
如今的时代,似乎“坏男人”更能博得异性的芳心,但是演过无数反派的张耀扬却有如古董般保持刻板的生活,他对异性的要求依然是“传统、单纯、爱家”。但是他表示感情事总是可遇不可求。谈到目前的感情生活,张耀扬突然变得害羞起来,看来是已经心有所属,只是还未到公开的时候。
虽然在年少轻狂的时候,就被林岭东给一脚踹进了坏人堆里,一直演到了今天。但是谈到这个发掘他进入电影圈的“师父”,张耀扬依然心怀感激与敬仰:“最想合作的导演?林岭东!”
张耀扬谈“张耀扬”
潇洒哥——《学校风云》
其实在早期林岭东导演的三部“风云”里,我最喜欢的不是《龙虎风云》,而是《学校风云》。因为我觉得《学校风云》更加写实,社会意义也蛮大的。它反映的其实是七十年代香港青少年所处的环境。潇洒哥这个人物也蛮有挑战,很多人看完都对我恨得咬牙。
乌鸦——《古惑仔只手遮天》
其实那个时候我蛮不顺的,拍了几年戏,但好象总没有太大的进步。所以《古惑仔只手遮天》算是我当时一个转折点。乌鸦这个人物较之我以前的角色更加立体,也更为反叛。其实这个人物我演得比较卡通化,其实你我心中都有善恶两面,乌鸦就将人性恶的一面展现出来。我觉得这个人物其实是给观众用来发泄的。”
阿愉——《江湖告急》
在《江湖告急》里,我演的这个角色很有趣,他以前是个足球运动员,后来作为保镖,他拼命保护自己的江湖大哥,但是在关键的时候却向大哥真情告白。不过可惜的是,这个角色如果再多点戏份就好了。我觉得还有发挥的空间。我蛮喜欢这个角色的。
阿Mike——《枪火》
在《枪火》,我演五个保镖中的一个,名字叫阿Mike。这个角色总体上感觉比较闷一点,当然杜琪峰导演选我演这个角色一定有他的理由。其实我比较喜欢阿来(吴镇宇饰演),但是如果现在让我选,我最想演阿信(吕颂贤饰演),我觉得阿信这个角色挑战性更大一些。
高佬辉——《野兽刑警》
“高佬辉”这个角色与我在《新边缘人》、《白玫瑰》和《旺角风云》里的感觉都很像的。但是演“高佬辉”更过瘾一些,人物的形象上更为丰满一点,整体上发挥的空间也比较大。
罗继贤——《无间道2》
在《无间道2》里,我演倪永孝的金牌打手,实际上他又是警方的卧底,因此他比较低调。原本这个角色是有几句台词的,但后来导演认为没有台词,或许效果会更好。我就拍多几条,后来看样片,感觉也挺好的。其实有没有台词对我来说,都没所谓。 没有台词更难演。
D. 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讲述的是怎样的故事
尼罗河上的惨案》其实故事内容很简单,一位财貌兼备的20岁女性,与自己朋友的未婚夫结婚,结果却在度蜜月时惨遭杀害的故事。
琳内特·里奇卫,百万富翁的继承者,她拥有的东西让所有人都为之羡慕,用书中一个原话来描述“我看着不对劲——看她的样子——财富与美貌并存——好过头了!要是一个女孩有钱,那就没权利拥有美丽的相貌,可她却这么漂亮。她什么都有,这太不公平了!”琳就是这样,什么都有,而她也认为自己什么都能拥有。她的好朋友杰姬时隔较长一段时间来找她,故事由此展开。
画面描述几位主要参与者的情况后便写到彭宁顿收到琳结婚的信件,当时我看到这里的时候有点震惊,虽然猜测到琳和西蒙会发生故事,但是没想到立马就结婚,也很好奇作者竟然连她们你侬我侬的内容都没有写,我还特意多往前再翻了翻,怀疑是不是我漏看了。
前期的描述只是伏笔,真正的故事在卡纳克号展开,深夜,西蒙四人在打桥牌,琳困了先去睡觉,牌局结束,西蒙、范索普、科妮丽亚、杰姬四人留下来,杰姬对着科妮丽亚激动的讲述她和琳、西蒙发生的事情,琳插足她们两人的爱情,最终抢走西蒙。杰姬说话的时候,一直要科妮丽亚陪同,这让我感觉到很奇怪,感觉有什么事要发生。结果,杰姬开枪打中西蒙的脚,科妮丽亚、范索普带杰姬回屋,科妮丽亚找来护士鲍尔斯,鲍尔斯看护她。范索普再找到贝斯纳医生,去到大厅救治西蒙,然后贝斯纳一夜照顾西蒙。
第二天,瑞斯上校便来告诉波洛,琳昨晚被小手枪打中脑袋死了,好吧,该来的还是来了,只是可惜了这个大好年华,拥有一切的年轻女性。波洛破案过程可谓是一波又一波,十分精彩。谋杀案件中夹杂着珠宝盗窃案,果然聪明人的智慧是不一样的。
E. 自在电影网怎么打不了..
服务器爆炸了,明天就好了
F. 儿童能看3d电影吗
自从电影《阿凡达》放映以来,各种3D电影纷纷出笼。3D电影剧情往往惊险、刺激,观看时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获得各个年龄段人群的青睐。尤其是3D 电影已经进入了电视、家庭影院,更是掀起了观看的热潮。在观看后兴奋之余,不少人还是担心:看3D电影有没有害处?尤其是家长更是担心对小孩眼睛的影响。 利:对白领有减压作用其实自从3D电影问世以来,对其利弊则是众说纷纭。3D电影拍摄的原理就是模拟人双眼视物的情况而拍摄,再回放出来。人双眼视物时是有立体感的,这就是立体视觉,一般电影只有平面感觉(2D影像),3D电影则是可看到三维空间。也就是说,当人的立体视觉功能正常,他在戴上专用眼镜观看3D电影时,就可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应该说,一般健康的成人适度看3D电影对眼睛是没有坏处的。所谓3D影像,是比一般常见的平面二维影像(2D影像)增加了远近区别,也就是增加了一个维度,才成为三维立体影像(3D影像)的。所以人们在看3D影像的时候,需要不断通过眼肌张弛,调节晶状体,使得自己能够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图像。而这个视觉焦距调整的过程,就起到了恢复晶状体调节功能的锻炼作用。所以适度观看3D电影,除感官会受到强烈刺激、让精神减压之外,还可以训练眼部肌肉运动,使得长时间焦距固定在某个距离的眼睛得到放松。所以看3D电影对一些长期伏案、从事近距离工作的白领,能起到比较好的舒缓作用。
奇:看不到立体效果可能有眼疾有传言看3D电影会导致斜视、弱视,目前无证据支持此说法。反倒可以从观看效果,发现眼病的蛛丝马迹。如果你看3D电影时并没有同步感受到旁人奇妙的感觉,那就要注意自己的眼睛是否有毛病、缺乏立体视觉功能,如斜视、弱视、屈光明显参差,甚至是眼底病(单眼的视神经萎缩、黄斑病变等)。因为3D 电影真正享受的前提是必须双眼视觉正常或大致相同。独眼、双眼矫正视力相差3行以上、双眼屈光度超过250度以上,明显斜视等看3D电影是没有立体效果的,反而由于画面不清晰,而感到视疲劳、眼睛难受。 弊:学龄前孩子不宜多看但是对小孩看3D电影还是要慎重。尤其是学龄前儿童由于双眼单视,融合,立体视能力还在发育阶段,更不宜多看。 不正确观看3D电影,对眼睛是有损害的。因为需要双眼不断调节融合,如果一个人眼睛调节融合功能差,那他看3D电影时就会感觉比较吃力,甚至有头晕目眩感。老年人、高度近视患者的调节力相对较弱,连续观看都不好,如果是在家观看的,以观看一小时休息一下较好。如果连续观看,眼睛不能耐受长时间的调焦,会感觉眼睛不舒服或头晕、呕吐,此时应停下不再看,如果经过眼睛休息,头痛、眼痛仍然不能缓解的,应立即到眼科就诊。 有屈光不正的人观看3D电影也比较麻烦,因为除了要戴上3D电影的专用的红绿眼镜外,还要架上自己的眼镜,因此在观看时会比较不自在,除非你先戴上接触眼镜(隐形眼镜)。 青光眼患者以及可疑青光眼者不宜看3D电影,因为情绪激动、黑暗环境容易引起眼压升高,诱发青光眼的急性发作,处理不及时会失明。由于画面逼真刺激,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也不宜看3D电影。 天天乐源育儿网小编:相信通过
G. 哪有预言者电影剧情介绍,预言者高清下载
电影中反复多次出现“牢笼”,包括窗户外面的护栏、监狱中随处可见的装有铁栏的牢门、高墙上的金属网等等。随着故事的推进,画面中主人公与“牢笼”的关系一直在发生着改变,这很好地表现了马利克与自由的关系。首先,当年仅十九岁的马利克被送往监狱时,他透过车窗上的护栏注视着窗外路边“自由”的行人,此时镜头几乎贴到了铁栏上,强烈的压迫感告诉我们,马利克和他们不同,他即将失去自由。紧接着,视角从一个窄小封闭的空间转移到另一个窄小封闭的空间,在审讯室里,马利克被接连提问带有侮辱性的问题,他吞吞吐吐地回答,眼睛不停地往窗外看,还是铁栏,窗户被封得死死的,窗外的囚犯们正在放风。此刻即便是窗外的人也同样失去了自由,马利克已身处监狱之中,眼前的一切不是梦。冷峻的开场清楚地交待了主人公的处境和心情,并对其接下来的遭遇留下了悬念和铺垫。与马利克不同,反派一号、现任监狱黑势力头子、科西嘉人凯撒的出场采用了截然相反的画面语言,从健身房出来,凯撒的第一个全身镜头就发生在一个相对宽敞的大厅里。他从牢门外走进铁栏,摄像机没有跟随他 而是隔着栏杆观察,凯撒仿佛身在“笼外”(栏杆的另一边),潇洒的姿态俨然一个自由人。他去和监狱的管理人员交易,事实上,整个监狱都在凯撒的控制之中。此后,凯撒又不止一次地从笼外走进画面,或者穿行于牢笼而不受控制,这都表现出他非比常人的权力和特殊地位。而马利克虽然逐步混入了凯撒的圈子,却还是长时间地被困于牢笼之内,鲜明的对比把两位主角的关系表露无疑,直到后来凯撒安排他负责送餐的工作,这才有机会穿越牢门而出。画面中逐渐远离的“牢笼”标志着马利克的身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他开始受到凯撒的器重。一个有趣的镜头是:伴着轻快欢愉的音乐,凯撒一行十一人依次穿越牢门,摄像机与人物分置铁栏两侧,画面上的马利克排在队伍的最后一个,但他已经身在“笼外”,也表现出了几分潇洒自在。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改变完全是由凯撒安排的,马利克自己没有任何决定能力。
随着凯撒逐渐信赖马利克,且众多手下因为萨科奇对科西嘉人的特赦获准出狱,马利克开始有机会帮凯撒执行更为重要的任务。他被安排先后三次假释出狱,画面场景也因此而拓展到了监狱之外。然而意味深长的是,当他第一次获准出狱,替凯撒谈判并拯救人质时,汽车在公路上径直地向远方驶去,开到了隔离带的另外一边,摄像机又一次和主人公分置于铁网两侧,只不过这一次不是出而是入,在没有“牢笼”的现实世界中,马利克开始发挥自己的应变能力,却被无情地拖入了另外一个“牢笼”。故事情节告诉我们,马利克越来越顺利,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发展壮大;但画面的选择则在暗示,现实已将主人公的命运死死锁住了。 除了片头字幕和片尾的电影名称之外,全片共使用了十次额外字幕,与文学叙事中段落标题划分结构的功能不同,这些字幕并非出现在黑场上的白色章节符,“海耶布”、“一年”、“哈亚德”、“眼睛和耳朵”、“乔迪”、“经济”、“拉提夫”、“圣诞节”、“信念”、“四十天四十夜”,它们之中包括人名、时间、还有事件,不规则的出现,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也没有太多显著贡献,那这些字幕究竟有什么用呢?与贾樟柯在《三峡好人》中使用的白色字符非常相似,这些词语是画面内容而非故事情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们要忽略它们的字面含义,进而理解其对于电影的意义所在。每当字幕出现,画面升格,音效和音乐却没有任何变化,影像变得不再真实,而类似的幻象也同样出现在马利克的梦中,即未来被预知的时候。
“海耶布”是马利克生命中杀的第一个人,是凯撒给他的入门任务,此后他便跨入了凯撒的犯罪王国。可海耶布死后并没有离去,他化作灵魂和马利克住在一起,一起聊天,一起抽烟,见证马利克的蜕变。只过了“一年”,马利克已经完全适应了监狱生活,他遇到了“哈亚德”,这个人教他读书习字。接着,凯撒让马利克成为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与此同时“乔迪”找他合伙毒品买卖,越来越大的生意使他不得不认真学习“经济”。埃及人“拉提夫”突然闯入破坏了毒品买卖,马利克生平第一次动用自己的力量摆平挑衅。然后在“圣诞节”,他接到了凯撒最重要的任务。在海耶布“信念”的鼓励下,马利克出卖了凯撒,并故意拖延假释时间,好让自己被关禁闭。在禁闭的“四十天四十夜”里,凯撒王国覆灭了,马利克成为了新的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