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难忘电影《芙蓉镇》,刘晓庆姜文主演,35年过去主要演员境况如何
【千部经典老电影巡礼(128)——《芙蓉镇》】
《芙蓉镇》是上世纪80年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故事影片,它一经上映,随即引起轰动,并获得广泛赞誉。也因此,该片获得了大量奖项,如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以及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最佳男配角以及德国、法国、捷克等多个国际电影节奖项等。
《芙蓉镇》根据古华同名小说改编,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1987年上映。该片讲述了芙蓉镇上漂亮女人胡玉音的遭遇以及她与镇上唯一的知识分子秦书田在患难之中产生真挚爱情的故事。
刘晓庆饰演的胡玉音是芙蓉镇上卖米豆腐的小摊贩。漂亮质朴,性格泼辣,和丈夫黎桂桂靠公平交易致富,却祸事连连,被打成“新富农”、新楼屋被查封、丈夫自杀。胡玉音倍受屈辱,正直的“右派”分子秦书田同情绝望中的胡玉音,两人结为“黑夫妻”……
姜文饰演的秦书田是原县文化馆馆长,镇上最有文化的人,却被无端打成右派。在那个艰难的年代,他被派去与胡玉音一起清扫大街,寒来暑往,两颗干枯的心灵撞出爱的火花,但正因为如此,他被判刑十年,胡玉音被判刑三年,因怀孕监外执行……
郑在石饰演的谷燕山是南下老干部,镇上的粮站站长,在芙蓉镇极有人缘。他看不惯李国香、王秋赦等人那一套做法,却无力回天,只有借酒浇愁。秦、胡偷偷结婚时,他突然前来向他们贺喜,胡玉音难产时,又是他出手救了这对母子……
徐松子饰演的李国香作为极左路线的积极推行者,她盛气凌人,凶狠泼辣,满脑子都是“运动”,随意践踏伤害无力抗争的小人物。她嫉妒胡玉音的美丽,不能忍受那么多男人被胡玉音吸引,而她得不到真正的爱,只能背地里我行我素,饥不择食……
祝士彬饰演的王秋赦曾是镇上的二流子,好吃懒做,在那个是非颠倒的年代,他却凭借自己的贫困和钻营成了李国香眼中的红人,她亲手培养王秋赦当了镇上的党支书,跻身权力结构之中。但十年动乱结束,王秋赫变成了疯子,他敲着破锣,嘶哑着嗓音叫嚷着“运动了,运动了”……
张光北饰演的黎满庚是一位退伍军人,曾任镇上的党支书。他与胡玉音从小青梅竹马,但因胡玉音家庭出身不好,组织上不允许他们结合。他两次背叛胡玉音,一次是爱情背叛,一次是承诺背叛。为了弥补内心的愧疚,他发誓要照护好胡玉音,但最终却还是昧着良心背叛了她……
电影中,徐宁饰演五 爪 辣 ,刘利年饰演黎桂桂,黎模宪饰演杨民高,麦文燕饰演军医等。其他参演人员还有姜友石、肖其昌、李国文、解梅精、马少朋、贾志杰、曹洪弟、赵仲、瞿继之、王恩珠、夏文华等。
虽说《芙蓉镇》是一部反思影片,但悲伤、苦楚之中,既有思想的厚重和人性的深度,许多镜头又洋溢着诗情画意,如在与胡玉音扫大街时,秦书田边扫街边跳华尔兹,骨子里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当李国香不敢爱时,秦书田与胡玉音却宁愿坐牢也要爱,让人动容。
谢晋导演就曾说:我拍东西,喜欢追求一点诗情画意,例如《芙蓉镇》里男女主人公跳着华尔兹扫大街、《舞台姐妹》里戏班子拉纤的场景等,都是。
那么,35年过去了,片中的主要演员的境况如何呢?
刘晓庆曾与李秀明、张金玲并称“北影三朵金花”,几十年过去了,她的星辉已被新人所替代,但辉煌却留在了人们心中。她的代表作如《小花》《瞧这一家子》《婚礼》《芙蓉镇》《原野》《春桃》《武则天》等,曾因“胡玉音”一角荣获第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第1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表演学会奖等奖项。
姜文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其影视代表作主要有《芙蓉镇》《红高粱》《北京人在纽约》《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等,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出色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
郑在石出生于1934年,1959年考入上海电影专科学校表演系,1983年起任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代表作如《怒吼吧,黄河》《飞虎》《特急警报333》《芙蓉镇》《共和国不会忘记》等。不过,郑在石2007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3岁。
徐松子1955年出生于吉林长春,27岁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毕业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但她却主要从事了表演,其代表作如《芙蓉镇》《老店》《红尘》《红天鹅》《逃之恋》《家和万事兴》《空镜子》《鸳鸯错》《咱们结婚吧》等。导演作品如《走过冬天的女人》《舟舟》等。2018年7月,她和刘晓庆受邀来到《芙蓉镇》当年拍摄地,与游客同吃米豆腐,共跳土家舞……
祝士彬是“潘冬子”祝新运的亲哥,1944年出生于北京,14岁考入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是一名话剧演员。其代表作如《芙蓉镇》《遗失的伴侣》《黄金大盗》《开天辟地》《三国演义》《天高地厚》等。因饰演王秋赦这一角色,获得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张光北1986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其代表作如《芙蓉镇》《弧光》《哗变》《亮剑》《日出东方》《玉观音》等。其妻子是八九十年代著名女演员陈炜。女儿张思乐也继承了明星父母的良好基因,如今也是一名影视演员,出演过《特殊行动》《后海不是海》《战天狼》《最美的青春》等影视剧。
《芙蓉镇》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优良传统,取得了雅俗共赏的 社会 效果,该片对 历史 的反省与指控,传达了深广的 社会 内涵,而对人的坚韧精神和人性火焰的描写,更让该片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力作……
Ⅱ 绿色的电影
绿色电影有很多先推荐 《肖申克的救赎》《弱点》《当幸福来敲门》《卧虎藏龙》《欢乐姐妹淘》《霸王别姬》等等。
首先先说明一下,何为绿色电影,随着近几年大量资本融入电影业,促进了电影业的蓬勃发展,伴随而来的除了海量的新影片以外不乏有各类充满了商业植入和剧情粗制滥造、演员演技尴尬的抠脚神作。这对于电影行业来说不可为是敲响了警钟。而近期电影行业的影帝影后等各位大咖也在相继发声,共同呼吁还定影行业一片乐土,其中中国著名电影人姜文在上海表示:中国需要“不加化肥”、“投入真实感情”、“吃起来有营养”的“绿色电影”。
Ⅲ 姜文的哪些影视作品获得过奖
姜文获得过奖的影视作品有:《鬼子来了》、《阳关灿烂的日子》、《春桃》、《让子弹飞》、《太阳照常升起》、《寻枪》等。
3、《鬼子来了》
姜文用中国电影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表达方式,讲述了一个富有悲剧色彩的抗日故事。要是换成“另一种”抗日电影,那主人公一定是壮烈的,但故事中的马大三却是荒诞的,他本想要从日本鬼子身上捞点好处,没想到世界的残酷早已超出了他的想象。
《鬼子来了》除了像阿米尔·汗的诸多电影一样能引起人民的反思,在艺术性上还是十分出群的。狂妄的姜文直接拿了未经审核的片子拿到了海外参加影展,并拿到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
Ⅳ 电影版余占鳌扮演者
电影版余占鳌的扮演者为姜文,他的演技十分的专业出众,能够把角色的主要精髓形象生动的表演出来,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许和认可。
妥善的运用词语,对不同的人物形象进行详细的清晰解说,才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主要状况。
想要自如的运用词语,可以注意学习分析以下几点:
(一)吃透词义
词语的含义,不是它所构成的单个词语含义的简单叠加组合,而是在构成成分提供的事件背景基础上,通过引申、比喻等方式抽象概括出来的,切不可望文生义。
如:“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大方”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句中错把“大方”理解为不吝啬。)
(二)分清褒贬
许多词语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并随着语言环境的不同,词的感情色彩也会随之变化,有时候,由于对一些成语褒贬不辨,从而导致误用。
如:“先生对于友人,尤其对于青年,爱护无所不至,不但尽心竭力,还常常主动帮忙。”
(“无所不至”意思是没有达不到的地方。现多形容坏人到处干坏事或所有的坏事都做到了,是个贬义词,此处应为“无微不至”。)
(五)前后矛盾
词语在句中意思尽管准确,还应注意它和其他词语是否矛盾。如“最近到沿海地区,虽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极深刻的印象。”
(“浮光掠影”的意思是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浮光掠影”与“极深刻的印象”矛盾。)
(六)搭配不当
有些词语由于词性的限制,要注意它的用法。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不能带宾语。)
Ⅳ 姜文,赔了几千万都不低头的他,就这样屈服了
文/文刀贰
1992年,王朔带着《动物凶猛》走进了姜文的世界。
当时姜文看完小说后说:
“觉得像针管扎进了血管里,血冒了出来,闻到了西藏歌和大食堂的味儿。”
1992年5月1日,姜文开始在北京一间小屋里,写作电影剧本《阳光灿烂的日子》。
在这间只有6平米、一张桌子、一张床的小屋里。
姜文将6万字的《动物凶猛》改编成9万字的《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时姜文满是自信地说:
“中国这么多导演哪个优秀?现在没有,以后有!谁啊?我!”
1994年,电影的粗剪版被拿到了威尼斯电影节参展。
凭借这部电影,夏雨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从那开始,《阳光灿烂的日子》便成了中国影坛的梦之起点。
而影片中的马小军,便是当下姜文的隐喻:拼命融入时代,又显得那么不合时宜。
曾经的姜文,只想站着挣钱,拍自己喜欢的、读自己爱看的,他不指望别人能理解自己。
但如今的姜文却想“讨人喜欢”了。
在这彪悍的大半生中,姜文到底经历了什么?
1963年,唐山的部队大院里,出生了一个名叫姜小军的男孩子。
父亲姜洪齐是一名军人,母亲高阳是小学音乐老师,夫妻俩常忙于工作。
因此姜小军自小跟在姥姥姥爷身边过日子。
趁着没人知道姜小军的名字时,姜文这个名字就定了下来。
从那时开始,姜文的世界就开始出现了电影这个词。
那时候,农村经常放露天电影,姜文时常在趴在舅舅或是姨的背上。
他描述当时的情景:
离着老远就看见个白点,亮着光,越来越近,然后就看到上面晃动的人影。
6岁之后,姜文便离开了唐山,开始随父亲的部队住在贵阳。
但依旧没有甩掉他爱看电影的习惯,从《红灯记》到《珍宝岛的故事》,姜文几乎陷入了电影里。
眼看着要到了接受教育的年纪,10岁的姜文又去了北京,没过两年便考入了北京27中。
在班里,他的年纪最小,身边来来去去,全是比他大上好几岁的哥哥姐姐。
并且还有一个叫英达的小伙子与姜文交好。
1979年,英达考上了北京大学心理系,但姜文却被北京电影学院刷了。
英达哥们义气,找到了还是北京人艺台柱子的老爸英若诚,亲自给姜文辅导。
第二年,姜文坐在英达的后座上,晃晃悠悠就去了中央戏剧学院的考场。
但三场考试下来,姜文再次被刷,但恰巧遇上了主考老师张仁里。
要说张仁里为何会对姜文高看一眼,还要说到他在考场上背诵的那一段契诃夫的《变色龙》。
看着姜文并非池中之物的张仁里,将他从落败之中捞了起来。
在之后,张仁里又评价姜文:他对艺术的追求一丝不苟。
而这句话,也在后来得到了印证:姜文对艺术是真的发疯。
早在学校期间,姜文为了塑造老工人形象,专门蹲在学校门口的胡同里,观察来来往往的人。
接二连三的排练,姜文开始导演自己的小剧本。
有人说他导演的戏比导演系的人还好,人家夸他调度好,那时姜文还不明白调度是什么意思。
他只知道,什么人该在什么地方。
四年下来,这个比别人小三岁、张扬、幸运的姜文导了不少戏。
毕业之后,姜文被分到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开始演话剧、排话剧。
在演了一年话剧后,导演陈家林看中了姜文,决定邀请她出演《末代皇后》里的溥仪。
他找来了溥仪的纪录片和《我的前半生》原著,反复观看,铭记于心。
接着他去拜访溥仪的弟弟溥杰。
按照溥杰口述,在脑中还原溥仪的生活习惯细节,回家躺在床上还要和弟弟姜武说溥仪。
正是这种较真的性格,让姜文的溥仪一炮而红。
从那之后,姜文爱琢磨戏的“毛病”跟到他现在。
尤其是出演谢晋导演的《芙蓉镇》的时候,姜文就老是改词,
但是谢晋也不生气,随着姜文的性子来,哪里改得好,谢晋还会表扬两句。
这让姜文越发张扬。
等到了与张艺谋合作《红高粱》时,姜文的脾性更是暴露无遗。
拍戏的时候,姜文总会在宿舍先排练一遍,等变得精彩了再去找张艺谋。
很多巧妙的设计全是两人一起琢磨出来的。
有时候两个人还会因为剧本吵起来,这一吵就吵到了杀青,吵到了第3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现场。
那时光着膀子,站在高原上的姜文还在想:哪天我也拍电影。
拍完了《红高粱》,姜文又马不停蹄赶到了《本命年》的剧组。
导演谢飞看着他说:“你小子迟早要当导演。”
和田壮壮拍《大太监李莲英》时,田壮壮又鼓励他:“你导演,我来给你演。”
就连王朔都说:中国需要这么一个人。
但即便是有了这些人的至高评价,姜文却还在对自己发问:能行吗?
而促使他迈向导演这一步的还是王朔。
当年王朔带着几本“著作”走进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大门。
而彼时的姜文还是一个演员,但看到王朔的《动物凶猛》时,积压在体内的拍戏之心,开始肆意而动。
最终姜文带着《阳光灿烂的日子》走进了中国电影圈。
在上映的那一天,姜文在剧组的上空挂了一个条幅。
上面赫然十二个大字:阳光永远灿烂,朔爷永远牛逼。
可临了,王朔也没能永亮在这片夜空,而是急匆匆的出现,又急匆匆的赴美。
可是被王朔感染的姜文,却在这条“用艺术表达”的路上狂奔而去。
能回头吗?
不能。
拍《阳光灿烂的日子》时,姜文已经35岁。
时过5年之后,姜文执导,再次拍了一部名叫《鬼子来了》的电影。
他说,这部电影只是对35岁的自己做一个总结。
刚好有一个名叫《生存》的本子摆到了他的面前。
于是姜文一点头,这部电影提上了日程。
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这部电影不按套路拍,常常想到哪拍到哪,但效果却出奇的好。
2000年,《鬼子来了》荣获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大奖,可还没等姜文高兴。
这部电影却因违规被禁止上映,而姜文本人也被禁止五年内不能导演电影。
几千万的投资,血本无归。
但好在电影口碑不错,为姜文积攒下了名气,以至于还能“混口饭吃”。
再没导戏的那五年,姜文也没闲着,紧锣密鼓地拍戏,
从《寻枪》、《天地英雄》、《绿茶》、《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再到《茉莉花开》、《皇太极》。
六年拍了6部,姜文很是满意,认为自己算是高产了。
等到时间一过,姜文再次着手,开始讲述下一个故事《太阳照常升起》。
而那时,“升起”不单单是电影,还是一段至关姜文未来之路的关系。
2005年,32岁的马珂,已经有了多年的电视剧制作经验,小有成绩。
但他却不满意,一直想找下一个挑战目标。
并且他非常崇拜姜文,他觉得能拍出《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鬼子来了》的人一定是中国最有才华的导演。
在朋友的引荐下,马珂找到了位于太庙工作室的姜文。
两人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大部分时间都是马珂在说话。
他说:“老姜啊,你是一个好导演,我是一个好制片,你需要一个好团队来推广。”
但彼时的姜文还沉浸在自己的乐园中,压根没将马珂的话放在心上。
但姜文却记住了一口一个“老姜”的年轻人。
其实在电影开拍之前,姜文便知道这个电影赚不了钱,因为他早就预料到观众可能看不懂。
这样的电影,对投资人也是一个挑战。
而英皇的杨受成愿意投这部电影。
于是姜文提前告诉他,这部电影可能不赚钱。
但要脸不在乎钱的杨受成大胆地说:没事儿,你随便拍。
虽然资金的事过去了,但电影上映后,却出了更大的问题。
正如姜文预料的一样:观众看不懂,不仅看不懂,还不愿意装懂。
2007年,《当太阳照常升起》惨赔,这让姜文心里很是难受,开始琢磨问题的根本所在。
在这时,一句“老姜”唤起了他曾经的回忆。
于是姜文拿起电话,给马珂发了一条短信:“老弟可好?”
至此,两个相差10岁,却爱电影的糙汉子勾肩搭背,共建“姜山”,由此开启了“信马由姜”的时代。
2009年,史航给姜文推荐了《盗官记》,他看完后,和马珂一起去成都拜访了作者马识途。
马老问:电影谁来拍。姜文回答:我来拍。
随后马老爽朗一笑,说:“有的看了”。
版权敲定之后,姜文便开始准备剧本,在改了30稿之后,定稿开拍。
这一次,有马珂在,姜文没在担心资金的问题,并且马珂从不干预姜文对于创作的理解,任由他发挥。
一个只管卖,一个只管拍。
电影上映后,马珂对宣传说了八个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让子弹飞》里,姜文那句: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这个惊喜也让马珂惊喜得差点哭了。
原因便是自己错失了三千万,但硬生生让姜文给自己找了回来。
在那场“鸿门宴”的戏中,白酒是至关重要的道具。
“好几个百年老字号的白酒品牌都想植入,报的价格高达千万,有三家愿意一起上,也就是说仅一场戏就能赚三千万。”
但姜文却把这个植入的投资给否了,理由便是:白酒品牌一出,观众都出戏了,电影怎么看?
马珂急得快哭了,但姜文却说:“我给你找回来。”
到最后,果然只放了三个没标签的白酒瓶子。
姜文想“站着把钱挣了”,最终他实现了。
《让子弹飞》一上映,便夺得了2010年度的票房第三。
还引发了全国人民找暗喻的热潮,可耿直的姜文却说:“都是真事,没暗喻。”
有人喜欢,但依旧有人看不懂,姜文似乎也坳上了气,决定再弄一部能看得懂的。
于是《一步之遥》出现了。
这次马珂的要求也高了,他对艺术指导柳青说:
“颜色要高饱和度的,节奏要快的,强烈、鲜明、感染人。”
但就是姜文玩儿命创作出来的电影,观众还说看不懂,票房不尽人意。
姜文纳闷了,说这就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个“不好意思的英雄故事”。
可《一步之遥》的命运却如同《当太阳照常升起》一样,没人愿意买账。
从2014年后,姜文伺机而动,一蛰伏便是4年。
最终姜文又经史航的推荐看了一本名叫《侠瘾》的小说。
姜文一看还想着:这不就是我们家那边的事?
他决定要把它拍成电影,而这种冲动,完全来自于他第一遍看完小说的刺激。
姜文找来编剧李非,两人一见面,李非便被姜文领进了小黑屋。
在落下“你写吧”三个字之后,姜文便绝尘而去。
李非一写就是400多天,期间瘦了40多斤。
而另一个编剧孙悦也说:“给姜文写剧本,是一个“力气活”。”
但好在电影《邪不压正》完成的效果不错。
这一次,姜文想要打造的便是让观众“看得舒服”。
在电影完成90%之后,高晓松当了第一个观众。
看完之后,他说:“满屏荷尔蒙飞溅,爱恨劈头盖脸。”
即便是这样高的评价,也不免让姜文有些紧张。
为了宣传电影,姜文带着《邪不压正》剧组出现在选秀节目《创造101》的决赛现场。
姜文走上台,略带僵硬和尴尬,还没弄清流程,便问身边的黄渤:
“我要念吗?这上面很多字,我从哪里开始念?”
姜文像是走错了片场,就连网友说都说:“姜文这次是真的努力了。”
从上海电影节开始,姜文就带着他的作品始终出没在网络热搜上。
这一次,他想尽力“讨人喜欢”,比起“站着把他钱挣了”,前者似乎更难。
但姜文这一次没给自己留余地。
可是在这样的极尽宣传之下,《邪不压正》却没翻起什么大浪,上映25天后,综合票房5.83亿。
但姜文却说:“我就是为了这点醋,才包了这顿饺子。”
电影的结果好与否,并不影响姜文的热情,但不合时宜的他,终究想在今天顺势潮流。
“站着把钱挣了”靠谱吗?
在姜文这里,绝对靠谱,用他的话来讲:
“你们投我,我还得选,看你靠不靠谱。”
而《圆桌讲究派》里窦文涛翻译了一下:“你还不配跟我亏。”
自从2018年之后,姜文便再无执导电影。
可他的电影总是被认为是浪漫的,他说:生活本就这样。
他还说:“我不是用来拍电影的,我是用来活着的,电影只是赶巧拍一下。”
而对用电影补充日子的姜文来说,用艺术表达就是宿命。
这个在观众看起来大老粗的“文化人”,就如此过了大半生“豪横”的日子。
至于接下来如何“讨人喜欢”,似乎姜文自己都不太明白。
又或许,姜文依旧不想弯腰,想乐呵地把钱挣了。
而他到底能否如愿,还是一个美好的未知数。
往期精彩:德云社的蜕变史,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何云伟,就这样改写了他的结局,午夜梦回时是否后悔过?
Ⅵ 百花奖最年轻的影帝是谁
百花奖最年轻的影帝是姜文。
1987年,年仅24岁的姜文凭借在《芙蓉镇》中的精彩演出,斩获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他也是迄今为止百花奖历史上获奖年龄最小的“百花影帝”。当时就有观众点评道,“姜文要感谢自己那张早熟的脸,才能在20岁出头的年龄拿到‘秦书田’这么好的角色。”
借助《芙蓉镇》这个高起点,姜文此后在中国电影史上屡屡留名,塑造了多个影响深远的经典角色,成为著名的“中国影坛坏小子”,并为其后来转型做导演奠定了基础。
姜文的获奖记录
1987年,凭借电影《芙蓉镇》获得第1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奖。
1989年,凭借电影《春桃》获得第12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4年,凭借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获得第12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
1996年,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夺得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1998年,凭借电影《宋家皇朝》获得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
2000年,凭借执导的电影《鬼子来了》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审团大奖。
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凭借该片获得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1年度表彰大会年度导演奖、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第11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导演奖。
2014年,获得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杰出贡献奖。
2017年,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姜文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
2018年3月,出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竞赛单元主席;同年其执导的电影《邪不压正》入围第5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六项提名。
2020年,获得“亚洲卓别林电影人士艺术成就奖”。
以上内容参考:荆楚网-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百花奖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姜文
Ⅶ 中国喜剧明星有哪些
1.周星驰: 当之无愧的喜剧天王。曾主演过多部耳熟能详的电影作品,一代人的精神回忆。
拓展资料:
周星驰,1962年6月22日生于香港,祖籍浙江宁波,中国香港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商人,毕业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
1995年凭借喜剧爱情片《大话西游》奠定其在华语影坛的地位。1999年自导自演的喜剧片《喜剧之王》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2002年凭借喜剧片《少林足球》获得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以及最佳导演奖 。
2005年凭借喜剧动作片《功夫》获得第4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 。2008年自导自演的科幻喜剧片《长江7号》获得香港电影年度票房冠军 。2013年执导古装喜剧片《西游·降魔篇》,该片以2.18亿美元的票房成绩打破华语电影在全球的票房纪录 。
2016年担任科幻喜剧片《美人鱼》的导演、编剧、制作人,该片以超过33亿元的票房创下中国内地电影票房纪录 。2017年1月28日,担任监制、编剧的古装喜剧片《西游伏妖篇》上映 。2018年执导《美人鱼2》。
演艺事业外,周星驰还涉足商界。1989年成立星炜有限公司[17]。1996年成立星辉公司 。2010年出任比高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周星驰-网络
Ⅷ 为什么40岁左右的周韵美的如此高级,是如何保养的
40岁的周韵仍然很美有3方面的原因,态度,饮食,化妆。
自己的重视。对于明星来说,尤其是女明星,都十分重视自己的体重,重视自己的身材,重视自己的脸蛋。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身材等于工作等于名利,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但是对于绝大部分来说都是这样子的。当然,毫无例外,周韵也十分了解到这些啊!因此,她在尝试我中我往十分钟时,自己的食物,对于食物大多秉承着如果一定要吃最多,尝个鲜,不然就不吃,的确,有许多明星也说过,吃健康的食物不会瘦,只有不吃才会瘦,这就是周韵如何在40岁保持良好的身材,当然,这少不了她的锻炼运动,这对于保持身材也十分加分.
因此,我们也要像周韵一样,做好,以上的内容,也可以保持青春活力。
Ⅸ 你怎么理解和评价姜文导演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发言
6月25日,姜文受邀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由于现场有很多国际友人,因此在现场需要主持人做英语翻译。
但姜文导演并没有完全按照之前排练好的说辞进行演讲,而是加入了很多的临场发挥。并诙谐地转身对主持人说:这段没有,你只能现场翻译。好在主持人能力过关,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但还是被很多网友质疑,认为姜文耍大牌,不按套路行事,故意刁难主持人。
所以,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姜文导演的发言可以说并不是故意对主持人进行刁难,作为受邀嘉宾,如实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其实也是对每一个参与人员的尊重。只是姜文导演所固有的极为鲜明的性格特点,让很多人误以为他在耍大牌而已。
Ⅹ 姜文个人资料 姜文人物介绍
1、姜文,1963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中国大陆演员、导演、编剧。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4岁即凭借在《芙蓉镇》中的表演获得了1987年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演员,之后的一系列作品也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包括获得1988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红高粱》、获得1994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北京人在纽约》等。
2、作为导演的姜文亦获得较多肯定,他擅长在电影中加入特有的幽默风格,并以此反映某些时代现实。自编自导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被《时代周刊》评为“九五年度全世界十大最佳电影”之首;抗战题材影片《鬼子来了》在2000年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荣获了评审团大奖;2010年末上映的贺岁电影《让子弹飞》刷新了国产电影的多项票房纪录,并斩获国内大小奖项二十余个。2018年7月13日,自导自演的电影《邪不压正》公映。
3、2017年,主演电视剧《曹操》;6月,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正式宣布姜文成为“2017年奥斯卡”新成员。2018年3月,出任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竞赛单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