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中国电影不如韩国电影
韩国电影市场狭小,只有努力开拓市场,不开拓,只有死,所以....
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国内市场较大,很多烂片也能生存下去,还有很多原因:
1、审核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2、技术水平上不如美国、韩国也是一个原因
3、演艺届功利化。中国90年代以前,拍摄的都是经典,因为那时候,中国电影、电视都是艺术,最近这些年,电影效果提升了,电影质量却没有了。而且整个演艺圈都被香港给带歪了。
4、体制上的原因。例如美国的电影有一个独立的剧本审核制度,很多烂剧本,在剧本阶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片子,至少不至于赔钱。而中国,我们只能说制度还不成熟......
5、还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员关系不错,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号..(或者,我是演员,我跟某某关系不错,脱不开恳求,要我出演某个烂片的男一号)
6、还有演员的高片酬,据说占了电影投资的一半甚至更高....
7、还有投资方.....某老板之类的,我们就是一点都不懂电影,我们就是有钱,我们就是要某某某当男一号.......
8、中国市场太大了,只要有办法,就能赚钱。典型就是《天机.富春》,没开机就知道是烂片,但是就是评价2.9的片子,通过合理营销,最终收获颇丰。
B. 在你看来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差距有多大
两者各不相同,可以说如果非要放在一块比较的话更有优势,总体上来讲,我觉得中国的相对来说更好一点,可能是以我们国人的审美来看国人拍的这些电影电视剧更符合我们的审美倾向。虽然说现在中国的电影它有一部分都倾向于娱乐片,关于人生的关于哲理上的东西,它不进行深挖出现的利益上的一些问题,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讲,它比韩国的一些肥皂剧泡沫剧要强得多,韩国虽然也拍出过一些优秀的电影,但我觉得这是少数。
C. 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异同点是什么
相同点都是声光色的艺术表现。区别是韩国的电影尺度更大,更敢拍。
从内容上来看,最成功,最受欢迎的韩国电影只有三类,就是曾被电影审查制度禁止的:政治、情色与暴力。中国电影的崛起事实上比韩国要早,也更早的拿到了欧洲三大节的奖项。
从目前来说,中国电影最辉煌的时代是第五代接过大旗之后掀起的高潮,在那一波高潮之后,中国电影被迅速推向了市场,因为没有建立分级制度,广电总局在审查方面也卡的比较严,所以电影投资人为了收回成本,大都不会去触及敏感题材,所以现实主义影片较少,拍的好的就更少了。
在第五代导演的极尽辉煌之后,近几年,新一代的导演也成功接棒,出现了徐峥、陈思成这样的商业导演,同时不乏娄烨、贾樟柯这样的文艺片导演,同时,政策也在逐步解禁,像今年的《人民的民义》,相信在将来,我们也会有更多优秀的现实题材的电影。
从商业片来说,中国目前并不输于韩国,甚至可能还领先半个身位。我们输在了关心社会现实上,我想这个问题问的应该是我们为什么很少有像《熔炉》《素媛》这样的影片,而不是像《夺宝联盟》这样的影片。
我发现中韩电影人似乎都不会拍励志影片,中韩的电影人都没有拍出《垫底辣妹》《当幸福来敲门》这样的电影。
D. 在你看来中国电影和韩国电影的差距有多大
一部电影是否出彩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有没有让你记住的细节。韩国电影很注重细节,这些细节的呼应构成了完整的人物形象。我相信不管是国产电影还是韩国电影,其中心主导一定不能像是小孩子看动画片一样,值得深入研究与回味的一定是电影故事本身的故事与表达,而制作方也应该紧紧扣住这一层方面,韩国电影是比较具有“人性”的产业片,重在教育以及思考深度,而中国电影的深度是远远不及韩国的,这一点不可反驳,但对于很多“爱国产”的影迷来说我觉得这是值得思考的,不论是什么电影的产业都应该是在不断地发展,相信越来越多的作品会更注重作品的灵魂!
E. 如何评价国内与韩国拍的电影的差距
技术上,韩国电影应该是亚洲电影范畴内最接近好莱坞标准的——注意,这里的「好莱坞标准」是指商业类型片以及具体制作水准。所谓的技术,包括编剧技巧、视觉、声音、特效、剪辑、制片流程,等等。虽然中国电影在最近几年奋起直追,但之前欠的账实在太多,短期内很难填完之前的亏空。技术环节的完善,不是靠钱多就能解决的。最重要的还是人本身。中国电影在这方面亏欠的实在太多,而人才的培养又是需要时间和实践的。这一点,如果中国电影还按照目前的这种市场趋势继续涸泽而渔的话,韩国电影会把中国电影甩的更远。韩国电影的整体技术进步,不仅仅是因为起步早,而且他们基于本土市场制造了大量需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我们把电影看成是一种制造业,它是需要多个高度专业化和细分化的子系统才能完成最后的高质量成品。这种细分化和专业化环节,必须要给本土市场足够的市场空间和需求,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本土化专业公司。因为韩国电影在这方面给本土电影提供了大量的应用和尝试,所以韩国电影有机会基于本土市场的需求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技术体系和标准,并最终完成了标准体系的建立。这种技术标准体系再反馈回产业,就呈现出韩国电影在整体制作技术水准上可以说是亚洲一流。艺术上,韩国电影在题材方面的解放,导致了他们的电影能够有机会探索类型化叙事和本土文化的结合。从目前的韩国电影整体水准而言,他们基本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本土化叙事策略,以「汉江怪物」为代表,韩国电影做到了国际化的类型片模式内打通本土观众的内心情感。这一点,中国电影在未来十年内我都持悲观态度。
F. 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比较
韩国电影已经领先中国一大截了,虽然听起来很刺耳。
中国电影现在进入了一个商业片低能弱智文艺片曲高和寡的节奏,国产商业片只为圈钱不为电影,拿一个初中生作文的水平的剧本请一两个大牌,照样可以卖个几亿票房,钱这么容易赚谁还用心搞电影。文艺片如贾樟柯的作品又是极富中国特色的,不说外国人看不懂,连中国人也只有小部分人看贾樟柯的电影,这类艺术片导演也许把一生奉献给电影却没有从电影里赚到半毛钱,这就是中国电影的悲哀。
而每年几百部国产电影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烂片的现实情况下,电影的回收成本院线盈利却在节节攀升,营造出一个假大空的电影盛市,盛市下隐藏着的腐朽就是国产电影的止步不前。
说回韩国电影,虽然每年也有很多速食电影问世,但是从来都不缺乏诚意之作,回顾韩国电影这十几年,很难找到哪一年是没有经典作品的。现在,韩国电影对商业片的把握已经超过日本了,就像90年代的香港电影,你明知道它是商业片,可你不会觉得它肤浅,只会觉得故事精彩节奏流畅。
韩国的文艺片导演是相对“亲民”的,使这些文艺片的受众面不再那么窄,不会像一些小语种文艺片,文艺到费解。
纯国产商业片这些年唯一让我感觉比较好的只有《疯狂的石头》和《李米的猜想》
G. 中国电影究竟和韩国电影差在哪些地方
差距如下:
1、爱情、靓男美女是主题。这样能吸引外国人来看。有利于电影输出。
2、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使电影能在不受限制的情况下发展。
3、电影演员无论多红,都对老前辈非常尊重,而中国则不同。
4、韩国演员厮杀惨烈,如果一旦爆出负面新闻,就可能身败名裂,而中国则不同。
5、韩国电影数量不多,缺质量很高,中国一年数百部电影,精品(如战狼、红海、唐人街)则很少。
6、对韩国来说,是政府鼓励对电影投资,对中国来说,应该限制对电影投资,中国给电影投钱太多了,把一个个小鲜肉都捧得不知道天高地厚。
但是中国也有长处,就是动作和喜剧电影。因为中国人看电影,首重动作片(例如红海战狼),其次喜剧片(例如泰囧羞羞的铁拳),再次奇幻(例如捉妖、西游伏妖)。
这些电影方面,美国是强项,例如动作片,所以生化、变形、妇联、速度、加勒比在中国大卖特卖。
而韩国由于市场原因,基本上以小投入为主,因为票房必须是投资的3倍才能收回成本。投资大了(例如美国动作片至少一亿美元起步),那样必然亏本。韩国片最大的投资是鸣梁海战,1亿人民币投资。在今天的韩国,这就是绝对大手笔投资了,而在中国,这样的投资也就适合文艺片。
《红海》投资5亿,女儿国也是5亿,长城是1.5亿美元,捉妖记第一部3.5亿,第二部9亿。 所以,韩国的动作片,在中国根本连水漂都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