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李安导演是作者电影吗

李安导演是作者电影吗

发布时间:2022-07-21 18:56:21

㈠ 李安电影的代表作品是什么

李安电影的代表作品:

1、卧虎藏龙

导演李安的十部经典作品中这部《卧虎藏龙》是最有名的影片之一,公映后口碑票房双丰收,而且创造了许多纪录,其中荣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4项大奖,也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荣获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影片,上映后北美票房突破了1亿美元门槛。

㈡ 李安作为《卧虎藏龙》的导演还有哪些作品呢

李安(Ang Lee),1954年10月23日出生于台湾屏东县潮州镇,祖籍江西德安,编剧、导演。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大导演,从1990年就开始出名,完成了《推手》的剧本,1992年拍摄《推手》,1993年拍摄《喜宴》等等等等。


㈢ 李安是 中 国 电 影之父吗

当然不是了,李安是90年代才涌现的导演,而中国电影都有百年历史了。

张艺谋比较擅长色彩的运用,在艺术指导方面比较强,所以他当开幕市导演,而且这么重要的工作,除非出现重大特殊情况,不会换人的

㈣ 情感与理智 影评 李安

李安版《理智与情感》影评
《理智与情感》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英文片。该片的制作班底中,只有他导演一个中国人,而包括后期、发行等各项工作都是好莱坞的工作模式。说白了就是一个中国人带领一批外国人拍外国人的故事。我总结起来,这部影片是东方的艺术,西方的技术。李安走的是内敛含蓄的中国思路,而西方文化传统也深深的渗透在他的镜头之中。

根据作者电影理论,一部电影既不是演员的作品,也和编剧摄影师无关,而是导演的作品,而该作品就是导演思想的体现。我想,李安正是这样一位导演,他的作品无不深深打上了他自己的文化烙印,也就是中西兼而有之的多重文化身份。李安的生平和从影轨迹我就不详细介绍了,大家都知道李安从小受到中国传统中庸文化的影响,而后又接受西方电影戏剧的培养,从西方技术文化那里学习到自身得以安身立命的形式要素,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对他都有深刻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应该是势均力敌的,所以在他的思想里,中西方文化并非是冲突不可调和的,而是完全可以融合的,而这种融合就体现在他的电影语言中。我们发现,从父亲三部曲到好莱坞三部曲再到走向国际的《卧虎藏龙》《断背山》,他的电影都是委婉平和的叙事方法,是内敛含蓄的中国思路,而在视听语言上,是独特的中西结合。

首先,东方传统思想帮助李安十分到位地理解了简奥斯汀作品的灵魂,深入挖掘了人物性格。影片中有两位主人公。大姐爱琳娜是典型的东方女性性格,坚强隐忍,不与人知不与人诉。爱德华是她心爱的人,可是她却一直埋藏在心里,无欲无求。她的理智超乎所以,感情成了附属和压抑,即使当她得知爱德华和露西的婚约时,眼神中闪过一丝哀怨,矜持着镇定,维系自己的理智。回到伦敦,她见到了阔别的爱德华,却如普通朋友般的客套的行礼、规矩的交谈,暗涌的暧昧被她深深压抑着。而妹妹玛丽安却是纯粹的西方性格。她不拘小节,敢爱敢恨。她义无反顾的爱上了英俊的威勒比,而对敦厚宽仁的布兰登上校无动于衷。威勒比离开后,她放任自己无止尽的思念,然而伦敦之行让她心碎,看到了昔日的情人将另一个女人拥入怀中,她放肆大哭,无拘无束。

其次,东方传统思想使他能够找到西方作品中蕴含的东方哲学,从而诠释出英国田园文化的精髓。影片中,爱德华不得不对5年前的一个幼稚的承诺负责,爱琳娜得知后也信守诺言尊重这个承诺,两个相爱的人却不得不分离。如果换一个人来导演这部影片,对于诺言的束缚未必有李安这样深刻的认识和体会。这是人性中最宝贵的部分,在东西方以不同的名义和形式存在,它是东方传统伦理所强调的一种信守诺言的道德,也是西方传统对所谓绅士的要求,李安在这里找到了东西方传统美德的契合点。

再如,在这部影片里,李安把东方的含蓄与内敛和西方的个人化与追求微妙地融合在一起。西方是个人化的,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而中国自古是教义礼节,门当户对,更讲究伦理。在《理智与情感》中,东方的伦理就体现在寻找理智与情感对立的平衡点,爱琳娜的冷静克制和玛丽安的热情奔放代表着两种情感表达和处世之道,相互对照而制衡。经李安处理,我们看到的就是一股缠绵悱恻的爱情暗流与一种隐而不露的性灵情思相互交汇。

再看李安的视听语言,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他充分运用人物调度、光线和色彩,将一部戏剧式的故事嵌套于散文化的叙事之中,淡化戏剧冲突的外部形式,而注重呈现生活的自然形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它有典型的西方元素和形式,也有东方人特有的内敛的情绪表达:中庸有度、含而不露。

比如,玛丽安大病时布兰登来找姐姐爱琳娜的那场戏。场景中光线的运用十分到位,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感受。爱琳娜出现的时候身后是一扇窗户透进来一束光线,因为此时她和玛丽安处在困境里,她们急需帮助,而布上校的到来对她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帮助,所以她身后窗子的光线也就象征着希望。而随着交谈的深入,布上校敞开了心扉,而相应的爱琳娜的角度也有所改变,身后窗子所占画面比例越来越大,光线也越来越充足,证明布上校这次的到来,是姐妹们困境中的曙光和希望。

再比如色彩的运用。刁钻刻薄的珍妮总是以黑色衣服出场,这代表了她内心黑暗。然而和露西谈话那场戏,却打扮得非常鲜艳,虽然颜色很鲜艳,但是却特别的俗气,这正是这个人物的特点——世俗。

影片后段,有一段全景式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移动的大全景镜头,阳光布满绿色的草地,伴着玛丽安的歌声慢慢的移动过来,这些地方曾经都是她们走过的,现在通过玛丽安的歌声这个镜头从新摇一次的时候,仿佛也是在让观众来重新回味影片中发生在这里的一切事情。最后落幅还是回到两株连根树,和粉红色的芦苇,小房子被这一切美丽的事物和阳光包围着,表现了人物此时的幸福感受,也同样有一种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感觉。

二、东方美学色彩
东西方审美自有差异,纵观李安的作品,不难发现,很多影片的细节中透露出东方美学色彩,呈现出深刻而具体的东方文化特色。东方文化在电影里的体现,可以不止是武侠打打杀杀的中国功夫。

先来看两处细节。片中的姐妹二人就是理智与情感的化身,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姐姐虽然是理智的,但她心中其实也有一直压抑着一种情感的成分。在玛丽安病危卧床的一场戏中,爱琳娜来到妹妹身边,她流着泪喊着:别丢下我一个人。从景别上看是一点一点推进的,这是在一点一点的推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正是爱琳娜情感的宣泄。影片最后,当听到心爱的爱德华深情告白的时候,爱琳娜突然失声痛哭了起来。我想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惊异于她怎么会这样克制不住近乎失态呢?我想这正是姐姐内心情感的爆发,压抑许久而爆发出来的情感可能会比显露在外的更能给人以震撼。

还有一处,妹妹玛丽安醒来以后,已经失去了以前的那份天真的情感,但并不是她从此就变得非常理智,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李安安排了一场戏,就是玛丽安和姐姐去以前遇到威勒比的地方。看到这里也许观众又会觉得突兀,为什么玛丽安已经看清了威勒比接受了布兰登却还念念不忘他呢?同样,即使是理智的选择了深爱自己的布兰登,在她心理仍然会存有一份情感,玛丽安的回忆让观众明白,情感和理智都并没有绝对化,而是像东方美学所传达的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李安巧妙的用影像语言把这种东方美学理念传达给观众。

西方讲究戏剧矛盾和冲突,而东方偏重于融合。理智与情感不但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存着,而且在适当时候它们是会融合的。当玛丽安眼看姐姐的心上人就要被抢走时,她责问爱琳娜的时候,爱琳娜的理智再也没有办法控制情感了,她宣泄着自己内心的痛苦,这是她第一次在妹妹面前放任情感,也是姐妹两个人在内心深处的一次沟通和理解。玛丽安深深的理解了姐姐爱琳娜的痛苦,对她以前的不理解在此刻化解。而最后两个人的拥抱,说明了两个人物彼此的融合和理解,也就是理智与情感的融合。

三、抓住东西方观众共同心理
李安在美国摸索10年,熟悉双方观众的观影口味,所以在他影片的剧作结构和制作方式上,都尽可能的寻找东西方文化的契合点来进行创作。

在李安的中国片里,都会安排一些洋角色,而且无论剧本的安排上还是人物设置和台词上都力求做到让外国人看懂。而他的一系列外国作品也顾及到了中国观众的口味。在中国,尊卑位第、忠孝伦理、婚姻贞节、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自古沿袭至今。虽然如今时代不同了,很多人不以为然,但其实我们依然生活在传统的无形羽翼之下,这些东西依然印烙在心灵深处会经常被激发出来而使我们产生共鸣。所以看李安的电影,我们大多能感应到一种传统文化的体温(前两段均有分析,在此不做详述了)。

其实,无论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国度,只要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观众都一样会产生共鸣。还是回头来看这部影片,很多评论赞誉《理智与情感》,说李安怎么能驾驭一个经典的英国传统题材。其实,这是人类共通的情感,情感是没有国界限制的,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一份细腻的情愫,只要抓住了它,就能跨越文化界限打动观众。

李安在该片处理时,对于故事整体表现的情感采用了一种人类共通情感的处理方式,多抓住细节来激化矛盾和解决矛盾。比如,爱德华帮爱琳娜披上披肩的细节,比如小妹妹玛格丽特的小树屋,还有影片最后,玛丽安大病初愈,布兰登上校陪着她说话读诗,画面安详静谧,观众看到这里都会会心一笑,为玛丽安的归宿而感到欣慰。两人的身后,是两株连根树,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正代表了此时人物的爱情。这些细节上的处理,让一个发生在外国人身上的故事泛化成了一个人类的情感,从而能够打动东西方观众。

㈤ 李安是著名导演,获得过很多国际奖项,你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吗

李安导演主要作品有《好莱坞华人》《为人民服务》 《喜宴》 《推手》 《与魔鬼共骑》 《断背山》 《绿巨人浩克》 《卧虎藏龙》。

获奖过程

《推手》的剧本,获中国台湾优秀剧作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 ,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凭借《断背山》获得第78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同年,获评《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他不但深谙电影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之道,用隐喻的手法讲述了纷呈多变的创作主题,而且他的隐喻往往又具有含混性的特点,这使其电影大大扩展了阐释空间,丰富了表达意义并增强了艺术审美效果

㈥ 李安导演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1、《双子杀手》

李安第一部技术型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仅在技术方面被人称赞,故事剧情也丝毫不落下风。

电影讲述了一个老牌特工金盆洗手的故事。可就在他准备迎接新生活的时候却遭到他自己年轻的克隆体追杀。老王牌VS新王牌,一个双雄格局。

该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㈦ 李安导演是哪里人他有哪些著名作品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德安,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1975年从台湾艺术大学戏剧电影系毕业,后修读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并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专业取得硕士学位。1995年凭《理智与情感》轰动国际影坛,获得奥斯卡七项提名,确立其好莱坞A级导演行列的地位。2009年被美国《娱乐周刊》评为坚持拍电影的“最伟大导演”之一。其屡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金狮奖、金熊奖、英国学院奖等国际顶级电影奖项,是华人迄今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导演,更是迄今亚洲唯一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导演。​代表作品:喜宴、理智与情感、卧虎藏龙、断背山、色·戒、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㈧ 著名导演李安的个人资料

李安,1954年10月23日生于台湾,祖籍江西德安,硕士。是一位享誉世界影坛的著名导演,曾担任第6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他的第一部作品《推手》获得了台湾金马奖最佳导演等8个奖项的提名,《喜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金熊奖。《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成为迄今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且被《时代周刊》评为2000年度最佳影片、最佳导演。2006年凭借电影《断背山》荣获第7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也是目前唯一华人导演获此殊荣。李安为华人影坛做出了极大贡献,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沟通桥梁。

㈨ 李安导演的作品是什么风格的

在华人导演中,李安是一个标杆性的人物,他拍摄了各种不同的电影题材,无论是伦理、武侠、喜剧甚至科幻,他都能从容驾驭,独特的经历让他在东西方文化里游刃有余,两种不同文明的冲击造就了李安与众不同的视野和气质,兼具东方传统的温文尔雅和西式的洒脱不羁。他的电影手法质朴自然,对白风趣幽默,情节细腻别致,剧情圆融流畅。其导演的华语片致力于探讨传统与现代的伦理矛盾、东方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为台湾电影开辟了新的表现领域;执导英语片亦同样能深入、准确地把握欧美文化心理。他不但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同时又积极和观众沟通,他的电影往往成为交流成分的文本,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性困境都作出诠释和表达,在技术、美学和商业上都实现了突破和突围,是精神贵族向受众宣讲的典范。

㈩ 哪些导演的电影属于作者电影

正确答案应该是A李安

与李安导演是作者电影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电影众筹骗局要如何改正 浏览:144
七谍电影网 浏览:46
韩国紫电影 浏览:716
大肚婆的动画电影 浏览:830
家有喜事周星驰电影完整版 浏览:721
印度骗子探员电影 浏览:75
印度电影名曲大全 浏览:429
感人的鬼电影有哪些 浏览:642
电影天仙配在哪里拍的 浏览:475
韩国老师和学生的电影 浏览:679
柴蔚演过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509
赌系列电影大全 浏览:760
陆家电影院最新电影 浏览:620
契约结婚日本电影观看 浏览:373
韩国电影兄嫂74分钟 浏览:447
超能力霹雳火在哪个电影上 浏览:999
3d圣斗士电影 浏览:983
2020年香港动作电影怒火 浏览:88
爱情田园电影是什么意思 浏览:808
美国美剧大全电影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