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电影票房排名:
战狼2。(中国内地)票房56亿,中国年度票房总冠军,世界单一市场电影票房总冠军,中国票房破亿速度最快电影(上映4小时后破亿),好莱坞电影100强,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鹤奖最佳影片。
速度与激情8。(美国)票房26亿。
羞羞的铁拳。(中国内地)票房19亿。
功夫瑜伽。(中国内地)票房17亿。
西游伏妖篇。(中国内地)票房16亿。
变形金刚5。(美国)票房15亿。
摔跤吧爸爸。(印度)票房12亿。
加勒比海盗5。(美国)票房11亿。
金刚:骷髅岛。(美国,中国,加拿大)11亿。
极限特工3。(美国)票房11亿。
⑵ 2017年国内票房榜
随着2017年中国超长黄金周的结束,今年也接近尾声。我们来回顾一下2017年国产电影的票房。回过头来,也可以反思这部电影给世界留下了多少反思。中国的票房和中国的电影应该有哪些改变?
⑶ 2017年度日本最卖座十大海外电影公布,真人版《美女与野兽》票房破百亿
2017年度日本海外电影发行收入最佳的十部影片由日本文化通信社公布,迪士尼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以124亿日元的票房成绩位居榜首,这是迪士尼作品连续两年在海外电影票房上夺冠,而且在十强影片中占据四席,显示其在日本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美女与野兽》自4月27日上映以来,连续七周成为日本院线票房冠军,仅用42天就突破了百亿日元大关,仅次于《冰雪奇缘》的37天纪录。其日本声优版也获得了好评,推动影院增加排片以支持。
另一部热门影片《神奇动物去哪里》在日本获得了73亿日元票房,排名第二。预计其新系列很快也将出现突破百亿的佳作。相比之下,《速度与激情8》在日本的票房表现平平,仅收获40.5亿日元,位于十强末尾。
去年十强中,30亿以上作品占五部,40亿以上占四部,而今年的十强全部超过40亿,标志着日本院线新世纪以来首次出现海外电影大规模进军的情况。这预示着长期以来日本电影院线本土电影主导的局面将逐渐转变。
以下是2017年度日本院线海外电影发行前十强的座次及票房:
1. 《美女与野兽》124亿日元
2. 《神奇动物在哪里》73亿円
3. 《神偷奶爸3》73亿円
4. 《加勒比海盗5:最后的海盗》67亿円
5. 《海洋奇缘》51亿6,000万円
6. 《欢乐好声音》51亿1,000万円
7. 《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46亿3,000万円
8. 《爱乐之城》44亿円
9. 《生化危机:最终章》42亿7,000万円
10. 《速度与激情8》40亿5,000万円
从这份表格可以看出,日本观众对合家欢动画IP的追捧程度非常高,真人版《美女与野兽》和《海洋奇缘》在票房上超过了国内表现。而《神偷奶爸3》这种动画电影则不如中国观众的接受度。中国观众对好莱坞大片的反应程度远高于成熟度较高的日本观众,这也解释了为何《速度与激情》、《加勒比海盗》、《生化危机》、《星球大战》等系列电影在中国的反响远超日本。综上所述,日本电影市场相对成熟,而日本观众对于好莱坞大片的偏好程度低于对合家欢动画电影的热衷。
⑷ 2017年有哪些好莱坞电影中国票房超过北美
回首刚刚过去的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再次迎来大爆发。而更多的好莱坞大片靠着中国市场成功续命。
让我们看看有哪些好莱坞大片做到了这一点。单位:美元。
片名
中国票房
北美票房
速激8
4亿
2.25亿
变5
2.3亿
1.3亿
寻梦环游记
1.8亿
1.7亿
金刚骷髅岛
1.75亿
1.68亿
海盗5
1.72亿
1.7亿
片名
中国票房
北美票房
极限特工
1.68亿
0.26亿
生化危机
1.7亿
0.45亿
一条狗的使命
0.9亿
0.64亿
新木乃伊
0.9亿
0.8亿
全球风暴
0.6亿
0.3亿2017年是好莱坞大片中国票房超出北美最多的一年。
那么这个现象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1、历史
在早年间,特别是94年中国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的时候,好莱坞片商根本就不鸟中国市场。几千万人民币而已,换成美元,那会还是1:8,聊胜于无罢了。
后来中国电影市场在2010突破百亿,于是历史上第一次,好莱坞大片的中国票房开始超过北美本土。
第一个做到这一点的是哪个呢?
2012年的《泰坦尼克号3D》重映版,中国票房达到惊人的9亿,如果不是年底《泰?濉泛诼沓鍪溃?庖荒甑钠狈抗诰?芸赡芫褪且徊恐赜车缬傲恕?/p>
有一就有二。
《泰坦尼克号》打开了这扇大门以后,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中国票房超过北美。甚至中国市场成为很多好莱坞烂片的救命稻草,盈利关键。比如2017年春节档之后的《星际特工》和《生化危机终章》
到底是哪些好莱坞大片中国票房超过北美呢?这个表只是部分数据,专门是哪些动作片。
在2017年,只是部分好莱坞大片如此。
今年则有更多好莱坞电影靠中国市场续命。
最近的就有这部《寻梦环游记》,中国市场约1.7亿美元,比北美的1.6亿高出一头。而且这是皮克斯电影在中国首部超过3亿人民币的电影。想不到吧,大名鼎鼎的皮克斯,历来是口碑担当。但之前的皮克斯好电影在中国市场根本卖不动。
至于《变5》就不用提了。
2、原因
为什么这些好莱坞电影中国票房高于北美呢?又是哪些题材、类型的电影容易达成这个成就呢?
其实看这些电影的类型,很容易看出:主要是中美两国观众的口味不太一样。
有些电影美国人特别喜欢,中国观众就是不太感冒。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星战系列。《星战7》在北美有近10亿美元票房,是目前单一市场最高,那第二名就是咱们《战狼2》单一市场票房第二。
但星战7在中国票房才多少点?只有8亿多。去年的《侠盗一号》中国票房更是只有5亿多。
还有此前皮克斯很多动画电影,《海底总动员2》这种,《爱宠大机密》这样的,美国人很喜欢,中国观众基本上没有啥兴趣。
有些电影是中美两国观众都还能接受。比如《侏罗纪世界》、漫威的一些电影,动画电影方面,《功夫熊猫》系列,《疯狂动物城》这些。
那有的电影就是中国观众的菜,尤其是怪兽片、灾难片、动作片。最典型的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变形金刚系列。
中国观众爱看热闹,另外也是观影的传统和习惯。《泰坦尼克号》开启了灾难题材在中国的先河,后来的《2012》、《后天》、今年的《全球风暴》这些,都是这种类型,拍得不是太好,票房也不错。
另外也是因为情怀。最典型的就是《魔兽》了。中国观众爱看动作片,也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好莱坞大片进入中国最早的就是《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所以这些老牌动作明星后来整了个《敢死队》系列,其实很烂,但中国观众就是喜欢。速激系列只不过是最新走红的动作类型。
总而言之,还是文化差异。怪兽、动作、灾难这些题材中国观众看得懂,完全不怕文化隔阂。像《神奇女侠》这种有大量西方神话元素,中国观众就不太喜欢。
其实漫威、DC这些漫改电影也需要大量美漫文化积累,只不过很多中国观众完全是冲着看动作、看热闹去的。很多人哪里管这些侠那些侠都是啥来头啊。
像这次《寻梦环游记》能在中国票房超过,我觉得它的题材,讲人死后的亡灵世界、这种轮回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是比较契合的。所以中国人理解起来没有难度。
像这种家里灵堂上放祖先的照片,中国人也是如此嘛。
所以,关键是找准中国观众的爱好。但市场的风向和潮流,说实在的也是不容易找准啊。
3、未来
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首次突破500亿大关,比去年增长15%左右(扣除服务费);
相比较而言,2017年北美电影市场票房是111亿美元,比去年114亿跌掉3%。当然这已经是北美市场票房最好的年份之一了。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北美电影平均票价是近年新高,达到8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币约50以上)。
如果只看人次的话,2017年中国电影市场16亿人次高于北美的14亿。
中国电影市场未来还是会继续增长,而北美市场基本是到顶了,偶尔还会回落。
所以,在未来,一部电影的中国票房高于北美票房,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到那个时候,就很好玩了。不知道好莱坞的片商们,要怎么迎合中国观众的口味呢?
⑸ 2017华语十佳电影中,你最喜欢哪一部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一眨眼,2017年就要过完了。回顾过去一整年的国产电影市场,我们依然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我们的重工业电影水品有了进步,票房直逼60亿的《战狼2》就是一个好例子;一些独立小众的冷门艺术片、纪录片也纷纷创下票房破亿的好成绩,比如《冈仁波齐》,《二十二》。忧的是依然有大量粗制滥造的烂片在院线上映,即使口碑扑街,依然阻挡不了众多粉丝的热情追捧。同时,一些评价颇高的作品在市场中找不到生存的机会,通常是血本无归。
这部电影整体质量非常好,异常出彩的结尾更是让这部电影上了一个档次,说这是近年最好的电影,一点都不为过。
⑹ 2017年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不论中国还是外国
1. 《战狼2》(中国内地)以56亿元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年度票房总冠军,并荣膺世界单一市场电影票房总冠军。此外,它还创下了中国票房破亿速度最快的纪录,仅用4小时便突破亿元大关。《战狼2》还入选了好莱坞电影100强,并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鹤奖最佳影片。
2. 《速度与激情8》(美国)在中国内地的票房达到26亿元。
3. 《羞羞的铁拳》(中国内地)以19亿元的票房收入紧随其后。
4. 《功夫瑜伽》(中国内地)贡献了17亿元的票房。
5. 《西游伏妖篇》(中国内地)票房为16亿元。
6. 《变形金刚5》(美国)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为15亿元。
7. 《摔跤吧!爸爸》(印度)以12亿元的票房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8. 《加勒比海盗5》(美国)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为11亿元。
9. 《金刚:骷髅岛》(美国、中国、加拿大)同样收获了11亿元的票房。
10. 《极限特工3》(美国)在中国内地的票房也达到了11亿元。
⑺ 2017年国内院线票房最火的电影是哪一部
2017年,《战狼2》以56.83亿元的票房成绩和1.6亿观影人次,在国内院线中独领风骚。这部由吴京执导并主演的动作片,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海外市场也获得了广泛认可。
《战狼2》的故事背景设定在非洲,讲述了一位中国特种兵深入险境,拯救同胞和当地难民的故事。影片中的打斗场面、特效和吴京的表演都备受观众赞誉。许多影评人认为,《战狼2》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更在于它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
影片的成功也带动了国内电影市场的繁荣。《战狼2》上映期间,电影院的上座率大幅提升,观众的热情也带动了周边商品的热销。这部影片的成功还激励了许多电影制作人投入到类似题材的作品中,期望能创作出更多优秀的军事动作片。
《战狼2》的热映还引发了关于中国电影工业进步的讨论。许多人认为,《战狼2》的成功是中国电影工业进步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突破,还在市场表现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总之,《战狼2》不仅在2017年国内院线票房上取得了骄人成绩,更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⑻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2017年全国电影 总票房达559亿元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当然是《战狼2》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
据介绍,全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中国电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数据对比 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国内总票房已达559亿元。2017年的电影票房最终实现了高位收官。经历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仅为4%的“冷静期”,2017年的增幅,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将步向稳健。
票房的欣欣向荣当然值得高兴,但2017年统计算法的变更不能忽视。从2017年开始,网络购票时产生的电商服务费被统计在票房中,每张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务费的综合票房为537.7亿元,分账票房为504.47亿,也就是说全年的电商服务费已超33亿元,这几乎等同于淡季一个月的票房进账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仅有27亿元。
相比票房总量,观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关注。2017年观影人次达到了16.2亿,同比增长了18.08%。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让全国影院数达到了9169家,银幕数达到了50776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这一核心数据证明,中国影市增长的根基较为牢固,内容制作和观众热情双双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绝对的含金量。
贡献主力
国产片收入占总票房54%
从整体上看,2017年国产片还是票房主力军,376部国产片贡献约54%的票房,98部进口片贡献约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4席,进口片则有6席,不过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国产片,分别是《战狼2》(56.8亿元)、《羞羞的铁拳》(22亿元)、《功夫瑜伽》(17.5亿元)和《西游伏妖篇》(16.6亿元)。票房前十影片总票房为203亿元,占年度总和近四成。
大片势头虽猛,但纵观近三年,国内前十名影片总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30%以上;北美市场前十名电影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25%到35%之间。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整体来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结构是良性市场规律的表现,较少影片贡献主力票房,能带动整个社会对电影行业关注。也有观察人士表达了担忧,中国电影市场过于一直处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撑80%的票房成绩,“未来中国电影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支持‘八二定律’,支持并推动优质中小成本电影成为票房中坚。”
2017年3月实施的我国首部《电影产业促进法》,对国产片和进口片播放占比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但在国产片和进口片的票房占比上,进口片的单片票房是国产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显。2017年98部进口片中,64部批片贡献了26%的票房,单片平均票房过亿元。
从进口片的表现来看,除了大IP扎堆外,优质口碑的进口批片成为了国内影市的“香饽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高于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过其过硬口碑支撑票房逆袭,最终落定12.91亿元票房,体现出非好莱坞大片强劲的市场号召力。不过,下半年进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体现出影市的盲目跟风。
有业内人士分析,进口片红利的增强,无疑对于中小成本国产片的制作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对于带有实验性质的中小成本国产片来说,面临的市场挑战将更大。
观众变化
小众电影成逆袭黑马
曾几何时,业内曾抱怨,某些“垃圾”电影有为数众多的拥趸,可一些优质却缺乏话题效应的影片被院线冷落,观众寥寥。让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众题材的纪录电影,均票房口碑双丰收。纵观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诀多离不开口碑效应。圈内人和广大观众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遗余力地给予好评,倒逼院线增加排片,进而使得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场中逆袭成为“黑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价版权改编的作品却票房折戟,再次证明了曾经“大IP+小鲜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无条件成立,也反映出观众不再愿为质量不高的作品买单。对此,业内人士的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当初的趋之若鹜,到后来的闻之色变,对于IP的开发,业界开始回归理性,且积极找寻更为科学的开发方法。
国内观众对于影片审美喜好的变化,还能从进口影片得以证明:《速度与激情8》《蜘蛛侠:英雄归来》等模式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在中国都不复当年勇,反倒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以及泰国的《天才枪手》,都在中国取得令人惊喜的票房成绩。某媒体近日关于“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对比”的调查显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后续增长乏力,口碑对影片开画后的票房走势影响非常明显。这也足以提醒创作者——不要低估观众的欣赏能力。
尽管《二十二》等电影的票房成绩,在动作、喜剧电影霸屏的市场中显得十分渺小,但让我们看到了口碑引领的观影热潮,看到了成熟观众提供的成长环境,这股力量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体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
相关新闻
元旦档累计票房11.9亿
根据初步统计,元旦大盘报收3.69亿;《前任3:再见前任》1.25亿,累计4.19亿;《妖铃铃》5050万,累计3.01亿;《二代妖精》3740万,累计2.06亿;《解忧杂货店》3240万,累计1.84亿;《妖猫传》2120万,累计4.89亿。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大盘环比回落27%,全国市场在元旦小长假三天累计收入11.9亿,较2017年同期暴涨80%,创下历史最强元旦档。
《前任3:再见前任》环比仅跌4.5%,跌幅远低于另几部国产电影,累计综合票房已破4亿,超过两部前作最终票房之和。
《妖铃铃》和《二代妖精》累计综合票房也分别跨过3亿和2亿。
减小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