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厌世推荐电影

厌世推荐电影

发布时间:2022-08-02 06:59:14

『壹』 第七封印的幕后制作

【伯格曼的上帝】
假如和很多人说的那样,伯格曼阴暗荒凉的《第七封印》是一部关于死亡的电影,那么这很可能是一个错误,《第七封印》不是一部简单关于厌世的电影。如果这部电影你看过三次,那么每一次你都会获得新的理解:事实上,这是一部关于信仰的电影。伯格曼在这部电影中玩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你必须清醒,区分预设的信仰和真正的信仰。上帝在这部电影中无处不在,在滑稽的小丑和新生的婴儿身上,在晨起的景象中,在歌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上帝的身影。但是假如我们执着于预设的理解,我们就不能真正的感知上帝,因为我们过分地把社会强加给上帝的属性当作他的本质。上帝,伯格曼告诉我们,要比那些预想宏大的多。
也可能伯格曼并不是在质疑预设的信仰。布罗克睿智的护卫延斯拒绝了基督教信仰,甚至在面对死神的时候,他也拒绝像懦夫那样死去,除非在最后一刻体验到生命的胜利。延斯是悲观厌世的布罗克的衬托:除了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之外,两个人都对生命和信仰有所领悟,但布罗克紧紧抓住“信仰”最后的残片,不愿堕入永恒的诅咒,而延斯,则相信地狱就在大地之上。如果他相信死后的世界,他不能对布罗克的信仰视而不见,对于他来说,上帝只是存在于醒悟的心灵之中,并且,他选择了接受无神论,和他痛苦的存在。
【摄影】
伯格曼对移动摄影机没什么兴趣,在这部电影中,大量存在的长镜头和静止镜头为《第七封印》增添了荒凉感和庄严,颇有几分中世纪道德剧的感觉。摄影师根纳·费休使用的黑白色调使这部电影更加恐怖。死神出场时的一袭惊艳的黑衣,黯淡的背景,加强了这部电影的表现主义氛围,北欧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有的倾向。
【历史上的中世纪】
电影中对中世纪瑞典的描绘并不准确。从十字军返回的骑士不可能碰到黑死病,因为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结束于1271年,而席卷欧洲大陆的黑死病发生在1348年。除此之外,苦修运动是从国外传入瑞典的,对巫师的大规模迫害发生于15世纪,电影中关注的生死主题也更像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范畴。不过,电影中还是有一些形象来源于中世纪艺术,例如,伯格曼曾经说过,与死神弈棋的镜头就是来源于15世纪80年代的教堂绘画。
【伯格曼谈《第七封印》】
《第七封印》变成一部公路电影,自由地横扫于时空之间,同时对这样的跳脱完全负责。我把剧本交给史凡斯克之后,各方反应都极冷淡。接着《夏夜的微笑》开拍,并于1955年的圣诞节上映,虽然遭到各种明枪暗箭式的攻讦,却非常成功。1956年5月,它在坎城影展上放映,并且获奖,我去马莫市向碧比·安德森借钱,因为当时她是我们这一群人里最有钱的一个。然后我飞去坎城见史凡斯克的老板笛姆宁,他在旅馆里正得意忘形地忙着把《夏夜的微笑》的版权卖给任何一位感兴趣的江湖郎中。这样的经验对他来说还是“光良的一首歌”——第一次!唯一能够打败他的沾沾自喜的东西,就是他自己的天真。我把被完成的《第七封印》剧本放在他面前说:“要还是不要,现在是你唯一的机会,卡尔!”他说:“要啊!可我得先看一看!”“你都把它否决掉了,怎么会没看过?”“是吗?大概我没仔细读吧!”我被迫承诺会尽快把电影杀青。扣掉往返外景的时间,我们只有三十六个工作日,同时还得在制作费上束紧腰带……
最后一场死神带领流民跳着舞远去的戏是在HOVS HALLAR拍摄的。当时碰到暴风雨要来,我们收拾工具,正打算离开。我突然看到一块奇异的云,顾纳·费修马上又把摄影机架好,可是有好几位演员已经回我们住宿的地方几位器械组的工作人员和游客就在完全搞不清楚的情况下披挂上阵,加入舞蹈。后来变得非常著名的那一场在黑云下的死亡之舞,其实只是一场在几分钟之内完成的即兴之作。世事就是这样难以预料。结果我们居然在三十五天之内就把电影杀青了。
《第七封印》是少数几部真正深得我心的电影。原因是什么,我也说不上来。它并不是一部完美的作品,有一点疯狂,有一点愚蠢,同时还有点急就章。但是我认为它一点都不神经质。充满了生命力与意志力,也能够以激越的欲望及热情来申述它的主题。那个时候我仍然深受宗教问题所苦,夹在两种想法当中,进退不得。两边都在各说各话,于是我童稚的虔诚与严苛的理性就处在类似停火的状态之中——骑士和他的圣杯之间还没有出现神经质的情节。片中还带有温馨家庭式的幽默感。造就奇迹的是小孩:玩杂耍的第八个球必须在空中保持静止万分之一秒——那令人屏息的一刹那!
其实我的鲁莽相当惊人,当时我敢拍的东西,我绝对不敢拍。骑士作完早祷之后,正准备收拾自己的棋具,他转过身,看见死神就站在那里。“你是谁?”骑士问。“我是死神。”那个时候我仍怀抱着孩提时残存的虔诚信仰,天真地相信有奇迹似的救赎存在。但是我也传达了我相信的事。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神性,但那完全属于现世,我们找不到非世俗的解释。于是,在我的电影中,就存在着一种残余的、但不神经质的、诚实而童稚的虔诚信仰,这种信仰和严苛而实事求是的态度安然共存。
《第七封印》绝对是我最后一部讲信仰的电影。这个观念是我父亲从我小时候就遗传给我的。在拍摄《第七封印》的时候,为某人或某事祈求祷告是我生活中的重心。祈祷对我来说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在《第七封印》中有一场令我又爱又怕的戏,也就是RAVAL死在黑森林里一棵大树后的那一幕;他把头埋进土里,恐惧地大声嚎叫。这一幕我本想用特写,后来我发觉距离远一点更能增加恐怖的气氛。于是我在RAVAL死的时候,故意让摄影机继续长拍。就正此刻,如同舞台一般的神秘幽谷上,突然出现一道惨白的阳光。当天一整天都是阴霾的气候,正巧在RAVAL死的那一刹那,阳光就像预先排演好似的突然出现了。
我对死亡的恐惧和我的宗教信仰互有关联。有一次我去做一个小手术,不幸被注射过多的麻药。突然就和现实脱了节。时间都去那里了?这是那么万分之一秒的事。我猛然醒悟到:这就是死亡!本来我一直认为从存在到不存在,中间的转变过程是件不可思议的事。对一个不断恐惧死亡的人来说,那次经验不啻为一大解放。不过,我也觉得有一点点悲哀,本来还以为灵魂出窍后会遇到不同凡响的经历,但显然并非如此。存在之后,马上就接着不存在。这可真是令人心安的想法。本来我觉得不属于现世的一切,是如此神秘而可怖。其实它们根本不存在。现世就是一切,所有的真实都存在、发生在我们的生命中。而我们也不断地穿梭于彼此的生命之间,互相影响。
对于史凡斯克来说,《第七封印》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瑞典电影黄金时代纪念影展上主打的辉煌巨作。这绝非当初拍这部电影的目的。可怜它却被迫在令人窒息的首映晚会上粉墨登场:一群衣着华丽的观众,鼓号齐鸣,还加上笛姆宁的演说——可怕极了!我竭尽全力企图阻止这样的首映方式,但是我无能为力。人类因为无聊而产生的恶意毫不留情地污染了每一件事物。之后,《第七封印》夹着燎原之势席卷全世界。我收到各方热烈的反应。很多人都觉得这部电影触动他们内心深处的矛盾及痛苦。但是我永远都无法原谅它的首映典礼。(节选自《伯格曼论电影》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背景资料】
第七封印是七个印封中的第七个。约翰时代的书,都是写在卷上,一页页的蒲草纸或羊皮卷,可以长达10公尺,卷起来,再以黏土或蜡封好。约翰看到的书卷记录了神为这世界准备的一切。用七个印封住,显示书卷的内容非常重要,唯有羔羊(基督)配开书卷。
羔羊揭开七印时,分别出现了种种异象。按照基督主内的理解,神正在导演人类的历史,他甚至使用敌人来成就他的旨意。整个基督文明中,和我们儒家的“人性本善不同,自从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听从撒旦服用禁果,被逐出伊甸园开始,人就带有原罪。
当第七封印被揭开时,天上寂静约有二刻,然后,七位天使吹响了七号。七号的审判和七印的审判一样,都只是局部的审判,神最后和全面的审判仍未到来。
第七号的吹响,宣称王的降临。这时就不能回转了。那要来的审判不是局部的,乃是要全面的毁灭,即王的审判。但在七号审判和王的审判之间,约翰看到神与撒旦的争战,看到地上的一切罪孽、邪恶、逼迫和苦难的根源。神终于将他震撼,撒旦的失败就注定了。撒旦在基督舍身十字架的时候,就已经被击败了。撒旦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兽的印记,而神则在他的子民额上打上神的印记。我们现世的人,过去的人,将来的人,都将凭借自己额上的印记受审,我们的生存就成为了两个印记之间对我们额头的争战。十字架即寓含人类的兽性欲望(横)与上帝的神性意志(纵)相交叉。
而耶稣究竟是被谁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呢?
是犹大的背叛,是法利赛人的虚伪,是大祭司的妒嫉,是罗马兵丁的残忍,是彼得的盲目,是围观群众的麻木,正是我们人类自身的种种罪恶与缺陷钉死了耶稣。耶稣是无罪的,他的就义是为了承担我们的罪,用他的宝血洗脱我们的罪,人才能成人。这一切都是神的救赎计划,也就是《旧约》、《新约》的基本意图:神与人的约定。这一点即使是无神论也非常容易接受:基督教为平衡我们人类的弱点而存在。
影片透过理想主义的骑士布罗克以及他的同伴在蔓延瘟疫的欧洲大陆上的漂泊生涯,向观众展示了不同的人在面对死亡时不同的表现方式,同时对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信仰的根源以及上帝的存在性提出了针锋相对的疑问,同时又通过演员约瑟夫一家的生活来肯定信仰本身的力量。影片本身充满了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可以说是最能代表伯格曼风格的一部影片。

『贰』 推荐几部剧情离奇的电影

最离奇的电影 《黑色地板》 很深的一部电影
很多人都没看懂,但还算好看,看完电影后请看影评,还能明白一些。

基本资料
片名
黑色地板
英文片名
Dark Floors
更多外文片名
Punainen liitu .....Finland (working title)
Red Chalk .....International (working title) (English title)
影片类型
恐怖
国家
芬兰
对白语言
英语
色彩
彩色
级别
Finland:K-13
拍摄日期
2007年5月7日 - 2007年7月
上映日期
2008年2月8日 芬兰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Pete Riski
编剧
Veli-Pekka Hänninen
Pekka Lehtosaari .....screenplay
Lordi .....idea
Pete Riski .....idea
演员
Lordi
制作人
Rafael Edholm .....co-procer
Júlíus Kemp .....co-procer
Markus Selin .....procer
Ingvar Þórðarson .....co-procer
原创音乐
Lordi
摄影
Jean Noel Mustonen .....(as Jean-Noel Mustonen)
选角导演
Manuel Puro
Jeremy Zimmerman
服装设计
Tiina Anttila
副导演/助理导演
Hilkka Suvanto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编辑本段]剧情简介
一名父亲要将女儿移往别家医院治疗,搭电梯时却发生了意外被困住了一段时间,当电梯门再度打开后,医院却不再是原本的样子,他们在里面看到了支解的尸体,并遇上了不知名的怪物……
重点分析
看完很难理解其真正内容(以下含剧透
故事开始后小女孩SARAH的内心就已经因为周围那些"各种各样的人"而变的黑暗,后面电影里的医院其实是小女孩SARAH在医院里的黑暗而痛苦的内心世界.SARAH想挽救自己而选择了那些人与她一起反抗.
护士EMILY和保安RICK可能都是过去经常出现在小女孩SARAH生活中的一类人.
长期的病痛是SARAH常常与医院打交道,最多接触的就是医生护士,EMILY正象征了这些医护人员.SARAH讨厌病痛,而长期的病痛十使她不喜欢医院.不喜欢护士,她只想回家.对医护人员的厌恶情绪就产生了.
而RICK则象征了生活中强势的一类人,他们通常是一个或大或小群体的领导,或在某一时间段里有绝对的命令权利.比如和SARAH一起玩的小孩里比较强势的.这类人也一样被SARAH所厌恶.
JOHNS所体现的就是典型的自私主义者,在电影里多次体现了他把别人当做包袱,自己想赶快离开这个地方,现实中这种自私随处可见.这种自私被SARAH所厌恶.
老头TOBIAS其实代表的是那类“活死人”.生活中点点的事情和遭遇使他们最终厌倦这个世界.厌世使他如同那些行尸走肉的怪物一样被无视,
但随着剧情的发展,他们在SARAH内心空间中的种种行为都使这种厌恶在无形中消除了.
当RICK为保护大家牺牲时,SARAH感到了强势往往与责任同在.
当EMILY被抓伤腿后让BEN带着SARAH先走的时候,SARAH体会到了医护人员不只是工作,他们中确实有很多把病人当做亲人.
TOBIAS与怪物同归于尽说明他们并不是不可改变的.这类人有时在某一天会突然醒悟这样生活其实是错误的.
JOHNS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同样是死了,但是恐怕不会被理解.
那些怪物,它们恰恰代表的这几类人人性中黑暗的一面.怪物一共有5只:
电梯中咬JOHNS脚的那个怪物正是他自己写照,他所代表的自私,体现了他在危难中丢弃一切包袱作风,由于自私,在自己走投无路时会想尽办法成为别人的包袱,并希望别人不要丢弃自己.从那怪物咬JOHNS的脚看来其实就是希望他留在电梯里,这并不矛盾,一但别人不丢弃他们,他们在又有危机时当然以自己利益为先而想谋害别人.
砸墙出现的那个怪物象征了保安(强势人群)的黑暗面,绝对的权利使他们与暴力脱不了干系.而这种暴力既是SARAH所厌恶的,又使她深深的惧怕,所以她在这个怪物出场前会出现害怕的表情.
大叫的那只幽灵象征了EMILY,这个怪物出场最开始是在门的玻璃上,这正对应了最后在B1太平间时EMILY被困屋内时在门玻璃上的脸.这只怪物大声尖叫.但却没对EMILY外的任何人造成过伤害,但最后却抓伤了EMILY自己.大概是由于EMILY的性格决定的,她其实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正因为是这样一个人,在她遇到问题时(比如失败的婚姻,比如死亡的病人),他会首先责备自己.而这种责任感使她在潜意识里对别人充满歉意,尤其是那些无力抢救而死去的病人.而毕竟这个世界不是完美的,这样的大善只能对自己造成伤害.
沙人象征了老头TOBIAS,对应了老头的厌世,那些倒霉的事零散如沙般无可回想,但却滴水穿石地改变了人的心境,在最后造成了巨大的连锁伤害...
最后的魔王象征了SARAH自己.因为这个黑暗的空间是SARAH的内心世界.所以她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她在那些她所憎恶的东西的化身(怪物)出现十露出怨毒的眼光能让怪物退走正是这个原因.而电影开头,SARAH虽然在不停的说要红色的蜡笔,但他的画中却全是由黑色蜡笔勾勒的一切,又把一切用黑色涂的难以辨认,如同一面只有黑色蜡笔涂抹的画板.这正如最后的魔王一挥手,一片黑色就冲出来腐蚀吞噬了碰触到的东西,甚至是那些黑色的黑暗面也一样被吞噬,如同一片只有黑色涂料涂抹的地板.
SARAH过去的那个黑暗的内心世界已经随着电影的进行而渐次崩裂.这里人的“死亡”并不是死亡,而是从SARAH那个黑暗的内心世界中“清除”.当所有"人"(的黑暗)都被清除后,她的内心世界会彻底改变!在没有进入电梯前,SARAH在机器里,在遇到TOBIAS时就说“我要红色蜡笔”.红色的强烈色彩把人们的缺点暴露,所以她画完一幅画后拿红色蜡笔,以逆时针方向画圈时其实就是要逆时针行走,带着这些自己身边的人的化身回到自己过去那个黑暗的内心世界中,在用如同魔王的黑色地板一样的黑色蜡笔涂抹,清除黑暗,吞噬黑暗.以达到改变.
在最后的部分,父亲BEN把SARAH放到车外,SARAH最后终于理解父亲对自己的爱,甚至说出了父亲本想说出口却还没说的话后,她消除了对于父亲一直让她住院,不让她以常人生活的厌恶,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的这种厌恶.SARAH体会到了父亲的责任与关爱.之后BEN上了汽车,他以为只要杀掉了那个魔王,一切就会结束,世界会恢复正常,自然会有人发现停车场的小女孩并把她带走,当他抱着必死之心开着汽车向魔王撞去时,SARAH心中的黑暗已经全部消除并且光明面出现了,她对自己的黑暗面说:“现在你知道了吧,光明是不该存在在黑暗中的”.在这之后,她过去的那个黑暗的内心世界已经不覆存在,虽然很不情愿父亲会被魔王"杀死(清除)"才能结束这场在内心世界的斗争,但是一个光明的内心世界即将诞生!在今后的日子里多看光明那一面!这样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世界.那些选中的人或战胜了自己的黑暗面,或被自己的黑暗面所杀.但都从SARAH过去的黑暗内心世界消失了.
影片的结尾SARAH喊出了和红色相对的颜色-"我要蓝色蜡笔!"并以顺时针画圈(在今后的日子里多看光明那一面!)时,一个光明的内心世界已经打好了基础.TOBIAS再次走来,对他说已经不觉得冷了.是啊,他已经醒悟了.
在父亲推着她走在医院的走廊中的时候,周围的人群也有很多人用关心的眼神看着他们,这正对应了片头他们走在走廊中的无人理睬.相信不久后,SARAH的病会逐渐康复,她会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一个崭新的充满光明,爱与希望的世界!而不是那全是黑色地板的黑暗世界!

『叁』 有什么消除厌世情绪的电影吗

喜欢听歌和看电影的女孩子很多的,我觉得跟你说的厌世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你只是觉得她比较消极的话,就可以推荐她看一些充满爱,梦想,激情的电影,让她觉得这个世界时美好的,值得我们去为之奋斗。
比如:阿甘正传
甜蜜十一月
七宗罪
绿色之旅
肖申克的救赎
幸福终点站,等

『肆』 跪求!!!厌世的电影!!要有哲学性的

厌世的?

其实厌世的电影最后总是给人一点希望,让人站起来重新~

亚当桑德勒演的

《从心开始》

还有金凯瑞演的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这两部片子都挺好, 迅雷看看上有~

http://www.xunlei.com/

『伍』 看了会厌世的动漫

新世纪福音战士(包括剧场版)
绝望的流九州
KAIBA(海马)(这个会不会悲伤看个人了)
猫汤(原作者已经在另一个世界了)
快乐森林(丢比丢比丢)
……

有些片子尽管世界观很暗。。可是总是手指缝里透出温暖来。。
有些片子尽管基调很明亮,可是我就是打冷战。。
所以说
酒不醉人人自醉

要是触碰到什么个人的死结了,那真是救不得了
再黑暗的东西离开点距离看 也笑出眼泪来了吧
偏偏那阴翳押在自己脸上眼睑上了 要逃已经晚了

楼主为什么要这样的片子啊

『陆』 一个厌世的退伍军人和一个学生的故事电影

《闻香识女人》 Scent of a Woman(1992)


又名:女人香 / 女人的芳香

『柒』 有哪部电影的主角是陷入很悲观挣扎 孤独困窘迷茫厌世压抑压迫 焦灼跟周围格格不入 很虐心周围人都带他

看过《自杀空间》吗?感觉里面主角跟你说的这个情况很像

『捌』 推荐一下gl电影 有深度的那种 不想看傻白甜的 谢谢

我语言表达能力不好,有时候连跟自己老婆吵架时都总是占下风,因为语言跟不上,即使自己再怎么有理也总是吃亏
后来让自己老婆看几部电影,在吵架的时候我就说,我感觉自己像影片中的某一个角色,她一下子就明白我的良苦用心,比讲道理管用
从这里得到启发,后来跟朋友玩,我索性也不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给他看一部电影,比如有朋友在俄罗斯做生意被骗了背负一身债务,感觉无力翻身,身处绝望境地,有严重的厌世自杀倾向
当时我只是下载了一部电影《风云人物》让他看,(当时叫这个名字,现在这部电影名叫《美妙生活1946》),他就完全从自己的井底走出来了
时隔三年之后,他告诉我,朋友请他吃饭,请他到歌厅唱歌,经常运动出汗,陪他聊天,这些都没起到什么作用
对他启发最大的就是《风云人物》那部电影,让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重新对生活有了勇气和希望
那时候我才知道一部电影比讲那些大道理强多了,他自己就走出困境了
如果你的朋友有绝望,悲观,厌世,自杀倾向时可以介绍他看《生活多美好》
如果你的朋友有自卑,内向,软弱倾向时可以介绍他看《命运织布机》,《搏击俱乐部》,《刁蛮学校之无赖速成班》
如果你的朋友备受口吃的困扰,可以介绍他看《站在教室前》,《国王的演讲》
如果你的朋友感到困惑,迷茫时可以介绍他看《和平战士》《神奇遥控器》,《土拨鼠节》
如果你的朋友被股票搞得焦头烂额时请他看《华尔街》,《锅炉房》,《门口的野蛮人》
如果你的朋友被暴力所困扰的时候介绍他看,《监狱生活》,《更好的世界》,《暴力史》
如果你的朋友找不到生命的激情和职业选择的困惑,介绍他看《三个白痴》
如果你的朋友想要学习谋略方面知识介绍他看《教父》,《一切为了她》
如果你的朋友是一个学习专业户,整天学习理论而深受困扰,介绍他看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
我可以告诉你的经验和心得是:分享一部好电影给朋友看,比发一个短信,打一通电话,写一封邮件,送她一份礼物,请他吃一顿饭,请他去歌厅唱歌要来的效果好得多

『玖』 求让人厌世的电影

就想起两部。

薇罗妮卡决定去死 Veronika Decides to Die (2009)7.6
凤凰涅磐 | 自杀人生
导演:艾米丽·杨 主演:莎拉·米歇尔·盖拉 乔纳森·塔克 大卫·休里斯 ...
故事的女主人公薇罗妮卡(莎拉·米歇尔·盖拉饰)在28岁的时侯就有了其他年轻人梦想与希望有的东西:漂亮的长相、一个好的工作和很好的生活。而她因为不愿被一些规矩所束缚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没有成功,被维莱特精神病医院抢救又活了下来,但只有5天的... 详细内容

恐怖游轮 Triangle (2009)7.9
迷失三角洲
导演:克里斯托弗·史密斯 主演:梅利莎·乔治 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艾玛·朗 ...
一部像《闪灵》一样的电影,一部室猎杀和主人公逐步走向疯狂的电影,一部如《偷天情缘》般经历了炼狱的电影。 详细内容

阅读全文

与厌世推荐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2017香港喜剧电影 浏览:875
世界最好看的动作电影免费 浏览:132
最近想看动漫电影 浏览:746
飞凡电影院 浏览:526
国外霸道校园电影 浏览:575
2017有什么贺岁电影 浏览:707
关于中国战争的电影动漫 浏览:808
神话电影成龙剑 浏览:234
国外电影节有哪些奖项 浏览:717
数码暴龙第一部电影版 浏览:893
阿俄罗斯电影排行 浏览:256
3d电影资源用什么看 浏览:806
鬼屋电影2017迅雷 浏览:516
年轻的妈妈1韩国电影4 浏览:73
日本淋浴电影 浏览:456
2018年11月上映好莱坞电影 浏览:36
东京国际电影节2015 浏览:697
粤语电影周星驰整蛊专家 浏览:561
日本浮力电影 浏览:755
罗烈演泰国电影 浏览: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