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推手》你是否读懂李安的内心
李安导演的《推手》是他的处女作,是一部剧本精彩、电影语言优秀的电影作品。影片讲述了一个大陆老人来到美国同已经在那里结婚生子的儿子一起生活的故事,故事中他与儿子的美国媳妇发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故事的尾声,老人和一位有着类似情况的陈太太走到了一起,是一个凄凉中有着一丝温暖和安慰的结局。
整个影片贯穿并构建于“冲突”。老人朱师傅与儿媳玛莎的冲突,老朱与儿子的冲突,老朱与社会的冲突(老朱在家附近走失过一次,老朱在与儿子一家的矛盾之后出走到中国餐馆打工被辞退事件)以及中国与美国的文化冲突,当然电影本身也是从一次次的冲突之中推向结局的。但是在我的解读中,冲突是影片的手段,最后的结局表达了这样一种思考:人是孤独的。这也许是我非常个人化的解读,但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在于他作用于不同的欣赏个体,产生的艺术意蕴也是不同的,正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老朱为主人公的故事主要是以两条叙事线索交错进行:一条是老朱与儿子家庭的矛盾冲突,一条是老朱与陈太太的感情发展。老朱与儿子家庭的矛盾冲突从影片的开始就以专业的电影语言表现出来,影片从此安排了几个升级的冲突事件,把故事推向了无法逆转、必须产生变化的高潮。影片的一开始,没有借助对白,没有借助音乐叙事,直接以画面语言表现了老朱与美国媳妇的冲突,李安此处视听语言运用之精彩,足见其功力扎实。通过这几幅画面我们可以看到,布景中墙上的中文字画和电脑屏幕上的英文,中国老人和美国女人,开始的对比蒙太奇是非常温和的。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置于景深镜头中,前景的人与后景的人自然产生了某种联系,那种强烈的冲突和无声的矛盾被画面充分地表现出来。
厨房“微波炉爆破事件”出现了一个冲突小高潮,此幅画面中,为了吸引观众的视线,前景的光线晦暗,照明集中于处于后景的两个人身处狭小的厨房之中,人物被框在狭窄的门里,逼仄的空间,喻示着两人之间矛盾的不可调和。中西方的饮食差异也参与进冲突的构建,而两个人共处于同一个屋檐下,却是身处于两个隔膜的世界。
这一组冲突蒙太奇把两人之间的“战争”升级,老朱“啪啪”的切葱声,玛莎“哗哗”的洗盘声,两人发出的声音像是一场枪战一样激烈,而两人朝向不同的脸剪辑在一起也强调了这种冲突。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通过动作外化出来,这场厨房的冲突戏既合情合理又十分精彩,叫人佩服。晚餐饭桌上的矛盾更加突出的表现出来,儿子夹在父亲和妻子之间左右为难。我一直佩服李安导演设计台词的功力,看似随意自然但又效果突出、用力恰到好处。画面里餐桌上三个人的矛盾冲突不断,背景声音是孙子杰米在看的动画片里传来卡通人物枪战打斗的声音,这种声画组合巧妙的传递出“餐桌战场”的寓意。这可以看作是影片的第一次冲突高潮。中国学校里,老朱和陈太太“不打不相识”,很普通的相识场景的设计,同时又让人觉得印象深刻、独一无二。在以后的段落,我们也可以看到,没有讲半个“情”字,但是老朱对陈太太的“情”观众都一目了然。玛莎在工作上受挫,老朱帮她瞧病,治疗失败的这场戏可算是第二次冲突的高潮。老朱帮玛莎看病,最后玛莎胃出血,慌乱的画面、不稳定的构图、晃动的机位运动、虚化的焦点都强化了这种冲突的高潮。
2. 《推手》你还记得这部剧呢
《推手》这个名字就是这个意思。推手这个传统的太极项目讲究的就是对抗双方力量的平衡。找到了平衡就可持久,失去了平衡就会被打败。推手既可视为一项养生运动,获得内心的平静,又可视为一种武术功夫,在必要时爆发出强大的力量。李安非常智慧地把这个隐喻注入作品中。一方面,身怀绝技的太极大师给这部有东方元素的电影制造了许多看点。尤其是对美国观众来说,神秘老头一人在中国城对抗十五名纽约警察的情节就有十足的卖点。而另一方面,精通推手的老父亲又象征着一种传统的思维模式。
中国人在面临种种文化冲突时,似乎总想用一种儒家的方式,一种类似太极推手的方式解决这种对抗。用以柔克刚的力量权衡内化掉外来的抗拒和冲突,在退退进进间摸索那个掌握平衡的点。但是,事实常常不是如此。就如同电影的结尾,在推手项目中总能找到平衡,百战百胜的老父亲终究在现实生活里找不到解决矛盾的平衡点。虽然洋媳妇和老父亲都有相互理解,但是并生的矛盾是不可抗拒的。最终,代表传统守旧的东方思想付出了妥协,老父亲离家出走,独自搬到了唐人街居住。在面对过去和将来的两难选择中,儿子选择了将来。这种选择既是让人心酸的,也是让人理解的;是让人反思的,但同时,也是让人反思无果的。
3. 李安导演的经典作品有哪些
1、《双子杀手》
李安第一部技术型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不仅在技术方面被人称赞,故事剧情也丝毫不落下风。
电影讲述了一个老牌特工金盆洗手的故事。可就在他准备迎接新生活的时候却遭到他自己年轻的克隆体追杀。老王牌VS新王牌,一个双雄格局。
该片获得诸多奖项,包括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汤普逊还获得最佳剧本改编奖),在柏林电影节上获得金熊奖及多项英国学院奖,李安还评选为全国影评协会和纽约电影评论家协会最佳导演。
4. 电影《推手》得写作背景以及情节介绍
《推手》(英文:Pushing Hands)是一部於1991年上映的台湾电影,是李安执导的第一部电影,由郎雄、王莱等主演。电影上映前,因剧本获得台湾行政院新闻局颁赠40万新台币奖金,配合中央电影公司的支持下,让李安首度获得执导的机会。台湾导演李安运用近代家庭变迁搭配细腻描述亲情互动,因而享誉国际的『父亲三部曲』之第一部曲。
剧情简介
朱老自小练就一身太极拳,是北京市太极拳的总教头,膝下育有一位定居美国的儿子朱晓生。某天,从小孝顺的儿子晓生为尽孝道,游说留在故乡的老父移民到美国,一起与儿子和洋儿媳同住。
但是,朱老由於语言不通及生活习惯不同,导致无法适应美国的生活,甚至於令他与洋媳妇玛莎渐生磨擦,彼此都认为无法与对方相处,完全要透过晓生间接表达,更由於玛莎内心的排斥,对朱老的一举一动均不能接受,致无法专心从事写作工作,最後导致胃出血而入院。
玛莎经过疗养出院後,依然无法接纳朱老,一天,朱老因为小家庭气氛太沉闷,往外头遛达,在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迷了路回不了家。晓生得知父亲走失的消息,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驾车四处寻找,却几度寻找不著,晓生回到家中後,对妻子玛莎发了一顿脾气,把家当摔了满地,终於摔醒了玛莎的心。
朱老後来被警方寻回,但为了顾及儿子与儿媳妇一家生活的圆满,离家自寻生活,独自一人跑到唐人街一家餐馆帮人洗碗盤打工维持生活,由於洗碗盤手生不俐落而备受老板奚落,第二天就要将他解雇,并且出言相辱,朱老受辱不愿离开,老板令其手下欲强行将朱老拖出,惟朱老练过太极拳,深谙推手功夫,只见他原步未动,马步一扎,身形微沉,利用听劲走化技巧,七、八个壮汉无法将他移动半步,老板大怒,找来华青帮小混混,在厨房与朱老大战,朱老以几个太极拳散手工夫便将小混混撂倒,後来美国警察出来收拾残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朱老带回警局看守所中。
朱老被警方带走,晓生驱车前去探望,玛莎内心甚为感慨,後来晓生将朱老保出,并买了一间较大的房子,也为朱老备了一间练功房,欲接朱老回家,但朱老不想破坏儿子一家温馨的生活,宁愿独自在外赁屋而居,并在华人活动中心教授太极拳,也不愿返回儿子身边。
5. 跪求推手(1991)由李安导演的免费百度云免费资源链接在线等
《推手》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XcDGRmqr9vP6zRxhcDPl8w
《推手》是由李安执导,郎雄、王莱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12月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讲述了朱老退休后被儿子接到美国生活,由于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与孩子们不同,而引发家庭矛盾的故事。
6. 李安导演的家庭三部曲是哪三部
李安的家庭三部曲分为:《推手》(1991)、《喜宴》(1993)和《饮食男女》(1994)。
(6)李安第一部电影推手扩展阅读:
这三部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父亲三部曲”,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部片子的父亲都是由演员郎雄(老戏骨)所饰。
之一《推手》:
郎雄饰演台北圆山大饭店的主厨,退休在家,虽然味蕾渐渐丧失功能,但是仍然不服老。他独立抚养大三个女儿,性格迥异,都面临着各自的爱情难题,但是都有自己的一套见解。每次全家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是大家最和睦的时候,但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家庭也不例外,闪电结婚,未婚先孕,投资失败都一幕幕地在这个家上演。
7. 李安拍过最好的电影是哪一部
我觉得李安导演拍过最好的电影就是卧虎藏龙了,因为这一部电影得了很多奖项,不仅在中国非常好,在世界上也有很多好的口碑,也有很多很多粉丝喜欢他这一部电影,我觉得是他拍过最好的电影。
8. 求 李安导演的电影 《推手》百度云或者下载地址
使用网络网盘免费分享给你,链接:https://pan..com/s/110EQNLLEcWg1ZRWYo2lxSg
提取码:u2rb
《推手》是由李安执导,郎雄、王莱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12月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讲述了朱老退休后被儿子接到美国生活,由于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与孩子们不同,而引发家庭矛盾的故事。
9. 李安是著名导演,获得过很多国际奖项,你知道他有哪些作品吗
李安导演主要作品有《好莱坞华人》《为人民服务》 《喜宴》 《推手》 《与魔鬼共骑》 《断背山》 《绿巨人浩克》 《卧虎藏龙》。
《推手》的剧本,获中国台湾优秀剧作奖,获得第一次独立执导影片的机会 ,凭借英文电影《理智与情感》,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因执导《卧虎藏龙》首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小行星64291以李安的名字命名,凭借《断背山》获得第78届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同年,获评《时代周刊》“影响世界的一百人”。
他不但深谙电影艺术表达中的隐喻之道,用隐喻的手法讲述了纷呈多变的创作主题,而且他的隐喻往往又具有含混性的特点,这使其电影大大扩展了阐释空间,丰富了表达意义并增强了艺术审美效果。
10. 李安的三部曲是什么
李安三部曲是《推手》、《喜宴》和《饮食男女》。由《推手》(1991)、《喜宴》(1993)和《饮食男女》(1994)三部作品构成的“家庭三部曲”是李安最早的三部作品,创作于进入好莱坞之前。因为三部影片都有一个由郎雄饰演的父亲形象,又称作“父亲三部曲”。
《推手》是由李安执导,郎雄、王莱主演的剧情片,于1991年12月7日在中国台湾上映。该片讲述了朱老退休后被儿子接到美国生活,由于他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与孩子们不同,而引发家庭矛盾的故事。
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集优秀剧本,为获得优秀剧本奖金,李安动手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推手》。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了第一次独立导片的机会——中影公司采用包拍的方式,让李安拍摄《推手》。
该片于1991年12月7日上映,是李安“父亲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获得了第2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评审团特别奖提名,李安则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
1993年,执导由赵文瑄、郎雄、归亚蕾合作主演的剧情片《喜宴》,该片是“父亲三部曲”的第二部,获得了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第6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51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奖提名,李安则凭借该片获得第3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4年,拍摄由郎雄、吴倩莲、杨贵媚共同主演的剧情片《饮食男女》,该片是“父亲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第52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电影类-最佳外语片提名、第48届英国电影学院奖电影奖-最佳非英语片提名,李安本人凭借该片获得第3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