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天堂 > 全球电影票房垄断

全球电影票房垄断

发布时间:2022-06-22 01:25:49

Ⅰ 据统计,90%以上的世界新闻由西方七国垄断,美国影片占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以上、票房的三分之二以上。

A

Ⅱ 中国电影票房超北美成全球第一,说明了什么

中国电影票房超越北美成为全球第一,说明了中国国产电影的实力正在逐步增强,以及普通的民众对于对国产电影的支持力度。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电影实力有了一个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非常多的精品,这些作品既叫座又叫好,代表着中国当前电影制作的是水平。看待一件事物的发展,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没有绝对的好坏,也没有绝对的优劣,只不过每个人的评判事物的标准不一样,就造成了他对事物的看法不一样。中国电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希望未来的中国电影人能够更加的努力上进,使中国的电影更加的充满活力。

Ⅲ 好莱坞电影票房中国占多少

《战狼Ⅱ》海外票房100多万美元,全球票房已超过《蜘蛛侠:英雄归来》全球票房成功跻身全球TOP100票房影片榜,也是亚洲电影首次入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该榜的垄断 。

Ⅳ 急求!!美国电影业的产值资料,在全球电影业的占有率,在美国GDP的比重.最好说明出处

第一节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纵观美国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抓住主导产业而逐渐成为世界强国(现在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只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很少参与国际事务。但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时期,美国以外交手段为渠道,着重发展军工产业,逐渐成为世界霸主。从冷战后期到上个世纪末,美国逐渐转变为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产业为主导产业引领世界发展。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美国在发展网络产业的同时,渐渐转向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提出了颇具影响的“文明冲突论”。该理论认为随着冷战的结束,意识形态不再重要,“文明冲突”模式成为新的对抗和协调模式。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国家间的对抗和联合;最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集团和国家之间的冲突。虽然这种理论还存在争议,但该理论认为文化将成为将来国际竞争中的决定因素却得到认同。可以说,美国现阶段成功的奥秘之一就在于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

美国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大国,有多元的文化。同我国相比,没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也不是文化资源大国,却是一个文化产业强国。在美国,文化产业有着多种不同的提法,例如,版权产业、创新产业、内容产业、信息产业、艺术产业、休闲娱乐产业等,而版权产业使用最多。通过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表述商业和法律意义上的文化产业。在美国版权产业,尤其是核心版权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尖端技术和雄厚资本的支持下,美国文化产业取得了另世人惊叹的发展。根据《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2004年报告》提供的数据,在1997年-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速度;2002年美国核心版权产业的增加值为12500亿美元,约占美国GDP的11.97%。在就业方面,2002年核心版权产业就业人口有548.4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4.02%。同年,全部版权产业就业人口有1147.6万人,占美国就业总人口的8.41%。仅核心版权产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远多于飞机、钢铁、药品、纺织、食品加工和电子器件等传统知名产业。

目前,美国有1500多家日报,8000余家周报和小报。《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都超过100万份。有1.22万种杂志,1965家电台,电视台1440家,拥有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三大电视网。好莱坞是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基地,其先进的电影生产流水线和成熟的商业运作经验使它多年来垄断世界电影市场,迪斯尼公司的动画片制作世界闻名。音像业已经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行业之一,曾以每年12%—20%的势头增长,其出口额已经超过航空业的出口额。到20世纪末,美国的传媒产业走向集约化和巨型化,如2000年有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合并而成的媒体巨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产业链,年销售额超过200亿美元以上。文化产业与制造业、金融业相互融合,共同组成的产业群凭借其规模优势开拓国内国际和市场。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美国文化产业不断向世界各国渗透,成为对外扩张的重要渠道,音像产品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份额,电影出口额占据世界电影市场80℅的份额。1996年,其文化产品(电影、音乐、电视节目、图书杂志和计算机软件)的出口首次超过汽车、农业、航空和军火等传统行业,位居所有出口产品之首。美国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美国的电影产量只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7%,但好莱坞电影却占据了世界电影市场份额的90%以上。2001年美国IT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占据世界IT产业产值的75%,美国的网站占了全球网站的70%以上。2004年,美国的文化产业占GDP的20℅左右,400家最富有的美国公司有72家是文化企业,同时,文化产业为美国国内提供了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文化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美国推行全球文化扩张的重要战略。

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当然与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和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美国领导着全球经济浪潮)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美国有众多产业为何文化产业独树一帜,这要从美国内部去寻找答案。美国是一个极赋创新精神的国家,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也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在行政体制上,美国没有文化部;在文化政策方面,至今没有一个官方文化政策文件。其实,这正是美国文化政策的精妙之处,美国采用“无为而治”的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高水平的管理,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政府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首先是美国政府注重通过法律加强对版权的保护。美国国会先后通过了《版权法》、《半导体芯片保护法》、《跨世纪数字版权法》、《电子盗版禁止法》《伪造访问设备和计算机欺骗滥用法》等一系列有关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版权产业的繁荣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次是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这种投入面向所有符合规范的团体,鼓励多元投资机制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非文化企业和境外资金投入文化产业。现在美国投资主体非常多样,一是政府投资大。这种投入面向所有符合政策导向的团体。二是吸收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来自于各大公司、基金会和个人捐助的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

再次是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一些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如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等,背后都有金融大财团的支持。

第二,政府高水平地的引导和管理。在美国,政府机构中保护版权产业的机构很健全。政府机构中设有版权办公室——隶属于国会图书馆,主要负责版权的登记、申请、审核等工作,以及为国会等部门提供版权咨询;美国贸易代表署——负责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贸易谈判;海关——主要负责涉及知识产权产品的进出口审核等相关工作;商务部国际贸易局、科技局和版权税审查庭。此外,随着版权产业的需要,美国政府还成立了一些直属政府部门的工作小组,加强对版权的监督和保护,如克林顿政府设立了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顾问委员会、信息政策委员会等机构。

各州政府和市政府等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文化产业。例如,纽约市政府比国家艺术捐赠部门有更高的年预算。在布隆伯格(Bloomberg)市长的领导下,文化产业在纽约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并且通过电影戏剧广播市长办公室等机构改进了对文化产业的服务。的职责是使每个地区都有文化生活,用于资助文化事业的经费由政府核定,议会审查批准。同时要保证这些活动符合法律的规定,凡是背离法律规定的,政府有权给予取缔。美国在对文化市场进行管理时不仅运用经济的、行政的、行业自律的手段,还非常重视法律的约束。

第三,重视科技在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并能引导全球文化产业发展,在经济和政治因素促成的基础上,科技含量高是其重要原因。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它直接构成了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机。如果缺少了电视、电影、收音机、印刷新闻媒介和广告这些传媒的支撑,那么,至少美国文化的传播不会如今日这般普泛与深入。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媒介领域,印刷复制、录音录像、电子排版、网络传输、数字化、地球通讯卫星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美国文化产业具备了向全世界扩展的“桥梁”和“利器”。

美国文化产业的产品,尤其是好莱坞的电影、几大电视网的肥皂剧及娱乐节目、自由的无线广播,在世界各地都形成了这种媒介霸权。首当其冲的就是《星球大战》、《阿甘正传》、《侏罗纪公园》、《拯救大兵瑞恩》、《谍中谍》等好莱坞大片,特别是那些投资巨大的娱乐影片抢占了全球票房的大部,甚至全球正在放映的电影中85%都来自好莱坞。

第四、放眼全球,充分吸收国际资本、世界文化资源和各国人才,同时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借助贸易自由化潮流,美国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向全球输出的主导权,且正在从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中受益。特别是在资本方面具有压倒性优势,美国文化产业的投资者,无论是好莱坞的电影制片厂还是流行音乐的唱片公司,其实都是以外来跨国资本为主的。在文化产品制作中,则立足于全球市场需求并引领潮流,牢牢把握海外销售市常美国的电影产量仅占全球的6%,而市场占有率却高达90%。输出美国的文化价值观,并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来进一步培育消费市场成了美国人发展文化产业的法则。

Ⅳ 战狼2票房超42亿 战狼2能打破好莱坞电影世界前100强的垄断地位吗

现在已经超过48亿,就算国外权威网站的票房(46亿)排行,也是100名内了

Ⅵ 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200亿,这一数值究竟有何意义

可以说这些数字代表着国产电影的进步与骄傲。面对以往的电影片票房牢牢被国外电影所垄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很复杂,比如:国内观众的“崇洋化”、“挑剔性”、“严格性”造成这些原因无可厚非是给予国产电影的排斥与蔑视,但是国产电影自从近些年来更是突飞猛进,出现了一大批很优质的电影。比如《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无论是在网上与现实中的观众评价都很高,我国爱国主义电影《战狼》更是突破了几十亿的票房,不得不令人振奋人心,也从侧面印证了只要中国电影敢于创新、敢于拼搏、甘于奉献一定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实事求是方是道

我们无论做事还是演电影最主要的还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方显真,敢于真实才能令人敬佩,甘于奉献才能令人铭记,“假功夫”“花拳绣腿”不可能长久的。

Ⅶ 中国电影在世界也占据一席之地,至今为止国内票房最高的电影是那个

中国电影在世界也占据一席之地,至今为止国内票房最高的电影是《战狼2》,其总票房为56.39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其总票房为49.34亿元;名列第三名的是《流浪地球》其总票房为46.18亿元。

一、《战狼1》

在海外票房超过100万美元的电影中,《战狼2》的全球票房超过了《蜘蛛侠:英雄归来》,成功跻身TOP100票房影片排行榜,这也是首次亚洲电影进入排行榜,打破了好莱坞电影对此的垄断地位。《战狼2》在2017年10月26日以56.81亿元票房名列全球票房第55位。

Ⅷ 吴京会去好莱坞发展吗

截至8月14日,《战狼2》上映19天票房超过46亿,折合6.9亿美元,如此骄人的票房成绩,不仅在中国内地炙手可热,成为罕见的现象级爆款大片,而且吸引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的目光。

近日,据在《战狼2》中出演反派boss“老爹”的演员弗兰克·格里罗透露,最近几天他连续接到15个从好莱坞电影公司打来的电话,问“吴京会说英语吗?”面对好莱坞抛来的橄榄枝,吴京是怎么想的,他是否该像当年的成龙、李连杰、周润发一样,去好莱坞发展?







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人才、制度、观念等软实力方面,体现在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目前尚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层面,这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因此,面对好莱坞抛来的橄榄枝,建议吴京内心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拍《战狼3》可以和好莱坞合作,但不一定非得去好莱坞发展。

如果到了好莱坞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拍电影,而是去打酱油的话,宁愿不去。

中国电影早已过了单枪匹马闯荡好莱坞的时代。我们的顶尖电影人一定要具有国际视野,多与好莱坞和其他先进国家的电影人合作,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经验优势,但合作并不需要非去好莱坞发展。用国际视野和顶尖技术,拍出反映和体现中国人生活和精神的电影,让中国电影尽快走向全球电影市场,这才是吴京等中国优秀电影人的使命。

Ⅸ 请问:就目前来说,哪些国家的电影综合水平是比较高的中国的电影排在什么位置谢谢

观点:世界电影市场己为全球性寡头所垄断

作者:李怀亮

目前,国际电影市场已经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一场文化贸易的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随着新的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国家和地区国际性的政策调整,在整个9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结构格局迅速重新调整,文化产业经历了一个"国际化-重新调整-主动集中"的过程,最终导致了几个超大型综合媒体公司的出现。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
、威卡姆集团、贝塔斯曼集团、美国电讯公司等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全球性垄断寡头。1993年,全球最大的50家影视公司的总营业额是1180亿美元,仅仅4年后,最大的7家综合性媒体公司的营业额就达到了这个数字。全球文化贸易额的绝大部分是在很少几个国家之间进行的。1990年,日本、美国、德国和英国是最大的出口国,占当年全部出口额的55%。进口也高度集中于美国、德国、英国和法国,占当年全部进口额的47%。 现在,全世界上映的电影大约有85%是好莱坞制造的。1993年,世界大影视公司有36%在美国,36%在欧盟,26%在日本。1997年,就有超过50%的大公司集中到了美国。欧洲影视贸易的赤字也随之从1993年的35亿美元上升到1998年6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商品贸易中所占的份额更是越来越少。整个非洲大陆平均每年只生产42部自己的电影,其市场上95%的电影都是进口的。 法国与好莱坞的殊死搏斗 英国著名导演大卫.普特南的《不宣而战:好莱坞VS.全世界》和比尔.戈兰色姆(BillGrantham)的《资产阶级大妓院:法国与好莱坞文化战争的由来》(英文版),具体深入地为我们展现了欧美之间--特别是美国和法国之间电影贸易战的波澜壮阔与惊心动魄。 这两部著作都回顾了从电影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的欧洲和美国之间--特别是法国和美国电影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刀光剑影。 戈兰色姆在书中透露了美国企图利用关贸总协定向全世界倾销好莱坞电影的一些内幕。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就十分关注电影出口,多年以来,好莱坞在华盛顿一直有代表自己的非常出色的说客。在其出色的游说者杰克瓦伦迪的率领下,好莱坞发起了对欧洲配额制的攻击,并及时地在克林顿政府中找到了知音。于是开始进行反配额斗争的讨论,研究出来的办法是要把关贸总协定的范围扩大到服务领域,包括电影电视节目之类娱乐服务。对于美国来说,这意味着什么非常明确:自由贸易决不会容许配额的存在。但在谈判中,法国提出了"文化例外"原则,对美国的企图进行了坚决的抵制。 而普特南的叙述语调却要更加深沉。他的《不宣而战》是以对关贸总协定谈判的回忆开篇的。他生动地记述了谈判达到白热化的最后一夜。普特南作为著名的英国大牌制片人,有曾经在好莱坞工作过的经历,比较能够理解欧美两种电影体制之间的差异。他被指派参加了一个欧洲委员会的小型智囊团。这个智囊团的任务是"研究可以帮助重病缠身的欧洲电影及电视业对付好莱坞挑战的政策提案。"这就决定了普特南的出发点。他是要"为欧洲找一条极富创意又极具商业生机的路子,而无需求助于过去经常实施的那些带有破坏性和负面影响的政策"。因此,我认为普特南的立论更为持重公允。 相比之下,戈兰色姆毫不掩饰自己完全站在美国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说话的态度。他认为法国人就为了这么一个无关全球贸易宏旨的影视节目配额,差点毁了一个关贸总协定,是十分非理性的。 美国人说:"不要保护!" 随着文化的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而来的是关于要不要进行文化保护,以及要不要对美国的影视产品实行配额的激烈争论。 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美国用来反对加拿大、法国、韩国的文化保护主义的理论基础是自由贸易理论。在自由贸易理论看来全球化的主题导致了产品和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更加自由地流通,每个地方只要有需求存在就可以得到满足。可供选择的产品和服务极为丰富,消费者喜爱全球化为他们所带来的这些选择,无论就质量来说还是就价格来说,可供他们选择的范围极其广泛,特别是他们可以与其他国家的人们进行同样的选择。美国波士顿萨福克大学国际商业与战略管理教授高皮纳(Gopinath)1998年在一篇文章中质问这些国家:"政府在文化产业中所进行的这些干预管用吗?法律和壁垒能挡住迈克.杰克逊的摇滚或麦当娜那张性感的脸吗?……在现在这个互相联系的世界上,对其他文化的限制会起作用吗?" 在美国人看来,不但实行关税壁垒和配额不会起作用,就连这些国家政府对自己国内的文化产业进行补贴或投资生产也不会起到促进其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甚至反而会是有害的。与欧洲国家不同,加拿大采取政府补贴或投资生产的方式来促进其国内电影业的发展,而不是以进口壁垒来保护国内文化产业。然而根据美国学者威尔德曼(Wildman)和希维克(Siwek)最近的研究,"认为面对外国竞争,本国文化产业的生存并不需要政府的经济支持。政府补贴会鼓励一些本地公司为了得到政府的补贴,仅仅迎合政府的意志而进行影视节目的设计,制作,生产出许多配额快餐。这意味着有能力的生产商花在争取得到政府补贴上的时间和精力要比在制作精品电影上的时间和精力多。" 贸易配额、关税壁垒以及政府补贴,这些被倾销国家的政府所能采取的办法,在美国学者看来统统不灵。那么,这些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该怎么办呢?美国学者说:"由于采取了先进的宣传推广方式,发行量巨大,美国在推销其产品,服务和观念时通常都占有极大的优势。如果一个国家感到它的文化具有与美国文化相同的力量,它就应该向美国学习,向国内外的人民普及它的文化,而不是试图把它保护起来。"面对好莱坞的冲击,"需要先把这头野兽喂饱了"。 中国对待好莱坞的方式:利润分成,数量不限 正当世界文化产品--主要是影视节目产品贸易的战争烽烟四起、战火纷纷的时候,中国迈进了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编纂的中国第一本"文化蓝皮书"《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披露的资料: "我国已经向美国政府就开放中国的版权产业市场做出以下承诺: 音像制品(主要指录音制品,不包括电影等影视作品)。中国确认对音像制品的进出口将不实行配额、进口许可证要求或其他限制,不论是正式的或非正式的。 电影作品。……中国政府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此外,中国政府将允许中国公司在商业考虑的基础上,以利润分成的方式,进口数量不限的美国电影,这些电影须经内容审查。" 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将按照自己并不熟悉的规则,加入到受到强手操纵的全球市场竞赛之中。迈入战火纷纷的国际文化贸易市场,中国电影产业面对着枪林弹雨。 那么,面对加入世贸,中国的电影产业准备好了吗?从产业规模上来说,中国电影至今没有形成产业自己的规模。中国现有的上影、北影、长影三大制片厂,16个省办厂以及其他一些制片企业,全部加起来的总和实力也比不上好莱坞8大公司中的任何一家。 关税壁垒和配额是对本国幼稚工业进行保护的两种手段。在这种情况之下,"不对电影的进口保持配额"就意味着政府必然采取其他的手段和方式来对中国的民族电影产业进行扶持,否则,以现在的这种状况让中国电影产业去与好莱坞"自由竞争",真可谓让小孩子"与狼共舞"了。 因此,政府应该以法律的形式保障对民族电影补贴、投资力度和补贴投资形式。在这方面,英国的经验可资借鉴。 从1950年8月开始,英国政府开始在所售电影票中加征"伊迪税",部分伊迪税所得划入新建立的英国电影制作基金,用于资助想拍摄英国电影的制片人。50年代以后,伊迪税成为英国电影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伊迪税对制片人的资助是建立在"完全自然和客观的基础之上"的,并且与其前一部影片所获得的票房总收入挂钩。事实证明,伊迪税方案是一个巨大的成功,"毫无疑问,没有伊迪税,英国制片业可能已经全面崩溃,被势不可挡的好莱坞吞没掉"。 法国著名影评人克洛德--卡利说:"一些国家,再也不能讲述自己的故事了,他们的市场九成被并不反映他们生活的美国形象所占领。"文化产业,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还关乎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身份和文化安全问题,关乎到一个民族的原创力问题。我们不可不努力。

欧美的浪漫:与敌人共枕? 本土与全球电影市场经济大战新策略: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63468/63472/4357020.html

2005世界电影市场状态_1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7d0c6f0100035t.html

全球电影市场十大:
http://www.ourznbbs.com/viewthread.php?tid=146363

Ⅹ 据调查,2021年度票房突破250亿,电影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在2021年的年度票房已经达到250亿了,这个数字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超越了此前的最高纪录,很多人都开始对电影行业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例如为什么今年的电影行业发展的这么好?以及未来的电影行业会如何发展呢,其实我个人认为今年的电影行业发展的这么好,主要是因为去年的疫情导致的。而电影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更好的,因为现如今电视已经逐步退出了大众的家庭,而电影必将成为未来最主流的影视化方式

最后要说的是,尽管未来的电影行业会发展得更好,但是这并不代表观众都是傻子,会支持所有电影,现在的消费者已经懂得先看口碑后看作品了,所以电影工作者们如果不赶紧提高自己的水平,很可能会被观众抛弃的。

阅读全文

与全球电影票房垄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新铁血战士2018免费完整版 浏览:629
2016年儿童微电影 浏览:529
2018年熊大熊二电影 浏览:584
动物复仇人类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60
小时候的印度电影 浏览:627
我想看赛尔号大电影六 浏览:391
二龙湖浩哥推荐的电影 浏览:155
初中女主角的电影 浏览:228
怎么还有电影 浏览:848
手机伦理电影在2017韩国免 浏览:619
衡阳哪个电影院上映 浏览:153
电信宽带电视怎么搜电影很难 浏览:487
pr怎么导出电影的视频格式 浏览:262
经常在华语电影日本男演员 浏览:95
杨幂演的古装玄幻电影有哪些 浏览:496
俄罗斯电影回归图解 浏览:603
电影俄罗斯之恋 浏览:638
农行电影票便宜 浏览:949
大白天干嘛出自哪个电影 浏览:707
First电影节长片骆驼 浏览: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