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红色经典电影什么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红色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描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铁道游击队》是一部反映在抗日战争时期,鲁南地区党领导下的一支游击队在临枣支线、津浦干线上,打击日伪军的交通线、与敌人进行游击斗争的英雄故事。
《铁道游击队》歌颂了铁路工人抗击日寇的顽强意志和英勇战斗精神。故事生动曲折,人物栩栩如生,富有传奇性。2019年9月23日,《铁道游击队》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人物塑造
《铁道游击队》着力塑造了以刘洪、王强为代表的铁道游击队的英雄群像。小说开篇直接给两位正副队长定了调:“司令部派了两个强悍的游击队员,一个个叫刘洪,一个叫王强。刘洪坚决勇敢,王强机动灵活。”在小说中,作者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情节设计来凸显主人公的个性特征,避免了类型化的描述,也由此增强了人物性格的真实性。
此外小说还通过人物行为前后的对比进步烘托主题:队员王虎、栓柱在陷入困境时背叛队伍,但经过山里的教育后洗心革面,重又回到革命队伍中来。小说中多处通过这种简单直白的比较来进行叙述,打上了特定时代环境的烙印。
❷ 战争片,过铁链桥是什么片
战争片,过铁链桥是战争电影《勇士》。《勇士》是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宁海强执导,于小伟、李东学、聂远、宋佳伦主演的战争电影,是一部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大题材作品。
《勇士》以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史实为原型,讲述了红四团二十二名突击队员一昼夜奔袭120公里,突破天险穿越枪林弹雨的生死关口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❸ 松山战役7000娃娃兵电影是哪个
《我的团长我的团》。
“七千娃娃兵”出自中国远征军(松山战役)。
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开播,由康洪雷执导,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等领衔主演。
该剧改编自兰晓龙的同名小说,以中国远征军历史为背景,涵盖了远征军遭遇的所有战争形态:遭遇战、阻击战、攻坚战、沙盘战、对峙战、渡江战等,以南天门战役告终。前所未有地描写了惨烈残酷、艰苦卓绝的战争图景。
❹ 黄安战役
“列宁”号飞机助战的黄安战役
湖北省黄安县属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鄂豫皖苏区中心地带,但县城仍被国民党军第 69师占据着。1931年 l1月 7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后,决心拔除国民党军楔进来的这颗钉子。
11月10日,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第 10、第 11、第 12师及黄安独立团,向黄安外围开始进攻,至20日,扫清了外围所有据点,将县城包围。22日以后,城内守军第69师连续反击,企图夺回已失据点,但未能奏效,龟缩城内,粮弹渐缺,只好向外呼救。12月 7日至 21日,驻宋埠、黄陂、麻城的国民党军 3个师陆续来援,都被红军击溃,退回原防。这时黄安县城已被围 41天,粮弹无补,外援无望,第69师师长赵冠英眼看守不住了,企图突围逃走。红四方面军认为攻城条件已经成熟,遂于 22日晚发起总攻。此时,一架飞机飞临城区上空,守城的第 69师官兵翘首等待,以为是上级给他们空投的物资来了,不料投下的.却是炸弹和传单。
原来这是红军的飞机“列宁”号参与攻城。这架飞机原是国民党川军首领刘湘1930年 1月从国外购买的德国容克式战斗机,在从南京飞回四川途中,因油料不足迫降在鄂豫皖苏区而被红军缴获,经过教育和观察,驾驶员认为红军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愿意留在红军服务,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这是红军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有飞机支援的攻城作战。黄安县城很快被攻破,守敌 3个团被全歼, 师长赵冠英被活捉。红军歼敌l万多人,缴枪7000多支。
❺ 经典的战争电影前10名分别是什么
经典的战争电影前10名分别是:《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兵临城下》、《巴顿将军》、《辛德勒的名单》、《猎杀红色十月号》、《桂河大桥》、《现代启示录》、《黎巴嫩》、《野战排》
第一名: 《拯救大兵瑞恩》
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
在人海茫茫、枪林弹雨中找出生死未卜的二等兵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后方。2014年12月17日,影片入选2014年美国“国宝影片”名单。
❻ 号称苏联影史耗资最大战争影片片名是什么
是电影解放。尼可莱·奥利林、拉里莎·戈卢布金娜、鲍里斯·扎登伯格、谢尔盖·尼科内科主演的。该片讲述了从1943年苏联红军反攻(库尔斯克战役)开始,继而强渡德涅河,解放基辅,收复白俄罗斯(巴格拉齐昂战役),解放波兰,最后攻克柏林的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的故事。
❼ 关于革命战争的电影有哪些
说起中国的革命电影,应该是不计其数了。早期有我们熟悉的《地道战》、《小兵张嘎》、《大渡河》等等,后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和《建军大业》等优秀革命电影也陆续进入大众的视野。
不管中国发展到哪个阶段,历史的艰苦和屈辱都不容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忘记,而每一部革命电影,不管是《建国大业》,还是《建军大业》,它们都是督促我们每一位中国人以史为鉴并且以史为诫的监督者。
❽ 电影血战湘江之后红军又转到了哪里
湘江战授后,蒋介石调整部署,迅速向湖南省西部的黔阳、洪江地区转移兵力,赶筑工事,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北去湘酉的路上。12月11日,中央红军进至湘桂边境的通道、下乡、长安堡地区。此时,中央红军若按计划北去湘西会合红2、红6军团,必然要和以逸待劳的优势国民党军决战,那将会有覆灭的危险。在此危急关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根据当面军事态势,力主放弃原定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以摆脱敌人,争取主动。15日,中央红军占领贵州省黎平。
❾ 陈庚这何不封帅
因为陈赓的资历比其他授予元帅人的资历相对较低,所以陈赓没有封为元帅。
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
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
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9)红军七里坪战役是哪个电影扩展阅读:
1926年,党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上陈赓遇见王根英。陈赓便决定利用这次会议向王根英求爱。陈赓瞅准机会,坐在王根英附近,掏出纸笔,端端正正地写了一行字:"王根英同志,我爱你,我向你郑重求婚,希望你嫁给我!"然后他让身边同志传给王根英。
王根英对这种求爱方式没有好感,把纸条贴在墙上。陈赓更加喜欢这位泼辣爽气的姑娘。他马上写好第二张纸条。
王根英只看了一眼,便又把纸条贴到了墙上。陈赓便又写了第三张纸条。姑娘连看都没看,就把纸条贴上去了。会议休息,大家都注意到了墙上的纸条。会议过后,两人便开始谈起恋爱,直至结为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