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组织收看反腐电影第一大案

组织收看反腐电影第一大案

发布时间:2023-05-13 11:57:36

1. 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

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是刘青山,张子善案。
一、案件简介:
液羡这一案件有关资料显示,1950年到1951年短短一年时间里,他们的主要犯罪事实有三项:
第一,利用职权,盗用飞机场建筑款,克扣地方粮、干部家属救济粮、民工供应粮等公款总计达171.6亿多元(旧币),用于经营他们秘密掌握的所谓“机关生产”。
第二,勾结奸商,从事倒买倒卖的非法活动,以49亿元(旧币)巨款倒卖钢材,使国家财产损失达21亿元;为从东北套购木材,他们不顾灾民疾苦,占用4亿元(旧币)救灾款,还派人冒充军官倒买倒卖。
第三,刘、张二人生活腐化堕落,拒不悔改,他们从盗取的国家资财中贪污挥霍共达3.78亿多元(旧币)。刘青山还吸毒成瘾;张子善为隐瞒罪证,一次销毁单据300余张。四是谨前破坏国家政策。他们以高薪诱聘国营企业的31名工程技术人员,成立非法的“建筑公司”,从事投机活动。五是盘剥民工,将国家发给民工的好粮换成坏粮,抬高卖给民工的食品价格,从中渔利达22亿元(旧币)。
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总计达171亿6272万元(旧币)。当时的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于1948年12月1日起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它与现今人民币的比率是10000∶1,也就是说,相当于现今人民币的171万余元。
这个数字就是现在,也不是个小数目。在当时,国家和老百姓还很穷,可见其性质恶劣。
所以,刘青山、张子善二人被判处死刑,完全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
二、枪毙刘青山张子善的政治影响
两声枪响,炸响如惊雷,宣示着中国共产党对贪污腐败绝不闹晌拍容忍、毫不姑息的态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保持党性、维护纯洁的决心。
刘青山、张子善贪腐案件的发生和处理,直接推动了全国性“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斗争的兴起和深入发展,掀起了共和国历史上第一场反腐肃贪风暴。
发生在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身上的腐化变质案件,让全党进一步认识到抵御腐朽思想侵蚀的紧迫性和加强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刘青山、张子善被执行枪决两个月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出台。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专门惩治贪污腐败的法律条例。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自此成为教育全党的典型案例。直到今天,枪毙刘青山、张子善的两声枪响,依然警钟般振聋发聩,引人警醒。
参考资料: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表时间:2014-01-10 星期五

2.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精选

《第一大案》在京成功首映第一大案》出品人、郑州报业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主流媒体,在从严治党宣传方面,郑州报业集团肩负“双重责任”,不但要做好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还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报道,而影视宣传更接地气。下面我整理了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欢迎参考!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一

“我以前很少演反派。可能因为长得比较正,又带点儒雅,但我很荣幸能出演刘青山这个角色,从战斗英雄、革命功臣到贪污犯的变化很有挑战性,如何从人性的角度去丰满角色是我最关注的,通过种种细节来展现他的自我膨胀。”郭广平认为,这种膨胀让刘青山远离了自己当初的誓言,开始吸毒、贪污、腐败,但他人性中还是有善的部分,对妻子孩子,对战友。这样一个人物才能更让人印象深刻,才能更让人深思,进而警醒。

郭广平介绍说,剧中通过很多细节来表现刘青山思想上的这种变化,特别设置了很多小的道具,小到一个窝头。比如,片中有一幕,刘青山说:“从此以后,再也不吃这硌牙的窝头了!”还有很多细微的感觉处理,都想从客观上去反映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人物的思想变化和心理状态,包括刘青山和他家人的处理,是非常真实细微,打动人的。“比如片中吃总统宴的一幕,突然大风一刮,刘青山看到外面的战士们还在风中啃着窝窝头,这个时候,他的眼神有很微妙的变化,然后筷子轻轻一放,这说明他内心有冲突。”

颇为巧合的是,郭广平的儿子在片中客串“刘青山”的儿子,戏里戏外皆是父子让人不免期待。

电影不仅是娱乐,更要有引领和榜样的作用

《第一大案》里的男一号“陈怀邦”的扮演者郑昊,曾出演过《我的父亲母亲》《张思德》《中国远征军》《心术》《赵氏孤儿案》等众多热播影视剧,他不仅有着10年军旅生涯,还曾在多部军旅题材影视剧中饰演过各种军人形象。此次扮演“反特专员”,郑昊可谓把生活和工作中的所有经验都运用到了角色中。

“刘青山是陈怀邦的救命恩人,两人是‘发小’。面对救命恩人,陈怀邦能去抓他吗?思想上肯定经过很多斗争,开始还是劝说引导为主,想感化挽救刘青山。但在利益的驱使下,刘青山没有回头,陈怀邦最后还是怀着遗憾的心情,执行了自己的职责……”郑昊颇有感慨地说,“任何时候,就像电影里的一句台词:功不能抵过。电影把对正义和廉洁的追求,体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郑昊认为《第一大案》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口号”式、枯燥的主旋律影片的看法:“片子里的那一类人,如果是你,如果是他,如果是你的亲人,如果是你的朋友,那么立即告诉他,回头是岸。我想,这就是电影寓教于乐的功能的体现。”郑昊表示:“电影不仅是娱乐,更要有引领和榜样的作用。这种功能上,《第一大案》一定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强烈的矛盾冲突更有感染力

“我很少演反面角色,最初我看了剧本以后,便被吸引住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强烈的感情撞击――这个角色让我很有创作的冲动。”谈到“张子善”,邢岷山打开了话匣子,“他区别于以往程式化的反面人物。张子善曾经和刘青山是很优秀的党员干部,在战争年代也立下了很大功劳。不应该把张子善演成一个坏人,应该把他演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才更有感染力。”

邢岷山说,当他走进“张子善”这个角色,张子善的人生经历给自己很大的震撼:“他曾经是那么光鲜、优秀的干部,最后居然堕落到这个程度。”

在拍摄过程中,张子善的人生落差也给邢岷山很大的心理冲击,使他演起来“很过瘾”。邢岷山说,《第一大案》不仅是传统意义上以反腐倡廉为主题的主旋律电影,也给了观众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我们的创作团队非常优秀和年轻,从观感上来说,我相信能给观众带来特别大的视觉冲击力”。

这是一部具有主流价值观的商业影片

对于《第一大案》这部电影作品,冯诗卉形象地比喻为“女儿”,影片首映式,就是“女儿出嫁”。在摄制的几百个日日夜夜中,她把所要表达的情怀、初衷都渗透到整部作品的主旋律里。

作为主旋律影片,《第一大案》的演员年龄从30后跨度到90后,满足了不同年龄阶段的观影需求。对此,冯诗卉说:“对于历史题材的影片,在演员选择上首先要尊重史实。刘青山外形俊朗,个性鲜明,所以演员的契合度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至于各个年代演员的选择,也有商业上的考量,我们要尽可能涵盖最大范围的观众群。”

电影编剧起用了70后的谈锐,在冯诗卉看来,同样是为了让《第一大案》能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影院。“70后编剧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对于当代电影的表现形式感觉比较敏锐,加上团队中有经验的艺术家把关,可以在创作上做进一步的开拓与创新。”冯诗卉介绍,谈锐是一个国内新生代编剧里非常有才华、也极其会讲故事的中青年剧作家,近年也有作品在各类电影节斩获奖项。

对于《第一大案》的目标,冯诗卉解释道:“我们应该称《第一大案》为具有主流价值观的商业影片,票房虽不是衡量一部主旋律影片核心价值的唯一标准,但票房数据直接精准有多少受众走进了影院,我们想让这么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影片得到更多人关注,并接受洗礼。”

以年轻人的思维解读厚重题材

“这段历史已经定格,我们谁也改变不了。我最初接到这个剧本的时候,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我应该用什么样的手法和手段,把这段历史搬到大银幕上。”《第一大案》的编剧谈锐是个70后,年轻的他在谈到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把握时表示,对今天的“主旋律电影”,他更想把它定义为具有主流价值观的商业影片,让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去受到教育。

“我们电影主创团队一直坚持一个理念,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大的历史史实我们不去改变它,细节方面我们运用了一些商业元素,比如‘反特’‘悬疑’,这些元素可能会让80后、90后愿意走进电影院去观看。”谈锐表示,作为一个70后的编剧,他对“刘张案”印象很模糊,而制作方正希望他能以一个年轻人的思维角度,去解读这段历史、来做这个比较厚重的题材。

在创作上,谈锐前前后后经过两三个月,一点点去梳理这段历史资料,“我越来越感兴趣,越写越有信心,我觉得这个故事的矛盾冲突、感情撞击,人物的人生变化,都很有看点!

关于《第一大案》观后感二

《第一大案》在京成功首映第一大案》出品人、郑州报业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作为主流媒体,在从严治党宣传方面,郑州报业集团肩负“双重责任”,不但要做好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工作,还要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宣传报道,而影视宣传更接地气。

观影后,在场观众、众媒体和院线负责人对《第一大案》的警示教育作用和影片质量给予很高评价。

据悉,《第一大案》由齐新安、王耀任总策划,付静、郭锝昌、焦豫汝任总监制,连红兵、赵钢为策划,陈曦、杨彦玲、洪卫监制。

省纪委、省委宣传部,市纪委、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以及数百名媒体记者、各大电影院线负责人参加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首映式。

3. 电影第一大案刘青山的领导是谁

电影《第一大案》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案件——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警队破获的一宗奇案。该案被誉为香辩如港历史上的“第一大案”扰枯,刘青山作为这个案件的主犯,被关押在监狱中。在电影中,刘青山领导了一伙越狱集团,多次成功越狱。但最终他们在一次越狱中失败,被警方逮捕。电影中并没有明确表示刘青山的领导是谁,缓灶洞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团伙行动十分有组织,显然不是单打独斗,很可能有一个指挥者在幕后操纵。

4. 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是哪个案子

刘青山手备、张子善案件是在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查出的一起毕如毁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
1951年11月,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会议揭露了刘、张的罪行。同年12月4日,中共河北省委作出决议,经中央华北局批准,将刘青山、张子善开除出党。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随后河北省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判处刘青山、橡液张子善死刑。
作为共和国第一反腐大案,毛泽东亲批斩杀有功之臣,又要求当地政府抚慰其后代,如此决策,在新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5. 第一大案观后感_观第一大案有感体会

《第一大案》中讲述了1951年,陈怀邦挖出了昔日战斗英雄刘青山成为巨贪的惊天秘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第一大案 观后感 ,供你参考!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1

《第一大案》真实再现了我党历史上反腐的典型案例“刘张案”,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以艺术的形式诠释了一个严肃的话题: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影片中,刘青山理直气壮地说:“江山是我打下来的,我吃一点、喝一点又能怎么样?”这句话引人深思。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精神的力量让我们面对危险、磨难时,能够勇于接受挑战,一代又一代的英雄也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所以刘青山在面对敌人的枪弹时,勇敢地迎了上去;当敌人把十只竹签钉进他的指头尖里,他没有退让和妥协。然而,曾经如此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最终却被“吃一点、穿一点”销蚀瓦解。

挑战,是一种精神;适应,是一种智慧。刘青山能够经受住生死的考验和挑战,却在优越的物质生活中一点点丧失了底线。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必须认清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

为什么刘青山和张子善会一步步发展到最后,其实他身边的人也起着很大的作用。省长夫人就是不知不觉的成了刘青山的“贿赂”桥梁。当然,她有时候也会有一种迷茫,那是一种很复杂的情感,现实中,很多人肯定也会有这样的迷茫,所以这部影片对很多人都会是一种警示和警醒。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思考,面对别人的关心、感谢,甚至是诱惑,我们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也许我们会像省长夫人一样,迷茫、徘徊,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他那有别于动物的智慧。因为有智慧,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因为有智慧,我们终将确立并守住心中的底线。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2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反腐倡廉深入人心的背景下,由中共河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郑州报业集团旗下的河南郑大 文化 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今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首映礼。

影片在顺应反腐倡廉的大势之下钩沉史事,通过对新中国第一贪腐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的艺术再现,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拒腐防变的坚决态度和坚定信心,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和传递“反腐兴国”的正能量。

“刘张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非常典型的反腐案:曾担任天津地委书记的刘青山、张子善,在1951年被查出利用职权盗窃侵占国家资产、克扣公款等,数额巨大。为了严惩腐败、杀一儆百,经过必要的庭审程序后,刘青山、张子善被押赴刑场,执行枪决,在全国引起强烈震动,对领导干部为官清廉、严守党纪起到了极大的警示作用。

“第一大案”虽已过去半个多世纪,但放在中国今天反腐风暴的背景下,仍有着特殊而深刻的历史意义。

电影《第一大案》以反腐倡廉为主要情节和基调,适度植入反特、悬疑等情节和元素,曾执导20多部电视剧、电影作品的沈悦担纲导演,是一部集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于一体的作品。

据悉,今天下午的首映礼上,导演沈悦将携众主演亮相,为到场领导、嘉宾,各路媒体及广大观众详解《第一大案》的看点与追求。

电影《第一大案》的成功拍摄并首映,不仅是郑州报业集团坚持自身的党风廉政建设的具体体现,更是创新方式,做好反腐倡廉宣传工作的用心之作,还是集团在文创影视板块方面,对“报业+”概念的一次生动诠释。此外,郑州报业集团投拍的百集电视连续剧《百家姓·龙族的后裔》第一季业已杀青,很快将与观众见面。

第一大案观后感篇3

反腐倡廉电影巨制《第一大案》近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导演沈悦、编剧谈锐及著名演员郑昊、郭广平、邢岷山等集体亮相。实力派演员郑昊此次担纲男一号,演绎反特专员陈怀邦,作为这起新中国第一大案的关键人物,他与敌特斗智斗勇最终破获反腐大案。而历数郑昊的各种银幕形象,生活中也一身正气的他堪称“人戏合一”,将正能量进行到底。

《第一大案》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典型反腐案件——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了1951年,陈怀邦(郑昊饰)挖出了昔日战斗英雄刘青山(郭广平饰)成为巨贪的惊天秘密,陈怀邦并未因昔日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忠诚于党纪国法,将刘青山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 故事 。

作为该片主演,郑昊在演绎该片的时候也是感触颇深:兄弟情谊还是党纪国法?这个看来有些残酷的命题是片中陈怀邦面临的最大抉择,揣摩好人物内心在人性与道德层面的多层次变化,才能够更好地表现出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党员形象。谈及这次的创作,郑昊也很有感触:“《第一大案》是作为献礼建党95周年的主旋律影片,但它刷新了人们对过去‘喊 口号 ’式主旋律影片的看法,人物更立体了,也更人性了。这样的电影寓教于乐,不仅适合党员来一次精神洗礼,对普通观众而言,也能对自己的亲朋好友加以监督、引导。”

纵观郑昊以往的银幕形象,也基本都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人物形象为观众熟悉,无论是公益电影《缘来是爱》还是获得法国巴黎中国电影节影帝的《为了这片土地》,抑或早期的电影《革命到底》《张思德》《我的父亲母亲》等,无一不是善良、正直、一身正气的形象。郑昊在接受采访时也笑谈:个人的生活经历决定了我对一切正能量、向上的、表达善良情感的影视剧都是非常钟爱的,我这个姓也决定了我的性格和信条,“郑能量”就是“正能量”,我会将正能量进行到底。

6. 第一大案剧情介绍

电影《第一大案》将围绕反特专员陈怀邦(郑昊饰)与刘青山(郭广平饰)、张子善(邢岷山饰)、敌特“青盲”(贡米饰)斗智斗勇的故事展开。

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讲述1951年,陈怀邦在反特行动中,挖出了地委书记刘青山的惊天秘密,昔日战斗英雄成为巨贪。

陈怀邦并没有因旧时情谊而放弃内心所追求的正义,而是选择了忠诚于党纪国法,忠诚于人民,终将其送上了人民审判台的故事。

电影《第一大案》是以新中国反腐第一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侦办始末为蓝本,由河南省纪委、河南省委宣传部联合摄制,郑州报业集团、河南郑大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品。

由冯诗卉担任总制片,著名编剧邵钧林担任艺术总监,沈悦任导演,郭广平、郑昊、邢岷山、贡米、洪卫主演,斯琴高娃、陶玉玲、侯勇、曾黎、韩童生、王劲松、王正军、居文沛、邵峰等实力派演员加盟的院线电影巨作。该片于2015年10月17日于上海开机,11月21日于郑州杀青 。

创作背景

刘青山、张子善案件是在建国初期“三反”运动中查处的一起党的领导干部严重贪污盗窃国家资财案件。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会,随后,河北省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判处刘青山、张子善死刑。

以上内容来自 网络-第一大案

7. 结合现实谈“新中国第一大案”观后感

由"第一大案"谈反腐倡廉
建国初期,轰动全国的刘青山、张子善盗用公款大案,被称为新中国第一大案。刘、张二人由人民的功臣、党的高级干部蜕变成历史罪人的过程,深刻地表明了作为执政党保持清正廉洁、坚决惩治腐败、严明法纪的极端重要性。
切莫居功自傲。刘青山、张子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老党员,在战争年代出生入死,立过功绩。但革命胜利执掌政权后,却认为自己征战多年,劳苦功高,该享受一下了,于是便滥用职权,骄奢挥霍,终于堕落为罪犯,让人感触颇深。今天面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绩,更需牢记历史教训,保持清醒头脑,在诱惑面前把好自己的关,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有以下三点感受:
一要谨慎。此处谨慎并非指做人做事唯唯诺诺,小心翼翼,而是要在大胆开拓事业的同时,处事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在一些金钱物质利益方面,要做到慎独,慎微,慎初。慎独,即在无人知晓之时,也要守住自己的防线,不能存侥幸心理,慎微指不能因情节轻微而对自己有种放松心理,慎初是从剧中看,许多人交代第一次收受贿赂巨款后人情难却,越走越偏,最终走上不归之路,因此要洁身自好自觉杜源。
二要知足。做为一名共产党员,事业要有不知足的追求,而在个人物质待遇方面,要有知足常乐之心。
三要修身。古人云:修身、齐字、治国、平天下,作为共产党员修身应该是第一位的,良好的自身修养是干好事业的基础。
当前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而执政党的廉洁是关乎中华名族的前途命运之大事。党员如何在开放的社会中把好自身廉洁关至关重要。我想,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正确对待个人廉洁问题。最近一名经济学家上书中央: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迅速,而贫富差距乃至腐败之势趋重。经济发展与腐败在赛跑,一但腐败增长迅速超过经济发展速度,一但国际形势突变,执政党能否以自己勤廉的形象和亲和力,带领全国人民同舟共济所以作为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更要防腐拒变。修身养德,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进一步提高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进一步提高自身在社会上的亲和力。

8. 第一大案为什么不能看

应该是有的视频播放器没有版权,换一个就行。
《第一大案》是一部由导演沈悦执导、编剧谈锐操刀的反贪电影。影片故事改编自新中国第一贪腐大案——刘青山、张子善案,有知名演员郑昊、邢岷山、贡米、洪卫、王正军等领衔主演,主要讲述了反特专员陈怀邦(郑昊饰)与敌特“青盲”(贡米饰)、刘青山(郭广平饰)刘子善(邢岷山饰)斗智斗勇的故事。

9. 中国历史上反腐斗争的第一大案对当今的党风建设有什么启示

1952年2月10日,河北省人民政府举行公审大贪污犯刘青山、张子善大会。河北省人民法院临时法庭奉最高人民法院命令,判处刘青山、张子善二人死刑,立即执行,并没收其本人的全部财产。刘青山捕前任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张子善捕前任天津地委书记。
1952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五。这本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然而新中国的这一天却显凝重。河北省在当时的省会保定召开公审大会,刘青山、张子善这前后两任天津地委书记因贪污盗窃国家财产171亿多元(旧币,1万元折合1元)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枪决。此案也作为“新中国反腐败第一案”载尺物入历史。
“毫不夸张地说,这个案子整整教育了一代共产党人。”省纪委原专职常委、现已86岁高龄的周克文老人陷入深深的回忆。“那时我是沧州地委组织部党员管理科科长。公审大会当天,机关统一组织收听大会实况,但真正全面准确地了解案情,还是在看了公审大会第二天出版的报纸。”周老清楚地记得,当时多家报纸都以醒目的大字标题在头版详细报道了公审大会的消息,特别是河北日报,还用整版篇幅在二版刊登了10余幅公审大会的纪实照片,看后让人很震撼。
据周老讲述,听到枪毙刘、张二人的消息,大家先是震惊、再是惋惜。也有少数人不理解,认为刘、张二人曾为中国革命立下汗马功劳。但真正知晓了他们利用职权盗窃和剥削国家财产、贪污挥霍等祸国殃民的罪行后,便完全转为愤怒、替其悔恨:在战争年代,他们出生入死,英勇作战,被战士们称作“红小鬼”;在敌人的监狱里,他们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不愧英雄的称号。但在和平环境中,随着职务不断升高,他们逐渐陵戚液放松了自身约束,在腐朽思想的侵蚀下,一步步走向腐化堕落的深渊。
枪毙刘青山、张子善的枪声,犹如一阵飓风席卷大地,为全党全社会敲响了拒腐防变的警钟。
“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仔乱对两大贪污犯的严厉惩处,如风暴、如雷霆,纯洁了干部队伍,挽回了巨额经济损失,充分显示了党和政府惩治腐败的坚强决心,有力地振奋了党心民心。”省监察学会副会长、原省社科院研究员时运生评价,如当时毛泽东所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这一案件写成的警示教材,成为执政赶考路上每一名党员干部明断得失的镜子。时运生说,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谆谆告诫全党要警惕和预防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新中国成立初期,砍下这反腐第一刀,对于党员干部反腐倡廉、拒腐防变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第一大案中的女特务原型

没有原型,该角色是杜撰人物。
《第一大案》女人戏不多,但每一个女人的出现,都对剧情起到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比如斯琴高娃老师演的老年姚佳如(女特务),比如陶玉玲老师演的刘青山的奶奶,戏份很少,却让整个剧蕴含的力量变得大不同。
影片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的影片,剧中人物刘青山、张子善没有被贴标签式的简单处理,而是高度还原、真实展示了两人由内而外的变化过程。

阅读全文

与组织收看反腐电影第一大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8贺岁电影华策影视 浏览:60
恐怖电影泰国高分 浏览:150
日本讲社长新人前台接待员的电影 浏览:847
免费的儿童电影大全免费下载 浏览:942
美国电影创世纪 浏览:766
拍优酷电影如何赚钱 浏览:637
近两年的国外电影什么新娘 浏览:165
电影神话成龙舞剑 浏览:610
少儿法律微电影推荐 浏览:590
2018年院上电影 浏览:627
如何把电影上传抖音 浏览:444
中国医生电影是什么意思啊 浏览:743
周星驰二十四小时电影轮播 浏览:758
美国电影大全1932 浏览:699
泰国电影晚锒2罪孽 浏览:64
电影院按摩椅品牌 浏览:918
电影院放映机都有哪些 浏览:814
2828电影电影网 浏览:54
电影网站的视频不能下载到电脑 浏览:186
战争电影大全全集 浏览: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