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思呀!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就是观音心经。全文如下: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中文版-略本)
Heart Sutra in Chinese
唐朝玄奘法师汉译版.
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 照见五蕴皆空, 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 色不异空, 空不异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
舍利子, 是诸法空相: 不生不灭, 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 无色声香味触法。
无眼界, 乃至无意识界。
无无明, 亦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 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 菩提萨埵,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心无罣碍; 无罣碍故, 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 究竟涅盘。
三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 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冰也。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冰即是水。水即是冰。若受若想若行若识。莫不皆然。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全文注解如下:(以上是在下面摘出来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观自在者。能修般若之菩萨也。般若波罗蜜多者。菩萨所修之法也。菩萨用般若观慧照了自心。清净圆融无碍。故称自在。此自行也。复念世间受苦众生。令其修习此法改恶迁善。离苦得乐无不自在。此化他也。菩萨者。梵语菩提萨埵。华言觉众生。但称菩萨者从略也。行者修行也。深般若者。实相般若也。非初心浅智者所观故云深也。时者菩萨修行般若时也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照者观也。五蕴者。色受想行识也。蕴者积聚也。空者真空也。色者色身也。受者领纳也。想者思想也。行者作造也。识者分别也。识即心王。受想行是心所也。度者度脱也。一切苦厄者。世间之众苦也。菩萨由照五蕴空寂。离生死苦。复闵在迷众生颠倒妄想。悖理乱常不忠不孝。十恶五逆致受众苦。故说此般若法门令其修习皆得解脱也。已上一段乃阿难结集法藏时。叙述观自在菩萨度生之功行。此是别序也。下段自舍利子起。始是观自在菩萨答舍利子所问也
舍利子 舍利子。佛之弟子。智慧第一。因其为众请问。故菩萨呼其名。而告之云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色即四大幻色。空乃般若真空。众生由迷真空而受幻色。譬如水之成冰也。菩萨因修般若观慧照了幻色。即是真空。其犹融冰为水。然色之与空其体无殊。故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如冰不异水。水不异冰。复恐钝根众生不了犹存色空二见。故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冰即是水。水即是冰。若受若想若行若识。莫不皆然。此乃一经之要。般若之心也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是诸法者。指前五蕴也。空相者。即真空实相也。菩萨复告舍利子云。既了诸法当体。即是真空实相。实相之体本无生灭。既无生灭岂有垢净。既无垢净。岂有增减乎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此真空实相之中。既不可以生灭垢净增减求之。故总结云。无色无受想行识。无即空也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真空实相之中既无五蕴亦无六根六尘。此空十二入也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既无十二入。亦无十八界。十八界者。六根六尘六识也。乃至者。举其始末而略其中也。如上五蕴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二法。为迷心重者。说为五蕴。为迷色重者。说为十二入。为色心俱迷者。说为十八界。已上三科修学之人。随其根器但修一科。即能悟入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空十二因缘也。无明者痴暗也。谓于本性无所明了。非瞢然无知。乃违理强觉之谓也。无无明等者。菩萨以般若智观此无明。其性本空无生灭相。故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也。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者。义与前同。但举其始末而略其中也。生相者。如法华经云。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是也。灭相者。如经云。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是也。十二因缘亦名十二有支。一曰无明。亦名烦恼。二曰行。谓造作诸业。此二支乃过去所作之因也。三曰识。谓起妄念初托母胎也。四曰名色。从托胎后生诸根形也。五曰六入。于胎中而成六根也。六曰触出胎后六根对六尘也。七曰受。谓领纳世间好恶等事。此五支乃现在所受之果也。八曰爱。谓贪染五欲等事也。九曰取。谓于诸境生取着心也。十曰有。作谓有漏之因。能招未来之果。此三支乃现在所作之因也。十一曰生。谓受未来五蕴之身也。十二曰老死。谓未来之身既老而死。此二支乃来世当受之果也。此十二因缘该三世因果。展转因依如轮旋转无有休息。一切众生迷而不知。良可悲也。此本缘觉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彻照此境皆无实性。故云无也
无苦集灭道 无苦集灭道者。观四谛清净也。苦即生死苦果。集是惑业苦因。此二者世间之法也。灭即涅盘乐果。道即道品乐因。此二者出世间之法也。说此四谛者。欲令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离苦得乐也。此本声闻之人所观之境。大乘菩萨照了此境当体空寂。故云无也
无智亦无得 智者般若之智也。大乘菩萨以智照境。既无五蕴及四谛诸法。即是人法皆空境智俱泯。如病去药忘。故云无智亦无得也
以无所得故 此结前起后之言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菩提萨埵者。能依之人也。般若波罗蜜多者。所依之法也。菩萨之人依此般若法门修学。功成理显。故得心无业缚。因无业缚故。无生死恐怖。即无生死恐怖。则无颠倒烦恼。此三障既空三德乃显。故云究竟涅盘。涅盘者。梵语摩诃般涅盘那。华言大灭度。大即法身。灭即解脱。度即般若。此之三德非别有也。即三障是。迷即三障。悟即三德。所谓生死即法身。烦恼即般若。结业即解脱。然虽障即是德。自非般若之功德不能显。譬如磨镜垢尽明现。斯之谓也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者。过去未来现在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华言无上正等正觉。此言非惟菩萨。如是修证。而一切诸佛莫不皆修般若得成正觉也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前是显说般若。后是密说般若。然既显说而又密说者何耶。良由众生根器不同所入有异故也。四种咒者。盖言般若功用。能破魔障名大神咒。能灭痴暗名大明咒。能显至理名无上咒。极妙觉果无与等者。名无等等咒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此结般若功用广大。除苦得乐决定无疑。令诸众生信受奉行也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摩诃
已上密说般若。此五种不翻之一也。盖咒是佛之密语。非下凡所知。法华疏云。咒是鬼神王之名号。称其王名。则部落敬主。故能降伏一切鬼魅。或云咒者。如军中密号。唱号相应无所诃问。又咒者愿也。如蜾裸之祝螟蛉愿其类我。佛菩萨说咒。愿诸众生皆如我之得成正觉。能诵此咒者。则所愿无不成就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解
阿弥陀佛!
② 空即是色2哪里可以观看
http://icebt.21pages.net/
③ 空即是色现在还可以看吗,求大神支招
在网络里—搜—新电影天堂—输入—色即是空
可以看这部影片
④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此句出自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是在中国流行最广泛的佛经.据说这是观音菩萨和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在佛学界,对心经的评价是很高的.认为心经是佛经的总括,读懂了心经,读佛经就入门了.
佛法中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原是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将坏散,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结果有些人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恋空的人弃绝一切以求一个空字,最后还是有一个“空”的意念无法除去。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说明了色和空是不相碍而相同的。执着于色的人不明白“色即是空”,执着于空的人也不明白“空即是色”。
还有句话曰“耽静反为静缚”,不知大家听过没。也是同样的道理。静并不是教人躲到安静的地方,不听不想,那样等于用一个静字将自己束缚住,动弹不得,又有什么好呢?真正的静是心静而非形静,是在最忙碌的时候,仍能保持一种静的心境,不被外物牵动得心烦气躁。我很欣赏这句话,同时也在参悟此种心境。觉得在尘嚣之中保持着心的静境,岂不比那些寂静中虚度时日,或是身在寂静心不寂静的人更有意韵吗?
‘色'是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此万物为因缘所生,并非本来实有,因此其当体是空。此谓之‘色即是空'。
【五蕴】
指色、受、想、行、识。
【空即是色】
指人间之物质、身体本系空无实体,而由地、水、火、风四大和合而成,故称空即是色;四大若离散,则复归空无,故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并非析色见空,而系体达色之当体即空之故,空者亦非意味断灭,即有即空方是真空。此真空既为有,故必不异于有,以空即是有,而说空即是色。
指真空不异于色法,空的当体即是色。
可以理解为:以物质为表象的世界其实质是空无所有的,而所谓"空无所有"是依心起解的。
所以色即是空--相对人的认识的表象世界是空的,而空的表现形式是依附于心(例:人)的认识的--空即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般 若 心 经》
[唐]玄奘法师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⑤ 《空即是色2015》谁有这个电影链接的
◎译名空即是色2015/色即是空2015
◎片名 공즉시색/Mutual Relations
◎年代2015
◎国家韩国
◎类别剧情/爱情
◎语言韩语
◎片长1h 29mn
◎导演金玄彬
◎主演金花媛
智在瑞
朴超贤
尹美丽
⑥ 找和空即是色一样搞笑剧情的电影
空即是色不知道,知道色即是空。建议你看《我的宝贝会说话》,两部,青春期男孩和自己老二的故事。
⑦ 电影空即是色
色既是空就听过
⑧ 《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里面的女主角叫什么名字呢
《色即是空》女主角河智苑。
档案:韩国
本名: 全海琳
生日: 1979年6月28日
身高:168CM
出生地:汉城
体重:46KG
血型:A 型
兴趣:看漫画、打扫
专长:爵士舞、骑马、游泳
喜欢的事:骑马
喜欢的颜色:天蓝色
喜欢的食物:只要是美食都喜欢
学历:丹国大学 电影表演科 学生
家庭状况:父母、一男三女中排第二
出道:KBS新时代报告书100期\授学旅行\篇
出演作品:
电视:
2001《秘密》(MBC)
2001《人生多美好》(KBS)
2002《阳光狩猎》(KBS)
2003《茶母》(MBC)
电影:
2000《Truth or Dare》
2000《同感》
2000《凶咒》
2002《鬼灵》
2002《色即是空》
奖项:
2000年 电影 《真实的游戏》大钟奖 优秀新人奖
2003年MBC演技人气女艺人奖
最优秀女演员奖
⑨ 空即是色的影评
迟到的青春,男性的阉割
作为儒教国家的韩国,尊崇男尊女卑的传统伦理秩序。然而今日韩国正在反思此种道德传统,这在影片中得到明显体现,只不过方式采用了黑色幽默大加搞笑的方式,例如“精液加韩式炭烧酒”、“精液煎蛋三明治”、“教练与充气娃娃”、“手淫窃贼”、“多次重创的阳具”等内容元素。而片中男性都是些“不关窗户不关门大肆自慰、性爱的狂徒”。女强男弱,反复嘲笑,矛头直指向男性阉割心理。而憨傻的大龄男青年面对迟到的青春性意念,几乎是表现出一副痴呆模样,搞笑之余也颇觉其男性在性爱方面的压抑。
性喜剧是韩国电影的新类型,以前曾有《梦精记》,也是举着性话题的搞笑题材影片。这类影片里的笑话、噱头往往都和性牵涉在一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黄色笑话一直在民间流传甚广,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但基于广大群众的喜爱,韩国性喜剧应运而生。
性爱无厘头
情色度:★★★
第一视角窥视女人的镜头拍摄的富有男性意淫的想像空间。影片也有几处露点镜头,不过总体来说,说的夸张做的少,被定级为18岁以上成人喜剧片有些冤枉。但如果想意淫,这部片中众多的搞笑的性话题语言,倒是蛮符合某些男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