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2015电影分析声音

2015电影分析声音

发布时间:2022-11-01 16:04:24

A. 电影《你好,之华》的声音分析和画面分析

整部电影以纪实感为主要特色,做为剧情片,充满纪实感的画面与音响能够使观众将情绪更好的带入剧情,充分地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正反打镜头的使用不仅仅是表达人物对话的位置与内容,亦或者是人物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导演对过去那段时光的怀念,使得影片的感情更加的细腻。另外,本片的音乐十分的恬淡、祥和与平缓,使得整部影片的情感得到了更深程度的渲染。最后影片前后影调与音乐的一个对比,人物命运也发生了改变。
大概就是这样吧,由于这是我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看的比较粗略(随便找了几个点看了看),可能有些错误之处,请诸位多多包含。

B. 分析影片《阿凡达》的声音

詹姆斯·卡梅隆说过去14年里自己脑海里盘旋的一直是《阿凡达》,他没有骗人。看过阿凡达电影,想批评导演的唯一一句话就是:下次可不要让我们等这么久了,好吗?

当你听说曾经导演过《异形2》、《终结者》的人再次操刀科幻电影,甚至为了新片专门大手笔投资研发了一项新的电影技术,你会如何期待这部阿凡达呢?我可以保证,电影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放下先入为主的预期,耐心体味导演的精彩构思——就是说,你不要沦为还没有看到电影就指手画脚的网络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那么《阿凡达》将是一次视听的盛宴:丰富多彩,充满灵性,激动人心,一部只能出自大师手下的精彩杰作。

阿凡达这部电影获得最多的评价,就是“划时代之作”,真是如此么?没错。电影制作时广泛采用3D技术,将会让包括卡梅隆在内的导演们重新审视电影技术与电影本身,它的影响至少能持续数年。这就是为什么说它是划时代之作,它会改变电影银幕。

退一步说,也许它并没有开创一个新时代,但在此之前从没有导演在电影里如此野心勃勃,大规模地采用复杂的3D技术。《阿凡达》横空出世,其他导演若要不被人说“落伍”,只好也一头栽进3D的海洋。《阿凡达》是一场视听的飨宴,场景处处眩目:天空中漂浮的巨大山脉,虚空中飞泻而下的千丈瀑流,无一不惊心动魄,各种微小的细节也令人叹服不已。

阿凡达电影开场十分钟,是观众视觉保守冲击的十分钟。然而导演卡梅隆一点都不打算让观众回神。瞬间观众就被带入了紧张的情节:潘多拉星球气候恶劣,土著敌意很深,男主人公进退两难,阿凡达计划没有人性,来自地球的侵略者冷漠无情。杰克的境地令人同情,而观众似乎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即将发生。

纳威族看起来似乎不像真人,但确实让观众感到他们是活着的生物,有血有肉,有爱有恨。特别是他们的眼部动作,令人印象深刻。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逐渐发酵,就是在一次次的视线接触中表现出来的:视线超出必要的长时间停留,瞳孔微微放大,泪珠将落未落……观众清楚地看到他们之间有种东西在萌芽,长大。虽然他们是外星人,但不表示他们没有地球人的感情体验。

卡梅隆再次显现出他同其他动作片大师不一样的地方:他特意把阿凡达影片节奏放缓下来。男主人公用了三个月时间细心研究潘多拉星球上土著种族纳威的文化。观众可以看到他的头发和胡须慢慢变长,以示时光流逝。终于,男主人公发现自己喜欢上了纳威的文化和人情,以及一个纳威女子——内蒂瑞。

这部分感受不到紧迫和压力,似乎有点和电影主线脱节,然而这也是导演卡梅隆的设计。毕竟,他可是导演过《泰坦尼克号》的人。《阿凡达》不是纯粹靠动作和奇观赢得票房的电影,阿凡达是一部爱情电影。对此千万不要怀疑。每一部卡梅隆电影,核心都是爱情。

卡梅隆用阿凡达这部影片提出了一个对人类来说可能是很深奥的问题:“背叛你所属的种族是什么感觉?”电影中萨利被问及这个问题。卡梅隆的用意非常明显:电影中男主人公和人性未泯的科学家们是好人,代表光明和人性;而另一方代表邪恶,怪物,杀人凶手。虽然在生物种群意义上纳威人和地球人八杆子都靠不上边,但从他们的做事风格来看,他们比地球人中很多人更具有人性光辉。

潘多拉星球是资源、能源和人性情感的一个大拼盘。那里的人群和普通电影里的背景群体相比并不只是科幻设定的区别。熟悉科幻电影的人,可以很容易在电影对潘多拉的描述中看到其他著名科幻电影的影子。影片最后40分钟可以说分分钟精彩纷呈。卡梅隆在这一部分终于端上了动作特技的大菜,什么迈克尔·贝阿,罗兰·艾默里奇啊,还有什么冯·特里尔啊——统统未够班!

地球人对潘多拉星球发起攻击,随后潘多拉星球在操纵阿凡达的杰克带领下发动反击,场面宏大异常,没有看过电影的人完全无法想象。用一种不恰当的比喻,这里简直让人想起9/11事件,杀戮与毁灭中饱含史诗般的想象和创造力,而其焚天毁地的巨大破坏又是那么叫人目瞪口呆,后背发寒!

论灾难场景,《阿凡达》和《泰坦尼克号》不太一样,不过足以让观众头晕目眩。如果条件允许,绝对推荐观众去看3D版。通过迷人的数码技术,观众能更加充分地体会导演的良苦用心。

潘多拉星球上的故事,卡梅隆很显然还没有讲完,仍会回去继续他的探险。而作为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打好背包,随时准备和这位伟大导演共赴一段惊险的心灵历程。

阿凡达影评结论:
泰坦尼克号后12年,成就阿凡达。阿凡达未必没有瑕疵,但阿凡达将成为史诗。影片普通版可以打4星分数,5星的评分留给阿凡达的3D版。

更多阿凡达一句话影评: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综艺》影评人托德·麦卡锡(Todd McCarthy)写道:“卡梅隆这部历时十余年打造的史诗巨作呈现了独一无二的宏伟场面,壮观的视野,激动人心的叙事以及回归自然的主题。继《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并雄踞全球票房冠军的12年之后,卡梅隆再一次奉献出一部将吸引全球目光的电影。”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好莱坞报道》影评人柯克·哈尼克特(Kirk Honeycutt)在影评中对动作场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卡梅隆运用了他掌握的所有视觉工具,像一位战略大师一样引领着观众,为众人展示战斗中的每一个转折,展现每一个改变故事进程的勇士们的死亡与怯弱者的表情。大银幕因为这些动作戏还有振奋人心的音乐而更加栩栩如生。”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好莱坞报道》影评人柯克·哈尼克特(Kirk Honeycutt)在影评中对动作场面给予了高度评价:“卡梅隆运用了他掌握的所有视觉工具,像一位战略大师一样引领着观众,为众人展示战斗中的每一个转折,展现每一个改变故事进程的勇士们的死亡与怯弱者的表情。大银幕因为这些动作戏还有振奋人心的音乐而更加栩栩如生。”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太阳报》--最后的决战长达20分钟,震撼无比……势不可挡,你完全被带进片子里和那些人物、故事融为一体了。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卫报》--之前有好多谣传……有说这部3D立体影片会令人作呕,还说这2小时40分钟犹如一场灾难,现在我们可以坚定地就这两点为《阿凡达》辟谣了。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Firstshowing》--卡梅隆的确是个天才!我不能说太多,哇,但我太爱这片子了!《阿凡达》太惊人了,彻底把我震撼到了!

阿凡达一句话影评:《ComingSoon》--我得遵守和福斯公司的协约……我只能说《阿凡达》太棒了,我喜欢!

94

C. 关于电影的声音分析有哪些比如,音乐,音响,对白,同期音。

有个专门问题的软件你可以去看看

D. 从专业角度分析一部电影或者电视剧的声音都包括哪些

电影中的声音包括什么

早期影视制作者对于声音抱有忠厚老实的态度,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以至于一部电影看到最后让耳朵疲惫不堪。后来人们发现另一种能够使电影叙事更加灵活的手段——不可见的声音。不可见的声音突破了物理空间的局限,让人们能够展开丰富的联想,同时也暗含了中国意境的做法,无声胜有声。电影中的声音按照生源特点可以分为:人声、自然音响和音乐;按照声音的录制方式分为同期声、对白配音、解说和画外音、音效、音乐。

对白

对白也就是画面中人物开口说话的语言,一般来说对话意味着信息,在一个相对静态的画面里,只要其中人物开口说话,观众的注意力就会立即被对话吸引,就不回去注意画面中其他元素。这个角度说,对话会妨碍其他视听元素的表现,对话过多和过于冗长,信息量小、冲突不够都会造成场面沉闷。

例如《御赐小仵作》中,在办案场景中经常会出现人物的内心独白,对案件的分析,这些独白体现出人物观察事物的能力。旁白是叙述人物跳出故事情景对故事的评价,以叙述情节和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旁白分为两种:角色旁白和非角色旁白。所谓角色旁白是故事中的人物对过往事件的回忆讲述,例如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的旁白是剧中的瑞德,通过他富有情感的讲话赋予整部影片浓厚的回忆色彩。非角色旁白是叙述人根本不在影片中只是向观众讲述一段自己知道的故事,情感上更加超脱。例如电视剧《人世间》里面的旁白,通过李道明深沉、磁性的嗓音给电视剧带来独有的年代感。解说词多用在纪录片和新闻中,目的在于解释画面中没有的信息,或者是为画面中的信息增色润彩。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中的解说词以美食制作过程为主要功能,语言简洁却意蕴深长,具有古老的东方智慧。

E. 电影声音在电影艺术中的作用分析

语音与人物进度如果不够同步
景物没声音, 就缺乏身临奇镜的感觉
画面人和景物,与声音融合的细腻,
你就会感觉参与影片故事一样。 (有空留言,分少不写,也不会“”写)

F. 分析影视作品中声音的使用极其作用

http://www.shengse.cn/blog/article.asp?id=101

1、声音的组合形式及其作用
在影视教学中,声音除了与画面教学内容紧密配合以外,运用声音本身的组合顾虑也可以显示声音在表现主题上的重要作用。

(1)声音的并列
这种声音组合即是几种声音同时出现,产生一种混合效果,用来表现某个场景。如表现大街繁华时的车声以及人声等等。但并列的声音应该有主次之分的,要根据画面适度调节,把最有表现力的作为主旋律。

(2)声音的并列
将含义不同的声音按照需要同时安排出现,是它们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反衬效应。

(3)声音的遮罩
在同一场面中,并列出现多种同类的声音,有一种声音突出于其他声音之上,引起人们对某种发生体的注意。

(4)接应式声音交替
即同一声音此起彼伏,前后相继,为同一动作或事物进行渲染。这种有规律节奏的接应式声音交替,经常用来渲染某一场景的气氛。

(5)转换式声音交替
即采用两声音在音调或节奏上的近似,从一种声音转化为两种声音。如果转化为节奏上近似的音乐,既能在观众的印象中保持音响效果所造成的环境真实性,又能发挥音乐的感染作用。充分表达一定的内在情绪。同时由于节奏上的近似,在转换过程中给人以一气呵成的感觉,这种转化效果有一种韵律感,容易记忆。

(6)声音与“静默”交替
“无声”是一种具有积极意义的表现手法,在影视片中通常作为恐惧、不安、孤独、寂静以及人物内心空白等气氛和心情的烘托。

“无声”可以与有声在情绪上和节奏上形成明显的对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在暴风雨后的寂静无声,会使人感到时间的停顿,生命的静止给人以强烈的感情冲击。但这种无声的场景在影片中不能太多,否则会降低节奏,失去感染力,产生烦躁的主观情绪。

2、影视广告中的声音艺术处理
声音除了与画面的关系外,声音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也必然成为不可避免的经常存在的问题。因此,画面在解说、音响、音乐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孤立地去处理解说、音乐效果,那就很容易香港偿失,使得影片杂乱无章。这样的话,即不能反映现实,反而不能造成真实的感受。

事实上,我们经常在观看某种东西时,都去侧耳倾听一个来自别处的声音。或者由于我们过于被某种所吸引,以至于不能听到冲向我们耳朵的其他声音。基于这些理由,在影片中,声音必须像画面一样,经过选择,多种声音必须作统一的考虑和安排。

在考虑如何使用各种声音在影片中得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影片中尽管可以容纳多种声音,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突出一种声音。因此统一各种声音,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尽可能地不在同一时间使用各种声音,设法使它们在影片中交错开来。

总而言之,在影片中各种声音,要有目标有变化有重点的来运用,应当避免声音运用的盲目、单调和重复。当我们运用一种声音时,必须首先肯定用这声音来表现什么,必须了解这种声音表现力的范围,必须考虑声音的背景,必须消除声音的苍白无力、堆砌和不自然的转换,让声音和画面密切结合,发挥声画结合的表现力。

G. 如何评价《影》中的声音表现

《影》的声音效果个人觉得可以和《海上钢琴师》的效果媲美。片中有古琴、古筝(孙俪弹的那个乐器,长得不像筝,故此不是很确定)和萧的合奏。其中,三处表演记忆非常清晰,第一次是沛公要求小艾和都督合奏,孙俪独自弹了一个前奏,姿势、音调都把我惊呆了,娘娘可真不是盖的;第二次是小艾和都督的琴筝合奏,表达两人各自的心情和想法,气势惊人;最后则是片尾曲,三种乐器齐上,平仄急缓,既和谐又不和谐,像似了电影人物经过了最后结局,以及面对未来的内心挣扎,百听不厌。

阅读全文

与2015电影分析声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法国电影bad 浏览:812
购买电影票app 浏览:383
韩国电影高手2015电影解析 浏览:90
最佳2017电影颁奖 浏览:613
电影网乡村爱情9 浏览:962
2766电影网 浏览:437
一个不可思议的爱情电影 浏览:640
美国快乐教育电影有哪些 浏览:890
2019攀登者电影票房 浏览:482
大按键电影 浏览:702
讽刺电影动画解说 浏览:377
广州市北京路电影院 浏览:861
日本豆瓣高分电影最新 浏览:869
新视电影院 浏览:79
电影票大卡网 浏览:687
电影科幻片欧美婴儿 浏览:224
有夫之妇4韩国电影 浏览:198
电影青春如期第一部 浏览:514
法国电影蝴蝶原声 浏览:46
南宁宾阳时代电影城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