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山西怀仁拍的电影名字叫什么
电影《香火》 获第四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等多个国际奖项
《香火》故事梗概是这样的:过去与现在,小村的传统都是杀羊。最近,小村唯一小庙里面的佛像坍塌了,村中从此没有了崇拜的图腾。小庙唯一的小和尚看着心痛,于是出门化缘想维修小庙和小庙里的佛像。因为这样既可以维持他的生存,也可以避免杀生的村庄因为没有庙而遭受灾祸。从此,他成了一个文物科干部到KTV小姐们常见的人物。。。。。。
一个取材于怀仁县的真实故事,演员全部由当地群众担任,讲的是怀仁方言,拍摄地也是在怀仁一个看似荒凉的古堡及县城村落,却在国际上屡获大奖——这就是电影《香火》创造的传奇。
2003年春节期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籍贯太原的宁浩来到怀仁,时年26岁的他找到一帮同学开始拍摄他的毕业作品,并选择了发生在怀仁县亲和乡南小宅村永宁寺的真实故事作为影片题材:一个年轻的和尚,为了重建业已坍塌的佛像,也为了维持自己存在的根本,开始了辛苦的化缘,面对着芸芸众生,经历了种种坎坷,最终,当佛像落成时,身置茫茫雪野之上,昊昊天宇之下,他却在不绝于耳的“阿弥陀佛”声中陷入更大的困惑……
影片拍摄地全部采用怀仁实景,主要情节都是在一个名为西安堡的村庄完成。西安堡在怀仁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位置,史书存疑记载其为怀仁旧治和“怀想仁人”会盟的东城所在地,明代为驿站,后设操守防御,清初临时成为大同县署驻地。现已残破,但古韵犹存,有着“堡是一村,村是一堡”的奇观,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在电影演员中,文物科干部、KTV小姐,小三轮司机、算命先生,派出所民警等均为当地临时聘请的群众演员。主演年轻和尚的李强现为怀仁人寿保险公司员工。所有演员讲的也都是地道的怀仁“土话”,体现了俚俗、幽默的感观氛围。各大媒体评论道:“片中的演员非专业出身,演得却恰如其分。”
影片以非常朴实的导演手法讲述了一个非常严谨的故事,特别是晋北古城怀仁独特的地理风貌特质,产生了强烈地视觉冲击感和审美情趣。虽然,本片同许多影片一样未在内地公映,却“墙内开花墙外香”:2003年在号称“新·作家主义国际电影节”的第4届东京Filmex国际电影节(4th TOKYO FILMeX 2003)获最佳影片大奖。同年,该片在第56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录像竞赛单元中成为唯一一部入围的中国影片。2004年,该片获得第28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亚洲数码单元金奖和香港艺术中心“2004年度好电影”奖。并相继参加了西班牙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温哥华国际电影节、德国慕尼黑国际电影节、第4届台湾南方影展、奥地利维也纳国际电影节、悉尼国际电影节、美国加洲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际电影盛会。 香港著名影评人黄爱玲认为,影片表现了“在这个沸腾的年代,慈悲的我佛大抵和苍穹下的普罗众生一样疲于奔命!” 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网站也均对此片予以报道,经网络网站搜索,相关网页达1470篇。
影片中,古朴的地貌和残留的古堡,经过文化包装赋予了新的艺术内涵。塞北旺火、西安残堡、永宁古刹、幽静小巷、民宅大院、元宵社火,苍凉雪野,甚至是寒风中瑟索的小老头树,乡路上艰难行进的自行车,这一切都成为别具特色的文化资源。使影片具备了原生态、民间性、沧桑感的审美价值,也使之成为一个“深刻的寓言”!
据悉,以电影《香火》为艺术起点,青年艺术家宁浩又拍摄了电影《绿草地》,2004年任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执行导演。2005年,宁浩被刘德华确定为“亚洲新星导”高清电影计划中国内地导演之一。而一度默默无闻的西安堡村也因之疏通了“文脉”,近年来屡有外国游客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