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麻江哪里好玩
麻江下司风景名胜区位于黔东南州麻江县清水江畔的下司镇域内,包括凯里市的岩寨,镰刀湾部分地区。风景名胜区面积68平方公里,海拔600米左右,最高峰900余米,属黔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3℃,降雨量1, 195.9毫米,冬无严寒,夏元酷暑,四季均可旅游。
嘉庆13年(公元1808年),麻江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修建的用石头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阶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古居民、古巷道。
下司风景名胜区以清水江为纽带,集自然山水风光、历史文化 与民族风情为一体,有景物52处。它包括清水江风光船游区,主要景物有:龙里水库风光、龙里仡佬寨、湾塘、保秧洲、桃花、岩寨等苗族村寨,河坪渔村、沙坝竹林、桃源岛、太阳岛、镰刀湾岛等度假村、下司水上活动中心等。老山河峡谷步游、漂流区 , 主要景物有:将军石、月牙潭、九曲银河、卡门、姊妹峰、千里坡、老鹰坡等。文物古迹有:下司古镇、古码头、街巷、苗族吊脚楼、夏同和状元第、禹王宫遗址、观音阁和文昌阁,狙炸袁世凯的壮士张先培故里---巴茅冲,保秧洲讨袁护国军陆军上将都督吴传声墓等。民族风情主要有:铜鼓村苗族农民画,120多农户从事现代民间绘画,数百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获奖,有的被选送博物馆收藏,麻江县因此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摆仰村苗族风情神奇古朴,原汁原昧,吸引了数万中外游客观光考察,河坝瑶族歌舞与蜡染,深受广大游客赞赏与青睐。一年一度的下司龙舟赛以及赛马、斗牛、斗鸟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被国家民委、国家体委表彰为全国民族体育先进单位。
下司风景名胜区优越的区位、秀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历史文化与浓郁古朴的民族风情,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老蛇冲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位于县境西南角,毗邻都匀、贵定,位于东经107°24′8″至107°17′34″、北纬26°25′23″至26°20′8″之间,海拔1250米至1862米,地近清水江源头。县内保护面积11395亩,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02%。区内森林繁茂,古树参天,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植被,森林覆盖率达99.6%。
区内有植物300多种和动物100多种。主要珍稀树种有马尾树、红花木莲、檫木、黄柏、三尖杉、红豆杉、香果树、闽楠、樟、贵州栲、贵州石栎、润楠、水青钢、大白杜鹃、溪畔杜鹃、云锦杜鹃、长蕊杜鹃、百合杜鹃、耳叶杜鹃、映山红等。高山竹类有毛环竹、白背箬竹、冷箭竹、蓬竹、油竹、刺竹、毛环方竹。名贵药材有天麻、黄莲、竹节三七、大血藤等。珍稀动物有大鲵、苏门羚、黑熊、林麝、大灵猫、穿山甲、花面狸、红腹锦鸡、狐、野山羊。
老山河峡谷风光
从瓮港芭茅冲乡家街路口至德新上寨,全长5公里,老山河多数河段水深及膝,河水清澈,晶莹见底,水质达地面水国家一类标准。河床卵石铺地,河水弯直曲伸婉然自若,在山湾岩脚处一平如镜,在缓坡浅滩处波光粼粼,两旁点缀有片片净洁的沙滩。峡谷陡岩峭壁,两岩奇峰异石上,峰高峦秀,竹木葱茏。顺流而下主要景观有月牙潭、鹰嘴岩、盘龙洞、九曲银河、象山、和尚赏月、骆驼峰、顽猴戏虎、千里坡、水车、水磨等十六个景观。
金流洞
苗语称“澳朗勒”,位于清水江上游的翁东村境。洞口面向东北,宽4米,高12米,呈青蛙口状。洞内流水淙淙,凉风习习,洞中有洞,洞洞有别,洞内石幔伫立如人,钟乳垂直,石花烂漫,石笋如林,洞内有厅,厅中有厅。
仙人桥在坝芒布依族乡瓮河村境一山巅上,海拔1635米,远视云雾缭绕,又高以险,若隐若现,好象天上的“仙桥”,故名仙人桥。
仙人桥系一上平下拱的天然石拱桥,跨度30米,高45米,宽10米,桥体厚20米。四周怪石嶙峋,壁峭岩悬,翠竹葱茏,鸟声啁啾。峭壁上生长着贵州省稀有树种广东松,大的有百年以上树龄,胸径约40厘米,状若黄山迎客松,苍翠拗曲。据文献资料记载,广东松一般生长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区,这里的广东松却生长在1635米的高山顶上,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站在桥旁,极目四野,群山绵延跪伏,云烟时聚时散,茫茫渺渺,仿佛置身“仙人桥”。
咨询电话:0855-8969616
㈡ 麻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啊
区域概况麻江县位于贵州省中东部。行政区域总面积1222.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1.1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7.95%。县人民政府驻杏山镇,邮编:557600。代码:522635。区号:0855。拼音:Majiang Xian。辖4个镇,5个乡129个村民委员会,7个居民委员会。年末总人口21.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7.47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苗、侗、布依、水等族。人口出生率为13.8‰,自然增长率6.07‰,计划生育率96.9%。主要矿产有重晶石、磷、煤、铁、铅锌、硫铁等。
麻江县地处贵州中部,清水江上游,全县总面积1222.2平方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秀丽,风景宜人。
麻江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处于三市一矿四大市场之间。县城西距省会贵阳109公里,北距亚洲最大的瓮福磷矿肥基地65公里,东距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37公里,南距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府都匀市23公里。随着贵(阳)新(寨)、凯(里)麻(江)高速公路的开通,麻江的区位优势更加突出。县内湘黔铁路、黔桂铁路、株六复线横贯县境,320、210国道和贵新、凯麻高速公路均在县城郊交汇,4条省际公路在县内纵横,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使麻江成为贵州乃至大西南南下东进的交通咽喉要塞。 [编辑本段]矿产资源麻江县地处黔中腹地,位于“三市一矿”(凯里市、都匀市、福泉市、瓮福磷矿)之间,凯麻高速公路、贵新高等级公路穿城而过,320、210国道、309省道公路及湘黔、黔桂铁路贯穿县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
麻江县矿产资源丰富,分布于全县九个乡镇,通过大面积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发现矿产24种,基本探明的矿产有能源矿产煤、铀、金属矿产铁、铅、锌、钾、钒、锰、铝土矿、非金属矿产重晶石、磷、石英岩、砂岩、硫铁矿、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萤石、方解石、陶瓷土、页岩、粘土共22种,其中金银铜多金属矿产、伴生矿产锶、硒稀土矿产亟待探明。评价矿床、矿点135处,其中中型矿床1个、小型矿床26个。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开采矿山和矿产品加工企业80多个,2002年开采和加工矿石20多万吨,产值5000多万元。
重晶石:该县重晶石矿分布于全县八个乡镇,点多面广,品位( 含BaSO4)94.71~99.3%,矿石质量好(曾获国家外经贸部出口免检荣誉证书),查明坝芒泥河、碧波水山、谷硐大冲、李家坪、杏山坳阳、宣威城中、下司新华、东山等重晶石矿C+D+E级储量625.68万吨(其中C级193万吨,D级223. 73万吨),全县重晶石矿储量1600多万吨。
煤:重主要集中于谷硐、杏山、碧波、贤昌四个乡镇,发热量2500~8270卡/克,灰份 20~65%,水份0.3~12%,挥发份13~33%,含S3.1~6.8%,质好量优,交通便利。查明县摆沙煤厂C+D级储量398万吨,全县煤炭资源储量1300多万吨,
铅锌矿:该县目前有杏山仰古、城南、摆种、高山、宣威麻卡、塘卜、城中、龙山大塘、下司苦李井、坝芒岔河、碧波偿班、谷硐客蟆塘等矿点,矿石质量好,地表多氧化,含Pb0.01~40%,Zn1.78~37.8%,并伴生有Ag、Ga、Ge等元素,易分选,储量大。
磷矿:该县磷矿主要分布在宣威琅琊至龙山复兴一带。1962年,贵州104地质大队在琅琊作过详查工作, 提交磷矿石表内储量596万吨,属大型磷块岩沉积矿床,品位(含P2O5) 18~34%;伴生金属U715吨,品位0.02~0.069%;V2O52.2万吨,品位0.252~0.917%。矿床以北马鞍寨尚有地质储量624万吨。 龙山团坡─复兴─马蹄一带磷矿储量也很可观,且发现含钾矿层。
铁矿:赤铁矿、菱铁矿主要有碧波相塘、杏山红土山两处矿点,地质队曾多次作过工作,提交储量819.29万吨。褐铁矿分布于谷硐乐埠、翁牛等地,与粘土夹杂呈鸡窝状,出露面积广,含Fe55%,Mn0.032%~0.18%,S1.009%~0.175%,1972年探明大岩冲、马掌坳、新开田储量20多万吨。
石灰岩:该县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城西陆家桥-良田-两路口一线,厚40~110米,顶底板为白云岩,含CaO52.49%,MgO2.16%,烧失量41.11%。 全县石灰岩近1000亿吨,目前多作建材用及烧制水泥石灰。
白云岩:该县白云岩矿主要分布于东部下司、宣威和西部谷硐、坝芒,含MgO0.91~21.41%,CaO29.57~45.86%,烧失量47.03%,厚数百米,盖层薄,储量近7000亿吨。
硅石:主要矿点有摆沙煤层顶板石英砂岩,杏山陆家桥-铜鼓山-干沟、白沙田-小堡-青山、长坡-高枧煤层顶部石英砂岩,栗木新寨中型水泥用石英砂岩、滥泥山陶瓷土顶部石英砂岩、碧波筛子坝硅质岩层等,品位(含SiO2)85.5~99.4%,储量可观。其中栗木矿点由建材部303队于1983年详查,提交C+D级储量982.8万吨(已获审批);2000年10月,贵州101地质队普查毛栗坡、岔河、陆家桥、小桥边、铜鼓山、干沟6个矿点,品位(含SiO2)96.12~98.83%,储量2000多万吨。坝芒瓮河、栗木、乐坪,谷硐大冲、乐埠、翁牛、潭家,龙山复兴,宣威卡乌等地有零星石英岩,质量好,品位高达99.2%~99.8%,但规模不详。
硫铁矿:热液型硫铁矿床有谷硐翁牛矿点,矿体呈脉状,厚0.6米,矿石矿物为黄铁矿,地表多氧化为褐铁矿,含硫36.64%。沉积型硫铁矿多赋存于炭质粘土岩、煤层内或煤层下部铝土质粘土页岩中,厚0.2~1.7米,含硫8.43~46.23%。另在杏山茶山凉水井发现大型泥砂质沉积硫铁矿,厚数十米,延伸数百米,含硫23%。
大理石:县内有杏山陆家桥、坝芒栗木两处矿点,经地质详查为似墨玉大理石、奶油黄夹玫瑰红大理石和芝麻灰大理石,色彩均一,质地坚硬,磨光性能好,B+C+D级储量377.8万立方米。
陶瓷土:主要有杏山靛冲滥泥山、小堡碗厂、青山火烧寨、羊昌坡大田坎、麻喇两路口、坝芒栗木白坟边等矿点。其中栗木白坟边矿点由建材部303队于1991年结束详查,提交C+D级储量930万吨。
方解石:主要分布于西部谷硐、坝芒,结晶程度高,矿石纯正洁白,厚数十米,盖层薄,储量有待探明。
页岩:主要为该县中三叠统新苑组地层中的含钙质、粉砂质页岩,经风化钙质遭淋滤形成风化壳,砖瓦原料即为风化壳上层。烧结温度为900~1100°C,烧成温度1100°C;干缩收缩率3.75%,烧成缩收缩率在900°C时为0%,1100°C时为12.5%;不同温度条件下成品的抗压强度为6.29Mpa~22.51Mpa,即烧成温度为1100°C时,产品标号为200#。
其他未阐明矿产分布较广,用途广泛,前景可观。
麻江县矿业早在建国前就已有小规模开展,多为民间采煤、炼铁、烧制石灰、砖瓦、陶器。新中国成立后,矿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矿业活动由零星开采、人背马驮、简单烧制发展为机械开采、运输、洗选冶粉加工,矿业活动多样化、规模化。建国50年来,地质工作从无到有,相继有贵州省区调队、101队、108队等多家地质单位在我县做过不同程度的地质工作,探明十几种矿产储量近千亿吨,矿业产值由10万元增加到5000多万元,从业人数由百余人增加到5000多人,矿业已成为我县基础产业。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2002年,麻江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优化第一产业,增加第二 产业总量,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全县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国内生产总值3.28亿元,比上 年下降12.8%。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产值之比由上年的39.66∶34.10∶26.24调整为44 .46∶22.30∶33.2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亿元,比上年减少5.1%。受自然灾害影响,粮食减 产,但经济作物、牧业和林业均不同程度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5.44万吨,比上年下降22.3 %;烤烟产量2072吨,增长17.5%;肉类总产量6071吨,增长19.9%。年末,大牲畜存栏6.37万头,增长5.49%;生猪存栏10.74万头,增长0.85%。退耕还林2000公顷。工业企业 改革改 制进展顺利,职工429人,安置 率达71%。工业总产值1.8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38亿元,增长75.0%;实现税金968.14万元增长57.62%。非公有制经济长足发展。全县22家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完成,变现资产746万元,安置有经济实体1857户,从业人员2万人,注册资金5028万元,提供税金33.7万元。财政总收入3358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46万元,比上年下降4.3%;财政支出9361万元,增长19.5%。年末金融机构 存款余额2.8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0亿元,增长5.30%;
固定资产投资6100万元。招商引资项目23个,协议资金4.2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405 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29个项目,其中国债投入3758.11万元。建成“希望小学”8 所,累计建成“义教工程”31所,中小学危房率下降到18.3%。小学在校学生2.53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8.73%;中学在校学生9949人,初等教育入学率94.7%。非文盲率96.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94万元,比上年下降5.20%。农民人均纯收入1341元,比上年增长3 .47%。城镇居民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人口为1080人,发放社会低保金241万元;领取失业保险金的220人,纳入社会养老保险的679人下岗职工领取基本生活费的96人。实现了应保尽保的目标,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麻江县辖4个镇、2个乡、3个民族乡:杏山镇、谷硐镇、下司镇、宣威镇、碧波乡、龙山乡、贤昌布依族乡、坝芒布依族乡、景阳布依族乡。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明置麻哈册,1913年改为麻哈县,以清水江支流麻哈江流贯县境,故名。1930年置麻江县。
2000年,麻江县辖4个镇、5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03481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杏山镇 42646 谷硐镇 16446 下司镇 30609 宣威镇 34141 碧波乡 22590 龙山乡 16571 贤昌乡 16984 坝芒乡 14988 景阳乡 8506
2003年,麻江县辖4个镇、5个乡(其中3个布依族乡),129个村委会(其中有5个村委会由凯里开发区代管)、7个居委会。年末总人口22.01万人;非农业人口1.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5.79万人,占总人口的75.15%。 [编辑本段]该镇殊荣该镇是中国有名的红蒜之乡,锌硒米之乡。
㈢ 贵州麻江县是哪个市的
麻江县是贵州省黔东南州的一个县,凯里市是黔东南州的县级市,目前有凯麻同城的打算
㈣ 麻江的蓝诚电影院放什么
笔仙归来
又名:The Return of the Psammead
看点: 儿童 待下
类型:恐怖 悬疑
语言:英语
地区:大陆
时长:61分钟
导演: 南鑫
演员: 程爽 赵若辰 王春成 易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