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刘德华拍演赵子龙的电影是什么名称
《见龙卸甲》
2. 刘德华演赵子龙那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刘德华演赵子龙那部电影叫《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是由李仁港执导,洪金宝动作导演,刘德华、洪金宝、李美琪、安志杰、濮存昕、狄龙、吴建豪、于荣光、洪天明等人领衔主演的动作电影 。
影片讲述了中国古代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传奇的一生。
三国乱世,常山赵子龙,智勇双全、一身是胆。初任工兵的赵子龙与同乡罗平安一见如故,从此战场现扶,为救罗平安,阴差阳错立下长坂坡、定军山之功,被立为五虎将之翎军将军,统领全军出师北伐。却因此引得罗平安对其爱恨交织。
最终惨遭好兄弟罗平安出卖,将上军师诸葛亮的利用,最终将星陨落,以身殉国凤鸣山。
(2)刘德华演的赵子龙是那部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与真实历史的差别:
1、电影中刘备称帝时封五虎上将,而且说到曹操在世。这应该是《三国演义》中刘备称汉中王的事情,而非称帝。书中刘备称帝时曹丕已经废除汉献帝,立国号“魏”。刘备隔年称帝,续国号“汉”。实际上,打着汉室旗号的蜀汉,是不会在汉朝江山还存在哪怕还是名存实亡时立国号的。
2、书中诸葛亮从未在战役上放弃赵云,只是让赵云作为偏师吸引曹军主力的注意。事实上,在多次北伐战役中,诸葛亮虽无大胜但也鲜有败绩。
3、赵云系讨伐袁绍时带兵投靠刘备,而非片中所提从小卒做起。
4、赵云在长坂坡一役后不可能回到老家常山,因为常山在当时冀州属于曹操势力范围,而且常山在北方中原地区,而赵云跟随刘备从未再回中原。
5、赵云在北伐魏国时在现在陕南甘南一带,不可能遇见荒漠地区。
6、赵云系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前夕病故,非片中所描绘的战死。
7、邓芝多次出使东吴,死的时候大约是在78岁左右,不是电影中所描述的战死。
3. 大家好,请问刘德华拍的赵子龙常胜将军那个叫什么电影
英文名: 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
中文名: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 三国志之龙的复活
导 演: 李仁港
主 演: 刘德华 洪金宝 吴建豪 安志杰 于荣光 濮存昕
上 映: 2008年
4. 刘德华演赵子龙的电影叫什么
英文名: Three Kingdoms: Resurrection of the Dragon 中文名: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 | 三国志之龙的复活 导演: ( 李仁港 Daniel Lee Yan-Kong ) 主演: (刘德华 Andy Lau) (洪金宝 Sammo Hung Kam-Bo) (吴建豪 Vanness Wu) (安志杰 Andy On) (于荣光 Rongguang Yu) (濮存昕 Quanxin Pu) 上映: 2008年 年过古稀的赵云为了帮刘备踏平魏吴再度出山,却在凤鸣山上被困,迎来人生中的终极决战。回思往事立残阳,在这电光火石中,一幕幕征战中的腥风血雨,一阵阵军旅间的喜笑悲愁,纷纷出现在这老将军的眼前。 三国乱世,魏军强势压境,初任工兵的赵云遇上抱打不平的同乡兄长罗平安,两人一见如顾,互诉对乱世的一片憧憬。在蜀国军师诸葛亮以攻为守的策略下,主动请缨劫寨扰敌立下大功。长板坡一役,为免罗平安遗失刘备妻儿的死罪,赵云单枪匹马杀入曹营救回幼主,从而一战成名。 因“单骑救主”有功,赵云被委以重任与蜀国上将黄忠老将军一起出征定军山,此役是蜀国收取汉中奠下蜀国基业的重要一仗。不料黄忠为争头功在罗平安的鼓动下提前出兵,却不想中了曹操的奸计伤亡惨重,危难时刻赵云及时赶到义救黄忠和罗平安,并在诸葛亮的妙计下烧掉曹军粮草再立大功。赵云荣升为五虎大将,而此时的罗平安却是心中百味。 时间如梭,五虎大将的关、张、马、黄都先后辞世,两鬓斑白的诸葛亮再一次策动歼灭曹魏大计,不服老的赵云坚持要做先锋大将。不料此次的劲敌竟是曹操的孙女曹婴,这个美得像雪一般的少女,弓马娴熟,智勇双全,带着10万大军欲生擒赵云以了祖父心愿。而对赵子龙爱恨交织的罗平安却在最后一刻作出了一个令他后悔莫及的决定--他把赵云最后一次出征的军机出卖给了曹婴。 而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把赵云当成诱敌之傀儡,寄望曹婴和赵云的大战,能让他暗渡陈仓,用全军在三个时辰里攻下魏之主城六郡。此次此刻,赵云该何去何从。
5. 如何评价刘德华的《见龙卸甲》
当年看的时候是初二,只觉得刘德华巨特么帅,电影很酷炫。
然后知道这就是艺术加工。说实在的,正史谁没看过?三国演义谁没看过?谁的心中没一个长坂坡的七进七出的赵子龙?我只觉得,这一个赵子龙是我见过离我想象中最近的赵子龙。
UFO一样的头盔?日式的打扮?
我的天,隔壁那疙瘩哪里没学中国?到底三国时期是什么样谁真的见过。
根本没法确定的真实却有一堆人说的头头是道,豆瓣的影评原来不是从战狼2而是将近9年前就这幅德行。
音乐扣起心弦,画面在急速的闪动,一格一帧都是精挑细选,想想几年后的甄子丹主演的关羽,差距从细节看出。
这剧情和画面侮辱了谁?是那些英雄人物还是观众的智商,我只看到导演对艺术的追求。
我觉得当评影人只关注画面外的东西的时候,他就已经失格了。豆瓣上的集体高潮只给我一种感受:他们根本不懂的欣赏所以只能卖弄大家都懂得,抖机灵,就像个小丑。
说实在我看的三国电影也不多,但我印象中专门刻画一个人物的很少,关羽真的败笔,看时一堆吐槽,看完没印象。当然我个人理解,毕竟看得早可能很多导演想表达的我看不出。
这部电影明暗两条线,赵子龙明,罗平安暗,明线刻画了赵子龙的强大如虎,暗线展现了玫瑰芬芳。很漂亮,真的很漂亮。
壮丽,细腻。
常山赵子龙岂能跌倒?
没事,胜败乃兵家常事嘛
要败,也不能败在我们手里
皮影上的戏,花灯上的愿,身边的红袖。
英雄应该是完美的,但结局又往往早就被预示的,
那段感情戏没用吗?不,每句话都是对电影的解读。
女人不应该出差吗?恰恰她的出现告诉我们,英雄有自己的愿望,也有自己的热爱,有目标,有一个温柔的心。这个赵子龙是幻想中的赵子龙,因为他很完美,但我们不就好这么一口吗?
罗平安,出场时踌躇满志,心骄气傲,斩杀曹军先锋获得擢升却冷藏给予最大助力的赵子龙,护送阿斗失败后却又希望赵子龙能回来,每次子龙受封都幻想是自己受封,懦弱的出卖国家,最后却在见龙卸甲时被感化获得救赎。
第一次受封,他穿着盔甲
第二次受封,他穿着颓废,喝着酒。
即使失去了梦想,也能被感召。
莫不是英雄的故事,而是英雄的气概常使泪湿襟。
韩德将军,上阵父子兵,最小儿子兵器被夺,用拳头打赵子龙,四子全亡,一句依计行事便打消念头,战场的无情,多少人看到了?
当有人为了批评而去批评,他就失去了理解一部良作的可能。
当旌旗蔽日,却一骑当千,英雄的历史。
我不是一个专业的影评人,但这也不是一部很难看懂的电影,但如果你从来不关注画面内的东西,那真的很难看懂。
6. 刘德华在那部电影里饰演的赵子龙
《三国之见龙卸甲》在里面演的是赵子龙,很帅,很值得看以看。尤其是在闯曹营救阿斗的那场戏里,曹操问:“来者何人?”他近乎咆哮着对曹操说:“常山赵子龙。”
7. 《见龙卸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了赵子龙的一生,至于这个见字, 因为赵子龙在行军打仗期间 是从来都不脱战袍的,最后一战,也就是他唯一失败的一战,由于附上 不得已脱了战甲疗伤, 见龙卸甲,我猜 也就是 看见赵子龙脱掉战甲 可能有点浅薄了 但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啦 觉得有道理 就采纳了哈
8. 电影赵子龙是谁演的
电影《三国之见龙卸甲》中,刘德华饰演常山赵子龙。
9. 刘德华主演的电影《见龙卸甲》里,为什么赵子龙非要去凤鸣山
这个看不懂就对了。因为这些都是导演和编剧瞎编的,不仅和正史《三国志》不符合,和作为演义小说的《三国演义》都对不上号。导演实际只是利用三国人物的姓名特征,生造着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英雄迟暮,命运无常,宿命不可解脱。因为是生编硬造,所以逻辑错误、硬伤比比皆是 ,非要较真就输了。
在小说中,赵云出道于192年的大战文丑;到了这部电影中,导演李仁港把时间推后了20年,即诸葛亮六出祁山之时。
我有三种见解 ,一是导演故意这样设定剧情 ,赵子龙成名于凤鸣山 ,这是他一生辉煌开始的地方 ,生命终结于此地 ,使他一生画了一个圆满的记号 ,这是导演的逻辑思维 。
还有一种说法,诸葛亮 在赵子龙出征之前给了他锦囊 ,让他走到交叉口时 ,打开锦囊 ,发现写的前往凤鸣山 ,牵制曹军 ,赵子龙是一个忠勇之人 ,他的性格也注定了他一定会去凤鸣山。
再有一种说法,赵子龙前往凤鸣山 ,是曹英的设计 ,当赵子龙得知自己兵马被围时 ,派斥候探路 ,发现三面被围 ,唯有西面可退 ,为了不被全歼 ,只得退往凤鸣山 。
曹英故意留了凤鸣山这一个口子 ,就是为了完成他爷爷曹操 ,当年在凤鸣山他爷爷曹操 没有完成的事 ,那就是生擒赵子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