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视频平台上,成龙大哥电影中一些滑稽的动作,引发了一大批模仿热潮,各大戏精纷纷上线,征求众多网友的意见,看有没有可能进入成家班。
成龙大哥的电影能够成为经典,除了精湛的演技之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那些让人叹服的危险系数极高的动作。
《红番区》——跳到对面楼
这个动作就更危险了,据说当时保险公司听了成龙的想法后,直接选择了拒保。这栋楼在鹿特丹,叫“通泰大楼”,是当地有名的建筑,这栋楼的玻璃面倾斜度达45度,当时的成龙大哥已经40多岁了,但还是选择一跃而下。
在下落的过程中,运用了多组镜头来呈现这种紧张危险感。同时,一直疯狂的成龙大哥,因为这一跳,震惊了世人。
最后,成龙大哥也在2016年获得了“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当然,这也是成龙大哥付出这么多的结果,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的成功,背后所受的苦,所遭的罪,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这些年来,成龙大哥的电影,以惊险刺激的画面冲突,搞笑好玩的故事情节,不断满足观众的视觉感受与肾上腺素的爽感飙升。也正是因为他这么多的努力,才有了一部部电影的辉煌。
B. <<醉拳2>>中成龙用醉拳和别人打架时说的那些醉八仙的台词都是什么全部都要.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钧;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张果老~醉酒抛杯踢连环; 铁拐李~旋肘膝撞醉还真; 汉钟离~醉步抱坛窝心顶; 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韩湘子~擒腕击胸醉吹箫; 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C. 成龙演的醉拳中有一段插曲
童话王国的集贸市场
在离我们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一个童话王国。这个童话国里住着许许多多居民:有大熊猫、金丝猴、小白兔、花仙子、蓝精灵、唐老鸭、黑猫警长……它们生活得很快乐。
春节到了,熊猫妈妈想请大伙儿来吃顿年饭,一大早就来到集贸市场买菜。集贸市场可真热闹,吆喝声四起。金丝猴尖叫:“竹笋便宜卖,六角半公斤!”唐老鸭大叫“呱呱,鸭蛋一角五一个,呱呱!”蓝精灵爸爸粗着嗓子喊:“各种佐料,来买呀!”花仙子的摊子前挂着牌子:“七色花每束五角!”……熊猫妈妈看得眼花缭乱,它买了几公斤竹笋、十个鸭蛋、几瓶佐料、几束七色花。熊猫妈妈看到了陌生的狐狸和大灰狼在卖白菜。熊猫妈妈走过去问道:“这白菜多少钱半公斤呀?”狐狸用奸猾的口音口答说:“一元钱一斤!”“什么,一元钱半公斤?”熊猫妈妈惊奇地问道。大灰狼板着脸说:“买不起别买,快走!别在这儿大惊小怪的,坏了我的生意!”这时,熊猫妈妈发现前面有一大群人在购买什么,急忙走过去一看,原来是许多人在买小白兔的白菜。一问价钱,可真便宜,只要两角钱半公斤!熊猫妈妈连忙挤进去。这里喊声四起:“我要一公斤!”“我要三公斤!”“我要四公斤!”……正在这时,狐狸跑了过来,恶狠狠地对小白兔说:“小白兔,你为什么卖这么便宜?把我的生意都抢了!”小白兔平静地说:“这是我自己种的白菜,再说我又是卖的公平价钱。我们不能做黑心生意呀!”许多顾客听了,都为小白兔打抱不平:“哼,你卖黑价没人买,小白兔卖公平价大伙儿都买。你想欺侮小白兔,哼,真是白天做美梦!”“你想要小白兔卖高价,好有人买你的,办不到,快滚蛋吧!”“快滚,快滚!”……狐狸在顾客们的一片臭骂声中,和大灰狼夹着尾巴溜走了。
D. 成龙在《醉拳》里那段独白是什么
吕洞宾——醉酒提壶力千斤
铁拐李——旋争膝撞醉还真
汉中离——跌步抱提窝心顶
张果佬——醉酒抛杯踢连环
韩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箫
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
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
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另有一首醉八仙歌诀抄录如下:
醉者,醉也,号八仙。头颈儿,曾触北周巅,两肩谁敢与周旋。臀膊儿,铁样坚;手肘儿,如雷电。拳似抵柱,掌为风烟。膝儿起,将人掀;脚儿勾,将人损。披削爪掌,肩头当先。身范儿,如狂如颠;步趋儿,东址西牵,好叫人难留恋。八洞仙迹,打成个锦冠顾天。
第一节:汉钟离,酒醉仙。胡芦儿,肩上安。让来让去,得他便。虽则是玉山颓样,也须要躲影神仙。膝儿起,撇两边,起时最忌身手便。牵前踏步,带飞推肩。
第二节:吕洞宾,酒醉仙。背上儿,双飞剑。披手披脚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两手如矢,也须要直利牵拳。反后步,要身偏,偏时要闭***现。从上劈下,石压山巅。
第三节:韩湘子,酒醉仙。竹筒儿,手内拈,重敲轻打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里裹外裹,也须要,插掌填拳。鱼鼓儿,咚咚填,打时谁知扫阴现。去时躲影,来若翩迁。
第四节:曹国舅,酒醉仙。手儿里,拂尘翩。直臂横肘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身步齐进,也须臂膊浑坚。顶肘开,顿肘填,坐时谁知身坐连。臀肘右下,左臂身旋。
第五节:何仙姑,酒醉仙。铁爪篱,怀中见,上爪下爪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鸾颠凤倒也须要,侧进身偏。指上爪胜铁鞭,爪时谁知血痕见。长伸短缩,通臂如猿。
第六节:蓝采和,酒醉仙。兜的是,花篮艳,上勾下挽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蜻蜒点水,也须要,搬开争先。眼儿紧,望下边,望时只怕腿尖现。挽拳挽脚,里进填拳。
第七节:张果老,酒醉仙。拿的是,铁栗片,拿来拿去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金丝缠洗,也须要,骨反筋偏。身窈窕,采摘坚,采时离托人前面。拿拳拿掌,后手紧拈。
第八节:铁拐李,酒醉仙。倒戴的,金刚圈。左投右撞随他便,随他便。虽则是,黄莺磕耳,也须要,脚管肩先。脚儿弯,好勾臁, 勾时郑重人后面。翻身进步,身倒脚掀。
2.武当(醉)八仙拳。又称“醉八仙”。是模仿传说中的八仙,如汉钟离解衣,蒙蒙胧胧;吕洞宾饮酒,似醉非醉;铁拐离独步下云梯,如灵猿出洞等等,表现醉形、醉态。因其拳行招走势如醉汉,故名“醉拳。其醉打技法取之于柔化巧打拳种,成形于明清。醉拳将地术拳法、醉形溶为一体而独树一帜。讲究眼捷手快,形醉意清,随机就势,避实击虚。闪摆进身,跌撞发招。身法矫健,刚柔相兼。醉而不乱,以醉态攻其不备,以醉步攻其无形。
来源:http://blog.sina.com.cn/u/4126aa07010006vs
E. 袁和平与成龙的天作之合——评电影《醉拳》
如果说《蛇形刁手》令成龙一炮而红,那么《醉拳》则正式奠定了成龙香江首席动作明星的地位。
《蛇形刁手》的大卖,证明监制吴思远对谐趣功夫片(动作+喜剧)的判断是正确的;而另一方面,观众对《蛇形刁手》的认可,也证实了成龙身上的潜力。于是,二人决定趁热打铁,准备再拍一部升级版的《蛇形刁手》。
正当二人为拍什么而苦苦思索的时候,恰逢监制吴思远有一次在席间见到有人喝醉酒猜拳:醉—拳;喜剧—动作。刹那间灵光乍现,拍醉拳的念头应运而生,离席时与袁和平商量,二人一拍即合,并千方百计从罗维手中二度借来成龙,而《蛇形刁手》中表现出色的袁小田和黄正利也再次披挂上阵。于是监制吴思远+导演袁和平+主演成龙+师傅袁小田+反派黄正利的《醉拳》组合就正式成立了。
天作之合。
《醉拳》沿用并强化了《蛇形刁手》中成功的元素。成龙功夫小子的形象进一步得到加强,不仅如此,《醉拳》中的黄飞鸿,比《蛇形刁手》中的简福性格更加活泼跳脱,对观众也更具有亲和力。
而袁小田所塑造的苏乞儿则是其演艺生涯最为成功的角色,它不但直接催生了《醉侠苏乞儿》、《南北醉拳》等一系列衍生作品,更成为日本经典街机 游戏 《拳皇》中镇元斋一角的原型,可见该角色影响之大。
然而,《醉拳》最大的成功,还是得归功于动作指导袁和平对于醉拳这一武术形式的绝妙设计。
在电影《醉拳》上映之前,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醉拳是个什么样子;而在《醉拳》上映之后,它几乎成了唯一可供模仿和抄袭的范本。就连成龙自己,在若干年之后的《醉拳2》中,也仅仅只是对《醉拳》中的相关动作设计进行了略微的升级而已。
作为“天下第一武指”,袁和平有两大独门绝技:其一是“量体裁衣”,也即是根据每个动作明星自身的长处,设计出符合其特点的动作形式;其二是“化虚为实”,对于各种不同流派的功夫,袁八爷都能以最形象、最准确的方式展示给观众。
在本片中,仅仅根据流传下来的几句“醉八仙”口诀,袁八爷就在观众面前成功地“还原”甚至可以说是“定义”了醉拳。
而最终出奇制胜的,是成龙自创的何仙姑的招式,这真是神来之笔!(即展现了人物的性格,又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香港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出色的两大功夫巨匠,成龙和袁和平在《醉拳》之后再无合作,一直到30年后的2008年,两人才在《功夫之王》中再度联手(成龙和李连杰主演,袁和平任武术指导)。从这个角度来看,《醉拳》的成功就更加弥足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