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关于安全生产月的"十个一"的内容是什么
关于安全生产月的"十个一"的内容是:
1、打造一个“安全第一课”活动。
组织各行各业开展“安全第一课”专题活动,为营造安全稳定的创建环境建言献策;精选优秀内容通过电视台、电台、网站、微信等媒介进行推送;举办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培训班,提升部门安全生产监管能力。
2、开展一次安全宣传咨询日活动。
通过设立现场咨询台、有奖问答、分发宣传资料、播放宣传片等方式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同时,咨询现场还设立安全互动体验板块,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体验事故场景,设置安全互动游戏,增强参观的趣味性和娱乐性。
3、创作一批安全文化作品。
组织开展安全文化作品比赛,鼓励职工、社会群众围绕主题,紧扣时代特征,融合平湖特色,通过安全微电影、微视频、绘画、书法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创作,引发人们对安全的关注与思考,从而提高全社会的安全知识水平以及防范和避险技能。
3、开展一期安全知识微信有奖竞答活动。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向社会公众传播普及安全知识,倡导安全文化,积极调动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竞答内容包括生产安全、居家安全、消防安全、安全防护、交通安全等。
4、命名一批安全教育基地(场馆、体验馆)。
推动安全生产警示馆、安全文化长廊等安全主题基地建设。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5、招募一批安全宣传志愿者。
通过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安全生产先进典型”“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专题活动,招募一批安全宣传志愿者,借此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突出广大青年集体,进一步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发挥志愿宣传的作用。
6、开展一批应急演练活动。
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演练,进一步增强应急保障、技术装备、队伍建设、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等方面的能力,完善突发事故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
7、开展一批警示教育活动。
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展,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8、评选一批“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奖。
对于活动有特色、有创新的镇(街道)和市有关部门,将在后期评选出“安全生产月”优秀组织奖,总结优秀经验,展示推广、交流借鉴。多形式宣传奏响平湖安全发展主旋律
9、组织一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大排查。
针对高温季节事故多发的特点,重点排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的落实情况,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整改,消除事故隐患。
10、发一条安全短信,协调各电信运营商,在活动期间每周向各位客户发送1条宣传安全生产的短信。
11、编一则安全警语,发动广大职工,利用微信、短信等方式,广泛征集安全警句。
(1)微电影廉洁教育片2018扩展阅读
安全生产月历次主题:
1、2018年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生命至上 安全发展”
2、2017年第十六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2016年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
4、2015年第十四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加强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产”
5、2014年第十三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
6、2013年第十二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强化安全基础 推动安全发展"
7、2012年第十一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科学发展 安全发展"[2]
8、2011年第十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9、2010年第九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发展、预防为主"
10、2009年第八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11、2008年第七个安全生产月主题:"治理隐患 防范事故"
12、2007年第六个安全生产月主题:"综合治理、保障平安"
13、2006年第五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发展 国泰民安"
14、2005年第四个安全生产月主题:"遵章守法 关爱生命"
15、2004年第三个安全生产月主题:"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
16、2003年第二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实施安全生产法 人人事事保安全"
17、2002年第一个安全生产月主题:"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参考资料:网络-安全生产月
Ⅱ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公办还是民办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是公办院校。学院前身为1978年开办的临沧师专班,经历临沧教育学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办学历程,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在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与缅甸、泰国、印度、韩国等十余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云南启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团、云南机场集团、达内集团、大疆、甲骨文OAEC人才产业基地、滇红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成“滇西科技师范学院·达内教育集团AI智慧创新工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甲骨文大数据学院”“无人机应用示范平台”、生物联合实验室等。
2020年7月9日上午,经临沧市外办协调联系,柬埔寨王国驻昆明总领事馆总领事叶伟罗先生(Mr.IEMPUTHVIRO)一行3人在临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路治华、临沧市外事办公室主任龙圣强陪同下到我校交流访问。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设有“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研究中心”“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国际佤文化研究中心”“云南少数民族廉洁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获批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省级)智库、云南省首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1个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1个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云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红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研成就
2018年,学校出版“中国特色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丛书”,先后获国家专利7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成果奖20余项,获云南省社会科学特等奖等4项,获省厅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励100项。近5年出版专著、教材100余部,发表论文1300余篇;多份决策咨询报告专版刊发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要报》、教育部《高校智库专刊》呈报党和国家领导人资政,1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同志批示。
2020年,学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喜获4项,2020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青年项目1项。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把握藏传佛教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咨询服务报告三等奖)。
形象标识
学校徽志的图案呈圆形,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环——中心环和外环。中心环是主体图案,上半部分图案形似彩云之南的祥云、三江并流之浪花、展翅翱翔之凤凰;环中有“L”(临沧)和“D”(滇西)的形状;下半部分图案形似展开的书本,托举状的双手,破土而出的幼苗,展翅的和平鸽及象征佤文化的牛角。外环是学校的中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在上,英文名称在下,依环状从左向右排列,各占半个环。
校旗
学校校旗为:红色长方形3号旗(192cm*128cm),左上角配以学校徽志,中央印有“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中文名及英文名,颜色组合分三类:一是红色底白字,二是海蓝色底红字,三是粉色底海蓝色字。正式场合使用红色底白字校旗。
校园活动:根据2016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举办了新生民族舞课间操比赛、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茶艺技能大赛、新年篝火晚会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云南省大学生计算机作品大赛、临沧市农业科技“三下乡”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