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警察歌曲精选的目录
电影歌曲
1.山间铃响马帮来(故事片《山间铃响马帮来》主题歌)
2.绵桂花开十里香(故事片《神秘的旅伴》插曲)
3.边防军之歌(故事片《神秘的旅伴》插曲)
4.冰山上的雪莲(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5.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6.高原之歌(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7.怀念战友(故事片《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8.边疆的泉水清又纯(故事片《黑三角》插曲)
9.啊!迷雾(故事片《神女峰的迷雾》插曲)
10.唯有真理永存(故事片《405谋杀案》主题歌)
11.但愿人生常聚少分离(故事片《巴山夜雨》插曲)
12.童年,幸福的童年(故事片《第十个弹孔》插曲)
13.献给你——祖国啊妈妈(故事片《叛国者》主题歌)
14.珍惜她(故事片《叛国者》插曲)
15.驼铃(故事片《戴手铐的旅客》主题歌)
16.爱情该多么崇高(故事片《侦察员的爱》主题歌)
17.小伞儿带着我飞翔(故事片《巴山夜雨》插曲)
18.心上人啊,快给我力量(故事片《神圣的使命》插曲)
19.心中的玫瑰(故事片《泪痕》插曲)
20.梦里红花朵朵开(故事片《特急警报333》插曲)
21.我又长了一岁(故事片《逃犯》主题歌)
22.故土、乡情(故事片《虎年奇案》插曲)
23.高高的榕树(故事片《闽海雄风》插曲)
24.人生之路(故事片《车祸之后》主题歌)
25.心中的歌(故事片《她从雾中来》插曲)
26.回家(故事片《跟我回家》插曲)
电视剧、电视片歌曲
27.人生的路(电视专题片《特行警察》主题歌)
28.无言的寻求(电视连续剧《刑警队长》主题歌)
29.讲不完的故事(电视连续剧《铁血风尘》插曲)
30.不灭的灯(电视连续剧《黑十字架》主题歌)
31.寻找回来的世界(电视连续剧《寻找回来的世界》主题歌)
32.毛古警长(警探系列喜剧《毛古警长》主题歌)
33.雄性的太阳(电视系列剧《人·色·狂!》主题歌)
34.你在奉献中留住了自己(电视系列剧《人·色·曲)
35.我将热血洒天涯(电视剧《刑警也有眼泪》主题歌)
36.问候(电视剧《九马疑踪》主题歌)
37.无悔无怨的生涯(电视连续剧《京都预审员》片头歌)
『贰』 介绍一下80年代【以前】中国电影中所有的优秀电影歌曲!!!
中国电影百年歌曲精萃歌曲列表(所有)
雷锋,我们的战友 唱支山歌给党听 惜别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 参加八路军 人说山西好风光
送别 共产党来了苦变甜 谁不说俺家乡好
汾河流水哗啦啦 怀念战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新四军军歌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重逢
娘子军连歌 蝴蝶泉边 幸福不会从天降
五月的鲜花 草原晨曲 延安颂
满山的葡萄红艳艳 红军桥 共产儿童团歌
婚誓 九九艳阳天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我的祖国 让我们荡起双桨 缅桂花开十里香
山间铃响马帮来 敖包相会 崖畔上开花
湖畔四拍 陋巷之春 相见不恨晚
月儿弯弯照九州 你这个坏东西 九·一八小调
夜上海 花样的年华 香格里拉
恋之火 疯狂世界 天长地久
千里送京娘 莎莎再会吧 游击队歌
玫瑰玫瑰我爱你 满江红 在太行山上
初恋女 春天里 四季歌
天涯歌女 夜半歌声 秋水伊人
塞外村女 天伦歌 铁蹄下的歌女
义勇军进行曲 月光光歌 旗正飘飘
飞花歌 大路歌 渔光曲
毕业歌
『叁』 经典老歌谁推荐几首要五几年的
1·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崖畔上开花 - 柳石明 (电影《陕北牧歌》插曲)
2·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敖包相会 - 张振富/耿莲凤 (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3·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山间铃响马帮来 - 史燕谊 (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主题歌)
4·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缅桂花开十里香 - 谢莉斯/王洁实 (电影《神秘的旅伴》插曲)
5·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让我们荡起双桨 - 中央人民耐罩广播电台少儿合唱册升团 (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6·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我的祖国 - 郭兰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队 (电影《上甘岭》插曲)
7·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 上海合唱团 (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
8·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九九艳阳天 - 张州亩老振富/耿莲凤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9·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婚誓 - 张振富/耿莲凤 (电影《芦笙恋歌》插曲)
10·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共产儿童团歌 -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儿童合唱团 (电影《红孩子》插曲)
11·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红军桥 - 中国广播合唱团 (电影《红孩子》插曲)
12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满山的葡萄红艳艳 - 张振富/耿莲凤 (电影《苗家儿女》插曲)
13·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延安颂 - 田玉斌 (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插曲)
14·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草原晨曲 - 长影乐团合唱队 (电影《草原晨曲》主题歌)
15·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五月的鲜花 - 中国广播合唱团 (电影《青春之歌》插曲)
16·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幸福不会从天降 - 葛军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17· 《中国电影百年 歌曲精萃3 (1950 年代)》电影原声大碟 : 蝴蝶泉边 - 曹燕珍/于连生 (电影《五朵金花》插曲)
『肆』 急求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经典电影歌曲,插曲,主题曲,分年代举例
50年代01.崖畔上开花电影《陕北牧歌》插曲02.敖包相会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03.山间铃响马帮来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主题歌04.缅桂花开十里香电影《神秘的旅伴》插曲05.让我们荡起双桨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06.我的祖国电影《上甘岭》插曲07.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08.九九艳阳天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09.婚誓电影《芦笙恋歌》插曲10.共产儿童团歌电影《红孩子》插曲11.红军桥电
『伍』 制片人严建升背景资料介绍
籍贯: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民族:回监制、策划、 制片人
与著名导演陈家林合作的影视作品《贺兰雪》,后随著名演员、制片人洪宇宙先生正式涉足影视,先后从事灯光、道具、美术、置景、服装、摄影、副导演、执行导演、制片主任、执行制片人、后期导演、制片人等工作。与吴子牛导演朝夕相处六年,汲取吴子牛为人之道,诚信为本,以德为先
相关作品
电影作品
《武士》合作导演:金性琇 演员:安基圣 朱镇模 章子怡 于荣光
《越光宝盒》合作导演:刘镇伟 演员:郑中基 孙俪
《乐翻天》合作胡让导演:王岳伦 演员:姜武 宁静
《马可波罗》合作导演:凯文.康纳 演员:布莱恩.丹内力 罗燕
《普发兴》合作导演:楼健 演员:张洪杰 张晶晶
《锦衣卫》合作导演:李仁港 演员:甄子丹 赵薇 吴尊
电视剧作品
《黑血》合作导演:陈燕明 演员:王佳宁 洪宇宙 连奕名 黄志忠 马雅舒 颜敏纤丙燕
《独行侍卫》合作导演:吴子牛 演员:丁海峰 陈思成 张光北 苗圃 修宗迪 赵毅
《汗血宝马》合作导演:吴子牛 演员:聂远 朴美宣 洪宇宙
《贞观长歌》合作导演:吴子牛 演员:唐国强 张铁林 聂远 陈宝国 饶敏丽
《山间铃响马帮来》合作导演:宁海强 演员:王斑 杨恭如 黄奕
《人间正道是沧桑》合作导演:张黎 演员:孙红雷 孙淳 张志坚 黄志忠 柯蓝
《永远的忠诚》合作导演:张绍林 演员:张国强 陶红
《洪流》合作导演:陈家林 演员:杨烁 马跃 张志坚 高兰村
《警校生》合作导演:张挺 演员:万宏杰
《桐柏英雄》合作导演:桑华 演员:何晟铭 张志坚 金晨 王鸥 张逗逗 林江国
《杨善洲》 合作导演:张绍林 演员:刘佩琦 高明 娜仁花
《万里追踪》合作导演:刘海涛 演员:宋运成 周舟
《夺宝惊魂》 演员:边潇潇 曹力
《卧底》合作导演:章明 田镇 演员:李小萌 蒲哲英
《掩不住的阳光》合作导演:陈健 演员:吴其江 刘之冰 金晨 聂远 刘劲 卢奇 王霙 颜世魁等
影视剧主题歌曲
电影《村官普发兴》主题曲《心有彩云》 作词:王晓玲 作曲:印青演唱:谭晶
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主题曲《马帮谣》作词:若兮 作曲:印青演唱:雷佳
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片尾曲《铃之路》作词:张玙麟 作曲:张征演唱:韩红
电视剧《山间铃响马帮来》插曲《风雨云花》作词:张玙麟 作曲:张征演唱:黄奕
电视剧《永远的忠诚》主题曲《心中所有》作词:王开国 作曲:张宏光 演唱:韩磊
电视剧《万里追踪》主题曲《忠诚永远》作词:杨春光 作曲:郝建宁 演唱:韩磊常思思
电视剧《桐柏英雄》片头主题曲《绒花》作词:刘国富、田农 作曲:王酩演唱:阿鲁阿卓
电视剧《桐柏英雄》片尾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作词:凯传 作曲:王酩演唱:雷佳
电视剧《杨善洲》片头曲裤拿局《不曾见过你》作词:章思 作曲:张江 演唱:孙楠
电视剧《杨善洲》片尾曲《本色》作词:朱海作曲:孟可演唱:谭晶
2011年11月7日,电视剧《永远的忠诚》喜获本年度最佳农村题材电视剧奖,制片人严建升代表安徽广播电视台、北京五星东方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天光地影影视制作有限公司领奖,在回答记者采访中他说到:“《忠诚》获此殊荣并不意外,我们整个团队付出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清楚,总制片人严从华先生曾经说过,我们在为党拍一部戏。所以我们全组演职人员是不计报酬的,这样的事情在圈里不多见,我们有了凝聚力就没有困难,任何地方任何事情只要有团结,就会有最终的和谐画面”。
『陆』 《山间响铃马来帮》出自哪首电影歌曲
电影
《山间铃响马帮来》插曲-山间铃响马帮来
清清河水流不完,鲜花开满山;
重重青山望不断,马帮行路难。
毛主席的马帮为谁来?
为我们边疆人们有吃又有穿。茄好
哎哎哎…、
太阳升起、白云散开,山间铃响马帮来!
哎哎哎…、
太阳升起、白云散开,山间铃响马帮来哟!
1954年上海电影制片厂
主 演
冯奇,吴漾,于洋,孙景璐,刘琼,范颤瞎铅雪神孝朋
编 剧
白桦
导 演
王为一
『柒』 筇竹寺前玉案古道:每一段都是历史、每一段都有故事
昆明玉案山古道 指的是从黑林铺进入至“三碗水”转右上山到筇竹寺,再由筇竹寺后山经花红洞、棋盘山,最终进入团结镇的一段。
到了团结镇之后,从大的方向来说,应该是通往富民、武定、元谋,过金沙江进入四川、中原,这就是 历史 上著名的明朝时候的 “建昌道 ”。
如今的玉卜派案山古道,就只剩下了昆明郊野公园南门附近 山箐中通往筇竹寺的一段 ,以及 郊野公园内的一段“茶马古道” 。
但从昆明 黄土坡立交一直走到筇竹寺 ,一路走来,每段路、每个地名都是一段 历史 、都有一个故事。
黄土坡立交桥通向西边的这一段路,也叫做滇缅大道。
完整的滇缅大道应该是从昆明 西站立交桥 开始的。2006年5月,将原昆瑞路(西站——眠山口)的路名改称滇缅大道。
在原西客运站前花坛中,曾经有过“ 滇缅公路0公里纪念碑 ”,不知道如今是否安在?
缅公路于1938年开始修建,动用民工20万人,工程师200人,仅次于当时苏联援助公路中苏公路规模。公路与缅甸的中央铁路连接,直接贯通缅甸原首都仰光港。
滇缅公路原本是为了抢运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国外购买的和国际援助的战略物资而紧急修建的。
随着日军进占越南,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竣工不久就成为了中国闭弊键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的运输通道。
这是一条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国际通道。这是一条滇西各族人民用血肉筑成的国际通道,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关于昆明古城,唐代以前文献中,就记载得有苴兰城、谷昌城、昆州城、益宁城等几座城池。
虽有文献提及,但这几座古城、故城,有关城址、城池规模、建城时间的记载,各种史料均不一致,即使是城名的记载也各不相同。
其中最早的苴兰城,有专家就考证过原址在今黑林铺平板玻璃厂一带。
如今的黑林铺,就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部城中村的样子。在西三环黑林铺下口不远处,有座烧烤夜市,很大胆地取名: 苴兰城 !
这个可不是无中生有。
据明代正德《云南志》、天启《滇志》等典籍记载,苴兰城这座古老城邦诞生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三世纪,楚威王将军庄蹻率兵进入滇池地区,开创了存世三百年的“ 滇王国 ”。庄蹻人滇做了滇王,不仅建都今晋城一带,还下令在滇池北岸的山水交接处修筑苴兰城。
于是,苴兰城诞生了,这就是昆明城的真轿巧正前身,所以 苴兰城又被称为庄蹻故城、汉城 。
苴兰城是座土城,早就在 历史 中湮灭了。
但为什么说是黑林铺呢?
在 滇池水位还没有下降 ,滇池还联通翠湖、长虫山的时候,黑林铺一带是滇池西北边上一片不可多得的平坦空地。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这里除了有海源寺边上大龙潭的滇池“省西之第一流”外,庄蹻就在这里建起了城池,还修通了通向滇池之外的玉案古道。
后来西山碧鸡关高跷附近的 昆州城 ,也是这样的情况。
如果把玉案古道、山上的筇竹古寺、团结乡600多年前的乐居古村联在一起看,黑林铺这里有个苴兰故城就说得通了。
顺着黑林铺的长青路向山上走,穿过西三环下的桥洞,很快就走到了三碗水农庄,在农庄里面的一角,有座小庙。
说到寺庙,明朝末年的旅行家徐霞客曾经记录了这样的一个情形:
这里面描写的,就是380年前这一地带的情形。
在这里,徐霞客特别提到了一个寺庙: 圆照寺 。
有资料记载:
圆照寺与螺峰山下的 圆通寺 ,名字只有一字之差,在当年应该也是与云南省城内香火最旺寺院齐名的大寺。
因为,这里同样也得到整个有明一朝世镇云南280多年 云南沐家 的照拂。
黔宁王沐英之子 沐昂 就曾有过著名的《圆照寺》一诗,赞美圆照寺的幽美环境:
从短短的几句诗中,不难看出, 沐昂 非常喜欢圆照寺,也经常在圆照寺流连忘返。
沐昂 (1379年-1445年7月26日 ),字景高,黔宁王沐英第三子 。
因为是第三个儿子,沐昂没有机会像大哥沐春,二哥沐晟一样顺位继承沐英的 西平侯爵位 。而二哥沐晟,更是让家族爵位由西平侯爵升级为公爵,开创 黔国公 一系。
然而,作为沐英的儿子,沐昂对沐家的贡献丝毫不比成为黔国公、死后追封定远王的二哥沐晟弱!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沐英父子,沐昂几兄弟 最好的诠释了这一点。
沐昂初任散骑舍人、府军左卫指挥佥事等官。明成祖时,其次兄、黔国公沐晟出征安南,沐昂以都指挥同知领云南都司事,累升为右都督。
明英宗时,参与第一次、第二次麓川之役,征讨麓川宣慰使思任发,互有胜负。在沐晟暴卒后升任左都督,佩征南将军印接任总兵官,镇守云南。
正统十年(1445年),沐昂去世,追封定边伯,谥号“武襄”。
如果说,在政治上、军事上,沐昂是作为沐家西平侯爵位背后一个很有分量的一个“B角”、“备胎”而存在的话,那么, 在文化领域,沐昂可以算得上云南沐家的“第一人” !
沐昂喜好诗文,常与文士交往。他曾收集明初寄居滇南21家诗人作品,编成《沧海遗珠》。
晚清云南的状元袁嘉谷在《卧雪诗话》中,就将沐昂与谢榛、钱谦益、朱彝尊、王士祯等名家相提并论,称其作品“较可观”。
要知道,上面那几位可是顶着代表(谢榛为“后七子”代表)、盟主(钱谦益为清初诗坛盟主之一)、创始人(朱彝尊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宗师(朱彝尊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诗宗)的显赫名头!
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如今,圆照寺已经早已经不存在了,甚至连遗址都没有确切的考证。
但是,每次走过这里,总会想到圆照寺,总会想到云南沐家,想到沐家那个无论是军事还是文学上都无比优秀的儿子: 沐昂 。
带着圆照寺不遇、不存的遗憾,继续往上走,筇竹寺 旅游 公路桥上岔路口通往玉案公墓方向,是一条深远的山箐。
这里,正是徐霞客笔下 “由峡外循山嘴北行,是为海源 ”所说的山峡。
这一段山箐,由东南向西北延伸,东边是陡峭、人迹罕至的高大树林,西边是平坦的通向玉案公墓、郊野公园公路,中间就隔着几十米的山涧。
这样的地方,是弹弓爱好者最理想的玩弹弓场所。每逢周末弹弓爱好者聚集的时候,这里会有很多销售专业弹弓及配件、弹珠的摊位。
因此,这条峡谷就被称为 “弹弓箐 ”。
顺着弹弓箐走几百米,会看到一条从西边而来的山箐,这里就是现在的“三碗水”。有人在一个石条上凿了三个碗状小坑,又在山石上刻了三个大字“ 三碗水 ”。
关于三碗水,在当地有这样的 说法 :
多年前山中一眼泉水流出来后,在平石上形成三个高低分明的碗状小圆坑。
在玉案古道充当着出昆明西北方向“国道”的年代,出行全靠脚力和牲口。进出城的马帮,上山砍柴的当地人,走到山脚的泉水处都会停下来歇歇脚。
时的人拿第一碗水来喝,第二碗水洗脸洗手,第三碗水给牲口喝,慢慢就形成了某种仪式感的习惯:做完这些该上山的上山,该赶路的赶路,所以这里被人叫作三碗水。
说起三碗水,还与 老昆明著名的“十里香”茶 有着莫大的渊源。
“十里香”茶,原产地在昆明东郊的十里堡、归化寺一带。
有史料记载: “十里香”茶 ,唐代就有栽培。
更确切的记载出自1997年第一次印刷的《昆明市志》: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开始种茶。”明清两朝繁盛,曾为贡品茶基地。
据传闻,清乾隆某一年,在京城的几个云南籍官员,不知为什么,想吃家乡的“十里香茶”。于是,借传圣旨之机,捎话给云南巡府,要他们在进贡时带点“十里香茶”。
负责置办贡品的茶庄当然一一照办,把“十里香茶”也按贡品包装,送往京城。
没想到,这事传讹了,昆明附近错传为乾隆爷要喝“十里香茶”,督辕巡府已把“十里香茶”进贡去了。
由于这次“进贡”,“十里香”茶名声大噪,一时间,昆明的大大小小茶肆,都有卖“十里香”茶的。
这个故事基本是可信的,现在的昆明人出门在外,什么山珍海味未必记得起,但对于昆明的双浆米线却始终念念不忘!
这其实是一种朴素的乡愁。
再说回十日香茶。
关于十里香茶,有两句话被很多人反复提及。
其一是那句民谣:“ 吃水要吃吴井水,喝茶要喝十里香” ,说的是如果用吴井水来冲泡“十里香”茶,好水冲泡,“十里香”茶的滋味更加浓醇鲜爽,回味甘甜。
当然也有更讲究的,说“十里香茶”要用天落水或溪涧水来冲泡。
天落水就是雨水,最初下雨的雨水不能要,空气中、屋顶上都有灰尘,要等雨水干净了,才能接来煮茶。
溪涧水 则到要筇竹寺山下去取,这个地方就是“三碗水”!而且,在“三碗水”取山泉水,一定要取中间那“碗”水。
吴井水泡十里香茶,正如虎跑泉之于龙井、惠泉之于碧螺春一样是绝配。
“三碗水”溪涧水泡十里香,就像北京的乾隆皇帝和权臣泡茶必用颐和园西五六里的 玉泉山水 一样,在当时的昆明,是一种生活的品味,一种权势、地位的象征!
这一点,“三碗水”真的很是值得傲娇。
在“三碗水”边上,有座有点年份的老石拱桥。
这座桥有点突兀地立在干枯的溪涧之上,没有护栏,只有边上的几丛茅草诉说着荒凉和沧桑。
从桥的规模来看还不算小,相信旁边公路桥没有修起来之前,一定是这条路上很重要的一个节点,只有这样这,似乎才配得上当年玉案古道的地位。
只可惜,虽然这桥看上去有点年份了,但应该不是什么文物古迹和特别之地,没有得到特意的保护。
不过,也有种说法:
这座桥在筇竹寺上山途中,“三碗水”附近,就 是老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影片开始时马帮通过的那座石拱桥!
说起《山间铃响马帮来》这部电影的拍摄,那是是1954年事了。
这部片子,是建国以来第一部反映云南、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的影片,也是中国电影银幕上 第一次出现少数民族形象。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山间铃响马帮来》类型杂糅,融爱情片、反特片、战争片、歌舞片、惊险片、动作片等类型元素于一身,同时也是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片中真实而激烈的内搏场面以及对男女爱情的大胆表面在当时颇具开拓勇气。
所以,后来对《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影评,都说它 给银幕留下了第一个亲吻 。
《山间铃响马帮来》这部影片,有一个好故事、一首优美的插曲、还有一段“武打”和一点热烈的爱情、一个优美的片名。是当时名副其实的“大片”。
它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
《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外景拍摄场地,在昆明一共有三个地方:
一个是高峣,敌军袭击马帮这场戏在那里拍摄。
一个是富民大营镇完家村后山上的“古驿道”,哪里至今依然还保持着当年拍摄这部经典影片的原始风貌。
第三处就是筇竹寺的这些玉案古道上了。
真的希望,如今还能看到的这座桥,真的就是影片开中马帮通过的那座石拱桥!
过了“三碗水”和“古桥”,通过牌坊箐的牌坊,继续往上走, 山脊上 和 山箐中 都有道路通往筇竹寺,应该都算是玉案古道的一部份。
再往上走,走到郊野公园南门的小门处,又 开始分道 :
山箐中的道路应该是近些年翻修的,虽然未必是原貌,但很有古道悠悠的韵味;走进郊野公园门的左手边,保留着一段修葺得很好,但还差不多保留着古道原貌的“茶马古道”。
有时间,都值得去走一走、看一看,可参看去年的文章:
1、筇竹古道:本来是去追念一番古意,不料却收获一场春天!
2、桃花深处,昆明郊野公园有条茶马古道,当年徐霞客可曾走过?
从山脊上和山箐中顺着古道走到尽头,就是筇竹寺 旅游 公路。 旅游 公路对面就是筇竹寺前的停车场。
筇竹寺,是中国佛教禅宗传入云南的第一寺,始建于唐宋年间。
筇竹寺著名的的五百罗汉分布为大殿两壁68尊、天台莱阁216尊、梵音阁216尊,由清朝四川泥塑家黎广修及五位助手历时七年(1883年-1890年)完成。
此外,筇竹寺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祐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也能彰显寺庙的地位和悠久的 历史 。
『捌』 山间铃响马帮来 中间有段女声的插曲,叫什么名字
铃之路 韩红
萨啊咿,多少人到过这个地方
啊盯旦烂哩罗,世世代代讲述着过往
恍惚中,我又回到了故乡
又一次,听到了马迟亏帮铃儿的声响
萨啊咿,多少人到过这片山川
啊哩罗,祖祖辈辈留下的期盼
等待中,已山花烂漫芬芳
一串串,马铃声又在山谷中回荡
一条路带来了希望
一条路撑起了天堂凯漏
想问这条路到底有多长
究竟穿越了多少时光
这条路驮起了风霜
这条路乘载了沧桑
古往今来,依旧人来人往
更多故事,就在路延伸的前方
更多故事,就在路延伸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