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投资最大的一部电影!!!
《魔比斯环》虽是国产动画片,但制作风格和画面质感似乎更接近西方魔幻电影一些。
投资1.3亿元人民币,动用300多名动画师,耗费 5年,中国三维电影史上投资最大的动画巨制《魔比斯环》将于8月4日在全国公映。
对于近年来凋零的中国原创动画片来说,《魔比斯环》有可能成为一座里程碑。据业内人士表示:《魔比斯环》三维电影的制作技术和品质,处于亚洲领先的地位,早在2004年,该片初步完成时,《纽约时报》便在其电影专栏中以《中国快速进军动画电影产业》为题,对《魔比斯环》进行了大篇幅报道,文章指出:“伴随着这部片子带来的尖端画面,中国似乎是在提醒迪斯尼、皮克斯等动漫公司,他们也正在进入3D动画这个赚钱的行业。”
B. 中国哪部电影投资最大
在以前只有从好莱坞引进的电影才能叫“大片”,如今我们的电影市场在全球仅次于北美,电影制作者和资本方也越来越舍得砸钱拍“大片”。投资上亿的电影已经不值得一提了,在中国耗资最大的电影排行榜投资最少的也是3.5亿元。中国哪部电影的投资最大?国产片耗资最大的是哪部?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在向大家具体介绍前,首先要向大家说明一点,一部电影的票房超过了投资并不一定代表这部电影赚到了钱。电影的票房需要扣除5%的电影事业专项基金、3.3%的特别营业税、50%或50%以上的院线抽成,剩下的钱才属于电影的投资方,大约只有30-40%,还得扣除影片的宣传费用。也就是说票房是成本的3倍才能赚钱。
中国耗资最大的电影排行榜1、《长城》投资:4.2亿元
票房:7.5亿元
导演:吴宇森
主演:梁朝伟、金城武、张丰毅、张震、胡军
剧情简介:曹操即将挥师南下,欲一统三国。刘备只好派出孔明前去东吴说服孙权共同抗曹,加上大都督周瑜的支持,孙刘联盟形成。孔明草船借箭、登台借东风,与周瑜一起击退了曹操。
《赤壁》上下两部共耗资4.2亿元,拍出了以往影视作品赤壁之战时中不存在的恢弘气势,也是中国第一部真正达到了好莱坞A级制作规模的电影。
C. 中国投资最贵的电影
目前是吴宇森的《赤壁》 投资近7 亿元人民币,号称国产电影投资之最。
D. 国产电影耗费资力最大的一部电影是什么
国产很多电影的投资都很巨大,但具体要说哪一部最大,还有待商议。下面介绍一些国产大投资的电影给大家。
第三部《妖猫传》
这部电影的导演,也是非常的知名,是陈凯歌导演的。这部电影属于古装奇幻爱情电影,投资达到了9.7个亿,我们可以看到里面的服装和特效都非常的华丽,可以说在色彩方面作到了独秀一枝。不过,同样的这部电影的票房也差强人意,只有5.9个亿,可以说有了很大的损失。这部电影却获得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的年度奖,还有亚洲的电影奖,可以说可圈可点。
E. 2016十大亏损电影出炉,什么是压垮国产电影的最后一根稻草
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影视行业的多项年度盘点才刚刚开始,比如,近日新鲜出炉的2016年度电影票房。从各项数字来看,2016年电影市场遇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仅去年初许下的600亿票房目标远未达成,甚至连年度票房增长率都未能突破5%。日前,有媒体根据去年电影行业的多项数字,总结出了年度亏损最多的几部电影。从这份表格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电影市场的亏损数字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而其中亦不乏大制作、大导演、重磅明星加盟的影片。何以这些曾经的“票房灵药”惨变“票房毒药”?而除了票房之外,发行、营销渠道是否也应背负亏损的锅?去年票房亏损的原因究竟在哪里?高成本动画?观众不买账从这些电影中,首当其冲的一类就是以《摇滚藏獒》《小门神》和《精灵王座》为代表的高成本动画电影。这类电影都打着画面精良的旗号,将大把制作费用投入了前期的制作公司。无论是由美国好莱坞团队斥资6000万美金打造的《摇滚藏獒》,还是由7000万人民币支撑了三年漫长制作期的《小门神》,在这些漂亮的投资数字背后都是后期上映时巨大的回本压力。然而,国内观众却似乎并不愿意为这类电影买账。几部高成本动画电影在上映后,无一不是票房低迷,最终惨淡收场。如此低回报率的影片,也就注定了前期高昂的制作费用付诸东流。重金并没有砸出水花,亏损也是在所难免。合拍科幻动作片:披着“洋”皮的国产片而另一类在中国电影市场遇冷的就是中外合拍的科幻动作片了,前文榜单中出现的《勇士之门》和《蒸发太平洋》都属于这一类型。这类电影在投资、演员、上映地区等方面通常是由中外联合,电影类型无一不是故事格局大、后期特效要求高。然而这类中西合璧的产物却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显得水土不服,东方元素与西方科幻的结合差强人意、缺乏诚意,观众自然不买账。《勇士之门》预算4800万美元(折合约3.3亿人民币),然而国内上映后票房仅有2283万,净亏损预估超过3.2亿。《蒸发太平洋》票房收益3500万,但和900万美元(折合6000万人民币)的投资相比,也损失了至少3700万。对赌or保底?投资与票房的较量近年来的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对赌”和“保底”两项新发行策略。“对赌”往往是资本市场的概念,在电影行业里又被称为“保底发行”。所谓“保底发行”,即制片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的一个对赌协议。根据协议,双方确认一个数额,无论影片票房最终是多少,制片方都能提前锁定一笔高额收益,而发行方则在实际票房超出这个数额的部分,优先获得额外收入。不过,保底发行虽然赢面大,但也是具有极高风险的,一旦失败,也需要承担巨额亏损。《梦想合伙人》就是因保底亏损的一部典型代表。该片由一众明星出演,然而上映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仅获得票房8100万(投资方分账约3000万)。这样一来,为这部电影花了3亿保底的福建恒业影业就损失了一大笔钱。据悉该片电影投资9000万,预估净亏损6000万。同样因保底而惨遭亏本的还有《叶问3》。该片制作成本和发行等费用共计约3亿,保底票房为10亿,然而最终却仅收获了8亿票房,因此保底失败的快鹿投资集团将承担巨额亏损。此外,《叶问3》上映期间还爆出了虚假排场(锁定座位、幽灵场等)的黑幕,涉及虚假票房3200万。因此《叶问3》到底亏损了多少钱,除了投资方心中有数外,外人恐怕无法算清这笔糊涂账。古装武侠IP:市场尽失,春天不再曾经风靡一时的古装武侠电影,近年来逐渐失去了其在电影市场的地位,《三少爷的剑》票房滑铁卢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部由博纳和尔冬升打造,原著为古龙的大IP电影,上映之后却因口碑不佳,最终票房收益不足1亿,净亏损达6300万。而另一部同样命运的是《封神传奇》。这部由中国星主控,博纳、阿里巴巴、爱奇艺等联合投资的影片,虽然众星云集,但无奈观众对这类噱头大却不会讲故事的电影早已失去兴趣,上映后口碑欠佳也是可想而知了。最终电影票房仅以2.84亿草草收场,投资方能获得分成约1.1亿。如果成本按4亿算,净亏损达2.9亿。意外亏损:李安效应失灵、主旋律没市场李安的年度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意外反响不佳,最终以3093万美元的票房成绩收场。虽然李安这面金字招牌在国内的影响力非同凡响,上映后在豆瓣和时光网的评分分别达到了8.6和8.0,但该片在美国本土的口碑欠佳,IMDb评分只有7.2分,烂番茄新鲜度45%。因此在最终的总票房上,美国市场仅收益174万美元,占总票房的5.6%。海外已经在中国两岸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墨西哥、丹麦、挪威等地上映,票房2919万美元,其中中国内地1.63亿元。另一部反响不佳的影片是去年代表中国参加奥斯卡外语片竞选的历史大片《大唐玄奘》。这部影片在题材上贯彻了中央“一带一路”的主旋律,主演黄晓明也凭这部片连续获了意大利中国电影节和长春电影节两个影帝。然而观众却对这类题材兴趣不大,豆瓣评分仅有5.2,票房也只有3300万,这让投资过亿的中影集团亏损预计达到8800万。贺岁档:口碑票房双扑街眼看2016票房目标无法达成,不少人将目标盯紧了年底的贺岁档,期望能最终发力,让惨淡了一年的票房迎来最后一次爆发。然而即便是祭出了国师张艺谋的大旗,《长城》依然没能让去年的电影大盘起死回生。不仅如此,贺岁档上映的四部大片还尴尬“领衔”了年度票房亏损榜。贺岁档集体亏损的首要原因,就是票房低迷造成的低回报率。以《长城》为例,预算为1.5亿美元(约10亿人民币),如果仅算国内票房,要达到近26亿才能回本。然而目前上映三周,票房才刚刚突破10亿,远未达到预期。《铁道飞虎》也面临同样的窘境。这部主打精美特效制作的动作喜剧,前期投资成本高达2.5亿,加上后期营销、发行等费用,总投资约3亿。虽然微影时代总裁林宁曾信誓旦旦给《铁道飞虎》保底8亿票房,不过目前已上映2周,而且经过了圣诞和元旦两个假期后票房尚不足6亿,日后若要完成这8亿目标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亏损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来自电影口碑的集体扑街,无法激发观众贡献票房的意愿。无论是万众期待的《长城》,还是明星云集的《摆渡人》,又或者是成龙领衔一众鲜肉的《铁道飞虎》,上映后豆瓣评分均在5分以下。而唯一一部有口碑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却又因为其题材太过文艺、宣传缺少热度、排片率低等原因,大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之嫌。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总投资在1.5亿,最终票房落在1.19亿,亏损高达1亿。综上而言,去年电影市场的大范围亏损与影片类型、天价投资额、保底分账形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影视行业表面看似风光无限,不断有资本涌入,然而从这些亏损数字背后却也看到了市场的残酷。若单从票房的角度看,观众逐渐回归理性、明星效应不断减弱、恶意炒作难以吸引眼球,因此,相较于五花八门的炒作和营销途径,拍一部真正好看的电影或许才是提升票房的正途。
F. 你认为中国哪部电影投资最大
最典型的就是《大决战》系列电影,前后动员了上百万人次的解放军参与电影拍摄,这得算是多少钱?大决战,群演不是你想请就能请的!
G. 投资过亿的国产电影
本报讯 尽管去年票房达到了100亿,但是核对去年上映的国产影片票房数字和投入成本,发现投资电影并没有看起来那么赚钱――去年国产片上映的数量是117部,如果按照制片方宣传的成本为准(某些影片有虚报成本的状况),共有101部票房成绩不及投资2.5 倍,难以回本,占整体片量的九成。 2010年,票房过亿国产片有17部,票房在5000万元左右的有8部,近五成中小成本影片票房成绩在2000万至500万左右徘徊,票房成绩在100万及以下的电影有20多部。其中,号称投资1.2亿的《精武风云》收1.36亿,刨去影院分成,光靠票房远不够回本;《全城戒备》号称投资1亿港元,但内地票房只收8800万人民币,香港票房收309万港元;投资7000万左右的《剑雨》虽口碑不错,但票房仅有6600万;而投资8000万的《西风烈》本期待票房过亿,结果只收入6600万;打着投资7000万、中国首部3D大片旗号的《唐吉可德》最后只收3400万;而分别高喊投资2000万美元的《苏乞儿》和过亿人民币投资的《东风雨》,如果投资数目水分不大,那前者4820万、后者2870万的票房成绩堪称全年最惨。 谈到2010年电影赔比赚多,《观音山》制片人方励分析:“如今电影是四六分成,投资人拿四,院线拿六。举例来说,一部电影票房是1个亿,分到投资人手里就只有4000万,那我要赚回这4000万得投入多少拷贝啊,起码得要投放500至1000个拷贝吧,一个拷贝制作费是8000元至1万元,你自己算算账,所以单纯从票房来达到赚钱的目的是不可能的,能收回成本就已经很不错了。” “繁荣只是表象”,新影联负责人高军呼吁,“目前电影业的亏损率已经高达70%,是时候给电影市场降降温了”。 望楼主采纳
H. 盘点制作费用最高的八部国产电影,你看过几部
如今的电影制作费用可以说是越来越高,大制作的电影在会让观众有更好的视觉体验效果,吸引更多的观众看电影。近些年来不断有大制作的电影上映,那么国产电影中有哪些制作费用 最高呢?
8、《西游记之大闹天宫》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这部电影虽然明星阵容超强,但是上映之后一直被批评为是烂片。但这部电影的确是大制作,足足花了5亿的制作成本。
I. 耗资30亿目标票房150亿,黄渤领衔的这部新片,会成为暑期档爆款吗
现在的国产电影越来越好,在拍摄一些特效电影的时候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但是这类大场景的电影真的是很冒险,如果票房大卖还好,那还会冲出国门,但如果票房扑街就亏大了。
投资三十亿据悉,知名导演乌尔善将会以电影三部曲的方式,把大家熟悉的【封神榜】的故事搬上大荧幕。乌尔善曾经执导过由陈坤、黄渤、舒淇主演的奇幻冒险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该片当年刷新了多项华语电影票房纪录,而且居于电影票房第二名,并且也赢得了影迷观众们的一片赞扬声。而现在能由他来执导封神系列三部曲,不少网友已经表示非常期待。
虽然总有人说黄渤长相不出众,但是也不得不说,这样一张脸,辨识度非常高,加上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天然的方言天赋,给观众们带来不少的欢笑,深入人心!从出道至今,无论演什么,就像什么,并没有因为一个角色而定格演技,先后获得了很多的奖项,成为了真正的影帝。这样幽默风趣的黄渤,在之前自导自演的《一出好戏》,又一次赢得了观众们的心!
J. 2016内地票房多少 2016年国产片票房排名前十名名单
国产的如下
包括合资进口的如下:
1、 美人鱼,总票房33.9亿,豆瓣评分6.9
2、 疯狂动物城,总票房15.3亿,豆瓣评分9.2
3、 魔兽,总票房14.72亿,豆瓣评分6.3
4、 美国队长3:英雄内战,总票房12.46亿, 豆瓣评分7.7
5、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总票房12亿,豆瓣评分5.8
6、 湄公河行动,总票房11.81亿,豆瓣评分8.1
7、 澳门风云3,总票房11.16亿,豆瓣评分4.0
8、 盗墓笔记,总票房10.01亿,豆瓣评分 4.9
9、 功夫熊猫3,总票房10亿,豆瓣评分7.9
10、 奇幻森林,总票房9.8亿, 豆瓣评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