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四个春天电影(北漂大叔为父母拍出的高分电影)
非科班出身、“北漂大叔为父母拍出高分电影”、赵薇、黄渤、陈坤、周冬雨、章宇、等组团力挺,种种“奇迹”均指向同一部电影——《四个春天》。
这部从家庭录像开始的纪录片电影,用平和的私人影像呈现,给大众带来了最纯粹最温暖的感动。豆瓣8.8,超过91%的评分观众给出了4星以上。网名“起床,吃饭”的《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也写下了简单有力的短评,“我自己的片子,我打五星”。
作为2018年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惊人首作”奖,陆庆屹在获奖时表示,“我觉得应该是我爸妈获得这个奖项,他们有用板砖(FIRST青年影展奖杯)拍掉生活一切苦难的勇气”。
他同时鼓励大家都能做自己生活的记录者。影片中,陆庆屹年逾古稀的父母恩爱幸福,他们将岁月的苦难化为财富,展现出超乎常人的乐观、豁达、坚韧与感染力。历时6年制作完成,陆庆屹将父母从贵州独山老家接来北京参加《四个春天》影片试映,方才释然,“对于这个片子来说,我觉得我已经完成了。”
▲电影《四个春天》导演陆庆屹(中)携父母参加北京试映
两篇日记带来的高分电影
这种真挚的热情促使陆庆屹开始回顾父母习以为常的“普通生活“,他决定重新审视这种日常——自己“是留恋这些东西的”。于是,从2013年开始,每年春节回家,陆庆屹都拿起摄像机跟拍父母,他想把拍摄的素材作为家庭影像,“挽留”一些流逝的时光。
渐渐,经过两年春节过年回家的拍摄,陆庆屹发现自己对电影制作产生越来越大的兴趣,“我心里有很多想表达的东西,电影是可以做到并且我可以做好的”。而这时一篇关于侯孝贤的访谈更是坚定了他的方向,“你想拍电影就去拍啊,你不拍怎么知道开始”。
于是陆庆屹有了要为自己父母拍部电影的大胆想法。他辞去所有工作,买来很多书,自己研究拍摄技术,了解更多关于电影和电影制作的知识。
中间,姐姐去世。父母“一下迅速衰老”,陆庆屹告诉自己得坚强一些,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慢慢得“接受生死”,他决定要赶在父母老去之前让他们看见这部影片。
时不我待。经历“四个春天”的素材,陆庆屹回到北京,整整一年零八个月把自己关在房间,学习、研究、做剪辑,每天16个小时。他告诉麻辣鱼,从一开始想记录整个独山的社会生态和环境变迁到想要描绘小县城的状况,自己的亲戚、家族、街坊,到几经思路才决定集中在某一个清晰的时间线上去讲述——每个春天里,年逾古稀的父母为主角,哥哥、姐姐、亲戚作配角,一个家庭喜怒哀乐的人生百态。
被问到作为导演和拍摄对象的亲人,如何在情感分寸上做把控,陆庆屹的回答质朴而坦诚,“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抽离感,没有完全跳脱出来。只是我在做(记录家庭生活)这件事情,他们知道,仅此而已”。
在尤伦斯的第一场放映中,制片人赵珣也被这部片子打动了,她希望影片能被更多人看到,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到陆庆屹。后来,赵珣与制片人王立学(《白日焰火》、《暴雪将至》、《栀子花开》制片人)一起为影片组建了后期团队,并着手龙标申请等后续院线计划。
于是,后期团队在保留影片质朴细腻特质的同时,从剪辑、调色、声音多个方面对影片进行技术上的完善,将影片整体质量提升到符合院线发行的标准。从私人记录到院线上映,8.8分的纪录片电影就这样诞生了。
不刻意回避伤痛
《四个春天》里,当第一个春天即将结束,两位老人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健康问题。第二年,身体不好的姐姐陆庆伟得了一场大病,在 2014 年 10 月去世。陆庆屹用镜头记录下了沉默难言的母亲和父亲。第三个春天,没有往常那样丰盛的年夜饭,父亲一遍遍观看他在上世纪90年代记录下的家庭录像。
在陆庆屹的平静叙述中,尽管轻描淡写,姐姐的去世无疑是影响片子走向和内容质感很大的因素。是否有想过在剪辑时回避这部分?
陆庆屹没有掩饰他的脆弱。他说,其实有一个月时间,自己没法面对那部分素材,但是,这个片子是想献给自己的父母和家庭的,所以无论怎样都要完成。本身一家人团聚的时间就少,在那种时刻能看到人在面对这种无奈的情形下,都应该有的一些反应,“不管怎么样,这就是生活。”
他继续补充道,那时候从沈阳过来送别姐姐的二十几个朋友和背着鼓走十几里山路来唱丧歌的两位老人,其实都是自己想要留住的“不能忘记的恩情”。陆庆屹说,处在这个社会里,有那么多人,他们为你做的这些事情,其实都应该记下来,除了悲伤之外,应该还要有更大的勇气,“悲痛不能一直被刻意回避掉”。
而从第三个春天开始,影片加入一家人在二十年前就保留下来的家庭录影,有彼时健在的姐姐、芳华之年的哥哥和更年轻的父母,一家人围炉夜话的过往,伴有文案或解说,并由父亲配上音乐,这些并非出自陆庆屹之手的陈旧影像,不仅有效拓展了背景信息量,让时光更有温度和厚度,同时让影片整体更为抓人。
▲导演陆庆屹与哥哥、姐姐合照
陆庆屹回忆,姐姐走后那一年,父母常常伴着之前的照片和录像回忆往昔,家里不时笼罩着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之感,“我虽然拍了4年,但呈现的是将近20年的家庭变化,很多东西不是我拍的,但是他们记录下来让我在脑中填补这段生活,这对我来说很幸福。”
而这也可能是影片在观众心中泛起涟漪的原因吧,陆庆屹不无感慨,作为人本身,在油盐酱醋、生老病死这些最基本的需求和规律之下,我们可能还有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当你看到这种选择是让人变得更豁达,找到一种精神出口之后,可能生活会更有意味和趣味吧。”
对他们来说就是生活
处女作收获如此不俗口碑,“但对于我来说,能带父母来北京看片,就已经成功了。我的成功就仅限于此了。”陆庆屹肯定地说,这个电影能在全国上映,对父母的生活也没有任何影响。
一年前他们看完片子,母亲李桂贤难得娇羞,“早知道就穿的好看一点了”,而内向的父亲表达一句,谢谢我的小儿子,再看到边上负责给影片编曲和音乐部分的哥哥陆庆松,继而补充道:“也谢谢我的大儿子。”质朴和温暖萦绕其中。
之后父母回到贵州老家,旅游,劳作,对歌,继续各种新尝试。他们把女儿的坟前收拾得像一个小花园,还在坟边种了辣椒。
▲从左至右:哥哥、父母、导演
陆庆屹笑着解释,这本身就是他们的生活,很普通的生活,他们太忙了,种花种草,每天都没有停歇,所以(自己“主演”的电影全国上映)这种事情对他们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吧。
“因为这实际上对他们来说就像家里有个人多了一个玩具,就这样而已,和种的葡萄收获了葡萄,种了南瓜收获了南瓜,这个感觉是差不多的吧”。
他又举了一个例子,更早的一个春节,自己跟母亲说可以看一下剪完的片子,她说好啊,那时候说吃完饭再看,然后吃完饭出来就忘了。陆庆屹笑笑,“这个事情就忘了一年,他们也没太当一回事”。
而对于陆庆屹说来,这部自学剪辑后的纪录片处女作《四个春天》也算是送给父母让他们安心的礼物。16岁叛逆离家,母亲对陆庆屹的告诫是“第一你不要死,二不要犯罪”。如今北漂30年,根据兴趣各种职业尝遍,也仍在未婚阶段,陆庆屹说,父母给了自己充足的选择权,“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都让我去做,并且在这个其中给我参考,尊重我的选择,从来没有阻止过我”。
陆庆屹曾说,每个普通的家庭都有它的诗意,“我们走过很多地方,领略过无数风景,但最后只有家最难以忘怀。希望不论我们走过天涯海角,始终不忘心中柔软。”
第四个春天,母亲重新烤起腊肠,每年都会在陆家过冬的燕子也飞了回来,第一个春天栽种下的腊梅花也开花了。影片结尾,两位老人在女儿的墓前跳起了舞,唱起了歌,陆家的生活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就像李桂贤在电影结尾时唱的那首歌:“在我心灵深处,开着一朵玫瑰,但愿你天长地久,永远永远把我伴随”。
B. 《七人乐队》开幕FIRST,青年影展重温时代经典,这部电影讲了什么
《七人乐队》这部影片作为FIRST电影节开幕的影片,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热议。这部影片在青年影展上重温时代经典,给很多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也对香港有了更好和更深的了解。这部影片采取单元的模式,由7个单元组成里面包含了各个部分的经典。有很多出色的表现和镜头,让大家回顾香港过去的精彩风貌,非常的不错。
在这部电影中或多或少会引起大家的思考,会让大家看到香港的过去以及香港的未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通过影片可以让大家回到过去,感受过去香港的发展以及现在香港发展的繁荣。这一路走来都不容易有很多人的付出,这些东西值得大家表扬和点赞的。
C.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上映,都有哪些令人期待的看点
导演刘汉祥透露,影片的拍摄初衷是因他对于亲子教育的困惑,但拍完三个少年打冰球的故事后,他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
就像片中曲瑞晨的母亲所说:“我们也不告诉他正确答案是什么,因为可能我们穷尽自己的一生,也在寻找我们人生的正确答案”。现场观众对于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家庭教育困境和不断探寻人生答案的过程也感同身受,对电影的品质赞不绝口。
映后采访中,有位小朋友说,当片中的冰球少年在赛场上遇到挫折时并没有倒下,而是继续坚持冰球之路,让他特别感动。影片拍摄历时三年,没有脚本,没有排演,素材完全来自几组家庭真实的生活状态,而正是因为这种真实的力量,才最打动人。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深圳首映现场。主办方供图
▲成都首映现场,观众为北京冬奥助力。主办方供图
▲冰球少年参加影片深圳首映。主办方供图
━━━━━
关于《冰上时刻》
▲纪录电影《冰上时刻》将于1月7日正式上映。
影片故事开始于2018年的夏天,北京某俱乐部重组了一支少年冰球队,球队成员是一群2009年出生的孩子。66号于力凡、95号曲瑞晨、97号翟子男逐渐成为了故事的主人公,他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追梦冰雪,从稚子懵懂到少年初长,依然坚持践行着自己的冰球梦想。
而在这背后,他们的父母和家庭也付出了不为人知的努力,和孩子们再一次经历了“成长”的快乐与阵痛。该片曾获得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实验室最佳纪录片提案,并入围IDF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创投项目。据悉,影片将于1月7日与全国观众见面。
━━━━━
纪录片是生命的陪伴,
导演也在寻找答案
导演刘汉祥特地把自己的女儿和家人带到了首映礼现场,谈及为何拍这样一部纪录片,他直言不讳:“2017年,我的女儿出生,作为一个新手爸爸,我不知道如何陪伴她成长,如何教育孩子。拍摄这部纪录片,也是我带着对教育的困惑寻找答案的过程。”
刘汉祥庆幸碰到了曲瑞晨、于力凡、翟子男三位小主人公及他们的家庭,在镜头前,他们非常诚恳、真实地呈现了各自的生活。三年多的拍摄过程,有很多瞬间让刘汉祥感同身受,只是关于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正确答案,他并不确定,“可能我也需要穷尽一生去寻找。”
活动现场,制片人徐秋丽感谢了很多人,从导演、摄影师到被拍摄的家庭,从提供场地便利的冰球俱乐部到后期的剪辑人员、幕后工作人员。一部好看的纪录电影呈现到大家面,很多人为之付出了三年多的努力。
D. 国内比较好的影展
FIRST青年电影展(FIRST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是每年7月份于青海省西宁市举办的具有国际性质的电影赛事,由西宁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FIRST青年电影展致力于推广青年电影人早期作品,鼓励评奖为主。
获奖名单
第12届(2018年)
最佳剧情片
《郊区的鸟》
最佳导演
拉华加《旺扎的雨靴》
最佳演员
池韵《美丽》
最佳艺术探索
《驯马》剪辑·古涛
一种立场
《狂热自白》
最佳纪录片
《四个春天》
最佳剧情短片
《运转法则》
评委会大奖-长片类
《I Am Truly A Drop of Sun on Earth》
评委会大奖-短片类
《Fauve》
特别提及
The Burden
第11届(2017年)
最佳剧情片: 《小寡妇成仙记》
最佳导演: 蔡成杰《小寡妇成仙记》
最佳演员:涂们《老兽》、郑人硕《川流之岛》
最佳纪录片:《囚》
一种立场:《杀瓜》
最佳艺术探索 :《笨鸟》
最佳短片:《野潮》
最佳动画实验片: 《异域》
评委会大奖·长片: 《入黑之时》
评委会大奖·短片: 《于是我们把金鱼放进了泳池》
第10届(2016年)
最佳剧情片:张涛《喜丧》
佳导演奖:张涛《喜丧》
最佳演员奖:孙伊涵《我心雀跃》
最佳艺术探索:马凯《中邪》
最佳短片奖:于镭《造化》
最佳实验/动画奖:赵易《八里沟》
最佳纪录片奖:黎小锋、贾恺《昨日狂想曲》
“一种立场”奖:金行征《消失在黎明前》
评委会大奖(国际短片类):Guido Hendrikx《Among Us》、Klara Kochańska《The Tenants》
评委会大奖(国际长片类):空缺
第09届(2015年)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长片:德格娜《告别》
最佳导演:王一淳《黑处有什么》
最佳纪录片:顾晓刚《种植人生》
最佳演员:赵炳锐《命运速递》
佳艺术贡献奖:翟义祥《还俗》
最佳短片:周钜宏《见光》
评委会大奖(短片):Vlad Marsavin《塞巴斯蒂安》
评委会大奖(长片):Laura Bispuri《处女之誓》
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纪录片:马倩雯《活着》
最佳剧情片:范文翰《原谅》
最佳动画/实验片:张林《鱼》
评委会大奖:Laura Spini《完整的你》
第08届(2014年)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长片:忻钰坤《心迷宫》(原名:《殡棺》)
最佳导演:忻钰坤《心迷宫》
佳演员:黄河《原来你还在》、黄璐《云的模样》
最佳艺术贡献奖:宋晓飞《白相》(摄影)
最佳纪录长片:黄肇邦《子非鱼》
最佳短片:程亮《关于上海的三个短片》
评委会大奖(长片):Tamar van den Dop《Supernova》
评委会大奖(短片):Jean-Bernard Marlin《La Fugue》
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甘剑宇《小学鸡大电影》
最佳纪录片:陈一线《医院里的中国》
最佳实验片:张徐展《阴极射线管的神秘仪式》
评委会大奖:Oscar Sharp《The Karman Line》
第07届(2013年)
青年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郝杰《美姐》
最佳纪录片:傅榆《蓝绿对话实验室》
佳短片:施君涵《华丽缘》
最佳导演:郝杰《美姐》
最佳演员:冯四《美姐》
最佳编剧:郝杰、葛夏《美姐》
最佳摄影:徐伟《甜蜜十八岁》
最佳美术:栗存旺《美姐》
最佳剪辑:高则豪《目击者》
最佳配乐:藤原尚纪《我们永远在这里》
评委会特别奖:高则豪《目击者》
大学生竞赛单元:
最佳剧情片:Brian O’toole《周日早上》
最佳纪录片:阮建恒《沉渔》
最佳动画片:Jonathan Langager《约瑟芬与蟑螂》
最佳实验片:樊梦悦《它的故事》
评委会特别奖:文牧野《BATTLE》
第06届(2012年)
“大学生影展”短片竞赛单元:
最佳实验片:刘方白《9Nine》
最佳纪录片:屈诗航《刘立武》
最佳剧情片:潘智欣《代驾》
最佳动画片:Pablo Serrano《Eso te pasa por borroco》
评委会特别奖:张子龙《西厢》、Jeff Sousa《The Hirosaki Players》
“一戟即中”青年电影推选单元:
最佳剪辑:孟超、孙一凡《顶缸》
最佳摄影:卢晟《这里,那里》
最佳编剧:杨南倩、秦海璐、邓勇星、葛文喆、席然《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音乐:Yongmin moon(韩国)《这里,那里》
最佳美术:李桃《小老头与电影院》
最佳导演:郝杰《光棍儿》
最佳演员:秦海璐《到阜阳六百里》
最佳纪录片:范立欣《归途列车》
最佳故事片:邓勇星《到阜阳六百里》
评委会特别奖:马莉《京生》
E. 你听说过FIRST青年电影展吗
FIRST青年电影展是一个专门发现和推广青年人电影的展览,如今已经举办到第14届,今年的展览是在西宁举行的。
F. 谁能提供历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1、第十四届,1941年,最佳记录片:Churchill‘s Island
2、第十五届,1942年,最佳记录片:《中途岛战役》等四部记录片
3、第十六届,1943年,最佳记录片:《12月7日》(短片),《沙漠胜利》(长片)
4、第十七届,1944年,最佳记录片:《海军陆战队登陆踏拉瓦岛》、《战斗夫人》
5、第十八届,1945年,最佳记录片:《希特勒活着吗?》、《名副其实的光荣》
6、第十九届,1946年,最佳记录片:《命运的种子》(Seeds of Destiny)
7、第二十届,1947年,最佳记录片:《第一步》(短片)(First Steps)、《死亡设计》(长片)
8、第二十一届,1948年,最佳记录片(短片):《走向独立》,最佳记录片(长片):《秘密陆地》
9、第二十二届,1949年,最佳记录片(短片):《生存机会》、《以多抵少》,最佳记录片(长片):《乌地的黎明》
10、第二十三届,1950年,最佳记录片(短片):《朝鲜内情》,最佳记录片(长片):《提坦--米开朗基罗的故事》
11、第二十四届,1951年,最佳记录片(长片):《南太平洋岛风光》
12、第二十五届,1952年,最佳记录片(短片:《邻居们》,最佳记录片(长片):《环绕我们的海洋》
13、第二十六届,1953年,最佳记录片(短片):《阿拉斯加的爱斯基摩人》,最佳记录片(长片):《沙漠奇观》
14、第二十七届,1954年,最佳记录片(短片):《星斯四的孩子们》,最佳记录片(长片):《消失的大草原》
15、第二十八届,1955年,最佳记录片(长片):《海伦.凯勒自己的故事》
16、第二十九届,1956年,最佳记录片(短片):《南北战争的真相》,最佳记录片(长片):《沉默的世界》
17、第三十届,1957年,最佳记录片(长片):《艾伯特.施韦策》
18、第三十一届,1958年,最佳记录片(短片):《女佣人》,最佳记录片(长片):《白色的荒地》
19、第三十二届,1959年,最佳记录片(短片):《玻璃》,最佳记录片(长片):《塞伦吉蒂不会死》
20、第三十三届,1960年,最佳记录片(短片):《吉斯皮纳》,最佳记录片(长片):《飞马》
21、第三十四届,1961年,最佳记录片(短片):《展望》,最佳记录片(长片):《上有天,下有地》
22、第三十五届,1962年,最佳纪录片(短片):《迪伦.托马斯》,最佳纪录片(长片):《黑狐狸》
23、第三十六届,1963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查格尔》,最佳纪录片(长片):《罗伯特.弗罗斯特:一位与众人争吵的情人》
24、第三十七届,1964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来自小石城的几个人》,最佳纪录片(长片):《雅克一伊夫斯.库斯图的没有太阳的世界》
25、第三十八届,1965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活下去!》,最佳纪录片(长片):《埃莉诺、罗斯福的故事》
26、第三十九届,1966年,最佳纪录片(短片):《到明天就是一年了》,最佳纪录片(长片):《战争游戏》
27、第四十届,1967年,最佳纪录片(短片):《红木树》,最佳纪录片(长片):《安德森队伍》
28、第四十一届,1968年,最佳纪录片(短片):《人为什么创造》,最佳纪录片(长片):《自己的历程》
29、第四十二届,1969年,最佳纪录片(短片):《1968年的捷克斯洛伐克》,最佳纪录片(长片):《阿瑟.鲁宾斯坦一热爱生活》
30、第四十三届,1970年,最佳纪录片(短片):《访问我的老战士》,最佳纪录片(长片):《伍德斯托克》
31、第四十四届,1971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暗哨》,最佳纪录片(长片):《赫尔斯特龙记事》
32、第四十五届,1972年,最佳纪录片(短片):《这个极小世界》,最佳纪录片(长片):《马乔》
33、第四十六届,1973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普林斯顿:寻找答案》,最佳纪录片(长片):《伟大的美国牧童》
34、第四十七届,1974年,最佳纪录片(短片):《不》,最佳纪录片(长片):《心灵与精神》
35、第四十八届,1975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比赛结果》,最佳纪录片(长片):《从珠穆朗峰滑下来的人》
36、第四十九届,1976年,最佳纪录片(短片):《计算我们的日子》,最佳纪录片(长片):《美国哈兰县》
37、第五十届,1977年,最佳纪录片(短片):《严肃是我的敌人》
38、第五十一届,1978年,最佳纪录片(短片):《戈萨默.康多的逃跑》,最佳纪录片(长片):《吓人的真相》
39、第五十二届,1979年,最佳纪录片(短片):《保罗.罗伯逊:对一位艺术家的歌颂》,最佳纪录片(长片):《最好的孩子》
40、第五十三届,1980年,最佳纪录片:《从东方伟人到莫扎特:艾萨克.斯特恩在中国》
41、第五十四届,1981年,最佳纪录片(短片):《协调一致》,最佳纪录片(长片):《灭绝种族的大屠杀》
42、第五十五届,1982年,最佳纪录片(短片):《如果你热爱这个星球》,最佳纪录片(长片):《又一个孩子失踪》
43、第五十六届,1983年,最佳纪录片(短片):《5点15分的弗拉明戈舞》,最佳纪录片(长片):《他想让我跳舞》
44、第89届,2018年,《辛普森:美国制造》、《海上火焰》、《我不是你的黑鬼》、《生活,动画》、《第十三修正案》
45、第91届,2019年,最佳纪录长片:《徒手攀岩》
(6)first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扩展阅读:
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是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Academy Awards),也就是奥斯卡金像奖(Oscars)设置的一个电影成就奖项之一,从1942年设置起至今。
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影艺学院)7日宣布对奥斯卡奖部分评奖规则修改调整,此举将对纪录片、动画片、最佳影片等奖项的评选产生影响。
影艺学院对纪录长片的规则进行重大修改,多集纪录片将不能再参加纪录长片评选。如果按照此规则,2017年2月刚刚夺得第89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的《辛普森:美国制造》将无缘入选提名。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
G. 有哪些从First青年影展中走出去的导演
FIRST是“电影节”,重点发掘处女作的电影节;FIRST是“竞技场”,世界青年电影的行业标尺;FIRST是“实验室”,青年电影的多样本诞生地。FIRST青年电影展诞生于2006年,它的前身是创办于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学生影像节。
之后他斩获了First青年电影节最佳剧情长片,本人也获得了最佳导演奖。就凭这个奖,就足以看出,First青年电影节的评委和主办方,有多大的魄力!当然,忻钰坤也的确没让大家失望,他的新片《暴烈无声》更加让人们喜欢,绝对能成为中国黑色犯罪片的代表作品之一。
H. 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纪录片是
第一部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纪录片是《通过水下18米》。此片一出,立马在戛纳电影节引起轰动,并一举夺得金棕榈奖。这也是戛纳电影节首次将金棕榈奖颁给一部纪录片,而库斯托获得了这份殊荣。同时,该片也获得了第二十九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称号。
I. 威尼斯电影节具体有哪些奖项电影节的由来有何历史
J. 世界五大电影节
世界五大电影节
威尼斯电影节
创办于 1932 年, 是世界上第一个国际电影节。该电影节每年 8 至 9 月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奖项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短片、最有娱乐性影片、最感动人影片、最佳外国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男女演员等。
戛纳国际电影节
每年春季在法国东南部海滨小城戛纳举行, 它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电影节设有“金棕榈奖”, 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科教片和最佳美术片等。
柏林国际电影节
1950 年在原西柏林创办, 此后每年 2 月在柏林举行。该电影节的奖项有金熊奖、银熊奖、评委会奖、特别奖等, 分别授予最佳故事片、最佳短片、最佳导演和男女最佳演员。
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
这是世界上历史最久的电影节之一。1946年第1届至194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的马里安温泉举行。1950年第5届改在疗养地卡罗维发利举行。1958年以前,除1953年和1955年未举行外,每年举办一次。1959年改为两年一次,在6-7月之间举行,为期两周。
每届电影节都有30-40个国家参加,放映大量影片。电影节的主要目地是为和平、为人类幸福、为各国自由而斗争,与不道德的影片作斗争。主要活动项目有:举行评奖工作;举行观摩映出并召开座谈会;举办回顾展;开办电影市场、推销影片。
卡罗维发利电影节的最高奖是“水晶地球仪奖”。其次有评委会特别奖和“利迪策玫瑰奖”。利迪策是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个村庄名字,1942年德国法西斯屠杀了该村的居民并烧光全村。电影节组织者为了纪念反法西斯的胜利而设立此奖。这些奖分别授予最佳影片、导演、男女演员、编剧、摄影等。中国从1950年起参加并多次获奖。这是我国最早参加的一个电影节。1988年,我国导影谢晋执导的影片《芙蓉镇》在第2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
1977 年创办, 每年 8 月、9 月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举行。该电影节从第 2 届起举行评奖活动, 故事片设美洲大奖、男女演员奖、评委会特别奖; 短片设蒙特利尔大奖、评委会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