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片《入殓师》通过什么方式传达对死者的尊重
守望逝者 感悟生命——浅析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生命
[摘要] 日本电影《入殓师》的创作源于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影片《入殓师》基本上淡去了小说的宗教色彩,通过其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因袭,完美地演绎了具有人类普适性、亲和力的生命观、价值观——尊敬死者,就是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经由死亡的超越,人类不断探寻生命的意义;倡导宽容关爱,走向和解新生。
[关键词] 《入殓师》 死亡 生命观 尊严 超越 爱
日本电影《入殓师》从2008年9月上映开始,就接连获得国内外一系列的奖项,并最终在2009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角逐中脱颖而出。这部影片算得上一部大片。这种大片带给观众的,并非好莱坞式的视听感官盛宴,而是饱含人文关怀的现代精神佳酿。影片中,主人公小林大悟本是东京乐团的大提琴手,买下昂贵的大提琴,得到的却是乐团解散的噩耗与购买乐器的高昂债务。无奈之下,他带妻子回到了山形的老家,无意中看到报纸上一则招聘广告“: 年龄不限,高薪保
证!旅行的助手,NK代理商!”面试的地点是一家十分奇怪的事务所。一个被称作社长的佐佐木老先生,连大悟的简历都没看一眼,就立即决定录用他。大悟随后才知道,NK是入殓(NOUKAN)的缩写,他的工作是为刚去世的人净身、擦拭、换衣、化妆、入棺。从一开对死亡的恐惧、厌恶到后来的敬畏、淡定,大悟渐渐适应了这份工作。尽管了遭遇很多的误会,他还是坚持做了下去,并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妻子的理解。最终,他自己也从这份工作中得到了很多启示,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与我原来印象中关于日本人的诸如死亡崇拜、嗜血、恋尸癖大相径庭的是,这部日本电影虽然表现的是与死亡相关的场景和主题,却从头到尾没有一丝阴森恐怖的气息。该片的创作源于青木新门的小说《纳棺夫日记》。小说中,纳棺师以敬意和温情送死者最后一程,仿佛跨越生死的界线,愈接近死亡,愈能重新体认生命的尊严。影片《入殓师》基本上淡去了小说的宗教色彩,其对死亡的思考和表现,一定程度上也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因袭,而指向具有人类普适性、亲和力的生命观、价值观。这恐怕是该片最大的成功之处,也是它摘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重要原因。
一、 生命拥有尊严: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整部影片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精彩片段,要数一次次细致入微地呈现在观众眼前的“纳棺之仪”。入殓师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一丝不苟、井井有条、专业而优雅。他的眼神也是专注、冷静、平和、温柔的。家人们则静静地守在逝者的身边,深情地凝视着这一切。整个过程是那么圣洁、静穆和美丽,宛如一场对生命终点的无声礼赞。
我们知道,仪式向来是日本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元素。从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剑道,一切都必须按照仪式的程序来要求,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差池。但影片《入殓师》中的这些表达,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千篇一律的程式重现,而是通过入殓师进行的非常艺术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入殓师的一举一动,守护的是人的生命的尊严,不仅仅体现出对逝者及其家人的尊重,更表达了对每一个不可复制的人的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因为,无关宗教,不管有无“天国”,人可以体体面面、庄严郑重地离开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对人自身的一种尊重。每一个历经红尘的逝者,不管他的人生是辉煌还是黯淡,是美丽还是丑陋,是罪恶还是伟大,合格的入殓师都怀着一颗平和、悲悯、温柔的心,在最后一刻为他精心打造最后留给世人的体面的容颜,尽职尽力地将美丽珍藏在阖棺的那一瞬。
日本是一个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民族。武士道是日本传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曾经长期作为社会道德的基石,对日本国民的个人修身和民族性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早年留学日本的戴季陶曾在《日本论》(1927)》中谈及武士道时,将其总括为两件事情: “仇讨”和“切腹”,“仇讨”就是杀人,“切腹”就是自杀。[1]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武士习惯把自己生命的消逝想象为樱花烂漫后凄美的凋落。武士对死的感悟,诸如“无常”、“生死一如”等,都不可避免地含有对生命价值的轻蔑和虚无主义的思想。而电影《入殓师》通过特殊视角——入殓师的工作——重新进行探索:尊崇死,是为了生;祭奠死,是为了激励生,从而抛弃了日本传统的武士道“重死轻生”的生死观,成功地向观众传播了现代人类文明维护生命尊严的基本准则——对死亡的敬畏和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
二、生命在于超越:对死亡的超越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影片中一位老火化工的这句话让我们感动不已。他说:“我作为看门人,在这里送走了很多人,说着‘路上小心’,总会再见的。”我们常常避讳谈及死亡,但每个人其实都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无法拒绝,无从逃避。然而,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死亡并不意味着从此一切归于幻灭和空寂,永堕可怕的虚空的深渊。死不过是漫漫长路的一站,经过那道门,通往下一段旅程。能够这样看待死亡,我们就获得了一种超越的力量。
电影《入殓师》的片名还有一个译法,叫“为逝者送行的人”。入殓师帮助生者与死者完成一场难舍的告别后,二者都将带着彼此的记忆,开启各自新的旅程。入殓师不仅仅送死者去远方旅行,也为生者带来对生命的珍惜、眷恋和尊重。影片中还有一个片段,特别令人回味。小林大悟在桥上看到那些逆流而上的小鱼,它们明知自己往上游可能会失去生命,依然要迎着漂下的死鱼,前赴后继地奋力向前冲。小林为之惊叹和不解,求教于路过的老者。得到的回答是,这大概就是天性使然。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死亡呢?对于这些小鱼的整体而言,死亡不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最后总会有鱼活着回到温暖的故乡产下卵,让生命延续。死亡不是终结,它蕴含着新生。人也一样,尽管死亡是一种宿命,尽管人类每时每刻都有成员死亡,但活下去的人们还是在不断地努力创造新的生命和生活。这不正是生命生生不息的天性么?生命的伟大、生命的光辉、生命的美丽、生命的力量不正体现在这里么?影片就这样从浓墨重彩地描绘庄严静穆的纳棺仪式入手,最终升华为对人类生命的整体观照。入殓师的职业并非仅仅是为了让逝者安静地上路,更是在为他们创造一次新的生命气息,以便在踏上下一段旅程时展示出生命的绚烂和荣光。由此我们可以反观生者的存在本质,捍卫我们屹立于世人所应当具有的尊严和高贵,进一步增强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二、 生命属于爱:倡导宽容关爱,走向和解新生
岁月无情,人间百态,世事难料,个中几多是非恩怨、矛盾纠葛、爱恨情仇百转千回,总让人难以释怀而不免黯然神伤。而在“生命终归要消逝”这一真相前,一息尚存的我们应如何面对他人和自己呢?影片向观众提示了一条通过宽容、宽恕走向和解、新生的解决之道。影片前半部分,刚入行的入殓师小林在为一位刚去世的妙龄美“女”擦拭身体时,发现“她”的男儿身。他平静地询问亲属:化男人妆,还是化女人妆?家属们商量片刻说,女人妆吧,那是他的心愿。在这儿,曾经固执的父辈们的传统观念和文化退让了。因为不管他多么不顺从长辈的心思,可他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啊!除此之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父母最终选择了对子女的宽容、理解和尊重,从而也消弥了自身的紧张不安、矛盾痛苦,使美好的亲情在家人中得到释放,让爱重新温暖、凝聚了这个家。更典型的是影片结尾处,早年抛妻弃子的小林的父亲,30年来杳无音信,这时突然传来了死讯。小林本不愿见父亲最后一面。最后几经挣扎,还是去了。小林的师傅让他在店里各种棺材中挑一口最好的带去。就在小林为父亲理好遗容后,观众才看到他带来的只是一口最普通的棺材,说明他对父亲仍是充满怨恨的。而当他扒开父亲紧攥的手,看到那枚象征亲情团圆的鹅卵石,终于打开了郁积多年的心结,怨恨瞬间化为泪水。影片达到了高潮。至于父亲当年究竟是因为什么而抛妻弃子离家出走,又是因为什么30年来一直选择孤独地生活在偏僻港口,这些都不重要了。小林在泪流满面中,他脑海里原本模糊不清的父亲印象逐渐清晰。原来,小林的父亲一直对
儿子心怀歉疚,到死都紧握着儿子小时候给他的小石头。这颗非同寻常的石头让小林重新感受到了那些久以失去的爱。它又被小林虔诚地放到身边的妻子腹部,那里有他们将要出生的孩子。小林送别了父亲,也在心里抛掉了积怨。小林送走了父亲,他自己也将成为父亲。在上一辈生命的逝去和新生命的到来当中,选择了宽恕父亲、与过往和解之后,小林也得到释怀和解脱,生命得以更新,变得强韧,爱也因此得以延续。影片中的配乐也很好地呼应了热爱生命的主题。小林演奏的浑厚忧伤的大提琴曲贯穿始终。那琴声如泣如诉、深沉低回,饱含着对逝者的哀伤,同时也充满了对人世间宽容与和解、希望与新生的渴望和赞赏,表现出一种博大宽广的情怀和对生灵万物的无限爱意。毕竟,生命是属于爱的。
❷ 10部经典恐怖片[全球最恐怖的十大鬼片]
今年是恐怖片大年,因各国电影行业都在缩减开支,所以不需要大投资又能博得好票房的恐怖片便迅速活跃起来。
泰国和韩国合拍《灵媒》、马来西亚《南巫》、英美合拍《夜间小屋》皆取得良好的口碑。
《电锯惊魂》、《生化危机》、《万圣节》、《惊声尖叫》这些经典IP,虽然在今年也纷纷推出新作,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反而表现得招架乏力。
今天,茄哥想聊聊那些年曾带给我们惊吓和快乐的经典恐怖片IP:
10、十三号星期五(豆瓣6.4分)
《猛鬼街》、《万圣节》、《十三号星期五》三大系列被称为80年代美国恐怖片三大IP。
1980年的《十三号星期五》在恐怖片的外表之下,其核心却是一部悬疑片。一群学生来到水晶湖营地度假,在宁静的郊外营地中,却隐藏着巨大的凶险。
很多年前一个叫杰森的小男孩在水晶湖里失踪了,这导致他的母亲精神失常,开始虐杀到访水晶湖的游客。
而因凶手杀人的过程一直都隐藏得很好,全片都笼罩在层层迷雾中,直到电影最后才揭晓答案,这带给观众悬疑而刺激的观影体验。
正是因为第1集的表现出色,系列续集也接踵而来,且风格也发生了根本改变,不再是悬疑恐怖片,而是走单纯的砍杀路线。
原先失踪的小男孩杰森终于出现,且已经长大成为魁梧彪悍的蒙面杀手,因为母亲已死,他开始将每个来到水晶湖的人当作杀戮的对象。
这个系列至今一共推出了12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杰森有了自己的一套行头:穿着破旧的衣服、戴着曲棍球面具、喜欢用大砍刀。
而为了玩出新意,编剧也是绞尽脑汁,比如在《杰森X》中,杰森竟被送上了太空,在宇宙飞船中展开杀戮。
2009年的《十三号星期五12》是这个系列至今最后一部作品,距离第1集已有29年之久。
但这部续集并未取得预期的成绩,因此这个系列也陷入停滞状态,转眼又过去了12年,希望未来还能看到这部系列新作推出。
9、万圣节(豆瓣6.7分)
1978年,电影《万圣节》引进香港时被起了《月光光心慌慌》的片名,这个片名也一直沿用至今。
《万圣节》被称为砍杀类型片始祖,片中杀人魔的形象设计,惊吓桥段的编排,灯光、镜头、剪辑的处理等方面,都被后来的同类电影借鉴和模仿。
而《万圣节》的故事构架,也有其独特之处。
杀人魔麦克尔·麦尔斯在6岁时因杀死了他的姐姐而被送进精神病院,其妹妹劳瑞·斯特罗德则因车祸失去记忆,15年之后,麦尔斯逃离精神病院,开始追杀他的妹妹。
杀人魔与女主角相爱相杀的故事设定,比同时期的其他恐怖电影要高明得多。
而电影的投资仅30万美元,为了节约成本,导演将原剧本发生于几天内的故事浓缩成在1天之内,这样演员们就不用换戏服,同时也使其故事情节变得更加紧凑而丰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剧组仅用了21天的时候便完成了电影,上映后却引起剧烈轰动,其后这个系列也成为一个经久不衰的IP。
曾与阿诺·施瓦辛格合作过《真实的谎言》的杰米·李·柯蒂斯饰演女主劳瑞·斯特罗德,她被称为“恐怖片女王”,曾多次回归这个系列。
《万圣节》系列至今也已经有12部作品了,其中1到8集为一个系列,9到10集为一个重启系列,而2018年的《万圣节11》和2021年的《万圣节:杀戮》则直接延续1978年《万圣节》故事的续集。
8、鬼娃回魂(豆瓣6.9分)
少女和小孩总能成为恐怖电影的主角,而给小孩子玩的布娃娃,亦很容易让人产生恐怖的反应。
1988年的恐怖电影《鬼娃回魂》,主创就打起了布娃娃的主意,他们让一个玩具公仔活过来,隐藏在家中成为杀人魔头。
杀人犯查尔斯·李·雷伊遭到警察追捕,走投无路之下,他用咒语将自己的灵魂转移到了一个玩具公仔上,于是喜欢用餐刀杀人的鬼娃恰奇就这样诞生了。
在系列的前3部作品中,鬼娃恰奇一次次被小男孩安迪(艾力克斯·文森特 饰)杀死,又一次次活了过来,其面目也变得越发狰狞可怖。
而到了1998年的第4部续作《鬼娃新娘》,于仁泰导演赋予鬼娃恰奇更多幽默感,还给它制造了一个女友。
2004年的《鬼娃孽种》,这种恶搞创意又再次升级,这一次恰奇还有了自己的儿子。
但过于天马行空的剧情还是让影迷们难以接受,因此这个IP也陷入停滞。
直到2013年的《鬼娃的诅咒》和2017年的《鬼娃回魂7》,该系列又回归到了前3集恐怖虐杀片的模式,并且让已经长大成人的艾力克斯·文森特回归饰演成年后的安迪。
2019年,《鬼娃回魂》迎来重启,玩具公仔恰奇改了设定,不再是鬼魂附身,而是觉醒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但老粉丝对于改动的设定却难以接受,因此这部重启之作不能算成功。
2021年《鬼娃回魂》系列又推出了电视剧版,恰奇又回归到了以前的形态。目前这部剧正在播出,就已经播出的前几集来看,多数网友还是很满意的。
这个IP诞生至今已有33年,之所以长盛不衰,还是因为影迷们能够接受,毕竟公仔的设定实在让人又爱又恨。
7、鬼玩人(豆瓣7.1分)
《蜘蛛侠》三部曲导演山姆·雷米在未成名之前,便是以《鬼玩人》三部曲奠定了自己在好莱坞的地位。
1981年的《鬼玩人》其实于1979年开拍,前后折腾了两年,却只花了8.5万美元,服化道都很廉价,但匠心独具,每个镜头的细节都把握得很好。
五个相约郊游的年轻人住进了野外一间小木屋,他们在地下室找到一本《死亡之书》,又因为好奇念动了咒语,导致被来自地狱的恶鬼袭击。
这个故事虽然老套,但情节的编排和镜头表现上都充满创意,能看出导演山姆·雷米的才华横溢和游刃有余的表现力。
山姆·雷米和主演布鲁斯·坎贝尔联手创造了屠鬼英雄艾什这个经典角色。
他在自己的断手上接了一把用来杀鬼怪的电锯,在后面第3集里又换成了一条机械手臂,这个暗黑的英雄形象令影迷十分喜爱,后来更成为游戏和漫画中的经典人物。
山姆·雷米一口气拍摄了三部《鬼玩人》电影,后来在2013年又推出了半重启的《鬼玩人4》,而布鲁斯·坎贝尔出演了2015年的《鬼玩人》剧集。
山姆·雷米和布鲁斯·坎贝尔关系非常好,他后来拍摄的《蜘蛛侠》三部曲,布鲁斯·坎贝尔都有在电影里客串。
6、惊声尖叫(豆瓣7.1分)
90年代的校园惊悚电影,以1996年韦斯·克雷文执导的《惊声尖叫》最为出色。
电影以15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收获1.03亿美元票房,随即在好莱坞带动了一波跟拍校园惊悚片的热潮。
电影讲述原本平静的加州小镇出现了一个戴着白色面具、身穿黑色长袍、手持餐刀的连环杀手,专门袭击落单的高中生,导致小镇人心惶惶。
女主角锡德尼发现凶手似乎是冲着她来的,而随着谜团一个个解开,凶手也渐渐浮出水面。
实际上《惊声尖叫》并非具备开创性的电影,其故事情节和人物设定都有参考过《万圣节》和《猛鬼街》等恐怖电影的痕迹。
但其成功的原因在于能够牢牢抓住观众心理的悬疑剧情,全程节奏紧凑,直到电影的最后一刻才揭晓答案,观影效果令观众非常满意。
就设定来看,俊男靓女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年轻观众,校园题材又给人一种仿佛发生在身边的熟悉感,这些都是电影的加分项。
因为这些优点,《惊声尖叫》当年上映时表现十分抢眼,在第二年推出的续集也很优秀,因此在2000年又推出了《惊声尖叫3》。
三部曲过后,这个系列直到2011年才迎来第4集,但其口碑和表现都大不如前。2015年《惊声尖叫》这个IP又开发了电视剧,一共推出3季,可惜反响平平。
但2022年将会推出《惊声尖叫5》,女主内芙·坎贝尔也有回归,粉丝们依然非常期待。
5、德州电锯杀人狂(豆瓣7.2分)
爱德华·盖因是20世纪震惊美国的连环杀手,由于家庭和母亲的关系,爱德华·盖因从小就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他漠视生命,因此极度危险。
被抓捕归案之后,爱德华·盖因被送进精神病院,直到1984年7月26日去世,而他的离奇故事也成了好莱坞恐怖片的素材。
好莱坞曾经出现多部以爱德华·盖因为原型的恐怖电影,其中以《德州电锯杀人狂》系列的电锯杀人魔托马斯·休威特最为接近。
但和内向、害羞、安静,看上去人畜无害的爱德华·盖因相比,托马斯·休威特的形象显得更加张扬。
电影中托马斯·休维特是德克萨斯州特拉维斯县屠宰场一个专为牲口扒皮的工人,当警察冲进他的住处时,发现了随处可见的尸骨和血肉皮毛。
随着案情的公开,一个手提电锯的恐怖杀人魔也渐渐浮出水面。
在第1集取得成功之后,从1974年到1994年长达20年时间里,这个系列一共推出4部作品。
而2003年和2006年又推出了两部重启电影,2013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3D》是延续1974年第1集的故事,2017年的《人皮脸》则是1974年版的前传电影。
因此这个IP至今一共推出过8部作品,由于其时间跨度较大,导致每部电影的质量都参差不齐。
2021年也将迎来系列的重启电影,由大卫·布鲁·加西亚执导,已经拍摄完成,但目前还没有上映的消息。
4、猛鬼街(豆瓣7.4分)
好莱坞恐怖电影大师韦斯·克雷文除了《惊声尖叫》系列,还有《隔山有眼》系列和《猛鬼街》系列。
1984年的《猛鬼街》仅花了180万美元制作成本,就收获2000万美元票房,成功开创了一个系列IP,也创造了梦中的变态杀手弗莱迪这个经典形象。
有别于传统砍杀类恐怖片,弗莱迪是存在于梦中的杀手形象,这让诡异的恶梦场景有了用武之地,也令恐怖气氛的营造更加随心所欲。
韦斯·克雷文一手包办了电影的编剧和导演,梦境和现实交配穿插,每一段情节、每一个场景都经过精心设计。
弗莱迪身材矮小、一张狰狞的脸、穿着红黑相间的破旧毛衣、戴着黑色帽子、右手套着钢爪的恐怖形象深入人心。
在第1集中,并没有对他的身世做太多介绍,后面的续集开始逐渐完善,将其塑造成一个曾被小镇居民烧死的恶棍。
从1984年至今,这个系列一共推出过9部电影。
其中2003年于仁泰执导的《佛莱迪大战杰森》是与《十三号星期五》系列联动的作品;
而2010年的《新猛鬼街》是一部重启之作,但未能取得成功,不过新线电影公司已经宣布未来还将重启这个系列。
3、死神来了(豆瓣7.9分)
诞生于1993年的《X档案》是曾经风靡全球的福克斯热播科幻悬疑剧,至今已推出11季共202集。1996年的第4季,华裔导演黄毅瑜是其制片人和编导。
在创作过程中,有一个后备剧本被黄毅瑜发掘出来,改编成了2000年的电影《死神来了》。
电影讲述一群高中生乘坐飞机前往巴黎,在起飞前,因其中一名叫艾利克斯的男生突然产生飞机将会出事的预感,而令他自己和6名同学幸免于难。
但逃脱了坠机事故的7个人却被死神盯上,其后他们一个个相继死于非命。
有别于传统恐怖片都有一个变态杀手或怪物,《死神来了》的反派就是死神本身。
他无影无形,借助生活中的每一样带着安全隐患的生活用品,利用各种巧合来杀人,这就使得死亡的降临变得无法预知,也极大加深了观众的恐惧感。
显然,这种极具创意的故事设定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电影在上映后十分卖座,以23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收获1.13亿美元的票房成绩。
其后这个IP一共推出了5部作品,故事都是一样的模式,虽然观众早已审美疲劳,但作为恐怖片来说还是十分有趣。
2、电锯惊魂(豆瓣8.7分,Top250中排No.152)
2003年,在墨尔本学习电影制作的温子仁和雷·沃纳尔利用业余时间,用他们制作的简单道具拍摄了一部9分钟的恐怖短片《Saw》。
虽然制作很粗糙,这部短片却引起狮门影业高层的兴趣,他们愿意拿出12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给温子仁拍《电锯惊魂》。
温子仁和雷·沃纳尔仅用了18天时间就完成了《电锯惊魂》,电影却在全球拿下1.03亿美元的票房,不仅开创了一个系列,也令两人一夜成名。
但温子仁不愿意重复自己,便将这个IP交给狮门影业去开发,后者以每年万圣节推出一集的迅速将其“发扬光大”。
电影围绕竖锯约翰·克莱默展开故事,在温子仁的第1集中,他直到电影的最后才现身并给了一个背影。
而续集中这个人物的过往经历和形象都得到了认真诠释和塑造,使其变得非常丰满——环环相扣的故事、竖锯三大门徒的设定,都令观众十分着迷。
从2004年到2009年,《电锯惊魂》系列以每年万圣节前后推出一集的迅速,共推出6部作品,在全球拿下733,271,976美元的总票房。
这个数字是其它所有恐怖电影IP都未能达到的高峰,因此《电锯惊魂》系列成了吉尼斯“最成功的恐怖电影系列”纪录保持者。
当然,几乎所有电影IP都逃不脱口碑下滑的宿命。
《电锯惊魂》系列在第6集之后,狮门影业挖空心思为其注入创意,比如《电锯惊魂7》是3D电影;《电锯惊魂8:竖锯》是软重启;2021年的《电锯惊魂9:漩涡》又是全新的故事,但这些尝试到最后都未能取得成功。
1、沉默的羔羊(豆瓣8.9分,Top250中排No.78)
《驱魔人》、《闪灵》和《沉默的羔羊》都是恐怖电影中艺术成就极高的经典之作。
但《沉默的羔羊》开创了系列电影,也成功塑造了食人魔汉尼拔·莱克特博士这个经典角色,从这一点上来看,其表现要比《驱魔人》和《闪灵》更加优秀。
汉尼拔的原型是活跃于1973年至1978年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他曾犯下超过30起谋杀,还有强奸、恋尸等罪行,曾有过两次成功越狱的经历。
这名极度危险的重犯在1989年被电死,而在狱中他曾经帮助华盛顿大学的刑事学专家凯珀尔破解绿河连环杀人案。
这段特殊的经历最终成为《沉默的羔羊》故事的蓝本,这也能够解释为何电影显得特别真实。
安东尼·霍普金斯的出色表演自然功不可没,他的出色演技使汉尼拔成为好莱坞电影史上不可磨灭的食人魔形象,他在杀人时的冷静和优雅令人想起就毛骨悚然。
由于女主角朱迪·福斯特拒绝回归这个系列,续集《汉尼拔》的女主角换成了朱丽安·摩尔,但有雷德利·斯科特导演的的执导,这部续作还是维持了高水准。
这个系列一共推出4部电影和3季电视剧,皆有很好的口碑,因此可以说是最为成功的恐怖片IP。
好莱坞几乎所有著名商业片导演都是从拍摄恐怖电影起家的。
即便如詹姆斯·卡梅隆这样的大牌导演,他的成名作《终结者》亦明显带着惊悚元素。
而目前DC电影宇宙领军导演温子仁,也开发出了自己的《招魂》恐怖电影宇宙。
最近几年随着流媒体电影的兴趣,低成本的恐怖电影或将成为网络平台主流之一,希望我们能够看到更多此类的优秀电影出现。
❸ 什么是21世纪最具争议的电影
我很难想像过去20年中最有争议的电影-但是这里有5部粗糙的电影供您咀嚼。每个人都是灵魂和眼睛的直击。
我很好奇,看到其他人觉得这是2000-2019年间最有争议的电影。
不可逆转(2002)
导演:加斯帕尔·诺(GasparNoé)
剧情:一名年轻女子想报复那些被绑架并折磨她的孩子的人,导致她和一位也是虐待儿童的受害者的朋友踏入了堕落的堕落地狱的恐怖之旅。
为什么帕斯卡尔·劳吉尔的烈士是21世纪最伟大的恐怖电影
八年前,恐怖片被通电,这是一个既震惊又激动,刺痛皮肤的觉醒,因为它发行了一部坚决惨淡的法语电影《烈士》。影片由迄今默默无闻的帕斯卡尔·劳吉尔(Pascal Laugier)执导,并由不知名的女演员莫里安娜·阿拉奥伊(Morjana Alaoui)和米琳·詹帕诺伊(MylèneJampanoï)出演,这部低成本的加拿大加拿大电影制作成本不到300万欧元,很快就在恐怖电影的历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当它于2008年在戛纳电影节首映时,一些观众看到了它。这是自加斯帕尔·诺埃(GasparNoé)的《不可逆转》以来最受争议的电影之一;而当年晚些时候,其他人在伦敦的FrightFest上看到了它。其他人首先是通过口耳相传听到的-通过听众在观看过其极度酷刑的场面后晕倒在走廊中并呕吐的报道。
❹ 求比(下水道人鱼)更激动人心,更激动人肺,更激动人胃,更激动人脑的电影一部
《人食人实录》 1979年,一个由3男1女组成的电影摄制小组在南美洲丛林中拍摄关于食人族的纪录影片时失踪了。一年后,他们的电影胶片被发现并带回了美国,而这部电影正是那卷胶片…… 此片恶心至极,非常人能承受……… (看过这个再去学解剖学的话,可以免疫85%) 《粉红色的火烈鸟》 此片号称“有史以来最淫秽最恶心的电影”,影片的主角是一个肥胖的女人,自认为是“世界上最污秽”的人,她可以把在肉店偷来的肉塞进淫 道,也可以把地上的狗屎放进嘴里咀嚼。最为变态的是,这部影片里演员们所吃的大便和狗屎,居然是真实的,真是不可思议!!!(你不得不说钱这个东西确实很伟大,泥马) 《困惑的浪漫》 这是一部纠缠于尸体、死亡和性之间的片子,片中的男女主角是一对恋尸癖,家中收藏着各种各样丑陋不堪的尸体器官,影片里处处都洋溢着死亡的味道和意象,如剥皮的兔子、解剖的海豹和摔烂的黑猫,还有男主角梦中两人互相抛掷人头的嬉戏等等。本片的经典镜头之一,男女主角一起和暗绿色的流着粘稠液体的腐尸做爱(此段极其恶心)!!! 忠告:饭后勿看,避免浪费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