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电影票房怎么算的
电影票房怎么算?
首先,普遍意义上的电影票房指的就是电影的门票收入,比如你说的卖了10亿人民币。同时也统计观影人次。
只要电影还没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为单位计算。
分利润:
这里只说国内的情况,国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缴5%到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其次要拿出3.3%交营业税,剩下91.7%的钱由电影发行(制片)方和院线方对分,具体如何分要看双方在上映前的具体协议。
目前国内的分账比例是发行方拿43%,院线方拿57%。当然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逐步要与好莱坞接轨,个别大片已经开始阶梯分账了,具体分账方式不尽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钗》,发行方拿45%,票房如果过了5亿,则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1%;
《一九四二》,发行方拿43%,票房如果过了3亿,浮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5%,如果过了8亿,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发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类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莱坞阶梯分账模式是发行方开始拿大头,类似《王的盛宴》这种方法,这样越往后院线方越赚,自然会延长放映时间,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线方的欢迎。而像《一九四二》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对电影有足够的信心,但院线方会失去放映的动力,减少上映时间。
电影的票房是怎么统计,怎么计算票房的?
一个电影不是全世界的电影院都能播放的,他们会授权给各大电影院。卖出的电影票就是用来统计的
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 *** 补贴:主要是 *** 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 *** 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电影票房是怎样计算的
首先,普遍意义上的电影票房指的就是电影的门票收入,比如你说的卖了10亿人民币。同时也统计观影人次。
只要电影还没有下映,收入都算入票房。一般都是以周为单位计算。
分利润:
这里只说国内的情况,国外的不了解。首先票房要上缴5%到国家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其次要拿出3.3%交营业税,剩下91.7%的钱由电影发行(制片)方和院线方对分,具体如何分要看双方在上映前的具体协议。
目前国内的分账比例是发行方拿43%,院线方拿57%。当然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逐步要与好莱坞接轨,个别大片已经开始阶梯分账了,具体分账方式不尽相同。
比如《金陵十三钗》,发行方拿45%,票房如果过了5亿,则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1%;
《一九四二》,发行方拿43%,票房如果过了3亿,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5%,如果过了8亿,超出的部分发行方拿47%;
《王的盛宴》,首周发行方拿43%,第二周拿41%,第三周拿39%,以此类推一直到下映。
一般好莱坞阶梯分账模式是发行方开始拿大头,类似《王的盛宴》这种方法,这样越往后院线方越赚,自然会延长放映时间,越是大片也越受院线方的欢迎。而像《一九四二》这么反著玩的必然是对电影有足够的信心,但院线方会失去放映的动力,减少上映时间。
电影票房计算 电影票房是怎么计算的
每个影片上映期间,购票渠道有很多啊,可以通过各个渠道计算购买电影票的数量和票价。
电影票房怎么算啊
以全国各地电影院票价计算
电影票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般票房数量是这样计算的:
首先定好几十家人气比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选择公映国家的大影院,全国公映就选择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时间(每周、每月),这些影院会把放映某部影片时售出的票数及价格总额计算出来,报给影片发行方,由发行单位统计汇总这个时期的票房。
现在的电影票房是怎么算的
应该是分地区,比如北美,亚洲……然后是分小地区 比如香港,内地……一般是先按周票房计算,然后是月票房,其次是按暑期季度,年度总票房。当然了这些都是指的正规的电影院。
一部电影的票房怎么算
影院收的就是票房了,至于影院给片方多少我就不知道了。爱奇艺应该是把版权买下来的时候就把钱结清了,VIP收的钱就算爱奇艺自己的。
㈡ 电影收入的票房是怎么分配的,演员多少,投资方多少,导演制片人分多少。
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历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在国际上也更具影响力,国产影片单片票房累计收入超20亿、30亿、50亿的电影也不在少数。
影片票房火爆的背后,当然是投资方大赚特赚。比如说一部成本3000万的影片,最终票房达到12.69亿,这部影片就是当时很受欢迎的《泰囧》,影片背后的投资方有一位90后,于宇昂投《泰囧》400万,经票片分账获得的收益为7000万;成本为5亿的《红海行动》,四川人投资百分之十,也就是5000万,最终吸金1.2个亿……
选择想投资的电影→了解项目资料与合同→确定认购金额→打款到出品公司对公账户→签订合同→等待电影上映→电影上映后等分红→会计律师所计算好分红→打款到合同上的银行卡上。
㈢ 票房怎么分成
票房分账说的是电影的票房对放映方,发行方,制作方的三方分成,桥数枝比例为4:4:2。
具体的分成数额都有合同。成本和宣传费三方各算各的,因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成本和宣传费用。再具体的,不同的电影也会不一样。
票房(Box Office)原意指公开出售电影或剧院门票的地方,现代特指电影或戏剧的商业销售情况。电影业中,票房已经成为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用观众人数或门票收入来计算,一般直接用来衡量一部电影的热播程度。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敏敏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毕芹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㈣ 电影票房如何分成
问题一:电影院的一部电影票房是怎么分成怎么算?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PS:这里小票更正一下,最终片方结算所使用的数据,为中数所提供)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手并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3.可分账票房中,电影院及院线提留57%,中影数字提留1-3%的发行代理费。剩余的40-42%归于电影制片方和发行方(大部分情况为40%)。
4.影片的发行方会收取归属制片发行方部分票房的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即为可分账票房的2-6%作为发行代理费。
5.很多情况下,发行方预付影片的宣传发行费用,这时发行方会收取12-20%的代理发行费。如果发行方承诺发行保底、买断发行、预付制作费用等方式,将收取更高的发行代理费用。
6.部分影片同档期处于竞争劣势,出于增加影片排映场次的目的,给影院及院线承诺票房返点。返点一般占到可分账票房的3-5%。
7.制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为:1*(1-0.033-0.05)*40%*(1-0.1)=0.33为一般情况下的制片方分账。
以上情况为例,一部最终票房1亿的影片,回收的票房回款为3300万左右。
附:中国电影的资金其它回收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版权收入:主要指电视放映权和互联网播放版权销售。这部分收入里面,CCTV6的收购费用为140万-400万每部影片,主要根据影片的题材、频道打分制度、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决定。网络版权价格波动较大,从几十万到几百万不等,主要跟观众期待度、演员阵容、最终票房有关。
2.海外销售:主要是海外其他国家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发行收入、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目前较低,增长潜力大。
3.商务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广告、营销合作、活动冠名等方式获得的收入。
4.授权及衍生品:主要是影片形象、片名、重要视觉元素等授权使用,以及版权衍生品的销售收入。
5. *** 补贴:主要是 *** 主导的文化产业补贴、地方 *** 专项补贴等。
6.行业补贴:主要是摄制3D或巨幕格式的影片,票房达到一定数量后,享受专项的行业补贴。票房在5000万到1亿元之间,奖励100万元;票房在1亿到3亿元,奖励200万元;3亿到5亿元,奖励500万元;5亿以上重奖1000万元。
其中,大部分中国影片的资金回收依赖票房分账,可占到影片总收入的80%以上
问题二: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电影院线,简称院线,是指经营者通过掌握相当数量的电影院,在某一城市或地区建立放映网络,垄断某一新版影片的公映,从而获取巨额经济利益的经营体制。
影院,是纯粹放映电影的地方,被院线控制。
发行方,与影院直接接触的,为影片做宣传的,会投入一些费用。
制片方,毋橘腊庸置疑,电影的制造者,最先出钱风险最大,完成电影制作给发行方。
电影分账:院线+影院+发行方+制片方+税收
比例差不多:院线与影院:制片方:发行方:税收=4:3:2:1
问题三: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导演 演员 有自己的片酬 也有可能有分红 院线制片方的的比列是45:55
问题四:想要投资电影分票房,怎么做啊? 最近出来个app可以分票房的,就是幕客,100块就可以投了,挺便宜的倒是。建议你先下着玩玩,投资这种事不要急。
问题五:电影票房分成 电影票房怎么分成 5%电影专项基金,3.3%税,制片方39.43%,院线占52.27%。 制片方和影院的比例不同的片子也不一样的。。。大概就这么分的。。
问题六: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毕伍迹少 没有一定之规。
问题七:电影票房收入中,电影院和制作方如何分成?比例各占多少? 我就说几点,上面回答说的税金和电影专资的比例都对,但是院线拿不到5%的票房,现在院线只能拿到大约2%,甚至很多院线都只拿到1%。然后院线目前对于影院的排片已经无法影响,尤其是签约加盟的私营影院,
问题八:电影票房的收入是归谁所有的 以100块票房为例:
国家直接先扣掉5%做为电影专项基金,3.3%的税款 ,这部分8.3%,就剩下91块半了。
剩下91块半里,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直接分给院线和影院,其中院线大概在5%左右。
院线、影院分完之后,发行方还要收一个发行代理费(发行佣金),目前行规是发行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的5~15%比例都是正常。 票房可分配收入(毛收入)= 总票房 ─ 3%电影基金 ─ 5.5%税款 ─ 院线和影院分成款(38%~43%不等) 发行总可分配收入 = 票房可分配收入 + 其他渠道发行收入 (电视、音像、网络、 *** 奖金、海外……)
发行方要在发行总可分配收入中逐项减掉下面几项内容后,才是片方所得: 1.发行佣金 2.导演或主创明星奖励(有或者没有) 3.代为垫付的发行成本(拷贝费+宣传费等) 4.税金(往来发票都是要交税的)
问题九: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是如何分配的?导演能拿到多少? 10分
问题十:电影票房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一般票房数量是这样计算的:
首先定好几十家人气比较旺的影院,若全球公映就选择公映国家的大影院,全国公映就选择各省市的大影院。
每隔一定的时间(每周、每月),这些影院会把放映某部影片时售出的票数及价格总额计算出来,报给影片发行方,由发行单位统计汇总这个时期的票房。
㈤ 猫眼和淘票票实时票房哪个准确
这个不确定。猫眼、淘票票显示的当日实时票房数据其实都是根据自己的市场份额进行估算的,真正准确的票房数据在电影局旗下的专资办那里,他们也有一个APP,就叫中国电影票房,不过非常不好用。
猫眼、淘票票第二天都会再根据专资办的数据来校正自己的票房,所以一般到第二天回过来看前一天的票房数据会相对准确一些。
㈥ 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提高资金绩效,支持我省电影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衡晌电影管理条例》《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5〕91号)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由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江苏省电影发展,支持开展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收管理工作。
第三条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根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编制预算,以收定支。
第四条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收使用管理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并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五条专项资金的使用采取补助、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式。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江苏省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电影专资委”)由省电影局和省财政厅组成,共同管理专项资金。设区市、县(市)财政及电影主管部门按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做好相关工作。
第七条省财政厅职责:会同省电影局制定专项资金管逗祥理办法;组织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预算;审核专项资金安排建议并按规定下达资金;组织开展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配合省电影局收回省直项目承担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和闲置沉淀的专项资金;公开专项资金预算;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省电影局职责:配合省山拦搏财政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组织项目申报和遴选,提出专项资金分配使用建议;配合省财政厅下达资金,监督专项资金使用,组织项目验收,具体实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收回省直项目承担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和闲置沉淀的专项资金;依法依规公开相关信息;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省电影专资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电影专资办”)职责:承担省电影专资委日常工作,具体负责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收缴库、预决算编制、预算绩效管理、账务核算、票据使用、统计分析、报表报送、票房收入监管、业务培训等工作;负责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省级平台的管理;承接国家电影专资办交办的工作;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设区市、县(市)财政局职责:执行专项资金预算,按国库集中支付规定及时拨付下达资金;组织做好本级项目绩效管理工作;对专项资金政策执行进行监督;配合同级电影主管部门收回本级项目承担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和闲置沉淀的专项资金;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一条设区市、县(市)电影主管部门职责:督促属地影院按规定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组织项目申报,负责审核项目申报主体的信用情况,审核项目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具体监督管理项目执行,负责项目绩效管理,及时将项目实施情况及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等报送省电影局;收回本级项目承担单位未按规定使用和闲置沉淀的专项资金;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实施单位)职责:按规定开展项目申报,对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可行性、科学性、合规性负责,做好项目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主动接受和配合财政、电影主管部门开展项目监督检查、绩效管理等工作;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征收缴库
第十三条根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5〕91号)第七条的规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其电影票房收入的5%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包括对外营业出售电影票的影院、影城、影剧院、礼堂、开放俱乐部,以及环幕、穹幕、水幕、动感、立体、超大银幕等特殊形式电影院。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的电影票房收入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记录的数据核定。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4∶6比例分别缴入中央和省级国库。
第十四条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由省电影专资办负责按月征收。
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于每月8日前,向省电影专资办申报上月电影票房收入和应缴纳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并按省电影专资办指定账户足额上缴资金。
省电影专资办对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上缴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情况进行审核,发现申报不实、少缴纳资金的,应当及时报告省电影局。由省电影局责令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限期补缴,并根据《电影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加收滞纳金。
第十五条省电影专资办应于每月20日前,将本月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实际汇缴到省电影专资办指定账户的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按规定分别缴入中央财政汇缴专户和省财政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由省财政厅及时将省财政非税收入汇缴专户内的资金划转省级国库。征收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应统一使用江苏省非税收入票据。
第十六条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应当按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管理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电影票房收入情况,并按规定如实申报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
第十七条省电影专资办征收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由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
第四章支持范围和分配方式
第十八条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以下领域:
(一)重点国产影片摄制
1.对列入国家重点电影项目的,原则上每部资助总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30%且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备案(立项)通过后,按资助总额的30%予以支持;摄制完成并经审查通过后,按资助总额的30%予以支持;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并在全国公映,兑现资助总额剩余部分。
2.对列入省重点电影项目的,原则上每部影片资助总额不超过项目实际总投资30%且最高不超过1500万元,其中,戏曲电影资助额每部不超过300万元,歌剧电影资助额每部不超过500万元。开机之日起,按资助总额的30%予以支持;摄制完成并经审查通过后,按资助总额的30%予以支持;取得《电影公映许可证》并在全国公映,兑现资助总额剩余部分。
3.对获得国家电影局精品专项资金资助的重点影片,原则上省级按照1∶1配套资助,资助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
以上资助重点影片是由在江苏注册的影视机构(独立法人)作为第一出品方并经省电影局认定后的江苏出品影片,上述第1、2、3项不重复资助。如项目转出江苏(以省电影局书面批复为准),或未在规定时限全国公映,资助资金全部追回。
(二)优秀国产影片奖励
1.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影片,每部奖励500万元。
2.获得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优秀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优秀青年创作影片、优秀农村题材影片、优秀少儿影片等综合奖项的,每部奖励400万元。
3.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中小成本故事片、最佳儿童片、最佳科教片、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戏曲片奖等综合奖项的,以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的影片,每部奖励300万元。
4.获得国际A类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奖项的影片,每部奖励200万元。
上述第1、2、3、4项不重复奖励。奖励范围是由在江苏注册的影视机构(独立法人)作为第一出品方并拥有作品版权、评奖申报权和奖项荣誉权的江苏出品影片。
5.城市院线首次公映累计票房达1亿元(含)以上的国产影片,每部奖励300万元,票房每递增1亿元,相应增奖100万元,奖励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上述第5项奖励范围是由在江苏注册的影视机构(独立法人)作为第一出品方的江苏出品影片。
(三)发行放映业绩突出单位奖补
1.对发行放映江苏出品影片业绩突出的在苏院线,根据排片场次、票房、人次、宣发效果等因素确定业绩排序,前5名的院线,给予每家不超过20万元奖励;对全省年度票房收入增幅前3名的在苏院线,给予适当奖励。本项奖励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2.对总部在江苏注册登记的全国性影管公司(独立法人),根据管理效能、影院拓展、票房增长、服务口碑等因素确定业绩排序,前3名的影管公司,给予每家不超过50万元奖励。
上述第1、2项奖励,如院线和影管公司同属一个公司法人的,按照“就高、不重复”原则执行。
3.对加入“人民院线”“艺术影片放映联盟”的在苏影院,根据电影主管部门推荐影片的排片场次、票房、人次、宣发效果等因素确定业绩排序,分列前10名的影院,给予每家不超过10万元奖励。
4.根据《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财教〔2019〕260号),对放映国产影片成绩达标在苏影院,省级给予配套奖励。单个影院奖励金额不高于该影院因放映国产影片缴入省级国库的部分。
单个影院享受上述第3、4项奖补额总和不高于该影院因放映影片缴入省级国库的部分。
(四)乡镇影院建设
1.根据国家电影局《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国影发〔2018〕4号),对符合条件且加入总部在苏城市院线的新建乡镇影院,按照“先建后补”原则,省级给予每家影院一次性配套补助50万元。
2.视年度财力状况对符合条件且加入总部在苏城市院线的新建乡镇影院给予专项补助。单个影院每年补助额与其享受发行放映业绩突出单位奖补额总和不高于该影院因放映影片缴入省级国库的部分。
(五)电影园区(基地)建设发展
1.对获得中央级财政资金资助的电影园区(基地),省级给予配套奖励。
2.对列入省“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设的重点电影园区(基地)重大设施、技术项目,给予适当支持。
(六)根据《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办法》(财教〔2019〕260号)第六条第五款的规定,对获得中央级专项资金资助的江苏电影企业,省级给予配套支持。
(七)电影金融服务
采用风险补偿、贴息等补助方式,做优“苏影保”等电影金融产品,完善我省电影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八)重大电影品牌活动和平台建设
1.列入江苏电影“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重点影展、主题展映活动,每项活动给予不超过200万元补贴。
2.在苏举办的国家级重点电影活动,省级给予配套支持。
3.支持全省电影全媒体宣发、影院监管等重大平台建设维护。
(九)经批准的其他项目。
第十九条专项资金采取项目法和因素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配。采用项目法分配的,由省电影局组织实施项目遴选,主要采取认定、评审、招标等方式确定拟支持的项目;采用因素法分配的,分配因素包括电影排片场次、票房、人次、宣发效果、管理效能、影院拓展、票房增长、服务口碑以及中央级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奖励标准中相关因素等。
第五章项目申报和资金下达
第二十条省电影局根据年度预算安排情况,制定发布申报指南,明确专项资金支持领域、支持方式、申报要求等。
第二十一条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均可按年度申报指南的要求,向设区市电影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省直单位直接向省电影局申报。凡可通过全国电影票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并能认定资金奖补数额的,不采取逐级申报方式。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支持和奖励:违反党和国家相关法律政策规定或知识产权等存在争议的项目;通过欺骗、剽窃、贿赂等不正当或非法手段获得业绩奖项的单位;涉嫌违法行为正在被有关部门调查,或者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列入经营异常企业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单位;上年度项目未按规定如期完成的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实施单位)或上年度不按规定及时足额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影院;其他依法依规不予以支持和奖励的。
第二十三条省电影局研究提出拟支持项目(单位)并进行公示。根据公示情况或实地勘验提出专项资金安排建议。
第二十四条省财政厅按规定程序审核报批后,配合省电影局下达专项资金。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有关规定拨付,涉及需要履行政府采购程序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相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绩效管理和法律责任
第二十五条省财政厅和省电影局加强电影专项资金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省财政厅建立专项资金绩效管理机制,组织指导部门和单位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工作。省电影局具体实施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第二十六条省电影局设置专项资金预算绩效目标,经省财政厅审核后与预算同步批复下达。省电影局对专项资金开展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省财政厅根据需要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组织重点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专项资金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省财政厅、省电影局按照“谁使用、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对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
第二十八条各级财政、电影主管部门和资金使用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及个人要自觉接受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并接受社会监督。对以虚报冒领、重复申报等手段骗取专项资金的,违法违规使用专项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江苏省财政监督条例》和《江苏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在项目和资金审批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分配资金、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机构、项目)分配资金、擅自超出规定的范围或者标准分配资金等,以及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纪违法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职责分工追究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有权部门处理。
第二十九条对未按规定足额缴纳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的企业,根据《政府性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10〕80号)《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财税〔2015〕91号)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条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电影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本办法自2022年1月16日起施行,专项资金执行期限5年。《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苏财规〔2016〕2号)、《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电影局〈江苏省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补充通知》(苏财教〔2018〕159号)、《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电影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省级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有关事项的通知》(苏财教〔2019〕43号)、《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电影项目扶持奖励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苏财教〔2019〕2号)及其他与本办法不符的规定同时废止。
㈦ 电影专项资金为票房收入的百分之多少
电影事业专项资金为票房收入的5%!
由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电影投资中来,大家都比较关心电影的票房是如何分红的?像《战狼2》的票房是56亿,投资者是不是就能分到56亿呢?并不是的,具体如何分账如下:
总票房划分
中国电影业对于票房分账的基本规则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
希望以上的解答对您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您生活幸福,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