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163部
彩云曲 饰艺训班学员 1982年4月21日
投奔怒海 饰祖明 1982年10月13日
毁灭号地车 饰Paul Chen 1983年4月15日
家在香港 饰黄阿伦/亚伦 1983年8月14日
临歧 饰马日明/马骝 1983年
停不了的爱 饰艾历/Eric 1984年3月22日
上海滩十三太保 饰学生关伟 1984年4月30日
福星高照 1985年2月10日
夏日福星 饰鹿尾巴 1985年8月15日
法外情 饰刘志鹏 1985年9月26日
最佳福星 饰蓝保 1986年6月20日
魔翡翠 饰猎鹰一号安迪 1986年9月17日
英雄好汉 饰林定国 1987年2月20日
肝胆相照 饰林定一 1987年3月12日
江湖情 饰林定国 1987年5月28日
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饰林定一/汉民 1987年10月24日
精装追女仔2 饰刘备 1988年1月21日
最佳损友 饰徐定贵 1988年3月27日
法内情 饰刘志鹏 1988年4月28日
旺角卡门 饰华仔 1988年6月9日
猎鹰计划/猎鹰行动 饰刘国华 1988年6月24日
神探父子兵 1988年7月22日
龙之家族 饰龙华 1988年8月25日
群龙夺宝 饰猎犬陈查理 1988年9月22日
最佳损友闯情关 饰徐定贵 1988年12月15日
同根生 饰张家华 1989年1月7日
省港旗兵3:逃出香港 饰李长江 1989年1月12日
飙城 饰林港 1989年3月3日
最佳男朋友 饰乐家声 1989年3月17日
傲气雄鹰 饰李建华 1989年4月5日
第一茧/监狱战场 饰阿勇 1989年4月15日
神行太保 饰太保 1989年5月25日
至尊无上 饰陈亚蟹 1989年6月29日
人海孤鸿/人海孤雄 饰小杰/沙士 1989年8月5日
小小小警察 饰交警 1989年9月21日
专钓大鳄 饰赵快乐 1989年10月5日
轰天龙虎会 饰烧鸡/干爹 1989年11月4日
法内情大结局 饰刘志鹏 1989年11月30日
赌神 饰陈刀仔/陈小刀 1989年12月14日
爱人同志 饰刘继祖 1989年12月21日
精装追女仔3狼之一族 饰刘备 1989年12月21日
富贵兵团 饰华英雄 1990年1月19日
再战江湖 饰华仔 1990年3月17日
至尊计状元才 饰大Dee/Big Dee 1990年4月5日
天若有情之追梦人 饰华Dee/华弟 1990年6月14日
摩登如来神掌 饰武德辉 1990年7月21日
川岛芳子 饰云开 1990年7月28日
异域 饰小杜 1990年8月28日
义胆雄心 饰小杰 1990年9月13日
狱中龙 饰阿豪/谢伟豪 1990年9月27日
赌侠 饰陈刀仔/陈小刀 1990年12月13日
阿飞正传 饰超仔 1990年12月15日
整蛊专家 饰车文杰 1991年2月2日
中环英雄 饰华英雄 1991年3月2日
惊天十二小时 饰大B 1991年3月14日
至尊无上2之永霸天下 饰鸡翼 1991年6月13日
五虎将之决裂 饰刘志明/贼仔明 1991年7月3日
极道追踪 饰Ben 1991年7月20日
火烧岛 饰钢珠 1991年8月1日
冲击天子门生 饰古小玉 1991年9月12日
五亿探长雷洛传1:雷老虎 饰雷洛 1991年9月19日
五亿探长雷洛传2:父子情仇 饰雷洛 1991年10月10日
豪门夜宴 饰报幕员/引言人 1991年11月30日
与龙共舞 饰龙家俊/大陆鸡 1991年12月19日
九一神雕侠侣 饰程仁/秦哥/逞哥 1991年12月19日
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 饰贺新 1992年2月20日
哗!英雄 饰元德华 1992年2月27日
龙腾四海 饰大飞 1992年6月5日
龙神太子/机Boy小子之真假威龙 饰高华/黄九弟 1992年6月12日
赌城大亨2之至尊无敌 饰贺新 1992年8月20日
庙街十二少 饰十二少/雷乐 1992年8月20日
九二神雕侠侣之痴心情长剑 饰程仁/情仁 1992年9月3日
群星会 圣剑仙境传 饰杨过 1992年10月18日
绝代双骄 饰江小鱼/小鱼儿 1992年11月12日
侠圣 饰谭西敏 1992年11月19日
战神传说 饰阿飞 1992年12月19日
反斗马骝/黑衣部队 饰周俊杰 1993年4月15日
超级学校霸王 饰铁面 1993年7月15日
天长地久 饰方德胜 1993年8月5日
至尊三十六计之偷天换日/将计就计 饰钱文迪 1993年9月30日
醉拳2 饰少帅/张汉卿 1994年2月3日
醉拳3 饰杨君 1994年7月2日
天与地 饰张一鹏 1994年7月21日
杀手的童话 饰高守 1994年8月5日
刀剑笑 饰笑三少 1994年8月25日
赌圣2:街头赌圣 饰陈刀仔/陈小刀 1995年6月28日
大冒险家/挑战者 饰韦洛仁 1995年8月2日
烈火战车 饰阿祖 1995年12月14日
奇异旅程之真心爱生命 饰辛中华 1996年1月11日
天若有情3烽火佳人 饰刘天伟 1996年3月28日
新上海滩 饰丁力 1996年7月13日
1/2次同床/大话情人 饰华弟 1996年9月27日
天地雄心 饰靳铁生博士 1997年3月22日
求恋期 1997年7月10日
黑金 饰方国辉 1997年12月23日
龙在江湖/没有明天 饰韦吉祥 1998年7月1日
赌侠1999 饰King哥 1998年12月18日
爱情命运号/爱情梦幻号/试婚同船 饰黎学津 1999年2月13日
黑马王子 饰华Dee/华弟 1999年4月1日
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 饰King哥 1999年6月25日
暗战 饰华 1999年9月23日
龙在边缘 饰飞龙 1999年10月15日
决战紫禁之巅 饰叶孤城 2000年2月3日
孤男寡女 饰张华绍 2000年6月23日
阿虎 饰孟虎 2000年12月21日
瘦身男女 饰肥佬 2001年6月21日
全职杀手 饰托尔/骆达华 2001年8月3日
爱君如梦 饰刘南生 2001年12月21日
呖咕呖咕新年财 饰德华 2002年2月8日
卫斯理之蓝血人 饰卫斯理 2002年3月28日
无间道 饰刘建明 2002年12月12日
金鸡 饰华仔 2002年12月26日
老鼠爱上猫 饰展昭 2003年2月14日
给他们一个机会/继续跳舞 饰华仔 2003年5月8日
大块头有大智慧/大只佬 饰了因 2003年9月27日
无间道3:终极无间 饰刘建明 2003年12月12日
金鸡2 饰特首 2003年12月24日
魔幻厨房 饰传佑 2004年1月15日
江湖/新虎兄豹弟 饰洪仁就 2004年5月26日
十面埋伏 饰刘捕头 2004年7月15日
龙凤斗 饰盗先生/Mr.To 2004年10月14日
天下无贼 饰王薄 2004年12月9日
童梦奇缘 饰光仔/陈智光 2005年9月29日
再说一次我爱你 饰高公乐/Derek 2005年10月20日
得闲饮茶 饰大只佬 2006年3月23日
师奶唔易做/疯狂主妇 饰Cameo 2006年11月9日
墨攻 饰革离 2006年11月23日
门徒 饰林昆 2007年2月13日
兄弟之生死同盟 饰刘进奎 2007年10月18日
投名状/刺马 饰赵二虎 2007年12月12日
三国之见龙卸甲 饰赵子龙/赵云 2008年4月3日
游龙戏凤 饰程仲森 2009年1月26日
建国大业 饰俞济时 2009年9月16日
未来警察 饰周志豪 2010年3月30日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饰狄仁杰 2010年9月29日
新少林寺 饰侯杰 2011年1月19日
我知女人心 饰孙子刚 2011年2月3日
建党伟业 饰蔡锷 2011年6月15日
桃姐 饰梁罗杰 2012年3月8日
寒战 饰陆明华 2012年11月8日
愤怒的小孩 饰板砖 2013年1月29日
天机·富春山居图 饰肖锦汉 2013年6月9日
盲探 饰庄士敦 2013年7月4日
风暴 饰吕明哲 2013年12月12日
金鸡SSS/金鸡3 饰特首 2014年1月30日
澳门风云2 饰陈刀仔/陈小刀 2015年2月19日
失孤 饰雷泽宽 2015年3月20日
我的少女时代 饰刘德华 2015年8月14日
解救吾先生 饰吾先生 2015年9月30日
澳门风云3 饰陈刀仔/陈小刀 2016年2月6日
我的特工爷爷 饰李政久 2016年4月1日
王牌逗王牌/偷天特务 饰宝爷 2016年10月1日
长城 饰王军师 2016年12月16日
铁道飞虎 饰当代老师 2016年12月23日
拆弹专家 饰章在山 2017年4月28日
侠盗联盟/纵横四海 饰张丹 2017年8月11日
追龙 饰雷洛 2017年9月30日
扫毒2:天地对决 饰余顺天 2019年7月5日
花椒之味 饰郭天恩 2019年9月6日
热血合唱团 饰严梓朗 2020年11月13日
拆弹专家2 饰潘乘风 2020年12月24日
唐人街探案3 饰Q组织老大 2021年2月12日
人潮汹涌 饰周全 2021年2月12日
电视剧 32部
四季情 饰一起露营的学生、龙套 1981年2月5日 25集
过客 饰学生 第一次上镜、龙套 1981年2月9日 25集
千王群英会 饰和梁家辉一起站在周润发后面的打手、龙套 1981年4月13日 20集
无双谱 饰和梁家辉一起的山贼/小兵、龙套 1981年6月8日 15集
香港八一 饰倪剑声 1981年6月8日 148集
二人三足 饰伙计/村民、龙套 1981年9月20日 10集
英雄出少年 饰少林俗家弟子、龙套 1981年10月 20集
香港香港之江湖再见 饰阿龙 (第一部主角电视电影) 1981年12月5日
鳄鱼潭 饰记者、龙套 1981年12月14日 20集
戏班小子 饰云开 1982年1月25日 20集
孤城客 饰湖海小煞、龙套 1982年2月1日 20集
花艇小英雄 饰钱日添(第一部主角) 1982年8月3日 19集
苏乞儿 饰万铁豪 1982年9月27日 20集
猎鹰 饰江大伟 1982年12月27日 20集
奔向太阳 饰李志豪 1983年2月14日 20集自成一格 1983年4月2日 1集
新锐剧场之捷径 1983年4月10日 华仔 14集
老洞 饰谢尚楚 1983年5月30日 20集
神雕侠侣 饰杨过 1983年10月31日 50集
临岐之决 饰马日明/马骝 1983年 1集
鹿鼎记 饰康熙 1984年7月9日 40集
魔域桃源 饰傅青云 1984年9月3日 20集
宝芝林 饰林世荣 1984年10月15日 20集
鼓舞 饰叶展龙 1985年2月25日 20集
杨家将 饰杨六郎/杨延昭 1985年9月23日
6集
皇上保重 饰宝亲王/乾隆/弘历 1985年9月30日 20集
香港八五 饰倪剑声 1985年
圣剑天骄 饰祈俊 1986年1月5日 3集
真命天子 饰管中原 1986年6月9日 20集
天狼劫 饰白龙 1987年12月17日 20集
现代爱情恋曲 饰阿伟/阿昌 1992年 9集
摩登小男人 1992年 13集
⑵ 刘德华的《见龙卸甲》究竟是不是一部好电影
饱受争议的《三国之见龙卸甲》,为什么刘德华的赵云评分低?
2008年,刘德华主演一部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喜欢的人将它奉为经典,看了不下三遍!不喜欢的人将它贬低到一无是处。
十年了,豆瓣评分依旧是5.2分,四万五千人评分。《三国之见龙卸甲》可以说,在豆瓣是一部“烂片”?但是豆瓣的评分精准吗?
为什么《三国之见龙卸甲》饱受争议?
一、看电影情节的角度不同,从而得出的评分不同。
《三国之见龙卸甲》看似是一部 历史 三国题材的电影,但是电影里面除了 历史 人物名之外,几乎难以看到与 历史 有什么关系。很多电影情节都歪曲了 历史 。
但是,换一个角度,不从 历史 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电影情节中,刘德华赵云“常山组”20人作为中军突袭魏军,然后赵云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从而获得“夜雨奔袭曹营大胜”的局面。
这个情节如果抛弃 历史 ,单从电影情节来看,是非常热血的一个场景,影片十分突出的刻画出赵云刚入军营不久就能崭露头角的感觉。
二、看电影的画面角度不同,从而得出的评分不同
《三国之见龙卸甲》中的造型是颇有争议的地方,有的人评分低,是因为刘德华赵云以及洪金宝的罗平安服饰,不符合古时候的造型而评分低。
但是站在电影欣赏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服装是很适合电影的节奏感以及电影气氛感的。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道具组,都看不出来服装对于电影的重要性。道具组往往需要从电影的商业角度去选择服装道具。
为什么刘德华的赵云评分低?
从 历史 看或者从《三国演义》看,赵云是一个沉稳的“长胜将军”,一身是胆且刚毅雄伟。而刘德华演的赵云看起来,怎么都有一种“痞”性。但是,依然要从电影的角度和观众欣赏的角度去看电影。
一、刘德华的赵云演技到位
电影要展示的赵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活在 历史 中的“标本”。所以刘德华的赵云可以是一开始的村民形象,也可以是七进七出曹营,逃出升天的“古惑仔”形象,更可以是凤鸣山上一意孤行的“莽夫”形象。刘德华的赵云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赵云。
二、刘德华的赵云身形符合
历史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刘德华从身形看也算是符合,关键还是刘德华帅气。
综上,当你去掉 历史 的眼光,带着 娱乐 欣赏的角度去看刘德华的《三国之见龙卸甲》,就能给这部电影评分8分以上!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是由导演李仁港执导,刘德华和李美琪领衔主演的动作片 。
影片讲述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传奇的一生。
该片于2008年4月3日亚洲上映。
三国之见龙卸甲 获奖情况
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2009)
最佳摄影(提名)
张东亮
最佳美术指导(提名)
李仁港 / 马光荣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提名)
黄明霞 / 庄志良
最佳动作设计(提名)
元德 / 洪金宝
黎允文
第3届亚洲电影大奖 (2009)
黎允文
最佳美术指导
李仁港
由于服装原因本片被吐槽,但我觉得这是一步被严重被低估的电影。
见龙卸甲绝对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上乘的佳作,李仁港是一位严重彼低估的导演,我看的第一部他的电影是李连杰的《黑侠》,他的影片我基本上都看过,个生觉得艺术成就较高的有《阿虎》 《见龙卸甲》《锦长卫》《鸿门宴》,他的电影有一种历经沧桑的 历史 厚重感,以悲悯的情怀诠释人生的意义,许多影评总喜欢拿他的“飞碟帽”说事,这就是只抓枝叶,不见树木,舍本求末,鸡蛋里挑骨头了,连看电影看什么都不会看。
现在重点谈见龙卸甲,见龙卸甲讲述了三国名将赵云的一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名将们的人生缩影,谱写了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下一位旷世名将的一生宿命,电影在情节安排上与三国演义相比有较大改动,但这说明不了什么。三国演义也是小说,有很大部分虚构成分,只要故事情节安排能为主题思想服务就行了。
我们中国古代武将有何特点呢?不外乎勇冠三军的个人武力,马革裹尸还的豪情归宿,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勇无畏,壮志未酬的蹉跎遗憾,武将的抱负愿望无外乎杀敌报国,打出一片太平盛世,但却受限于当时 历史 形势和时代局限,空留遗憾,赵云身上有许多名将的影子,前有白起,蒙恬,周亚夫,后有张巡,杨业,岳飞。
影片很好表现了我国各将的这种信条,具体到子龙将军,先是以一千奇兵夜袭曹操先锋部队,后又在长阪坡百万曹营杀了个七进七出,夺了曹操的青钢宝剑,这份英勇与豪迈足以傲视群雄。无奈个人再勇也敌不过时代的悲哀,三国鼎立三方都人才济济,上下一心,政治清明,实力上相差不大,任何一方都很难打破这种平衡,一统天下,但已到暮年的子龙将军壮心未死,始终坚定自己的人生信条,为天下一统,即便马革裹尸也要在战斗中走完自己划了一个圈又回到起点的人生宿命,不留遗憾在人间。这就像张巡明知困守睢阳难敌安史叛军,也要战斗至最后一刻,保护了唐朝东南财税的重要通道。
影片最后的决战凤鸣山原型是诸葛亮一出祁山,赵云领兵出箕谷作疑兵吸引魏军主力,诸葛亮则走陇西大道取三群收姜维,当时魏军主帅是夏侯毛,电影安排成曹操孙女曹婴,那现在是公主了,这是一大亮点,这位公主不仅相貌倾城,气质出众。而且智谋过人,武艺高强,还懂得弄一面关兴张苞的破军旗,瓦解蜀军斗志,简直女神一般存在,难到是夏侯毛的老婆,根本不像,这样一个才貌出众的极品怎么能看上草包夏侯毛呢。
电影在技术上也相当出色,画面浓浓的中国风,配乐古典,激越,很好的融入电影的主题思想中,达到技术手段与电影主题的完美统一,锦衣卫和鸿门宴这方面做的也很不错。
非常感谢悟空邀请!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唯有常山赵子龙。
——罗贯中《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中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而其中最喜欢的武将,当属赵云。荧幕上也不乏其艺术化的形象,接下来要说的电影,就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大的一部——《见龙卸甲》。
《见龙卸甲》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李美琪、洪金宝等主演,于2008年上映。影片从赵子龙参军开始着笔,讲述了其在夜袭曹营、于千军中救阿斗等大小战役中获封常胜将军,而后出师北伐,血染沙场的传奇一生。
导演李仁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人设和大框架基本未变,但是为了剧情推进简单流畅、加强戏剧冲突和凸显人物特点,还是进行了一些添加和再造。毕竟,用短短一百分钟刻画三国大格局之下的一个人物,且还是感情色彩浓厚的一个英雄,太难了。而观众们也认为这是影片最大的诟病所在。对于这种观点,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电影,我们是纯粹的观影者。电影要传达的并非 历史 本身,而是 历史 中应该传承的忠孝礼义。这部片子的有些台词处理确实不当,但瑕不掩瑜,从配乐、摄影、 情感 表达方面来讲,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因洪金宝饰演的罗平安失职没有保护好阿斗,子龙请命前去营救,以功补过。
千军万马,子龙一往无前。
影片为表现战争的惨烈程度大量运用了快速剪辑和慢镜头。画面的快速切换中,这边是茕茕一人,而对面是潮涌而来的士兵,不断的杀伤,不断的受伤;子龙杀敌的怒吼和敌人喷溅出的鲜血在慢镜中显的尤为悲壮。这是李仁港拍摄战争场面的一贯手法,同样的方法在其之后的《鸿门宴》中也有应用。
杀的兴起,子龙翻身上马,长驱直入曹操所在营帐,冷枪凌厉,曹操无奈用青釭剑抵挡,子龙枪尖一挑,青釭剑顺势入手。而后紧勒马缰,疾驰跳跃,来到山崖的另一边。
转身面对曹操军队,放肆大笑。
曹操问道:“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锋芒初露,一身是胆,救人夺剑,全身而退,何等英勇霸气!
“全军退守凤鸣山!”
子龙率领的赵家军从凤鸣山开始随刘备征战,而在北伐中于曹军狭路相逢,无奈退守凤鸣山。
挑灯看剑,战场上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恍惚间,他们已经打了一个圈,现如今,又回到了起点。而他们,已经须发俱白。
子龙问罗平安:“大哥,到底我们为何而战?”罗平安不语。凤鸣山寺庙中的一尊佛像和其背后的佛经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其中经文处更有一处特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英雄也会陌路?皆为命数吧。
“大哥,为我卸甲。”
影片的最后,曹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蜀军溃败,援军被灭,退守凤鸣山的赵家军犹如困兽。
子龙深知大势已去,在佛像前已悟透命数,淡看成败。他双眼噙泪,轻轻对罗平安说:“大哥,为我卸甲”。 阵前,子龙一袭素衣,对面曹军雄兵百万,视若无物,轻蔑一笑,提枪上马。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在悲壮的背景音乐下,漫天飞雪中,子龙驾马直驱,冲向曹军。
一人,一枪,一马,一声长啸。
画面淡入淡出,回忆一幕幕浮现:昔日征战天下的五虎上将、千军中救阿斗夺宝剑,戎马一生,忠肝义胆!而此刻,他直面无法取胜的对手,卸甲并非懦弱,而是他选择接受宿命,无关生死。
此役,只为战而战。
画面定格在此,后事如何,留给影迷自己去想象。
影片最后的的三分钟是全篇的精华,无论是画面、灯光还是配乐,这些因素结合的太完美了,每每看之听之,不觉胸襟坦荡,暗自伤怀。尤其是影片的配乐,黎允文的电影配乐在《猛龙》中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见龙卸甲》中更是超越前作,将剧情和配乐契合到极致。
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是一种艺术载体,而不是像教科书般的严苛厉求。有人说,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电影有缺点再正常不过,但不至于毫无亮点,希望大家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位电影人的诚意付出。
嗯,我说的是“电影人”的“诚意付出”,对于近几年拍电影圈钱的几波人不予置评,大家随意。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刘德华的(见龙卸甲),个人感觉
一、看电影情节的角度不同,从而得出的评分不同。
《三国之见龙卸甲》看似是一部 历史 三国题材的电影,但是电影里面除了 历史 人物名之外,几乎难以看到与 历史 有什么关系。很多电影情节都歪曲了 历史 。
但是,换一个角度,不从 历史 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电影情节中,刘德华赵云“常山组”20人作为中军突袭魏军,然后赵云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从而获得“夜雨奔袭曹营大胜”的局面。
这个情节如果抛弃 历史 ,单从电影情节来看,是非常热血的一个场景,影片十分突出的刻画出赵云刚入军营不久就能崭露头角的感觉。
二、看电影的画面角度不同,从而得出的评分不同
《三国之见龙卸甲》中的造型是颇有争议的地方,有的人评分低,是因为刘德华赵云以及洪金宝的罗平安服饰,不符合古时候的造型而评分低。
但是站在电影欣赏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服装是很适合电影的节奏感以及电影气氛感的。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道具组,都看不出来服装对于电影的重要性。道具组往往需要从电影的商业角度去选择服装道具。
为什么刘德华的赵云评分低?
从 历史 看或者从《三国演义》看,赵云是一个沉稳的“长胜将军”,一身是胆且刚毅雄伟。而刘德华演的赵云看起来,怎么都有一种“痞”性。但是,依然要从电影的角度和观众欣赏的角度去看电影。
一、刘德华的赵云演技到位
电影要展示的赵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而不是活在 历史 中的“标本”。所以刘德华的赵云可以是一开始的村民形象,也可以是七进七出曹营,逃出升天的“古惑仔”形象,更可以是凤鸣山上一意孤行的“莽夫”形象。刘德华的赵云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真实的赵云。
二、刘德华的赵云身形符合
历史 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
刘德华从身形看也算是符合,关键还是刘德华帅气。
综上,当你去掉 历史 的眼光,带着 娱乐 欣赏的角度去看刘德华的《三国之见龙卸甲》,是部好电影。
平心而论这部电影不算好
《三国之见龙卸甲》看似是一部 历史 三国题材的电影,但是电影里面除了 历史 人物名之外,几乎难以看到与 历史 有什么关系。很多电影情节都歪曲了 历史 。
但是,换一个角度,不从 历史 角度去看这部电影,其实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比如,电影情节中,刘德华赵云“常山组”20人作为中军突袭魏军,然后赵云从千军万马之中取敌将首级,从而获得“夜雨奔袭曹营大胜”的局面。
《三国之见龙卸甲》中的造型是颇有争议的地方,有的人评分低,是因为刘德华赵云以及洪金宝的罗平安服饰,不符合古时候的造型而评分低。
但是站在电影欣赏的角度可以看出,这些服装是很适合电影的节奏感以及电影气氛感的。并不是所有的电影道具组,都看不出来服装对于电影的重要性。道具组往往需要从电影的商业角度去选择服装道具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先说下 历史 上赵子龙其人其事,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蜀汉名将
在正史里赵云长的不帅,而且年龄又大”,翻开正史看看发现是这样描写赵云的“身长八尺,姿颜雄伟”。反倒是演义里描写成“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赵云的官位一直不高,最高做到镇东将军,低于关张马黄魏。有些人说是赵云能力不行,不够格。周瑜的官职是个偏将军,还有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王昶、朱据的官职高到骠骑将军,他们比周瑜赵云强吗?可见用官职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是不合理的。另外,赵云在刘备在世时一直是执掌内事的将领,内臣之职不宜过高是历来已有的。刘备死后,赵云也死于建兴七年,所谓
血染征袍透甲红,
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
唯有常山赵子龙。
——罗贯中《三国演义》
四大名著中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而其中最喜欢的武将,当属赵云。荧幕上也不乏其艺术化的形象,接下来要说的电影,就是毁誉参半、争议颇大的一部——《见龙卸甲》。
《见龙卸甲》由李仁港执导,刘德华、李美琪、洪金宝等主演,于2008年上映。影片从赵子龙参军开始着笔,讲述了其在夜袭曹营、于千军中救阿斗等大小战役中获封常胜将军,而后出师北伐,血染沙场的传奇一生。
导演李仁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人设和大框架基本未变,但是为了剧情推进简单流畅、加强戏剧冲突和凸显人物特点,还是进行了一些添加和再造。毕竟,用短短一百分钟刻画三国大格局之下的一个人物,且还是感情色彩浓厚的一个英雄,太难了。而观众们也认为这是影片最大的诟病所在。对于这种观点,我想说的是:这是一部电影,我们是纯粹的观影者。电影要传达的并非 历史 本身,而是 历史 中应该传承的忠孝礼义。这部片子的有些台词处理确实不当,但瑕不掩瑜,从配乐、摄影、 情感 表达方面来讲,这确实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影。
“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因洪金宝饰演的罗平安失职没有保护好阿斗,子龙请命前去营救,以功补过。
千军万马,子龙一往无前。
影片为表现战争的惨烈程度大量运用了快速剪辑和慢镜头。画面的快速切换中,这边是茕茕一人,而对面是潮涌而来的士兵,不断的杀伤,不断的受伤;子龙杀敌的怒吼和敌人喷溅出的鲜血在慢镜中显的尤为悲壮。这是李仁港拍摄战争场面的一贯手法,同样的方法在其之后的《鸿门宴》中也有应用。
杀的兴起,子龙翻身上马,长驱直入曹操所在营帐,冷枪凌厉,曹操无奈用青釭剑抵挡,子龙枪尖一挑,青釭剑顺势入手。而后紧勒马缰,疾驰跳跃,来到山崖的另一边。
转身面对曹操军队,放肆大笑。
曹操问道:“来将可留姓名?”
“常山赵子龙!”
锋芒初露,一身是胆,救人夺剑,全身而退,何等英勇霸气!
“全军退守凤鸣山!”
子龙率领的赵家军从凤鸣山开始随刘备征战,而在北伐中于曹军狭路相逢,无奈退守凤鸣山。
挑灯看剑,战场上是没有时间概念的,恍惚间,他们已经打了一个圈,现如今,又回到了起点。而他们,已经须发俱白。
子龙问罗平安:“大哥,到底我们为何而战?”罗平安不语。
凤鸣山寺庙中的一尊佛像和其背后的佛经多次出现在镜头中,其中经文处更有一处特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英雄也会陌路?皆为命数吧。
“大哥,为我卸甲。”
影片的最后,曹婴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蜀军溃败,援军被灭,退守凤鸣山的赵家军犹如困兽。
子龙深知大势已去,在佛像前已悟透命数,淡看成败。他双眼噙泪,轻轻对罗平安说:“大哥,为我卸甲”。
阵前,子龙一袭素衣
,对面曹军雄兵百万,视若无物,轻蔑一笑,提枪上马。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在悲壮的背景音乐下,漫天飞雪中,子龙驾马直驱,冲向曹军。
一人,一枪,一马,一声长啸。
画面淡入淡出,回忆一幕幕浮现:昔日征战天下的五虎上将、千军中救阿斗夺宝剑,戎马一生,忠肝义胆!而此刻,他直面无法取胜的对手,卸甲并非懦弱,而是他选择接受宿命,无关生死。
此役,只为战而战。
画面定格在此,后事如何,留给影迷自己去想象。
影片最后的的三分钟是全篇的精华,无论是画面、灯光还是配乐,这些因素结合的太完美了,每每看之听之,不觉胸襟坦荡,暗自伤怀。尤其是影片的配乐,黎允文的电影配乐在《猛龙》中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在《见龙卸甲》中更是超越前作,将剧情和配乐契合到极致。
电影终归是电影,它是一种艺术载体,而不是像教科书般的严苛厉求。有人说,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电影有缺点再正常不过,但不至于毫无亮点,希望大家用欣赏的眼光、宽容的心态对待每位电影人的诚意付出。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 健康 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我感觉《见龙卸甲》是被低估的一部电影,华仔的演技,还有电影里的配乐我感觉都挺完美的,不说可以得9分,8.5分还是可以得到的,那就说几点为什么会被低估。
1,单纯从电影上来说还是不错的,可能有些人会拿三国演义来做判断,但是正史上对赵子龙写的很少。
2,上映的时候被评价很低,服饰也是一方面。
3,编剧瞎编毁了,三国演义小学生可能有的都会背了,多出来个曹操的孙女,这个有点扯了,其实可以按史拍,按三国演义拍。
这是我认为的三点,但是本来电影就不可能和 历史 一样,剧情做的非常不错,我们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心情,只要和 历史 没有太大的区别就可以接受,
但是还是有些人喜欢去较真,这个就没办法,本来就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刘德华演的《见龙卸甲》这部电影我觉得是一部烂片,特效可以但是剧情不能再烂。生平第一次在影院看完之后想把导演拖出去暴打一顿。花费了时间,精力和金钱去看电影,结果却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种折磨。但凡有点 历史 的人也不会把电影拍成这样 拜托不要再打着三国和赵云的旗号了。
导演或许很热衷于命运与轮回这种话题,才会不停的玩弄前后呼应这种小学生的作文把戏。而赵云唯一的一次亮相怎么看都像是穿着去奔丧,难怪五虎将不该死的都死了,蜀军不该输的也都输了。敢情出征那天就开始报丧,这人能不死,这仗能不败吗?这部片不知道是我笨还是剧情复杂费了老半天劲都不知道赵云这英雄人物是怎么来的。
虽然网络上对这部电影骂声一片,但我还是坚持推荐这部电影。
也许他有不合 历史 的地方,但是这毕竟只是一部电影,如果要看 历史 剧,那还不如直接去看《三国演义》或者请CCTV来拍好了。
当这个电影能震撼人,能感动人,这就很好了。
连小说都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什么电影就不能源于 历史 高于 历史 呢?
这部戏里刘德华的演技是一个赞点,他把一个从年轻时的冲劲甚至憨厚到成年后的稳重与气势的过程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在战场上的气概,生活中的细腻,让这个 历史 中的赵子龙展现的有血有肉。
尤其是在常山与那个姑娘的一个短短的片段,短,却柔情。多年之后,白发的赵子龙在接过最后一战的帅印时,记起年轻时的姑娘,瞬间,就打动了人。
最后一战中,赵子龙作为一个征战一生的将军对生命的回顾,是对国家使命的坚持,也有伤感与迷茫。
电影中的画面感很强,战争场面的气势恢宏,细节描述的细腻。导演不愧为美术出身,对画面的角度,光线,色彩都把握的很到位,让看电影的人在视觉上得到了美的享受。
如果没有如此优秀的背景音乐,电影也许要失色一半。打斗场面时有紧有松的鼓点把气场十足的战争推向高点,尤其是最后一段的音乐,悲壮豪迈,听者落泪。
所以,总体来说,我还是觉得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片!
⑶ 刘德华演刘备的角色是在哪部电影
刘德华应该没有演过刘备,只是在《见龙卸甲》中演过赵云。
⑷ 《见龙卸甲》是谁演的啊
领衔主演: 刘德华-饰赵云 李美琪-饰曹婴 洪金宝-饰罗平安 安志杰—饰邓芝 友情出演: 濮存昕-饰诸葛亮 刘松仁—饰曹操 岳华—饰刘备 狄龙-饰关羽 特别出演: 陈之辉—饰张飞 孟和乌力吉-饰马超 王洪涛-饰黄忠 友情客串: 于荣光—饰韩德 姜宏波-饰软儿 吴建豪-饰关兴 丁海峰—饰张苞 白静 —饰刘备夫人
⑸ 《见龙卸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了赵子龙的一生,至于这个见字, 因为赵子龙在行军打仗期间 是从来都不脱战袍的,最后一战,也就是他唯一失败的一战,由于附上 不得已脱了战甲疗伤, 见龙卸甲,我猜 也就是 看见赵子龙脱掉战甲 可能有点浅薄了 但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啦 觉得有道理 就采纳了哈
⑹ "见龙卸甲"这部电影的历史是真的吗
【背景介绍】
《三国之见龙卸甲》由中、韩投资2500万美元拍摄,关注赵子龙传奇的一生,以及他与曹操孙女曹婴的爱恨情仇。
《三国之见龙卸甲》里由赵子龙(刘德华饰演)贯穿全片,他年轻时七进七出长坂坡救刘备老婆和儿子,后来却因为罗平安嫉妒之心出卖他,加上诸葛亮(濮存昕 饰演)利用他当诱敌的傀儡,挑起誓为祖父曹操报仇的曹婴(Maggie Q 饰演)和赵子龙展开大战……
全片大牌明星云集,刘德华从年轻演到年老,坚持理念情义,不偏不倚;有真功夫的洪金宝演罗平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狄龙演关羽、吴建豪(听歌)演他儿子关兴,曾和姜文合演《鬼子来了》的内地女星姜宏波演赵子龙妻,画龙点睛。
⑺ 刘德华演赵子龙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刘德华演赵子龙那部电影叫《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是由李仁港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安志杰、濮存昕、狄龙、吴建豪、于荣光、洪天明等人领衔主演的动作电影 。
影片讲述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传奇的一生。
三国乱世,常山赵子龙,智勇双全、一身是胆。初任工兵的赵子龙与同乡罗平安一见如故,从此战场现扶,为救罗平安,阴差阳错立下长坂坡、定军山之功,被立为五虎将之翎军将军,统领全军出师北伐。却因此引得罗平安对其爱恨交织。
最终惨遭好兄弟罗平安出卖,将上军师诸葛亮的利用,最终将星陨落,以身殉国凤鸣山。
(7)刘德华饰演刘备的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与真实历史的差别:
1、电影中刘备称帝时封五虎上将,而且说到曹操在世。这应该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称汉中王的事情,而非称帝。书中刘备称帝时曹丕已经废除汉献帝,立国号“魏”。刘备隔年称帝,续国号“汉”。实际上,打着汉室旗号的蜀汉,是不会在汉朝江山还存在哪怕还是名存实亡时立国号的。
2、书中诸葛亮从未在战役上放弃赵云,只是让赵云作为偏师吸引曹军主力的注意。事实上,在多次北伐战役中,诸葛亮虽无大胜但也鲜有败绩。
3、赵云系讨伐袁绍时带兵投靠刘备,而非片中所提从小卒做起。
4、赵云在长坂坡一役后不可能回到老家常山,因为常山在当时冀州属于曹操势力范围,而且常山在北方中原地区,而赵云跟随刘备从未再回中原。
5、赵云在北伐魏国时在现在陕南甘南一带,不可能遇见荒漠地区。
6、赵云系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病故,非片中所描绘的战死。
7、邓芝多次出使东吴,死的时候大约是在78岁左右,不是电影中所描述的战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