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我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

我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

发布时间:2025-07-09 06:20:05

① 中国近代电影发展历程

1895年,世界第一部电影诞生,人类的艺术创造和文化理想进入了崭新的历史纪元。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进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以其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审美特征,取得了辉煌成就,铸就了历史丰碑,为世界电影做出了独特的艺术贡献。

民俗电影时期

这一阶段从1980年代后期到1990年代前期,以陈凯歌的《黄土地》、张艺谋的《红高粱》以及《霸王别姬》、《活着》为代表。中国电影迈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并开始在国际上受到关注,取得了金熊、金狮、金棕榈、威尼斯等一系列大奖。

这一时期的中国电影以封建家庭为背景,表现了在中国封建专制时期罪与罚的悲剧故事;这些题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外国民众对中国的误解,但却使更多的人对中国产生了兴趣,也使得第五代中国电影人如巩俐、葛优、张艺谋等中国电影人成长为世界电影人。

独立电影时期

1990年代中期到1990年代末期,是近代中国电影业最低潮时期,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政府对电影行业的审查过为严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电视文化的冲击。在这种艰难的历史背景下,第6代中国电影人从边缘文化姿态、下层民众的生活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等角度出发制作了一定量的作品,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洗澡》、《头发乱了》等。

跨国电影时期

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中国的电影产业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新阶段。中国电影的巨大进步使得电影回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仅去年一年我国电影的海外票房收入已达19亿,超过了国内票房收入(28亿)的2/3。以古典题材、义侠主题、异恋故事、武打桥段为表现手法的中国电影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好评。《英雄》、《天下无贼》、《夜宴》、《满城尽带黄金甲》便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与此同时通过电影这一巨大的广告载体,中国的文化也越来越为海外所知悉。

(1)我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扩展阅读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

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她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赵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标志着第三次发展高潮的到来。

② 中国电影史的史上第一

1. 1896年,中国在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举行了西洋影戏的首次放映。
2. 1896年,美国缪托斯柯甫公司拍摄了以中国为题材的第一部纪录片《李鸿章在格伦特墓前》。
3. 1902年,美国文列文与邵醉翁合作拍摄了中国第一部中外合拍的影片《慈禧太后》。
4. 1905年,北京丰泰照像馆拍摄了由京剧武生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这是中国第一部独立拍摄的影片。
5. 1905年,北京西单的“文明茶园”成为中国第一个电影放映场所,并命名为“北京电影”。
6. 1913年,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导演的《难夫难妻》成为中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短片,同年上映。
7. 1905年,中国银幕上的第一位女演员出现在香港短故事片《庄子试妻》中,扮演使女严姗姗,由导演黎民伟的妻子扮演。
8. 1922年,上映的《阎瑞生》是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由任彭年导演。
9. 1925年,洪深编写的历史题材剧《申屠氏》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一个完整电影剧本。
10. 1926年,万氏兄弟研制成功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标志着中国美术片的开始。
11. 1930年,上映的《野草闲花》拥有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首电影插曲《寻兄词》。
12. 1931年,《歌女红牡丹》成为中国第一部蜡盘发音片,而《雨过天晴》则是第一部片上发声片。
13. 1935年,《渔光曲》荣获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成为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14. 1930年,《都市风光》成为中国第一部宽银幕大部音乐喜剧片。
15. 1932年,中国教育电影协会设立了电影奖,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的政府色彩电影奖。
16. 1933年,《明星日报》发起评选,胡蝶成为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
17. 1937年,《夜半歌声》成为中国银幕上出现的第一部国产恐怖电影。
18. 1938年,《保卫我们的土地》成为抗日战争爆发后完成的第一部表现抗战的故事片。
19. 1948年,《生死恨》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
20.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21. 1949年,苏联电影《普通一兵》成为中国第一部译制片。
22. 1956年,《神笔》获第八届国际儿童影片节儿童娱乐片一等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中国美术片。
23. 1958年,《风筝》成为中国建国后第一部中外联合摄制的影片。
24. 1958年,《老兵新传》是中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宽银幕立体声故事片。
25. 1962年,《魔术师的奇遇》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遮幅宽银幕故事片。
26. 1976年,《青春》成为中国第一部彩色遮幅宽银幕故事片。
27. 《夸口青蛙》成为中国第一部寓言样式的动画片。
28. 1988年,《红高粱》在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这是第一部在国际A类电影节上获得最高奖的中国电影。
29. 2002年,《庐山恋》被世界吉尼斯英国总部授予“世界上在同一影院连续放映时间最长的电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30. 1981年设立的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第一个由专业影人评选的电影奖,每年评选一次,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

③ 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是什么

《难夫难妻》

相关介绍:

《难夫难妻》是于1913年上映的剧情电影,由张石川、郑正秋执导,由丁楚鹤等主演。《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该片共四本)。剧中角色由文明戏演员扮演。

电影讲述了一户姓刘的小康之家要娶媳妇, 请来了媒婆, 她的成人之美, 使她在城镇上很出名。黄花闺女出嫁要找她;富裕人家娶童养媳要找她;达官绅士娶小妾也要找她。尽管她在做媒时有言过其实的现象,请她做媒的人家还是很多。

(3)我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虽然从1895年12月28日起,世界各国公认的电影时代正式开始了。但中国人自己拍摄电影,学界基本认定是从1905年才开始。

这一年,北京丰泰照相馆主人任景丰因对拍电影感兴趣,便自购摄影机等器材,真正开始拍摄影片了。丰泰照相馆摄制的第一部影片,是由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京剧《定军山》,这部短片就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也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而中国人自己摄制的故事片却姗姗来迟,直到1913年秋,才由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组成的新民公司,由郑正秋执笔为亚细亚影戏公司编写了一个抨击社会现实的电影剧本,即《难夫难妻》。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难夫难妻



④ 新中国第1部电影故事片

新中国第1部电影故事片是《桥》


一、背景介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电影事业开始逐渐发展。在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电影故事片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电影产业的诞生和成长。


二、内容概述


《桥》是一部以工业战线上的斗争为题材的电影,讲述了华北某城市修建长江大桥的故事。该片通过工人们战胜技术、自然以及个人困难的种种考验,展现了新中国工人阶级的崭新面貌和旺盛斗志。这部电影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投身建设的热情与决心。


三、《桥》在中国电影史上的地位


《桥》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更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进步的面貌。这部电影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后来的中国电影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影响及意义


《桥》的成功上映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走向繁荣和发展的新阶段。它为后来的中国电影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中国电影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内涵,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桥》作为新中国第1部电影故事片,在中国电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它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的奋斗精神和社会进步的面貌,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⑤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电影是什么

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派出文化干部前往东北接管伪“满洲映画协会”(日本侵略中国后在东北建立的电影制片厂),1946年10月,在“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49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东影拍出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桥》由王滨导演,编剧于敏,主演王家乙、吕班、江浩、陈强等。影片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工人为修复被战争破坏的桥梁艰苦奋斗的故事:东北某铁路工厂接到命令,要在15天内造出修桥所需要的桥座和全部铆钉。厂长紧密依靠工人的力量,克服了修建炼钢炉等困难,按期完成了任务,赶在松花江解冻之前将大桥修复,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桥》诞生于新中国成立前夕,由于它是由我党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因此可以说是新中国出品的第一部长故事片。影片的意义不仅在于它问世的时间,同时还在于它在内容上的开创性。东影的电影艺术家大多来自延安和解放区,因此,其所择选的题材也明显受到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影响。影片第一次以工人为主人公,塑造了以梁日升和老侯头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全文

与我国第一部电影故事片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100部革命电影观后感 浏览:873
2016年电影徐峥 浏览:925
韩国伦理电影小姐 浏览:309
2017年新电影大全免费 浏览:838
美国电影护士3d百度云盘 浏览:757
电脑诡路电影下载 浏览:856
女主角教人约会的电影 浏览:338
电影中的名车有哪些 浏览:931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2021校考成绩查询 浏览:462
香港黑社会电影2017 浏览:579
关于消防动漫电影 浏览:662
小孩吻戏电影有哪些 浏览:638
试听电影日本 浏览:4
熊出没电影2017的歌 浏览:627
香港怎么那么多电影 浏览:384
他的免费观看日本电影 浏览:677
四年级看电影写日记怎么写 浏览:610
电影主角很想做导演 浏览:168
日本电影语录 浏览:883
长城电影主题曲插曲片尾曲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