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演《城南旧事》的英子和秀贞,一个嫁人生女,一个自杀是真的吗
《城南旧事》里有一段很经典的话:
人生就像是一块拼图,认识一个人越久越深,这幅图就越完整。但它始终无法看到全部,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谜,没必要一定看透,却总也看不完。
这部电影是根据林海音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吴贻弓导演执导,一经上映,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其实并没有,张闽在国内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离婚后就去了美国,在ACT进修,并在美国一所国际学校教戏剧,且担任了重要职务。
不过,之前在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吴贻弓导演纪念会的时候,她和沈洁双双出现,谣言不攻自破。
如今已经退休的张闽依旧与相伴了20多年的丈夫在美国生活,舒适惬意,低调谦虚,对粉丝的关心,她非常感动,也很感恩。
愿张老师往后一切都顺心顺意,身体安康。
《城南旧事》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承载着一代人美好的回忆。
“满含人间烟火味,却无半分名利心。”
导演吴贻弓评价说道:小说《城南旧事》中沉沉的相思、淡淡的哀愁深深打动了人心,整部小说充满了朴素、温馨的思想感情。当这部影片上映后,这种情感同样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跟导演水平有关,跟演员演技有关,更与原著的精妙有关。
“在所有人都拼命向前的现在,我好想回头看看,那些可爱的,闪着光的,柔软的每一分钟。”
2. 1983年上映的电影是哪一部
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电影《城南旧事》以小女孩英子纯洁天真的眼光展示了上世纪初老北京的社会风貌以及主人公英子的一段有欢笑有眼泪的童年往事,笔触温柔,感人至深。影片在叙事、视听语言、人物表现等方面处处都展现着影视美学的魅力。
剧情介绍:
20世纪20年代末,六岁的小姑娘林英子住在北京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秀贞曾与一个大学生暗中相爱,后大学生被警察抓走,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扔到城根下,生死不明。英子对她非常同情。英子得知小伙伴妞儿的身世很像小桂子,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秀贞与离散六年的女儿相认后,立刻带妞儿去找寻爸爸,结果母女俩惨死在火车轮下。后英子一家迁居新帘子胡同。英子又在附近的荒园中认识了一个厚嘴唇的年轻人。他为了供给弟弟上学,不得不去偷东西。英子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分不清他是好人还是坏人。不久,英子在荒草地上捡到一个小铜佛,被警察局暗探发现,带巡警来抓走了这个年轻人,这件事使英子非常难过。
英子九岁那年,她的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英子得知宋妈的儿子两年前掉进河里淹死,女儿也被丈夫卖给别人,心里十分伤心,不明白宋妈为什么撇下自己的孩子不管,来伺候别人。后来,英子的爸爸因肺病去世。宋妈也被她丈夫用小毛驴接走。英子随家人乘上远行的马车,带着种种疑惑告别了童年。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城南旧事
3. 城南旧事小英子扮演者
城南旧事小英子扮演者是沈洁。
沈洁,汉族,出生于1972年,是一名影视演员,饰演了林海音同名电影《城南旧事》中的女主角英子,还在《这不是误会》等片中担任过角色。
沈洁说《城南旧事》是她的一个童年纪念,“我很幸运能参加这部电影的拍摄,它给了我一个特别的童年,也影响了我以后的生活。”
《城南旧事》剧情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影片透过小女孩英子的目光,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奖项。
4. 1983年上映的电影讲述了英子在北京什么样的事
1983年上映的电影《城南旧事》讲述了英子在北京生活时发生的三个故事。
《城南旧事》,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版的同名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闽、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于中国内地上映。
影片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奖项。
角色介绍
英子
演员:沈洁
20世纪20年代,英子随着父母从台湾到北京城,住在城南惠安会馆附近的一个小院里。英子在胡同玩耍时遇到了“疯女人”秀贞,英子帮助她找到了她的女儿。后来英子又遇到了一个小偷,并且和他成为了朋友。英子九岁那年,奶妈宋妈的丈夫冯大明来到林家。后来英子的父亲患肺病离开了人世,英子也随家人一起离开北京回到台湾。
5. 36年后,《城南旧事》演员再聚首,影星张闽罕见出镜,沈洁已47岁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熟悉的旋律再次响起,这应该是我国中学学子最为熟悉的歌曲之一。几乎每当毕业的季节,这首歌都会回荡在校园的上空,回荡在依依不舍的毕业生们的心里。
这首由李叔同作词的歌曲,还是电影《城南旧事》的插曲。直到现在,每当那优美的旋律响起,我的脑海中也总能浮现出电影中的一幅幅画面,心中也会充满了离别的愁绪。
《城南旧事》这部电影上映于1983年,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吴贻弓执导。该片一上映,就引起巨大轰动,不仅荣获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最佳音乐等多项大奖,而且更获得第二届马尼拉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鹰奖。
如今,36年的时间过去了,但这部优美的电影却依然闪亮在我们的脑海之中。
影片中几位演员的表演,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扮演小英子的沈洁,那双宛如黑葡萄般的大眼睛,是那样的纯真、明亮、干净,不含任何杂质,像溪水一般缓缓流进我们的心中。
还有在影片中扮演疯女人的张闽,表演深刻、含蓄,充满诗意,也令我们久久难忘。
近日,在由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的吴贻弓导演纪念会上,《城南旧事》中的两位女演员沈洁和张闽再次聚首,一起来缅怀恩师吴贻弓。
吴贻弓导演是我国非常有才华的一位电影工作者,他将自己的一生都交付给了中国的电影事业,不仅执导了如《巴山夜雨》、《城南旧事》、《流亡大学》、《月随人归》、《阙里人家》等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影片,而且更主导创办了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
而当上海国际电影节越办越红火的时候,吴贻弓导演却于2019年9月14日7时32分,在上海瑞金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0岁。他的去世,是中国电影界的一大损失。
当上海电影博物馆举办吴贻弓导演纪念会之时,他的许多生前好友都纷纷前来出席参加。久未露面的 张闽 ,一出现在会场,便引起了更多影迷的关注。
因为,这位走红于80年代的电影明星,远离观众和影迷的视线,的确已经很久很久了。而且这期间我们曾看到过许多关于她的不实传闻,甚至还有传她已经去世的消息,真是令人气愤。而现在,当看到她健 健康 康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我想更多影迷的心中,都充满欣慰吧?尽管她与之前相比,的确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那份淡雅的气质,却依然如昨。
张闽是上影厂的弟子,她的父母都是上影厂的老演员老戏骨。她的父亲史原曾经在大家所熟悉的众多老电影中扮演角色,如《上饶集中营》、《闽江橘子红》、《今天我休息》、《阿Q正传》、《城南旧事》等,尤其是《今天我休息》中的罗爱兰,和《阿Q正传》中的土谷祠老人,留给观众的印象十分深刻。
张闽的母亲罗静宜也曾在《舞台姐妹》等电影中出演角色。
张闽 从小受父母的影响,一直很想当演员。但她1973年从上海东方中学毕业后,却被分配到了一家百货公司上班。可是爱好文艺的 张闽 并未放弃对表演艺术的追求,业余时间她拜著名配音演员邱岳峰为师,进步很快。后来她在上海工人业余话剧团主演话剧《屋外有热流》受到观众好评,也引起了上影厂一些导演的注意。
说吴贻弓是张闽艺术之路的伯乐,这话一点也不假。正是因为吴贻弓导演的慧眼识珠,才使得 张闽 有了走上银幕的机会。1980年,吴贻弓导演执导《巴山夜雨》,影片中有个悲情的农村姑娘名叫杏花,吴贻弓导演便找到了 张闽 ,并将这个戏份很重的角色交给了她。
张闽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在石灵、仲星火等一帮老戏骨的帮助下,非常出色地完成了表演任务。从此,她在影坛发展一发不可收拾,接连参演了《青春万岁》、《邮缘》、《午夜两点》、《杨乃武与小白菜》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剧,并成为了80年代颇为走红的电影明星。
1983年,吴贻弓导演执导《城南旧事》时,再次找到张闽,邀她在其中扮演失去女儿的疯女人,张闽又一次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表演任务,塑造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银幕角色。
不过时间进入90年代后,张闽却突然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了,而且长时间都没有她的确切消息,令关心和喜爱她的观众十分担心。实际上这些年张闽一直都在国外。虽然没有再继续从事表演事业,但却生活得很好。
如今她63岁,终于再次出现在了观众面前,很是令人感到高兴。在此希望她身体 健康 ,永葆青春,希望有机会能在银幕上再次看到她所塑造的新角色。
另外在本次纪念会上,我们还再次看到了在电影《城南旧事》中扮演小英子的沈洁。当年的小姑娘,如今也47岁了,不过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却依然是那么的清澈迷人。
原上影厂演员剧团团长、著名电影演员向梅也出现在了吴贻弓导演的纪念会上,她和张闽、沈洁等一起,表达了对吴贻弓导演的深切怀念。
亲爱的朋友们,请问大家还记得《城南旧事》这部电影吗?还记得演员张闽和沈洁吗?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朋友进行互动吧。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打赏。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