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天堂 > 首位在夏纳电影节封后的女明星

首位在夏纳电影节封后的女明星

发布时间:2023-09-06 18:58:01

Ⅰ 戛纳影后有哪些

影后张曼玉是一个天才的演员,她对于各种角色都能驾轻熟就,在早期更是出演过很多搞笑幽默的角色,成为很多人心目中的难忘影像。张曼玉也是迄今华语影坛获奖最多的电影演员,奖项涵盖十余个国际影展。她曾获过5次台湾金马奖,5次香港金像奖,一次柏林影展银熊奖,一个戛纳电影最佳女演员,至今都是亚洲唯一一个戛纳影后,获奖记录迄今没有人能与之持平。2004年5月23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荣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不仅宣告了亚洲首位戛纳影后诞生,也是华语演员首次因主演西方作品而获得国际大奖。戛纳评审团主席昆汀·塔伦蒂诺给予评价:“张曼玉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对于戛纳影后给她几乎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她的表现毫无疑问值得这个荣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巩俐在中国影坛可谓是独领风骚,被誉为中国影后、“第五代电影缪斯女神”,是国内影坛仿山最成功的女神之一,她出演过许多著名的电影,塑造了许多经典的角色,拿到备兆中过许多国际国内的大奖。她凭借《秋菊打官司》不仅荣膺中国“金鸡”、“百花”双料影后,还拿了威尼斯影后,她主演的电影《红高粱》、《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分别获得金熊奖、金狮奖、金棕榈奖,成为世界影史第二位主演影片包揽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的演员。她是奥斯卡委员会委员,她担任过柏林国际电影节主席、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席、东京国际电影节主席和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她是首位担任三大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的华人。巩俐被誉为“戛纳的亲女儿”,今年戛纳电影节红毯是开场嘉宾猜州,法国官方电视台给了她两分钟的镜头。

Ⅱ 亚洲第一位戛纳影后,穿背心走红毯,拿影后超10次。你怎么看

大多数明星在走红毯的时候都会精心打扮,穿着非常昂贵的晚礼服,化着浓妆。刻意的目的不过是将自己的外表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有些人却不把这当回事。

所以有时候对你重要的东西对别人可能并不那么重要。这位没有登上戛纳红毯的亚洲女演员也是第一个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奖的亚洲女演员。她在红毯上直接穿了一件背心,不仅没有穿正式礼服,而且很随意。

那个女演员是张曼玉。在影片中她的成就有多高,也许我们记住她的无敌美,但事实上在这方面的很好,得到女王的数量超过10次,做你想做的事,她不把戛纳的时候同样的事情,但不得不说的是,她是。2004年,她主演的法国电影《洁癖》入选戛纳电影节。当受邀参加戛纳电影节时,每个人都以为张曼玉会精心打扮出席,毕竟她很漂亮,打扮起来就能让观众眼花缭乱。

但她的外表是清纯的,每一闪一笑都反映了每个人的心底。后来,当他与周星驰合演电影《义海雄风》时,他确实以他的美貌惊艳了观众。自出道以来,他已获得5个最佳女主角奖,4个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柏林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的所有最佳女主角奖。在国际电影节上成为最佳女演员对她来说算不了什么。

现年56岁的她依然是单身。她之前曾嫁给一个比她大9岁的男人。在事业高峰时结婚是一种自发性的表现。

Ⅲ 张曼玉的隐退,是华语电影最大的遗憾

文丨April


华语电影圈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张曼玉巅峰隐退。


1992年,二十八岁的张曼玉凭借此片获得柏林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银熊奖,一战封神。



能够主演《阮玲玉》这样的传记片对于任竖梁滑何一个女演员来说都是极其幸运之事。她是这部影片的绝对中心,是导演关锦鹏和编剧邱刚健创作的核心用力点,其余一余腊众大小人物都要陪衬她烘托她,围绕着她打转,仿佛各人都有一道光打在她身上,照见她的不同面向。



就人物精雕细琢的程度及其所折射的光华而言,《阮玲玉》之于张曼玉不亚于《霸王别姬》之于张国荣。影片中的数场戏中戏(尤其是复演《神女》中点烟的那组镜头),影片接近结尾处的那场交际舞,以及贯穿影片始终的大量特写,都显示了表演者让人叹为观止的肢体和表情的表现力和控制能力。



但这还不是这部影片的表演之魂。作为一名女演员与另一名女演员隔着半个多世纪的对话,《阮玲玉》借张曼玉之力在华语电影中重新诠释了女演员的性感。一个死于「人言可畏」的女星,在这种重新诠释中散发出一种主体性的光芒。


在影片的纪录部分,张曼玉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阮玲玉身上「骚到骨头里」的魅力和迷人的笑,我们被《阮玲玉》吸引,恐怕首先是被张曼玉表演出来的性感吸引。



在文本层面,这种性感参考的是好莱坞的德裔女演员玛琳·黛德丽(参见影片中阮玲玉和蔡楚生的对话),在表演层面,张曼玉将一种具有攻击性和杀伤力的性魅力潜藏在绵柔温润的外表之下,于无形中俘获他人的欲望,而避免成为欲望的对象。



无论中外电影中,女演员的性感普遍难逃一种被凝视被观看的客体性,「性感尤物」和「花瓶」这样的修辞,指向的都是这种客体性。但观众绝不会将这样的词用在张曼玉的阮玲玉身上,她的性感极具张力又同时拒绝男性凝视,这是阮玲玉这一角色的反抗性和《阮玲玉》一片的反叛性的影像核心,虽然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达出来的。



《阮玲玉》在张曼玉的职业生涯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此前她已经累积了近五十部影片的表演经验,距离《旺角卡门》这部对她的表演具有启蒙意义(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开窍」)的影片也已过去三年时间。人们已经在她的数部作品中,并将在她更多的作品中看到一个天才演员的层层蜕变和步步成长。


我们能从张曼玉身上观察到一个天才女演员和香港电影之间复杂的互相影响。



其一,是香港电影工业对女明星个人的千锤百炼,既包含了高强度和高产量,也包含了「花瓶」这种性别刻板角色的重复性输出,在这种工业中,绝大多数女演员,尤其是在工业中被归类为性感的女演员(比如王祖贤、钟楚红)都不可避免地重复花瓶的命运,以巅峰期一年十部影片左右的产量渣宴生产着类型角色,并在人到中年后退出行业。张曼玉在刚出道的四五年间,也一直挣扎在「花瓶」的帽子下;



其二,是香港电影在艺术维度上对天才演员的发掘和滋养。是王家卫发现了张曼玉身上天才的一面,并指点了她,同样,也是王家卫启蒙和指点了梁朝伟(参见《阿飞正传》结尾两分钟的长镜头)。


王家卫对张曼玉的指点,其实就是提供给她足够的表演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演员可以摆脱「动作——反应」的工业惯性,使表演成为表达。于是有了《旺角卡门》里那场著名的告别戏,仅靠肢体和表情深入地表达一种极致的情绪,这是一个天才演员的表演特质,这种特质将逐渐形成风格,成为张曼玉日后作品的标签。




其三,是天才的特质得以确认后,作为一种新鲜的能量反哺电影工业。


张曼玉曾说,自从《旺角卡门》让她开窍后,角色仍旧是那些角色,但对她而言一切都不同了。



这仍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今天的人很难想象,张曼玉出演《阮玲玉》的同一年,她一共拍摄了十部影片。《阮玲玉》拍了三个月,是张曼玉第一部同一时间只拍一部戏的影片,之前都是两三部同时拍。而她以这样的速度产出,质量仍然高到不可思议。


1993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张曼玉有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同时提名,从而出现了自己跟自己竞争的凡尔赛局面。一部是这部非常安静的《阮玲玉》,另外一部则是非常热闹的武侠片《新龙门客栈》。



如果说张曼玉是《阮玲玉》的绝对中心,那么到了《新龙门客栈》中,她则展现了一种将所有注意力霸气地拉向自己的能量。她扮演的人肉馒头店老板娘金镶玉,八面玲珑艳光四射,综合了黑色电影中「致命女郎」(femme fatale)的危险性和徐克电影的活泼性,再次拓宽了性感的边界。如果说《阮玲玉》拒绝男性凝视,《新龙门客栈》则是在调戏和挑衅男性凝视。华语电影到目前还找不到一个能超越金镶玉的「类型角色」。



下一年,张曼玉和徐克导演再次合作,出演《青蛇》。《青蛇》仍然关乎性感,张曼玉此次诠释的是一种兼具天真和野性的蛇妖的性感。这个角色在片尾时陡然严肃,她在正面特写镜头里用介于悲悯和轻蔑之间的目光凝视着已经丧失五感的许仙,通过这种主体性意味浓厚的长久凝视,张曼玉让观众在瞬间感受到了小青的觉醒,以及觉醒后面的伤痛。这是一种对男性凝视的报复。



即使放在世界电影里,像张曼玉这样可以将性感演绎得千变万化的女演员也凤毛麟角。多数女演员只能表达一种性感,即她自身的性感向角色的溢出,而张曼玉表达性感更像是角色的灵魂附体。如果试图找出这些千变万化的角色的共同之处,那就是一种岿然不动的主体性。这是来自于张曼玉本人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也可以看作她的作者性。



与此同时,我们还能在这些角色身上看到一种高度精确高度控制的表达能力。自《旺角卡门》之后,我们很难在她的作品中看到失去控制和节制的时候。精确度和控制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黄金时代香港一流演员和一线艺人的共同的自我要求,为达到这种要求的必要努力和付出,通常被人称赞为敬业精神。



张国荣去世后,张曼玉在《电影手册》上追怀他时,有这样一段回忆:


「记得《阿飞正传》的某夜班戏,我特别注意到一件事,我们正准备拍当晚最后的一场戏,当时已临近天光,那场戏讲述我的角色回到那个伤了她心的男人家里,执拾私人物品,镜头是向着我的,你只会看到他的背部,而最后他会离开镜头返回房间,当时每个人都很疲倦,我们心中只想着一件事,便是早点拍完可以回家睡觉,当工作人员忙于打灯及准备镜位时,我看见Leslie独个儿地在彩排,他要练到那走向走廊尽头的脚步声最准确为止。



「《阿》片是早期同步录音港产片的其中一部,当时Leslie已经意识到这些细节对整部电影及演员的重要性,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我必须承认我已静静地向他偷了师,在我日后的电影中大派用场。」



《阮玲玉》之后,张曼玉彻底告别了花瓶身份。此时的她,对内,已经完成了从明星向演员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应该开始于《旺角卡门》,当时她认识到「明星只是一时,演员却是永远」),对外,开始以「奖在我手里,你们讲什么我不理」的态度叱咤香港影坛。


她成为了华语电影中戏路最宽的女演员,什么类型的影片和角色都能演,也不依赖任何导演,不和任何一位导演长期绑定。很多时候不是导演在加持她,而是她在加持导演。只要她出现在影片里,她就能自动成为影片的能量中心,牢牢抓住观众的视线。



1996年,张曼玉出演《甜蜜蜜》,那个又哭又笑地确认豹哥尸体的特写长镜头将她的演技推向了神坛。



这个镜头她本人并不够满意,熟悉她作品的观众或许还能想起这样一组谱系来,除了上面提到的《旺角卡门》和《青蛇》,还有《爱在别乡的季节》里她终于拿到签证后对着梁家辉喜极而泣的镜头,《滚滚红尘》里她去陋室里看望林青霞、两人相拥时笑中带泪的镜头,以及《东邪西毒》里肝肠寸断、仿佛生命在一寸寸枯萎的镜头。



导演们多喜欢用特写长镜头来表现这些片段,这种镜头选择或许未必是影片美学的内在要求,而是为了记录下张曼玉表演的完整性,一种混合了爆发力和控制力、深度和丰富度的完整性,并将之作为影像上的华点。



在华语电影界,像张曼玉这样戏路宽广而表演风格又深而细的女演员,找不到第二个。即使在男演员中,能够跟她对标的,似乎也只有一个梁朝伟。而这两人,风格既可以对接,早年又同样受益于王家卫的点拨,却造化弄人般地在多部共同出演的影片中擦肩而过,一直要等到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才有了第一次对手戏的合作。



《花样年华》是一部彻底的二人戏,所有的表演张力都要在两个演员之间发生。影片的大设计是束缚感,用紧身的旗袍和西装束缚住两人的身体,将禁忌之恋的表达出口紧紧局限在微表情和微动作上。但在创作方法上却是王家卫将王氏即兴创作方法贯彻得最彻底的一部影片。


张曼玉在这部戏拍摄的前期可能遭受了《旺角卡门》以来最大的挫折,她以往的表演方法建立在对人物的完全掌握上,而这次在《花样年华》的片场她对人物几乎毫无掌握。



习惯了王家卫的梁朝伟则表示掌握过多的信息会限制创造力。在两人的搭档关系中,梁朝伟是更放松的那一个,是他的放松能力某种程度上帮助张曼玉进入一种即兴创作的氛围中。而张曼玉是能量更多的那一个,她能激发对方的创作热情。这是一种互补的创作关系。


在张曼玉的作品谱系中,《花样年华》应该是《阮玲玉》之后第二部精雕细琢的影片,而且雕琢程度有过之无不及(拍摄时间长达15个月)。影片展示了一对完全处于同一个交流频率的灵魂搭档,在极细微处来往碰撞的能量流动。这对演员来说,是一种巅峰体验。



《花样年华》的合作,因其难以超越而有一种 历史 终结的意味。其实这部影片在很多层面都有一种 历史 终结的意味。香港电影此时已经盛极而衰,黄金时代悄然落幕,《花样年华》就像是落日余晖中最璀璨的一抹颜色。



张曼玉的艺术生命,很大程度上和香港电影的生命力共生,她本人的创作量已经从九十年代末开始剧烈减产,逐渐进入一种「永远有档期,又永远无档期」的令所有人都既期待又无奈的阶段。已经拍过近八十部影片,演遍各种类型的电影和角色的她,对所有的演出邀请都报以审慎而挑剔的态度,她既因为语言问题拒绝过侯孝贤的《海上花》,也推辞过蔡明亮,更数次拒绝出演好莱坞电影中作为他者的花瓶角色。


就国际影响力而言,张曼玉在欧洲的知名度远远高于她在北美的知名度。1996年,她出演了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独立影片《迷离劫》,在一部虚构的关于电影的电影中扮演她自己。



这部影片在创作上的原动力来自于阿萨亚斯对张曼玉的迷恋,在他眼中,张曼玉的气质既摩登,又有一种默片时代女明星的古典之美。《迷离劫》的故事情节是法国电影圈邀请香港女星张曼玉复演1915年的法国电影《吸血鬼》。



阿萨亚斯巧妙地张曼玉处理成一个镜像角色,影片中法国人将张曼玉视为他者,这是一个东方演员在西方的真实处境。阿萨亚斯有意地暴露这种他者性,并以这名他者为镜,反思法国电影文化的自我中心主义。在这个意义上,《迷离劫》是一名具有自省精神的西方电影作者以最有分寸的方式接近和理解一名东方女演员。



2004年,阿萨亚斯为张曼玉量身定做了一部《清洁》,张曼玉的形象在此片中得到了彻底的去他者化处理。



她扮演了一个嗑药的摇滚歌手(同时也是一个为生活挣扎的母亲),操练着熟练的英语和偶尔的法语及广东话,以彪悍的姿态游走在温哥华、巴黎和伦敦之间。这是一个彻底国际化的形象,既跟移民问题和身份问题毫无关系,也跟东方性感毫无关系,人物由表及里都以硬度与锐度见长。


影评人Roger Ebert说,仅从技术角度而言,世界上也没有几个女演员能胜任这样的角色。张曼玉凭此片在戛纳电影节封后,成为第一位获得戛纳最佳女演员的亚洲演员。



《清洁》是阿萨亚斯对张曼玉爱意深沉的表现(尽管两人当时已经离婚),因为他尽最大的可能让张曼玉在一部西方电影里实现了去他者化,让世界(尤其是欧洲)认可了一位东方女演员非常硬核而纯粹的演技。被他者化,基本上是华人女演员国际化之路的宿命。在华语电影史上,从上个世纪的黄柳霜到这个世纪的巩俐和章子怡,如果想走国际化之路(尤其是进军好莱坞),很难逃脱这样的宿命。



张曼玉或许是华语电影中最高格的演员,任何时候都牢牢把握着自己的主体性,任何时候都不会降格以求。她是许多演员心目中的理想,大概只有演员同行才能真正心知肚明她曾经达到的遥不可及的专业高度,以及支撑这种高度后面的一颗强悍而自由的灵魂。



其实她还是很多人心目中做人的理想。不被盛名所累,从不重复自己,永远活在他人对她的定义和期待之外。


她还曾说过「人不一定要美,美不是一切,它很浪费人生」。当一个人追求自由和有趣时,很多东西都可以抛下,包括这个让世界上多数女性尤其是女明星负累一世的对美的要求。



她甚至也已经抛下了电影,这或许是华语电影的遗憾,但却不是张曼玉的遗憾。

Ⅳ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谁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张曼玉是获得演员荣誉最多的华语电影演员。

Ⅳ 第一位获得戛纳影后的中国人

第一位获得戛纳影后的中国人是张曼玉。

2004年,张曼玉凭借法国电影《清洁》斩获戛纳最佳女主角桂冠,也是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

(5)首位在夏纳电影节封后的女明星扩展阅读:

张曼玉获奖记录

1、国际A类电影节

2007第1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获奖)

2005第29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电影艺术杰出贡献奖(获奖)

2004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清洁》(获奖)

1992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阮玲玉》(获奖)

2、国际B类电影节

1990第8届都灵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爱在别乡的季节》(获奖)

3、法国电影凯撒奖

2005第30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女主角奖《清洁》(提名)

4、台湾电影金马奖

2000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获奖)

1997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甜蜜蜜》(获奖)

1992第2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新龙门客栈》(提名)

1991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阮玲玉》(获奖)

1990第2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奖《滚滚红尘》(获奖)

1989第2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人在纽约》(获奖)

5、香港电影金像奖

2003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英雄》(提名)

2001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获奖)

1998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宋家皇朝》(获奖)

1997第1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甜蜜蜜》(获奖)

1993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阮玲玉》(获奖)

1993第1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新龙门客栈》(提名)

1991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滚滚红尘》(提名)

1991第1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爱在别乡的季节》(提名)

1990第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不脱袜的人》(获奖)

1989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旺角卡门》(提名)

1985第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缘份》(提名)

6、香港电影金紫荆奖

2003第8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奖《英雄》(提名)

2001第6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提名)

1998第3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奖《宋家皇朝》(提名)

1997第2届香港电影金紫荆奖最佳女主角奖《甜蜜蜜》(获奖)

7、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2003第3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受欢迎女演员奖《英雄》(获奖)

2001第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演员奖《花样年华》(获奖)

8、亚太影展

2000第45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提名)

1997第42届亚太影展最佳女主角奖《甜蜜蜜》(获奖)

9、影评人协会奖

2001第2届亚洲影评人协会奖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获奖)

1996第3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女演员奖《甜蜜蜜》(获奖)

1993第3届日本影评人大奖最佳女主角奖《阮玲玉》(获奖)

10、其他电影奖项

2007第14届美国Chlotrudis奖最佳女主角奖《清洁》(提名)

2007香港特区十周年电影选举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获奖)

2005第3届意大利在线电影奖最佳女配角奖《英雄》(提名)

2005第28届美国亚裔国际电影节演艺成就奖(获奖)

2005第31届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二名《清洁》(获奖)

2004第5届美国Cinemarati奖最佳女配角奖《英雄》(提名)

2004第24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表演成就奖(获奖)

2004第30届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第三名《英雄》(获奖)

2002第9届美国Chlotrudis奖最佳女主角奖《花样年华》(提名)

2001第28届巴西SESC电影节最佳外国女演员奖《花样年华》(获奖)

2001第22届德班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花样年华》(获奖)

1992第28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阮玲玉》(获奖)

11、时尚奖项

2008时尚COSMO年度女性大奖(获奖)

2008《VOGUE》杂志时尚偶像大奖(获奖)

2008英国WGSN“影响全球时尚界的十大明星”(获奖)

2007ELLE风尚大典风格偶像奖(获奖)

2006中国风尚大典风尚国际典范奖(获奖)

12、综合奖项

2015美国《娱乐周刊》“影史上被奥斯卡忽视的51个伟大表演”第43位(获奖)

2014日本《电影旬报》“All Time Best百大外国影星”女演员第22位(获奖)

2013美国德州mysanantonio网站“2013年全球最美女人93人”(获奖)

2010《文史参考》影响历史的100位杰出女性(获奖)

2007美国《纽约时报》年度世界影坛22位伟大的表演者(获奖)

2006Oscar Watch网站影史百大最佳表演第29名 (获奖)

2005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获奖)

2005法国《Studio》年度最受欢迎外国女演员第五名(获奖)

2005香港UA院线“全港最高票房电影颁奖典礼1985-2005”全港最高票房女演员第二名(获奖)

2004香港星光大道首批表彰者(获奖)

2004法国巴黎市政府颁发金质奖章(获奖)

2004《大众电影》“中国电影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女明星”(获奖)

19911991年度香港艺术家年奖之银幕演员奖(获奖)

13、电影节评审

2010第10届马拉喀什国际电影节评委(获奖)

2007第6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获奖)

2004第24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获奖)

1999第5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获奖)

1997第4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委(获奖)

Ⅵ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巩俐还是张曼玉

首位在戛纳电影节封后的华人女演员是张曼玉。

2004年5月22日张曼玉凭借《清洁》获得第57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

张曼玉是获得演员荣誉最多的华语电影演员,个人荣誉涵盖十一个国际电影节,并以五届金像影后和电影《甜蜜蜜》九项奖保持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四届金马影后和电影《人在纽约》八项奖保持台湾电影金马奖影后荣誉及主演影片获奖项目最高记录。

1992年凭借《阮玲玉》夺得柏林国际电影节影后,成为中国影史首位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最佳演员,2004年凭借《清洁》成为亚洲影史首位戛纳国际电影节影后,曾出任五个国际电影节的评审。




Ⅶ 中国只有一人称得上戛纳影后,她是谁

她就是张曼玉, 2004年凭借法国片《Clean》获得戛纳电影节影后 ,同时她也是首位获得戛纳影后的华人。

阅读全文

与首位在夏纳电影节封后的女明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韩国卧底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 浏览:450
怜悯电影2018豆瓣 浏览:981
动画电影兰登 浏览:966
床戏什么电影最多 浏览:620
中国第一部从头到尾配乐的电影 浏览:302
3d电影表 浏览:51
韩国电影中毒的结局 浏览:548
怎么看电影中奖 浏览:142
电影镜头法国 浏览:524
看电影电脑老休眠 浏览:522
美国演讲电影 浏览:896
第一次看电影怎么显得不无知 浏览:74
樱花女是哪个电影 浏览:919
电影之旅第一季 浏览:186
你好李焕英电影免费观看3d 浏览:291
美国自慰的电影 浏览:834
最好看的国产动画电影 浏览:320
污系电影电视剧 浏览:812
美国电影高分犯罪电影排行榜 浏览:979
推荐好看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