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影王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其实王牌,不是一个人,而是三个人。被关进监牢的5名女性当中,最先被处死的小红只是一个小角色,国民党杀她是为了杀一儆百,触动真正的王牌;
而林志玲饰演的赵碧薇并不是组织内部人士,而是我党地下工作者老A(高秘书)的女友,她是被老A安排进来顶替王牌的。那么剩下的三个人:施老师、苏捷、王霞芬,这三人其实就是王牌行动中关键的三张王牌。
当时梁家辉饰演的王峰最希望的就是将这三人同时营救出来,所以小红抑或赵碧薇若能顶替王牌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由于赵碧薇一瞬之间的懦弱和胆怯,最关键的是小红妈妈的叛变告密,将王霞芬逼到绝境,她不得不跳出来说自己就是王牌,这样可以拯救怀孕的赵碧薇、报答她养育女儿小英之恩,又可以瞒住敌人,解救其他两名王牌成员,保全实力。
(1)红军反围剿电影2017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20世纪30年代,风波诡谲的上海,正是白色恐怖弥漫时期,中共地下党小心而敏锐地存活着。一个绝密会议因为叛徒的出卖而被破坏;
敌人企图从嫌疑最大的五名女性——“小学教师”赵碧薇(林志玲饰)、“交际花”苏捷(钟欣潼饰)、“茶楼老板娘”王霞芬(蒙亭宜饰)、“大学教授”施老师(苏瑾饰)以及偶然被牵进事件中的“女学生”小红等人口中撬出“王牌”的真相。
2. 中共红军历次反围剿战争时间表
1、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2月,蒋介石调兵十万,以国民党江西省主席、第九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南昌行营主任,组织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和红一方面军进行大规模围剿。
2、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蒋介石调集共二十万人的兵力,发动了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红1方面军第1、第3两个军团,共约三万人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围剿。
3、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9月,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何应钦为前敌总司令,率领约三十万人的兵力,进兵围剿,红1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指挥下又一次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
4、第四次反围剿
1933年1月底,蒋介石自任赣粤闽边区剿匪军总司令,以近4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总兵力约7万人,在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周恩来指挥下,粉碎了敌人围剿。
5、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9月25日至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红军在错误路线指导下,于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开始了长征。
(2)红军反围剿电影2017扩展阅读: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最大大规模围剿的战役。
第五次反围剿持续1年之久,是我军战史上第一次重大的军事失败,其根本原因是战略指导上的失误,中央苏区军民全力以赴,为保卫苏区,付出了巨大代价,给予国民党军大量杀伤。
但由于中共中央实行错误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原则,使这次反围剿作战始终处于被动,以致在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的情况下,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
3. 电影《长征》梗概
电影《长征》梗概
要短,100字左右
我有更好答案
如最佳答案内容有误,请提交正确答案...
提交
最佳答案
《长征》
广西电影制片厂1996年出品
编剧:王朝柱、黎汝清、翟俊杰
导演:翟俊杰
主演:唐国强、刘劲
故事梗概::
1934年秋,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被迫撤出江西根据地,突围北上抗日。湘江一战,八万六千红军锐减为三万余人。李德、博古等人不顾蒋介石众兵设伏,把希望寄托在和红二、六军团的湘西会师上,中央红军危在旦夕。
危难时刻,已被错误路线剥夺军权的毛泽东审时度势,在王稼祥、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力挽狂澜,经通道转兵,黎平会议,终于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初步清算了“左”倾冒险主义军事路线,毛泽东重新回到党和军队的领导地位。
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再越娄山关,再占遵义城,取得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接着又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巧夺金沙江,飞越大渡河,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军队的围追堵截。翻越大雪山后,红一方面军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北上到达西康阿坝地区后,张国焘恃兵自重,公然分裂红军。面对危局,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果断率红军先遣队继续北上,使红军再一次摆脱困境。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部队在甘肃东部会师,完成了历时两年的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热心网友 推荐于:2017-12-16
896
243
分享
查看更多回答(8)
周围人还关注
绍兴安昌古镇
宫斗游戏
绍兴老台门客栈
垫鼻子假体图片
冰雪奇缘奶茶店加盟
湿疣前兆图片
女孩白斑初期图
整形双眼皮图片
网络知道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
立即下载
相关问题
电影《长征》的梗概 189
电影《长征》梗概 164
《长征》电影简介 2
长征电影主要内容 627
关于《长征》电影简介,大约20字. 104
电影《我的长征》的主要内容 340
《长征》电影简介 267
更多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
关于“长征”的更多知识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一些感人故事! 3633
红军长征过草地的资料 1017
红军长征过草地故事 505
长征故事梗概!速度,200字 203
《我的长征》故事梗概 175
相关搜索
《长征》电影主要内容 电影长征演员表 电影长征简介 长征电影简介
相关行家
周洋china
电影学生
已帮助
28157325人
已回答
29791人
被点赞
24238人
oprahlnn
电影学生
已帮助
23566人
已回答
910人
被点赞
1048人
向Ta求助
十分钟内有问必答
立即下载
名字余娜的知道 退出 反馈 申诉
电脑版 ©2017 Bai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4. 红军长征电影有哪些
还是有很多的,毕竟那个时代是红军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为了纪念那一段历史,国内拍摄了不少的电影来作为纪念。
《长征》
在渡过了赤水河之后,接下来要面临的就是金沙江这个天险了。而大渡河又是最为紧要的一环。在这条河上有一座铁索桥,桥的另一边就是重机枪把守的要塞。说是桥,不过是十几根铁链相连接而已,而用于走路的木板早已被清除一空。正是因为有了这样险要的地势,才有了后面红军飞夺泸定桥的威名。
5. 战后点名,多名共产党员牺牲是什么电影
1、叶挺,广东惠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新四军领导人,杰出的军事家。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抗日战争胜利后,经中共中央营救,于1946年3月4日获释。4月8日,由重庆赴延安途中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时年50岁。2、方志敏,原名远镇,乳名正鹄,号慧生。江西上饶市弋阳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运动领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团的缔造者。1935年1月29日被捕,8月6日牺牲,时年36岁。3、刘志丹,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6年3月,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由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现柳林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4、彭雪枫,生于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杰出指挥员、军事家,参加过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组织过土成岭战役,两次率军攻占娄山关,直取遵义城,横渡金沙江,飞越大渡河,进军天全城,通过大草原,是抗日战争中新四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之一。他投身革命20年,被毛泽东、朱德誉为“共产党人的好榜样”。为了纪念彭雪枫,在河南省镇平县、夏邑县,安徽省宿州市、蒙城县等地均建了彭雪枫纪念馆,或以雪枫命名的公园或学校。5、蔡申熙(1906—1932), 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1932年7月,正值国民党军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时,蔡申熙被调任第25军军长,率部在英山、麻埠地区与各路进犯敌军展开激战,予敌以重大杀伤。10月9日,在湖北黄安(今红安)河口镇战斗中,他腹部中弹,躺在担架上坚持指挥战斗,直至壮烈牺牲,年仅26岁。
6. 红军时期五次反围剿列表分析
1、第一次反“围剿”
1930年10月,蒋介石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共歼敌1.5万多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一次“围剿”。
2、第二次反“围剿”
1931年2月,国民党当局又调集20万军队,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术,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二次“围剿”。红军3万人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仍坚持“诱敌深入”的方针,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在5月中下旬,连续取得五场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
3、第三次反“围剿”
1931年7月,蒋介石亲自任总司令,随带英、日、德军事顾问,率兵30万人,依仗重兵,采用“长驱直入”战术,分三路进攻中央革命根据地。红军依然使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避敌主力,打其虚弱”,前后3个月,歼敌3万人,胜利地粉碎了敌人的第三次“围剿”。此时,鄂豫皖、湘鄂西等革命根据地也取得了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使红军和根据地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32年7月,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发动了对鄂豫皖根据地的进攻。由于张国焘的错误领导,红四方面军数战不利,被迫撤离根据地。与此同时,国民党10万军队还向湘鄂西根据地发动进攻。红三军团在夏曦等人的错误指挥下,伤亡惨重,被迫转移到黔东。
4、第四次反“围剿”
1932年底,国民党调集30个师的兵力,分三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红军在周恩来和朱德的指挥下,根据毛泽东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采取声东击西,大兵团伏击,集中优势兵力,坚决围歼的作战方针,消灭敌人3个师,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
5、第五次反“围剿”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李德等人先推行“军事冒险主义”策略,后在敌人的猖狂进攻面前采取“拼命主义”,最后发展成“逃跑主义”,导致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突围转移,开始长征。
第五次反“围剿”的历史背景
1933年初,日军加紧入侵华北,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然而,国民党政府主席蒋介石却置民族危亡于不顾,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决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5月,他在南昌设立全权处理赣、粤、闽、湘、鄂五省军政事宜的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南昌行营,亲自组织和指挥对中央苏区及其周边苏区进行更大规模的第五次“围剿”。
并决定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的新战略,同时对苏区实行经济、交通封锁,企图逐步压缩并摧毁苏区。是年夏秋,蒋介石一面向美、英、德、意等国大量借款,购置军火,聘请军事顾问和专家;一面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开办军官训练团,并着手制定“围剿”计划,加紧进行“围剿”准备。这次“围剿”,蒋介石调集100万兵力,其中,直接用于进攻中央苏区的兵力达50万人。
其部署为:北路军总司令顾祝同,指挥第1、第2、第3路军,计33个师又3个旅,作为此次“围剿”中央苏区的主力。其第1路军4个师又2个旅位于吉水、新淦(今新干)、永丰、乐安、宜黄地区;第2路军6个师位于金溪、腾桥、崇仁地区;以陈诚任总指挥的第3路军18个师又1个补充旅作为北路军的主力军,集结于南城、南丰、临川(今抚州)地区。
北路军的任务是:由北向南,构筑碉堡封锁线,实施对中央苏区的主攻。以第3路军在第1、第2路军策应下,向广昌方向推进,寻求红军主力决战;由北路军总司令部直接指挥的2个师扼守赣江西岸的吉安、泰和等地,配合西路军维护赣江交通;总预备队3个师位于临川(今抚州)附近。
南路军总司令陈济棠,指挥11个师又1个旅,筑碉扼守武平、安远、赣县、上犹地区,阻止红军向南机动,相机向筠门岭、会昌推进,配合北路军作战。西路军总司令何键所部9个师又3个旅,和浙赣闽边守军5个师又4个保安团分别“围剿”湘赣、湘鄂赣和闽浙赣苏区红军,并阻止红一方面军向赣江以西和赣东北机动。
第19路军总指挥蔡廷锴指挥6个师又2个旅,负责福建防务,并阻止红军向东机动。空军5个队配置于南昌、临川、南城等地,支援作战。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范围扩大到30多个县;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都取得很大成绩;主力红军扩大到约10万人;地方部队和群众武装亦有很大发展。但面对国民党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和重兵进攻,也存在不少困难。
而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等却认为,这次反“围剿”战争是争取中国革命完全胜利的阶级决战。在军事战略上,拒绝和排斥红军历次反“围剿”的正确战略方针和作战原则,继续实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战略指导,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方针,企图以阵地战、正规战在苏区外制敌,保守苏区每一寸土地。
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共产党党员)从上海到达中央苏区,直接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军事指挥权。
在国民党军“围剿”前夕,未及时有效地组织苏区军民进行反“围剿”准备,而是命令由红3军团、红19师为主组成的东方军和由红1军团、红14师为主组成的中央军,继续在闽西北地区和抚河与赣江之间地区对国民党军实行不停顿的进攻。红一方面军主力在持续作战而未休整和补充的情况下,即于9月下旬仓促开赴中央苏区北线迎击国民党“围剿”军。
7. 长征前五次反围剿 的电视剧叫什么名字
《浴血坚持》、《红色摇篮》、《长征》这三个都有,而且都比较详细,特别红色摇篮中更为详细。
8. 五次反围剿后 电影
四渡赤水
9. 红军五次反围剿有关电影是哪些
革命到底,07年的,拍的不错
10. 有没有讲红军五次反围剿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从1933年10月起到1934年10月历时一年蒋介石出动50万军队对中央苏区围剿,中央苏区12万6千红军经过一年的阵地战损失近两万人最终以失败告终,主力8万6千人从1934年10月开始长征,并留下陈毅、项英等带领一万多红军留下来继续斗争而掩护主力撤退。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王明、李德等人不懂中国国情瞎指挥使用阵地战及蒋军兵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