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根据迈克-华莱士改编的电影 披露美国烟草行业内幕的那个电影叫什么名字
电影《知情者》(The Insider),1999年上映。
劳埃尔-伯格曼(艾尔-帕西诺饰)是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和德高望重的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克里斯托弗-普拉默饰)向来合作无间。乔佛瑞-维根(罗素-克罗饰)刚被大烟草公司解雇,他的人生似乎瞬间坠入谷底。伯格曼收到一份显示烟草公司制造的香烟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找到维根来翻译。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维根便感觉到有人在跟踪监视自己,并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烟草公司提醒维根与自己签署的保密协议,他将不能公开任何有关香烟制造的研究给公众。维根不想失去医疗保险等等对家人生活的保障,然而又在备受良心拷问。他最终决定向外界宣布这一切,即使违反保密协议。他先和伯格曼录制了一集“60分钟”栏目,然后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证控告烟草公司。
然而,烟草公司比他更快一步申请了言论禁制令,他妻子带着两名女儿离去,“60分”栏目又遭到CBS禁播。这一切巨大的代价让人压不过气。维根和伯格曼成了单打独斗的勇士,他们面对内心的正义、勇敢,并一直坚持。
====================
真人真事,华莱士是美国电视界的一个“教父”级的人物。1996年,他采访了烟草公司的高级经理人员杰夫里·魏格纳,第一次向美国公众披露了烟草工业隐瞒尼古丁对人体有害这一事实的秘密。但是,呵呵,华莱士本人也是著名的老烟枪,也许他因此对烟草的危害感受更深吧。
❷ 关于吸烟危害的中国电影。
《无烟电影》——————为了宣传引导戒烟,张国荣邀了莫文蔚、梁咏琪和王力宏不拿酬劳,义务演出电影《无烟电影》
《地狱神探》——————基努·里维斯扮演的神探样样好,就是吸烟过多肺不好,咳得每次肺都要出来一样,后来病重都要上天堂了,魔鬼不甘心于是帮他清理肺部,让他又活过来了,魔鬼的两手焦油可真骇人哦,最后神探大人改吃口香糖了
还有啊,去自然博物馆看看哦,北京的自然博物馆里就有吸烟的肺和不吸烟的肺部的对比的标本,吸烟肺部的跟被轰炸过一样,呵呵
嗯,还有三具尸体看着你,我去的时候人少,刚看完肺部,回头发现没人了,就进门的门板后面的三具尸体了~~~
你可以从现在起吃水果,准备些零食和糖果
据说吃葡萄对长期吸烟的人有好处的,加油!你一定行,男子汉说戒就戒!
特别恶心的没有,不过下面这部估计也会激励你:
戒烟奇谈Cold Turkey(1971)
导演:
Norman Lear
主演:
Dick Van Dyke
Pippa Scott
Tom Poston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剧情:
鹰岩镇的一家烟草公司在广告公司的策划下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宣传活动,全城的烟民只要有一个人能在三十六天内不抽一根烟,就可以获得两千五百万美元的奖金。而镇上的布鲁克斯牧师觉得这是一个劝导大家戒烟的大好机会,于是说服镇长和小镇全体居民参加这场一个月禁止吸烟的竞赛。但烟草商们当然不愿意他们成功地实施这个计划。所以他们千方百计地设法让他们破戒抽烟。小镇的居民们相互合作,争取成功,而烟草公司派出的奸细也渗透进了小镇的各个角落。谁才能在这样的竞赛中成为最后的赢家
《感谢你抽烟》这部电影是说三个顶级职业代言人每周聚会一次,他们分别是美国烟草、酒精、军火行业的首席代言人。他们称自己为MOD小组,即死亡商品小组。他们每周聚会都在餐馆里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交流着工作中的奇闻趣事,同时也相互出谋划策、共同商量该如何应对科研工作者、医生和媒体记者的围追堵截。有时也PK谁代言的产品最能杀人,结果,尼克代言的香烟以每年杀死四十七万五千条人命,每天导致美国1200人死亡而胜出。
❸ 求一部电影 讲的是一个美国烟草的故事
电影《感谢你抽烟》
面对记者希德的问题“为何选择推广吸烟作为职业?”时,所谓的烟草学院的副主席伴以一个英俊的微笑说到“控制人口。”
这就是影片《感谢你抽烟(Thank you for smoking)》其中的一个桥段,导演用诙谐的基调调侃着我们对于生活的种种不满,影片中的男主角尼克就好象我们心里的小鬼喋喋不休,为我们坎坷的生活找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一个诚意歉奉的时代里面,导演用这样一部片子粉碎了那些借口,同时敲打了我们脆弱的责任感。
影片开始是一个电视台的访谈类节目现场,一个因为化疗而光头的少年,一排道貌岸然的疑似专家。突然镜头一切,尼克一个诙谐的笑容却悄悄地放倒了我们心里匆忙间搭建的道德塔。当一个身患癌症的少年决意要远离香烟时,扪心自问一下,原来我们都在坦然的谴责那些混球的烟草商人,然后画面上的疑似专家准备开始了自己普渡众生之路,我们又心安理得的开始拼命往自己头上套着明晃晃的光环。高明的导演却摆了我们一道,尼克打断了专家的讲话,当然他得到了现场观众代表我们的嘘声。再后来,雄辩家尼克却以一句“我们并不希望癌症患者死去。”回击了观众,“因为这样我们等于失去了一个消费者,我们都希望他们活着并且继续吸烟。”导演通过这句话嘲笑了包括荧幕前面的每一个观众。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现今社会的行为潜规则,无利可图的善举只存活于历史,这与现代人们责任感的缺失有着不可小视的联系。
在儿子的学校,有才能的雄辩家尼克又一次运用他的口才征服了他的“小听众”——儿子乔的同学。“妈妈说吸烟有毒。”一个小女孩唯家长学校为权威的形象通过一句简单的台词表达了出来,尼克却回答“如果你们的妈妈说巧克力是有毒的,你们信吗?”这次他又一的胜利的俘虏了我们脆弱的是非分辨力。责任在他的诡辩中显得不堪一击。小女孩无力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理所当然的不会拥有责任感,但是如果当成年人拥有孩童般的软耳根,那么理应存在的道德观念是否也会在看似合理的理由之下轰然倒塌?
与儿子的加州之行不仅让尼克获得了工作上的成就,同时也获得了儿子乔的信任,这时的乔已经被父亲利用平时惯用的花言巧语征服,儿子乔是尼克得意的杰作,不经意间尼克逐渐发觉到了自己对于儿子应有的责任,但是他的工作不允许自己拥有额外的空闲时间来打理这些儿女情长。对于儿子的随口鼓励为后文埋下了伏笔。
随着工作的繁忙,尼克的事业也被推向了高峰,于是故事开始了毁灭性的发展。尼克被绑架,之后浑身贴满了尼古丁药包被扔到了林肯像上。女记者希德利用曾经和尼克的暧昧关系套来的新闻发表在了报纸上。这些对于尼克,对于整个烟草行业,甚至是和他基本同行的酒商,军火商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这里导演从反面论证了责任感的影响力,就如同另外一部电影里面的台词,“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为了肉体上暂时的利益,尼克抛弃了他的职业责任,然而对于他的报道几乎葬送了整个烟草行业的命。高明的导演往往可以多个角度表现自己的主题,这是明显弱智化的中国某些导演所不具备的能力,因此那些大导也就理所当然的抛下了自己对于整个电影行业的责任感,用在噱头上的功夫让目标更加明确,那就是票房。
影片的最后,儿子乔用从老爸那学来的辩术振奋了尼克,决定反攻的尼克坐在众议会议员面前仍像从前一样东拉西扯滔滔不绝,好象任何变故都不曾发生在他身上,可导演又一次的证明了电影人的高明。就在尼克回答议员关于未成年人吸烟的问题时,儿子乔的出场看似是给了自己有力的后盾,可是随着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深入,直到“你儿子十八岁生日的那个下午你是否会跟他分享香烟?”尼克才幡然醒悟,自己曾经对于儿子的疏忽,责任感的缺失。父母对于子女应有的巨大责任感,来自浑然天成的爱,让尼克面对曾经引以为豪的烟草推广事业的橄榄枝作出了坚定的拒绝。
能力大,当然责任就应该大,但是显然能力也不是拿来给我们欺世盗名的,哪怕看起来它那么的顺理成章。谎言无里头得就像:假如吸烟可以控制人口。那么计划生育又是怎么一回事儿?
loading...
❹ 列举出现在电影里的香烟品牌及电影名字和吸食它的演员
《东京塔》里的小田切让
《地球之夜》里的薇诺娜·赖德
《女人领地》里的亚当·布罗迪
《天堂异客》里的伊斯特·伯林特
《草莓松饼》这个比较绝,这个女人在貌似棺材的睡榻里睡觉,早上起来把“天窗”打开,在里面点上一只烟,然后烟气缓缓地出来~
《功夫大师》里的马修·戴米
《工作室女孩》里的西耶娜·米勒,这个比较多,可以去日志里看http://www.mtime.com/my/delpy/blog/431140/,这里只帖一张。
《除了向上爬我们别无选择》里的贾斯汀·塞洛克斯
《漫长假期》里的男主角
《你的妈妈也一样》里的路易莎
《灰眼珠的男孩》里的艾曼纽·贝阿
《找一只丘比特的箭》里的维吉妮·勒朵嫣
《盗信情缘》里的“林青霞”
《我的夏日之恋》里的女主角之一
《白色婚礼》中的凡妮莎
《给我你的手》里的夏洛特
《亚里桑那之梦》里的莉莉·泰勒
❺ 去商店抢劫香烟的电影是啥名字
《树大招风》是寰亚电影制作有限公司和海润影业有限公司于2016年出品的警匪片。该片由银河映像制作,杜琪峰与游乃海监制,许学文、欧文杰、黄伟杰联合执导,林家栋、任贤齐、陈小春主演。
❻ 国产电影,电视剧中出现过的香烟,有没有拿它作为固定
电影《西风烈》中,吴京所抽的香烟。红色硬盒七匹狼,福建香烟,市面售价13-15元一包。电影中吴京就是靠七匹狼香烟盒中藏的一颗子弹,打死的女杀手。
❼ 求一部关于烟草的电影!
艾尔.帕西诺 Al Pacino 罗素.克洛 Russell Crowe 主演 《惊爆内幕》
❽ 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这部电影能让你戒烟
本次给你分享的是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感谢你抽烟》是由贾森·雷特曼执导,艾伦·艾克哈特,玛丽亚·贝罗,大卫·科恩查内,凯蒂·霍尔姆斯主演的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了烟草行业首席代言人尼克·内勒凭借着自己能言善辩的本领,与政府及公众针对抽烟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辩论的故事 。
《感谢你抽烟》这部电影是说三个顶级职业代言人每周聚会一次,他们分别是美国烟草、酒精、军火行业的首席代言人。他们称自己为MOD小组,即死亡商品小组。
他们每周聚会都在餐馆里一边吃着垃圾食品,一边交流着工作中的奇闻趣事,同时也相互出谋划策、共同商量该如何应对科研工作者、医生和媒体记者的围追堵截。有时也PK谁代言的产品最能杀人,结果,尼克代言的香烟以每年杀死四十七万五千条人命,每天导致美国1200人死亡而胜出。
片中男主角尼克是大烟草人,是烟草研究学院的院长,代表骆驼,万宝路,555的三家主要烟草公司。他并不制造任何东西,他不会生产任何社会财富,他吃饭家伙就是一张嘴。把黑的说成白的,把死的说成活的,他的儿子很崇拜他,也称他为“扭曲事实之王”。
尼克的工作内容就是不停地去说服别人吸烟,就像他所说的,“如果每次成功说服一个人吸烟,那他机票钱就赚回来了,而且是来回的。”
作为烟草研究协会的代言人,尼克要替烟草研究学院的真正赞助者——烟草业大亨们说话,去说服那些反对吸烟、试图阻断烟草业利润的各种公益团体、健康团体、政府的组织和个人,帮助烟草巨头赚取更大的利润,他所要表达的观点和坚持的立场就是:“我们要把各种利弊因素摆在人们面前,但最后觉得是否有害和是否吸烟应该是个人的选择,其他人不应干预……
抽烟一直都是很奇怪的一种社会现象:
一方面,政府郑重其事地在各类香烟盒上注明:吸烟有害健康,另一方面,政府又从烟草业上获得大量的税收,一方面大肆宣扬公共场所禁烟、戒烟,另一方面却在社会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贩卖香烟,一方面家长千方百计的阻止自己孩子抽烟,另一方面自己却在孩子面前吞云吐雾,吸烟有害健康,白痴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还有人去生产它,有人去吸它呢?
世界各国的政府,都在推行警告人们不要抽烟的健康意识的广泛宣传,却没有什么效果。国外一些叫人戒烟的公共宣传会让你可以看到很多恐怖画面:如一个健康美丽的小姐,看着镜子,忽然间变得老态龙钟;或者拍摄一些因患喉癌而喉咙声带被切割的人,以吸烟导致烂脚而截肢,因为抽烟是能够致癌杀人的;有些还拍摄出血淋淋、被抽烟所破坏的肺等等。
这些关于吸烟危害的宣传,只会提醒本来就不抽烟的人,继续相信不抽烟的理念。
已经抽烟成习的烟民若不断的遇到这种宣传,身边的朋友又不断的跟他讲抽烟的坏处,他就会开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就叫烟民的选择性忽略或者叫选择性过滤。
这些铁杆烟民认为抽烟的‘坏处’不一定完全是真的。就算是真的也未必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会说:“你看毛泽东,邓小平,丘吉尔那些伟人都抽烟,而且还一天到晚不断的抽,但也都活到七八十岁才死,比那些吃素又不抽烟的和尚更长命。”
你若再灌输多一点这一类‘恐吓式’的资讯,这个烟民以后将会对这一类的资讯产生更大的免疫力。会把吸烟的理由更加合理化:“我们又不是圣人,做男人的都会有吃、喝、嫖、赌、抽的嗜好,我不嫖不赌,不坑不拐,已经是很不错了!如果甚么癖好都没有的话,活着又有甚么意义?”
这叫选择性扭曲,就像影片中的尼克一样是扭曲事实之王。
到了更高境界的大烟鬼甚至为了香烟以命相许,但就算是达到以命相许的地步的老烟枪,就真的永远戒不掉香烟吗?也不是的!
例如,如果有一天老烟枪咳嗽咳出了黑血,然后医生告诉他他得了肺癌,他会立刻扔掉手中的香烟。因为他一直选择性忽略的事情终于发生在自己身上了,这是他一直回避和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尽管后悔已晚矣,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抛弃跟随他几十年的香烟,此时的老烟枪才真正发自内心认识香烟的危害,这时候他们说的话大都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没有一个人能像当初一样的豪言壮语。
这就叫做在自己的当初的选择面前低头。
实际上你选择抽烟并不都是你的错,因为整个社会都是这样一种风气,并且烟草公司经常花费大笔资金,汇集一大堆专家和策划者在吞云吐雾的会议室里研究消费者心理,在基于人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概念营销,诱惑营销,恐吓营销,偶像营销。
这对成人来讲都是很难招架的,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难逃香烟的诱惑,有父母做榜样示范,有电影偶像在银屏上吞云吐雾,比如影片中看到导演给烟草公司设计的好莱坞当红巨星吸烟的镜头:布拉德·皮特、凯瑟琳·泽塔·琼斯,他们刚完成第一次,陶醉在对方的身体中,他们裸躺着,在太中悬浮着,皮特点燃了香烟,他开始向周围吹烟圈,(吐这个烟圈就要付费两千五百万美金)。
这样的偶像例子不胜枚举,包括周润发在《上海滩》中吸烟的“酷”的形象现在还是满天飞,尽管万宝路的狂野牛仔已经都患癌症陆续离世,但他们“酷”的男人味,男人形象已经在青少年心目中深深扎根,如果这些青少年的父母抽烟,又或者周围的朋友抽烟,那么这个少年日后抽烟的可能性就几乎成定局了。
但他们抽烟的前提是并不知道吸烟的巨大危害,知道一点也只是一些皮毛,因为全社会都间接的提倡吸烟的风气,所以那些关于吸烟的危害基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像影片最后尼克在最高法院讲述的,先生们:有一种东西叫做教育这不是来自一个香烟盒子上的警告,而是来自我们的老师,更重要的是父母,教育是各位作父母的工作,警告孩子们这个世界上所有有危险的东西,包括香烟。这样直到有一天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会为自己做出选择。
这也反映了一种应该提倡的价值观念: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危险和陷阱、你必须自己明白你的选择的后果、政府不可能包办你的一切、所以如果你落入了陷阱只能怪你自己。
尊重知情权是走向自由选择的第一步,一味地攻击烟草公司并不是最有效的方式(尽管看起来最有效),真正的解决方法是每个父母都负责任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清楚的知道吸烟的危害。
烟草公司并不希望肺癌患者死去,因为这样他们等于失去了一个消费者,他们都希望这些瘾君子能够活着并继续吸烟;烟草公司当然希望人们健康,这样它才能盈利。因此尼克代表烟草公司不惜重金去贿赂曾经为万宝路香烟做广告的牛仔,昔日风光无限,充满野性的男人味的牛仔如今因吸烟已经肺癌晚期,挺身而出大声呼吁烟草的毒害,这是烟草公司不希望看到的。
尼克选择做这份“谋财害命”的工作,一方面是因为他擅长辩论,但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和其他被困于工作的人一样,都有“贷款”要还,每天从事或协助贩卖死亡的工作,并不是这些人的本意。
但最后尼克拒绝了在烟草公司继续任职,尼克放弃这个烟草业更高职位目的是在教育自己的儿子,凡是无绝对,你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要做别人替你选择的奴隶。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18岁,你会给他烟抽吗?”州议员问。
尼克回答说:“如果他真的想抽烟,我会给他买第一包烟”。
但前提是这个孩子真正的享有知情权,剩下的就是他自己的选择权。当然尼克的目的是希望儿子18岁之后选择“不抽烟”。
烟草,枪支,酒精,性的诱惑无处不在;我们能全部将之赶尽杀绝么。假如一架飞机因为驾驶员失误而坠毁了,你能怪到波音公司头上吗?如果某个人酒后开车把人给撞了,你会跑去找汽车制造商算账吗?
父母负责完成最基本教育,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烟盒上的香烟警告,未成年人选择吸烟第一支香烟和已经抽烟的成年人选择放弃最后一支香烟,这是自由选择的体现,凡是无绝对,只要知道自己选择及其后果并能为此后果负责任,那么这种选择就是值得尊重的。
章鱼哥整理戒烟语录 :
“戒是不能解决成瘾问题的”。“戒烟与意志力无关,与年龄无关,打破这个神话”。“吸烟与戒烟的思想内耗是自己左手和右手的战争,就像是和自己在掰手腕一样,是注定没有输赢的战争”。
“跟尼古丁斗,你有这个实力吗?是注定要失败的战争,因为你不只是和尼古丁斗,还有文化,习俗,广告,环境作战,你的力量太渺小了”。
“你每天体内细胞与烟草中几百种致癌物的斗争不亚于好莱坞大片,但是烟草中致癌物的攻击点太广泛,你体内的健康细胞每天都在疲于应战,终有一天会精疲力尽的”。“为了大脑尼古丁瘾的满足,对身体其他部位的摧残,早晚要遭到那些器官的报复”。
“和自己身体赌吸烟是否会得病是一个不公平的赌局,你掷出的骰子,六面中只有一面代表健康,其余五面都是疾病和癌症”。
“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争的环境来证明自己在严刑拷打和诱惑面前是否叛变,但戒烟可以算是向别人证明自己不是叛徒的一个途径之一”。“如果一个男人可以戒烟成功,那么他几乎做什么都可以成功”。“戒烟无需意志力,只要注意力”。
“常有瘾君子潇洒的说自己不想活的太长久,但到了病危一刻,无一例外比任何时候都惜命,为多活些时日不惜倾其所有”。“对瘾君子而言,尼古丁是老大,你是奴隶,干掉老大你就是老大”。“贩卖香烟者,就是和贩卖枪支的人一样,每一盒烟都是二十发子弹”。
“烟草生产商就是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制造者,并且还有政府支持”。“烟草公司的配套服务应提供类似于抽油烟机的产品,用来给肺壁抽出焦油和颗粒”。“给自己所爱的人买烟就是分期付款雇佣买凶杀死他,只是永远没有人为此负刑事责任”。
“如果一剂慢性毒药,三十年后才能致人死亡,那么几乎就不会有人因谋杀而被判罪,香烟就是合法的慢性杀人毒药”。“香烟是当今世界唯一合法的自杀或谋杀武器”。“香烟是软刀杀人,还要让人临终前体验很长一段生不如死的时期”。
“漂浮在空气中的烟味在非吸烟者看来和臭屁味一样唯恐避之不及”。“与吸烟者接吻就如亲吻一个烟灰缸”。“吸烟超过二十年,香烟和伟哥会成为一对黄金搭档”。“表面上是你在吸烟实际上是尼古丁在吸你,会像你体内的蛔虫一样吸干你的生命养分”。“尼古丁瘾枪打不死,水淹不死,火烧不死,只能饿死它”。
“吸烟习惯的养成和运动习惯的养成是一样的,都要经历一开始的难受,适应后然后开始成瘾,但后果却天壤之别”。“吸烟如果真的是很享受的事情,应该卖到100元一支烟,那样每吸一支烟时你才真的会好好享受它”。“只要一个人重病时能不吸烟,睡觉时能不吸烟,就证明吸烟只是一个心瘾”。
“吸烟,你伤的是你最亲的人”。“吸烟者是现身说法,以身试法,潜移默化示范自己孩子模仿自己的最佳教育方式”。“吸烟是隐藏在你生活中的巨额债务”。“有人烟瘾大到甚至以命相许的程度,但是连死都不怕的人,还怕戒烟吗”。“少年壮志不言愁,少年壮志不抽烟”。
“无烟一身轻,何乐而不为”。“恨他就让他吸烟,但爱他就不能强迫他戒烟,难言之瘾,不用戒的”。“无论烟瘾多大的老烟枪,香烟是今生早晚要戒的,你可以选择是现在还是将来躺在病床上时戒掉”。“没有人在临死前说:要是我早几年学会吸烟,多享受一些香烟该多好”。“吸毒都是先从吸烟开始的,五个吸毒者中有四个是吸烟者”。
“吸烟是给自己的身体各器官制造了一个监狱,除了大脑之外所有的器官都企图越狱,其中你的肺是越狱的领头羊”。
本次的分享的是解读《感谢你抽烟》这部经典电影已经全部结束,感谢你的阅读!
无戒学堂更文第16天
❾ 那部电影名字里有"禁烟"两个字
《戒烟奇谈》( Cold Turkey),又名禁烟风波,制作于1971。
剧情:全城烟民只要有一人能在一个月不抽一根烟,全城就可以获得数千万美元的奖金,某镇牧师说服大家后参与了比赛。但事后反悔的烟草商却频频诱惑破坏……
❿ 求出现过万宝路香烟电影
经典的像 飞越疯人院 肖申克的救赎 都出现过万宝路香烟
肖申克的救赎也出现过好彩香烟 还有韩国一部电影叫万宝路的战争 去看看
其他一时想不起来
我是万宝路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