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哪部评分很低的电影,实际上特别不错呢
《完美陌生人》。电影围绕七个好朋友聚会玩游戏展开,这个游戏是把手机放在桌子上,电话来一起听,信息来一起看。于是每当铃声响起时,就是秘密揭开的开始。
② 豆瓣评分特别低,让人无力吐槽的国产电影,你都知道有哪些吗
《上海堡垒》讲述了外星黑暗势力突袭地球,企图夺取人类赖以生存的能源宝藏,能源所在的地球重镇依次遭到重创。国家的边界被打破,各国精英组建联合军队,人类团结一致抵抗外星侵略者,在所剩无几的能源城市建立名为“泡防御”的能量堡垒以抵御外星人的进攻。随着纽约、东京、新德里等堡垒城市的纷纷陷落,上海,成为了人类最后的希望。大学生江洋追随女指挥官林澜进入了上海堡垒成为一名指挥员。外星势力不断发动猛烈袭击,林澜受命保护击退外星人的秘密武器,江洋和几个好友所在的“灰鹰小队”则要迎战外星侵略者,保卫人类的终极一战在上海打响。
演员是一个相对被动的职业,经常需要见组和推销自己,学习表演专业的学生也难免要比普通专业学生与社会有更多、更早的接触。城市中有着很多诱惑,影视圈也同样复杂,他们的青春美貌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人士们的目光。文老师与自己的学生们在四年的历程中曾经沮丧过、伤心过甚至大痛过,但是青春这趟旅程,含着眼泪也要向前!他们决心闯入演艺圈并有所作为。但是这部电影评分只有2.0分,真的是不尽人意。
③ 有哪些虽然评分很低,但是很精彩的电影
现在人们看电影的时候,往往都会想着看豆瓣评分,把评分当作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我认为评分低却很好看的电影有很多,比如说《长江七号》、《情癫大圣》、《大鱼海棠》等。我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觉得非常感动,而且感觉挺不错的。可是这些电影在豆瓣中,评分最高的也才6.8,《而情癫大圣》也仅仅只有5.4分。
3、《情癫大圣》
这部电影评分是这三部里最低的,仅仅只有5.4。刘镇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了很多类似的电影,比如说《东成西就》、《大话西游》、《东邪西毒》等,在跟王家卫的配合下,他们拿下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情癫大圣》也是同样的,只可惜有些人不喜欢这类剧,认为它什么都不是。
④ 你看过哪些觉得不错的但是评分却很低的电影
《新喜剧之王》,虽然相比《流浪地球》评分不是很高,而且后导致评分很低,不过我觉得很好看。
⑤ 国内有哪些电影电视剧评分低,但是剧情很好看
陆川导演作品《九层妖塔》,豆瓣评分4.3,累计评价16.5万人次。
徐同学认为,就影片本身的剧情和特效而言,这是一部的不错的探险片,甚至可以说是及格的科幻片。
但是,如果把它和原著《鬼吹灯之精绝古城》联系起来,也许就可以理解,影片评分为何如此之低了。
接下来我们就以《九层妖塔》为例,来看看国内大IP影视化改编,面临的诸多困境。
一、内容关联性低
陆川作为中国第六代导演,知名度和观众认可度都很高,其导演处女作《寻枪》以及《可可西里》、《南京!南京!》都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即便是如此优秀的导演,也在国产大IP影视化改编的道路上,依旧兵败滑铁卢。
《九层妖塔》上映于2015年9月,而同样改编自《鬼吹灯》的乌尔善导演作品《寻龙诀》,也是在差不多时间段上映。
《鬼吹灯》系列改编的先后两部影片,在影片制作上相差无几,但口碑却两极分化。《寻龙诀》累计评价50万人次,豆瓣评分7.4。
两部影片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原著改编程度。
《寻龙诀》基本上保留了原著的故事情节,而《九层妖塔》则以探险、灾难为主,甚至融入了现代科幻的元素。
以至于《鬼吹灯》的原著粉,观影过后纷纷差评,直呼上当。而《九层妖塔》的主创人员甚至因为过度改编,被《鬼吹灯》原作者告上了法庭。
大IP改编面临的困境就是如此,完全遵照原著,势必会削弱主创人员的个人痕迹,导致同类型的改编风格类似。
但深度改编,又必然难以得到原著粉的认同,毕竟主创人员选择了大IP,上映前又喊出了某某大IP改编的口号。
所以在大IP影视化的初期,尽量贴合原著是最好的选择。
二、影视特效化差
“五毛特效”一直是国产大IP改编的痛点,但作为一部大片,《九层妖塔》在特效方面显然是合格的。
《九层妖塔》在特效制作方面,引入了《指环王》的特效团队,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极其震撼的。
影片展现出来的荒漠、深海,昆仑山、九层妖塔,以及水怪、红犼等各种怪物,都是满满的大片既视感。
以至于很多人观影之后,不断吐槽,盗墓没看到,倒是看了几十分钟的“人兽大作战”。
特效制作精良,也是徐同学认为《九层妖塔》评分低,但的确好看的重要原因。
三、角色气质不符
《九层妖塔》中的胡八一由台湾演员赵又廷饰演,作为一个实力派演员,赵又廷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影片中胡八一的形象,依旧与我们期待的相距甚远。
原著中出身底层的退伍军人胡八一,果敢坚毅又不失幽默风趣,而这一形象与帅气儒雅的赵又廷,契合度是比较低的。
至于影片中的姚晨饰演的杨萍,更是有种让人分分钟出戏的错乱感。
在同期上映的《寻龙诀》中,陈坤、黄渤、舒淇饰演的胡八一、王凯旋和杨参谋,就要好上很多。
而最近的热播剧《龙岭迷窟》中,潘粤明饰演的胡八一一角,显然更符合原著设定,受到的好评度也是最高。
如果按以上三点,对《九层妖塔》进行评价的话,原著度三分,特效满分,角色契合度六分,综合评价六分。
那绝对是《爱情公寓》大电影。
《爱情公寓》 作为一部少有的能够延续将近十年的情景喜剧,这部剧吸引了一大批稳定的观众群体,可以说是近十年情景喜剧中的“ 扛把子 ”。因此在电影的消息传来时,绝大部分人是抱着支持与肯定的态度。甚至于,有不少看过爱情公寓的观众是抱着 电影即终章 的 “断头饭” 心态看的。
十年经典,毁于盗墓在上映之前,有不少观众都猜测电影是“日常”剧情,还是会把第三季的《 决战紫禁之巅 》剧情搬到大荧幕上,又或者是传说中的《 桃花侠大战菊花怪 》。
因此电影票一经预售,就打败了同期的《一出好戏》,话题炒到了顶级。可万万没想到:汪远和韦正这俩 挖坑小能手 和南派三叔这个 挖坑王 合作“ 填坑 ”。《爱情公寓》变成了《 盗墓公寓 》。
这一下可算点了火药桶了,观众纷纷指责影片卖情怀,玩老梗,脸皮厚,抄袭, 挂羊头卖狗肉 。一夜之间,爱情公寓大电影成了人人喊打喊杀的对象。豆瓣评分才二点儿多。
活该被带节奏平心而论,我看过电影之后,倒是没感觉有多烂,还算是一部差不多的喜剧电影。
爱情公寓一向以 思维跳跃 和 无厘头 为特点,电影版无疑很好的继承了这种风格。虽然宣传电影的时候没有提到有盗墓的剧情,但是爱情公寓以前也套入(玩梗)了不少经典影视作品(不算抄袭的那些英剧和美剧)。比如第二季的色戒,第三季的唐悠悠演戏集锦等。
如果按照正常的电影宣传流程,片方老老实实宣传,电影的口碑一定不会这么烂。但是片方各种“ 骚操作 ”,吊足了观众胃口,在预售阶段就赚的盆满钵满,挣了一波快钱。结果把自己给“绝后”了,只挣了这一波快钱,也算是求锤得锤。
现在人们看电影的时候,往往都会想着看豆瓣评分,把评分当作评判电影好坏的标准。我认为评分低却很好看的电影有很多,比如说《长江七号》、《情癫大圣》、《大鱼海棠》等。我在看这些电影的时候,觉得非常感动,而且感觉挺不错的。可是这些电影在豆瓣中,评分最高的也才6.8,《而情癫大圣》也仅仅只有5.4分。
1、《长江七号》
长江七号是星爷自己拍的一部电影,里面讲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我甚至觉得有些台词就是他亲身经历过的。七仔的造型很独特,我认为周星驰的想法特别好。而徐娇、张雨绮等演员在里面的演技,也非常的突出。只可惜该电影在豆瓣只有6.8,或许对于现在的电影来说,6.8已经算是很高的评分了。可是对于《长江七号》本身来说,我觉得还是有点低的。可能有些人无法接受,星爷从无厘头变成了父亲,可这本来就是生活。
2、《大鱼海棠》
说到国产动漫的话,人们率先想到的肯定是《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大鱼海棠》以及《哪吒之魔童降世》。然而在这几部动漫当中,评分最低的居然是《大鱼海棠》,其他的都在7.9以上,唯独它只有6.8分。我感觉这部动漫制作优良,故事情节也很完整,看着有很多感人的地方。作为近几年的奇幻动漫,《大鱼海棠》是非常优秀的存在。唯一不同的,就是它并不是传统故事,只可惜欣赏它的人不多。
3、《情癫大圣》
这部电影评分是这三部里最低的,仅仅只有5.4。刘镇伟通过自己的想象,创作了很多类似的电影,比如说《东成西就》、《大话西游》、《东邪西毒》等,在跟王家卫的配合下,他们拿下了不错的成绩。我认为《情癫大圣》也是同样的,只可惜有些人不喜欢这类剧,认为它什么都不是。
《妖猫传》吧
无论从制作还是到演员都堪称完美,还原度极高,把人们对大唐盛世的憧憬完美的展现了出来。故事情节也是承上启下,人物特质表现的淋漓尽致,非常完美的一部作品,不知道为什么票房不佳。
《无极》——陈凯歌
豆瓣评分5.4 几年前是4.6
豆瓣评分到现在也没过6,当然我自己给这部电影的评分也不是很高。可看。
豆瓣评分现在7.4 前几年6.4(笑
把导演的名字遮一下,不那么偏见的话,评分一定在8以上。
豆瓣评分5.6
有一点不太喜,满屏幕的胸,太商业化了。
《被光抓走的人》 王渤 王珞丹主演的一部电影,2019年 上映 网络豆瓣6.8 该电影讲诉了神秘消失的人都是一对一对的情侣,男主武文学(王渤)饰演的一个中学老师,上课期有学生突然消失在课堂上,之后他得出结论,光会抓走相互恋爱的人,但为之烦恼的是,他已经结过婚的人为什么没有被抓,是因为自己和自己妻子感情过期了吗,其实在学校中,他已经对小韩老师(焦俊艳)饰演的产生感情,而小韩则更是处于对武文学的热爱,因为小韩没有结过婚。最后武文学在酒店开了一间房,叫上小韩, 来到之后,武文学做出了自己做为老师应有的道德素养,和小韩做了一次大的思想教育,撇清了关系!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
一部爱情片!豆瓣评分很低,却非常好看的电影!
邓超领衔主演,白百何特约出演,杨洋、张天爱、岳云鹏、杜鹃、柳岩领衔主演!
还是比较喜欢邓超白头发的样子!
改变自张嘉佳的同名小说,讲述一段深情的都市感情故事!
经历了最悲伤的别离,这群人的生活一点点崩塌,往事一点点揭开。梦想,爱情,友情都离陈末远去。一个失去所有的人,已经弄丢自己的路,直到听到来自全世界的一段语音……
煎饼侠(豆瓣评分5.8分)
煎饼侠是一部自黑情节的幽默喜剧片,豆瓣评分这么低的一部片子,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1.59亿元。
该影片的整体剧情发展还是比较有连贯性,董成鹏邀请了许多知名的演员共同参演,在影片中加入了各种 搞笑 版本的“4人帮”系列,其中各种自黑的 搞笑 情节就抓住了大众的笑点。
其实整部影片的剧情就是按照真人真名来进行演绎的,他们使用了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手法,将所有可能被批判的点都可做为在后期的宣传中的梗。
危险关系(豆瓣评分5.9分)
该部影片主要发生在国内抗日战争时期的上海,由上流 社会 人玩的“打赌” 游戏 。
该影片中主线的发展还是比较隐蔽的,观看到一半的时候都不一定会了解剧情的真实面貌,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会一点点的透露出信息给观众。但是剧中埋下的伏笔较多,很容易被一些小的细节带到更深的情节当中去。
其实整部剧中就是两个心理缺失的富家子弟玩的 游戏 ,他们在当时的 社会 中仅仅只是一个缩影。其实在他们的感情世界里也都有柔软真实的一面,但他们大都在自欺欺人的隐藏在内心的最深处。
狄仁杰之神都龙王(豆瓣评分6.5)
徐克导演的整部剧中的情节设计还是比较跌起伏的,而且影片中又有赵又廷,林更新、陈坤,冯绍峰四大男神坐镇,整个影片的观看过程中也让人留有悬念,随着剧情的发展又会有很大的反差,影片的整体打斗效果还是比较用心的。
此部影片中的武打戏分让人看的也是大感痛快,但是随着打斗情节的不断深入,居然出现了各种妖魔鬼怪,对于影片中的人物也过于神化,主角头上的光环太重,显现的比较刻意,整体观感与剧情存在差别较大。
我相信此处的不足之处应该就是豆瓣评分过低的缘由吧。
捉妖记2:豆瓣评分5.0,这部剧延续了第一部的剧情,本来出发点是很好的,可惜它浪费了一个好的故事结构,本来是一遍高高兴兴带一丝玄幻的喜剧,但演员没有喜剧演员,笑点也不多,但这部电影票房还不错,这是因为第一部的胡巴的功劳,毕竟胡巴比较可爱,观众也买账,而且小孩子比较喜欢,小孩子不会管什么剧情,本来一部必定成功的商业片,硬生生的被搞成了一部幼稚且中二的弱智片,和第一部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⑥ 有哪些被低估的好电影
从年初到年末,整整9个多月,我从未曾间断过对《数码宝贝》20周年剧场版的期待,也曾无数次地吹捧它的品质。
我曾说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动画,《灌篮》《龙珠》肯定是经典,但它们在90后萌生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之前就已盖棺封神---
《数码宝贝》不同,这部作品的连载恰巧在我们三观养成的阶段,而制作人赋予的勇气、友情、爱心、知识、纯真、诚实、光明、以及希望这八枚徽章也正是人性中可宝贵的品质,而有追看过的小伙伴也无不被八位被选中孩子的冒险精神所感染---
我曾很多很多次说过,《数码宝贝》20周年剧场不可能票房和口碑惨淡。
因为制作人本身就手持一副好牌,只要适宜的丢出王炸(如和田光司的《Butter-fly》)即可让观众泪如雨下。
01这就是“最后一部剧场版”?
冲着10月30日凌晨的首映场我去品尝了这部理应情怀爆炸的作品。
是的,初代和二代被选中的孩子以及数码宝贝都登场了,而最让粉丝激动的新进化体也如约而至。
不仅如此,制作人还将剧情从烂俗的热血番目中拔高了开来,他让反派小姐姐实施一场如同《黑客帝国》中AI对人类实施的阴谋诡计。
只不过她是出于大义和使命,用一种母爱的方式让所有被选中的孩子和数码宝贝都能永久的相处在一起(将他们的意识从实体抽离,并永久保存在网络空间)---
为什么说她是大义?因为制作人给20周年剧场版披挂上了残忍的内核,当被选中的孩子长大后,数码宝贝就不得不和他们分离。
反派小姐姐在早年前就承受过这种刮骨的痛,也曾试过因为殚精竭虑寻找却不得,备受绝望的缠绕。
于是她动用所有知识储备,以闪蝶兽的残余数据创造了强大的厄俄斯兽,并通过极权的方式将全世界的被选中孩子都带到网络当中,将幸福永恒定格在和数码宝贝相处的那一瞬间---
当然,在剧情末尾象征正义的小伙伴们也运用全新力量击败了厄俄斯兽,而此刻的太一和大和也完成了情感上的成长,安然的送别了数码宝贝,以及怀抱希望和喜悦投入到人生的另一趟旅程当中---
一边是伤感的离别以及百用不烂的成长戏码,另一边则是内涵剧情的加持,这样的《数码宝贝》剧场版难道还不应该为动漫迷们所赞叹吗?
如果你们评判的标准来源于豆瓣,那7.8的评价显然也道出了20周年剧场版的不俗---
但如果你们肯坦诚对待这部日漫,不被过多的情怀冲昏脑袋,那就自然会发现它的内核根本经不起推敲,而所谓的情怀也根本没有把握到位。
说白了,它绝对没有资格成为《数码宝贝》“最后一部剧场版”。
接下来内容,我将剖开它的表层,让你们看看它内里是何其的敷衍和刻奇---
02经不起推敲和细思极恐的核心设定
正如前文所说,“离别”是这部剧场版的最大卖点,也唯有让数码宝贝和被选中孩子分开才能让观众感受极致的虐心。
于是太一和大和都纷纷在迈入社会的前夕在暴龙机上亮起了“离别倒计时”,而接下来的每分每秒都让他们难舍难离---
但请注意,凭什么就得是太一和大和率先承受这份苦痛?为什么早已拥有成功事业(已经是真正的社会人)的美美和光子郎直到剧末都未曾遭受分离倒计时的折磨?
要知道反派女主就是因为智商太高被破格录取进大学,从而在年仅14岁的时候就不得不与闪蝶兽分离啊。
不仅如此,对于离别的原因也更是莫名其妙---当无限可能性消失之后!
一言以蔽之,只有小孩才配有无限可能性,而当一个人逐渐老大,他的可想象空间便会逐渐缩窄,直到步入社会的那一刻就会破碎殆尽。
有道理吗?
当我在电影院听到这番解释的时候我可真的笑出了猪声,我不知道导演和编剧究竟是在哪个地摊文学借鉴的观点,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将“不切实际的妄想”和“可能性”等价起来了---
小孩确实会说出今天想做飞行员,明天就会换作科学家的话,但拜托这不是“可能性”好不好,成为行业牛人难道就不需要日复一日的锻炼吗?
信口雌黄一句我想做,或者说目前没有任何确定的职业规划就相当于你能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这只是妄想,而且理性地说,你已经掌握了一技之长以及拥有十多年的学业积累,难道还会比小学生难以去适应另一新行业吗?
埃隆马斯克在2000年前后打造了PayPal,然后在2002年成立了spacex,接着在04年创办特斯拉,而后最近又沸沸扬扬的搞起了星链计划,对他这样的社会人来说也可以称作没有可能性?谁又能断言智商高超的反派小姐姐不能成为下一个马斯克?
把不切实际的妄想当做可能性,就是《数码宝贝》20周年剧场版的第一可奇之处---
但还没完,真正可怕的是这层内涵---物化数码宝贝!
正如前文所说“离别”是一种百用不烂的泪水收割机,而它也往往会和“成长”如影随形。
比方说《寻梦环游记》里的米格,他所爱之物当属音乐,而在剧末他为了让家人幸福且自由的生活,于是毅然决然的选择放弃音乐。
这段剧情刻画米格和音乐的别离,而这场别离也印证主人公的思想成长,是一种从小我到大我的体现。
至于《玩具总动员4》的最后,胡迪选择离开人类主人转而与牧羊女在街头流浪的行为,也同样离不开成长,并且能给观众带来满满的喜悦之情---
但类似的事情放到《数码宝贝》就不是味道了。
需要注意,被选中孩子和数码宝贝之间可不是简单的分离,而是数码宝贝直接走向湮灭的宿命---
“放弃”和“死亡”的最大不同在于,前者往往带来的是伤感,而后者则应该是丧和绝望。
所谓的挥挥衣袖和同路人道别,之所以能够处之坦然,那都是因为知道对方离开后还存在开始另一趟新旅程的机会。
但必定导向死亡的数码宝贝呢?被选中的孩子们果真还能用一句又一句的鸡汤式话语(什么永不放弃,什么一起直面未来等等)来让自己安心的和数码宝贝永别吗?
再进一步说,这种选择用加速数码宝贝死亡来拯救全世界被选中孩子的方式,难道不就是所谓的“电车难题”的翻版吗?
难题之所以称作难题,归根结底甭管怎么选都逃不过道德的审判。
所以影视作品常用的套路是“将选择权交给当事人,而主人公则在焦灼中打破电车之局,还所有人以自由”。
经典的例子当属《蝙蝠侠:黑暗骑士》,甭管面对小丑的何等刺激,蝙蝠侠都坚决不去做二选一,而是坚持夺取炸弹遥控器。
今年暑假上映的《妙先生》也是如此,哪怕面对的是陌生人,丁果都坚持在彼岸花宿主自愿了结性命的时候摘取花朵,而摘花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入秘密之地并予以“杀好人救坏人”的世界观一记绝杀---
但《数码宝贝》的设定显然是不可理喻的。
太一和大和在看到倒计时开始的时候确实也曾表现出悲伤,但随后的一连串交互我能感受到的也只是恰如“情侣在毕业离别前”的伤感和哭泣。
更有意思的是,太一在前一刻可以在家里和亚古兽坚定的说出“永远在一起”,而后一刻则在听到被选中孩子被反派逮捕后,毅然决然的道出“我们不能对失去意识的伙伴置之不理,必须有人挺身而出”这样的振奋说辞---
拜托,你们有把数码宝贝当作具有自由意志的独立生命体吗?
哪怕亚古兽和加布兽是自愿的,但太一你作为多年的陪伴者,已经成为了如同哥哥或父亲般的角色,你可真能将数码宝贝的生命等价于自己的藏品或偏好吗?
放下自己的喜好之物是可以理直气壮的,也有着走出舒适区的寓意。
但换作加速自己孩子的生命消耗,那不好意思,“说教”的权力永远不在太一你身上,而所谓的成长也只是在传递“人类伙伴的价值是必须大于数码宝贝性命”的扭曲价值理念而已(类似《寻梦环游记》中米格明白家人的价值比音乐要高)。
“迟早要死的数码宝贝”和“能长久相伴的被选中孩子们”究竟谁价值更高?敢将这样的问题摆上台面讨论,并且明确给出对后者的偏好,我只能说这群制作人相当功利和可怕呢。
从一年前的宣发开始,20周年剧场版就一直强调“离别”的命题,而在正式上映后也能看到从剧初到剧末从未间断过对此命题的强调。
“强调”顶多也只能模糊大众的刻奇观感(让他们错认为这只是一场稀松平常的人生旅途上的别离),但“加速死亡”的本质是摆脱不掉的,太一等人将数码宝贝物化成喜好之物的行为也是难辞其咎的,而这也是整部作品让我深觉别扭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站在扭曲的价值基础上,反派女主最后的洗白也不具备任何说服力---
是的,她强迫所有被选中孩子和数码兽永远定格在网络世界会有点儿极权,但霸蛮和疯狂就对了,这才是将一个个具有鲜活生命的数码兽当做伙伴来看待的表现,而她的作恶动机也是立得住的:我不想类似的惨痛别离再于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发生!
但最后的洗白却有点儿莫名其妙,太一和大和根本就没有找到有效的挽留数码兽的方法,相反他们只是变得可以不过分眷恋数码兽的生命,能够坚定的着眼未来了----
但拜托,一种心安理得的加速数码兽死亡的思想凭什么称作醍醐灌顶的价值洞见呢?
更合理的安排不应该是:太一坚持能够找到挽救数码宝贝的希望,而在反派小姐姐看来这只是妄想,于是后者坚定实行自己的极权计划,但最后太一通过永不言弃的精神以及可以改变数码兽消失悲剧的希望来将小姐姐从歧途带回正道吧?
但正片只是让太一和大和呐喊出“选择什么不重要,但要坚定自己选择的未来,永不放弃”这样一句莫名其妙的鸡汤(反派小姐姐的极权计划就不算选择和坚定吗?),以及用新进化体的强烈一击就将她洗白。
这想表达什么?是谁的拳头硬就该听谁吗?那这和反派小姐姐的极权又有何区别?
还有太一和大和的那句“改变不了宿命,那就改变命运”又是闹哪样?文字游戏有那么过瘾吗?
03它不是一部及格的《数码宝贝》剧场版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知道,“离别”这一本身极具泪点的命题却因为制作人的“敷衍”而变成贯穿整剧的致命槽点。
他们敷衍了数码兽离别时间的准确定义,也没有给出足够的“何为可能性”的解释,而主角们的成长也在“加速死亡”的剧情设定之下变得无比别扭,至于最后的洗白也毫无说服力,饶有为洗白而洗白的嫌疑---
当然,制作人的敷衍也同样体现在“情怀打磨”的维度。初代和二代主角以及数码兽,乃至那辆承载着飞帽杀记忆的电车以及和田光司版本的《Butter-fly》通通都登场了。
但拜托,除了两位男主之外,你就不能给其他小伙伴再多一点的战斗光环吗?来个帝皇龙甲兽什么的应该也不难吧?
至于电车和《Butter-fly》就更是敷衍,这两个核弹级别的情怀因素,居然只有片刻的出场机会,你难道就不能在最后制造一场网络坍塌危机,然后让被选中孩子们乘上电车,并在《butter-fly》的伴随下逃出生天吗?
这是多么明摆且有效的情怀致敬啊,就不能让我们这群骨灰粉带着泪眼离开电影院吗?
哎......想要的情怀点基本都是敷衍带过的,而我原以为的能够给故事加分的“离别”设定却又是何等的经不起推敲和细思极恐的。
这样的《数码宝贝》剧场版何德何能自称“最后的进化”?
它又有何资格在初代重启前(日本在2月上线,然后4月推出重启版),给过去20年的旅程画上完满的句号呢?
⑦ 豆瓣上评分过低的优秀电影都有哪些
一部名为《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电影横空出世,以评分2.1全网99.99%差评的成绩傲视群雄,登顶史上最烂电影的宝座。
⑧ 评分过低的好电影有哪些
《天使之恋》,豆瓣评分低的可怜,可是剧情却十分的感人。主演佐佐木希、谷原章介。堕落少女爱上了文艺大叔获得拯救。梗虽烂俗,但电影好在细节。结构紧凑,线索设置很棒,拍摄后期配乐水准极高。佐佐木希是日本第一美女,真心越看越美。
⑨ 评分低但是好看的电影
惊天破,卧虎藏龙2。天使之恋,海上钢琴师
⑩ 《满城尽带黄金甲》口碑一般,周润发评分不高的电影还有哪些
1、《澳门风云3》。
很明显,这和过去的黄金时代是一样的,大牌云集,拍摄技巧和荒谬的废话。只是道具的图像质量和特效得到了提升,毕竟,全明星阵容。在六公主黄金档案中播出这样一部电影也是非常务实的。
5、《池女》。
周润发仍是小年轻时代的作品。它没有太大的影响。它可能受到资金的限制。大部分情节发生在一个简单的隔间里。发哥也可以在无双中扮演帅哥。电影结尾的抢劫和反杀人是非常荒谬的。周润发年轻的时候,他的表现相当直率。难怪吴孟达先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