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战日本一共有几部航母被击沉了几部
日本信侬号 1944年11月28日于横须贺至濑户内海途中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大凤号 1944年6月19日菲律宾群岛附近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翔鹤号 1944年6月19日于菲律宾海被美国潜艇击沉 日本飞鹰号 1944年6月10日菲律宾海被航空鱼雷和潜艇联合击沉 日本加贺号 1942年6月5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赤城号 1942年6月5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飞龙号 1942年6月5~6日于中途岛被美国舰载机炸沉 日本龙骧号(轻型航母) 1942年8月24日于所罗门群岛战斗中被美机击沉 日本天城号 1945年7月28日在吴港地区被美机先于24日击伤后击沉 日本凤翔号(轻型航母)1942年5月7日于珊瑚海战中被列克星顿和约克城的舰载机击沉 日本苍龙号(轻型航母) 1942年6月4日中途岛海战中沉没 日本瑞鹤号 1944年10月25日于莱特湾战斗中被击沉
⑵ 2战中日本“大凤”号航母有装甲甲板 ,但机库的侧壁有装甲吗
大凤号航空母舰是日本帝国海军第一艘采用装甲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飞行甲板上铺设厚75毫米装甲,其下还有20毫米特种钢板,可抵抗500千克炸弹的轰炸。在此前的日本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缺少装甲防护,俯冲轰炸机攻击时仅1颗炸弹就可以使航空母舰失去战斗力。考虑舰的稳性装甲没有覆盖全部飞行甲板,装甲覆盖范围在前后升降机之间长度150米。为加强结构强度飞行甲板中部不再设飞机升降机。船舷侧防护装甲由上部(185毫米)向下逐渐变薄(70毫米),水线以下防护装甲采用倾斜布置。
⑶ 大凤号航空母舰的概述
20世纪30年代,限制海军军备的华盛顿海军条约有效期截至到1936年12月失效,进入了所谓无条约制约的时期,世界各海军强国开始了军备竞赛。日本海军以美国海军为对手实施造舰计划。1939年,实施第四次舰艇补充计划(丸四计划),计划中包括了建造一艘航空母舰。日本海军按计划建造一艘新的舰队航空母舰“大凤”号,与其它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不同的是,“大凤”号准备在舰队中承当支援其他航母作战,并不以搭载舰载机数为最优先指标,而是将船舰的防护性摆在首位,重点要求提高防御力。
⑷ 揭秘:二战中日本有多少航母被盟军击沉
珍珠港事件之前的 联合舰队 航母编制:
一航战:赤城号 加贺号 【正规空母,可搭载60-80架舰载机,后备机10-20架】
二航战:飞龙号 苍龙号 【正规空母,可搭载60-80架舰载机,后备机10-20架】
三航战:瑞凤号 千代田号 千岁号【轻型空母,可搭载20-40架舰载机,后备机10-20架】
四航战:龙骧号 凤翔号 祥凤号【轻型空母,可搭载20-40架舰载机,后备机10-20架】
五航战: 翔鹤号 瑞鹤号【正规空母,可搭载60-80架舰载机,后备机10-20架】
1943年 联合舰队 航母编制:
新一航战: 大凤号 翔鹤号 瑞鹤号
二航战: 隼鹰号 龙骧号
三航战:解散
四航战:解散
五航战:解散
1944年 联合舰队 航母编制:
一航战:大凤号 翔鹤号 瑞鹤号
二航战:飞鹰号 龙凤号
三航战:瑞凤号 千代田号 千岁号
四航战:伊势号 日向号【她们已经被改成了 航空战列舰】
1945年 联合舰队 航母编制:
一航战:云龙号 天城号
二航战:解散
三航战:解散
四航战:解散
珍珠港事件--战争结束 被击沉航母:
正规空母:赤城号 加贺号 飞龙号 苍龙号 翔鹤号 瑞鹤号
装甲空母:大凤号 信浓号
轻型空母:大鹰号 云鹰号 冲鹰号 飞鹰号 隼鹰号 瑞凤号 龙凤号 龙骧号 祥凤号 凤翔号 千代田号 千岁号 葛城号 云龙号 天城号
航空战列舰:伊势号 日向号
加上两艘航空战列舰一共 25艘
⑸ 大和武藏与俾斯麦、提尔埤斯号四艘战列舰和赤城、加贺、苍龙、飞龙、瑞鹤、翔鹤、大凤号航空母舰、四艘...
不能,日本加上德国的全部海军都没英国总吨位大,关于英国可以紧急出动的战斗编队可以参考一战日德兰海战,日德虽然有少数出色的战舰,但仍然掩盖不了二流海军的实质。如海上决战,日德会再给其带来巨大损失后全灭。
⑹ 二战日本航母大凤号是在哪个工厂完工的
大凤号航空母舰1941年7月10日在神戸川崎造船所开工,1943年4月7日下水,于1944年3月7日完工。
⑺ 大凤号航空母舰的服役及作战情况
大凤号航空母舰1941年7月10日在神戸川崎造船所开工,1943年4月7日下水,于1944年3月7日完工。竣工后被编入第三舰队第一航空战队,4月驶抵新加坡准备战备训练。1944年6月编入第三舰队第一机动舰队,担任旗舰,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日本舰队利用日占岛屿的有利事态,出动舰载机对美国舰队实施穿梭轰炸,由于日本飞行在太平洋战争前期损失过半,现役的大部分飞行员缺乏训练,舰载机性能不佳,日本舰载机大部分被击落。6月19日8时,大凤号航空母舰在飞机起飞作业时候,美国潜艇“大青花鱼”(USS Albacore SS-218)在大凤号右舷前方距离5300米处占领阵位发射6条鱼雷,从大凤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一架舰载机曾俯冲入水试图拦截鱼雷。其中一条鱼雷命中右舷,击穿了前部油舱附近的舰体,前升降机损坏。大凤号中雷后6小时还能正常航行,因前部油舱输油管线中雷时产生破损,燃油在舰体内挥发,密封式舰体加上由于封闭了前方升降机,更造成空气流通系统无法运作,使油气难以外泄,在舰体内部弥漫。下午2时32分,因为油气浓度过高,引起前部发生爆炸,5分钟后,引爆前弹药库,舰体开始倾斜。下午4时30分,这艘服役才3个月的新型航空母舰就葬身海底。660人阵亡。沉没地点为东经138度12分,北纬12度5分。8月26日除籍。
⑻ 被日本海军抱以厚望的大凤号航母,是如何服役三个月就沉没的呢
如果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日本军队,相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他们那支曾经强盛到可以和美国海军进行交锋的日本海军。确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海军无疑要比日本陆军更为抢眼,尤其是日本海军的航母舰队,其中不乏优秀设计的航空母舰。但是在1944年的马里亚纳海战中,被日本海军抱以厚望的日本第一艘装甲航母,大凤号航空母舰顷刻间就沉没于海中。那么素以生存性著称的大凤号航空母舰,为何如此迅速的就战沉于海中呢?
此时,大凤号航空母舰的情况十分恶劣,大量的油气从破裂的管线挥发至机库,机库本身又是封闭式的,所以无法让油气流通至舰船外部,导致油气在机库和舰船前部蔓延开来。更致命的问题在于,发电机室的船员已经油气中毒,无法抢修升降机线路或是启动通风系统,导致了油气在舰船内部进一步堆积。但凡此时有一点火星出现,舰船都会出现可怕的爆炸事故。
⑼ 日本航母大凤号为什么不参加偷袭珍珠港
才开工几个月,怎么参加
⑽ 马里亚纳海空战中,日军哪些海空母舰发生了沉没
1944年6月19日上午8时10分,就在小泽的旗舰“大凤”号航母送走攻击队最后1架飞机时,却被正急于寻找“猎物”的美潜艇“大青花鱼”号发现了。美潜艇立即向“大凤”号发射了6条鱼雷,其中1条鱼雷准确无误地击中了“大凤”号的燃料舱。这艘标准排水量为3.3万吨、1个月以前才服役的新型大型装甲航空母舰,曾被日本海军自豪地称为“不沉的航空母舰”。按说,两三枚鱼雷的攻击对这样规模的大型航母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可不巧的是,“大凤”号中雷后产生的猛烈爆炸将舰上的升降梯毁坏,并堵塞了通风口,使得大量可燃气体在舱内聚集起来。大约在下午2时32分左右,由于电火花而引起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当时站在舰桥上的高级参谋大前敏一大佐看见“大凤”号的飞行甲板突然“像富士山那样鲜花盛开”!下午4时28分,在夜幕降临之际,“大凤”终于在塞班岛以西500海里处沉没了。在它沉没之前,2150名舰员中只逃出了不到500人。
就在“大凤”号航空母舰遭到美潜艇攻击后几小时,即11时20分,另一艘大型航空母舰“翔鹤”号又遭到美“飞鱼”号潜艇的攻击。“飞鱼”号巧妙地突破警戒,抢占有利攻击阵位,隐蔽地向“翔鹤”号发射了6条鱼雷,有3条鱼雷直接命中。这艘饱经战火考验、曾经参加过偷袭珍珠港和珊瑚海大战的“老兵”,于下午2时,先于“大凤”号沉入马里亚纳大海沟之中。该舰上的许多舰员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糊里糊涂地随同他们的战舰一起沉入海底,1263名舰员中只有在甲板上的少数人员获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