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火红的年代的导演介绍
傅超武,上海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1922年2月1日出生在山东昌邑。1938年参加八路军。1939年入山东沂水县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学习。毕业后到山东纵队二旅文工团当演员。后任宣传队中队长。
1949年调任华东大学任文艺系讲师和文工团长。创作过《人民的血》、 《英雄好汉》等戏剧。虽说他在剧本创作上已获得成功,但他更醉心于电影事业。
1950年7月,他终于实现了做电影人的梦想,调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任演员。不久任译制片导演。先后导演了《安娜·卡列尼娜》、《舍甫琴科》等十余部译制片。
1955年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学习,结业后回上海,相继任天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先后导演了《香飘万里》、 《金沙江畔》、 《家庭问题》等近20部影片,他的影片着力于人物感情的刻画,如《金沙江畔》中对头人的处理,即揭露他的反动本性,又恰当地表现他的父女之情,让观众感觉到影片的自然真实。
傅超武拍片特别注意环境气氛的真实感,对拍摄工作十分严格,在拍表现唐山大地震的影片《蓝光闪过之后》时,他对特技工作提出严格的要求,第一次在银幕上逼真地再现了地震时的一瞬间。傅超武在电影创作中勇于探索,富于创新。
1980年,神话戏曲片《白蛇传》的拍摄,他放弃了舞台剧的拍摄方法,而是运用故事片的拍摄手法,用外景实景代替传统的布景,“虚”、“实”结合,为电影的拍摄手法提供了一次新的尝试。由于该片形式新颖,公映后,反响异常热烈,得到广大观众的称赞。该片于1982年获第五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
傅超武追求清新,明快,真实的艺术风格,拍片中,他注意发掘人物的心灵感情,减少外部动作的强烈和火爆的场面,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以情动人,让观众回味无穷。
1992年10月26日去世,终年70岁。
㈡ 中国有多少像《喜羊羊和灰太狼》这种超级弱智、2B的动画片
我只能说:很多,以下是转的
转自:每日动漫
必须说的是我国的动画片艺术性很强,而且别有特色。《大闹天宫》大家都看过
吧,里面的绘画和着色非常非常的漂亮。另外《小蝌蚪找妈妈》的水墨画画法堪
称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片,并且影响了早期日本的动画片(例如《聪明的一休》)另
外,那个时候的歌曲出奇的好听,这是后话,不提。
另外那时的动画片教育性很强:《雪孩子》教育我们要舍己为人,《小马虎》教
育我们要仔细,《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
......
连续剧和系列剧有
《大闹天宫》:中国动画片的NO.1。实在没的说,再多说一句都是多余的。前几
年的动画片《西游记》根本没法比。
《大林和小林》:梦中经常想起它。
《黑猫警长》:“眼睛瞪的像铜铃...”黑猫警长的歌曲真是VERY GOOD。早期的
黑猫警长有五集,分别是《夜袭搬仓鼠》《食猴鹰》(原名不是这个)《偷红土的
小偷》《吃丈夫的螳螂》和《吃猫鼠》。第二集中围剿食猴鹰的战斗最激烈——
“实行第一套作战方案...神枪手掩护...占领制高点...”。食猴鹰一开始还趾高
气扬“这该该该该死的猫”;到了最后被剃光了,说了一句“我是贼,我该死”
,这是本人小学时被女同学“欺负”的时候的认罪语。另外,大象河马需要吃红
土(那个时候俺到了动物园还要找红土喂大象呢,嘻嘻),女螳螂要吃掉自己的丈
夫才能生小螳螂,还有吃猫鼠的存在,长知识啊。尤其是每一集结束的时候,黑
猫警长掏出手枪乓乓乓乓打出四个大字——请看下集——真是酷闭了。
《阿凡提的故事》:木偶戏,好多集,有《卖树阴》、《种金子》等等。阿凡提
一边骑驴一边唱“我的小毛驴,小毛驴...”,还有种金子时的咒语“埋沙子金
子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妙哉妙哉。大家都看过吧,不过12集都看全了也不容易啊!
《天书奇谭》:里面的小主人公蛋生把天书看了一遍就背下来了,厉害!还有蛋生吃饼的动作也帅呆了。
《天书奇谭》情节曲折,实在是扣人心弦啊。
《陶陶的故事》系列:棒!怎么称赞都不为过。陶陶是一只兔子,比兔子罗杰可强多了。《看不见的朋友》讲陶陶对着山谷说话——“你对别人友好,别人也对你友好;你对别人没礼貌,别人也对你没礼貌”,挺有教育意义的。《雪孩子让人潸然泪下,讲雪孩子为救小兔自己化成水变成了白云,挺美的故事。值得一提
的是里面的雪孩子一边滑雪一边唱的歌曲“雪花,雪花...”——哎,怎一个美字了得!另外还有好几部,大家想想吧。
《葫芦兄弟》:本事各异的七个葫芦娃,大家都知道。
《葫芦小金刚》:《葫芦兄弟》的续集,歇菜了。结论:中国的连续剧,不能拍
续集。
《邋遢大王历险记》:只是记得好玩,印象不深了。
《小龙人》#:“我头上有犄角,我身后有尾巴”它是谁?“就不告诉你,就不告
诉你”《小龙人》不算动画片,可是也很有影响力。虽然是90年的,但是我也列
出来了。这个片子的想象力很是惊人,不像是孩子写的。
《小灵通》#:二十集,我没看全,但是我有书(是叶永烈先生写的,他的博士警
察金明是我的儿时偶像)。第一集是中央电视台,后来讲邮票、自来水、煤气、冷
饮、火柴的制造,讲塑料博览会、玩具博览会、航模制作等等,最后一集是北海
舰队。绝对棒绝对棒的科普片。
《舒克和贝塔》:郑渊洁的成名作,颂扬小耗子的。不知为什么,我最喜欢臭球
。不过99年砸美国使馆的时候,据说北航的兄弟们高喊“舒克,舒克,舒克,我
是飞行员舒克”,北理工的弟兄们也应和“贝塔,贝塔,贝塔,我是坦克手贝塔
”,然后就是...真是,真是...
《封神榜》:长篇动画,比较晚。
《孙悟空叁打白骨精》:跟西游记写的不一样,孙悟空从花果山回来才把白骨精
打死。当初我是在电影院里看全的,旁边一些大人也都伸着脑袋看。
《旗旗号巡洋舰》:是《七巧板》里播出的,谁还记得?里面有一只小耗子是厨
师,不过被诬陷偷了花生米。不久前一次我睡不着,竟然想起了旗旗号巡洋舰的
歌——“拉响风的汽笛...七七号已开始起航...啦啦啦啦...”,哈哈...拐个弯
:当初星期四鞠萍姐姐的《七巧板》和星期五董浩的《天地之间》大家记否?我
的表姐当年就喊鞠萍姐姐,现在她的宝宝叁岁了,还是喊鞠萍姐姐。我最喜欢《
七巧板》里的学学做做栏目和《天地之间》的主题歌“从天到地,从地到天...谁
能揭开这些奥秘,必会变的聪明无比...”最奇怪的是几年前清华大学要保送生时
的宣传片的插曲和背景音乐就是《天地之间》?!?!?!不知道现在还是不是。
《动物王国盗窃案》#:全是动物演的,开始时猩猩博士撅着嘴说“发电站的金轴
被盗了”。还有猴探长、狗熊局长。想起来了吗?
《琴岛和海尔》:海尔公司的赞助片,当初只拍了几集,《我们爱科学》杂志还
连载过。现在又拍了,不过名字叫《海尔兄弟》。
《皮皮的故事》系列:有《小白兔不见了》《牙齿逃跑了》等等,十多集,教育
大家养成好习惯。
比较晚的,但是大家提到的:《魔方大厦》《蓝皮鼠和大脸猫》《皮皮鲁和鲁西
西》《小蛋壳奇遇记》
注:#表示非动画,是人演的。
单集的动画片
《小蝌蚪找妈妈》:中国动画片的张叁丰,中国卡通界的达摩,开山鼻祖。据说
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快去看啊!
《渔童(渔盆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片,强力推荐!里面那外国坏家伙说:“捞
头(老头),愚盆是窝们国家地(渔盆是我们国家的)。渔童忍无可忍,终于教训了
那外个国的坏家伙。典型的中国画法。
《丁丁的故事(丁丁战猴王)》:不是英国的丁丁,是中国的少年。丁丁有一把金
钥匙,用科学技术打败了孙悟空。挺古老的,估计记得的人不多。
《老狼请客》:你要是没有看过,那你的童年就真是太不幸了。里面老熊唱的“
老狼请吃鸡”我最喜欢听了。
《哪吒闹海》:酒是陈的香,哪吒是老的好!
《西岳奇童》:老版的《宝莲灯》,上下集。
《小黄鹂学唱歌》:经典!也是典型的中国派画法,可惜现在很少了;歌也不错,
现在也很少有了。讲小黄鹂练胆子学唱歌的故事:“小黄鹂,你唱的很好啊”“
可是,我的胆子很小,怎么办呢”...另外其中有两首绕梁叁日的歌,一个是“我
是小小的歌唱家,要把美丽的歌儿唱,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唱起歌来真
快乐;唱啊唱啊愉快的唱啊,唱起歌来真快乐...”另一首是“红太阳,挂天上.
..”(开心,开心的流涕)
《九色鹿》:又一个经典——美丽的九色鹿。配音和画面都是很唯美的感觉,我
语言乏力,实在没法称赞它。我只是想说:让我再看一遍吧!如果金钱可以买回
过去的时光,我愿意倾家荡产去看《九色鹿》。
《小马虎》:另一个经典——挂在电线上的马小虎。尤其是马小虎开汽车“吧吧
呜,呜~——”当年我坐我老爸的自行车,就会来这一句。
《小鲤鱼跳龙门》:超级无敌大经典。
《猴子钓鱼》:经典中的经典,中国动画片的代表作。看看中国化的美术,听听
中国化的音乐,作中国人真好。要是你没看过,那你的人生绝对是不完整的。建
议大家在入土之前好好看看。
《猴子捞月》:也是猴子的故事,也是中国化的动画片。
《过猴山》:里面的老头子跳舞时的音乐很好,什么时候哪个舞厅里也来一段,
那就火了。
《等明天》:小猴子老是等明天,结果一直没有盖房子。
《淘气的金丝猴》:里面用国画画的的金丝猴和大熊猫进入了不少教科书!太棒了
,任何语言任何文字都没法形容他。
《火焰山》:大概是解放前拍的。不过很好啊。
《人参果》:不说了。
《娇娇的奇遇》:没有看过《娇娇的奇遇》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神笔马良》:小的时候我的至爱啊!
《熊猫百货商店》:剪纸片,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小熊猫学木匠》:教育我们要仔细。“我们我们我们猴子,爱吃爱吃爱吃桃子
...没吃桃子,少了桃子...” 百唱不衰啊。
《差不多》:讲一个小猎人的故事,也是教育我们要认真。
《狐狸打猎人》:和《差不多》是同时代的。
《人参娃娃》:横里看,竖里看,怎么看怎么好。白白净净的人参娃娃叫的那声
“小哥哥”,太天真太可爱了。
《张飞审瓜》: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不过大家可能都忘了。
《猪八戒吃西瓜》: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走?
《醉酒》:一个卡车司机酒后行车,开到建筑工地,撞了。演的次数太多了,不
过风格跟别的不太一样,倒是有点像某版的《翠花上酸菜》。
《济公斗蟋蟀》:不用介绍了。
《蟋蟀》:《聊斋志异》里的《促织》故事,感人。
《天才杂技演员》:木偶剧,好故事,好片子。主人公叫台(太)骄傲和郑(正)用
功。
《骄傲的将军》:一个无敌大将军打了胜仗就刀枪入库,结果最后被打败了。
《叁个和尚》:教育我们要协作,要勤劳!叁个和尚红黄蓝叁原色的搭配,因为简
单,所以美丽。
《摔香炉》:老爷爷和老奶奶摔香炉的故事,废除迷信,崇尚勤劳。建议**功
练习者看叁遍写出观后感。
《好猫咪咪》:教育我们要“苦练杀敌本领”!另有壮胆歌“老鼠怕猫,那是谣传
,一只小猫,有啥可怕,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前年谎言,彻底推翻”。
《小鸭呷呷》:大家还记得吧。
《叁只狼》:和《小鸭呷呷》一样都是折纸片,好玩,好玩。
《鹬蚌相争》:剪纸片。
《真假李逵》:李逵就是李逵,李鬼就是李鬼。
《半夜鸡叫》:小学时代看了《半夜鸡叫》以后,所有姓周的同学都惨了。
《红军桥》:估计大家都看过。
《山伢子》:剪纸片,山伢子勇斗白匪军的故事。
《善良的夏吾冬》:好人有好报,我最喜欢了。
《崂山道士》:崂山道士老唱“穿墙进去,我穿墙进去,拿了就...跑!”结果撞
墙了。
《长发妹》:美丽的长发妹,美丽的故事,可惜俺是男孩子没办法留长发啊。
《没头脑和不高兴》:一高一矮的没头脑和不高兴。没头脑盖了一个999层的大楼
,要爬3个月;不高兴在楼顶上演武松打虎,结果...哈哈。
《小红脸和小蓝脸》:保护牙齿的故事。看了以后,现在我还是早晚刷牙。
《过河》:讲小狐狸独吞桃子结果被朋友抛弃的故事。里面的歌“哎呀有只坏狐
狸...”朗朗上口。
《曹冲称象》:木偶剧,挺好玩的,尤其是黑糊糊的印度人。
《一夜富翁》:当时小猪猪储蓄罐好流行啊。
《愚人买鞋》:木偶戏。我看过若干遍了。
《小兔偷瓜》:被粘住的小兔特可怜的哭喊:“老爷爷~~”。那个穿日本军旗的
家伙应该学习学习再学习!
《咕咚来了》:咕咚来了的邮票现在涨的特快,尤其是小本票。
《草原英雄小姐妹》:深入人心的故事。
《路边新事》:红领巾拾金不昧的故事,前几天中央六刚刚演过。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就是好来就是好。
《小哥儿俩》:木偶戏。星期天一早哥哥就急忙离开家,弟弟以为哥哥踢球去了
,到了学校,发现哥哥原来在为班上修理坏椅子...俺当年曾经写过观后感,还得
了小红旗呢!
《松鼠理发师》:木偶剧,里面的小松鼠理发师挺可爱的。
《老虎学艺》:还好,幸亏猫留了最后一手。
《母鸡搬家》:谁看过?讲叁只不同颜色的老母鸡接到搬家通知...
《喵呜是谁叫的》:讲一只从没出过门的小狗,经过千难万险终于知道了是喵呜
原来是猫叫的呀。
《刺□背西瓜》:剪纸片。
《大名府》:梁山好汉!
《蝴蝶泉》:很经典的纯音乐动画片。片中没有任何对白,不过仍然非常动人。
《山水情》:号称中国近十年动画片之最。该片融入了中国的道家师法自然、与
世无争思想和禅宗明心见性的灵感。杰出的水墨技法与古琴技艺无不出自大家之
手。折服无数中外人士。绝对可以作为划时代的见证。
有部片子是说一只老鼠希望变成猫,变了以后又想变别的...变来变去最后又变成
老鼠哦!我还记得它变成猪的时候还唱了首狂搞笑的歌:“当猪当得好快活,罗
哩洛哩罗,当猪当得好快活,罗哩洛哩罗,吃吃那个睡睡,罗哩洛哩罗...”
还有《狐狸拔牙》《鹿铃》《狼来了》《小马过河》《猎人海力布》《水鹿》
《鹬蚌相争》《假如我是武松》《金币国游记》《斗鸡》《大扫除》《眉间尺》
《火童》《鹿与牛》《八仙与跳蚤》,就不一一介绍了。作者:战列舰及所有喜爱
老动画的朋友。
==================
附:70年代的动画片,谁看过?谁要是看过我服了他!
《奇怪的球赛》:一场冰球赛,不过好象是反苏修的。
《两张布告》:与白匪斗争的故事。
《歌声飞出五指山》:木偶剧,红军的故事。
《西瓜炮》:小刀会OR太平军?
《小白鸽》:——解放军的信鸽。
《奇怪的病号》:——狡猾的菜青虫。
《象不象》:大象象不象?
《芦荡小英雄》:类似于鸡毛信的故事。
《山羊回了家》:雷锋精神的体现。
《战旗似火》:讲“农业学大寨”的动画片。
《出发之前》:上山下乡的故事。
《两只小孔雀》: 西双版纳的傣族红小兵与孔雀的故事。
《火红的岩标》:藏族人民深切悼念毛主席。
《画廊一夜》: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呀!哈哈。
《主课》:阶级斗争!
《渡口》:阶级斗争!
《长在屋里的竹笋》: 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
《树苗》:树苗在集体的果园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骏马飞舞》:抓住反革命分子!
《大潮汛之夜》:大潮汛,大批判!
《带响的弓箭》:抓住“北极熊”!
还有——《大橹的故事》《东海小哨兵》《小八路》《万吨水压机战歌》
《放学以后》《试航》《金色的大雁》
60年代的动画片:
《我们爱农村》《南方少年》《李科长巧难炊事班》《湖上歌舞》《红领巾》
《小林日记》《四点半》《冰上遇险》《牧笛》《黄金梦》《孔雀公主》《金色的
海螺》《集体有余》《画像》《一条丝腰带》《一棵大白菜》《小溪流》《红云崖》
==========================
后记
80年代早已过去,但80年代的动画仍然在我们的心中。或深,或浅,或清,或重
...但是,那是回忆,不单单是对动画本身的回忆,还是对那个年代的回忆。就像
我们的父辈们老是会回忆上山下乡的岁月,总是喜欢《渴望》、《年轮》那样我
们看不懂的影片。早就想写点什么。可惜,我是个懒汉。
直到有一天,我和一个朋友的朋友辩论。她是属于典型的“哈日族”,坚持两个
凡是的原则——凡是日本的东西都是好的,凡是中国的东西都是差的。对于“中
国有什么卡通”这样的问题,我作出了反驳——于是就有了上文。其实,在解放
前中国以《火焰山》为代表的动画片就很好了。解放后,中国的动画片又有了发
展。《小蝌蚪找妈妈》是齐白石先生的原画;不过,那些小青蛙小虾米又有了新
的“生命”。我儿时学国画的时候,就曾摹仿过《淘气的金丝猴》的金丝猴和大
熊猫。无论是《大闹天宫》《九色鹿》还是《好猫咪咪》《猴子钓鱼》都体现了
一种中国式的美感——可惜的是,现在已经失传了——就像我们的京剧。我对音
乐不很在行,但是那些动画的插曲和配乐怎么都觉得好听。那个时候的动画片有
很强的教育意义:《渔童(渔盆的故事)》教育我们爱国;《丁丁战猴王》教育我
们爱科学学科学;《小黄鹂学唱歌》告诉我们怎么练胆子;《小马虎》告诉我们
要细心;还有《等明天》《娇娇的奇遇》《熊猫百货商店》《小熊猫学木匠》《差不多》《天才杂技演员》...
那个不是呢?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片很有创意,很有气魄——不过,十个故事有九个是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就像现在中国打开电视
到处是皇帝戏一样。另外,美国的猫眯是永远打不过老鼠的,不象中国的《好猫
咪咪》和《黑猫警长》总算还给猫一个公道。日本的卡通开始明显的是模仿中国
,像《聪明的一休》。后来逐渐发展,并有了自己的风格。不过现在风靡中国的
《蜡笔小新》我实在是不敢推崇:诚然,蜡笔小新很搞笑;不过,现在的孩子能
学到什么?是在小鸡鸡上画大象,是掀女同学的裙子,还是捂住正在驾驶的司机
的双眼?我并不是要完全抛弃西方的东西,就像我们现在还在用奔腾用视窗一样
,我们也会去看美日的卡通。不过,我只想说,它们不是唯一的!我们的那个时
代,是一个令人怀念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信仰的时代。不象现在大家还在为“为什么活着
”这样的问题而烦恼不已。我们的那个时代,起码是一个有意义的时代。
我们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已经过去的时代。她,已经走远,不会再回来了,永远
不会了。但是我们还是会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个时代的电视剧,怀念那个时代
的小人书,还有那个时代的动画片............
________________
㈢ 这个演员的名字
林家川,1981年3月1日生于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影视男演员。
2007年与姚芊羽、黄海波合作主演情感剧《笑着活下去》,饰演陆军。[1]2009年主演爱情为题材的电视剧《我是一棵小草》,饰演林大树。[2][3]2010年在黄力加执导的年代伦理剧《父爱如山》中饰演韩强。2011年与萨日娜合作主演情感戏《你是我的生命》,饰演裴小庆一角。[4][5]2012年参与拍摄付百良执导的喜剧《火红的日子》,饰演郑太平。[6]2014年领衔主演怀旧家庭情感剧《幸福在哪里》,在剧中饰演田借粮
㈣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粤语版什么时候出来呀坚决不看普通话版!!!
我是广东人, 但我劝你看普通话版。看粤语版嘛, 刘德华、梁家辉、泰迪罗宾一开口, 完全是时装人口吻, 破坏古装剧的韵味, 还有刘嘉玲, 光看样子, 她这天后还过得去, 可她声音娇柔, 完全没有武后该有的威严, 反而是普通话配音为她争回不少分数。
汗, 声音对戏剧表达很重要。
===================
10-16补充:
咳~ 我不是说广东话没有韵味或威严, 我是说, 如果演员的台词功夫不够厚, 是无法表达出那种韵味。你听听郑少秋、刘松仁演古装时念的台词, 跟刘德华、梁家辉那种表达方法是不一样的。如果演员念白很好很动听, 我也情愿看粤语版(我系广东人嘛^_^), 但如果演员一开口便让观众觉得他与整体气氛格格不入的话, 那我还是选择配音版。
粤语发展至今, 予人的感觉是灵动谐趣多于稳厚庄重,像搞笑向古装片东成西就, 我便觉得粤语版比国语版好, 无他, 因为粤语更能配合片中那种kuso的气氛。至于文艺向古装片东邪西毒, 我也喜欢粤语版, 因为片中那种气氛不属于古代, 骨子里现代得很, 所以不必要求厚重感, 粤语的轻、逸、薄, 跟片中的气氛很能配合。相反, 通天帝国这故事虽然不是真实历史, 但徐克还是尽力经营, 希望观众能感受到历史厚重感, 于是, 我不能不说, 片中的HK演员一开口, 便把这种厚重感打散了。
一个演出, 电视也好电影也好, 整体配合很重要, 各方和谐协调, 才能使观众感到赏心悦目。
最后说, 其实我也有看广东话, 不是没趣味的, 但比较之下, 我还是喜欢普通话版多些。
㈤ 当星二代究竟是件好事吗
星二代只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身份,没有办法改变也没有办法去选择,父母给的只是身份,未来的人生还要靠自己。星二代很多,可成为真正的星不容易。郭麒麟就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星二代。
星二代在得到更多关注的同时要承受数倍的压力,就像郭麒麟所说,他这辈子最幸运的事——“我是我,我是郭麒麟”!
㈥ 杜肖雄的介绍
杜肖雄,1986年出生于辽宁本溪,200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2006年至2015年相续参演电视剧《乡村爱情故事》1中扮演谢小梅,被熟知。2013参演电视剧《火红的日子》2中扮演王丽娜。2010参演电视剧《女人当官》3中扮演袁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