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酒干倘卖无 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台湾老电影《搭错车》里的
Ⅱ “酒干倘卖无”这首歌出自哪部电影,是谁演的
歌曲《酒干倘卖无》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由歌手苏芮演唱。此后被多次翻唱。
由虞戡平导演,演员包括孙越、江霞、吴少刚、刘瑞琪,幕后配唱则由苏芮担任。
Ⅲ 酒干倘卖无是哪个电视剧的主题曲
是电视剧《搭错车》的主题曲。
《搭错车》是由山东卫视、凤仪传媒、凤凰传奇影业、东阳福添影视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情感剧,由罗灿然执导,马少骅、关晓彤、牛骏峰等主演。
该剧讲述的是哑父佟林与孤女阿美之间的亲情大爱的故事。
该剧于2015年12月17日在陕西二套播出。
Ⅳ 《酒干倘卖无》是哪部电影或电视剧的主题曲
《酒干倘卖无》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
《酒干倘卖无》由罗大佑与侯德健作词,侯德健作曲,台湾女歌手苏芮演唱,飞碟唱片公司发行,是一首励情励志的国语歌曲。
《酒干倘卖无》这首歌在作为电影主题曲后,被多次翻唱,并于1984年获得第三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
(4)酒干倘卖无电影2015扩展阅读:
《搭错车》本片捧红了为影片唱主题歌及插曲的苏芮。《洒干倘卖无》及《一样的月光》、《请跟我来》等歌一时间风靡台湾全岛。
并进而风靡了中国大陆、香港地区,街头巷尾到处都回旋着苏芮摄人心魄的歌声。人们很快发现,苏芮近乎呐喊的演唱是华语歌坛未曾有过的一种声音,一种力量。而这力量不只是声音的威力,而是歌者本人不屈的生命力。
Ⅳ 《酒干倘卖无》这部电影的主要内容
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老歌了,却仿佛经久不衰般地一直传唱到现在。其实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却慢慢由歌手们翻唱得变了原味。先是苏芮,唱得还好。然后到现在的迪克牛仔,已经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一首单纯的摇滚歌曲了,没了催人泪下的感觉。
闽南、台湾一带的男女老少们,人人都会扯着嗓子唱上几句“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
这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
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在吼着这首歌——“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从不知道原唱是谁,只当是流传民间的民歌;从不知道完整的歌怎么唱,只会这一句最脍炙人口的。
到了再大一点点,上了小学,会听歌了,知道大概歌词了,知道唱这首歌的是个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隐隐约约的那些歌词,和这句“酒干倘卖无”有什么关系。单单听这一句,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首劲爆的摇滚歌曲,却没想到它的背后,隐藏了那样凄楚的故事。
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从看过那故事之后,每每听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泪。
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那时候,是十多年前了。
那时候,鲜有VCD,看的是租借来的录相带。
那时候,我还只是上小学。所以关于那部片子,我现在也只能拾起记忆中残存的斑斑碎片。
故事说的是一个聋哑男子,我不记得他靠什么为生,只记得在他的家里,墙壁是一个一个空酒瓶子放平了,瓶身叠在一起叠成的。整个所谓的“墙”看过去,就是一个一个圆圆的玻璃酒瓶底。绿色的。整齐的。简陋的。现在想来,他的职业,应该就是收购空酒瓶子的吧。没有妻儿。没有朋友。我隐约印象,因为他不能说话,所以似乎用另一种譬如敲啊打啊的声音来代替“酒干倘卖无”的喊声吧。
穷苦的聋哑男子有一天捡到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他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一个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聋哑男子养育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那份辛苦,可想而知。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女婴终于长大。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男子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
不变的是变成老人的男子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
男子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一个人。
少女爱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后来结识了一个青年,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未成名的词曲作者。
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唱歌。
少女身体不太好,有一日,老人买了一只小狗准备杀了给少女吃,让她补身子。可少女舍不得,便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大概是取名叫“旺才”之类的。暂且叫它旺才吧。
青年常到少女家,帮他们家一些忙,和她一起喂喂旺才逗逗旺才。青年几乎成了他们家的一份子。
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少女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老人,没有时间和青年在一起。少女和青年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直到最后,少女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少女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聋哑的老人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 ,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说是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青年劝说少女不该弃那含辛茹苦养大她的老人而去,少女却和他闹翻。
有一日,少女召开记者招待会,青年拉了老人去看她。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少女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破落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少女在几分痛苦的挣扎犹豫之后,狠下心否认老人是她的父亲。老人虽听不到,但他知道女儿不愿认他。失望的眼神和浑浊的老泪,简直要让人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叫人的心里狠狠地揪紧。
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老人落寞的身影,在路边沉沉移动。身边跟着的,是那只养了多年的旺才,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
突然,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老人因为是聋子,所以听不见那狂啸的马达声。旺才一个飞奔,扑向老人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而自己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一碾,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
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个镜头是不是真的,拍摄时是不是真的让一辆摩托车碾过那只狗的腹部。那个镜头那么真,真得让我揪心。
老人把旺才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
旺才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老人老泪纵横。总归是要死,与其让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让它痛快地离去。老人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旺才的头部砸去……
一切变得更加荒凉。老人什么都没有了。然后,是疾病缠身。老人得了绝症。
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
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
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
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少女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少女一无所知。
少女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
少女要开演唱会了。她开演唱会的那天,正好是老人入手术室的那天。
青年为了唤醒少女,为她写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卖无》。青年在演唱会前把歌送到了她手里并告诉她老人时日不多的消息。也许,若她仍然执迷不悟,青年也会心灰意冷了。
少女看了歌词,痛哭流涕,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
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在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作为压轴,演唱了《酒干倘卖无》:
“多么熟悉的声音/陪我多少年风和雨/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
Ⅵ 酒干汤卖无那部电影是什么
故事主人公哑叔是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退伍军人,他在一次冲锋时被敌人用刺刀割断声带,变成了哑巴。他后来到了台湾,靠捡破瓶子为生,他家里的墙壁是由一个又一个空酒瓶叠成的。他不能说话,只能用唢呐吹出“酒干倘卖无”的声音。
穷苦的哑叔有一天去捡破瓶子时捡到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写着:“她叫阿美,希望好心人能抚养她成人,好人一生平安。”哑叔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回到家之后,哑叔和老婆吵了起来,因为老婆实在忍受不了本来已经穷困潦倒的家庭还要再多抚养一个人。第二天,她写了封信放在桌上,就离开哑叔了。
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哑叔养育着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心里也是很高兴的。女儿一周岁时终于开口叫了声爸爸,这使哑叔激动不已,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
时间又过了几年,某一天,哑叔的邻居捉了一只小狗,跟哑叔商量,准备杀了吃肉,刚把小狗打个半死,没想到趁他们说话的时候,小狗跑到正在写作业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伤的小狗,觉得很可怜,便要求哑叔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取名来福。
哑叔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哑叔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阿美。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阿美也长大了,变成了美丽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哑叔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而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
阿美爱唱歌,有一副好嗓子。她结识了一个青年,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默默无闻的词曲作者。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歌。
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哑叔,没有时间和青年在一起。阿美和青年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最后,阿美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
阿美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哑叔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
有一日,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邻居阿明用了最大的努力以最体面的装束去记者招待会。
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她叫他一声爸。阿美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落魄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阿美走去想拥抱老人却被经纪人拦住。现场骚乱,哑叔的邻居阿明开始叫嚣少女为什么不认爸爸。哑叔害怕自己会影响女儿的前程,于是推着邻居离开了。
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哑叔落寞的身影,和那只养了多年的来福,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
一天,哑叔在散步的时候,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哑叔因为时时刻刻惦念着女儿,而没有留意那狂啸的马达声。来福一个飞奔,扑向哑叔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自己却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碾过,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
哑叔把来福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
来福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哑叔老泪纵横。总归是要死,与其让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让它痛快地离去。哑叔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来福的头部砸去……与哑叔相依唯命的来福也离开这个世界了,哑叔处境更加凄凉。
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
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
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
阿美终于成了台湾当红的歌星,她吩咐经纪人带20万(70年代的20万应该等于现在不少钱了)给哑叔,希望哑叔能买间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适。阿美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之后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阿美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阿美一无所知。
阿美要开演唱会了。青年为了唤醒阿美,为她写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卖无》。青年在演唱会前把歌送到了她手里。阿美看了歌词,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
演唱会开始了,当阿美唱完第一首歌的时候,哑叔的邻居阿满嫂跑来,告诉阿美,哑叔心脏病发,快不行了,阿美立即赶去了医院,但演唱会尚未结束,经纪人唯有找公司里别的歌星上来替场。
阿美赶到医院,终于见到了父亲,阿美连喊:爸,爸! 可此时,哑叔已经在阿美跨进门前停止心跳了。 哑叔去世时也没看女儿最后一面,阿美也痛哭流涕,伤痛欲绝。
演唱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阿美含泪演唱了《酒干倘卖无》……
观众们从没听见过这么动人的歌曲, 全场观众感动落泪,报以雷鸣般的掌声。
之后,我终于能把影片中的情节和歌曲的歌词一点一点地对号入座了,终于明白歌词中表达的意思了。故事就是这样。记忆中的这些碎片虽不完整,但刻骨铭心。写完这些文字,我竟也流下两行清泪。十几年前的影片,因为童年时的不尽全懂,我一直想再重温一遍,但却难寻它的踪影。如果你在哪里看到《搭错车》,就借回家看看吧,看了之后听《酒干倘卖无》,会有感动盘旋在心里,会有泪水徘徊在眼里。而我也会继续追寻它的踪影,希望有一天还有机会再感动一次,痛哭一次 。
Ⅶ 酒干倘卖无的电影叫什么
你好,你提出的问题我试着回答一下
这部电影叫:搭错车
英文名 Ride the Wrong Car
1983年出品
导演: 虞戡平
主演: 孙越 刘瑞琪 吴少刚
Ⅷ “酒干倘卖无”这首歌是哪一年流行的,里面讲的故事是什么
晚上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
酒干倘卖无,闽南语“有酒瓶子卖吗”的意思,是收酒瓶的叫卖语。歌曲《酒干倘卖无》是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由歌手苏芮演唱。此后被多次翻唱。
这首歌曲是由苏芮在在1983年春晚演唱的。
歌曲影响
一首《酒干倘卖无》曾经在祖国大陆大街小巷传唱,时至今日,这首歌仍备受当代青年喜爱而成为许多人日不离口的小曲在哼着。我虽不是什么歌迷,甚至也称不上爱好者,有时却也随口哼哼“酒干倘卖无……”那么,怎么突然想起这首歌呢?这是因为想起有关这首歌的话题:酒、干酒、酒干、倘卖、倘卖无……等等等等这些外地人听起来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句,使我萌生了为《闽南语林趣话》写篇短文的念头。常看报纸的朋友也许记得,几年前,这些吞吞吐吐、断断续续的语句曾经以《酒干倘卖无》这首歌为由头,成为我国南方某报“夜光杯”专栏用一整版、数篇文章来研究这句闽南话的话题。一整版文章中,除了对酒的解释正确外,没有一篇对“酒干倘卖无”这句话的本意、本义讲对的。多数观点认为“酒干”就是把酒干了;“酒干倘”即喝剩下一点在“流淌”;“酒…卖无”是“无酒卖”的倒装……如比这般,分析得有滋有味。我相信,略为熟知闽南话的人听了这种分析都会为之捧腹!大家知道,研究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熟悉这种语言。同理,研究闽南话而不熟悉闽南话怎么行呢?“酒干倘卖无”原本是闽南和台湾沿街叫买、叫卖的一句生意话,当时由于各地街头巷尾都在唱《酒干倘卖无》这首歌,一些文人在觉得新鲜之余动了恻隐之心而对这句在台湾和闽南很平常的话展开了研究,他们并不知道这类“街巷语言”真要研究,是取之不尽,道之不绝,难研究透的。再说,研究闽南每句话都应首先熟悉、了解它的使用环境、语词结构,否则肯定会闹出笑话。比如你如果真够条件研究“酒干倘卖无”这句歌词,那你起码应根据其原本可以准确断开、组合、衍生的词语有:酒、酒干、干酒、干了;倘、毋倘、有倘、无倘;倘卖、倘卖无、无倘卖、有倘卖、卖多少、很好卖、卖无了、无卖了……等等。有意思吧?一句“酒干倘卖无”短短五个字,一下子可以分解成这么多的词和词组。这又说明,研究闽南话还要有相当数量的闽南语词积累,才能准确分解出更多闽南语词组合并弄清它的真意。将正确的语词分断出来后,再来研究它的本意、本义。在闽南话中,“酒”即人们日常饮用的各种酒的总称;“酒干”是什么呢?这是外地人最不了解的闽南名词——空酒瓶子;“干酒”是闽南话的倒装“把酒干了”的提议或氛围;“倘”的本义是可以;“毋倘”是否定词不可以、不应该;“有倘”是设问,有没有什么可以……怎么样;“无倘”也是肯定词,无什么可以……怎么样;“有倘买”是肯定句,有什么可以买;“有倘卖”也是肯定句,有什么可以卖;“买无”是买不到;“卖无”根据语气分意思:语气轻是卖完了、卖了啦。语气重了是设问“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卖?”至此,“酒干倘卖无”这句话的本意、本义就推出来了,即“有没有空酒瓶子卖?”的意思。“酒干倘卖无”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空酒瓶子”,中心意思理解了,怎么断句意思都会对。如喊成“有空酒瓶子卖吗?”也对。那么,怎么回答“酒干倘卖无”呢?可以是“有”、“有倘卖”、“卖无啦”、“卖了啦”、“无倘卖罗”……等等,也对准了中心意思。还有一点要注意,“卖无”是设问,如答成“卖无啦”,这个语气词“啦”又成了关键词“卖完了”的意思。由此可见,闽南方言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有严谨的逻辑意思,而其中也不乏一句之师,一字之师可供效法。
背后的真情故事这是一首年代久远的老歌了,却仿久不衰般地一直传唱到现在。其实是一首很感人的歌曲,却慢慢由歌手们翻唱得变了原味。先是苏芮,唱得还好。然后到现在的迪克牛仔,已经变得越来越趋向于一首单纯的摇滚歌曲了,没了催人泪下的感觉。闽南、台湾一带的男女老少们,人人都会扯着嗓子唱上几句“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这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很小的时候,我就常常在吼着这首歌——“酒干倘卖无,酒干倘卖无……”。从不知道原唱是谁,只当是流传民间的民歌;从不知道完整的歌怎么唱,只会这一句最脍炙人口的。到了再大一点点,上了小学,会听歌了,知道大概歌词了,知道唱这首歌的是个女歌手。但一直想不通,印象中隐隐约约的那些歌词,和这句“酒干倘卖无”有什么关系。单单听这一句,我一直以为,这只是一首劲爆的摇滚歌曲,却没想到它的背后,隐藏了那样凄楚的故事。我不知道那故事是真是假,但从看过那故事之后,每每听这首歌,我都情不自禁地落泪。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那时候,是十多年前了。那时候,鲜有VCD,看的是租借来的录相带。那时候,我还只是上小学。所以关于那部片子,我现在也只能拾起记忆中残存的斑斑碎片。故事主人公 哑叔 是曾参加过 抗日战争的退伍军人,他在一次冲锋时 被敌人用刺刀割断声带,变成了哑巴,他后来 到了台湾,靠捡破瓶子为生,他家里的墙壁 是由一个又一个空酒瓶 叠成的。因为他不能说话,所以只能用唢呐 吹出“酒干倘卖无”的声音。穷苦的哑叔有一天去捡破瓶子时 捡到了一个弃婴。是个女孩。女孩身上,有封信,信上写着:“她叫阿美,希望好心人能抚养她成人,好人一生平安”。哑叔他满脸笑容,高兴地把她抱回家去。回到家之后,哑叔和老婆吵了起来,因为老婆实在忍受不了 本来已经 穷困潦倒的家庭还要再抚养多一个人。第二天, 她写了封信 放在桌上,就离开 哑叔 了。一个单身而又穷困潦倒的哑叔养育一个未满周岁的婴儿,他每天忙忙碌碌,但看着她一点一点地长大,心里 也是很高兴的。女儿一周岁时终于开口 叫了声 爸爸,这使哑叔激动不已,辛劳化成脸上的喜悦。时间又过了几年,某一天,哑叔的邻居捉了一只小狗,跟哑叔商量,准备杀了吃肉,刚把小狗打个半死,趁他们说话的时候,小狗跑到正在写作业的阿美身旁,阿美看到了受伤的小狗,觉得很可怜,便要求哑叔把小狗留下养了起来,取名来福。不变的是哑叔依然慈爱善良,家里依然不富裕,墙依然是那些酒瓶子。哑叔就那样用每日赚得的那一点点钱,养大了阿美。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老人鬓已如霜。阿美也长大了,变成了美丽 乖巧,孝顺,开朗,亭亭玉立的少女。哑叔终于苍老。皱纹,白发,瘦弱,老态龙钟。当日那留得一命的小狗也已成了威武的大狼狗。阿美爱唱歌,有一把好嗓子。她后来结识了一个青年,英俊而有才华。只是,怀才不遇,仅仅是个未成名的词曲作者。他们彼此志同道合,情投意合,常常在一起,说些音乐,一起唱唱歌。阿美越唱越出色了。后来,她终于成名。由穷苦朴素,变得亮丽耀眼。可却忙得没有时间回家,没有时间陪伴哑叔,没有时间和青年在一起。阿美和青年甚至有了争吵。他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直到最后,阿美成了红透半边天的女歌星,而青年依旧是济济无名地涂写些词曲。阿美出了名,却失去了自由,经纪人不许她回家,不许她和青年来往,更不许她和哑叔见面。因为,一个大明星,怎堪有个贫穷的家,怎堪有个没前途的男友,怎堪有个残疾的老父。那样,说是会影响她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有一日,阿美召开记者招待会,哑叔和邻居阿明 用尽了最大的努力 穿着了最体面的装束去记者招待会。久已不见,老人颤巍巍、激动地含笑看着女儿,渴望再次看到她叫他一声爸。阿美的经纪人在旁边一直阻止少女与这破落的老人相认。镁光灯闪耀,阿美走去想拥抱老人却被经纪人拦住。现场骚乱,哑叔的邻居阿明开始叫嚣少女为什么不认爸爸。哑叔他害怕影响女儿的前程,于是推着邻居离开了。破旧的家中,一下子变得寂静,没有了女孩的欢声笑语,只剩无边的空洞。哑叔落寞的身影,和那只养了多年的来福,同样低着头,仿佛知道主人的心痛。一天,哑叔在散步的时候 一辆摩托车疾驰过来,哑叔因为 时时刻刻 惦念着女儿,而没有留意 那狂啸的马达声。来福一个飞奔,扑向哑叔的背后,把主人推到路边,而自己被摩托车撞飞,轧过,从肚子一碾,翻了个身,躺在路边,腹部起伏,满地是血。至今我仍在想,不知那个镜头是不是真的,拍摄时是不是真的让一辆摩托车碾过那只狗的腹部。那个镜头那么真,真得让我揪心。哑叔把来福带回了家。兽医摇摇头,意思是没救了。来福躺在桌子上,满身是血,身体一起一伏地急促呼吸,一双眼睛凄楚而痛苦地看着主人。哑叔老泪纵横。总归是要死,与其让它忍受疼痛的煎熬,不如让它痛快地离去。哑叔痛苦地举起了一根棍子,犹豫着,然后狠狠地朝来福的头部砸去……,与哑叔相依唯命的来福 也离开这个世上了,使哑叔 处境更加凄凉。一边,是落幕般的清冷;一边,是舞台上的喧嚣。一边,是曲终人散的凄凉;一边,是好戏开幕的热烈。一边,是失去的悲伤;一边,是成功的喜悦。阿美终于成了台湾当红的歌星,阿美吩咐经纪人带20万(70年代的20万应该等于现在不少钱了)给哑叔,希望哑叔能买间新房子,希望他能生活得比以前舒适。阿美并非冷血,她也在无奈中挣扎和矛盾。之后父女俩一直没再见面。阿美的成功,阻断了他们的联系。以至于对老父的疾病,阿美一无所知。阿美要开演唱会了。青年为了唤醒阿美,为她写了一首歌,歌名是《酒干倘卖无》。青年在演唱会前把歌送到了她手里。阿美看了歌词,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演唱会开始了,当阿美 唱完第一首歌的时候,哑叔的邻居 阿满嫂 跑来,告诉阿美,哑叔 心脏病发,快不行了,阿美立即 赶去了医院,但演唱会 尚没结束,经纪人唯有找公司里别的歌星上来替场。阿美赶到了医院,终于见到父亲了,阿美连喊:爸,爸! 可是 此时 哑叔 已经在阿美跨进门之前停止心跳了。 哑叔 去世时 也看不到 女儿最后一面,阿美她也痛哭流泪,伤痛欲绝。在演唱会快要结束的时候,阿美含泪演唱了《酒干倘卖无》……观众们从没听见过 这么动人的歌曲, 全场观众 感动落泪,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之后,我终于能把影片中的情节和歌曲的歌词一点一点地对号入座了,终于明白歌词中表达的意思了。故事就是这样。记忆中的这些碎片虽不完整,但刻骨铭心。写完这些文字,我竟也流下两行清泪。十几年前的影片,因为童年时的不尽全懂,我一直想再重温一遍,但却难寻它的踪影。如果你在哪里看到《搭错车》,就借回家看看吧,看了之后听《酒干倘卖无》,会有感动盘旋在心里,会有泪水徘徊在眼里。而我也会继续追寻它的踪影,希望有一天还有机会再感动一次,痛哭一次 。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去一点帮助,谢谢。
Ⅸ 酒干倘卖无的故事
《酒干倘卖无》是1983年电影《搭错车》的主题曲,《搭错车》讲述了一个退伍老兵哑叔与弃婴的故事。退伍老兵以捡拾破烂为生。1958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哑叔在高级住宅区捡回一个被遗弃的女婴,取名阿美。此后,哑叔又当爹又当娘,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在艰辛贫困的日子中挣扎,凭借着微薄的收入将阿美抚养成人。
在青年作曲家时君迈的帮助下,阿美成了一名红歌星。不料阿美成名之后,竟然遗忘了哑叔对她的恩情。在一次演唱会上,时君迈在阿美家附近的时候想去看看阿美的父亲,走到阿美父亲的窗前,邻居给时君迈讲述了阿美父亲从小用《酒干倘卖无》的小号声来逗阿美欢乐,时君迈得到了灵感,没有见阿美的父亲,而是立马回到家里,为了唤醒阿美,为她写了一首歌,就是这首《酒干倘卖无》。
时君迈在演唱会前几天把歌寄到了她手里。阿美看了歌词,痛哭流涕,她不停地学唱那首歌,父亲辛苦抚养她长大的一幕幕全都如潮般涌向眼前。阿美没有遵从经纪人的安排,演唱了这首《酒干倘卖无》,虽然触怒了经纪公司,却坚定地表明了她对自己过去人生的歉疚和忏悔,痛悔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搭错了车。
(9)酒干倘卖无电影2015扩展阅读:
酒干倘卖无是一句闽南语,大概意思是说“有酒瓶子要卖吗”。闽南、台湾一带收购废弃的空酒瓶子,再卖到废品回收站里赚点小钱的人,都是一边走街串巷,一边高喊“酒干倘卖无”。若有谁家里有空酒瓶子要卖,就会叫住这收购废品的人。
歌曲《酒干倘卖无》是闽南语,但是有两个错别字。闽南语中保留很多古汉语的成分,有很多字如果不懂古汉语,根本写不出来,比如歌名中的“干”和“倘”,就是错别字。“‘干’正确的应该是‘瓨’(音同祥),这个字出现在2000年前司马迁的《史记》里,就是酒瓶子的意思;‘倘’应为‘当’,《古诗十九首》里就有这样的用法”,由于许多人不了解,所以便音译成“干”和“倘”。
Ⅹ 酒干倘卖无电影是谁主演的呀 叫什么名字
那是一部关于《酒干倘卖无》的电影。片名叫《搭错车》——也许我比较愚笨,直到现在我还是不明白这个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什么联系。但感人的是影片,可以不在乎其名。
〖演职员表〗
导演
虞戡平 Yue Ham Ping
编剧
黄百鸣 Bak-Ming Wong
吴念真 Wu Nianzhen
叶云樵 Yunqiao Ye
宋项如 Hsiang Yu Sung
演员
孙越 Shueng Yue ...哑叔 Uncle Dumb
刘瑞琪 Shui-Kei Lau ...阿美
吴少刚 Shaogang Wu ...时君迈
李立群 Lichun Lee ...阿满
江霞 Xia Jiang ...满嫂
原创音乐
陈志远 Chi Yuen Chan
李寿全 Shou-Chuan Lee
摄影
贺用正 Yongzhong He
美术设计
张季平 Chi-pin Chang
录音
高富国 Fu Kuo 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