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有哪些
历届戛纳电影节华人获奖作品:
20世纪60年代,李翰祥的《杨贵妃》因富丽堂皇的宫廷布景和服饰获得技术大奖,成为首部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的华语电影。
1964年,唐澄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75年,胡金铨的《侠女》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将中国武侠电影推向了世界。
1990年,张艺谋的《菊豆》获得首届路易斯-布努埃尔奖。
1993年,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首次获得金棕榈奖;侯孝贤的《戏梦人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1994年,张艺谋的《活着》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葛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帝。
1995年,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王家卫成为首位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
1999年,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屠居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0年,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杜可风、李屏宾、张叔平),梁朝伟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姜文的《鬼子来了》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杨德昌凭《一一》获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01年,侯孝贤的《千禧曼波之蔷薇的名字》(杜笃之)、蔡明亮的《你那边几点》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技术大奖。
2002年,伍仕贤的短片《车四十四》成为首部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的华语短片;廖琴的《哭泣女人》获得一种关注单元特别提名奖。
2004年,张曼玉凭法语电影《清洁》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首位华人戛纳影后、首位亚洲戛纳影后;巩俐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05年,王小帅的《青红》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奖。
2006年,王家卫成为首位担任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主席的华人;王超的《江城夏日》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大奖。
2009年,梅峰凭《春风沉醉的晚上》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是继王小帅凭《左右》在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后,中国编剧第二次在国际A类电影节获得最佳剧本奖;杨紫琼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特别大奖。
2013年,贾樟柯凭《天注 定》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剧本奖。
2015年,贾樟柯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金马车奖,成为首位获得金马车奖的华人导演;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2017年,邱阳的短片《小城二月》获得中国首座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2018年,魏书钧的短片《延边少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特别提名奖。
2021年,唐艺的短片《天下乌鸦》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
⑵ 电影金棕榈奖是什么奖项
金棕榈奖是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与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金棕榈奖创立于1957年,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另外,戛纳国际电影节设有荣誉金棕榈奖、短片金棕榈奖等。
金棕榈奖奖杯为金制棕榈枝,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金棕榈奖以1公斤重的水晶为基座,上面镶嵌着高13.5厘米、宽9厘米、由19个叶片构成的金色橄榄枝,橄榄枝和叶片均由24K黄金打造而成,总重量为118克,价值约2万欧元。
获得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金棕榈奖。
2017年,邱阳导演的《小城二月》获戛纳国际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是中国电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短片金棕榈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棕榈奖
⑶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为什么是“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是戛纳电影节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从1946年第一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开始设置。
金棕榈奖与金狮奖、金熊奖并称为电影节三大最高荣誉象征。
必须说明,短片单元还有一座金棕榈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真人短片”。但约定俗成的“金棕榈大奖”,仅指主竞赛单元的那枚棕榈枝(长片)。金棕榈难于攻陷的程度毫不亚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小金人。
(3)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扩展阅读:
金棕榈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级珠宝创作匠心的具现。
叶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风轻拂,轻柔的叶片随之曳动,仿若倏忽间经久定格。
棕榈叶由118克经“公平采矿”认证的18K黄金打造而成,置于祖母绿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细节令每一个金棕榈奖座都变得独一无二,因为大自然母亲从未创造过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晶。
五位工匠大师需花费不下40个小时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这座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臻宝杰作——金棕榈奖座。
(3)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扩展阅读:
金棕榈的每一英寸都是高级珠宝创作匠心的具现。
叶柄末端呈小巧的心形,微风轻拂,轻柔的叶片随之曳动,仿若倏忽间经久定格。
棕榈叶由118克经“公平采矿”认证的18K黄金打造而成,置于祖母绿形切割的水晶底座之上。此臻美细节令每一个金棕榈奖座都变得独一无二,因为大自然母亲从未创造过两块完全一样的水晶。
五位工匠大师需花费不下40个小时的手工雕琢,方可打造出这座电影节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臻宝杰作——金棕榈奖座。
⑷ 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什么奖
戛纳电影节的最高奖项是金棕榈奖。
金棕榈奖(Golden Palm Award)创立于1957年,每年颁发一次。金棕榈奖与德国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均为电影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
金棕榈奖是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佳影片奖,一般仅颁发给一部电影作品。
1993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获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是华语电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获得金棕榈奖。
奖项历史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创立到1954年,最高奖项名为“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大奖的导演一般会收到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一份艺术品作为奖品。
1954年,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几位珠宝设计师为电影节设计奖杯,要求主题要与戛纳的自然环境相匹配。设计师吕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从戛纳海边随处可见的棕榈树获得灵感设计出金棕榈奖。同时棕榈是戛纳的象征,非常符合宗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金棕榈奖
⑸ 戛纳电影节一共分为哪几个单元
戛纳电影节共分九个主要单元,
1. Compétition (In Competition) 主竞赛单元
主竞赛单元是戛纳电影节的主要活动,在该环节展映的影片将角逐电影节各类奖项,其中的最高荣誉——金棕榈奖(Palme d'Or, Golden Palm)能为获奖影片带来可观的票房收入和全球关注及发行渠道。该单元一般只接受叙事类影片,不过偶尔也会有纪录片闯入。
2. Hors Compétition (Out of Competition) 非竞赛单元
非竞赛单元严格来说并不是戛纳电影节的正式组成部分,不过在电影节创办之初,这个环节就一直存在。在该环节展映的影片多是未能达到参与竞赛单元标准(meet the criteria for entering the competition)。
3. Un Certain Regard (A Certain Regard) 一种关注单元
一种关注单元创立于1978年,意在吸收一些难以归类的小众影片。该单元创立之初并未设立奖项,不过近几年也开始颁发“一种关注”奖。
4. Cinéfondation 电影基金会单元
电影基金会单元在1998年成为戛纳电影节的一部分,主要展映全球电影学院制作的中、短片。该单元有自己的评选委员会,并且会对该环节获奖的前三名颁发现金奖励。
5. Cannes Classics 戛纳经典单元
戛纳经典单元创立于2004年,主要是利用修复的胶卷放映一些经典影片,向全球电影发行公司、版权所有者、电影资料馆,以及国家档案库的工作成果致敬。
6. Semaine Internationale de la Critique (SIC) (International Critics' Week) 国际影评人周
国际影评人周由法国影评人工会创立于1962年,是戛纳电影节最古老的一个单元,主要关注电影界新人的作品。该单元主要包括14部由初次或二次制作电影的新人制作的故事片或短片角逐奖项,以及特别放映环节。参赛电影由影评人周提名的国际影评人小组选出,获奖者会得到现金奖励。
7. Quinzaine des Réalisateurs (The Directors' Fortnight) 导演双周
导演双周由一群法国导演于1968年创立,目的是在不受政治、审查和精英主义影响下放映影片。
8. Marché Film (The Film Market) 电影市场
电影市场是电影节举办的终极目标,所有电影从业人员汇集一处,商谈与电影有关的各种交易。
9. L'ACID (the Association Cinema Independent pour sa Diffusion) 独立电影推广协会
该环节由独立电影推广协会赞助,旨在为独立电影寻找全球发行渠道。该环节被纳入戛纳电影节已超过16年,不过在最近几年才得到电影节的官方认可。独立电影推广协会单元每年会放映9部尚未在全球发行过的故事影片。
⑹ 2022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公布,都会有哪些作品获奖
2022年度戛纳电影节获奖名单已经公布,其中获奖的作品有《悲情三角》、《正午之星》、《亲密》、《掮客》、《圣蛛》、《天堂来的男孩》、《母亲忧郁的催眠曲》、《托里和洛奇塔》等等。戛纳电影节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一种奖项。同时戛纳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 ,和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并称为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三大国际电影节),其最高奖项为“金棕榈奖”。
一、本年度戛纳电影节获奖的意义
对于这个奖项相信很多人并不是很陌生,如果拍摄的作品得了这个奖项,那么对于这个作品来说无疑增加了最光辉的一环,因为这个奖项是最具有影响力最具有价值的,也就直接说明获奖的作品得到了大众的认可,符合主流。而戛纳国际电影节的宗旨在于推动法国电影节发展,振兴世界电影行业,为世界电影人提供国际舞台。戛纳国际电影节在保有其核心价值的基础上,也一直在进步发展,致力于发现电影行业新人,为电影节创造一个交流与创作的平台。
⑺ 姚安娜主演作品获戛纳短片金棕榈,这一奖项代表了怎样的荣誉
金棕榈奖,前身为“金鸭奖”,“金棕榈奖”乃是戛纳电影节至高无上的大奖,相当于奥斯卡方面的“最佳影片”,因其奖杯为金制棕榈枝,故称“金棕榈”——这是由于戛纳这座法国南部的滨海城市,在金银两色的沙滩上到处种植着高大挺拔的棕榈树。
⑻ 戛纳电影节落幕,中国短片获“短片金棕榈奖”,这部短片优秀在哪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第7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闭幕,主竞赛单元各个奖项一一颁出,鲁本·奥斯特伦德导演的《悲伤三角》拿下了最佳影片金棕榈奖,成为了当晚的大赢家,而中国年轻导演陈剑莹执导、姚安娜主演的《海边升起一座悬崖》,获得了戛纳电影节短片金棕榈奖。 陈剑莹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是中国新杰出年轻导演,而提起姚安娜大家都很熟悉了,她是华为老总任正非的次女,这也是她首次挑战拍摄文艺短片。
该短片的优秀闪光点很多,胶片拍摄,精良的画面和音乐,整部电影充满了独具特色的文艺气息,姚安娜颠覆以往形象,以邻家女孩的形象置身于宜宾小城的山水之间,重新走过自己生活的城市,那种对自己故土的诗意表达和细腻深情,姚安娜都能完美演绎出来。对于年轻的导演和演员,该片的获奖是对她们才华最大的认可,希望日后她们能继续为中国电影事业贡献更多优秀的作品。
⑼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各国获奖次数记录:
美国:18次
意大利:12次
法国:10次
英国:8次
日本:5次
丹麦:4次
比利时、前苏联、瑞典、联邦德国、塞尔维亚、黑山:2次
阿尔及利亚、巴西、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希腊、印度、伊朗、墨西哥、新西兰、波兰、西班牙、瑞士、土耳其、韩国:1次
金棕榈奖的奖项历史
戛纳国际电影节从1946年创立到1954年,最高奖项名为“国际电影节大奖”,获得大奖的导演一般会收到当代艺术家打造的一份艺术品作为奖品。
1954年,电影节组委会邀请几位珠宝设计师为电影节设计奖杯,要求主题要与戛纳的自然环境相匹配。设计师吕茜埃娜·拉宗(Lucienne Lazon)从戛纳海边随处可见的棕榈树获得灵感设计出金棕榈奖。同时棕榈是戛纳的象征,非常符合宗旨。
1955年,金棕榈奖首次成为电影节的奖杯。1964年至1974年期间,金棕榈奖又恢复“国际电影节大奖”的名称。1975年开始,金棕榈奖固定。1998年,瑞士珠宝商萧邦(Chopard)对奖杯进行了现代化的修改,使之更加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生气。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戛纳国际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