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平台 > 电影美的四大因素

电影美的四大因素

发布时间:2022-06-14 20:55:17

『壹』 你认为一部好电影具备什么元素,就可以打动人心

我认为一部好电影具备社会元素、人文因素、正能量因素,就可以打动人心。如果你喜欢我的观点麻烦给我点个赞。你认为一部好电影具备什么元素,就可以打动人心呢?欢迎你到下面的评论区发表您的意见。

『贰』 什么是影视艺术的本体审美元素

一、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艺术是指使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绢、布、纸张。石、金属、木、竹等),通过塑造可视的静态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工艺美术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其主要审美特征是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凝聚的形式美。

(一)直观具象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造型艺术运用物质媒介创造出的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意蕴,把具体可视或可触的形象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观众直观的美感。造型艺术也可以把现实生活中某些难以显现的无形事物,转化为可以直观的具体视觉形象。

(二)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它却可以捕捉、选择、提炼、固定事物发展过程中最具表现力和富于意蕴的瞬间, "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比如摄影艺术,摄影画面瞬间的表达,往往抓住即将抵达高潮之前的瞬间,给人的想象留下无穷延伸空间。

(三)空间表现的差异性,是指造型艺术各门类内部在空间表现上具有彼此不同特性。如中西绘画运用不同的透视方法在二维平面上营造虚幻的三维立体空间,在西方油画中是用"焦点透视",中国画则运用"散点透视"。

(四)凝聚的形式美,是指造型艺术具有在艺术形象中凝结和聚合形式美的特性。形式美法则对于造型艺术各门类都具普遍性,因而运用形式美法则对物质媒介进行加工,便可以整合出凝聚着形式美的艺术符号。形式美多种多样的法则(如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对比、比例、主从、尺度、明暗、虚实、多样统一等)在各门类艺术的具体运用中,又凝聚成美的千姿百态。比如比例的匀称、变化的节奏韵律、明暗对比、多样统一、虚实相生等,都是形式美法则在各种门类艺术中的集中呈现。

二、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表。表演艺术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门类,主要有音乐和舞蹈。音乐和舞蹈共同的审美特征是:抒情性和表演性;过程性和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

(一)表演艺术的抒情性,是指音乐、舞蹈艺术,长于表现写意,而拙于再现写实,可以直接抒发和揭示人类的内心情感,具有强大的情感震撼力。表演性是指音乐舞蹈借以抒情的艺术形象,必须通过艺术家现场表演的二度创作来呈现,诉诸欣赏者的视听感官才能最终完成。

(二)表演艺术的过程性和流动性,是指音乐作为时间艺术,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形象构成是在时间过程中流动展现出来的,因而在反映生活和表现情感的发展变化方面更为丰富。音乐、舞蹈展现其形象的时间是虚幻的,而表达的情感是真实的。

(三)表演艺术的节奏感是指音乐、舞蹈都以节奏为重要表现手段,通过乐音、动作的有规律反复来表达感情。节奏是形式美的重要法则之一,对于是时间艺术的音乐和舞蹈来说,节奏更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艺术节奏的内涵是情感的变化,不同的节奏可以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从而使旋律、舞蹈具有鲜明的个性。三、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三方面特征:语言修辞性,形象间接性,含蓄蕴藉性。

(一)语言修辞性,是指文学中的语言,通过语言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如语音、文法、辞格等,不仅创造出文学作品,而且本身就构成文学作品美的组成部分。文学语言的美是通过语言修辞性体现出来的。语言修辞性包括语音美、文法美和辞格美。

(二)形象间接性,是指语言艺术所塑造的形象,不直接诉诸读者的感官,而是要靠读者以语言符号为中介,通过想象间接地来体味、把握和理解,然后作品的形象才能转化为读者头脑中的形象。

(三)含蓄蕴藉性,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语言符号实践,其语言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文学的含蓄蕴藉特点常常更充分地体现在两种典范性形态中:含蓄和含混。含蓄是把似乎无限的意味隐含或蕴蓄在有限的语言中,真实的意义被字面意义有所掩隐,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等,则是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却蕴蓄着多重而不确定的意味,令读者回味无穷。含混使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可能会感到其中含蕴着多重意义,有多种"读法"。

四、综合的审美特征,综合艺术是综合地运用多种艺术符号去创造活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其审美特征主要有三方面:高度的综合性、情节的丰富性、表演的多样性。

(一) 高度的综合性,是指综合艺术吸取了其他艺术的多种艺术成分,并有机融会于自己的艺术符号体系之中,使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更为丰富。同时,电影、电视艺术的综合性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使得自己成为新型现代艺术。

(二) 情节的丰富性。应从艺术表现和艺术接受两方面来理解。综合艺术以人物和事件组成的故事情节来展开矛盾冲突和塑造人物形象、体现创作风格;同时,作为观赏艺术,综合艺术要为观众提供精彩生动的故事情节,以吸引观众注意力,满足观众审美需求。

(三) 表演的多样性。指综合艺术的戏剧、戏曲表演与影视表演,因各门艺术美学特性不同,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而它们共同的美学要求是:表演要达到演员与角色的统一,体验与体现的统一。
艺术分类并非绝对的、无条件的,相反,各门类艺术之间的界限具有非绝对性和有条件性,它们之间在审美感受、表现手段、相互汇通等方面既存在区别,又有联系,相互转化,共同发展。它们的审美特征也有很多共通之处。实现艺术通感的审美体验,必须紧紧把握各种艺术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并通过感觉之间的相通与挪借,使这些审美特征在各种艺术间的审美感受中相互沟通。

『叁』 影视画面造型的构成因素有哪些

1、远景画面

远景具有广阔的视野,常用来展示事件发生的时间、环境 、规模和气氛。比如表现开阔的自然风景、群众场面、战争场面等等。远景画面重在渲染气氛,抒发情感。在绘画艺术中讲究“远取其势,近取其神”,这一点和绘画是相通的。

2、全景画面

全景用来表现场景的全貌或人物的全身动作,在电视剧中用于表现人物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全景画面,主要表现人物全身,活动范围较大,体型、衣着打扮、身份交代的比较清楚,环境、道具看得明白,通常在拍内景时,作为摄像的总角度的景别。

3、中景画面

画框下边卡在膝盖左右部位或场景局部的画面成为中景画面。但一般不正好卡在膝盖部位,因为卡在关节部位是摄像构图中所忌讳的。比如脖子、腰关节、腿关节、脚关节等。中景和全景相比,包容景物的范围有所缩小,环境处于次要地位,重点在于表现人物的上身动作。

4、近景画面

拍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的局部成为近景。近景的屏幕形象是近距离观察人物的体现,所以近景能清楚地看清人物细微动作。也是人物之间进行感情交流的景别。近景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影视艺术中造型元素

影视艺术师门非常年轻的艺术门类,正如色彩与声音元素一样不断地被影视艺术所吸收。那么应试造型艺术的多元素是肯定的。

它涵盖的内容充满整个影视作品,包括构图、光影、制景、人物塑造雕刻、服装设计等等,学习此专业人士应有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想象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新颖美妙的影视剧作品。

『肆』 成就一个好电影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成就好电影的因素在于有钱,进而可以促使大家工作认真努力,创作出好电影。以下具体分为7个主要因素:

1.剧本

好的剧本前后要没有矛盾(conflict);对话(dialogue)能自然真实地展现人物角色和故事;能引领我们的剧情(plot),剧情可以复杂又无法预测,也可以简单精妙;最后是有一个潜在的主题(subtext),这可以是深刻的寓言,也可以是简单的中心思想。

6.视觉(visuals)

摄像机(camerawork)的控制:移动(movement),构图(composition)(就是摄像机位置的选择),和镜头(lens);场景位置(location),灯光(lighting),道具(props),服装(custom)。

7.故事(story)

故事好比大树的主干,以上6点都是它的树枝。不同的电影制作人对这6点会有不同的侧重,这样才能拍出特点不同、多种多样的电影。结论:不要纠结于电影的好坏,找到符合自己口味的就对了。

『伍』 电影艺术的审美要素是什么

内涵
人物
画面
音乐
情节

『陆』 你们觉得电影的质感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按概率来说,排名第一的就是钱,没办法,电影就是金钱的艺术。一部电影的下限由投资金额决定,上限由导演的才华决定。没钱的情况,导演的天赋极其极其极其重要。一部电影里面,每一个岗位上的人选,只要钱够就能找到最好的人,这些优秀的人,就是保证电影非内容质量方面的基本保证。在一个优秀班底加持下,一名导演只需要正常发挥,就能导出基本合格的电影。

一部电影里面有多个部门,每个人的能力和能拿到的薪资成正比,电影是个完全人为因素主导的行业,摄影、灯光、美术、服装、化妆、道具等部门完全都是靠个人才能决定质量,每个部门的人随着能力与名气的提高,薪资也越高。行业里每一个有能力有名气的幕后人员,从来不看剧本,只看薪酬和人际关系。即使才华能力如张艺谋,也会尽量寻找行内最好班底协助自己。

条件在复杂一点,一个建筑物内一个人物,那么自然光线、服装、道具、美术、化妆、演员几个部门都是镜头完美的要素。其他部门水平都很高,但是摄影师技术不好,整体镜头全都垮掉。如果服装不好,表达不到位,道具不好,环境会穿帮,这就是导演的难处,他只有两个小时完成这场戏,他该怎么办,很多因素导演无论要求多高,他就是做不到,他就是无能为力。

把一群人聚到一起,极短时间内完成一部作品,然后领钱各奔东西。每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除了导演把作品当命,其他人都是工作,导演要做的事情太多,个人能力与才华有时候需要达到某种平衡,导演才华极高,但是能力欠缺,整个剧组就是制作人员专业性来维系。每个人对待目标理解不同,又会带来更多沟通上的摩擦。影片的质量有太多方面,最后归到一起,还是回到开头。

『柒』 一部好看的电影,需要具备哪些因素

好导演、 好演员和好的剧本,不只是为了挣钱得有情怀,这样的电影十有八九是一部好电影

『捌』 一部电影,如何判断它好不好看是根据什么因素判断的

每年都有很多电影的上映,而每一年每一部影片的评价仿佛都有那么的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看一部电影的话,首先都会上豆瓣评分上去看一看它的评分。而这个软件上的评分也是比较权威的,所以去跟随他呢,也会很少的去踩到雷,但是如果在国外的呢,就是有一个烂番茄,他也是一个有关于评分的软件,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讲一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和是否精彩究竟从哪个方面来判断呢?

每个人所看待事物的观点不同。

我们都说1000个读者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对于一个影片也是如此,为什么说有一些影片非常好看,就是因为它能够打动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 为什么有些片子称之为烂片因为他所表达的东西是我们大家不能所理解的又或者是过于肤浅的。

所以一部影片的好坏,也不能完全去按照他的评分而去判断,有很多影片也是被低估了或许隔十年二十年我们又会用一种不同的心态去看待它。

『玖』 世界电影美学的形成期、成熟期、发展期是怎样的

这里有关于世界电影美学形成期的论文: http://e.beida-online.com/dxtjsp/data/data1.jsp?id=dxymovie11

这是成熟期的: http://cache..com/c?word=%CA%C0%BD%E7%3B%B5%E7%D3%B0%3B%C3%C0%D1%A7%2C%B3%C9%CA%EC%3B%C6%DA&url=http%3A//www%2Eckzl%2Enet/obicn/paper/show%2Easp%3Fid%3D152630&p=&user=

发展期:
三、电影美学的发展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直到今天,电影美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这一历史时期内总的说来,电影在技术上已达到完善的地步,进入了在艺术上精益求精的阶段。在此期间电影艺术取得了作为科学刘·象的地位。在美国与欧洲等主要电影国家,电影进入了大学课堂,逐步设立了专门的系科与学院。电影学纳入了学术研究的范围,逐步设立了硕土与博士学位。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技术与文化的发展,
在实践中电影具有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政治、经济的总趋势影响下,电影创作出现了新动向,就中如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潮流与法国的新浪潮电影等等。电影艺术从理论上也逐渐形成不同的美学学派,在这一时期内法国巴赞与德国克拉考尔的“影象本体论”与“照相本性论” (俗称“长镜头”理论)是突出的代表。
在电影史上久已存在的写实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两种创作倾向,在此时期与蒙太奇理论的发展和长镜头理论的形成相表里形成了电影美学的两大流派

夏衍在《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中说, “电影的特点一是群众性,二是综合性。”电影的综合性也是尽人皆知的,然而对这“综合”二字的理解却各不相同。一、对电影艺术综合性的一般理解
1、电影是声光化电的综合
电影企业部门从制片的角度说电影是声,……综合的生产过程。
电影不只是导演、演员的劳动成果。从制片过程看,需要各种技术部门的通体配合。声,主要指音响与录音工作;光,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来的,摄影即光的艺术。电影用光,布光的设计、操纵、变化等对影片画面的构图、影调、节奏……影响极大;化,镜头的组接以及许多特技需要运用化学方法通过洗印完成,电,电影,电影,从生产到消费一刻也离不开电。电影塑造形象主要就是靠电光在感光胶片上作画,所以电之于电影,不单是物质设备因素也是艺术创作的因素。
2、电影是编导表摄录美的综合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尽管不同的片种,例如,动画片、武打片、风光片、戏曲片、故事片……等的生产过程有些差异,但总体看来,影片的生产是需要编剧、导演、演员、摄影、录音、舞台美术,电影音乐……各种不同专业的艺术工作者共同参加的综合的创作过程。

3、电影是各类艺术的综合
从传统的艺术分类的角度看,认为电影艺术包含有各类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刚、音乐、美术、建筑、雕塑、舞蹈)以及摄影艺术的成分,因而是各类艺术的综合。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还着重说明在电影中各类艺术又都“失去了各自的独立性”而成为“电影的”有机组成部分。
上列这些说法都从一定的侧面反映了电影的某种特征,因此都有合理性。若从美学的角度,把电影艺术当做—种意识形态来考查,其综合性应从电影艺术所塑造的形象去把握。苏联电影理论家涅米施说; “为了确定电影艺术的特征,首先必须说明电影形象的特征,亦即阐明电影形象的材料、手段和规律。”
电影塑造的是银幕形象。银幕形象是以摄影为基础,通过放映技术展现给观众的一种在时间进程中存在的视听形象。我以为时空结合的四度空间性就是银幕形象“综合”的特点。
二、电影艺术综合性的实质一一时空综合的四度空间形象 1、摄影,是用光作画在平面感光材料上塑造立体的形
克拉考尔说, “电影按其本质来说是照相的一次外延。”①从前章讲到的电影的发明过程即可看出电影是以摄影为基础的。观众看“电影”,看的是什么?就是用电影摄影机连续拍照下来的活动摄影的映象。
摄影是用光在感光材料上作画,是在二度平面上塑造三度空间的形象。这里所谓“度” (或称“维”、 “维度”、“次”、 “次元”)是几何学与物理学上的概念,即指衡量物体的长度、大小、形状、位置、体积……的物理量。用一个物理量衡量为一‘“度”,需要两个物理量衡量为“二度”,如此等等。一度衡量的是线性;二度衡量的是平面;三度衡量的·是立体。摄影所使用的感光材料是平面的,但摄影通过光线的明暗与线条的角度、位置等等可以使平面构图在视觉中产生纵深感,构成立体的形象——一种静态的空间形象。这种形象在作图上可用X、Y、Z三个轴座标计量它的长、宽、高,这就是三度空间的形象表示法。对摄影形象的量度分析可用2二3来概括。 :
而电影银幕上出现的人物和景物是运动着的,是一种动态的空间形象。如要分析电影形象只有长宽高三个座标(即①克拉考尔: 《电影的本性》第3页。
三度空间的向量)就不足以表示,还需要一个衡量时间的向量“t”来表示。也就是说由于运动摄影,电影比摄影增添了一个维度;时间。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有些照片来说,它的影象也富有动势,但尽管如此,这张照片的画面形象仍然是静止的,它只是捕捉了物体运动的一个瞬间,并使这一充满动势的瞬间形象陌照相机按下快门的那一刹那凝固起来。 2、 “电影是照相的一次外延” (S+1:4)
电影借助电影摄影机的运动所获得的是一系列连续的动画。影片胶片是以24格/秒的速度运动着的。画格是电影胶片的单位,在电影的拍摄与放映过程中,每一个画格既是一个单幅的摄影,又是一个运动的单位,它有时值(1/24秒),这就是电影与摄影的区别。可见,影片从它最基本的构成单位——胶片画格起,就已经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体了。换句话说,时空综合的特性已然渗透在电影的构成元素一画格中了。即画格二摄影+t([:1/24秒)
电影画格所显示的影象是在摄影画面所显示的三度空间之外又加上了第四个量度一时间,成为时空综合的四度空间形象了。这种特性可以用公式3+1二4来概括。
时间与空间综合的四度空间性是电影艺术的根本特性,它制约着电影艺术各方面的特征,并由此派生出各种电影艺术技巧与表现手法。这将在以后的章节中进一步讨论到。
归纳起来,对电影艺术综合性应如何理解呢?从哲学的角度看,辩证唯物论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的存在形式便是运动。所谓“空间”是物质外部运动的相对位置与物
质内部结构形式,具有三维性,所谓“时间”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具有一维性。我以为对于电影艺术的综合性特点不应局限在传统的艺术分类的层次上去理解,即认为“电影是各类艺术的综合”,而应从上位概念,从现实世界的物质本性——时空综合——的层次上去把握,即把电影看成是综合地再现社会生活的时间与空间形象的艺术。
这样的理解与传统艺术和电影艺术处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上的阶段性划分正相统一。也就是说,作为现代艺术,电影虽然借鉴于传统艺术的观念、经验与手段,但它不是传统艺术的线性的承传,它有着与传统艺术不可等量齐观的性质。从艺术发生学的角度看来,电影艺术与传统艺术不属于同一历史与哲学层次。
总的说来,艺术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具体地说,是哪一个历史的·代,属哪些方面,具何特征的“社会生活”,在哪一个历史时代,处在何地理环境,有何文化传统与个性特质的哪一类人的“头脑”中……等这些因素都是不同的;同时,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又并非都是从一个角度,以一种方式,处于一个认识层次上的“反映”。……由此可见,诞生于二十世纪初始年代的新兴的意识形态一电影艺术,仰赖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手段,渊源于各类古老艺术的丰富经验,成了一门能够逼真地再现现实生活时空特征的综合艺术。银幕形象的四度空间性开拓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最广阔的领域,同时也蕴蓄了电影艺术自身发展的巨大的潜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电影成为现代 艺术的基础。

第三节 逼真的艺术电影艺术绐予观众的逼真感受是任何艺术也比不了的。

一、优于其它艺术的逼真效果与文学比较电影是直观的
文学艺术的造型手段是语言文字,属于第二信号系统。文学作品通过语言文字的叙述与描写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需要借助读者的想象才能被感知,具有间接性。电影依靠画面与声音塑造的银幕形象,是可见可闻的直观形象。 2、与音乐、绘画相比电影是视听兼备的
音乐运用音响和旋律塑造形象,是可以直接由听觉感受的形象;绘画运用色彩与线条塑造形象,是可以直接由视觉感受的形象(雕塑、建筑等造型艺术与绘画类似)。但是,电影的形象是既可听又可见的。 5、与戏剧,舞蹈比较电影冲破了舞台的假定性在直观的艺术中,戏剧、舞蹈也都是视听兼备的综合艺’ 做为舞台表演艺术,戏剧在欣赏效果上存在着一种假定性,这主要表现在:
①第四堵墙的存在。舞台空间是由三面墙围成的,第四面墙的位置是台口,不设景片。戏剧表演时,演员要有打破第四堵墙的观念,面对观众来做戏;观众欣赏时也有一个第四堵墙的意念,要假设是透过第四堵墙来窥探角色的生活与情感。
②舞台布景、造型比例与透视关系的假定性
由于舞台空间的局限与表演的需要,舞台布景及其透视关系,布景与道具的造型比例并非都是科学的。不能以建筑与制图的标准来要求,存在着明显的假定性。但观众由于欣赏习惯,也能理解与接受。
⑧演员的化妆、表情,动作与舞台调度的夸张。
话剧由于舞台灯光的影响与剧场条件的需要在表演、化妆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夸张。而电影则要求象生活一样真实。一切空间场景、人物扮相耍有摄影的逼真性,表演风格也不容许象戏剧那样大幅度的夸张。
除表演风格与欣赏效果的这些差异之外,在艺术反映生活的可能性方面,舞台艺术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它们反映生活的范围与可能性是有局限的。而电影镜头有极大的自由,它冲破了舞台的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大白宏观世界天体运行,小到微观世界原子结构、遗传信息传递;既可反映物质世界的运动现象,也可以展现人的回忆、幻想、梦境……等心理活动。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生活情景都可以通过视听兼备的银幕形象逼真地呈现于观众面前,内容广泛,变化裕如。银幕形象的逼真性特点使它给予观众的感受接近于社会生活现实。在《电影哲学概说》中,作者魏茨曼说; “电影
的视听表现手段,使银幕形象近似手对现实本身的感受。”

二、获得逼真效果的手段一一运动摄影
运动给电影以生命,使电影成为独立的艺术。电影艺术的逼真性是发挥了运动摄影的艺术魅力的结果。
许多艺术大师都力图表现运动,表现事物的动态美。在各种造型艺术里,举凡那些克服了静态艺术的局限而表现出动态美的作品都是艺术的上乘。例如:罗丹的雕塑《掷铁饼者》和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电影借助运动摄影实现了艺术家表现连续活动着的事物动态美的理想。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对电影的这一特性有敏锐的观察和高明的判断。他认为,电影“这是场面的急速的转换,情绪的倾泻与情节的奔流,这要比大段冗长的描写好得多,可以说这更接近于生活,……电影揭开了运动的秘密,这是很伟大的。”②
运动摄影可以包含两种构成方式:
(土)电影摄影机拍摄运动着的物体或电影摄影机处在运动状态下进行拍摄;
(2)将摄影机拍得的镜头画面组接起来,形成电影画面时间与空间的连续运动;
前者是指被拍对象自身的运动以及电影镜头的推、拉、摇,移(刊·、降)俯、仰……等不同的拍摄方式;后者是指 镜头的剪辑。通过这两种运动方式,使电影具有了“象生活本身一样”的逼真效果。’、运动摄影的类型及各类镜头的审美意义电影摄影机的工作状态,从机位的区别看分为定位拍摄和运动拍摄。
运动摄影一般分为推,拉、摇、移(含升降)等不同的运动方式和高位俯拍与低位仰拍等几种类型。通过这些方式,电影把照相术的定点拍摄的单幅照变成了观察距离、观察范围、观察角度都在不断变化着的连续画面。
(1)推拍 又叫“推近”。拍摄时被拍对象不动,摄影机从开拍起逐渐向被拍对象推近,在缩短距离的过程中拍摄的方式。在推近过程中相应地视野缩小,而被拍部位的影象扩大。
推拍的作用是束拢观众的注意力,通过镜头的运动强制观众注意被拍对象,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到导演要强调的东西。
(2)拉拍 又叫“拉远”。与推拍的运动方式相同而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法。拍摄时被拍对象不动,从开拍起摄影机后拉与被拍对象的距离越来越远。在拉远的过程中视野随之不断扩大,而被拍部位的影象逐渐缩小。
拉拍的作用是扩大视野,补充交待必要的人物与环境,给人以舒展的感受。有时可用来增强画面气氛。
(3)摇摄 也叫“摇”。是在摇动中改变摄影机拍摄角度的方式。与推拉相同之点是拍摄对象都不动;与推拉不同之处是摄影机机位也不动,只是摄影机的镜头在开拍后摇
动以改变拍摄角度。摇摄镜头的角度变化有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不同。
A,水平摇 摄影机拍摄时镜头沿水平方向摇动,以逐
渐改变拍摄角度。可以由左向右,也可以由右向

『拾』 电影容纳了什么艺术

由于电影的样式和片种繁多,有注重完整故事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故事片,有报道某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或历史事件活动的记录片,也有运用各种美术手段和材料制作的美术片,还有记录舞台艺术表演的戏曲片等等。在这些种类中又包含若干片种。如故事片中有喜剧片、西部片、爱情片、科幻片等;美术片中有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记录片中有传记记录片、文献记录片、新闻记录片等。它包括文学、戏剧、绘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成分,所以被称为综合艺术。

所谓综合艺术,指综合几种艺术成分而构成的艺术样式。其特征是:

集体创作。包括编剧、导演、演员、美术、摄影、录音多个创作部门艺术创造的有机配合;

利用现有的一切艺术表现手法。电影有含文学成分的描写和结构,有含戏剧成分的对话、内心独白、形体动作、面部表情,有含音乐成分的歌曲和与画面融合的视觉形象;

广泛的群众性文化。电影的构成是用活动着的画面和各种音响表达、表现世界各国的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水平,且通俗易懂、明白晓畅。

但是,电影的综合性并不是指各种艺术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将各种艺术形式包含的艺术成分融汇贯通变成新的东西加以表现。它除具有一般文学艺术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这在于电影艺术的表现工具与别的艺术表现工具不同。电影是用摄影机来反映的。摄影机具有真实记录反映对象及其运动的时空转换这一特点,由此形成特殊的电影表现手法和电影叙述语言,将各种艺术成分有机统一组合成新的艺术表现形象。

正因为如此,作为艺术的电影,虽然是诞生于众多古老传统艺术如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之后的最新最年轻的艺术,但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自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正式公映自己制作的世界最早的影片获得成功至今仅百年的历史。而古老传统的艺术,其中有的已经历了上千或数千年的沧桑,它们问世的时日,就连专门研究艺术史的专家学者们也无从稽考。电影和古老传统的艺术相比,它只能算个小弟弟。但是它后来居上,后生可畏,最年轻的艺术——电影,以其无可比拟的艺术魁力,闯进了世界艺术之林,一跃而成为最富群众性最具影响力的与世纪同龄的艺术巨人。其所以能如此,恰恰是由于它年轻,有它自己的优势。因为电影不仅是诞生于古老传统的艺术之后,而且它是吸取和消化了这些艺术的所长而又扬弃了它们的所短,有机综合了多种艺术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因此,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综合,是电影艺术最突出的美学特性,综合性是电影美的本质所在。

早期的电影研究家们从电影像谁这一命题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基本持性和电影美的奥秘。他们所持的观点和所得的结论各不相同,大相径庭。有人认为电影像文学,有人认为电影像戏剧,也有的认为电影像绘画,还有的说像音乐等等。不一而足。于是便有“可见的文学”、“电影诗”、“视觉交响乐”、“沉默的旋律”诸如此类的说法,试图从电影美学的层次上对电影美的本质作出界说。这些见解虽知其相对的合理性依据,但在今天看来,其各执一端的片面性,则是显而易见的。电影既像谁也不像谁,电影就是电影,因为电影是吸取、包容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多种艺术的因素、集它们于一身的综合艺术。

电影中包容了文学的因素,因为它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文学的各种体裁中广泛吸取营养,如从诗中汲取抒情性,从散文中汲取纪实性,从小说中汲取叙事性。在叙事手法上又借鉴了文学中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外部描绘和内心剖析以及多种形式的结构原则等。总之,无论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叙事的方式,电影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而具有文学的因素。电影中存在的戏剧因素,表现在演员表演、场面调度、矛盾冲突和悬念等一系列艺术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电影中的音乐因素,表现在通过旋律配合画面,以营造环境氛围、渲染情感和节奏变化。至于电影中的绘画、雕塑、摄影等因素,不仅表现在造型性和视觉再现性上,对构图、色彩和光影的处理上,借鉴了这些艺术的经验,而且电影中的许多专用术语如画面、色调、影调、镜头、焦距等等,也都是从这些艺术中借用过来的。

电影从文学中吸取了一整套反映客观世界和现实关系的方法,从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的安排、细节的描写到叙事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借鉴了文学的经验、方法和技巧,因而具有文学的因素。但文学进入电影’,由于受电影的制约,经过消化、融合,已发生了质的变化,而非电影加文学。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和作为语言的艺术的文学有质的区别。因为尽管电影广泛借鉴文学塑造艺术形象的经验、方法和技巧,但文学是通过语言文学这一唯一的媒介塑造文学形象,而电影则是通过画面和音响以及电影所独具的特殊表现手段——蒙太奇来塑造银幕形象。作家用语言来写故事、写人、写人的灵魂。文学形象是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给读者以联想,银幕形象则是通过可见的画面和可闻的声音具体地直接地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可见电影中的文学因素决不是电影加文学。

电影从绘画中吸取营养,包括构图、光影、色彩、线条的运用和处理,具有绘画的因素,但绘画进入电影并非电影加绘画,电影中的绘画因素受电影制约,与绘画艺术有质的区别。绘画再现生活的手段是线条和色彩,电影的手段是画面,并且有声音与之相配合。绘画中的造型形象只能是化动为静,静中见动,不能表现对象的连续运动,银幕中的造型形象则始终是不断变化着的连续运动的造型形象。

电影从戏剧吸取营养包容了戏剧艺术的因素,但戏剧进入电影,因受电影的制约被消化融汇也产生了质的变化,并非电影加戏剧。电影的时空观念和处理同戏剧的时空观念和处理有着质的区别。舞台空间是固定的,银幕空间是不断变化的。舞台时间是现实的物理时间,银幕时间则可以自由延长、压缩、停滞的非物理时间。因此戏剧的时空表现受到限制,而银幕的时空表现则有很大自由。不仅如此,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也存在着质的区别。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共时共地,同时完成,这是戏剧表演的特点;而电影表演则是另外一种情形:表演者在场表演,欣赏者缺席;欣赏者在场欣赏,表演者缺席,表演者的表演和欣赏者的欣赏不可能共时共地,也不是同时完成。因此,这就决定了戏剧表演和电影表演各有自身的特殊规律而非一致。

其他各门艺术进入电影,同样要产生质的变化,凡此种种,说明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并不是各门艺术简单地相加拼凑在一起,而是经过了化合的有机的综合整体。电影吸取了多种艺术门类而形成综合性的审美特性,就其实质来说,乃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有机综合。正因为如此,作为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相结合的新型艺术——电影,它克服了传统的纯时间艺术难以充分表现空间和传统的纯空间艺术难以表现时间的局限与不足,既可以充分表现时间又可以充分表现空间,因而具有巨大的表现潜力和艺术可能性。由此也不难看出,包容了多种艺术门类的电影的综合性实质,还在于它是视觉艺术和听觉艺术的综合,它克服了纯视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听觉形象的审美需求和纯听觉艺术难以满足人们对视觉形象的审美需求的局限,而具有可以融合视听两者之长的优势,成为一门最富群众性的艺术形式。

与电影美的四大因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泰国电影影评 浏览:169
竿虫大电影 浏览:700
广安电影院哪个比较好 浏览:312
韩国电影破案 浏览:565
清风福利电影大全 浏览:310
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林心如 浏览:137
爱情初学者电影剧情 浏览:362
假面骑士哪些好看电影2015 浏览:643
以爱字开头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892
信仰是什么电影的插曲 浏览:552
韩国电影傀儡 浏览:490
适合小宝宝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717
韩国电影蝴蝶情人 浏览:557
廖凡电影城 浏览:40
2018最近什么电影好看喜剧 浏览:648
国产电影韩国 浏览:422
带火字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90
苹果手机怎样看3d电影 浏览:904
2021最近才出的动画电影 浏览:27
电影破碎的心2016 浏览: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