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叫阿孝的电影,在台湾做了10年牢
这不是电影,是香港电视剧,叫学警阻击,苗乔伟就是啊孝
2. 看过《大时代》的请进
说实话真是不敢相信,竟然会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有着如此深的大时代情结!我也和大家一样是阿孝和婷婷的衷心支持者!
我实在是记不起看大时代时是上初一还是初二,但无论具体何时,至今都已经至少八年了!八年!这可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尤其是喜欢一个电视剧,一个虚构的人物能坚持这么久仍然没有改变,有时我真不知道是该佩服自己,还是应该说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但看到了这个论坛,看到这么多疯狂的孝婷迷,我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我可以大声地对自己说,我是正常的!大时代,孝婷恋,这是每一个寻求着真爱的人所不能抗拒的诱惑!是每一个对爱情有向往的人的梦想!
今年五一,是我第二次看大时代。在看之前我做了很痛苦的思想斗争,因为以前太多的例子让我生怕在第二次看大时代时,将我八年前留在脑海中的美好记忆毁掉!但又实在是禁不住它的诱惑,因为它是那么地吸引人!都说感情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变淡,可大时代的影子却如陈酒一般,在我的心理越酿越陈,始终挥之不去!当那熟悉的主旋律再次响起的时候,当看到了日思夜想的阿孝的时候,我知道我的决定没有错,因为一切都没有变,他还是那么的帅!一如当年留在我脑海中的一样!
借用鲁豫自传扉页中的话:这(那此核乎)一刻的写作冲动源于一种情感的不曾改变!
再看大时代,我早已经从第一次看大时代时那个懵懂的女孩长大成人了,所以心境感觉都和以前大不一样了!在看到了坛子上那么多的评论之后,也想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首先我觉得大时代的编剧当年在创作的时候并不是以孝婷恋为主线,他所要描写的并不是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是想将当时香港严重的社会现实呈现出来,本人没有去过香港,当然也就更不可能身处在当时的香港,但从报纸或其他方面的报道上就能看出,当时的香港黑社会问题是很严重的,就拿大家都熟悉的成龙来说,据说年轻时经常也是小弟一大帮,只不过他没有走违法的道路,所以不能称之为黑社会,但形式上已相差无几,算算时间正好是大时代拍摄的时候。氏坦
可是可能连编剧自己也没想到,他把阿孝写得实在是太完美了!(当然还有因为他的扮演者是邵仲衡,完美的情节加完美的男人,怎么让人恨得起来!)本想是告诉那些进入黑社会或徘徊在黑社会边缘的年轻人,加入黑社会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即使你有可能成为老大,依然逃不过老天的惩罚!可没想到由于阿孝在前面表现得过于完美,以至于让人可以完全不顾后面他的绝情冷酷!即使是他最后跳楼自杀,死都死得那么壮烈森悉!好像英雄一样!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才是阿孝最好的结局,如果让他活着,反倒是对他残忍了!因为只有死了才可以让他真正的解脱,让他不必在他老爸和婷婷之间作选择。而如果我们对阿孝公平一点,或者说对他仁慈一点,(因为他在后半段实在是太狠了!)我甚至希望他和婷婷可以在天堂再见,(但如果真的有天堂,就一定会有地狱),希望老天可以成全他们来生在一起!哪怕来生,让阿孝做苦力,为婷婷做牛做马来赎他前世的罪孽,当然结局是婷婷最终被他感动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得都有点跑题了,唉!谁叫编剧那么狠心,硬生生拆散他们两个!
但没有办法以大时代中所安排的命运,阿孝和婷婷是绝对不可能在一起的!别说是在当时,就是在现在,如果一个女孩爱上了自己杀父仇人的儿子,其结果又能怎么样?!会有人祝福他们吗?他们能抛开所有的恩怨而在一起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套用一句俗话:所有童话故事的结局都是以王子和公主最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为结尾。可童话始终是童话而不能成为现实。如果当初婷婷和阿孝去了加拿大,即使丁蟹假仁假义的为成全他们而甘愿被方家告,丁益蟹会善罢甘休吗?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丁益蟹一定会找到阿孝,再加上丁蟹不时地抱怨两句,以阿孝的性格他会坐视不管吗?而如果阿孝真的铁了心为爱情放弃一切,黑社会由丁益蟹掌控,那么后果更加不堪设想!恐怕他会自己带人亲自杀了方家全家,一个活口都不留!到时候婷婷知道了她能再和阿孝在一起吗?
其实剧情在前面刻画阿孝这个人的时候,就已经能预见到他和婷婷不能在一起的结局。有一集是,丁益蟹带婷婷去吃日本料理并企图非礼她,丁孝蟹明明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冲进去救人,可是他却选择先谈生意,将自己的客人送走之后才去收拾丁益蟹。这也就是演电视,要是现实生活中,恐怕丁益蟹早已得手,到时即使杀了他又能怎么样?可见在丁孝蟹的心中爱情绝对不是占第一位的!但我们不能说阿孝的人格有缺陷,相反的这正是他另一种魅力的体现!我想在绝大多数孝迷的心中,阿孝肯定不是那种特别痴情的种子,为爱情什么都不顾,只为爱情活着!这种人是自私的也是懦弱的,阿孝不是,他有他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即使这种原则在我们看来是愚孝!可如果不是这样,我们怎么能那么恨丁蟹,怎么可以忘记阿孝的绝情,忘记他狠心地害死了婷婷!我们宁愿让他选择愚孝,毕竟没有人会怪一个孝顺自己父亲奶奶的人!而如果阿孝没有那么酷,那么绝,我们又怎么可能会记住他那偶尔又很忧郁伤感的眼神以及在婷婷死后他流的那一滴眼泪!
我们只能感叹造化弄人,只能让阿孝和婷婷永远活在我们自己的心中!
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不够完美的结局才将我们这些电视迷们内心的善良与仁慈激发出来,让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原谅了阿孝的所作所为!因为我们实在是不能给这么一对完美的恋人赋予如此残酷的结局!
我相信就连编剧自己也做不到这么残忍,即使他是想描写黑社会的黑暗与不堪,但依然把丁家人性的方面表现了出来,毕竟他自己也是香港人,我认为他是坚信人性本善的!所以当丁家在商量要不要杀方婷的时候,他没有让丁孝蟹自己下令,而是找了丁益蟹这个笨蛋来做决定。否则如果是阿孝亲自下的命令,我想恐怕我们又要失去一批孝迷了(也许也包括我自己在内),因为这肯定是让人无法原谅的!而他也就真正变成了一个魔鬼!我相信当时阿孝内心是矛盾的,他肯定不想杀婷婷,不然他干嘛要让丁益蟹作决定?又莫名其妙说什么这个位子将来早晚是丁益蟹的?(事实证明后来他依然还是老大)唉!谁让阿孝太重兄弟情谊呢?只要丁家其他人没有意见,(丁蟹早就表白愿意成全他们)他又为什么要婷婷死呢?可是他偏偏有一个丁益蟹这种无大脑的兄弟!恐怕丁益蟹还真以为阿孝想让位于他,或者是想考验他有没有当大哥的气魄,所以当阿孝问他的时候,他竟然不加思考的说:当然不能放过了!这个笨蛋!完全不懂爱情!他自己没有,也觉得他大哥不会有!所以接下来,我们就看到阿孝强颜欢笑之后愣在那里的表情!(为什么只有我们能看到,而丁益蟹那个白痴看不到呢?!)
我知道肯定有很多人都认为丁益蟹坏,或者是色!但我认为最准确的形容词是笨!跟他老爸一样一根筋!但又不完全像,因为丁蟹就像玲姐说的一样,就是个疯子!换言之,就是有精神病!而丁益蟹则完全是傻!确实是一个只会用下半身思考的男人!但编剧又一次手下留情,就是这么一个坏到家,笨到家,无可救药的人,却又是一个至孝之人!
所以说,大时代虽然将那个时候黑社会的阴暗面表现了出来,但并没有将里面的人物刻画成十恶不赦的坏蛋,这其中相信编剧是有深刻用意的,它表达了那个时候的香港人对社会的一种期待,所谓环境造就人,只要大环境好了,人性善良的一面一定可以战胜邪恶!这也是大时代能吸引人的原因之一。
那个时候的人还是单纯的,要是按照现在的编导,孝婷恋的戏份肯定会大大增加,即使婷婷死了这个结果不可避免,说不定又会编出什么和婷婷长得一模一样的人出来,最好还和方家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等等。如果是那样,估计大家都没什么心情再看了!所以我不想看到再拍什么大时代续集(那个所谓的大时代2简直是垃圾,还号称什么原班人马,还没播的时候我就猜到了,肯定会影响大时代在我心中的形象的!所以我一遍也没看!)
还有一点我认为阿孝能给我留下这么深的印象,是因为邵忠衡的隐退。如果不是他此后基本上在我的视野中消失(后来我只看过他的黄埔倾情,但没什么印象了,其实还是有一点,也是该剧的前半部分,因为和阿孝很像,但我实在不能接受他投靠日本人,所以我要让这个人物彻底地消失在我脑中,因此也就淡忘了很多。)如果他还在演艺圈,还在不停的演其他的人物(无论好坏),又或者再多些其他什么传闻,那么阿孝就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在我心中留有这么刻骨铭心的位置!毕竟想到阿孝就不能不提邵仲衡,而如果邵仲衡太现实的话,阿孝就会显得很虚构了(虽然事实的确如此)。
所以基于以上种种,是机缘巧合也好,是上天安排也罢,阿孝永远是我心中的挚爱!大时代也永远是我认为拍得最好的电视剧!因为它很真实,但又因为太过真实,所以不能完美!这就是生活,这就是现实!但我也希望孝婷迷们不要太伤心,毕竟现实生活还是有它可爱的一面的,就让我们在心中祝福阿孝和婷婷,以及天下所有有情人都可以天长地久!
3. 《教父2》里的麦克和《无间道2》里的倪永孝,谁更厉害
当然是阿孝,谈告阿孝在电影中只流过两次泪,一次是解决了一切在排挡摊祭奠父亲时,一次是在相同的地点亲自证实阿仁是卧底时,两次都为了亲人。有粉丝说吴镇宇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倪永孝,光一个孝字就拖垮了他燃弊。他爱家人,对于不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阿仁也是爱护有加,积极为倪家谋求一个出路。这里必须讲句题外话,无间道2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黄sir这个角色,教唆Mary去杀倪坤,为的是韩琛上位更好管理。派阿仁去倪家当卧底,搞得兄弟阋墙,倪家灭门。他的所作所为除了披上层正义的外衣,实含段明质和黑社会根本没有分别。
4. 《童年往事》电影剧情简介是什么
《童年往事》是由侯孝贤执导,游安顺、田丰、梅芳、唐如韫、辛树芬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86年2月1日在中国台湾上映。那么《童年往事》电影剧情简介是什么呢?
1、 该片讲述了阿孝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后的种种往事,纪录了阿孝从国小到当兵之前点点滴滴的故事。
2、 阿孝(游安顺饰)出生于广东梅县,幼年随家人迁居到台湾。他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两个弟弟。刚到台湾没几年的父母,不时告诉子女,在大陆的种种往事。销闭纯而祖母(唐如韫饰)则不断要阿孝陪她走回大陆老家。在阿孝小学毕业那年,他的父亲(田丰饰)去世了。升上中学后的日子,阿孝更与周围的同伴们一样,开始有着青涩却叛逆的生活体验。混帮派、泡马子、打撞球、因副总统陈诚大敛而与老兵起冲突,并偷偷砸人家玻璃等,无不展现青春期的血气与纯情;此后阿孝的大姐(萧艾饰)北上结婚,而大哥(严圣华饰)阿忠也离家念师专,母亲(梅芳饰)也染上了重病。这原本都是他应该尽快成熟起来辛勤持家的征兆,但是他还是继续着打架、耍流氓,暗恋邻居的女孩的懵懂日子。不久以后,母亲也去世了。
3、 母亲的去世让阿孝意识到了生离死别的滋味。本亏咐来受到学校保送,而想要进军校深造的阿孝,最后因为心仪的高雄女中同学的一句话“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吧”,而决定参加大学联考,但他也因这一时的少年意气而就此改变了自己的一生。在联考失态轿利之后,女友也就此淡淡地离他而去。不久,祖母也默默地离开了人世间,于不经意间死在塌塌米上,那似乎象征着一个陈旧年代的结束,更象征着家庭的分崩离析与理想的破灭而不得不让少年的所有梦幻清醒。在付出了诸多的人生代价之后,成长也就不可避免地来临了。
关于《童年往事》电影剧情简介是什么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5. 跪求盂兰盆节的弟弟2015年上映的由涩川清彦主演的在线免费播放资源
《运凳盂兰盆节的弟弟お盆の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导演:大崎章
编剧:足立绅
主演:涩川清彦、光石研、冈田浩晖、河井青叶、渡边真起子、田中要次、柳田衣里佳、后藤由美、梶原阿贵、川岛夕空、三浦景虎、稻川实代子、伊藤毅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日本
语言:日语
上映日期:2015-07-25(日本)
片长:107分钟
又名:ObonBrother
正在与妻子闹分居的阿孝眼看就要步入不惑之年,因为制作的剧本无人赏识而回到老家与哥哥阿胜一起生活。阿孝通过损友藤闭者村结识了凉子,本想把凉子介绍给哥哥而频繁约她见面,谁知凉轿悄薯子却对阿孝动了感情。另一方面,妻子最终还是提出离婚,虽然想拼命挽回,但是电影的企划案也并不顺利...
6. 求中央电视台1996-1999年间播出过的一部日剧名
日剧《青春家族》,是渣明97年左右悉帆周日上午中央一台演的,上一部剧是韩剧《爱情是什么》
主要是一家人的事,女主角叫啊咲(笑),是清水美睁梁雹砂演的
7. 无间道影评13:无间道2部分场景和镜头回顾分析
特地做了语音版,可在今日头条搜索无间道影评或浪兄笔记收听。
贴吧已经看不到了,只能把电脑上存的发上来,作为永久收藏了,幸好那时候贴吧说有敏感词,不然这些都看不到了。。。希望以后有时间继续写。。。
29
地点 JCJ 人物 胡 黄 等
上次公车上说 阿孝 要交易了 其他演完了就回答开始布局抓他搜磨了
原来布局的是胡而不是黄 而且胡更早知道阿孝提前一天交易的信息
看来姜还是老的辣的然后说自己有个卧底跟了他7年 这个时候大部分人都猜不到是罗技 毕竟影片只用了几个没有台词的镜头小特写 也是本片的另类之处
以往影片大家都很容易卧底或哪个角色是谁
估计也有细心的朋友也猜到是罗技毕竟演员是张耀扬 他也是反派明星中的明星啊 这么知名的反派明星难道只是阿孝的跟班 很多时候可以从演员情况知道角色的分量
对了说下胡安排罗跟阿孝7年 看来胡确实很有眼光知道以后是阿孝话事人
用牌决定谁是主事的人确实是个好主意而且胡一在的让着黄 后面胡也知道是黄耍小聪明而没有揭穿 直到最后黄没信心的时候 没办法不揭穿了
可见胡和黄的感情不只是用同事兄弟来衡量的 那可是男人之间的生死之交 真朋友
很多时候俩个人只能 供 患难如刘邦和韩信 合伙开公司的最后因为财富而分家等
有的只能共富贵如狐朋狗友 夫妻之间等
而胡呢富贵的时候也想着黄一起做决策也会跟领导说提携黄
黄杀 坤叔名誉扫地落魄的时候胡也会主动去开解帮助黄
30
地点车上 人物 阿孝 阿仁 罗技
阿仁开始在敲击摩斯密码罗技边开车边留意阿仁 因为自己也是出色卧底 所以即使声音很小也估计能 擦觉 到阿仁在干点啥东东 第一次看后有点疑惑 第二次在看的时候估计就有所确认 所以后面才看了一下阿孝而阿孝也猜测其中2人至少有一个卧底 所以安排这次交易 一是确定查清卧底 二是制造自己不在场指挥杀人的证据
镜头多次给罗技特写但隐藏卧底身份但就是不让他说话和做动作 可见导演的用心良苦
看到JC车跟着阿孝走后 一部车马上开过 此人是 呆着 不屑眼神的三叔 后面才知道原来这个时候三叔是去 黑鬼 家
31
地点某个广场等 人物 阿孝 二老外 胡和黄等
这个交易没巧漏茄想到的居然不是交易白粉毒品之类的后面才知道是黄和marry在宾馆说话的视频带子
阿孝真是高啊安排这个交易局面故意让被抓 故意给黄拿视频带子 顺便一起看好给JC看黄的犯罪证据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阿孝有计划目的安排这次交易 什么时候JC该来都了如指掌显得那么的镇定从容
这种听到JC警报声 如此淡定的 在所有警匪片中都是比较罕见 比起古惑子之类的打杀交易等后听到声音后的落荒而逃 的场景 显得多么高档和有层次
32
地点 JCJ 人物 阿仁 罗 小刘 阿孝 胡和黄等
被抓后 自热 仍然到JCJ开始审问 刚开始阿仁四周观望 毕竟这个地方是多么熟悉 后面跟罗技对眼的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 俩个人心里都开始放下一个心结想自己的卧底生涯快要结束和解脱了没想到远没有结束才是真正的开始。。孝察
这里给了小刘个镜头看黄进去后拿着文件回到座位(上开始拿起耳机要窃听了吧)
回到审讯室精彩对白
胡:阿孝 你非要等律师来才开口?合作点吧
孝:别这么说 我谢谢你合作才对
黄:倪先生你说话这么深奥没人明白
这个对白真是牛啊当听到阿孝说谢谢你合作才对 我想大部分都很疑问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被JC审问的人说话还这么客气有深度的 而且是看表等了好久后才开始说的对峙这么长时间 不说一个字就是等时间
一看时间是11点5分差不多开始动手了 慢慢在等JC查那俩老外的信息和手下在外面屠杀的情况
33
孝:老爸死了4年 今天是时候了
自然要回到自己复仇的杀手杀人的时候了
出现了文正在火锅店 甘地在会所 黑鬼 在车上 焦急的marry在不停打电话 琛 下车后接电话
可惜没给镜头国华在干嘛 不过给了那个杀国华的杀手在看鱼的场景 说明在什么地方呢 大家想想
这种一下子 跳和 切换镜头的拍摄手法很好看显得很紧凑有节奏感 一看就知道要有大事发生
这里要说明下阿孝为什么才动手 一方面还没查到真正的凶手 另一方面还没有真正掌握几个老大的日常生活起居等
前2年他说去国外了 估计是学习法律管理政治哲学了(从他后面参选议员 杀JC等推论而出毕竟以前是好像是学会计的)
后2年 他才真正开始调查杀老爸的凶手和收集几个老大的作息 方便动手 都是有备而来的 动机之深望尘莫及啊
为什么是4年而不是3或5年后才开始报仇呢大家可以想想 我想估计4含有死的成分在 国人挺信这个 而阿孝其实也挺喜欢相信国人的很多文化 也跟他老爸坤叔有关坤叔喜欢京剧等国人文化 坤叔给4个儿子取名的顺序大家留意了 没用 忠孝仁义 阿孝是第二个儿子 而阿仁是第3个 其他2位在上次阿孝女儿生日上大家也都看到
忠孝仁义多么具有中华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在 加上后面杀人模式的 金木水火土 五行 如果大家没用仔细看过小说的人或许没留意 忠孝仁义在 倪家 的取名 金木水火土五行在杀人中的顺序和手法
34
地点 JCJ 人物 小刘 孝 胡 黄等
一开始出现小刘仔细 唔着 耳机在听审讯室说什么 之后有探员查到2老外是私家侦探 这个时候看黄的表情 左顾右盼
黄都没反应过来在说老外是侦探后同时也在经过大脑不知所措的分析究竟是什么情况的时候 突然阿孝的手机响了而且还那么大声 真的是有点突然 没想到阿孝直接按取消没接听 这个电话是三叔打的 意思已经行动了手表显示时间是11点16 看来等了10分钟啊 香港JC的效率也是真够快的 几个小时就查到了老外情况。。。
35
地点众多老大的地方 时间关系就不一一弄场景了 重点看琛哥
不接电话既然行动已经开始就回答怎么弄死5个老大了 开始出现文正那里 发现那个喝水的杀手有点像李彦宏了
这里有点奇怪为什么杀手把矿泉水一 到 火锅竟然起大火 难道其中加油了 之前他也喝了是正常的水啊 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魔术喷水喷火表演 当然这是说笑的 估计换了或手上有助燃的油之类的
接着出现国华出来 甘地在按摩 黑鬼 绑着在车上 marry电话给琛 很坚定的说 坤叔是我杀的 后再次看琛的演技和表情 突然间镇住了表情再次凝重 虽然以琛的为人处事 飞机上的几个小时估计有想各种应急处理方案包括阿孝要杀他所以听到她说后一分钟内推断反应过来 开始注意旁边的人和东西马上拿起刀和枪杀了泰国佬 可想而知在那种情况下 琛遇事是多少果断坚决 (既然说到琛了 就顺便说了后面的琛在泰国交枪的场景)
还有后面琛主动交枪给泰国2当家的一样 琛已经知道在别人的地方 肯定部下天罗地网逃是逃不掉的 这个时候显出琛的干练 有勇有谋 敢赌 很多影片遇到这种情况主角都是 赢拼 和冲 根本就不会坐下来跟敌人谈判之类的
这也是令我很佩服导演的地方居然有这个预想不到的情节来表现琛的智慧和佛学
琛开始跟泰国2当家讲事实摆道理 我帮你除了你老大 你也很想坐那个位置 试问有几个不希望从2升到1把手
这个是兵法上的晓之以理后面还有动之以情 诱之以利 琛说 我一直当你是我的好朋友
因为是精彩之处所以特地说下 还有傻强的劝说不要相信泰国佬 也说明琛对手下不错的 所以才这么忠诚
36
地点 JCJ和marry家 人物 其他 小刘marry
时间差不多了阿孝主动拿出包里的视频录像 然后说2个老外侦探情况 小刘在窃听后反应也不是一般的快啊
立马起身去营救marry 果然是个出色的卧底 听到什么信息就知道有什么结论然后就知道该做什么 不愧是琛培养出来的 然后把marry安置到一个偏远的地方躲避阿孝的报复 可见这个地方是多么隐蔽 黑社会都找不到
既然说到这顺便把后面的marry场景说了 小刘出于从小对marry这个大姐的爱护 喜欢和欣赏 只要marry说什么他就做为了自己喜爱的女人 后面等了几天有琛的消息后marry想走了小刘意识到这个时候不表白就没有机会了 因为marry要么去了泰国 要么在香港被杀 所以强行留下marry 可她毕竟是大哥的女人 很有强势女人的风范 强行回避小刘并且说断绝关系 小刘也是被marry撞门后心灰意冷 不在 阻拦 然后回忆着自己这么多年走来的路还不是为了你才选择跟琛当卧底的 没想到你现在离我而去 心里顿时没了信念和想法不停 得 思索着
其实很多时候突然间人没有活着的动力没有奋斗的目标 人会不知所措而不断的陷入沉思和人生意义
小刘沉思后很久又回到现实 既然 留不下来 为了自己不被 贡 出杀手来 心灰意冷的通知倪家
marry下车后 抱着最后的希望给她电话回到自己身边 可惜还是没接。。。那个失望绝望。。。
最后这么真挚强烈的情感表演可惜没看到 冠希怎么表现出来 可惜啊可惜。。。
37
地点众老大被杀的地方和场景分析
很喜欢这么老大被杀后突然见定格每个老大的死样的场景 一个一个看过来
第一个国华枪杀后倒在地上 第二个 甘地窒息后倒在桌球旁
第三个文正火烧滚在地上 第四个 黑鬼 活埋在坑里
还记得上面33说的五行吗 这里的杀人方式就是按照五行杀人的 看来牛人杀人也是很讲究 地
本人文化五行八卦不懂随便说下 错了 大家可以纠正
其实这里面第一个应该被杀的应该用属性
金杀 琛哥的 具体什么武器杀人方式属金 大家可以想 难道是琛杀他的那把刀?刀是金吧
木杀国华的 用的是枪 貌似以前我网络过枪 属性是木
水杀甘地的 用的是女人 女人如水 自然是水
火杀文正的 用的是火锅的碳 自然一点就着
土杀 黑鬼 的 绑架后直接活埋 当然用的是土了
看来拍摄电影特别是牛的电影 对于摄影师和剪切师的要求很高啊 导演 选泽 也是很难啊
而且出来的每个镜头不只是要有连贯情节性那么简单还要有深度有档次 比如这个杀人方式方法就很讲究
38
地点阿孝的地盘某地
既然真相知道了 JC没有证据只有扣留24小时的权力 所以放了阿孝 阿孝就回来清理门户
首先处理的是收了marry好处的3个坤叔保镖 而且是故意给罗技杀 看他的反应
之后开始看着阿仁并且靠近罗技耳边说 4年前给过他们机会 他们没有把握 如今给你机会 你要不要
余文乐那个演技可以啊眼睛变大不停的 杂眼 心虚慌张 身体有点发抖 估计自己被发现了表现出的害怕
张耀扬也是牛人啊目不转睛看着前面 有感觉到阿孝贴近自己耳朵说话而表现的从容 毕竟是7年的卧底
自己在说下好像小说里面说 罗技和孝感情很好 互相送过东西 最后罗被杀的时候从里面掏出来的不是窃听器应该是以前孝送给他的一件东西 如果没记错的话 回头有空 在 看看小说
还有这里 孝杀 罗技的时候说的话也令有所指说因为你们的黄长官杀了我爸爸 注意哦这里的台词值得思考
第一你们的 这里的你们难道也暗指卧底阿仁毕竟他也是旁边 如果只是罗在完全可以说 你的黄长官
第二黄长官 已经4年了 阿孝不可能不知道罗的上司是胡长官 阿仁的上司才是黄长官 既然黄才是杀坤叔的元凶 那应该是首先杀阿仁阿孝毕竟是那个重家族重情义的阿孝 愿意给阿仁机会重新做人
这里为什么是对罗技说你们的黄长官呢 我想也有警惕阿仁即使是卧底的作用 虽然他不愿意相信阿仁出出卖哥哥和家族 所以后面阿孝被杀后去翻阿仁身上的窃听器就知道 其实他知道阿仁是卧底 就是不愿意相信因为他觉得以他和家族的自信能力荣誉足够影响一个刚出道的亲弟弟 其实这里应该就是说给阿仁听的 给他机会 没想到到自己死了的时候阿仁都没有回心转意 心里那个凉啊。。。绝望失望的死去也意味着一个史诗般家族的落寞。。。
39
地点阿孝的地盘出来后
罗技被杀后大家看阿仁的表情 貌似伤心孤独无援悲惨 毕竟罗死的时候才知道也是卧底 也对卧底被揭穿后那个恐惧感到后怕 这个时候也慢慢体会到卧底的悲剧命运和黑社会高层的这种手法之后响起 又 一段情绪高涨而且是男生版的佛教配乐 随着一个个被杀的保镖卧底扔入火坑 听后让人不寒而栗 生命的脆弱 人性的复杂 手段的黑暗 现实的残酷 阿孝出来后 录像中marry说的今晚就要杀掉阿孝的那个杀手终于出来了 阿仁反应够快啊 算是保住了阿孝
个人比较喜欢这里感觉到这里就是一个段落的结束 后面的情节不是很想看了 以后 在 写吧 困了
40
地点黄sir的家门外
黑帮终于解决了几个老大解决了卧底和保镖 气也 报了 仇也了了 家族安定了又回到 JC那边了
胡军来找黄带着大伙的意思 其实也是他在里面周旋才最后让大家支持黄 给他信心重回队伍
欢迎大家关注本号 浪兄笔记 ,解读文史,记录生活,感知世界。
想看更多类似文章可加入付费社群或免费社群部分浏览,可微信搜索小程序知识星球或扫码,找浪兄笔记文章或浪兄读书会。
8. 问一部日本电影的片名,在线等!
太阳之歌
16岁的雨音薰(YUI饰演)从小患上了XP色素干皮症,这是一种不能被阳光照射到的皮肤癌。阿薰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到学校上课,对于她来说,人生的乐趣就只是每天夜里到车站前的广场上唱歌。一天,阿薰遇到了一名来海滩冲浪的青年孝治(冢本高史饰演),两人一见如故,无话不谈。可是,当有一天孝治终于知道阿薰患上了不治之症之后,阿薰的初恋和歌声也随风而去……
详见http://ke..com/view/421524.html?wtp=tt
9. 台湾问题一直扣人心弦,有什么记录台湾发展的电影吗
2009年,一部名为《海角七号》的影片席卷了台湾电影界,其总票房达到了5.3亿新台币,它也被誉为台湾电影业的一剂春药。影片通过一场为了迎接日本歌手中孝介而举办的沙滩演唱会展开,在当地人坚持下,暖场嘉宾由一支临时组建的当地乐团担任,故事也在主唱阿嘉和演唱会监督友子之间展开。影片的成功,在于它足够真实,贴近生活,引起当时台湾人的共鸣。
2、《夜奔》
“夜奔”两字,取自京剧《林冲夜奔》,这就像是影片中的少东与林冲雪夜分别,即使生离也是死别。这部影片围绕着三个人暧昧展开,这里面的夫妻,少东和英儿,他们爱着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少东知道,他的内心永远留有两个位子,一个给英儿,一个给林冲,不过一个位子是妻子,另一个位子是爱人!
3、《最遥远的距离》
几年前,一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火遍大江南北,当时的人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似有淡淡的哀愁。这部影片,就是那关于那个最遥远的距离。小汤在努力的寻找丢失的爱情,小云在努力的找录音的主人,阿才则在努力寻找昔日的情人。三个人,好像毫无瓜葛,但却紧紧连在一起。他们在经历一段叫做追寻的旅途。影片的最后,小云在海边的左边,另一个身影慢慢走进画面的右端,就这样,小云与小汤,在同一个海滩。他们是否相遇了?这是导演给我们的留白。这一段距离,也就构成了最遥远的距离。
10. 侯孝贤《童年往事》:一位世界级导演镜头下的成长与乡愁
星期五言: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有一种诗意情怀,你总能在里面找到触及心灵的那一个镜头:就像我第一次看《恋恋风尘》一周没有走出来,它像田园牧歌,像是久远的记忆中的童话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第一次看《海上花》睡着了,可是睡梦中醒来,猛然发现这部电影美得无与伦比。第一次看《最好的时光》,里面那首《rain and tears》单曲循环了一周,一个男人大老远去看爱人,两个人在一起吃碗面,然后挥手告别。这种 情感 中的诗意,让人想哭。第一次看《悲情城市》……第一次看《好男好女》……第一次看《童年往事》……这些都是他的电影,每一部都让我刻骨铭心。这是一个真正艺术家的写照,他不夸张不做作,就是认认真真拍电影。
他的电影像是古老胶卷播放机放出来的一样,有一种怀旧感,有一种年代感。你能在里面找到一代人的故事,也能找到自己久远的故事。
台湾作家吴念真在纪录片《侯孝贤画像》中评价: 《童年往事》是迄今为止最好的“国片”之一。 我的理解是吴念真在说这部电影有着“中国式 情感 表达的元素”,将中国意蕴发挥得淋漓尽致,也将“乡愁”与“成长”的主题推向了一个更高的艺术层面。
下面我们来分析这部弥漫着浓浓乡愁的《童年往事》——
朱天文作为侯孝贤导演的御用编剧,谈到《童年往事》的时候,提及了电影中小男孩阿孝陪着祖母回大陆的场景。这个场景是电影前半场最感人的部分,对话不多,大量的空镜头穿插其间,却描写出了一个远离故土的老人对故乡的无限怀念。她总是喊着回大陆,几乎每天都要朝着广东的方向走,却岩唯拆永远找不到回大陆的路,可是没有人愿意拆穿她的梦……
为什么这个场景如此让人记忆深刻?就像是电影史上无数经典的场景一样,侯孝贤将老人的思乡、孤独与飘零之感全部用尽了在那个下午。 而那个下午,那个老祖母和她最爱粗枣的孙子几乎没有对话。这就是侯孝贤空镜头的厉害之处。
在《童年往事》中短短两个小时的电影,穿插着大量的空镜头。其实所谓的空镜头并不是毫无意义的镜头,而是一种叙事方式的表达,它将安静的景物也用在了叙事之中。
比如电影开场,便出现了三个空镜头的画面。高雄县政府宿舍的牌子,榻榻米式的简朴客厅,父亲的小书房。这一些列的空镜头就像是一个老人在回忆之前的前奏一般,缓缓的长镜头中,我们能看到破旧的标牌,有岁月痕迹的椅子,还有散发着年代感的藤椅,这里没有一个人物,仅仅是景物之间的剪辑,就足以让人感受到了这是一部关于“过去”的故事。
在导演讲述故事的时候, 你也会发现“空镜头”是一种叙事的气孔,将琐碎的童年记忆一个个联系起来。
在电影的29分20秒的地方 ,有一场暴雨来袭,镜头一直对着那棵大树,大树在风雨中摇曳。大约3秒钟,镜头转向阿孝的家里。
在这个镜头之前,讲述的是阿孝在学校调皮捣蛋的事情以及阿孝顽皮之后回到家里看到父亲咳血在看医生的场景。
而空镜头之后,叙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是阿孝的母亲对哥哥姐姐说,父亲的山颂工资养活这一大家子太吃力了,希望哥哥不要读大学去读一个师范。而姐姐说家里已经有一个师范生了,阿忠就不用去读师范了。其实这句话也暗示着后来的情节,姐姐放弃了读大学的机会,因为这件事姐姐一直抱憾。
在电影的79分15秒左右 ,外面大雨磅礴,内物里阿孝在唱歌发泄苦闷,姐姐马上要出嫁了,母亲将首饰传给姐姐,并讲述自己婚后的生活。镜头一转,餐厅空无一人,只有台风在呼啸,大树也摇曳,这是离别的惆怅,又是人间的悲喜。
在电影的124分33秒 ,阿孝的母亲去世,兄妹几个都压抑着悲伤的情绪,阿孝忍不住痛哭流涕。悲伤的氛围凝重之时,镜头缓缓转移到外面,暴雨之下,那棵大树依然在风雨中摇曳。而此时这个镜头已经不是当初的全景出现,导演仅仅展示了大树的上半部分,可能在暗示虽然大树枝繁叶茂,可是跟脉(父母)已经不在。这个空镜头又展现了无限的悲凉。
为什么说侯孝贤的这部片子,有一种浓浓的“中国味”?可能就是这些空镜头有一种朦胧的诗意,仿佛中国唐诗般的气象,就如王维的诗一般,虽不见人影,但道尽人世。中国文化中常常就有“空”的意境,王国维曾说宋词中也有“无我之境”,而侯孝贤则将这种意蕴展现在了他的电影之中,用视觉语言进行了另外一种形式的解说。
我们知道对于电影来说,内容和情节固然重要,但是形式同样重要。所谓电影的形式包括剪辑、镜头运用以及节奏、色彩和配乐等等外在形式。
侯孝贤导演的电影特色,最突出的形式特点就是固定长镜头。用这种方式讲故事,让他的电影有着深深的怀旧情绪,安静的镜头之下是对时间的追忆和缅怀。
固定镜头的运用也是日本著名导演小津安二郎的标志性镜头。侯孝贤导演和他风格有些类似,常常将摄像机的机位固定不动,持续拍摄一个场景,类似于生活的纪录片。这样的固定镜头就像是生活的重视记录者一般,更加有真实性。
在《童年往事》中大约有157个镜头,固定镜头有133个。 可见这部电影其实主要由一组组固定镜头组成。在电影的开头,我们看到镜头固定在阿孝的家里,由客厅到书房,没有镜头的移动,而是一个个场景的切换。
在电影的20分12秒左右,出现了整部电影中难得的温馨安闲的场景。一家人整整齐齐,父亲和四个孩子在吃甘蔗,母亲在缝纫机边上做衣服,祖母在做纸钱。每一个镜头的转换都是固定镜头的剪辑,而镜头最后落在父亲和孩子们的身上一动不动,默默注视着,记录着这温馨的一刻。而这个场景就像是刻在了侯孝贤导演的脑海里一般,它是导演童年的温暖记忆。
电影的29分52秒处,阿孝的父亲咳血,医生来家里诊治。哥哥和弟弟们在一旁恐惧而担忧地望着,姐姐和母亲围着医生和父亲帮忙,而镜头掠过这些之后,就静静地盯着在洗漱间冲凉的阿孝。阿孝不动声色,一瓢一瓢往自己身上倒着凉水。镜头也不动声色,固定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一个孩子对于父亲病情的隐忧。或许当时的阿孝没有想这么多,可是作为长大后的导演,侯孝贤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他或许镜头之中表达的就是一种忧伤吧。
像这样的固定镜头有太多太多,它以一种静止的方式对观众的视觉和心灵进行双重的冲击,让观众在固定镜头之中,察觉时间的流逝以及那难以追回的如烟往事。
电影开场白就是侯孝贤一段自白式的讲解,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是他童年的记忆,是关于父亲的,关于祖母的,关于这个家庭十几年的悲欢离合。这些往事便在娓娓道来的旁白中展开了。
电影中,全家从广东梅县到台北再到台南,一家人的不断迁徙,最后落脚在凤山这个小城。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里面的阿孝从一个贪玩的少年到满怀心事的青年。家人从父亲、母亲、祖母的相继去世来讲述了一家子的悲欢。我们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阿孝的成长,看到一个孩子经历亲人相继离世,姐姐出嫁,最后兄弟四人相依为命的整个历程。当然我们也能看到导演对自己的个人 历史 的回顾,那怀旧的情怀,浓浓的乡愁,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过去与当下的交融,他通过讲述自己个体的体验,带着我们将目光对准生活进行深情的凝视。
这部电影就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圆”,电影在祖母喊着“阿哈咕”中开始,在祖母去世时戛然而止。侯孝贤将祖母的去世来界定自己童年的结束。家中三位长辈的相继离开,让他过早思考了死亡和时间,个体与永恒的关系。
其实,这是一部悲剧,因为电影结尾阿孝落榜,前途暗淡;家中的长辈们都去世,大姐远嫁,只有四个兄弟相依为命;阿孝喜欢的女孩全家搬去高雄,失去了联系……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哀愁。
而作为观众我们知道电影未讲完的故事,就是导演后来学了电影,进入影视界。1983年他独立执导的电影《风柜来的人》荣获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最佳影片奖,让他国际上获得了声誉。几年后,他的《悲情城市》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人。后来的侯孝贤获得过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成为世界级的大导演。
为什么导演在祖母去世的那一刻将电影戛然而止,而后面那些光鲜的履历并不提及呢?笔者认为他不仅仅是在拍个人的自传,而是在记录一代人的故事。阿孝只是一个他的缩影,更是那个年代无数个“少年”的缩影。
侯孝贤导演是一个风格化极浓的导演,他那充满诗意的长镜头里记录的不仅仅是个人的故事,更是一代人的故事。在这部《童年往事》中,他的表达方式极具空灵的唐诗意蕴,我们看到了那田园牧歌式的乡村风景,看到了个人与家庭,乡愁与离愁的生命悲歌。