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什么是网络大电影发展趋势
2014年,爱奇艺给网大做出定义:在网络上发行,时长超过60分钟,符合电影叙事规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以付费点播模式分账的电影。据前瞻研究院《中国网络视频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网络大电影市场呈高速发展趋势,三年时间内数量翻两番迅速攀升,2016年我国上线网络大电影约2500部,同比增长高达263%,总播放量高达216亿。
随着2017年3月1日发行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全面实施,网络大电影的审核要求及审核流程都将与院线电影一致,只有优质题材、制作精良的网络大电影才允许上线,未来网络大电影优胜劣汰成必然,进一步加快了网络大电影精品化趋势。
随着市场发展,网络大电影越来越是头部内容的天下,加速进入“内容为王”的时代,只要内容优质、用户认可,小投资也将可以撬动大收益。
⑵ 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多少元
1月1日报道,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电影市场规范年”活动深入开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电影走出去”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征,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金砖国家电影节等活动顺利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
⑶ 网络大电影的观众都是谁
随着“网大”市场的成长和创作的“精品化”,观众构成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以下将根据爱奇艺与腾讯视频提供的平台“网大”观众数据,以及艾曼数据提供的网络大电影与院线电影观众的对比数据,对网络大电影的观众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一、性别构成:以男性为主
性别构成上,如下表1所示,2017年爱奇艺网络大电影有66%为男性观众,虽然较2016年的70%有所下降,但与中国网民整体构成相比,可以看出网络大电影仍更受男性观众喜爱。腾讯视频的“网大”观众中有72%为男性观众,呈现出类似的特征。
⑷ 2017年全国电影票房增至了559亿元吗
据报道,2017年国内电影市场明显回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较2016年3%的票房增速大幅提速。
2017年,国产电影票房表现较为出色。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
希望中国影视行业可以快速发展下去!
⑸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2017年全国电影 总票房达559亿元
2017年中国单月最大票房是那部电影
当然是《战狼2》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生产电影故事片798部、动画电影32部、科教电影68部、纪录电影44部、特种电影28部,总计970部;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42.53亿元,同比增长11.19%;全国新增银幕9597块,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
据介绍,全年共有13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5亿元,6部国产影片票房超过10亿元;影片《战狼2》以56.83亿元票房和1.6亿观影人次创造了多项市场纪录,成为国产电影的突出亮点,中国电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断成长壮大。
数据对比 观影人次同比增长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统计数据,国内总票房已达559亿元。2017年的电影票房最终实现了高位收官。经历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扬,也经历了2016年票房增速仅为4%的“冷静期”,2017年的增幅,让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将步向稳健。
票房的欣欣向荣当然值得高兴,但2017年统计算法的变更不能忽视。从2017年开始,网络购票时产生的电商服务费被统计在票房中,每张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务费的综合票房为537.7亿元,分账票房为504.47亿,也就是说全年的电商服务费已超33亿元,这几乎等同于淡季一个月的票房进账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仅有27亿元。
相比票房总量,观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关注。2017年观影人次达到了16.2亿,同比增长了18.08%。影院方面,由于中西部和三四线城市影院建设持续增长,让全国影院数达到了9169家,银幕数达到了50776块,稳坐全球第一大市场。这一核心数据证明,中国影市增长的根基较为牢固,内容制作和观众热情双双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绝对的含金量。
贡献主力
国产片收入占总票房54%
从整体上看,2017年国产片还是票房主力军,376部国产片贡献约54%的票房,98部进口片贡献约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国产片占4席,进口片则有6席,不过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国产片,分别是《战狼2》(56.8亿元)、《羞羞的铁拳》(22亿元)、《功夫瑜伽》(17.5亿元)和《西游伏妖篇》(16.6亿元)。票房前十影片总票房为203亿元,占年度总和近四成。
大片势头虽猛,但纵观近三年,国内前十名影片总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30%以上;北美市场前十名电影票房占比一直维持在25%到35%之间。
有业内人士指出,从整体来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结构是良性市场规律的表现,较少影片贡献主力票房,能带动整个社会对电影行业关注。也有观察人士表达了担忧,中国电影市场过于一直处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撑80%的票房成绩,“未来中国电影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支持‘八二定律’,支持并推动优质中小成本电影成为票房中坚。”
2017年3月实施的我国首部《电影产业促进法》,对国产片和进口片播放占比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但在国产片和进口片的票房占比上,进口片的单片票房是国产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显。2017年98部进口片中,64部批片贡献了26%的票房,单片平均票房过亿元。
从进口片的表现来看,除了大IP扎堆外,优质口碑的进口批片成为了国内影市的“香饽饽”,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明显高于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过其过硬口碑支撑票房逆袭,最终落定12.91亿元票房,体现出非好莱坞大片强劲的市场号召力。不过,下半年进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体现出影市的盲目跟风。
有业内人士分析,进口片红利的增强,无疑对于中小成本国产片的制作积极性有一定的打击。对于带有实验性质的中小成本国产片来说,面临的市场挑战将更大。
观众变化
小众电影成逆袭黑马
曾几何时,业内曾抱怨,某些“垃圾”电影有为数众多的拥趸,可一些优质却缺乏话题效应的影片被院线冷落,观众寥寥。让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众题材的纪录电影,均票房口碑双丰收。纵观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诀多离不开口碑效应。圈内人和广大观众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遗余力地给予好评,倒逼院线增加排片,进而使得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场中逆袭成为“黑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价版权改编的作品却票房折戟,再次证明了曾经“大IP+小鲜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无条件成立,也反映出观众不再愿为质量不高的作品买单。对此,业内人士的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转变:从当初的趋之若鹜,到后来的闻之色变,对于IP的开发,业界开始回归理性,且积极找寻更为科学的开发方法。
国内观众对于影片审美喜好的变化,还能从进口影片得以证明:《速度与激情8》《蜘蛛侠:英雄归来》等模式化严重、创新能力不足的好莱坞“爆米花电影”,在中国都不复当年勇,反倒是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以及泰国的《天才枪手》,都在中国取得令人惊喜的票房成绩。某媒体近日关于“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对比”的调查显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后续增长乏力,口碑对影片开画后的票房走势影响非常明显。这也足以提醒创作者——不要低估观众的欣赏能力。
尽管《二十二》等电影的票房成绩,在动作、喜剧电影霸屏的市场中显得十分渺小,但让我们看到了口碑引领的观影热潮,看到了成熟观众提供的成长环境,这股力量不仅体现在票房上,更体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
相关新闻
元旦档累计票房11.9亿
根据初步统计,元旦大盘报收3.69亿;《前任3:再见前任》1.25亿,累计4.19亿;《妖铃铃》5050万,累计3.01亿;《二代妖精》3740万,累计2.06亿;《解忧杂货店》3240万,累计1.84亿;《妖猫传》2120万,累计4.89亿。
元旦假期最后一天大盘环比回落27%,全国市场在元旦小长假三天累计收入11.9亿,较2017年同期暴涨80%,创下历史最强元旦档。
《前任3:再见前任》环比仅跌4.5%,跌幅远低于另几部国产电影,累计综合票房已破4亿,超过两部前作最终票房之和。
《妖铃铃》和《二代妖精》累计综合票房也分别跨过3亿和2亿。
减小字体
⑹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559亿元了吗
据报道,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达559.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45%,城市院线观影人次为16.2亿,比上年13.72亿增长18.08%,电影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电影走出去”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征,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金砖国家电影节等活动顺利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
⑺ 近40部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网大的春天来了吗
客观地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并不会因为它的播出形式而发生质的改变,而网络电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对整个行业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网大的春天来了吗?确切地讲,网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罢了。
2021年的院线电影市场持续低迷,但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发展势头正猛以往的网络电影常常与“劣质”“low”这样的贬义词相关联,流水线产品一般的网大不仅剧情毫无新意,演员的演技也是一言难尽,甚至大部分电影会用性感惹眼的宣传海报做噱头,这种低端的营销方式使人反感。
虽说目前的网络电影与院线电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毕竟在家观影与在影院观影的观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与收音给观众带来的视觉与听觉上的体验是网大无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制作质量越来越精良,网大的发展正在更新换代,属于网络电影的春天,相信在不远之后就会到来了。
⑻ 2017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多少亿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12月31日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559.11亿元,同比增长13.45%;国产电影票房301.04亿元,占票房总额的53.84%;票房过亿元影片92部,其中国产电影51部;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6.2亿,同比增长18.08%。
电影局负责人称,2017年,电影产业促进法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为市场带来更多活力;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地位更加巩固,成为全球电影市场增长的主引擎;“电影市场规范年”活动深入开展,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电影走出去”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征,我国已与20个国家签署了电影合拍协议,金砖国家电影节等活动顺利举办,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积累了重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