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民族大迁徙电影

民族大迁徙电影

发布时间:2023-04-26 03:58:57

⑴ 用武器击打盾牌是欧洲哪个民族的是代表什么意思呢常在电影里看到啊

击打盾牌主要是嘲讽,挑衅敌人。
日耳曼人是对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前2千年到约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日耳曼人不称自己为日耳曼人。在他们的漫长历史中他们可能也没有将自己看作是同一个民族。民族大迁徙后从日耳曼人中演化出斯堪的纳维亚民族、英格兰人、弗里斯兰人和德国人,后来这些人又演化出荷兰人、瑞士的德意志人、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和南非的许多白人。在奥地利也有许多日耳曼人后裔。许多这些新的民族今天都是与其它民族混合而成的。
在罗马帝国早期,日耳曼人使用轿卖衫的武器,不论是进攻型的还是防御型的,都是以缺少金属材料为其特征的。他们的主要武器是一种长矛,很少闭腔人佩戴刀剑。他们对头盔及胸甲几乎毫无所知。他们使用一种轻型盾牌,是木制或柳条编织的,有时镶以铁边,有时用皮革加固,这就是他们唯一的防御武器了。这种缺少足够装备的状态说明为什么日耳曼人与武装精良的罗马军队交锋时总是采取猛攻猛打、速战速决的战术。如果他们卷入一种拖延时间的肉搏战,他们的轻型盾牌和长矛便会遇到罗马人的重型短剑和方盾铁甲,因之要想取胜是毫无希望的。到6世纪时,日耳曼诸民族中也是很少拥有足配坦够的军事装备的。他们中间没有一个民族曾建起一支武装足以与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483~565)的重装备骑兵射手相抗衡。

⑵ 除中国外,世界历史上几次比较大的迁徙,其时间、原因、大致经过和结局。谢谢!

历史上第三次民族大迁徙,发生在欧洲,这场恐怖的民族大迁徙席卷了整个欧洲,结束了欧洲的希腊罗马时代,把欧洲带入了中世纪。

这场大规模的民族迁徙,同样很有可能是由匈奴人引起的,欧洲人称这群来自亚洲草原的游牧民族为Hun,即匈人。 这群匈人的来历,我们完全无法前溯,但我们可以根据中国和罗马史册中对于匈奴和匈人各自外貌,作战方式,生活习惯的描述,判断匈人应该是匈奴的后裔。

进而,历史学者又根据蛛丝马迹,判断公元4世纪后半叶突然出现在顿河左岸的匈人,就是在公元前36年在中亚楚河流域被西汉西域校尉陈汤击溃的西匈奴郅支单于的后人,这样就一举解开了两大难题,匈人的来源和西匈奴的命运。

关于这支匈人(后面就称匈奴人)的历史,我在《漫谈匈奴和突厥的历史概况》一文中有过介绍,这里就省略了,这里只是谈谈他们的进攻,所导致的东中欧平原各民族大规模迁徙的情况。

匈奴人在欧洲平原出现后,第一个倒霉的民族是阿兰(Alani)人,我们前面说过,阿兰人有可能是西汉西域乌孙人的后代,所以他们是伊朗也可能是突厥种族人,在大月氏的驱赶下,他们一路来到了高加索以北的库班河和捷列克河畔,建立了阿兰人的国家。公元360年,匈奴领袖巴拉米尔率领野蛮的匈奴人突然出现在顿河的左岸,当时的阿兰人王国完全没有办法招架,在顿河沿岸阿兰人的联军大败于匈奴人,阿兰国王被杀,阿兰人随后被胁迫成为匈奴的附庸,并作为同盟军,随匈奴人西进,西进的阿兰人在随匈奴人进军的过程中逐步脱离了匈奴人的控制,并开始了他们自己的民族迁徙,最终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在约409年左右,随着其他日耳曼部落(主要是西哥特人),进入了罗马帝国的伊比利亚半岛北部,并从此在那里定居了下来,这支阿兰人和哥特人的混合种族成为了后世加泰罗尼亚人(Catalonia, 从词源分析,就是哥特-阿兰人)的先祖。

留在库班河和捷列克河畔臣服于匈奴的阿兰人,后来皈依了东正教,成为现在奥塞梯人(即今天俄罗斯在高加索地区南北奥塞梯共和国的主要民族)的祖先。

匈奴降服阿兰人后,立刻开始进攻黑海北岸第聂伯河以东的东哥特人国家。

东哥特人和后面提到的大多数蛮族都属于日耳曼民族。

在公元前一世纪前,日耳曼人大多数生活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到北海的广大平原上,这块地区因而被称为日耳曼尼亚(Germania),公元前113年,日耳曼蛮族人越过阿尔卑斯山,侵入罗马帝国,这是日耳曼蛮族,首次出现于历史纪录中。这支蛮族部落,在大约公元前102年,被罗马人全部歼灭。

罗马帝国随后开始了征服日耳曼尼亚的军事行动,前58年,杰出的罗马统帅凯撒以武力打败了日耳曼人,一度征服了日耳曼尼亚地区,但公元9年,由阿尔米纽斯领导的日耳曼人,在条顿堡林山战役中,大败罗马人,将罗马统治彻底赶出了日耳曼尼亚。

从此日耳曼人在这块土地上生活繁衍,其生活区域也扩展到了黑海沿岸,而日耳曼人也演化成了很多部落,其中在东边黑海沿岸野喊的竖或日耳曼部落被称为哥特人,大致以第聂伯河为界,分为了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

于是东哥特人成为了第一个遭遇匈奴人的日尔曼部落。

公元375年,巴兰贝尔率领匈奴铁骑以排山倒海之势入侵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年迈的国王亥耳曼奇的部队被全歼,亥耳曼奇在绝望中自杀。其继承人维塞米尔也被匈奴人打败和杀死。亥耳曼奇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余的部众在阿拉修斯的带领下逃到西哥特。并在匈奴对西哥特的扫荡后,继续西迁,逃到了匈牙利的潘诺尼亚草原。

匈奴来到第聂伯河后,西哥特人的厄运接踵而至。

西哥特国王阿撒那立克得知东哥特灭国后立刻在第聂伯河西岸布阵,意图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远处上游偷渡后夜袭敌营,重创西哥特军。 西哥特人在惊恐之余,部族溃散,一部大约二十余万众,得到罗马皇帝的许可,于公元376年,渡过多瑙河进入罗马国境。

公元378年,在麦西亚(近保加利亚)的西哥特人由于不满罗马帝国对他们的压榨,起兵叛乱,罗马皇帝瓦伦斯随即调集大军于公元378年8月9日在阿德里亚堡与西哥特人会战,结果在西哥特人的步兵和骑兵面前,曾经纵横欧亚的罗马重装步兵方阵完全不堪一击,仅半天时间,在匈奴人面前一击即溃的西哥特人居然全歼了罗马余脊伍四万禁卫军,其中包括了罗马皇帝瓦伦斯本人。

这一战,动摇了罗马的根基,罗马再也无法控制辖下的诸族和领土。蛮族人也认清了曾经无敌的罗马帝国,原来是如此的不堪一击,纷纷涌入罗马帝国,罗马帝国的末日就要到来了。

上一节讲到,由于匈奴人的攻击,公元376年春天,失去家园的西哥特人逃入了罗马帝国境内,揭开了第三次民族大迁徙的序幕。

378年8月,阿德里亚堡会战,西哥特的步兵和轻骑兵全歼了罗马帝国的重装步兵军团,罗马皇帝瓦伦斯阵亡。继位的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被迫让步,准许西哥特人定居巴尔干半岛北部的色雷斯(今天的保加利亚,马其顿和希腊东北)。395年狄奥多西一世死,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5世纪初年,西哥特人在其首领阿拉里克(395~410在位)统率下大举进攻两大罗马帝国。南下希腊,西进意大利。408年阿拉里克进军意大利,包围罗马。罗马付出5000磅黄金和 3万磅白银并释放所有日耳曼族奴隶后,才得解围。西哥特人撤退时,沿途约有4万被释奴隶加入阿拉里克队伍。

410年阿拉里克再度包围罗马,于8月24日晚攻陷该城。随后,阿拉里克命令西哥特人在罗马大肆劫掠三天,这是罗马历史上第一次落入蛮族之手,西哥特人对罗马的劫掠和破坏行为震惊了整个罗马帝国,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为此痛哭不止。

阿拉里克雄心勃勃,打算继续征服罗马帝国的粮仓西西里和北非,但在南下途中死去,西哥特人于是改变计划,在阿拉里克的姐夫阿陶里克的率领下回师北上,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占高卢西南部的阿基坦,418年以图卢兹为中心建立西哥特王国。

西哥特王国,是蛮族在罗马帝国内建立的第一个王国。

继西哥特人之后涌入罗马帝国的是日耳曼民族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和伊朗民族的阿兰人。 苏维汇人是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亲戚,原来居住在匈牙利潘诺尼亚平原,汪达尔人最初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后来在公元4世纪初,移居在奥得河中游两岸,阿兰人则是作为匈奴人的雇佣军,随匈奴人来到了中欧平原。406年,匈奴人大举进攻潘诺尼亚地区,苏维汇人和近邻汪达尔人无法抵抗,于是和脱离了匈奴人的阿兰人一起西迁。406年底,他们在美因茨越过莱茵河,经高卢,于 409年秋进入伊比利亚半岛。

西哥特人在公元415年左右进入伊比利亚半岛, 苏维汇人被挤到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在420年左右建立了苏维汇王国。

汪达尔人和部分阿兰人则由盖塞里克(428~477在位)率领,于429年渡海进入北非,横扫了罗马的北非行省,。439年攻陷迦太基,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随后,汪达尔人又征服西西里西部、科西嘉岛、撒丁岛和巴利阿利群岛。西罗马帝国已经名存实亡。

455年,汪达尔人沿路攻击,再次攻陷罗马城,大肆焚掠,全城文物毁坏殆尽。罗马帝国一片废墟,毁灭文化的“汪达尔主义”由此而得名。

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为了挽救西罗马帝国,在468年出动海军远征,攻击西北非洲的汪达尔占领军,但遭到惨败。于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已经无法避免。而君士坦丁堡政府也认可了西罗马帝国政府476年最终灭亡的既成事实。

接踵而至的是法兰克人和勃艮第人。

勃艮第人最初居住在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之间的地区,5世纪初开始向莱茵河西南部迁移。他们以瓦姆斯为中心,向高卢地区进攻,436年,一度为罗马名将阿埃齐所败,退居萨伏依。约 457年,勃艮第人终于在高卢东南部的罗讷河和索恩河流域以里昂为中心建立起了勃艮第王国。

法兰克人原来居住在莱茵河下游,5世纪初,进入高卢,451年,法兰克的墨洛温家族,协助罗马人在卡塔劳温原野击退匈奴阿提拉大军的进犯,于是墨洛温家族取代了罗马人,被任命为高卢的行政长官。481年墨洛温家族的克洛维一世即位,486年在苏瓦松打败了东罗马帝国的强敌西格里乌斯,占据了整个高卢北部,建立了法兰克王国。6世纪起,法兰克王国西南逐西哥特(507年),东南并勃艮第(534年),奄有高卢全境,逐渐成为日耳曼诸王国中力量最强的国家。

476年罗马帝国的禁卫军将领日耳曼人奥多亚克(476~493在位)在拉维纳(西罗马帝国的避难首都)废西罗马末帝罗慕洛斯*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灭亡。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并没有结束蛮族迁徙的脚步。

453年,匈奴阿提拉死,臣服于匈奴的东哥特人在潘诺尼亚乘机摆脱匈奴的控制,488年东哥特人首领狄奥多里克在东罗马帝国皇帝芝诺的怂恿下出兵意大利,围困拉维纳,久攻不克;遂和当时意大利半岛的统治者奥多亚克订约,共同治理意大利。493年,狄奥多里克在拉维纳暗杀了奥多亚克,收编其余部,建立东哥特王国,东哥特人占据了意大利半岛、西西里岛和达尔马提亚(克罗地亚)一部分。

5世纪中叶,原来居住在波罗的海南岸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横渡北海进入不列颠。在粉碎当地克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后,占据该岛的东部和南部,建立起了许多小王国。7世纪初,合并为7个王国。

最后移居罗马帝国的日耳曼人是伦巴第人。 568年,原来在潘诺尼亚的伦巴第人在阿尔博因的统率下,进攻东罗马帝国收复了的意大利半岛。打败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二世,占领北部意大利,建立伦巴第王国,建都拉维纳.

历时约两个世纪的日耳曼民族大迁徙,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日耳曼人的大迁徙的尾声中,第四次民族大迁徙接踵而至,这次民族大迁徙的发起者,依然来自漠北高原的游牧部落向西的进攻。而主角成了阿瓦尔人,斯拉夫人,保加尔人和马扎尔人(匈牙利人)。

公元552年,阿史那部突厥首领土门(伊利可汗)求婚于柔然阿那瓌可汗被拒绝,西魏政权立刻将自己的公主嫁给土门,怂恿土门反叛柔然,于是土门联合高车,发兵击柔然,瓌兵败自杀。而留在漠北的柔然分成东西两部分,东部柔然复为突厥击败投奔北齐。

555年,突厥木杆可汗率军击溃西部柔然,西柔然首领邓叔子领余众数千投奔西魏。西魏虽优遇邓叔子,但在突厥使者一再威逼下,遂将邓叔子以下3000余人交与突厥使者,惨杀之于长安城外,柔然汗国灭亡。

西柔然灭国后,余众辗转西迁。

蒙古人种的柔然人西迁后,在东罗马帝国查士丁尼一世统治的末期(查士丁尼死于565年),度过了伏尔加河,来到了欧洲,在拜占庭历史上,他们被称为阿瓦尔人(Avar)。

中国的部分学者认为阿瓦尔人是西迁的回鹘部落人,回鹘是突厥人种,但欧洲的阿瓦尔人显然是蒙古人种,(这里笔者再次强调,突厥人种和蒙古人种的区别)他们的外貌和生活习俗和一百多年前的阿提拉匈奴人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他们有结长辫的习俗,类似于后世蒙古人种的满人(不同的是,阿瓦尔人结的辫子是结成两根拖在后面的。)

557年,阿瓦尔人的使者在受到查士丁尼一世接见时向他索求土地和贡赋,于是查士丁尼派使者瓦伦丁去鼓动他们的部落,与在顿河河口及亚速海沿岸的匈奴人打仗以争夺土地。(这两支匈奴人被称为库特利格尔和乌特格尔匈奴人,都是阿提拉死后,匈奴帝国向东退却的后代,参见笔者的《漫谈匈奴和突厥的历史概况》),大约在560年左右,阿瓦尔人消灭了这里的匈奴王国,其版图从伏尔加河扩张到了多瑙河河口。随后,阿瓦尔可汗向北攻打斯拉夫各部的斯洛文尼亚人、安特人和文德人。其中斯洛文尼亚人是今日斯洛文尼亚人的先祖,安特人是东斯拉夫人包括俄罗斯人乌克兰人的祖先,而文德人则是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的源头。斯拉夫人在阿瓦尔的攻击下,四散迁徙,逐渐形成了东斯拉夫人,西斯拉夫人和南斯拉夫人的分布格局,这是后话。

565年,在拜占庭失去了查士丁尼大帝的同年,阿瓦尔人迎来了他们的著名可汗巴颜可汗(从巴颜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阿瓦尔人是明确的蒙古人)。

567年,巴颜可汗消灭了定居在匈牙利和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的另一支日耳曼哥特人吉别达伊人,阿瓦尔人占领了匈牙利。

手下败将阿瓦尔人的成功,让东方的突厥人非常不快。西突厥汗国因为东罗马帝国和阿瓦尔人结盟,而和东罗马帝国翻脸,并长期围困东罗马帝国在克里米亚的领土刻赤半岛(这段在笔者的突厥历史概况中有介绍。)

570年,巴颜可汗和日耳曼的法兰克人爆发战争,他打败了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国王希尔佩里克,其势力侵入了奥地利。

582 年,巴颜可汗与拜占庭人正式展开敌对行动,他夺取了萨瓦河上的桥头堡米特罗维察(在比萨拉比亚),随后他胁迫原来活动在高加索西北的保加尔人迁徙到了比萨拉比亚(后来匈牙利马扎尔人的到来,又迫使保加尔人迁徙到了拜占庭的麦西亚,而保加尔人后来将麦西亚变成了他们的国家--保加利亚。)

接着,巴颜再次进攻拜占庭帝国,占领辛吉杜蒙(即贝尔格莱德),洗劫了麦西亚。587年,他在亚德里亚堡附近被拜占庭人打败,暂时偃旗息鼓。592年,巴颜发起新的进攻,占领安齐阿卢斯(在麦西亚),劫掠色雷斯,直接威胁君士坦丁堡。但拜占庭名将普利斯卡斯终于堵住了巴颜,普利斯卡斯随后一举渡过了多瑙河,一直攻到巴颜可汗帝国的腹地--匈牙利,在蒂萨河岸彻底地打败了他,并杀死他的4个儿子(601年)。巴颜可汗于这次灾难后不久去世(602年)。

巴颜可汗后的阿瓦尔帝国,依然四处劫掠。605年,阿瓦尔人趁伦巴德人从潘诺尼亚迁往伦巴底之机占领了潘诺尼亚。610年,占领并洗劫了达尔巴提亚(克罗地亚)的弗留利。619年,阿瓦尔人在和拜占庭皇帝希拉克略会谈之际,背信弃义地袭击了拜占庭皇帝,随即向君士坦丁堡进攻,但被击退。

626 年六七月间,阿瓦尔人和萨珊波斯帝国海陆军联合进攻君士坦丁堡,而此时的拜占庭文明面临着和中华文明在383年东晋淝水之战前同样的危险处境。很难想象,如果当时这支蒙古游牧部落攻陷了基督教世界的都城君士坦丁堡,西方文明将会是什么样。然而,在拜占庭的行政官波努斯的戍守下,拜占庭海军在海上击败了波斯海军,而在艰苦卓绝的守城战中,拜占庭人以惊人的代价打败了阿瓦尔人的每一次疯狂进攻,阿瓦尔可汗撤围,退回匈牙利。西方世界赢得了和中国的淝水之战同样意义深远的伟大胜利。

从此阿瓦尔人逐渐式微,保加尔人摆脱了阿瓦尔人的控制。斯拉夫的克罗地人(克罗地亚人祖先)占领了多瑙河和萨瓦河之间的领土,而阿瓦尔人只能受困于匈牙利平原中。

最后对付这支蒙古部落的任务留给了日耳曼民族的查理曼大帝。791年8月,他在第一仗中亲自入侵阿瓦尔汗国,一直打到多瑙河和拉布河的合流处。795年和796年查理曼之子丕平两次出征阿瓦尔汗国,阿瓦尔人的城堡被拆,财富被洗劫,阿瓦尔汗国瓦解。

随后阿瓦尔人只能作为查理曼帝国的属国了,然而国力衰微的阿瓦尔人已经无力抵抗由它引起的其他各民族的迁徙浪潮了。

⑶ 《东归英雄》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东归英雄》该剧讲述的是在伏尔加河下游生活了近200年的蒙古土尔扈特部族由于不堪忍受俄罗斯帝国的种族灭绝政策,在其首领渥巴锡汗的率领下,历经数年准备,举部东归故土的传奇故事。

十七世纪初,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威胁,蒙古厄鲁特部四卫拉特之一的土尔扈特人移牧荒无人迹的伏尔加河流域,历时百余年。伏尔加草原土肥水美、远离战争,饱经战火洗礼的牧人们终于找到了安静和平之地。进入十八世纪,强大起来的沙俄政权逐步加强对边疆民族的统治,他们变本加厉地奴役和控制土尔扈特人,缩小他们的牧场,征调大批的土尔扈特人与土耳其进行战争,数以万计的土尔扈特人丧生战场。

公元一七七一年一月五日,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健时刻,年轻勇敢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决心率领全民族人民起义抗俄,回归祖国。他率领二十四万族人,踏上了艰难险阻的东归旅途,俄罗斯女皇闻讯后立即派兵数万进行追击和阻截。

渥巴锡和他的族人们历尽艰险,跋涉万里,喋血苦战,历九死而不悔,出发时的二十四万族人,到达伊犁者竟不足七万。经过为期七个月一万多里的长途跋涉与征战之后,土尔扈特人终于回到了故乡。完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悲壮的民族大迁徙。

(3)民族大迁徙电影扩展阅读

《东归英雄传》是由塞夫及麦丽丝共同执导的民族历史剧,马景涛、宁静、斯琴高娃等参加演出。该剧2008年06月10日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首播。

角色信息:

(1)渥巴锡,土尔扈特汗国国王,为了躲避准噶尔部的威胁,渥巴锡带领部族人民强渡乌拉尔河,穿越哈萨克草原和奥琴峡谷,在土尔阶河击退了拦截部队后终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

(2)央金,渥巴锡青梅竹马的爱人、妻子,身体虚弱,在女皇的要挟下将刚出生的儿子留在俄罗斯。自知不能随丈夫一同返回太阳升起的地方,在东归之前,主动投入伏尔加河。

(3)娜塔丽娅,俄罗斯公主,与渥巴锡处于不同阵营,各自立场的不同充满了难以言说的尴尬,怦然心动而又欲言又止的遗憾令人怅惘,但她最终为沃巴锡身上敢于执着理想、承担责任的气质所打动,最终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帮助沃巴锡的阵营中并且牺牲了自己。

(4)贾恩夫人,曾经的汗王遗孀,她是个俄罗斯风尚的追慕者,也是个有野心的蒙古女人。为了赢得女皇的欢心,她从信伊斯兰教转投东正教,又因为觊觎汗位,改信了喇嘛教,可惜她有个不争气的儿子,最后只能落得个可笑而又可悲的下场。

(5)波将金公爵,波将金公爵是女皇叶卡捷琳娜的情人,妄图让土尔扈特人与土耳其人同归于尽。但是当渥巴锡汗拒绝了女皇的恩宠,没有取代他的位置时,他对渥巴锡汗就肃然起敬,最终没有执行女皇的命令,放过了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⑷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大迁徙

1、永嘉之乱

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主要有林、陈、黄、郑、詹、邱、何、胡八姓。五胡入据中原后,北方中原人流亡四方,死者不可胜数;晋室南渡建国,中原人士亦随之南移,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及资金,又使当时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江南地区得到充足的劳动力。

此后,江南地区冶铁、造纸、纺织、制瓷等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建康(今南京)、京口、山阴、江陵、成都、广州成为当时繁荣的都市。

2、安史之乱

在安史之乱后,北民南迁的状况越来越明显,致使经济中心进一步南移。 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

南方相对较为稳定,北方人口的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3、靖康之耻

靖康之变客观上加强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随着金军的两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园被毁,广大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南迁的浪潮。靖康之变后,北方的经济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响,加之无数难民迁至南方,必然导致经济中心南移。

在经济重心南移的同时,北方少数民族也不断融入汉族的生活区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产技术互相借鉴,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也不断融合。

总之,大量北方少数民族迁至南地不但补充了南方的劳动棚悄扒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军事力量,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融合,完成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4)民族大迁徙电影扩展阅读:

永嘉以后,胡人盘据中原,他们在武力上是胜运谨利者,但文化上却被汉人同化。五胡的首领多倾慕中原文化,重用汉人,委以国政。如石勒用张宾,苻坚用王猛,北魏拓跋氏用崔浩、李安世,北周宇文氏用苏绰等。

其中鲜链昌卑建立的北魏,孝文帝更推行大规模的汉化运动,胡汉相互通婚,泯灭两族界限。其后,胡化的汉人高欢,与汉化的胡人宇文泰更积极从事民族调和工作。

在南方,晋室定都建康(今南京)后,随之南迁的中原大族,亦积极剿灭山越盗寇,开发江南,其中以广州的发展最著名。自永嘉以后,南、北方皆出现民族融和,扩大中华民族的内涵;亦调和胡汉文化,汉族文化既吸纳胡族文化的精粹,取长补短,下开隋唐文化。

南北文化调和:五胡入主中原前,因北方发展较早,且为全国政治、经济重心所在,故北方文化远高於南方,但南方自孙吴以来,人才辈出,渐进一步成一股具朝气的新兴文化。晋室南渡,中原人仕开始与南方孙吴人接触,视华夏在江南得到发展继续,并把中原文化带到岭南。

经南朝宋、齐、梁、陈四代的发展,南北文化得到一定程度的调和,从此,南方文化大幅发展,渐有凌驾北方之势。然而,南北文化虽得到调和,但仍各自保存特质,如南人灵巧,北人刚直。

⑸ 民族大迁徙的背景

民族大迁徙(Tribes,great migrations)梁戚 是指公元376~568年,散居罗马帝国境外的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诸“蛮族”部落大举强行移居帝国境内,并各自建立国家的历史过程 。另有西班牙、葡萄牙人大规模迁徙美洲,欧洲人迁徙美国也可被称孝渣蔽为近代的民族大迁徙。
民族大迁徙的原因是日耳曼人的原始公社制解体,部落显贵 、军事首领及亲兵渴望向外掠夺新的土地和财富;人口自然增长对生产力形成压力,为了发展畜牧经济,一般日耳曼人不得不向外地迁徙。罗马奴隶制的危机和帝国的衰落,无力抵御外族入侵,因而使“蛮族”的武装迁徙深入帝国腹地。直接推动民族大迁徙的导火线是375年匈奴人对日耳曼民族巧州的一支东哥特人的侵袭。

⑹ 求一些世界历史的电影。

有一个《世界历史》的纪录片,还不错,不过是一个系列的,有好几集。以下是一部分章节
话说世界历史·Ⅰ
第一章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我们从哪里来?
达尔文的进化论
石器时代州游
生命的精灵——火
人类的迁徒
基督教的神创论
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留下的最早脚印
杂食是人类得以生存册困销的重要因素
现代人
文明的曙光
第二章 文明曙光的升起
第三章 古代文字的起源
第四章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第五章 古代埃及文明
第六章 印度河文明之谜
第七章 爱琴文明
第八章 古代希腊文明的回声
第九章 希腊化时代
第十章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
第十一章 亚欧民族大迁徙
第十二章 西欧封建国家
第十三章 拜占庭帝国
第十四章 斯拉夫国家的建立
第十五章 历史上的伊斯尺唤兰世界
特写 中世纪西欧的社会生活
特写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
第十六章 十字军东侵
特写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第十七章 文艺复兴
第十八章 欧洲宗教改革
第十九章 古代印度
第二十章 古代日本
第二十一章 美洲古代文明
第二十二章 古代非洲黑人文明

⑺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开始于什么时候

西晋永嘉之乱后,中原官民为避免战乱而向南方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民族大迁徙,史称“永嘉南渡”。311年,匈奴兵破洛阳,俘虏怀帝,引起国家动乱。而当时南方裤尘激社会较为安定,于是大量地主挟族人及部曲难逃。中原民户迁至长江流域者超过百万,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士大夫阶层和贵族阶层,南迁时间持续了两兄棚个世纪之胡袜久。中国古代出现了第一次人口南迁的高潮。永嘉南渡在很大程度上客观的促进了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发展,为之后江南一带以及整个南方的大开发奠定了基础。

⑻ 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是那一次

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发生在公元2005年,我们一家从族悄岭上搬到县城居住,据史料记载,这次迁徙的人口达到历史之最,总计有5人之多,这次迁徙的历史意义在于促誉游使民族大融合,兆虚渣改善了县城附近的人口结构,问中华民族的复兴做了铺垫。

⑼ 电影《第九区》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差不多在30年前,外星生物终于与地球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当人类战战兢兢地等待着对方可能会施予的来势凶猛的侵略与袭击、或者是科技方面飞跃性的进步时,却始终没能达成所愿。

原来这些外星生物因为自己所在的星球遭受了战火的摧残,已然成为最后一批幸存者,他们来到地球并不是为了侵略和联姻,而是要寻求庇护。在全世界的重要国家首脑经过了会晤之后,他们一致决定在南非的第九区为这些外星生物建立一个勉强凑合出来的临时避难所,集中管理这些人类眼中的“异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在地球落脚的外星生物的忍耐力也在慢慢被磨光,过于艰苦的生存环境,让他们越来越难以抑制住愤怒的情绪。

控制和管理外星人的任务,已经被政府承包给了一家被称为“跨国联合组织”(MNU)的私人公司,不过他们显然对外星人的福利和待遇并不感兴趣,如果他们能够掌握随着外星人一起抵达地球的武器工程,就能收获想象不到的巨大利润。

不过MNU的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因为如果想要激活武器网,就必须提取外星人的DNA。MNU的行为致使外星人与人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已经处在了一触即发的边缘地带。

尤其是当MNU的场地管理员威库斯·范·德·马维(沙尔托·科普雷饰)感染了一种神秘的病毒之后,他的身体也随着DNA的重组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使得威库斯很快就成了全世界追捕的对象。

因为他同时也象征着MNU的武器实验中最有价值的关键所在,威库斯无疑已经成了解开外星人武器技术的那把秘密的钥匙。

受到了同类无尽的排斥和不友好的对待,对于威库斯来说,这个世界上似乎只有一个地方能够为他提供一处安身之地了,那就是第九区。

(9)民族大迁徙电影扩展阅读:

影片《第九区》是2009年索尼出品的一部科幻电影,由尼尔·布洛姆坎普导演,沙尔托·科普雷、詹森·库伯等联袂出演主演。影片于2009年11月2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角色介绍

1、怀可·范·德·梅里

演员沙尔托·科普雷

影片男主角,MNU的一名文职人员,同时也是公司总监的女婿,怀可代表的是一个最普通的地球人对外星难民的态度,对外星人充满鄙视,看不起他们,甚至可以说也很残忍,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会有如儿戏一般地焚烧外星人“超生”的卵。

但随着怀可接触了外星物质后开始逐渐变成外星人,他这才一点点地从外星人的角度来看待他们的遭遇,内心的良知也在不停被唤醒,终于在历尽各种磨难后,怀可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义的选择,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

2、库巴斯·温特

演员戴维·杰姆斯

MNU旗下士兵的指挥官,是MNU手中数一数二的侩子手,心狠手辣。如果说怀可只是看不起外星人,那么库巴斯则是打心眼里憎恶他们,他可以毫不犹豫地枪杀掉看不顺眼的外星人。库巴斯同样也看不起怀可,所以当怀可的身体开始发生变异后,库巴斯自然是非常乐意的充当起了追捕怀可的角色。

3、蒙德里安·史密特

演员路易斯·密奈尔

MNU的总监,同时也是怀可的岳父。皮耶代表的是地球上的高层力量对外星人的态度:外星人唯一有价值的就是他们的尖端科技和武器,除此之外,它们有如可以随意宰杀的畜生。

怀可在身体发生变异后,他的这位岳父不但没有做任何要救他的表示,反而把他当成一件珍贵的标本,允许科学家进行各种试验,并对他进行解剖。

4、克里斯托弗·约翰逊

演员杰森·库珀

是外星人中的领军人物,事实上影片中的外星人背景交代甚少,我们只能从只言片语中推断在他们的星球也发生了什么事,导致整个民族进行了大迁徙,但正如地球上一样,大多数的外星人只是普通的“人”而已,他们可能不是科学家也不是士兵,不知道战斗也不知道有关尖端科技的情况。

而克里斯托弗则是其中相当于科学家或者船长那样的人,有证据表明他是第一个从母船上下来的外星人。也正是他一直在暗中努力再次启动母船,飞回自己的星球。但怀可的出现让他的计划被打乱,两人的轨迹也就此交织在了一起。

⑽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大迁徙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有三次民族大迁徙,分别为:
一、永嘉之乱,晋室南迁,中原汉族南下江南、湖南、湖北。
西晋末年,发生了八王之乱,晋朝的实力大打折扣,北方的少数民族趁机南下,侵占了中原的腹地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有名的五胡乱蠢带滑华。中原汉族中王室贵族和富户、大户相继南迁,以致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很多侨乡。如:南司州、南徐州、南兖州、南弘农、南新安指东晋南北朝时流亡江南的北方人的侨乡。
二、安史之乱,中原涂炭,河南、河北、陕西的汉族居民南下江淮,西入川。
安史之乱历时八年,给唐王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此后中原地区陷入了长达百年的藩镇割据的混乱状态,相对和平的南方再次成为中原居民逃避战火的首选之地。
从湖北荆州至湖南常德一带,因移民而增加户口十倍。在太湖流域,人口也有显着增加,吴县移民可能占到全县户口的三分之一。由襄州沿汉水南下经郢、复至鄂,诸州户口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连移民路线都斑斑可考。
三、靖康之耻,天子蒙尘,金兵南下,高宗南渡,中原居民大规模南迁。
关于这次他逃亡,很多明清小说、戏曲中都有记带腊载。累计南下移民500万,是最大的一次中原汉民族南迁。 今东南各省,甚至远至福建、广东都有大量北方移民,其中比较集中的地区是苏南浙江一带,更加密集的移民区则是从苏州至宁波一带,当然最高度集中是在杭州城里。

这次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行局。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继续南下侵占中原。中原人不断南迁,河南十室九空,成了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

阅读全文

与民族大迁徙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带女朋友看电影时应该干什么 浏览:818
皇后大道东什么电影 浏览:939
电影荒野求生里的球叫什么 浏览:439
大陆最佳破案电影有哪些 浏览:511
猪猪侠之终极决战3d大电影 浏览:768
美国鲸鱼电影大全 浏览:749
俄罗斯跟美国潜艇的电影 浏览:126
马丽2017电影 浏览:949
电影第一次近距离接触 浏览:95
中国赛车动漫电影大全 浏览:318
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是啥时的事 浏览:428
2018欧美好H级超大尺度电影 浏览:878
欧美图片日本理论电影网站 浏览:902
14影城电影网15yccom1 浏览:422
日本动画片电影无脸男 浏览:856
韩国微电影在线 浏览:696
印度电影动印度电影动作片 浏览:369
电影大全古装历史 浏览:404
西行记电视剧和电影的区别 浏览:270
韩国电影我的的阿姨3 浏览: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