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惠民工程包括哪些项目
法律分析: “五个一批”创文惠民工程项目是指“ 实施一批亮化工程”“建设一批小公园”“建设一批绿化景点”“改造一批排污排水工程” 以及 “实施一批硬底化工程” 项目。
社会保障信息惠民行动
健康医疗信息惠民行动
优质教育信息惠民行动
养老服务信息惠民行动
就业服务信息惠民行动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惠民行动
公共安全信息惠民行动
社区服务信息惠民行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第一千零三十五条 处理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并符合下列条件:
(一)征得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公开处理信息的规则;
(三)明示处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
(四)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
个人信息的处理包括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
第一千零三十六条 处理个人信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一)在该自然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的范围内合理实施的行为;
(二)合理处理该自然人自行公开的或者其他已经合法公开的信息,但是该自然人明确拒绝或者处理该信息侵害其重大利益的除外;
(三)为维护公共利益或者该自然人合法权益,合理实施的其他行为。
第一千零三十七条 自然人可以依法向信息处理者查阅或者复制其个人信息;发现信息有错误的,有权提出异议并请求及时采取更正等必要措施。
自然人发现信息处理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处理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请求信息处理者及时删除。
⑵ 十项惠民工程是什么
法律分析:十项惠民工程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解决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的一些重点问题,破除民政事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打通惠民、便民、利民的难点、堵点,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特别是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制定的政策。
法律依据:《十项惠民政策措施》 一、研究制定关于做好脱贫攻坚兜底保障中临时救助工作的意见; 二、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救助服务的意见; 三、进一步加大在脱贫攻坚中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料护理服务工作的力度; 四、研究出台慈善信托信息公开办法,进一步规范慈善信托信息公开行为,动员和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五、推进出台城乡社区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和关于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的政策意见,补齐农村公共服务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公共服务的短板,加快建设承接综合服务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 六、全面清理基层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的各类证明,使城乡社区更好地回归服务居民的职能本位; 七、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的立法,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法规政策,依法做好社会组织的管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八、进一步完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的合法权益; 九、配合修订殡葬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加强服务和监管、深化殡葬改革的政策文件,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殡葬行业的规范管理,推进殡葬移风易俗; 十、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儿童关爱保护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完善关爱保护措施,压实工作责任,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
⑶ 9种惠民政策的内容
法律分析:九项惠民工程指的是: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创业,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⑷ 杭州哪个区最好为什么这么说
余杭区,经济发展迅猛。
2013年余杭区的全年GDP还只是934.41亿,如今三个季度的GDP就已经达到了1547.4亿元,余杭的发展多么迅猛可想而知。
⑸ 什么是文化惠民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⑹ 谈谈你享受过那些惠民政策
1、农业生产方面政策。
粮食补贴政策。对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的农民给予直补。这项政策主要是鼓励农民们多种粮食,多种优质粮食,解决把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问题。不过,各省份各地区产粮食地在兑现粮食补贴时,采取的方式略有不同,这也时因地制宜的缘故。
棉花补贴政策。 棉花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用途广泛。目前全国种植棉花的各省区在给农民发放补贴也是不一样的。
有的是采取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这项政策是,国家每年定一个棉花目标价格,当棉花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棉花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实际种植面积、产量等因素,由中央财政专项安排用于棉花种植者的补贴资金。
补贴标准由省财政厅根据中央补贴资金到位情况、当年棉花种植面积、产量、区域平均毛衣分率等因素,测算确定并报政府审定后执行。补贴标准实行一年一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在稳定棉花有效供给,增加棉农收入,促进棉花生产、提质增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清理残膜补助政策。为保证农业生态环境持续良好,为子孙后代造福,各省在实施残膜清理补贴发放标准也不一样。在检查验收合格后每亩给予10元补贴。
农机购置补贴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一般是按照纳入购机品目机具售价的30%,中央财政予以补贴。
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以保险公司市场化经营为依托,政府通过保费补贴等政策扶持,对种植业、养殖业因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将财政手段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可以分散农业风险,促进农民收入可持续增长。
农村户改厕补助政策。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考虑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基础条件,实行东中西部差别化奖补标准,结合阶段性改厕工作计划安排财政奖补资金,并适当向中、西部倾斜。
劳动力转移实用技术培训。 国家每年对农民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并拿到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中央补助每人400元,省级财政补助每人200元。
退耕还林草补助。对退耕农户发放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补助年限:还生态林8年,还经济林5年,还草2年。补助标准各省均有不同。
扶贫惠民政策
按照国家2020年扶贫标准,今年脱贫收入标准是农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且符合“两不愁、三保障”,低于这个标准将被纳入扶贫对象名册,对实施整村推进的扶贫对象给予到户生产项目的扶持。争取使其彻底脱贫。
2、计划生育政策
为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且子女在14周岁以内的农牧民家庭一次性奖励3000元(国家标准为3000元)。
为年满55周岁(国家标准为60周岁),现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或无子女的农牧民计划生育家庭父母及夫妻一方为农牧民计划生育家庭父母,每人每年发放奖励扶助金直至亡。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为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年满49周岁的城镇和农牧民家庭,每人每年给予特别扶助金直至亡故,独生子女伤残三级以上其父母年满49周岁的城镇和农牧民家庭,每人每年给予特别扶助金直至亡。
3、文化惠民政策
农(牧)家书屋工程。每个农家书屋标准补助2万元。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补助。 通过专项补助,确保县、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进行免费开放,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
乡镇文化站设备配备工程。为新建成的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发服装、乐器、音响等设备器材,确保文化站开展各类业务活动。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为各行政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每村全年12场,每场电影补助200元。
4、民政方面惠民政策
农村牧区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为保障农村牧区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纳入保障范围。
农村医疗救助政策。对农村低保对象、五保户、重度残疾人、重点优抚对象、老残一体人员、一户多残家庭人实施医疗救助。主要是资助参保缴费、门诊救助、住院医疗救助、临时医疗救助、重大疾病医疗救助。
重度残疾人生活补贴。对没有享受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本人无经济收入且残疾等级为一级或二级的重度残疾人给予生活补贴。
5、卫生事业政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牧区农牧民自愿参加、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牧民互助共济的医疗制度。
参合农牧民住院医药费用报销比例省、州、县、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由2010年的45%、55%、65%、75%分别提高到60%、70%、80%、90%,住院医药费用年最高支付限额标准达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人的6倍以上,且不低于5万元。
6、社会保障方面惠民政策
新型农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新型农牧区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范围为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牧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个人按年缴费,缴费设为100-500元五个档次,供参保居民自主选择。
在参保补贴政策上,政府在“人口”和“出口”均对参保居民给予补贴。对重度残疾人在缴费补贴基础上,对最低缴费由财政全额承担;60岁以上农牧民基础养老金由财政按每人每月55元标准直接发放。
7、教育方面惠民政策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
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杂费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实行“两免一补”,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确保教育机会公正公平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农村困难学生资助资助高中、中职、高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省外就读学生。
中职学校免学费。国家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为每学生每天3元。
⑺ 村里放电影怎么下通知
广播通知。
联系村委会,村里都有大喇叭,或者开车在村转几圈广播通知,要通知村民电影放映的时间和地点,村里放电影选择露天场地,避免人多坐不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是推动“文化下乡”背景下的惠民工程,加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建设,推动农村电影放映高质量发展,这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⑻ 惠民工程包括哪些项目
九项惠民工程指的是: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召开以来,持续推进就业惠民、教育惠民、医疗惠民、社保惠民、扶贫惠民、安居惠民、暖心惠民、兴边惠民、安全惠民等九大工程,让各族群众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
九项惠民工程落实之本:
一、就业惠民筑牢民生之本
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创业,是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有力措施。近年来,新疆不断加大贫困人员就业服务工作力度,积极探索贫困人员就业服务新思路和新途径,助力贫困人员通过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二、兴边惠民促进稳边固边
南疆四地州、特困山区、边境地区是新疆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边境地区,贫困状况呈带状分布,34个边境县(市)中有一半是贫困县。多年来,各族边民在边境线上生产生活、护边戍边,为巩固边防和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如今,在国家兴边富民工程的推动下,边境地区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三、民生保障网越织越密
灿烂的阳光,理应普照到每个角落;幸福的新疆,谁都不能缺席。伴随着九大惠民工程的实施,新疆把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民生,惠民措施一项接一项,惠及面之广、力度之大、影响之深远前所未有。
(8)2018杭州惠民电影工程扩展阅读:
九项惠民工程成就:
一、医保上了双保险
2015年底,搬进新家的布尔津县窝依莫克乡也拉曼村牧民叶尔波力·赛哈巴提,正在自家亮堂的小院为羊圈中的羊羔喂食。他乐呵呵地说:“放了十几年羊,我做梦都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日子。”
叶尔波力·赛哈巴提如今的幸福,得益于近年来新疆不断推进的定居兴牧工程。定居兴牧、安居富民等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相继实施,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成为全疆的共识和行动。
二、转移就业暖南疆
新疆一盘棋,南疆是棋眼。南疆四地州是新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自治区集中力量补上南疆民生短板,让南疆各族群众得到实惠,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新疆以南疆四地州为重点区域,实施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短平快”项目等,多渠道、多形式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到纺织、服装、地毯、刺绣等企业实现稳定转移就业。
三、一户一策断穷根
2016年3月11日,伊吾县盐池镇4个村举行脱贫民主评议会, 279户脱贫者郑重地在脱贫册上摁上了红手印,从那一刻起,“贫困户”这个称号在盐池镇消失。为那一刻,新疆哈密地区伊吾县盐池镇原党委书记马卫东努力了将近5年。
2013至2016年,新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61万人减少到122万人,139万人实现脱贫。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区有60多万贫困人口、810个贫困村、5个贫困县通过了贫困退出验收核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55元,贫困群众的钱包慢慢鼓了起来。
⑼ 惠民工程的含义
顾名思义:就是对平民百姓有好处的工程。
“文化惠民工程”是在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是全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快步提高之后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一项惠及全国人民,普及大众文化的工程。 其中包括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西部开发助学工程和电视进万家工程等重点项目。
⑽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有什么社会效益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是党和国家实施文化惠民系列工程之一,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如何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摆在我们广大电影放映工作者面前艰巨而崇高的任务。
(10)2018杭州惠民电影工程扩展阅读
近年来,浙江加快推进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院(厅)建设,改善农村群众的观影条件。如今,越来越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片。但目前,浙江农村电影放映仍存在“片子老”的现象,农村居民想看新片、大片的愿望得不到满足。
对此,浙江省委宣传部电影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活动旨在展示70年来党和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利用电影这个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让广大农民群众“看上电影”“看好电影”;同时,让更多的新片、大片进农村,将党的声音和关怀传递到百姓心间,解决“按需”放映的问题。
据悉,未来浙江各地将充分利用农村文化礼堂等场地,改善观影条件,实现室内固定放映,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得过瘾、看得舒服、看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