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你知道有哪些影视剧是在成都取景的
杜甫草堂——中韩恋曲《好雨时节》。
素颜女神高圆圆和韩国欧巴郑宇成主演的《好雨时节》片名来源于杜甫的名诗《春夜喜雨》,这对跨国搭档演绎了一段发生在成都的中韩恋曲,自然而然影片的主要外景地在成都,女主角的工作地点直接设定在杜甫草堂。
电影中除了杜甫草堂,其它著名景点锦里、宽窄巷子、春熙路、大熊猫基地、老茶馆、火锅、肥肠粉,各种成都的旅游元素纷纷登场。整部电影,像是一部关于成都旅行的风光片,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一览无余成都这座城市所有精华的景点。
成都简介:
成都,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
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常住人口2093.78万人。
㈡ 有哪些关于科学的纪录片你觉得非常有意义
《动物世界》、《生命》、《蓝色星球》这几个科学纪录片让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值得推荐。科学包含了很多的内容,无论在我国还是外国,都有很多质量优越的科学纪录片等着我们来探究,让我们追寻生命的美丽。
一、《生命》《生命》是英国BBC公司制作的科学系列纪录片, 于2009年在BBC电视台播出。这部纪录片知识体系庞大,制作耗时时间长,以高清的方式进行拍摄,成本非常高。BBC公司斥巨资来讲述关于科学和生命的故事,展现了自然界缤纷的物种多样性,讲述了很多看似自然平淡但又充满着神奇的动物故事,例如小鸟的求偶,鱼类如何躲避捕猎和追击。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除了上述三部,你们还有哪些优质的纪录片推荐呢?欢迎在评论区做出分享。
㈢ 电影《掬水月在手》配乐所用的组诗《秋兴八首》的作者是杜甫吗
上海电影节金爵奖纪录片单元官方入选片《掬水月在手》今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出品人廖美立、制片人沈祎出席了映后见面会,向媒体介绍银幕前后的经历。当她们介绍叶嘉莹先生在拍摄时说的“只要我还活着,就会把中国诗词的美传递给每一个人”这句话时,在场的记者们无不为之感动。
《掬水月在手》是今年96岁高龄的叶嘉莹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影片记录中国古典文学大师叶嘉莹坎坷一生,弘扬了中国诗词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价值。作为中华古典诗词的耕耘者和传播者人,叶嘉莹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河中,扮演着承先启后、贯通中西的重要角色。她既是求知若渴的学生,又是桃李满天下的师长。
该片由拍摄过“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的陈传兴执导。从初识叶嘉莹起,他带领拍摄团队辗转北京、天津、西安、洛阳、香港、台北、温哥华、波士顿等地,对这位古典诗词大师进行了17次深度访谈与拍摄,采访了叶嘉莹亲友学生数十位,包括白先勇、席慕蓉、痖弦、汉学泰斗宇文所安等文化名人,尽可能呈现叶先生朴实的生活样貌、丰富的创作内涵,及崇高的人格魅力。
廖美立和沈祎回忆说,在拍摄过程中,叶嘉莹先生的“弱德之美”是最打动团队的地方之一,给予了团队很大的精神鼓舞。所谓“弱德之美”,即是一个弱小的文人如何在大时代的动荡中坚持个人信仰,“这是我们在每次拍摄中对叶先生最深的印象,即便拍摄时她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但她仍体现了很强大的意志力,经常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准备第二天的采访稿,并且对电影艺术表现很强的好奇心,经常询问我们关于电影工作的问题。电影里,还记录了她摔伤后仍坚持拍摄的画面。” “弱德之美”,也正是该片想传达给观众的重要理念。
㈣ 关于杜甫的综艺
摘要 杜甫。从西安到成都,到长沙,到平江……从出生开始,杜甫所到之地像一部书卷,缓缓展开在眼前。出身书香门第,年轻时壮游山川结交知己,科举失意,长安意外得见帝王,入仕后因耿直谏言屡不得志,遭遇安史之乱开始漫长的流浪……在所有的时光里,诗人不停地写诗,意气风发的时候,颠沛流离妻离子散的时候,难得悠闲的时候……浓缩版一个诗人的一生,就这样在现代风物里重新流淌。成都的草堂依然馥郁,顺流而下的长江烟波浩渺,诗人在不同际遇中写下的诗,成为对自己最好的注脚。
㈤ 有谁知道关于中国古代文人贤士的电影和电视剧
电影《张衡》、《钗头凤》、《李清照》。
㈥ 纪录片 伟大的诗人杜甫在哪里可以看
可以网络视频搜索一下吧
2020年4月6日,BBC推出单集58分钟的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全世界引起关注。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地介绍给西方世界。BBC最受欢迎的主持人之一、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到访中国,重走杜甫生前的足迹。BBC还请来英国国宝级演员、《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英文朗诵了《壮游》《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等15首杜甫的诗文译作。片中还邀请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带来多重视角的专业解读。
“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看出一般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陌生。但BBC对于杜甫的兴趣却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BBC驻京记者特别用《李白与杜甫:中国的“酗酒”巨星诗人》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介绍说,中国人一般对现代诗不太感冒,但都能背诵李杜的诗。
在这部《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中,BBC对中国诗歌悠久的诗歌传统给予了极大的认可,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唐玄宗治下的中国处于“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诗歌最伟大的时代”,“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片中还毫不吝啬地用“最伟大”来形容杜甫,不仅是对中国而言,更是放在世界文学的大范围,把他同但丁、莎士比亚相比肩,并指出西方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了。
该片以儒家的“忠君爱国”解释为何杜甫渴望入仕,始终忧国忧民。不到一小时的内容,既为西方介绍这位来自中国的伟大诗人,也通过探访现代中国,试图找寻杜甫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关联。一千多年来,杜甫的诗持续引发着中国人的共鸣,对于中国人来说,杜甫“不仅仅是一个诗人,还是这个国家良知的守护者”。正如诗中所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本片的主持人、脚本撰写人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中英了解协会主席迈克尔·伍德,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这不是他第一次涉足中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2016年制作的《中国故事》让他得到来自中英两国的盛赞,新华社当时称此片“超越了种族和信仰的界限”。在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里,伍德不但回溯了“诗圣”动荡不安的一生,更追随他当年的脚步,重走他走过的路——西安(长安)、成都、长沙……伍德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带着他的疑问,试图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寻找“杜甫”,在已经成为热门景点的杜甫遗迹、在壮阔的扬子江上、在和中外学者对话中、也在和中国老百姓的交流中……正如伍德在片头所说:“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但寻旅者仍然可以在中国当代找到古中国文化的价值。”
而中国观众熟悉的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用深沉、浑厚的英音朗诵杜甫的诗歌,则被《每日电讯报》评论说:“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
㈦ 以杜甫为主角的电影
大唐诗圣
导演: 张多福
主演: 吴旗 / 杨静 / 路特丹
类型: 传记 / 历史
首播: 2006
㈧ 杜甫等文学巨匠的传记电影或电视剧,为什么
《李白》,陈建斌主演的,现在刚开拍~~
新加坡的老《昆仑奴》里面有不少李白的戏,《大唐歌飞》中也有不少李白的戏。
24集《杜甫》
《诗圣杜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