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原创国漫电影的票房经常暴死,是被观众歧视吗
神话题材的国漫电影扎堆出现,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网友不禁吐槽:“国漫电影离了神话题材就活不了了吗”,有的国漫粉丝回怼:“原创国漫被观众歧视,票房经常暴死,是观众的问题”。然而事实上,国漫观众并未歧视原创国漫,国漫电影票房扑街和观众关系不大。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分析下,如下:
原创国漫票房扑街,实际上还是因为自身宣发不行。《姜子牙》和《魔童降世》的宣发都很厉害,所以它们的票房十亿起步。《大鱼海棠》当年宣发做得很好,所以它成为票房最高的原创国漫电影。实话实说,现在国漫电影就是比谁更会把观众“骗”到电影院,即便口碑不好,也可以用“国漫在进步,剧情多担待”的理由敷衍过去。原创国漫少了神话这层皮,所以比较难“骗”到人。以上是小编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谢谢。
② 大护法电影观后感
电影《大护法》上映至今票房突破0.5亿,高口碑票房走低,这部电影难道是被13禁给害了?只能说《大护法》是有选择性的,这也是它无法成为娱乐大众的原因。
影片让人惊喜的除了配乐,更有科幻惊悚片突然遭难的情节,还有众多看了就让人起一身鸡皮疙瘩的人设及画风。头上长花的花生人快速的晃动脑袋,他人遭难时众人毫无怜悯的揭发,带给人的是深入骨髓的恐惧。
大护法的侠义之旅更像是一场探寻真理之路,夕阳如火,晚霞如血的画面,那种流动的画面,真的美极了。除传达出动画风格之外,也传出了大护法的倍感孤独,一股忧愁总是挥之不去。
冷漠的人,多多少少会冷血,大护法也不例外,可能百年间看多了杀戮与不公,造就他行侠仗义之间却有着一丝残忍,对自己,对敌人都如此。孰对孰错在影片中可能已不重要,所有人物刻画均有亦正亦邪之面。
《大护法》故事发生在一个山中小镇,这里居住着一群面目诡异、不言不语的花生人,他们形似人类,实际却是由掌权者吉安培育出来的,为了得到他们体内的黑蛊石,他们被天然地分配成育苗者、行法者、行刑者、炼油人、放面人等职业,统治剩余的花生镇居民,最终在误闯如此的大护法的号召下,大家展开了一场关乎生死的对抗与救赎。
抛开影片中的几名主人公,片中还有一个配角非常有意思,令人记忆犹新,他就是全力为吉安效力的庖卯。
庖卯的理想是向人证明自己是庖丁的后裔,把“一刀取人心脏”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结果吉安是第一个没有嘲笑他这一理想的人,吉安为他提供无数花生人练习刀法,从而从花生人体内拿到所需的黑蛊石,在安吉的眼里,花生人不过是人养的猪猡,像鸡鸭牛羊一样的动物。
总制片人、光线彩条屋影业总裁易巧并不后悔“主动提示”的做法:“这份钱我们不应该赚。”他说,电影中有比较多的暴力镜头,出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建议13岁以下的小朋友不要来看。另外,今年实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中也提到,尺度比较大的电影需要做观影建议提示,而《大护法》是第一部被要求做提示的国产片。易巧说,“因为没有先例,我们主要参考了进口片《金刚狼3》的提示,觉得两部电影的暴力程度比较接近。”
虽然有人猜测这是一种营销手段,但不可否认,《大护法》的.“拒绝”工作做得挺彻底:在海报上、正片片头写着相关字样,影院购票处也有非常明显的观影提示,就连购票网站上,也会在付款前弹出提醒。易巧说,尽管票房上会有一点影响,但长远来看关系不大:“本来小朋友也不是我们的主流受众,他们看了如果接受不了,反而会引来差评。要是影院里的小朋友太多,可能会影响成年观众观影,那就不可能达到豆瓣8.2分这样的年度最高评价。我觉得好口碑跟我们做了观影提示,有一定的关系。”
在易巧看来,虽然现在《大护法》的票房略低于预期,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我们一开始就做好了依靠口碑慢慢逆袭,走长线放映的路线。希望院线能给我们更长的存活时间,因为我觉得口碑还有非常大的扩大和下沉空间。”
从《大圣归来》到《大鱼海棠》再到《大护法》,彩条屋每年一部的“成人动画”之路,终于在今年铺设出了轨迹。易巧认为,成人动画还有非常大的空间,“之前观众被低幼动画伤害太深,所以动画片中出现一点低幼元素,观众都会很排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做《大护法》的原因,希望彻底扭转观众对国漫低幼的印象。”在他看来,中国动画也可以做出有深度有内涵的作品,甚至可以超越真人电影,“这样的话,观众会对中国动画有更多期待,创作者也能更有信心创作不同类型的作品,而不是一味模仿跟风,才能做到真正的百花齐放、国漫崛起。”
《大护法》应该是今年夏天上映的最诡异的一部成人动画电影了,无论从人设、角色、世界架构和故事讲述来说,都独辟蹊径,尽管无法完全摆脱日本动漫的影响,但已经更多开始思考现更深刻的命题,特别是反思了集体带来的束缚,支持个体个性的觉醒。
在《大护法》的世界中,主角大护法是一个长得像日本达摩不倒翁的凶脸红胖子,它性格迷人,既是一个千里不留行的超能力杀手,又是爱吟诗,愤世嫉俗。尽管性别不明、年龄不明、来历不明甚至种族不明,它无疑是全片最核心的灵魂角色,也是最容易制作各种周边的那种动画主角。太子的角色则让人想到《搞笑漫画日和》系列里的人物,屠夫庖卯卯的参考形象无疑是《热带雨林爆笑生活》里的粉红乳头村长了。男孩小鸣的形象是相对中国化的,如果非要说令人联想到了谁,那可能是大头儿子。
宽容地来说,即使几乎每个人物都能从其他漫画中找到相似的形象,他们在《大护法》中的组合却还不显得突兀,因为这些角色虽然形象各异,片中最重要的人物却是“花生人”,这种无眼、无口、细脚伶仃的蓝血人,每个人都看上去长得差不多,他们中的多数被“老头子”洗脑成杀人武器和生产工具,“老头子“通过各种宣传将自己神化为仙人,牢牢控制着花生人的思想,实际上却是一个全靠花钱买通杀手帮凶的外强中干的糟老头。
故事的上半部分以红胖子大护法一边吟诗一边追踪太子回去当皇帝为故事主线,在进入花生人的村落后,它发现了这个诡异村庄的奇事——所有花生人穿得一样,吃得一样,一起行动,它们像是僵尸一样,死后被砍成肉泥,被所有人指责为“根本不是人”、“学人样”,它们沉默不说话,委屈求生存,每个人都学别人的样子去购买眼睛和嘴巴贴在自己光秃秃的脸上,似乎完全没有自己的思想,默默地接受自己被操控的命运。在故事下半段才转换叙事主角,以其中一个觉醒的花生人小姜的质疑为突破口,才有人追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为什么要被砍死“。
到这里,作者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在极端的集体生活,个人的思维被束缚、控制,能够提出疑问而不欺瞒自己自己正活在虚情假意的康庄盛世,正是最可贵的,而这种质疑也必然将通过血和暴力作为突破口。世界上曾有许多极权国家经历过这样的时期,而花生人的醒悟和躁动正是以相当隐晦的艺术手法再现了这些历史。
不过,作为一部自主分级、主动提出“建议13岁以上观众观看”的动画电影,《大护法》中不乏关于血和暴力的场景,不过受难对象通常是花生人,被屠戮的花生人断手、断头、断脚、尸块堆叠,像猪一样躺在案板上待人肢解,可能是为了削弱视觉刺激,电影中使用饱和度极高的蓝色作为血液的颜色,并以绿色和土黄色来描绘花生人尸块的内部结构,尽量拉开与真实生活暴力的距离,反而更显诡异。
当最终花生人发现自己平时吃的都是自己的同类时,这部电影的主题回归到了类似《云图》中星美(裴斗娜饰)故事的落脚点,将一个黑暗阴谋大白天下。然而故事在此匆匆结束,略有些仓促,也有可能是为后来拍摄续集做好准备。
不过整部电影中最令人不寒而栗的不是杀戮,也不是阴谋,而是看似温良恭俭让的小孩小鸣,以成年人的口吻对着太子说出许多老谋深算的治国安邦道理,当以万民为刍狗治理天下的理念从一个天真小孩的嘴里很自然地说出来,不但令人“不习惯“,简直细思极恐。
③ 口碑那么好,《大护法》票房却输了
放在当下的环境中,本周新上映的两部电影《悟空传》和《大护法》都显得十分应景。
看过微博小伙伴,一定知道一个红色粽子跑到一个村长伏妖除魔的小视频,虽然人物简单但节奏极快且动作到位,极简的人物造型都能让你感觉到拳拳到肉的动作戏。
动画片只有小孩子才会看这样的观点在国人心里根深蒂固,这部片更是标出了“十三岁小朋友不要观看”,这样推开了国内固有的观看动画片的群体,而成年观众已经被前几年的烂电影洗脑成看电影要看明星要看特效要放松不要动脑子的模式,这也是为啥低分外国大片能在咱们这儿大行其道。
④ 《大护法》的导演不思凡出新作,《大雨》怎么样
最近《大护法》的导演不思凡,公布了自己将要推出的动画电影,它就是国漫《大雨》。《大雨》由不思凡同时担任编剧、导演和监制工作,可以说是不思凡一把屎一把尿带大的孩子,它和《大护法》一样,身上都印着不思凡的胎记。但《大雨》和《大护法》截然不同,按照不思凡自己的说法,如果《大护法》是成人世界的隐喻,《大雨》就是少年成长的故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下,如下:
《大雨》的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毕竟今年国漫电影的剧情,普遍比较一般,不思凡如果能讲好一个故事,毫无疑问就能鹤立鸡群。但一旦《大雨》翻车了,2020年“国漫电影拉胯年”的称号可能就要坐实了。以上是小编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评论,说说你的看法,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谢谢。
⑤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大护法》
《大护法》少儿不宜的不只是血腥暴力,它比你想象的更骇人。
今年暑期的爆款动画《大护法》正在热映,叔也已经刷了两遍。
几个月前,叔已经写过了它的前瞻:今年最值得期待的国产动画,竟然还是限制级
现在,还想再写一篇后记。
《大护法》不负期望,目前豆瓣评分达到8.0,良好的口碑就是有力的肯定。
但首日票房仅有808万,实在是可惜,难道只能小心翼翼的图个破亿的结局吗?
导演最初剪辑的动画,比影院里所见的内容还要黑暗,甚至能达到“未成年人不建议观看”的限制级,后来他们自己也有点看不过眼,修改成了现在的样子。
构建起全片的是1065个镜头,795个场景和91360帧的原画。
⑥ 叫板好莱坞,上映3天即撤档,中国动画怎么了
实在是太快了。
好好的“横空出世”,转眼变成“横空出事”。
上映 3天 即撤档,票房收入 787万 ,豆瓣上超过60%的人,都给它打了一星。
再看一眼评论区——
建模随意、台词尴尬、山寨、廉价、奇葩、无脑、幼稚......
如果说《上海堡垒》关上了国产科幻的大门,那《木兰:横空出世》估计就把国产动画的大门锁死了。
《木兰:横空出世》就连制作都一无是处:
你看这草率的建模:
页游般的战场:
木兰反派附体式的微笑:
也难怪编剧能开出, 木兰与敌国王子谈恋爱 这样的神奇脑洞。
《木兰辞》中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果敢和英武,到这儿也只剩网络爽文式的功利。
“我在军中只有一个目标,立下战功,封个大官回去。”
哎
就这改编,上映前导演还发博踩迪士尼的《花木兰》呢。
所幸《木兰:横空出世》出事的快。
要是让迪士尼看到国人拍的这版花木兰,那可真就被笑掉大牙了。
多少还是利用了,大家对国漫的特殊 情感 。
毕竟,面对剧本和人物塑造上有明显瑕疵的《姜子牙》。
不喜欢的人,也常常就是一句:
“吹不出口,骂不出声。”
你有点怀疑,这种 “特殊 情感 ” 到底从何而来?
我随便聊几部,自己比较熟悉的动画电影,大家就能看明白。
>>>>做动画电影有多难?
2002年接拍 《风云决》 时,林超贤 (近期作品《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 在内地的名气,还不像现在这么大。
作为一个拍了10多年真人电影的导演,林超贤能有这份自信。
全凭他是个20年的“风云迷”。
然而,在正式开拍后,摧毁信心的事,却接踵而来。
先是 动作场面。
做动画不比拍真人。
《风云决》是武侠风,想要做好打戏,每个人物的一招一式,慢镜头的演示,每场戏的资金如何分配,都要导演亲自拿捏。
林超贤似乎一夜间变成了新人。
但他也犟。
一场2分钟的打戏,硬生生磨了9个月。
然后是 人物设计。
最开始,每个角色的服装都做得很有质感,表面有很多图案。
这放在真人电影里,很容易做到。
可2d动画,牵一发而动全身。
衣着太华丽只要动起来,工作量就会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最终,林超贤放弃了好看的服装,毁容的第二梦也在《风云决》里改成脸上有胎记。
最后是 细节表现。
当被问到拍动画电影,最难的地方。
拍过10多部真人电影的林超贤,只用了6个字:
“想象不出的难。”
打个比方:
同样拍着火,真人电影只要把火点着,然后控制一下火势就好了。
而动画需要用画面呈现火怎么烧,火苗往哪飘,怎么制作才能得到想要的效果。
更要命的是,很多时间都要消耗在,与各个分工部门的沟通上。
《风云决》从开拍到完成,前后耗时5年,最终豆瓣评分6.6。
当时的中国动画电影,想要摆脱低幼的标签。
没有成熟的团队,没有规范的流程,甚至连导演都要从真人电影领域找。
《风云决》之后林超贤再没碰过动画,但他还不知道中国动画电影即将 “变天”。
>>>>艰难中崛起
2011年暑期档, 《魁拔之十万火急》 问世。
它凭借宏大的世界观,丰满的人物,以及优秀的制作,很快就俘获了无数青少年。
当日本三大民工漫在国内攻城略地时,《魁拔》的出现仿佛在向观众高呼:
中国动画不再只有喜洋洋和熊大、熊二。
庆幸之余,大家应该还不知道,《魁拔》的诞生经历过什么。
7年之前,有一个叫青青树动漫的公司刚在北京成立。
当时在动画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
应聘时,动画师向面试官表态:“为了中国动漫事业我可以去死!”
面试官赶忙劝慰:“这可犯不上,你只要能把结构画准就行。”
动画师脱口而出:“那可画不准。”
也正因此,在青青树动漫决定打造工业体系后。
最初200人的团队,很快就锐减到7人。
可青青树动漫并未因此,停下脚步。
从2011到2014年,《魁拔》大电影接连出了3部,评分部部8分+。
《魁拔》当年的野心很大,大电影一下就制定了5部计划。 (第四部原名《魁拔之梅零落》,第五部原名《魁拔之冲天 槊 》)
可惜,影片的受众是青少年群体,这些初高中生根本无法撑起票房。
再加上三部《魁拔》少有宣发投入,又没有周边回血。
前三部的严重亏损,直接让两部续集被无限期搁置。
17年8月,青青树做了个众筹。
4天之间100万的众筹目标,以370多万收入告捷。
随后,第4部正式更名《最后的魁拔》。
这家几乎最早打造工业流程的动画公司,如今终于有了一线生机。
时间到了2015年。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以下简称《大圣》) 经历4年筹备,4年制作,艰难问世。
导演田晓鹏花光投资,用掉积蓄,向父母、岳父岳母全借了个遍。
直到影片上映的前一年多,资金匮乏的《大圣》才只做了10分钟。
此时出品人路伟的加入,帮《大圣》成功完成众筹。
江流儿被山妖追的段落,磨走了N个动画师;
影片超过80%的段落,经过反复润色。
《大圣》中的山妖
在《大圣》上映后,中国动画崛起的呼声达到顶峰。
为了给优质的国产动画撑腰,无数观众报复性的2刷、3刷、4刷......
最终累计票房9.56亿,是这部片给中国动画电影,找到了新出路。
分析起《大圣》的成功,抛开常提到的精心制作和走心剧情。
我认为是它在用热血主题抓住青年观众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低龄观众。
影片的故事简单,剧情通俗易懂,时长也被控制在90分钟以内。
这其实就是为了照顾,儿童观众群体。
另外,三维动画对盗版资源的抗压力更强,这一点也很重要。
然而,后来谈起《大圣》,田晓鹏说过最多的,还是 遗憾。
部分情节太跳跃,许多想法实现不了,插曲混音太突兀......
可也是这部充满遗憾的电影,彻底扭转了中国动画少人问津的僵局。
因为《大圣》的出现,彩条屋与田晓鹏的十月动画达成深度合作。
另一方面,彩条屋也结识了一位鬼才导演——
不思凡。
2017年的 《大护法》 ,凭借暴力的画风,隐晦的内核,直接把动画电影的观众年龄,往上拉了10多岁。
如果说《大圣》是为中国动画,求得了生路;
那《大护法》就为这条路,开辟了分支。
导演不思凡,在开拍前因为动画上的失利,正准备转投漫画。
这部电影,其实是他破釜沉舟的一次尝试。
说起来,意外获得8000多万票房的《大护法》,还真有点野蛮生长的感觉。
不过,它也没那么任性。
比如,片中酷似徐锦江的太子角色,就是为了增加成片趣味性,而后设计的角色。
你可以认为,糙汉外形王子的设计,存在不思凡反类型的恶趣味。
但这个人物,的确为《大护法》的破圈,起到了不小的推动。
一年后的 《女他》 ,触及了国内更小众的定格动画。
从筹备到拍摄,导演周圣崴足足准备了6年。
要问成本?
相机是妈妈送的,场地是家里的小房间,道具基本上都是从同学那搜集来的生活垃圾。
有何付出?
6年间周圣崴累计制作模型268个,拍摄照片58000余张。
这部电影辩证的讨论了男权压制和极端女权,两种均不正常的 社会 形态。
风格上很靠近欧洲超现实艺术家杨·史云梅耶。
思考深度和艺术造诣都挺高,并且还在当年的上影节上拿了奖。
然而过于深刻的议题,以及比较抽象的表达,也让发行公司将《女他》拒之门外。
最后,这部电影只好在爱奇艺低调上线。
我想,它的影响,更多还是在行业内。
《女他》复杂的设计手稿
同时段内,还有黑色风格的 《大世界》。
导演刘健的处女作《刺痛我》就别具一格,被誉为 “中国第一部黑色动画长片” 。
因为风格太独特,一开始根本没人愿意与刘健合作。
而出名后,与他共事过的人,无不讶异于——
这位大佬仅靠一台电脑,一部手写板,就能完成配音前的全部工作。
《大世界》虽然是动画,但它已经彻底改成了写实风格。
别人做动画,都是害怕掉帧,逐帧润色,保证画面的精美。
到刘健这,却常常都是低帧数,有时甚至故意抽帧。
刘健对此,这样解释:
“《大世界》是现实题材,我希望它是有质感、有力量的。”
也正因为这份独特,《大世界》前后拿到柏林、金马、平遥等多个电影节的多项提名。
中国动画电影的这些年——
克服了工业化困难,找到了商业化的出路,开发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还在艺术 探索 上颇有造诣。
于是,2019年年初,综合实力更强的 《白蛇:缘起》 出现了。
这部动画电影,无论是艺术审美,还是文学改编,不管谈水墨风格,还是画面构图。
与此前的国产动画相比,《白蛇:缘起》都是绝对领先的。
这不仅因为出品公司追光动画,是制作过《小门神》、《阿唐奇遇》和《猫与桃花源》的业内老油条。
也因为,影片大胆启用了赵霁和黄家康两位年轻导演。
毕竟动画电影最主要的观众群体,还是在青年。
更年轻化的审美和内容,会更容易被主流观众接受。
《白蛇》导演:赵霁(左)黄家康(右)
因此,《白蛇:缘起》在档期内,遭遇《大黄蜂》和《死侍2》的前后夹击,却依然砍下4.68亿票房。
年轻化的创作者,更容易接受新理念和新事物,他们也更清楚——
现在的观众,更喜欢看什么。
不过,要论谁更懂观众,赵霁和黄家康肯定还是比不过《哪吒之魔童降世》 (以下简称《哪吒》) 的导演饺子。
称霸2019年暑期档的《哪吒》,豆瓣评分8.4,狂收票房50亿,比《疯狂动物城》票房的3倍还多。
人们总喜欢聊“逆天改命”的热血,谈影片对于《封神演义》的优秀改编。
其实不少人都忽略了,《哪吒》在很多地方,借鉴了 老港片 的风格。
因为请不起动作指导,饺子和团队里的动画师苏叶,几乎看遍了成龙和李连杰,包括洪金宝、徐克以前的武侠片也在参考。
前半段的笑料,本身也有不少港式喜剧的影子。
用饺子的话来说:
“老港片的味道,其实很有中国特色。”
然而在《哪吒》惊人的数据背后,你可能不知道——
饺子也有遗憾,因为结尾混元珠合体部分的特效,曾因为拮据的预算被砍了;
与《姜子牙》几乎同时立项,《哪吒》之所以先完成,其实是因为动画公司就要撑不下去了。
而刚刚提到的《白蛇:缘起》,看起来顺风顺水。
作为一部三维动画,它的成本仅有8000万,是迪士尼项目预算的1/20。
即使已经做出了成绩,中国动画电影与迪士尼、梦工厂的差距依然真实存在。
我们年年都能听到,有人喊“国漫崛起”。
但即使像《哪吒》这样价值观普世、 娱乐 性兼备的作品,在北美也仅拿到369.55万美元票房。
换句话说, 中国动画电影依旧没能成功走出国门。
当然,这篇文章还有很多优秀的动画电影没有提到。
比如玄机 科技 的 《秦时明月》 ,有妖气的 《十万个冷笑话》 ,木头导演的 《罗小黑战记》 ......
其实大家做动画的过程,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既要面对捉襟见肘的制作费用,还要做出自己的特色来。
对于许多动画人来说, 游戏 行业的收入往往更高,能留下的基本全凭热爱。
>>>>中国动画人的苦旅
1921年,美术出身的万籁鸣看到美国的动画短片 《跳出墨水瓶》。
这让他一直以来“让画面动起来”的想法,变成现实。
万籁鸣喜出望外,他想做出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并立即向创作者询问技术。
然而美方全面封锁动画技术,始终没给他做答复。
回到家,万籁鸣拉来三个弟弟,决定自己研究方法。
万超尘(左)、万籁鸣(中)、万古蟾(右)
7平方米的住所,被他们改成工作室。
省吃俭用凑钱买的旧照相机,被他们改成摄影机。
几兄弟参考了走马灯、皮影戏,没事就窝在家里,整整研究了5年。
终于在1926年,完成了一部短片 《大闹画室》 。
不久后,迪士尼做出了《白雪公主》,在上海掀起观影狂潮。
万氏兄弟暗中较劲,又在1941年推出了动画长片 《铁扇公主》 。
这部长片动画的票房,超过当时所有故事片的票房之和。
当年的中国动画电影,也是在追赶西方的脚步中艰难成长。
如果没有万氏兄弟的坚持和付出,整个中国动画,都不知道要晚起步多少年。
我们对中国动画电影抱有“特殊 情感 ”,喜欢听到有人说“国漫崛起”。
必须承认,这里的确有中国动画电影,近几年进步迅猛的原因。
但我想更多的,还是大家对中国动画人们的敬佩和喜爱。
他们清楚内地与国际水平上的差距,自己打造工业体系:
他们甘愿面对国产动画的窘境,在开放的市场环境下,为中国动画电影寻求生路;
他们不怕资金短缺,不怕费时费力,只怕 “中国动画” 这四个字,会跟不上时代。
虽然有时候他们的尝试,并不能被大部分观众接受;
偶尔也会出现《木兰:横空出世》,这样跟风蹭热度的烂片。
但我想,大家最期望的,并不是出一部动画电影,就听到那句让人耳朵起茧的“国漫崛起”。
而是有一天,我们能向来自不同地方,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信心十足的说:
“看,这就是中国动画!”
⑦ 动画电影《大护法》| 打破束缚,从动画设计到剧情人物设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这句话,是影片中奕卫国大护法说过的一句话,但也像极了这部影片的制作过程。它虽然没有像动画《大鱼海棠》那样跳票两次,但这部电影在制作过程中也可谓是“命运多舛”。此前这部电影在商业上一直处于碰壁状态:《大护法》前身《大护法之黑花生》因为资金原因不得不在众筹网站Kickstarter进行众筹,并获得了超2万美元的资金。同年,好传动画与优酷土豆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大护法》拿到了500万元的投资。但在发行上,《大护法》曾遭到多个平台的拒绝,甚至电影本身采用水墨画的形式也是为了省钱。
2015年光线传媒旗下彩条屋对其进行了投资,由光线传媒影业发行,这才缓解了剧组本身的制作压力。
| 打破束缚,为什么动画不能暴力?
动画电影《大护法》集暴力美学和水墨画风于一体,受到了一批观众的喜欢还有业内人士的好评,周深、蔡琴、关晓彤纷纷献唱电影的概念曲、印象曲和主题曲。目前上映的《大护法》,已是经过多版剪辑,广电送审三进三出的结果。从长篇动画到电影篇幅,从网络电影改为院线电影,包括制作、剪辑手法、镜头、海报都做了最大的调整。采用PG-13限制级制度,从而也使得成为电影的营销端点。
导演不思凡无论是在整体制作,还是从动画理念到人设和输出,都颠覆了大家以往对动画的认识。“ 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纯粹的状态去做这部动漫” , 不思凡导演在采访时说了这句话。谈到整部剧制作时,不思凡说:“美国的西部片对这部剧最初的创作是有一定影响的。”他坦言,为什么童话里就不能有暴力?我们可以采用传统的暴力美学去做这部电影,再结合中国的水墨画给观众呈现一种“奇特”的画风。“影片中花生镇上面的那个黑球,我当时就是在本子上随便画画,如果天空中真的出现一个类似大花生的东西,我想我会想知道它是什么。”
知道自己大概想要呈现什么样的场景,再一点一点地扩张这个世界。不是感性的也不是理性的,就是画着画着就出现了。
而花生镇的样子,是导演刚好翻到了巴西贫民窟的图片,觉得和他心中所想的地方有点关系,设计上就往上面靠拢了。在画花生人小姜的脑袋突然被爆掉的画面时,不思凡其实心里也有不舒服的感觉,毕竟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东西,对心里的冲击还是有的。把花生人的血画成绿色的,就是为了让观感得到缓冲,同时也是为了和人区别开。而花生镇会让人看到恐惧,恐惧就是内心受到束缚的表现。不思凡想把这种束缚通过一种方式去突破掉,暴力美学则成为导演选择的冲破束缚、打破恐惧的表达方式。
在这部影片中,所有的角色都有各自的束缚点,不思凡把这些束缚点看作是每个人物内心深处不同的恐惧。比如庖卯,在话语里面表现出来的“看看谁还敢看不起我?”正是他内心的恐惧所在;大护法最后对杀手的吼叫,则是能够直面自己内心的恐惧了。
如何让观众受到冲击,不思凡也用心良苦。他把所有情绪的爆发都集中在了花生人小姜被庖卯一刀砍头的那一刻,泛着蓝光的石头浮现,是毁灭也是希望。
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导演对小姜这个角色是偏爱的:小姜是生命最原始的状态,一直对世界充满好奇,这样才是生命正常的状态。“就像其他花生人脑中的是黑石头,而小姜的石头是蓝色的,这代表着纯洁,越黑暗的时候就越能浮现出来。”
其实每个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人格建设都是因为这些恐惧点所创造的,这在哲学里叫“小我”。不思凡说, 整个影片其实都是对“小我”束缚的一个集中思考。
当小姜问出我是谁、我是什么的时候,也正是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觉醒。事实上这也是导演要想要探讨的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 暴力美学与人性哲学
“你还有勇气直面你内心的恐惧吗?”这句扪心自问的话,是在影片快结束时大护法喊出来的,既是在问对手罗单,也是在问自己。从太子爷爷的爷爷开始,他就是奕卫国的大护法。那他是谁?面对自己的长生,他又何曾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存在。为什么存在?自己又是谁?这都是不思凡导演设下的悬念,当然不止这些,还有蒙面枪手罗单和神秘女子彩,小姜脑中的蓝色石头,等等。忽然发现,这部电影只是演了冰山一角。
花生镇里住满了愚木的花生人,不知自己为何存在,为何死亡,只知道长出毒蘑菇就要被处死。他们的生死完全掌握在吉安老头的手中。但长出毒蘑菇其实是花生人成熟的标志,并非谣言中可怕的瘟疫。他们只是取出花生人脑中的黑蛊石,剧毒致幻。人们喝有它的水,就会出现祸乱,自相残杀。当小鸣找到太子说出这些话的时候,太子觉得不可理喻。 “你只是没有听过从小孩子口中说出这样的话罢了” 更是将剧情引入高潮。
从培养到收割, 吉安 家族的黑蛊石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在掌控之下的花生人视吉安为神明。当然,也会偶尔催生出小姜这样少数的觉醒者,“ 我是谁 ”的疑问就会接踵而至。他们自己不明白究竟是人,还是猪猡。这就上升到了 存在主义 的哲学探讨。萨特认为“ 存在先于本质 ”。道德和灵魂都是与生俱来的,除了生存再无其他准则,更是否定所谓神的指引。 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到底身为何物。
花生人内部也分化出犹如食物链的 阶层制度 :最底层的蚁猴子成为盘中餐,再往上是行尸走肉的普通花生人,最高级的是服侍吉安的花生人守卫。每当花生人做出 亲吻 等人性自主的行为,也一样会遭到射杀。
如此限制自由的 反乌托邦 社会,是否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人们如同无序的颗粒,顷刻间被密闭在胶囊之中。
外面的良辰美景都与你我无关,就在眼前的盛世画地为牢。然而随后的命运又是什么?
| 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地方,所有人都活在被恐惧建设起的幻象里
所有的角色都有自己的恐惧点,每个人内心的深处都有恐惧 。对大护法而言,他为何会长生,为何会是世代奕卫国的大护法,自己是谁?对于庖卯卯而言,他想证明自己是庖世家族的后代。 这部动画电影讲述的就是群体束缚和个人束缚的故事。 一部动画电影承载了太多的信息量,这是在最近几年的电影里很少见的。但是作为观众要如何提取这些信息,也是很重要的,当然这也是票房缩不缩水的关键。
整部剧背负的太多,不思凡也曾想过为了迎合观众做出一些改变,可是越是迎合越是找不准影片的定位,最后索性跟随自己的内心,在梁璇导演接受采访的时候说道: “不思凡是一个比我还任性的导演”。 影片中小姜的死, 很多人认为好人应该有某种特定的死法。 而这也是打破束缚的一个地方,不思凡导演就是要打破固有的认知,让观众重新感受和审视动画这个词。
对于不思凡导演来说,大护法这个角色在里面是一个观察者、探索者和思考者。而太子的设定是一个脱世的性格呈现。整部剧不思凡导演在用不同的逻辑思维和奇特的表现手法来向观众娓娓道来。作为一部没有IP打声量,没有情怀做营销,能从无做到院线,这一路很不容易了。
|久别重逢非昨日,万语千言不忍谈
感谢给我逆境的众生
彩条屋负责人易巧说:“在《大圣》《大鱼》之后,观众会有一个期待,《大护法》应该是可以站得住脚的一个作品。” 为此,《大圣》和《大鱼》的团队还专门为《大护法》绘制了联合海报来进行声援。
除了“三大”,“奇特”也成为宣传团队主打的点。“相对于大圣的燃,大鱼的美,大护法应该就是奇特,我们强调的就是不一样。”易巧称。这些在海报上已经显现,周边产品也成为此次迎合大众的一次营销策略。授权给厂商,彩条屋负责监修,形成适合目前阶段实用的衍生开发模式。
易巧提到了光线传媒打造品牌矩阵的的动画战略,海报捆绑营销和未来周边市场的多样化,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
“导演就做好创作就行,商业回报就由我们来考虑,卖不卖得动都由我们来判断和承担。”易巧说,对《大护法》的票房预期是过亿,在今年如此冷的市场环境下,如果能达到两三亿,就可以媲美《大圣归来》十亿的票房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但我们还是希望通过本身片子的质量,用口碑来发酵。
国产动漫是否迎来了春天,田晓鹏也给了最好的回复。但是每一个人都在努力,也请支持国漫的人不要放弃。
|影片金句
.
“久别重逢非昨日,万语千言不忍谈”
.
“那些做了亏心事的人,都喜欢待在这个地方”
.
“生命这么短暂,你们却不珍惜”
.
“拥有自己都觉得恐惧的力量”
.
“我以为我见到的是鸟语花香,到最后才发现,都是假象”
.
“系上这个,我就能认出你了”
.
“到处都是头戴假花的亡灵,他们微笑舞动他们的头颅向我示好哦,我只是顾自走开”
.
“我要去找他,这是最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