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席65届戛纳电影节的中国女星有哪些
您好:
2012年第65届戛纳电影节于5.16-5.27在法国戛纳举行。中国女星范冰冰、李冰冰、郝蕾、周迅、张柏芝等齐齐亮相。
戛纳国际电影节(英文:Canne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法文:Festival De
Cannes),亦译作坎城国际电影节,创立于1946年,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与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也称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是“金棕榈奖”。
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每年五月中旬举办,为期12天左右,其间除影片竞赛外,市场展亦同时进行。电影节分为六个单元:“正式竞赛”,“导演双周”,“一种注视”,“影评人周”,“法国电影新貌”和“会外市场展”。
自开办以来,戛纳国际电影节始终坚持其创立初衷即推动电影节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国际舞台。除了对电影节初衷的坚持,电影节也准备好接收新的概念想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电影节在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也一直在进步发展,他们致力于发现电影行业新人并且为电影节创造一个交流与创造的平台。
参考 戛纳国际电影节——网络
2. 「双冰」红毯妆容PK 范爷完胜李冰冰
【导读】李冰冰和范冰冰都走过戛纳红毯,已经参加过四届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双冰」红毯妆容对比谁胜谁负呢?
范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此时的范冰冰脸上还是有点baby face,身材较丰满;
2. 妆容主打优雅裸妆范儿;
3. 根根分明的卷翘睫毛以及轻微泛粉红色系的烟熏眼妆已经是“范爷”的经典妆容标志了。
2011年戛纳美妆:范冰冰VS李冰冰
2011年第64届法国戛纳电影节上,范冰冰的造型还是走中国风,一袭仙鹤呈祥图案的正红色曳地礼服搭配性感妆容华美大气。李冰冰则以中分发髻饥蚂仿搭配典雅、淑女的妆容走上红毯。
范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范冰冰白如雪的肌肤;
2. 淡金棕色的烟熏妆搭配浓密卷翘的睫毛;
3. 全包式黑色眼线,眼头处用白色微微提亮;
4. 丝绒质感般的大红唇以及红色美甲。
李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优雅的中分发髻;
2. 眼妆重点强调浓密卷翘的睫毛以及上眼线;
3. 略带光泽的粉色唇膏。
2012年戛纳美妆:范冰冰VS李冰冰
2012年第65届戛纳电影节,范冰冰此次选择穿上“中国元素”的裹身曳地鱼尾“瓷器裙”。为搭配这身独具匠心的长裙范冰冰的发饰特别梳成唐代女子双垂髻发式,更显精巧别致。
乘坐成龙的私人专机飞抵戛纳的李冰冰,并没有选择大热的红唇大浓妆,清淡的烂纤妆容搭配蓬松盘发,整体造型清新淡雅。
范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仕女造型:唐代女子双垂髻发式
2. 妆容整体上更加清透;
3. 瓷器般无暇的脸庞,透著少女般的 *** 与剔透;
4. 明媚的橘色唇妆;
5. 根根分明的卷翘睫毛。
李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清雅系裸妆;
2. 贴近肤色的自然底妆;
3. 鲜亮甜美的橘色唇妆。
2013年范冰冰身着粉色缎面拽地礼裙亮相戛纳
范冰冰红毯妆扮解析:
1. 蜜桃般的亲和公主妆;
2. 整个妆容并不强调艳丽的颜色,反之凸显白皙、光感的肤质;
3. 芭比式眼妆和精致深邃的眼线;
4. 橘粉色的水润唇妆。
在2013年第66届戛纳电影节红毯上,范冰冰物橡又一次成为了菲林女王,整体妆容清新之中又透露出性感美艳气息,展现出蜜桃般的亲和公主范儿。
3. 范冰冰戛纳电影节拿的什么包
范冰冰手拿的是范冰冰曾经在64届戛纳红毯拿过的同款Louis VuittonMini硬壳包,
范冰冰和路易·威登的渊源颇深,因为她是LV ALMA包包的代言人
路易威登Mini硬壳包毫无疑问是红毯必杀法宝,很多女星都很爱在礼服红毯的场合配上这样的一只小包,气场十足。Mini硬壳包,硬朗的外观,以及精巧的设计感,不仅小巧玲珑,更为整身礼服增色不少。
5月15日,第66届戛纳电影节开幕红毯,范冰冰穿Louis Vuitton缎面亮片抹胸裙亮相。手拿的正是路易威登Mini硬壳包。
4.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历届华人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记录:
一、主竞赛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6年(第59届):王家卫
2、评审团成员
1997年(第50届):巩俐
1998年(第51届):陈凯歌
2001年(第54届):杨德昌
2002年(第55届):杨紫琼
2003年(第56届):姜文
2004年(第57届):徐克
2005年(第58届):吴宇森
2006年(第59届):章子怡
2007年(第60届):张曼玉
2009年(第62届):舒淇
2011年(第64届):杜琪峰、施南生
2013年(第66届):李安
2014年(第67届):贾樟柯
2017年(第70届):范冰冰
2018年(第71届):张震
二、一种关注单元
评审团成员
2013年(第66届):章子怡
三、短片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5年(第58届):杨德昌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四、电影基石单元
1、评审团主席
2007年(第60届):贾樟柯
2008年(第61届):侯孝贤
2、评审团成员
2009年(第62届):章子怡
戛纳电影节的创办初期
20世纪30年代末,法国有感于当时德国、意大利高涨的法西斯主义气焰。1936年,德国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大力运作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拍摄当年的柏林奥运会。
1938年,德国纪录片《奥林匹亚》(Olympia)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夺下最佳外国影片“墨索里尼杯”。
于是法国公共行政及艺术部部长尚·杰伊(Jean Zay)接受菲利普·艾蓝杰(Philippe Erlanger)的建议,决定在戛纳创立新的国际电影节,全名为“国际电影节”(Festival International Du Film)。选择戛纳作为举办地点是因为气候舒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