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阿凡达》观后感
昨天还稀稀拉拉的队伍,今天再去万达已经里三层外三层被团团包围了!
等待购票的队伍完全排满,塞满了整个大厅,一点空隙都没有,哈哈!
那时才庆幸自己是会员,可以提前一天3号就开始订票!并幸运地订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
我的位置是最后排的正中间,可以完全平视整个IMAX屏幕,非常舒适,
环绕音响设备则就在身后,临场感非常好!
MAX 3D眼镜上有几小点类似泪渍的东西,还有些雾气,
还好上次观影经验让我吸取教训特意带了个擦镜布,
哈气,擦拭,哈气,擦拭,直到晶莹透亮。
擦IMAX 3D眼镜的时候必须十分小心,因为镜片的薄膜非常非常薄,
如果太大力...弄坏掉...就悲剧了...得赔700元...一定要注意!!
没买爆米花,也没买任何饮料,我不想因为吃爆米花而分神,
也不想因为160分钟的电影过程喝太多饮料而不得不中途上WC。
镜片擦拭完后,整理了整理脱掉的外套,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了!!
随着IMAX的LOGO出现!!剧场灯熄灭!!我的心情也随着在飞跃!!
可能以前看的变形金刚2 IMAX是70毫米胶片版?或者是2K投影机?
总觉得那时IMAX的画面稍微有些昏暗,且字幕看不大清楚,是灰色半透明的。
但这种印象因为阿凡达一扫而空,据说是因为万达引进了最新的4K投影机,
并且70毫米数字影片本来就比70毫米胶片影片亮度更加鲜艳,
映入眼帘的第一个画面就立体感十足,而且亮度十分清新,色彩丰富,可以用艳丽来形容。
比2D数字影片都明亮艳丽多了,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不适应...有些刺眼...
至于清晰度,人类的小毛孔,哈气的粒子都尽收眼底!且极具质感和纵深感!
字幕则不同以往,是3D方式呈现的,感觉就浮在眼前,而影片场景则在稍微靠后的位置。
字幕字体为黄色,不记得什么字体了,很清晰,可识性非常好,
并且每条字幕都设置了相应的出现位置,比如当人物在左,右边为空时,
字幕为了不阻碍观众的视线,就会出现在稍微靠右的位置
完全不会影响你观影的全面视角,也不会让你因为看影片主体而看不到字幕,
翻译上也很到位,信达雅,两字形容字幕:很好!
此前在VERYCD下过阿凡达的1080P预告片,但已经习惯了被视觉轰炸,所以只是觉得很一般,
但再次通过IMAX 3D看同样一个场景,加上电影院的声效,感觉压根就不是同一回事!
到哈利路亚山那段时,真是各种雄壮,开阔的视野,仿佛置身于云际!
还记得昨天在阿凡达网络贴吧里有一个帖子,是陆川导演的观后感。
里面有一句,说跟阿凡达比,2012的特技只是在耍小孩子。
当时我还觉得说得实在太偏激了...但现在我要紧握陆川的手说:“你说的太对了!”
就连FFXIII的CG在此面前也将黯然失色,而这一切卡梅隆都是靠IMAX 3D的视觉效果达到的!
卡梅隆让你感觉现在已经是2010年!IMAX 3D为你创造一个全新的视界!
潘多拉是个美丽的大陆。绿色,萤光,雄壮,云端,飘渺,野性都是其关键词。
整个过程让你仿佛回到小时候,就像童年的冒险游戏,不断的去探索新的地域。
好奇所趋,天性所至,让你觉得每天都是崭新的一天,一切都让你觉得新鲜。
而潘多拉则是这个新的世界,你的第二次生命体验,如梦如醉,大气磅礴,细腻柔美。
时不时,我会掏出手机来看时间...因为怕...非常怕再过几十分钟就要离开这个虚幻世界...
回到那个满是嘈杂,欺骗,被混凝土所淹没,发动机声所统治的真实世界...
另外不得不说,配乐很美,XX场景的(不说是防剧透)配乐完全打动了我的心灵...
纯白而无暇,仿佛天籁...一种心灵被净化的感觉...
不知得等到何时才能等到原声CD!
最后总结下吧,预告片欺骗了你,卡梅隆这阴险老头将精彩全留在了影院!
你只能通过电影院观看IMAX 3D版才能完全体验到阿凡达的震撼!
就算是在家用超大尺寸等离子电视看1080P蓝光,你也只能感受到1/10的魅力。
更别提那劣质十足的枪版了!!!!!
这是二十年以来最伟大的电影!
观影过程你将全身心被震撼!观影散场后你会不自主为影片所鼓掌!
我愿意将所有褒美之词送给它!
我愿意将它推荐给所认识的所有朋友!
一切!!完美!!唯一缺点就是影片太短,意犹未尽!!
『贰』 阿凡达观后感550字以上
一部电影. 一次震撼.
一卷胶片.一串记忆.
如果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是个追求电影极限的人.那么他所指导的这部《阿凡达》绝对是追求一种理想的幻梦.我们在电影里,变成了幻游者.当这场梦真实的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全世界的影迷都会为之疯狂.每每被电影营造出来的迷幻视觉效果而陶醉的时候.当结束时起身走出电影院的时候.你愿意梦醒吗?
----前记
一部《阿凡达》的出现.让我再一次回忆起了世界上还有那么一个人,一个让我为之尖叫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星球大战》《终结者》《第一滴血2》《异形》都是他的代表作)当我们为好莱坞的视觉特效感到审美疲劳的时候.你必须知道的是.他是一个不惜代价都要力求极限特效效果的天才导演.江郎或者会才尽.但是,他不会.未来几年,我还能看到什么比《阿凡达》更经典的特效了吗?答案基本上是否定的.哈哈!“可恶”的卡梅隆...
十年磨一剑:
一部电影的制作.我们必须给予最起码的尊敬(而不是所谓的在电影里说三道四的胡说一通.难倒不知道在电影里需要保持安静么?小小的抱怨一下,不知道这是不是资阳人的习惯.杯具.建议电影院应该在电影票上写上“请在观看电影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其他观众”)让我们来看下面的一些数据:剧本筹备14年.拍摄4年.耗资5亿.平均一秒钟的胶片价值25W人民币.语言学家创造娜威语言用了4年.上映19天了吧!已经取得了10亿多点的票房我真的不知道还能再在这个数据上面加上什么.他让我想到一句老师和书上都经常提到的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也觉得,中国电影人应该反省的是:我们承认.我们缺技钱缺技术.但是我们最缺的是:想象力.
想象力的缺乏是由于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产出于何处——教育.(这确实是承上启下的分割线)
保持人最原始的欲望和信仰:
除去恢宏,梦幻般的电影场景.这也是这部电影以后被老生常谈的关键词.大家都说,想必电影都已经将一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了吧!我在这里就不说了~拣撇托..电影的编剧看起来就像是一部抗战电影的缩影.娜威人为了自己的领土完整而奋起抗争.那圣树下的矿产让地球开发商帕克·塞弗里奇为之疯狂,甚至不惜灭族也要得到它.而正是因为圣树保存了所有娜威精神和记忆.一旦圣树灭亡.娜威先辈的精神,思想将被摧毁.人们心中的信仰也将会随着圣树的灭亡而灭亡.一个人的信仰到底有多重要.自然也就不言而喻.这是我从电影中所看到的.人类教授理想主义的植物学家:格蕾丝·奥古斯汀博士.曾经对娜威人进行西化教育.教他们英语.运用人类工具什么的.但都没成功.由此.她便建立了“阿凡达”.但是初衷也只是想与娜威人和平交流.教育的不同,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人的最原始的欲望是与社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而一个人最原始的信仰,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人生价值观.它不仅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式精神.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在其中看到某些差异.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我们真正缺的不是技术,不是金钱.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不死不休也要做到底.做完美的科学精神.剧中的奥古斯汀博士在自己临死也不忘科研的信仰.尽管这只是电影所展示出来的.难倒不值得学习和发扬吗?
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爱情故事
从电影的开始,主人公:前海军陆战队下士杰克·萨利一下飞机,你就看到了.卡梅隆回来了.那个《星球大战》的主人,天才卡梅隆又回来了.这二十分钟凝聚了这位天才导演一生的精华.从天空到森林.娜威人骑着飞龙和人类的战斗机对抗.娜威骑兵和人类肉搏的场面.无一不展示了此电影宏大的战争场面,集合了《星球大战》的高科技战斗和《特洛伊》中重现古罗马大型战斗的场景.二者相结合.必定会创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和光芒.果然.它笼获了全球影迷的心.
好莱坞电影从来不缺乏爱情.此电影亦是如此.英雄难过美人关.两个星球,两个种族的冲突让两个人卷入其中.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爱情”.也是本片的主线之一.奈特丽父亲因人类的进攻而阵亡时,她不愿再见到萨利.萨利为拯救潘多拉星球的娜威人而再次重返.并消除误会.萨利连接阿凡达的仪器遭到攻击时.奈特丽挺身而出一波三折的爱情之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羡飒旁人也!(今天回来再群里在议论这部电影的爱情情节...忽然一个兄弟冒了一句“阿凡达让我看到了,原来网恋还是可以变成现实的.当时.全部,包括群主都潜水出来表示支持.人才啊!这位兄弟)
其实我还想说点什么:
1.关于剧中人:迈尔斯·夸奇上校:说实话,我早就想对这种人说些什么.尽管他是本片乃至于所有类似电影中的大反派.但是我想说的是.他给我的印象最深...迈尔斯·夸奇上校是最好的战士.战争是不需要怜悯的.是不需要同情的.战争本来就残酷.军人就必须有军人的风格.同情和怜悯的下场,就是自取灭亡.当然.这样的思想仅限于战争.特别是这种带有侵略性质.此等残酷的不死不休的战争.但这只是电影.他必须死.这样才符合电影的情节.你必须明白一点.:千万不要挑战公众的道德观.反派就必须死.坏人就必须被抓.主角就必须相爱,并美好的生活下去.更何况.这是一部商业片.
2.我们为什么要去电影院看电影:
电影的主旋律是票房.票房最主要的一点除了上面那一点“千万别挑战公众的道德观”以外.在中国.必须是以历史为背景的大题材电影才值得我们花几十块钱去看.在这个盗版横流的中国.真正看的不是电影.而是一种享受...享受视觉和听觉带来的震撼.当电影里圣树的种子(类似水母的那种生物)漂浮在空中的时候,它即将爬到我脸上.我下意识的用手一挥.这才发现.原来,这只是电影.
昨天最后也去看了阿凡达,这个片子给人的感官震撼真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片子的前半部分完全是在给你展示另一个星球的绚丽风光,和21世纪最新的电影技术。加上3D效果,无论是在荒野上奔跑,还是在苍穹上飞翔,直如身临其境一般,而且是一个新奇的完全不同的世界。
而且我相信看这个电影看到中间的没有几个不眼角闪光的,当生命之树(额。我还真感觉蛮像暗夜精灵的)被人类的机枪导弹扫射倒塌,当人类的推土机推掉一颗颗外星植物,我霎那间想到的这不就是人类对地球现在所做的一切?而电影最后所有潘多拉星球生物联合起来大反攻这难道不影射着地球对人类的报复?也许我想多了吧,这个片子影影射的东西太多,我还得缕缕,环保,宗教,人性。。。很多很多。。。
说点不好的吧,片子的结局我是很不满意的。当人类的主舰被干掉,大反派(叫什么我忘了)开着机器人下来和主角大战的时候,我已经没看下去的欲望了,下来完全是一个好莱坞经典的英雄电影套路,詹姆斯卡梅隆耗时十二年的电影最后的结局还是英雄大胜恶魔,主人公拥的美人归,我是很失望。如果结局变成主人公被擒,送回地球,潘多拉星球被毁,最后的镜头是人类又找到一个新的美丽星球发现矿藏,然后荧幕慢慢落下,我感觉效果会好很多,发人深省。像铁达尼那样的悲剧才更加能让人铭记在心。
人类向世界无节制的索取是可恶的,但当地球被破坏后向别的星球索取则是可悲的。《阿凡达》这部影片虽然是讲地球人和外星人的搏斗,但是时时刻刻都体现出外星人对自己星球的热爱,无论是一只野兽还是一颗树苗,他们总是灵魂相同的,记得影片中女主人公在第一次遇见杰克时,虽然帮杰克打退了野兽,但是她为每一只野兽都做了祈祷,他们认为能量是流动的。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电影,它把我们的思维置于一个未来与远古交织的世界。其中高科技的仪器让我们大开眼界,美丽的远古自然世界让我们沉醉。这是一场原始的正义与先进的贪婪的较量,它让我们明白自然的重要与人类心灵的贪婪。
这部电影讲了一件地球人到潘多拉星球开矿的事情,为了能获取更多的资源而研制出了一种人与当地土著民纳威人基因的合体--阿凡达。驱使一个失去行动能力的美国前海军陆战队员杰克操纵着他的阿凡达混入纳威人群中,想利用他来赶走纳威人。正义的杰克被美妙的大自然和热爱大自然的纳威人所感动,团结了许多力量,把拥有许多高科技武器的人类打败。
我们人类也是从远古时代和原始的时代发展而来的,也许那时候我们也深深地热爱大自然,可是,经过了几百万年的进化与演变,人类变了,心灵变得污浊,贪婪犹如一滴滴肮脏的墨汁,玷污了人类原本纯洁的心灵。人们贪婪的心魔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始扰乱人们的精神,使人们砍伐了森林,污染了河水。人类从森林中走出,在泉水与河流的滋润下成长,到我们有了力量时,却为何又要毁灭它们?见利忘义现在已经不是特指,而是它已经成为了人类的天性。环保部门频频发出环保的号召,行为是对的,但初衷依然是贪婪的。为什么要少砍树?那是要让树木繁殖。为什么要让树长多了呢?那不是想要长多了之后再砍吗?!现在还能有几个人能全心真正地爱着我们的大自然?恐怕已经没有了吧。
我们要向全世界呼吁:用我们的整个心灵来守护我们的大自然吧!
“阿凡达”这部电影多像美国啊!世界各地到处当霸主,掠夺资源,当看到他们在屠杀外星部落时,我的第一感想好像是“美国在屠杀伊拉克人民的战争”等等,说白了就是豪取强夺各国资源。美国对世界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到处称霸称王,不顾人民的死活,妄自称“民主的国家”。当看到最后,外星的各种生物都向他们袭来,我联想的美国的将来会犯众怒,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消灭美国。
我不知道这个导演是不是通过这个电影折射出美国的现状啊!体现了导演对美国的不满啊!这或许是为美国设计未来。这个电影根据这个思路看下去会很有看点啊!值得大家欣赏。
有些段落连在一起了,你选几段放在一起就是一篇了。
选我吧,O(∩_∩)O谢谢
『叁』 电影《阿凡达》系列如何评价有何影响和地位
首先,这一类的电影题材还是比较新颖的,由于人类对于星球的过分开发最终导致了纳美人与人类的战争。这其实也是在呼吁人们对于地球的保护,遏制对于地球的过分开发,以及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小编从这个电影之中看出了保护地球的号召。
小编认为在等级上,这部电影可以称之为是上等了,从特效上来说,是一次完美的视觉盛宴,给观众们带来了很好的视觉享受,从主题上来说,也足够发人深省,让人们更深刻的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对环境的保护。
『肆』 阿凡达观后感500字
我看的是英文版的《阿凡达》,我的理解是:故事讲述的是美国人为了赚钱,跑到外星球去了。他们要破坏那个星球的能量。美国人用高科技让jack有两个肉体,使他一会儿变成阿凡达,一会儿变成jack。美国让那个男人jack做间谍。美国人怎么那么坏呀。
战争爆发了,第一次战争是美国人赢了。第二次战争是阿凡达人赢了,他们把美国人赶回了地球。我最喜欢的是灵鸟和迅雷翼兽满天飞的情景,它们飞的时候也能战斗;我还喜欢马奔跑的情节,马跑起来很威风。
《阿凡达》打动我心的地方是战斗场面,真激烈啊!你无法知道哪一方赢哪一方输。《阿凡达》最失败的地方是,刚开始没意思。
妈妈说她不喜欢《阿凡达》,她最喜欢3D电《冰河时代3》和3d电影《地心历险记》。《冰河世纪3》很搞笑,很爽。有爱情、有友爱。爸爸、妈妈和我笑了无数遍。在电影播放过程中,我都没有分心。真是一部好电影。那只鼹鼠深深地吸引了我,恐龙故事讲述的也很生动。《地心历险记》对我来说很恐怖,我把它排名第3。我总以为他们要摔死了,真危险。但是妈妈很喜欢,她喜欢探险。 我最喜欢的情节是他们得到了宝石,最不喜欢的地方是恐龙不像教课书中描述的那种样子,比如说霸王龙身上的花纹太多了。
总体来说《阿凡达>>不错
『伍』 《阿凡达》:从看电影到体验电影的革命
《阿凡达》的意义不在于电影本身,而是它所引发的技术革命。在它之前,谁会去理会3d电影。在它之后呢,3d如雨后春笋一样,几乎所有的视觉大片,都采用了3d。而卡梅隆个人也是技术狂人,他几乎每拍个电影都要做到技术上的突破,或运用新的技术,寻求新的创新。他永远走在技术的前线,引领着电影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