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演员大全 > 武汉电影制片厂导演一家

武汉电影制片厂导演一家

发布时间:2022-10-17 07:11:59

导演常凯一家4口12天内病亡,妻子儿子现今如何

他妻子由于也被染上新冠性肺炎暂时还没脱离危险,正在接受治疗,他的儿子一直在英国,这样的情况下也没有办法回国和亲人见一面。常凯常年在湖北电影制片厂工作,他在生前拍摄过不少剧情片和纪录片,他平时对人非常友善,和同事相处的也非常愉快,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个好的导演。

他的妻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经常由于哭说不出来话,导致心情崩溃。可以看得出来,这一家人的心态都不是很好,他们还没有完全接受这个事实。

㈡ 八一电影制片厂里面一共一有多少位导演,男演员,女演员,名字

八一厂的著名导演华纯、李昴、贾士纮、景慕逵、里坡、陈新资、吴俊 李正元 乔义彦 等
八一厂的著名演员张勇手、李炎、张帆、袁霞、高保成、王心刚、田华、师伟、里坡、刘江、唐国强、刘龙、于纯绵、言小朋、巫刚,郭晓东,黄宏 ,李幼斌等

㈢ 赵明的人物简介

原名赵炳章,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教育家。1915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幼时在私塾读书时即喜爱绘画,摹仿戏剧演出,对艺术有浓烈爱好。1933年他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课余从事戏剧活动。1934年加入左翼剧联,后担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业余实验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抗战爆发后加入抗敌演剧队,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历任秘书,编导,演员,美术设计等工作。导演话剧《胜利进行曲》、《愁城记》、《水乡吟》、《杏花春雨江南》等。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级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导演对影片采取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的处理,是一次成功的尝试,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团结起来到明天》、《铁道游击队》等片,赵明导演影片既重人物刻画,又注意较强的戏剧性情节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朴实,清晰,流畅,1957的拍摄《凤凰之歌》,影片格调清新,具浪漫主义色彩,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轻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1984年与司徒兆敦合作导演《青山夕照》。
赵明在导演艺术风格方面,注重电影的民族化,群众化,重人物,又兼顾场景,善抒情,又着力于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㈣ 王为一的电影生涯

193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研究所学习,并参加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及美专剧团。因擅长拉二胡,被挑选为王人美演唱的影片插曲《渔光曲》配乐,这是其第一次接触电影。
1934年后任艺华影片公司场记,新华影片公司演员、副导演。青年时期的王为一有着广泛的艺术爱好。1932 年,他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从事油画创作同时领导美专剧团。这期间,他和剧团的赵丹、徐韬等成为密友。
1932年秋加入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积极参加剧联的演出和政治活动,因此被校方开除。他擅长拉二胡,曾为王人美演唱的《渔光曲》配乐。这是他第一次接触电影工作。
1933年,王为一加入以聂耳为队长的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队当演奏员,与
聂耳一同参加中国左翼音乐家联盟。聂耳本想利用“百代”乐队进行民族音乐改革,灌录唱片和对外演出。但半年后,资方却要他们改学西洋乐器,灌录舞会乐曲,聂耳愤而辞职,王为一也因支持聂耳而毅然离队。王为一的父亲喜欢电影、戏剧,并且结识郑正秋、史东山等著名导演。
王为一失业之后,父亲恳请史东山对他加以培养,史东山欣然答应,介绍他加入艺华影业公司,担任场记。1934 年 10 月,由于王为一多年从事进步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准备将其逮捕。王为一在其妹妹举行的结婚宴会上,巧妙地摆脱了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乘船离开上海前往香港,到全球影片公司工作。
1935年底,王为一因感到在香港无所作为而回到上海,参加了上海业余剧人协会。1936 年,经史东山介绍,加入新华影业公司,在《狂欢之夜》《夜半歌声》等影片中担任角色。史东山很欣赏这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年轻人,在自己导演《青年进行曲》时提拔他为副导演。后因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抽调一批艺术骨干成立中国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剧团——业余实验剧团,王为一中断了《青年进行曲》的拍摄而重返舞台,参加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月亮上升》、《太平天国》等剧的演出。
1937年抗战爆发后,王为一积极参加了救亡演剧队第三队(后改为抗敌演剧队一队),辗转跋涉,经由南京和长江各埠,到达武汉。在此期间,他编导了具有电影手法的大型活报剧《为自由和平而战》,激励广大军民的抗日意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武汉失陷后,他转赴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担任编导。
王为一和赵丹、徐韬、朱今明等深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理论的影响向往着到莫斯科艺术剧院去学习。1939年夏,他们赴新疆开拓话剧工作,准备从新疆前往苏联学习,以期在抗战后回到上海建立中国戏剧表演体系。不料,他们在新疆竟遭到军阀盛世才逮捕,过了五年铁窗生活。在中共地下党和进步人士的营救下,直到抗战胜利前夕他们才被释放,回到重庆,继续从事进步电影和戏剧活动。
抗战胜利后,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于1946年初回到上海,建立了党所领导的进步电影基地——联华影艺社(后合并为昆仑影业公司)。1947年初,王为一作为副导演,协助史东山完成了该公司的第一部影片——《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了表彰王为一的劳绩,史东山特意在片头字幕中将王为一的名字与自己的名字一起用同一号字并列在同一画面上。影片以抗战开始到抗战胜利初期为背景,歌颂了以女大学生江玲玉、青年音乐家高礼彬为代表的救亡演剧队员为祖国抗战而出生入死的崇高精神,表现了他们在抗战胜利后所经受的痛苦遭遇,揭露了以“接收大员”周家荣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利用抗战大发“国难财”、“劫收财”的丑恶面目,及时提出了战后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八年的苦白吃了吗?影片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尖锐的现实性而轰动了当时的中国影坛,受到观众和舆论界的热烈赞扬,为战后进步电影的创作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他和徐韬合作,导演了反映知识妇女反抗束缚,渴望自由——寓意人民要求解放的《关不住的春光》(欧阳予倩编剧)。评论界对影片的两位新导演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整部影片的拍摄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浑成自然”。
1948年冬,解放战争迅速发展,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昆仑影业公司的主要创作领导者阳翰笙、蔡楚生、史东山等撤离上海,南下香港,筹建“南国”等影业公司,以便为“昆仑”准备后撤之路。不久,王为一也离开上海前往南国影业公司工作。
1949年夏,王为一独立导演了“南国”公司的第一部粤语片——反映华南农民血泪生活及其觉醒和抗争的《珠江泪》(蔡楚生监制、陈残云编剧)。以抗日战争胜利后广东珠江岸边的农村为背景,通过恶霸地主官仔贵的胡作非为,及大牛一家的遭遇,愤怒地控诉了封建势力残害农民的滔天罪行,揭露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在当时处于一片混乱的香港电影界,特别是在粤语片创作相当落后的情况下,《珠江泪》以其严肃的创作态度、鲜明的思想性和可贵的艺术成就而博得香港和内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被誉为“现实主义的粤语片的一个正确的、坚实的、全新的起点”,是“粤语片里面的一个革命性的代表作”,“已替粤语电影的创作铺开一条道路”。
在 1949—1955年全国优秀影片评奖大会上,该片获得了荣誉奖。南国影业公司停办后,王为一参加了司马文森、洪遒、齐闻韶等人主持的、以合作社形式组成的五十年代影业公司。1950年他导演了这个公司的第一部影片——以知识分子为题材的《火凤凰》。影片借凤凰经过火的锻炼,变成羽毛丰满、光彩夺目的再生凤凰的含义,表达了进步电影工作者迎接翻天覆地的新时代的喜悦心情。全国解放后不久,五十年代影业公司中的人员纷纷北上,留港的部分电影工作者改组机构,即成立了以此取名的凤凰影业公司。
1951年,王为一回广州参加珠江电影制片厂的筹建领导工作,兼任华南文艺学院戏剧部主任。1952年,珠影因故停止筹建,他先后调至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担任导演。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他导演了《山间铃响马帮来》、《椰林曲》、《铁窗烈火》等影片。《铁窗烈火》取材于解放前上海工人革命斗争的真实史料,根据王孝和烈士的事迹,塑造了年轻的工人领袖——共产党员张少华的英雄形象。影片真实地再现了1947年的时代气氛,歌颂了以张少华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为人民而舍生忘死的崇高精神,揭露了以敌伪社会局长为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崩溃前疯狂镇压人民的丑恶面目。对比鲜明,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获得了1958年颁发的全国优秀影片奖。
1958年,他回到再次进行筹建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次年,投入了与蔡楚生联合导演《南海潮》的工作。他和蔡楚生一起,满腔热情地到富有斗争历史的渔港去体验生活,收集素材;到海南岛走访,选择外景。按照创作计划,这部影片分为《渔乡儿女斗争史》和《天涯海角恩仇记》两集。1963年,影片上集完成上映,它通过金喜、阿彩等人的悲欢离合,反映了从大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沿海渔民的苦难、觉醒和斗争,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
1963年,王为一还导演了粤语喜剧片《七十二家房客》(珠江电影制片厂与香港鸿图影业公司联合摄制)。影片以一座破旧大楼中的七十二家房客的遭遇反映了旧社会的种种不公,讽刺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歌颂了下层人民之间的互相同情和互相帮助。影片不乏喜剧笑料,同时也具有比较严肃的写实风格。1965年,他又导演了两部喜剧——根据湖南花鼓戏拍摄的《打铜锣》和《补锅》。
1966年,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王为一和其他正直的艺术家一样横遭迫害。粉碎“四人帮”以后,王为一以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创作,导演了故事影片《蓝天防线》和《一个美国飞行员》。前者以七十年代初尖锐复杂的国内外阶级斗争为背景,描写东南沿海某城市军民在国庆前夕粉碎敌人派遣军用飞机低空潜入进行搔扰破坏的阴谋,歌颂了以指导员杨平为首的解放军指战员、民兵英勇抢救台湾渔民的崇高行为。后者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一个来华助战的美国飞行员不幸机毁人落,受到日寇和伪军的追捕,新四军游击战士和群众舍生忘死救出飞行员;飞行员的思想也因此而发生变化,分辨了真假朋友,同新四军战士和群众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影片情节曲折惊险而又富于生活的情趣,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1981年,王为一导演了根据欧阳山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三家巷》。
2012年9月29日,第21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绍兴举行,王为一获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㈤ 经典电视剧推荐(端午宅在家想看怀旧红色经典)

也许有人想到“红色电影”,就会与“主旋律”挂钩,就会联想到其中更多的极具中国特色的“说教”意义,甚至认为过于“高大上”、形象光辉、伟岸崇高而忽视了真正的人性。

显然地,红色电影绝非是想象中的产物,绝非是无止境的赞歌,绝非是夸大下的虚构,更像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众多人的青春记忆,念念不忘的回响。

经典的红色电影,即使是放在当代,也是能够引起足够的共鸣的,毕竟地,影片所体现的精神,无论是在什么地方,还是在什么时代,都是不过时的。

曾经有着这些人,值得我们去缅怀,值得我们去崇敬,值得我们去惦念,电影恰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学习领悟的机会。

《林海雪原》1960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导演刘沛然,王润身、张勇手、张良主演,根据曲波同名小说“智取威虎山”一节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6年以少剑波为领导的解放军小分队深入东北地区林海雪原深处,派遣杨子荣打入内部,剿灭盘踞在威虎山由国民党残部组成的以座山雕为首的土匪势力的故事。

《平原游击队》1955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苏里、武兆堤导演,郭振清、方化、张莹、杜德夫、梁音、周森冠主演,根据邢野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3年,华北抗日根据地反扫荡过程中,游击队长李向阳与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中队长的部队展开斗智斗勇,并取得最终胜利的故事。

《红色娘子军》1960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导演,祝希娟、王心刚、陈强主演,根据作家梁信表于《上海文学》的电影文学剧本《琼岛英雄花》改编。

影片讲述了1930年,海南岛上以吴琼花为代表的由劳动妇女组成的革命武装队伍——红色娘子军,从奴隶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与岛上南霸天为首的敌人进行斗争取得胜利的故事。

《南征北战》1952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荫、汤晓丹导演,陈戈、冯喆、张瑞芳等主演,根据话剧《战线》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7年,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华东战场上交战,战术运用得当,以弱胜强,将敌人消灭,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烈火中永生》1965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水华导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等主演,根据小说《红岩》改编。

影片讲述了革命党员江姐在华蓥山区参加武装斗争时因叛徒甫志高的出卖而被捕,在狱中,江姐与革命战友们同敌人们周旋斗争,顽强反抗,最后英勇牺牲的故事。

《青春之歌》1959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崔嵬、陈怀皑导演,谢芳、康泰、于洋、秦怡、葛存壮主演,根据杨沫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知识女性林道静历经磨难与艰辛,见证各种痛苦,认清社会真相,走上革命道路,逐渐成长成为革命斗士的故事。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严寄洲导演,王晓棠、王心刚主演,根据李英儒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1943年抗日战争时期,路军游击队政委杨晓冬潜伏入华北地区的某座古城,在地下交通员金环、银环姐妹的的协助下,策反伪团长关敬陶,并与城中敌人不懈斗争的故事。

《小花》1979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张铮导演,唐国强、陈冲、刘晓庆等主演,根据前涉的小说《桐柏英雄》改编。

影片讲述了因出生穷困赵姓家庭被卖掉改名为何翠姑的小花,及红军留下为赵家所收养改名为小花的董红果,成年后重新回到故乡,揭开身世之谜,与家人重逢,与敌人抗争的故事。

《地道战》1965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任旭东导演,朱龙广、王炳彧、张勇手、刘江等主演,本来是部民兵传统教学片。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省冀中地区人民百姓为抵御和打击日军“大扫荡”,利用挖土洞和地窖与日军周旋的地道战这种创新斗争方式,有效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地雷战》1962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唐英奇、徐达、吴健海导演,白大均、张长瑞、吴健海、董元夫、杨雅琴等人主演,根据山东海阳县人民群众用地雷抗击日军的真实事迹改编,是部军事教学片。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民众为打击日军的扫荡,自己制作土制炸弹“地雷”,打败侵犯日军,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董存瑞》1955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郭维导演,张良、 杨启天、 张莹、周凋、任颐等主演,根据解放军部队英雄人物董存瑞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从小参军的董存瑞,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逐渐成长为革命战士,最终为了战争胜利,不惜牺牲性命的故事。

《铁道游击队》1956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赵明导演,曹会渠、秦怡、冯喆、仲星火、陈述等主演,根据抗战时期鲁南铁路沿线发生的真人真事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枣庄的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在铁路线上,与日军斗智斗勇的故事。

《洪湖赤卫队》1961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谢添、陈方千、徐枫导演,王玉珍、夏奎斌、傅凌、陈仁萱、章继超等人主演,根据湖北省实验歌剧团演出的同名歌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洪湖地区赤卫队在大队长刘闯、乡党委书记韩英的领导下,为保卫民众自身利益,与当地大土豪彭霸天、国民党保安团冯团长展开艰苦斗争的故事。

《狼牙山五壮士》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史文炽导演,高保成、李力、李长华、张怀志、霍德集等人主演,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面对日军对晋察冀边区的扫荡,八路军某部班长马宝玉和战士葛振林、宋学义、胡福才、胡德林五位革命战士,为掩护大部队及革命群众转移,阻击日军部队,登上狼牙山棋盘陀,坚持战斗,最后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故事。

《渡江侦察记》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汤晓丹导演,孙道临、李玲君、齐衡、孙永平、康泰等人主演,根据“先遣渡江英雄连”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渡江战役前夕,解放军某部侦察部队李连长带领侦察班先遣渡江侦察国民党部队江防部署情况,最终协助大部队取得胜利的故事。

《闪闪的红星》1974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李昂、李俊导演,祝新运、赵汝平、刘继忠、刘江等人主演,根据李心田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少年英雄潘冬子从1930年到1939年间艰难成长的故事。

《鸡毛信》1954年

影片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石挥导演,蔡元元、蔡安安、舒适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龙门村的儿童团长海娃奉父亲民兵中队长的命令给八路军送鸡毛信所经过的路上所经历的故事。

《永不消逝的电波》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导演,孙道临、袁霞、邢吉田、黄婉苏、王心刚、刘江等人主演,根据党员地下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改编。

影片讲述了1938年,延安解放区电台政委李侠奉命前往上海,从事秘密组建电台,对外传递情报工作,期间,李侠生存在夹缝中,与日军、国民党积极斗争,将情报准确无误传递出来,最后为传递重要情报而牺牲的故事。

《大决战》1991-1992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李俊、杨光远等导演,古月、赵恒多、苏林、刘怀正、马绍信、鲁继先、张卫国、郭法曾、路希等主演,根据解放战争时期的三大战役为背景改编,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六集。

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进程,以恢弘的气势,展现了这三场伟大战役。

《小兵张嘎》1963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崔嵬、欧阳红樱导演,安吉斯、张莹、葛存壮、于中义等人主演,根据徐光耀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白洋淀少年张嘎成长为八路军战士的故事。

《冰山上的来客》1963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赵心水导演,梁音、阿依夏木、谷毓英等人主演。

影片讲述了1951年,边防军某边卡的边疆战士阿米尔和杨排长与潜入特务斗争,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白毛女》1951年

影片由东北电影制片厂拍摄,王滨、水华导演,田华、陈强、胡朋、张守维、李百万、李壬林等主演,根据同名歌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华北农村贫苦佃农杨白劳的女儿喜儿为恶霸地主黄世仁霸占,逃离虎口后,头发变白,后为情人大春解救,两人从此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

《英雄儿女》1964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武兆堤导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人主演,根据巴金小说《团圆》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在战场上偶遇老战友王复标的儿子王成,并在王成牺牲成为革命英雄后,又遇到王成的妹妹文工团员王芳,认出王芳为自己亲生女儿,最终相认团圆的故事。

《上甘岭》1956年

影片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沙蒙、林杉导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根据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改编。

影片讲述了志愿军某部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所部奉命坚守上甘岭主峰阵地五圣山,与敌人顽强战斗二十四天,协助大部队反击敌人赢得最终胜利的故事。

《霓虹灯下的哨兵》1964年

影片由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葛鑫导演,徐林格、马学士、袁岳、陶玉玲等人主演,根据沈西蒙创作的同名话剧改编。

影片讲述了解放上海后,解放军某部八连负责警卫上海南京路,面对资产阶级思想的腐蚀,积极应对的故事。

《英雄虎胆》1958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严寄洲 、郝光导演,于洋、王晓棠、张勇手、里坡主演。

影片讲述了解放战争初期,解放军侦察科长曾泰冒充国外越境过来的副司令深入匪巢,与解放军大部队里应外合将匪徒打败的故事。

《柳堡的故事》1957年

影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王苹导演,廖有梁、陶玉玲等人主演,根据胡石言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驻扎在柳堡村练兵整训的新四军某部二连副班长李进与当地少女二妹子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红旗谱》1960年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天津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凌子风导演,崔嵬、蔡松龄、陈帆、王勉之、鲁非、赵联等人主演,根据梁斌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

影片讲述了从清末到民国,农民朱老巩、朱老忠父子两代人在与恶霸地主冯兰池及其他恶势力斗争过程中,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革命战士的故事。

《智取华山》

影片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郭维导演,郭允泰、方化、胡朋、黎莉莉、李雨农、阎增和等人主演,根据解放军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的真实事件改编。

影片讲述了解放军某团侦察参谋刘明基率领小分队潜入华山,与率残部逃上山的国民党部队旅长方子乔斗智斗勇,最后协助大部队攻克华山,歼灭敌人的故事。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㈥ 常凯导演一家4口12天内去世,说了什么遗言刺痛人心

常凯导演的遗言里充满了遗憾和不舍,让人看了以后心酸不已,难受至极,2月17日的时候,看到湖北电影制片厂的常凯导演一家四口相继离世的消息时,那一刻我真的有些害怕,也有些心痛,疫情如同恶魔般把一条又一条生命无情的带走,更无情的是他把魔爪伸向了同一个家庭,让原本幸福的一家人,渐渐走向家破人亡的境地,常凯一家就是这种情况,仅仅12天的时间,家人就先后离世。

说起常凯,或许又很多人对他都不熟悉,但是在湖北电影制片厂里,他是一名优秀的领导,对工作认真负责,有很多优秀作品,他也是武汉的本土导演,《我的渡口》这部电影就是常凯导演在2012年参与拍摄的,而且这部剧还荣获了多项奖项,现在他以这种方式被世人所熟知,难免让人觉得很遗憾。同时也希望疫情早日过去,让我们的生活能够早日步入正轨,让这样的人间悲剧从此不再出现。

㈦ 湖北电影制片厂常凯导演一家4口12天内是因何相继去世的

看到常凯导演一家四口去世的消息真的非常的悲痛,其实你要问,你认识常凯吗?不,我不认识。但是我震惊的是12天!12天人就去世了,可见这病毒来势汹汹致死性有多强,截至2月18日官方发出的消息,死亡人数已经达到了2008名,虽然说95%都是湖北地区的,但是其他省份的人也是瑟瑟发抖啊。

现在每天新增的感染人数在下降了,每天治愈患者的数量在增加的,另外除湖北省以外其他的省份的新增感染人数也在下降,死亡人数较少,这些信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全世界因为新冠病毒去世的人能在天堂安息。

㈧ 作者赵明的资料

赵明,原名赵炳章,中国电影导演,电影教育家。1915年1月生于江苏扬州。幼时在私塾读书时即喜爱绘画,摹仿戏剧演出,对艺术有浓烈爱好。1933年他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学习,课余从事戏剧活动。1934年加入左翼剧联,后担任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和业余实验剧团的舞台美术设计。1936年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任美工助理。抗战爆发后加入抗敌演剧队,在上海、武汉等地演出,历任秘书,编导,演员,美术设计等工作。导演话剧《胜利进行曲》、《愁城记》、《水乡吟》、《杏花春雨江南》等。1947年在国泰、昆仑等影业公司任特级副导演,导演。1949年与严恭合作导演《三毛流浪记》,导演对影片采取夸张风趣的讽刺喜剧形式的处理,是一次成功的尝试,1950年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执导《团结起来到明天》、《铁道游击队》等片,赵明导演影片既重人物刻画,又注意较强的戏剧性情节的艺术表现手法,影片朴实,清晰,流畅,1957的拍摄《凤凰之歌》,影片格调清新,具浪漫主义色彩,1960年任上海电影专科学校副校长兼导演系主任。1964年在天马电影制片厂导演《年轻的一代》。同年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教授。1984年与司徒兆敦合作导演《青山夕照》。
赵明在导演艺术风格方面,注重电影的民族化,群众化,重人物,又兼顾场景,善抒情,又着力于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

㈨ 夏衍改编剧本的是哪一部作品

创作改编的电影剧本有:狂流、春蚕、祝福、在烈火中永生、革命家庭、林家铺子等。

1、《狂流》

是程步高执导的剧情片,由胡蝶、谭志远、龚稼农 、王献斋、夏佩珍主演。该剧讲述了长江流域发生大水灾。离汉口百余里的傅庄,堤坝因年久失修,出现险情,小学教师刘铁生领导乡民奋勇抢险。当地首富傅柏仁,携带侵吞的巨额修堤捐款,和家人逃往汉口。

他打着救灾的幌子,冒充请赈代表,继续向社会骗取捐款,中饱私囊。傅女秀娟原与铁生相爱,傅柏仁不允,将她另许当地县长之子李和卿。未几,汉口市区亦遭水淹。傅庄因铁生率乡民合力固堤,转危为安,傅柏仁又携眷返回。

秀娟、铁生别后重逢,感情益深,引起李和卿妒嫉,乃与傅柏仁合谋,以“煽动乡愚图谋不轨罪”诬陷铁生。此时,洪水猛涨,铁生发动乡民取傅家囤积木料抢修危堤,并向傅柏仁展开斗争。傅纠集警察企图镇压,被突然决口冲来的狂流卷走。



阅读全文

与武汉电影制片厂导演一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哪些电影是书改编的 浏览:876
2017五月有什么电影 浏览:78
电影频道电视表 浏览:326
王大陆最近拍的电视剧电影 浏览:292
国外搞笑电影鼻祖 浏览:240
韩国卧底电影电视剧在线观看 浏览:450
怜悯电影2018豆瓣 浏览:981
动画电影兰登 浏览:966
床戏什么电影最多 浏览:620
中国第一部从头到尾配乐的电影 浏览:302
3d电影表 浏览:51
韩国电影中毒的结局 浏览:548
怎么看电影中奖 浏览:142
电影镜头法国 浏览:524
看电影电脑老休眠 浏览:522
美国演讲电影 浏览:896
第一次看电影怎么显得不无知 浏览:74
樱花女是哪个电影 浏览:919
电影之旅第一季 浏览:186
你好李焕英电影免费观看3d 浏览: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