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早期中国引进的日本动画
龙子太郎
龙子太郎
中文:龙子太郎
地区:日本
语言:普通话
译制:上海电影译制厂
年份:1979年
出品:日本东映映画社
监督:浦山桐郎
制作:今田智寭
原作:松谷みょ子
脚本:浦山桐郎
作画监督:小田部羊一
配音演员
龙子太郎——丁建华
阿龙——刘广宁
阿雅——金琳
红鬼——于鼎
黑鬼——毕克
天狗——邱岳峰
奶奶——赵慎之
鸡叫财主——程晓桦
山中妖婆——李梓
水蛇——施融
村民——富润生、尚华、严崇德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很早很早以前,那时候的日本没有电灯和电视机,也没有枪和大炮。在那山连着山的地方,土地贫瘠,连水稻都没见过,人们只靠吃糁子、小米和豆子过日子。龙子太郎和奶奶就生活在那里。
龙子太郎能吃爱睡,力大无穷,村里的孩子都叫他“龙的儿子,妖怪的儿子”。他和小动物比赛相扑,谁也比不过他。天狗来了,起先赢了太郎,可是太郎不服输,终于把天狗摔倒了。天狗非常喜爱他的勇敢,送给他一碗“天狗的酒”,喝了它就会有“一百个人的力气”。但是这种力气只能为了帮助别人时才能用。小动物都入迷地听着小女孩阿雅优美的笛声,没入理睬红鬼的鼓声了。红鬼很生气,想抓住阿雅,不准她吹笛子。可是红鬼也被太郎摔倒了,他只好狼狈而逃。
晚上,太郎想起了死去的妈妈。奶奶告诉他,妈妈并没有死,在太郎出生前,妈妈忽然失踪了。后来就在妈妈失踪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水潭,妈妈变成了龙。龙把刚出世的太郎和一粒珠子一起送出了水面,那棵珠子就代替了妈妈的奶喂养了太郎。但是,那棵珠子原来是龙的眼睛,因此她瞎了,不得不搬到遥远的北国。并且她嘱咐奶奶等太郎长大后,一定要去找她,她等待着。太郎听了奶奶的叙述,立刻要去找妈妈,还没等他出发,野猪突然来告诉他阿雅被红鬼抓走了。他和野猪找到红鬼那里,可是阿雅又被黑鬼抢走了。太郎制服了红鬼,让他带领着一同去黑鬼那里救阿雅。他们同心协力把黑鬼推下了山涧,黑鬼变成了一块岩石,为人民除了一害。红鬼由于帮黑鬼干过欺压百姓的坏事,怕人民报复,龙子太郎就把他抛到天上做雷公的部下去了。
太郎独自向北方走去,寻找变成了龙的妈妈。他遇到了一个叫鸡叫财主的老太婆,鸡叫财主为了让太郎给她干活,骗他说,龙只有在收割的时候才出现。太郎为鸡叫财主干活直到种出了稻谷,龙还是没有出现,却出现了一条白蛇。白蛇告诉他,再往北走,翻过九座山,有个山中妖婆知道龙的事情。太郎气愤极了,他背走了他种的全部稻谷、分给了沿途的穷苦农民。
太郎找到了山中妖婆,差点又被妖婆吃掉,刚逃出来,又被白衣女妖包围着,险些冻死。阿雅在宝镜里看到了埋在冰雪里的太郎,就骑着“百里马”来救起了太郎。他俩骑着马向北方进发了。
太郎终于找到了住着龙的湖,龙出现了。她告诉太郎,她因为怀着太郎,多吃了两条鱼,触犯了山里的规矩——有东西应该大家分着吃,谁如果只顾自己,就要受到惩罚,因此她变成了龙。太郎听了非常难过,他认为这都是因为村里吃的东面太少,才会订下这样的规矩。他决心把那个堵住岩湖水的石打开,使湖水流下山去,灌溉广阔的田地。妈妈表示一定帮助他完成这个志愿。妈妈因为眼睛瞎了,让太郎坐在龙头上为她指路。龙掀起了巨浪,冲击着山岩,岩石终于被撞开了,但龙也筋疲力竭地死去了。太郎伤心地哭着,突然,龙的鳞一片片脱落了,妈妈又恢复了人形。她站了起来,她看到了太郎,喊着太郎的名字,太郎高喊着妈妈,扑到了妈妈的怀里。
湖水流下了山,滋润着大地,稻谷也长起来了,从此,这里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编辑本段]简评
本片是我国正式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彩色宽银幕动画片,在宫崎俊的作品还不为国人广泛知晓的那个年代,《龙子太郎》的出现给我们当年贫瘠的娱乐生活带来了一股不小的震撼。那个曾经懵懵懂懂的青涩少年,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他,究竟是在哪一年哪一天的晚上,从那台12英寸的三洋黑白电视机上,领略了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寻亲故事呢?模糊的记忆早已不再可靠,连同附着在它上面的悲悲戚戚差不多也快被尘封起来了。我清楚地知道,我们一直梦想寻找的,其实只是依稀淡淡的童年影子。而就在今天,小太郎那稚嫩、催人泪下的呼喊声,穿越时空重又回荡在我的耳畔。译制经典推出的上译配音版《龙子太郎》DVD,在我不经意的时候竟然悄悄来到了我的身边,封面上的龙子太郎好像没有了电影里的愁苦模样,他也许正沉浸在与母亲团圆候的喜气氛围中吧!
这是一个关乎亲情、友情和奋进主题的片子——小太郎在历经千辛万苦的磨难之后,终于扑倒在朝思暮想的母亲怀中。无论是太郎还是他的母亲,都是在用自身的行为救赎自己——太郎通过漫长的寻亲过程,摒弃了原先好吃懒做的脾性,学会了帮助乡亲,除暴安良,磨炼出了坚韧勇敢的性格;而他的母亲也在儿子的鼓励下竭尽一己之力将岩石撞开,引水灌田,这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勇气啊!上天感其诚,善行终有善报!从这点上来说,本片对孩子、成人都是极富教育意义的。小女孩阿雅作为龙子太郎的知己,对他完成寻母历险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她不仅给太郎以温馨的友情,还时刻激励着他的斗志,救他于危难之际,这点也是难能可贵的。影片中最感人肺腑的场面,是最后太郎母亲化成人形和儿子团聚。线条优美的人体裸露地匍匐在地上,无形中形成了一道巨大的视觉冲击力。在动画片中出现裸体这在当时还是第一次,我们在惊叹的同时由衷地感慨母性的伟大和亲情的可贵。另外,本片类似中国水墨画风格的画风,使我们在欣赏影片时倍感亲切。
上海电影译制厂的经典配音配出了浓郁的日本乡土风格,给制作精良的本片又添上一道浓墨重彩,著名译制导演苏秀老师遴选了一个经典的配音班底——丁建华配主角龙子太郎,她的声线虽然偏向大众化,但是非常善于抓住不同角色性格特点加以揣摩,融入自身对于人物的理解。这是她早年配小男孩时的优秀代表作,富于变化的嗓音,游刃有余的台词处理,使人几乎忘却了配音演员本来的性别。时而高亢,时而悲凉的嗓音与太郎的言谈举止,面部表情极为相配,可说是达到了合二为一的境界。他的知己阿雅由金琳配音,金琳在配音方面颇有天赋,早年为苏秀老师所赏识,得之真传后更显功力,后来担任了上海电视台的译制导演,主配和执导了多部优秀海外影视剧。她配的阿雅柔中带刚,令人在怜惜之余不由得产生敬佩之情。刘广宁配的太郎母亲台词虽然不多,但丝丝入扣的悲戚情绪使观众满含了同情和感慨。程晓桦配的鸡叫财主也极为出彩,刻画出了一个处心积虑,随时想算计别人的吝啬鬼的滑稽形象。而李梓老师配的山中妖婆则使人不寒而栗,她通常为性格鲜明的淑女型角色配音,偶尔也配一些尖酸刻薄的小人物。这次的山中妖婆却拓展了她的创作天地,妖婆貌似平和的外表下却掩藏着蛇蝎一样的心肠。于鼎配的红鬼属于丑角形的角色,还是一如既往的忠厚憨直。毕克配恶人不多见,却同样给人带来惊喜。
❷ 日本都有哪些电影在中国公映过的
80年代中日关系最好的那段时期引进过很多,曾经风靡一时
但近年几乎绝迹
只有今年有一部动画片《大雄的恐龙》在中国公映
80年代最有名的当属《追捕》,上映的时候曾引起全国轰动
还有一部《敦煌》,属于中日合拍片,投资方和主要演职人员都是日本的,只有外景和群众演员是中国的
其次还有《片山刑警》系列、《望乡》、《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寅次郎的故事》、《幸福的黄手帕 》等等
❸ 在七八十年代引进中国的日本电影有那些
在七八十年代引进中国的日本电影有:《砂之器》、《啊,野麦岭》、《血疑》、《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
1、《砂之器》
《砂之器》是野村芳太郎执导,丹波哲郎等主演的影片。根据日本作家松本清张的小说改编而成。
讲述了一名慷慨仁慈、受人爱戴的老警员在东京火车站被人谋杀,奉命调查的两名探员完全找不到任何的杀人动机,但在他们锲而不舍的追查下,却揭开了一段涉及一位声誉渐隆的年轻作曲家的神秘身世。
2、《啊,野麦岭》
《啊,野麦岭》( Oh! The Nomugi Pass),日剧名,是由导演山本萨夫( Satsuo Yamamoto)执导,东宝 Toho International Company Inc公司于1979年6月9日发行的日语影片。
3、《血疑》
《血疑》是日本东京广播公司1975年播出的日本电视连续剧,由瀬川昌治、国原俊明、降旗康男执导,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
《血疑》主要讲述大岛幸子患上血癌,需不断换血,可是她的父母和她的血液都不同,唯有她的男朋友相良光夫的血型与她相符,而幸子的特殊AB-RH血型又引出了她的身世之谜,并由此演绎出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
4、《幸福的黄手帕》
《幸福的黄手帕》是由山田洋次执导,高仓健、倍赏千惠子、武田铁矢等主演的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因被判刑而与妻子光枝离婚的勇作,在出狱前给光枝写信约定,如果还在等他就在门前挂一块黄手帕,随后在路上遇见的花田和小川的鼓励和陪同下回家的故事。该片于1977年10月1日在日本上映。
5、《远山的呼唤》
《远山的呼唤》是由日本松竹映画公司于1980年3月15日出品的一部剧情类影片,该片由山田洋次执导,倍赏千惠子、高仓健、吉冈秀隆等主演。
该片讲述了风见民子是个善良贤惠的女人,收留了杀人潜逃的田岛耕作,在他们之间发生的友情和爱情故事。
❹ 能不能提供80年代以后国内引进过的日本影片及详细资料
〈风雪黄昏〉〈绝唱〉山口百惠 三浦友和
〈远山的呼唤〉〈幸福的黄手帕〉高仓健 倍赏千惠子
〈啊!野麦岭〉大竹忍
动画片〈天鹅湖〉
〈阿西门的街〉 古谷一行
〈吟公主〉 中野良子
〈妈妈生日快乐〉 藤田弓子
〈男人的烦恼〉(寅次郎的故事)
〈第五乐章〉 田中裕子
〈啊!野麦岭〉续集
〈蒲田进行曲〉
以上是80年代早期引进的,日本电影是70年代末开始引进的,那一批电影风靡了许多人,高仓健的〈追捕〉,田中绢代的〈望乡〉,栗原小卷的〈生死恋〉,还有〈人证〉〈砂器〉等等,太多了写不完,就到这吧
❺ 第一部在中国上映的日本电影是什么
东京爱情故事
❻ 追捕是什么时候在中国上映我是在1976年在黑白电视机上看了日本电影《追捕》.有人不相信.胡说
1976年2月11日日本才首映,1978年引入中国播出,是改革开放以后引进的第一部日本电影,不晓得你哪里看的 ,而且那时候有电视机的家庭很少,那时候的电影也只有电影院看
❼ 中国引进的第一部日本动画是什么
《铁臂阿童木》(日语:鉄腕アトム,てつわんあとむ,英文原名:Tetsuwan Atom,英语:Astroboy)是一系列科幻动漫作品,也是日本漫画界一代宗师手冢治虫(1928—1989)的首部连载作品,于1952年至1968年于“光文社”的《少年》漫画杂志连载。故事讲述少年机器人阿童木在未来21世纪里为了人类的福祉而活跃。这是日本第一部电视连续动画,也是中国引进的第一部国外动画。另有根据原作品改编的电影和游戏。
❽ 辣妹垫底是中国第一部引进日本电影吗
当然不是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日建交的时候就引进了追捕、生死恋、望乡、人证、砂器、啊野麦岭等日本电影,曾经轰动一时,近几年也引进过柯南剧场版、哆啦A梦伴我同行等等,就是今年到现在就引进了火影忍者博人转、七龙珠等等,不过垫底辣妹的票房到差不多是引进日本片中比较高的一部。
❾ 70-80年代中日蜜月期引进的经典日本电影电视剧有哪些
在上世纪70-80年代中日建交后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中国很多的基础建设项目都受到了日本资助和技术帮助,中国从日本引进了一些经典的电视剧,电影,给当时的只有八大样版戏可看的人们,带了非常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当时的山口百惠,三浦友和,高仓建等,也是你我爸妈当时心中的偶像。
1.人证
讲述了在长野县冈谷的工厂里工作的少女的凄惨遭遇,把少男少女翻山越岭外出打工养家糊口的故事表现得淋漓尽致,本影片的所有演员的表演水平都比较高,群戏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