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你觉得中国的电影市场应该怎么发展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中国电影行业集中度
行业概况
1、定义
电影产业是对以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三个行业为主,同时包括电影的后产品的开发(如音像制品、电影频道、相关图书、玩具等)以及与电影相关的市场活动的总称,属第三产业中娱乐业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通过视听技术传递艺术形象信息,为人们提供审美、娱乐、宣教服务。
电影产业的特征包括以下几点:
2、产业链剖析:包括五大阶段
从电影行业整体来看,其产业链包括电影制作、出品、发行、放映环节。电影制作作为整个产业的最前端,决定了行业的影片供给数量、质量等情况,具有一定的议价权。影片制作完成后,通过出品及发行方使得影片得以面世,向下游院线企业进行宣发。电影产业的终端是院线市场,其基本职能是提供放映服务获取票务收入,一般占据45%的票房分账比例,同时还为合作商提供广告服务、提供卖品等衍生品服务以获得非票务收入。
在电影产业链中,发行上承制片方,下连院线播映方,是将影片全国推广的渠道,整个电影产业链的参与者众多。
电影制作方主要包括国内外文学与剧本等原始作品方,如国外的漫威、迪士尼,国内的华策影视、腾讯文学等;内容出品方包括海外的华纳兄弟、环球影业,国内的万达影视、华谊兄弟等专业影视公司;宣传发行方包括华纳兄弟、环球影业等传统影视公司发行方,以及淘票票、爱奇艺与猫眼电影等网络发行方;电影产业链终端的院线平台代表公司有海外的AMC与国内的万达影院、大地影院、横店影视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互联网+时代”
从1950年发展至今,我国电影行业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国有资本时代”、“民营资本时代”、“商业大片时代”和目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
行业政策背景:多项政策加持
以政策扶持为主导电影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国家层面以及政策层面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2010年的《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由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发布,我国对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方针、具体政策措施保障;
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在2014年由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联合发布,明确了八项具体政策,使得市场活力得到进一步激发,公益服务质量和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于2015年由国家财政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并规定,向申请工商登记的经营性电影放映单位征收5%的电影专项资金,用于电影产业发展的金融、税收和人才引进扶持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于2017年3月1日发布实施,具有里程碑意义。对于正处于发展迅速但缺乏法律依据及保障的电影市场来说,无疑给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带来了法制化的信心,也为中国电影"走出去"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可以说,国家法律和政策,特别是政策几乎决定着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发展程度。
行业发展现状:
1、中国电影市场收入规模:疫情后强势反弹
从电影票房收入来看,2016-2019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持续增长,并成功突破600亿大关。2019年,我国票房收入达641亿元,较2018年增长5.4%,增速整体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电影票房收入仅为203亿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三成。截至2021年12月中旬,我国电影票房收入457亿元,较2020年恢复较快。
2、中国观影人次情况:2020年下降近7成
从观影人次的变动情况看,2020年全年观影人次5.49亿人次,相比2019年减少了68.23%,降幅与票房降幅基本持平。对比2019年全国约14亿的人口总量,人均观影次数为0.39次,相比2019年的1.24次下滑明显,若以8.48亿的城镇人口计算,人均观影次数为0.65次,相比2019年减少了1.43次。
3、中国电影放映场次情况:疫情影响放映场次大幅度下降
2020年全国影院共放映电影5658.4万场,同比减少55.58%,降幅明显低于观影人次和票房降幅。对比票房、观影人次和放映场次的变化情况,随着国内影院数量的逐年增多,放映场次的增加速度始终能够大幅高于票房和观影人次的增长速度。
行业竞争格局
1、行业集中度:头部效应明显
整体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头部效应明显,行业集中度较高。随着档期竞争加剧、口碑宣传作用凸显,国内电影票房集中度加剧。2020年受疫情影响,电影前五名票房达到全年总票房的50%以上。除2020年特殊情况外,2018至2021年电影票房前三名和前五名占比稳步提升,这意味着影视行业的龙头公司能够分到更多红利。
2、企业竞争:万达影院市场份额最高
从各院线票房情况来看,我国电影产业市场集中度仍待提高,以票房TOP5院线的票房合计仅为2020年电影总票房的47%。其中,万达院线以15%的票房比重位居榜首,其次为大地院线,其票房比重为10%,上海联合院线(8%)、中影数字院线(7%)和中影南方新干线紧随其后(7%)。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政策方面:《“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
2021年11月9日,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也是针对内地目前电影市场所做出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方针政策,其中既有一些具体的数字指标要求,也有一些针对性较强的规划部署。整个规划书近万字,基本涵盖了内地电影近几年发展出现的问题和症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也包括了之前一些方针政策的进一步执行。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⑵ 中国纪录片在2012年后呈什么变化趋势
新媒体将成为行业重要支撑点
在我国纪录片产业快速的发展背景之下,我国对纪录片的生产投入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数据显示,2013-2015年,我国纪录片产业投入规模高速增长,至2015年年增长率高达57.3%;2016-2018年逐渐实现平稳发展,2018年我国纪录片投入规模达到46亿元,同比增长16.4%。
新媒体纪录片的巨大潜力吸引了新媒体平台在纪录片领域加大投入。目前,在我国的视频平台中,腾讯视频、优酷、芒果tv、爱奇艺和哔哩哔哩都已经开始布局自制纪录片。
相比而言,腾讯和B站在自制纪录片上投入更大。结合2018年五大视频平台在自制纪录片的情况来看,腾讯自制记录片的数量远高于其余的视频平台。
其中,腾讯视频上线的《风味人间》纪录片的豆瓣评分高达9.1分。根据前瞻分析,新媒体平台不仅在生产投入成本逐渐增加,其拍摄的纪录片的质量也处于上乘品质,这预示着新媒体机构将成为我国纪录片行业的支撑点和发展新动力。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⑶ 为什么现在电影都以票房论成败
赚钱为目的[机智]毕竟审美每个人不一样 《万箭穿心》200多万票房 《唐人街探案3》40多亿票房 你肯定看着后者 但艺术品质差多了 说不好听的很多人未必知道《万箭穿心》啥东西
“《绝杀慕尼黑》票房破8000万了,真的太成功了!”。
“《雷霆沙赞!》中国票房还不到3亿,简直扑街到地心”。
为什么同样是评价电影的票房,《雷霆沙赞!》票房比《绝杀慕尼黑》高好几倍,却获得了完全相反的评价呢?
衡量一部电影成功与否的标准有很多,放在市场中,当然是以票房论成败。这就容易形成一个认知——票房越高,电影越成功;票房越低,肯定就是商业上的失败者。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词,叫“票房体量”。受制于题材、类型、卡司,甚至国别等的不同,每种类型片,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票房体量。即使电影票房本身并不高,但只要处于票房体量之间,就是合格的,高于票房体量,便称得上是一部票房成功的影片。
而现如今大多数人,并没有正确的票房体量区间的认知,很多人对于电影票房的阈值是被拉高了的,毕竟在这个只有“XX影片票房X天破十亿票房”这样的题目才会不停的被自媒体报道刷屏的时代。但是对于大多数题材类型来说,近亿元的票房成绩,已经实属成功。
比如《你好,之华》。一般而言,文艺片的票房体量都在百万级别,如果有一线导演和演员加盟的文艺片,票房体量会上涨到5000-6000万左右,比如之前的《黄金时代》《江湖儿女》等都是如此。因此,放眼当下动辄上亿的整个电影市场,《你好,之华》的8000万票房看似不值一提,但相比这一类型的电影来说,已经是很不错的表现了。
当然,票房体量并不是恒定的,随着时间、市场的变化,尤其是爆款电影的出现,票房体量也会不断被推高。比如,五年前爱情电影的票房体量可能还在两三亿级别,但如今随着《前任3》《后来的我们》等一系列高票房爆款爱情电影的出现,其票房体量也翻了好几番。
因此,摸清每一类型电影的票房体量区间,有利于对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作为制片方,还能为前期的电影投资做好风险把控,避免投入过大却难以回本的问题。那么,不同类型的电影到底有着多大的市场体量呢?我们又该如何建立自己的票房认知?别急,本文将从国产片的角度,为大家一一分析。
1、动作电影
动作电影称得上是目前票房体量最稳定的一类影片了,但从票房体量角度来看,并不能一概而论,细分开来,动作电影也分以下四类。
首先是主旋律动作电影,这也是屡次创造票房奇迹的类型。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以最终11.86亿的成绩取得了当年的国庆档冠军,为这种类型开创了新的机遇。而2017年的《战狼2》所取得的56.83亿成绩,更是目前内地电影票房冠军。2018年《红海行动》(36.5亿)成绩同样表现出色,而未来这一数字又将落在哪里也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2020年春节档的《紧急救援》也属于此类型,有望继续获得30亿+的票房成绩。
而目前产量以及质量较为稳定的,当属香港动作电影。目前港式犯罪动作电影的票房体量在3-4亿左右,比如《追龙2》(3.04亿)、《黄金兄弟》(3.17亿),去年国庆档上映的《无双》以12.73亿将这一体量推到了最高。而今年暑期档的《扫毒2》与《使徒行者2》也都有望凭借续集优势与全明星阵容,获得6亿以上的票房成绩。
近年来,内地也开始效仿香港,开始出品拍摄一些犯罪动作电影,然而体量始终无法企及港片的高度。今年年初的《“大”人物》的3.79亿是近年来目前这一类型电影的最高记录。一般而言,这类电影的票房体量在1亿左右,比如《绑架者》(9566万)、《英雄本色2018》(6307万)。两部《心理罪》凭借IP属性都获得了3亿左右的票房成绩,虽然成绩并不亮眼,但在此类型中已经属于佼佼者。
香港动作电影还有“港式功夫”这一类型电影的存在,比如《叶问》系列、《杀破狼》系列,目前《叶问3》(7.69亿)是这类电影的最高体量。但是这两个系列之外的电影,类似《太极》《狂兽》《张天志》,都只能收获1亿左右的票房成绩。这也与目前华语功夫明星的断代有关。
2、科幻电影
在2019年以前,科幻电影在中国电影市场一直是微弱的存在,其票房体量也在具有一定科幻类型的《逆时营救》《不可思异》等影片中维持在1-2亿之间。甚至类似《伊阿索密码》等片只有不到一千万的票房。
但今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的出现将科幻电影推到了新的高度,46.54亿票房也成了当下科幻电影的市场新标杆。当然这并不能成为以后科幻电影的标准体量,内地科幻题材仍然需要更多的作品让市场成熟。这对接下来等待上映的《上海堡垒》《明日战记》等科幻电影来说也有不小的挑战难度。
3、喜剧电影
喜剧电影的范畴无疑也是庞大的,在这里我们也将喜剧电影细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纯粹的剧情喜剧,以麻花喜剧以及徐峥、王宝强的部分喜剧为主,《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港囧》《泰囧》《煎饼侠》《大闹天竺》《情圣》《恶棍天使》《来电狂响》《李茶的姑妈》皆属于此类别。如果拥有出色的制作班底外加目前顶级的喜剧阵容,一般能获得20亿以上的票房量级。然而喜剧类也因为质量水平、卡司阵容以及喜剧品牌的参差不齐,这个类型也拥有最大程度的票房方差。从成绩最高的《西虹市首富》(25.47亿),到仅有几百万票房的喜剧,数量庞杂。
但是剧情喜剧往往具有一定的票房上限,将喜剧与悬疑、科幻、竞技等题材融合,往往能获得更出色的票房加成,典型的是《唐人街探案》系列。实际上,2015年《唐人街探案》上映的时候,影片8.18亿便已经是超出预期的市场表现了。2018年,《唐人街探案2》上映又将悬疑喜剧的体量推高到30亿+,33.97亿也是目前的最高体量。而春节档的《美人鱼》《疯狂的外星人》《飞驰人生》,也都是成功将喜剧与其他类型融合创造极佳票房成绩的典型。
除此之外,喜剧还有两个分类,就是港式喜剧与动作喜剧。港式喜剧以黄百鸣的“喜事”系列为代表,只能获得1亿左右的票房成绩,并且近几年整体情况呈下滑态势,2017年贺岁档的《妖铃铃》与惊悚恐怖片相融合,3.63亿的成绩也是此类型的最高表现。
另外就是以成龙为代表的功夫喜剧,以《绝地逃亡》《铁道飞虎》《功夫瑜伽》为代表,基本拥有5-8亿的基本量级。
4、剧情电影
剧情电影其实是很难划分具体类型的一类,这里我们从题材出发大体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现实题材剧情片,去年暑期档大热的《我不是药神》便可划归到这类电影中,31亿的票房成绩也是目前的最高体量。而一般来看,像《亲爱的》(3.44亿)、《我不是潘金莲》(4.82亿)都在正常体量区间。因为制片成本中等,并且具有出现口碑爆棚的代表,这一类型电影也成为近年来的票房大热。今年暑期档的票房热门《银河补习班》也属于此类型,具有斩获10亿+票房的实力。
其次是 历史 题材剧情片,随着《芳华》(14.22亿)、《无问西东》(7.54亿)两部超出市场预期的类似题材影片的崛起,也让市场认识到了这一类型的全新开发方式,拥有更广年龄观众层的此类影片在未来也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5、爱情电影
情感 类电影与喜剧类电影相似,也拥有较大的阈值区间。
目前,爱情电影的票房体量一般在1-2亿,像《21克拉》(1.1亿)、《下一任:前任》(1.21亿)其实都是正常体量内的影片,《超时空同居》《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的8亿票房都是超出预期的影片,而《前任3》接近20亿票房的成绩则将爱情电影的票房体量彻底推高。
爱情电影中还有一类特殊的存在,称之为“青春片”,这类影片往往聚焦主角的青春时期,并且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比如去年五一档的《后来的我们》,影片13.61亿的成绩也是当下此中类型的最高票房。总体来看,青春片的票房体量在2-3亿之间,目前正在上映的《最好的我们》票房已超过4亿,可以说超过市场预期。
6、魔幻电影
目前,魔幻电影的票房体量在几年前比较偏大,包括星皓版《西游记》与周星驰版《西游》系列都是魔幻电影的高体量代表作。
另外,《捉妖记》系列属于偏合家欢的魔幻类型,2015年《捉妖记》将该类型票房体量推至24亿。到2018年,《捉妖记2》的22.37亿票房虽然看起来依然表现不错,但对照第一部,显然有着下降的落差,这无疑也是票房体量无形之中被推高的作用。
然而,因为魔幻电影高投资特性,也让其拥有着较低的票房回报率。去年投资7.5亿制作的《阿修罗》最终上映票房不到1亿,也让此类题材逐渐成为投资黑洞。
7、动画电影
相比于其它类型电影,动画电影由于受众有限,其票房体量也偏低,具体来看,成人向动画和低幼向动画又是不同的。
成人动画的票房体量在1亿左右,比如《风语咒》(1.12亿)、《十万个冷笑话》(1.19亿)。今年年初上映的《白蛇:缘起》的4.48亿成绩也实属不易,而目前成人动画的最高票房记录保持者还是4年前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近10亿的票房成绩至今无影片企及。迄今为止,也只有《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和《白蛇:缘起》三部票房突破标准体量的成人动画,类型出圈,仍然是大多数成人动画需要面对的问题。
目前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市场表现最为接近的要数《熊出没》系列了,其中,今年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原始时代》获得7.14亿票房,这也是目前低幼动画的最高票房体量。而一般而言,低幼动画的票房体量在近几年都维持在5000万-1亿之间。比如此前的《喜羊羊》系列,以及近年来的《猪猪侠》《赛尔号》《神秘世界历险记》等“年货”作品都是此类电影的代表。
除此之外,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近年来越来越多类型片的成功,目前市场上还有包括恐怖片、古装片、黑色犯罪片、战争片、运动题材影片、武侠片、传记片、歌舞片、纪录片、特工片、文艺片甚至政治任务型类在内的十多种类型影片,不同类型的影片在投资、宣发以及市场回报上,皆拥有不同的票房回报率以及票房体量。
也许你期待自己的影片能成为开拓类型的“头号玩家”,成为新的《流浪地球》《战狼2》或者《二十二》,但是超出市场预期的影片质量是成为类型爆款的一切物质基础,如果只是符合行活的水准之作,在影片上映前,或者跟投项目前,对自己项目有一个清晰的市场体量认知,仍然是目前电影行业内大多数人所欠缺的重要素质。
⑷ 如何看待国内近年流行的合拍片形成的电影投资
市场趋势,可能这样有话题
在国产电影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和中国香港等地区、美国等国家的合拍片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就合拍片所承载的价值观而言,它可能不代表中国电影的核心部分,但是就其作为“国产电影”所占据的中国电影市场票房的份额看,它却是当前国产电影的主要部分,对理解中国当代主流大众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表征意义。
大家觉得呢?
⑸ 电影票房分析及预测
从20世纪初的西洋镜戏法到今天占据全球电影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强,资本的加入让好莱坞在过去百年的发展中变得越来越理智--比起商业片流水线缔造者,它更像一个数学家--它精于计算每一项决定对利润的贡献:《蝙蝠侠》续集是否要接受男演员片酬的狮子大开口以获得百分之几的忠实粉丝买票入场;是否要在动作片的第37分钟增加感情戏以争取女性观众;是否要为这部烂透了的原著聘请收费高昂的剧本医生;一个小金人编剧的名头到底值多少钱……这就是在电影开机之前最为重要的环节:票房预测。
华尔街不仅给好莱坞带来了密集的资金支持,也带来了理性的金融工程技术,后者好像一把衡量艺术的尺子。一位浸淫于电影行业的金融人士一语中的:"在这个行业里充斥着暧昧不清、晦暗不明,有真正的艺术家、也有忽悠的吹水者,但到底怎么判断是否能合作,项目是否有投资价值,全凭经验"。
如何预测
早在80年代,美国票房收入预测的先驱BarryLitman对美国80年代近700部电影进行分析推出票房收入预测模型。该系统对之后美国电影投资界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电影票房预测系统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已经成为国际电影产业投融资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预测系统
电影票房量化分析及预测系统(Box Revenue Prediction)是在考察导演、主要演员、制片、发行及市场营销、电影生命周期、电影类型、发行地区等影响电影票房的诸多因素基础上,基于资产定价模型,综合采用金融工程和回归统计分析方法研发出的预测系统。它能分析预测不同种类电影的票房价值,成为电影产业投融资重要参考工具,对电影产品定价及衍生产品开发都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中国第一套BRP系统
2012年1月,中影集团联合艾亿新融资本推出了国内第一套基于电影票房预测的估值与定价分析系统--BRP系统。通过对过去4年中600多部影片的统计分析,该BRP系统发现了6条有趣的现象:
·低成本的影片一般会比大片更卖座
·无名小卒主演的影片要比明星主演的影片利润率更高
·类型的艺术特征跟利润之间不存在直接关联,但评论的多寡(无论好评或者劣评)跟利润之间有密切关系
·不含暴力、色情成分的家庭影片最容易赚钱
·大片的续集要比普通新片更容易赚钱
·明星在为影片带来更高票房的同时,也往往拉低了利润率,因为大部分收入进了明星的口袋
⑹ 电影预告片官网有哪些
1.时光网
网页链接:网页链接
时光网是一个影迷交流、电影信息发布的综合平台,网站上有最新的电影预告片,可以用硕鼠等软件进行下载,缺点事有水印,如果是用来做剪辑素材,还要进行去水印。
⑺ 请问中国的电影市场到底有多大
行业主要企业:猫眼娱乐(01896HK)、阿里影业(01060HK)、光线传媒(300251)、新片场(834630)、华谊兄弟(300027)、爱奇艺(IQ.NASDAQ)、Bilibili(BILI.NASDAQ)
本文核心数据:2021年中国电影票房、2021年中国票房结构
疫情后电影产量大幅度回弹
2016-2019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和人均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电影生产规模总体呈现波动增长。2020年由于疫情影响,国产影片数量大幅下降,仅为301部。2021年,受益于全国疫情的有效管控,行业复苏较快,截至12月底,国产影片数量突破新高,达到740部。
我国电影产业票房依赖严重
目前,我国电影产业依然严重依赖票房收入,非票房收入的占比较低。不过,从国内影院非票房收入占比来看,各大院线公司的非票房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均在不断提高。其中,万达电影的非票房业务发展最好,最新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非票房收入12.74亿元,其中广告收入5.98亿元,占总营收的9.50%,商品消费收入6.76亿元占总营收的10.74%,合计占比20.24%;其中广告收入毛利率为10.50%,商品销售收入毛利率为39.72%。万达电影致力于“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不仅举办一些专属活动,如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还有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
总体来说,2021年我国电影产业在疫情后恢复较好,但在收入结构来看,对于票房收入的依赖程度依旧较高。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⑻ 国家扶持电影行业迅速发展,一部电影最大的收益方是谁
受益方就是投资人啊。
影视投资是近些年潜力最大能在影视行业获利的重要部分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市场越来越火热,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程度节节高升,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尤其是18年2月电影票房一举打破世界单月最高纪录100亿,2017年度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2018年度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609亿,中国电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业进10年 中最稳最快的高速发展行业.
四、分红模式一部电影上映以后,一位投资者究竟可以分到多少钱?相信这是很多投资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电影公映结束后,影片背后投资方因此获得怎样的回报,这离不开两大要素,一是票房收入,二是电影投资成本。其中,票房是进行票片分账的基本要素。附电影票房分账原则:0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计入电子售票系统,数据统一汇总到中国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办公室(简称专资办)。以专资办的统计数据作为各方分账的依据。0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缴纳3.3%的特别营业税,及5%的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剩余的91.7%认定为一部电影的“可分账票房”。03.电影院级院线为57%,而电影出品及资金投资入方大致收益为票房收入的33%—42%。
⑼ 电影行业背景及前景
1、电影行业背景及前景:
按照目前院线电影上映的票房情况来预测,您投资10万,这四种收益都到手您可以直接在二线城市全款买套房子了。
没有哪个导演差钱,我们想找投资方可以找银行,也可以通过基金。但是这些投资方解决的只是钱的问题,我们既然把投资权给我们普通老百姓,目的是通过粉丝经济能有个更好的宣传效应!
大圣归来大众投资人89名,引爆200场包场观影。我们的目的,电影靠投资人宣 传大卖,同样可以获得高额票房盈利,这样双赢!
年度票房优势: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的票房分别是218亿、296亿、441亿、455亿,559亿,尤其是18年2月电影票房一举打破世界单月最高纪录100亿,2017年度中国电影年度票房突破500亿元,中国电影票房已保持了近10年的高速增长,增长速度超百分子50%,目前行业进10年 中最稳最快的高速发展行业,影视行业是国家高速中必要发展的行业。投资影视行业也是顺应国家发展趋势。
从数据分析,从2013年开始到现在18年 特别是18年2月电影票房一举打破单月最记录100亿,年度票房一直在强劲增长,会很快成为全球最大电影市场。
根据数据显示美国3亿人口有4万块屏幕,而中国想要达到这种持平状态 那么我国今年要增加8000块左右,达到4万块才可以持平。那么根据中国13亿人口来说,那么未来电影增长的空间在4倍之大的空间,市场前景一片空白需要开发。
2、影视行业安全可靠,公开透明:
电影行业信息公开,一切都是透明化的,影视上映后票房有权威,专业的网站查询,猫眼,淘票票,影视项目可在广电总局官网进行查询,那么投资者是通过工商注册成为影视项目合伙企业股东,获取真实收益权,作为影片有限合伙人根据持有的份额按比例公平分配,并能在工商局查询清晰知道资金去向,情况特殊者可探班剧组。
3.操作简单、投资周期短
操作上简单便捷,不需要开户等繁琐的程序,客户打款签合同就正式成为该影视的合伙人;一部电影拍摄下来也就一年左右的时间,电影上映后不久就能产生收益,客户开发周期短。
我们公司今年才成立,电影投资是去年才开始的,现在正是处于萌芽期,我们看过的很多电影也已经是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如《大圣归来》《前任3》《叶问3》等。与其说制作方寻找小资金的合伙人,不如说是在为电影制作上映“票房”在做宣传及浇水施肥。
4.投资风险低,收益高
电影投资可以说是金融行业风险比较低的,只要选择好题材和项目,可以说基本都是能够赚钱的,我们可以从历史的数据可见。
电影名称上映日期票房类型制片成本收益
战狼22017-7-2756.82亿军事预计2亿9.3倍
唐人街探案22018-2-1631.93亿喜剧
红海行动2018-2-1631.2亿军事预计5亿2倍
前任32017-12-2919.4亿爱情预计1.5亿4.3倍
芳华2017-12-1514.2亿爱情预计1.3亿3.6倍
5.门槛低,投资者接受度高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国民对消费需求的转变,消费者转向对文化艺术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愈加强烈,特别是电影行业,这一点在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上就已经充分体现,在之前投资一部电影最低都是上千万,目前只需要几十万的资金就能成为一部电影的合伙人,投资电影在以往是圈内人士或者有强大资源的人才能做的事情,现在国家政策开放了,大家可以一起投资拍电影,成为影视合伙人,对于投资者来说有新鲜度,达到条件的投资者还可以去拍摄地点探班和参加电影首映礼,和明星面对面,侧面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影视投资风险如何规避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光有收益没有风险的项目绝对是骗局,我劝你也不要投资,如果要投资关键就是要权衡利弊和规避风险,如何规避详见如下:
1.投资款项是否安全可靠?
A.首先确定影视公司的真伪和影视项目的关系(1.通过企查查核实该影视公司的真伪和是否存在征信问题;2.影视公司和影视项目是否有签约合同;3.是否有导演签约合同;3.是否有版权签约合同;4.影视项目是否在广电总局立项备案可通过广电总局官网核实)
B.投资款项选择该项目的对公账户统一打款,保留打款凭证,获取真实收益权。
我们的观念仍还处于一两年前电影应该是某大导演指导掏自家底出资拍摄,或者某某大公司直接投资制作完成,其实我们知道的也没有错,但是实际来说这种独享电影大蛋糕蛋糕的时代早已过去,普通人参与投资拍电影已经成为时代的必然趋势。
⑽ 什么是电影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电影是19世纪美国国家生活水平上升大众产生新需求的娱乐产物。
电影根据视觉暂留原理,运用照相(以及录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声音)摄录在胶片上,通过放映(同时还原声音),用电的方式将活动影像投射到银幕上(以及同步声音)以表现一定内容的现代技术。
电影是一种视觉及听觉艺术,利用胶卷、录像带或数位媒体将影像和声音捕捉,再加上后期的编辑工作而成。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现代艺术,亦正如艺术本身,有着复杂而繁多的科系。电影有很多类型,也有多种分类方法。
(10)2016电影行业分析报告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发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虽然外商在中国电影市场占据了垄断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国电影活动的开始。1903年,德国留学生林祝三携带影片和放映机回国,租借北京前门打磨厂天乐茶园放映电影。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
中国电影一开始,就和中国传统的戏曲和说唱艺术结合起来,发展出一套独特的电影类型。但是最早尝试拍摄这种电影类型的丰泰照相馆只属小本经营,算不上是电影机构。直至商务印书局“活动电影部”的出现,才真正代表中国制片业的开始。
在这段期间,除了“商务”之外,先后出现的电影制片机构还包括由美商投资“亚细亚影戏公司”、“幻仙”、“中国”、“上海”、“新亚”等,由于他们的成员多是来自戏剧舞台,所以当时的电影题材和内容大多源于中国戏曲和文明戏。此外,他们也开始拍摄剧情短片和长片,对电影这种艺术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中国电影诞生于1905年,历经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时期,革命战争时期,新中国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时期等各个历史阶段;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再到立体声,从黑白到彩色再到立体像(3D),从模拟到数字,从传统到现代的技术变革进程。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国电影都留下了优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时期,有《孤儿救祖记》等关注社会改造的进步电影;抗日救亡时期,有《狂流》、《中华儿女》等鼓舞斗志、弘扬爱国主义的影片;抗战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又深刻揭示社会矛盾和本质,形成现实主义的创作潮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涌现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铺子》等一大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优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银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国电影发展的第一次高潮;经历十年文革浩劫,中国电影走出低潮,拍摄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实践、针砭社会时弊的优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国大典》、《大决战》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焦裕禄》、《凤凰琴》等现实题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照实说,中国电影先后实施了影视合流改革、电影精品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电影股份制、集团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艺术质量和形式都有崭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喜莲》、《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还出现了《不见不散》等贺岁片、喜剧片的新样式,涌现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形成了国有、集体、民营多种所有制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电影发展走上了良性循环的轨道。《邓小平》、《可可西里》、《台湾往事》等力作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英雄》、《神话》、《震撼》等国产大片共同占据了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并在世界影坛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中国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2012年共生产各类电影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超170亿,而团购票为国内电影票房贡献了近27亿元,为广大影迷们节省了50.12亿元生活开支。
对于影院团购市场的火爆,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电影票和餐饮婚纱相比,它的标准化程度更高,电影院也比一般餐馆的接待能力更强。其次,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电影票的票价仍然偏高,电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团购的出现正好释放了这部分的需求,赢得了广泛影众喜爱。
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进口大片特别是好莱坞强大的压力面前,国产电影压产量、提质量,不断提高创作水平,不断丰富类型品种,受到了市场观众欢迎,以超过54%的份额赢得了市场主体地位,涌现出《智取威虎山》《归来》《亲爱的》等一批优秀影片。同时,一批青年电影导演的作品也引起社会广泛瞩目。中国的电影市场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国电影产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生产故事影片745部(含电影频道出品的数字电影92部),生产各类电影总量达893部;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到170.73亿元,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3年2月,我国影院的放映场次达200多万场,环比1月份基本持平;观影人次达5700多万,增长近1000万人次,增幅达19%;共产出票房21亿多元,大增近5亿元,增幅高达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